当前位置:好文网>创业宝典>创业故事>农民创业故事

农民创业故事

时间:2024-06-14 08:54:25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实用]农民创业故事15篇

农民创业故事1

  “我养的这些肉鸽已经开始下蛋了,下个月就能孵化出小鸽子挣钱了!”7月9日,站在自家的鸽笼前,河南柘城县张桥镇张桥村贫困户张国民高兴地说。在精准扶贫中,柘城县不搞统一化,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脱贫模式。张桥村就是依托村里的肉鸽养殖场,形成了肉鸽养殖脱贫专业村。

[实用]农民创业故事15篇

  张桥村原有贫困户133户,贫困人口458人。经过2014年、2015年两年的脱贫攻坚,现在未脱贫的还有51户139人,计划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出列。张桥村脱贫帮扶单位柘城县委宣传部的驻村干部和来自市盐业局的驻村第一书记,根据柘城县委的要求,积极为贫困户想法子,找路子。

  张桥村的村民张涛,前几年到外地学习肉鸽养殖技术,2014年在张桥村南建了一个肉鸽养殖场。现在,张涛的肉鸽养殖场月纯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效益非常好。张涛在2014年建场时,为帮助他解决资金困难,张桥镇镇长史云洁曾以自己的工资卡担保,为张涛贷款20万元。张涛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发自内心的支持。近两年养鸽事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张涛扩大养殖规模。

  几乎就是一拍即合,在驻村干部的撮合下,张涛与贫困户迅速达成了“公司+养殖户”的脱贫发展模式。张涛为每户贫困户提供40对80只优质的种鸽,帮助贫困户在家里建设鸽笼,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养殖技术、防疫药品,签订协议确保回收养殖户养殖的鸽子。养殖户购买40对种鸽的钱由“到户增收”项目资金贴补。

  这一扶贫措施受到张桥村养殖户的拍手欢迎:政府补贴资金,自己不花一分钱,40对种鸽就送进自家院子里的鸽笼里;肉鸽养殖不像养鸭养猪有异味,每天稍微打扫一下就行,院子里空气清畅没异味;给肉鸽每天喂的玉米、小麦家里应有尽有,不需要为购置饲料发愁;技术问题、防疫问题,张涛跑到家里来指导……关键的是,40对种鸽通过繁殖生长,每年基本上能保证1万元的纯收入。

  养殖一小段时间后,贫困户张华影还创新性地在自家鸽笼的最下面,放了几只鸡。鸽子挑食,在吃食时会把一些小麦、玉米啄掉下来,正好让下面的鸡吃掉。这样,张华影不但省去了每天打扫鸽子掉落到地上的残食的`麻烦事,又喂肥了几只鸡。

  今年三月份首批发放给贫困户的肉鸽,现在都已经开始下蛋了。下个月就能孵化出幼鸽。张涛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笔账,40对种鸽孵化出80只幼鸽,按现在18天的肉鸽每只15元到22元的价格推算,村民下个月就能收入1200元到1760元。张涛说,现在肉鸽养殖的前景非常好,跑东跑西去打工,不如留在家里养群肉鸽。现在,张桥村已经有很多不是贫困户的村民也想养肉鸽致富了。

  张桥村形成的肉鸽养殖脱贫方法是柘城县实施产业扶贫工程的一部分。目前,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的形式,柘城县已经创建了“个体企业+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土地流转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脱贫模式。除张桥村发展成为肉鸽养殖专业村外,张桥镇张集村发展成为了苹果种植专业村,远襄镇陈楼村发展成为了养羊专业村。

农民创业故事2

  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就拥有500多家加盟连锁店及5000多名员工,公司年销售总额过亿元。他就是瑞金市华联超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桂林。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1997年,杨桂林退伍后来到北京,找到了一份超市搬运工的工作。打工的日子让他深深地体会到,没有知识和技术,就永远只能干苦活、累活、脏活。所以在搬货之余,杨桂林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知识和技术,同事们在打牌,他在看书:同事们去游览北京名胜古迹,他去逛书店。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桂林在超市里捡到几本被撕坏了的小册子,原来是超市的内部培训资料,杨桂林如获至宝,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从此爱上了超市经营这个行业。此后,杨桂林经常去书店,学习有关超市管理方面的知识。

  一天,主管发现杨桂林床边堆满了关于超市方面的书籍,就建议店长把他调到洗化部当理货员。到了新岗位后,杨桂林工作起来如鱼得水,仅仅过了一个星期,他就在超市举行的岗位知识竞赛中得了第一名,一个月后,杨桂林当上了洗化部的主管,三个月后升任超市高管。

  乡亲们听说杨桂林的事迹后非常羡慕,纷纷央求他带他们出去打工。但杨桂林说,那时他已有了返乡开店的念头,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可以自己创业了。

  听说杨桂林要抛弃高薪回家创业,亲朋好友都不理解,父母更是不赞成。但杨桂林心意已决:老板不是天生的,只要勤学敢闯,就一定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1998年春,杨桂林毅然辞去工作,在瑞金县城开了间几十平方米的小超市,开始了他的返乡创业之路。

  ◎创业需要一股闯劲◎

  创业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1999年12月,杨桂林把超市隔壁几家店铺盘了下来,准备春节前后大干一场。没想到元旦刚过,房子就因为城市规划要拆迁了。他一下子懵了,投入的钱还没回报就没了。没办法,他只得另选店址,重新起步。

  正当超市经营刚有起色的时候,2000年3月,超市被小偷洗劫一空,损失了10多万元。家人和亲友都劝他别干了,还是出外打工去。杨桂林想过放弃,但他认为自己还年轻,又曾是一个军人,不能就这样被击垮。于是他重振精神,在银行申请了一笔低息贷款,并说服几个朋友一起投资,重新将超市经营了起来。

  在创业过程中,杨桂林还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他勇敢面对,一一克服,使公司逐步发展成为瑞金市首家大型综合超市,成为瑞金市零售业的龙头。

  ◎农村创业前景无限◎

  2005年,商务部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杨桂林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开拓农村市场的重大机遇,于是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作为实施企业,并很快得到了核准。他坚信,在农村开超市,一定会有无限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杨桂林迅速筹措资金,带领员工踏遍村村寨寨,不分昼夜,上门走访,号召乡亲们加盟创业。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一家、两家、三家……超市加盟店终于在乡村生根发芽。

  为了确保给乡村加盟店提供周到、便捷的优质服务,公司建立了物流配送、信息交流、营运管理、质量价格监管等六大管理体系,设立了服务热线,建立了网站。

  在经营过程中,公司始终把收购、推销农产品作为主业来抓,切实为乡亲们排忧解难。有一次,杨桂林到加盟店了解经营情况,路过大棚蔬菜基地时,看到有些蔬菜因没有销路烂在地里。回到公司后,他立刻召开会议,迅速派出购销员,奔赴沿海发达地区联系销路。经过努力,滞销的蔬菜很快销往多个大中城市,公司还因此与外地一些超市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赣南脐橙一度滞销,不少果农心急如焚,杨桂林辗转北京、上海等地,销售了100多万吨优质脐橙。

  由于公司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加盟连锁店迅速向农村和周边地区发展。目前,整个赣南已有500多家加盟连锁店。公司连年荣获“全国价格检测定点单位”、“赣州市守合同、重信用AA企业”、“瑞金市质量、计量信得过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江西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先进企业。

  杨桂林还热心慈善事业。创业以来,他支持家乡公路建设、资助贫困学生、抗灾救灾、慰问敬老院老人等,捐款物累计近300万元。在汶川地震中,他的公司共计捐资250余万元。

农民创业故事3

  李会山他是一个普通农民,却依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已经在创业路上走了30年;他只有初中文化,但凭借着刻苦钻研,他发明的水泥瓦成型机获得了国家专利。

  他就是许昌县小召乡北寨村村民李会山。

  是什么让他坚持创业30余年?是什么促使他去发明国家专利产品?他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赶往许昌县小召乡北寨村,来到李会山的家中,拜访这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经过几分钟短暂的等待,李会山从自家田地里赶回到了家中。今年53岁的他看上去很精神。古铜色的面容、洪亮的声音、炯炯有神的双眼,都印证着这是一个精明能干的“能人”。

  话匣子打开了,李会山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矢志不渝谋创业

  翻开李会山的经历,可以说是厚厚的一本书,记录着他并不波澜壮阔但也丰富多彩的人生。

  1973年,18岁的李会山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北寨村当了一名实物保管员,负责保管村里的物资、器械等。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这也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了。在恪尽职守干好本职工作之余,李会山对机械维修和制造产生了浓厚兴趣。而实物保管员的职位也给他琢磨机械维修和制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闲暇之余,李会山都会到仓库里,对着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劳动工具仔细研究半天。他不仅把这些工具一件件擦拭得十分明亮,还经常对其进行检查维修,有时还要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良。甚至必要时,他还会把工具拆得七零八碎,仔细研究它们的工作原理,然后再重新组装起来,熟悉制作工艺流程。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被他捣鼓过的工具变得更精巧实用,用着也更得心应手。而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人生经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说实物保管员给了自己很多学习机会,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李会山清醒地认识到,依靠自己当保管员的收入,远远不能养活一家老小。于是,李会山开始了自己的“兼职”生涯——做小生意。李会山就此算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最开始,李会山卖过农用工具,收过榆树皮,当过粮食经纪人。但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勉强养家糊口。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李会山也开始不安分起来。1994年,他拿出多年做生意积累的5万元资金,和朋友合伙开办了一家小型造纸厂。可以说,李会山这时才走上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路。

  办厂伊始,根据分工,李会山主要负责机器设备维护和卫生纸产品质量。在此期间,他所积累的机械知识得到充分实践。同时,这也让他对大型机器工作原理及生产工艺流程有了更深了解。由于他和朋友经营有道、管理有方,他们把这个小造纸厂办得红红火火,生产的各类中高档卫生纸在市场销售十分顺畅。这也为他们带来了每年数十万元的.利润分红。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20xx年,小造纸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对生态也造成了严重破坏。痛定思痛,小召乡党委、乡政府决定彻底取缔乡域内所有小造纸企业(包括家庭作坊)。而此时,已经握有几十万元资金积累的李会山正准备和朋友在这一行业大展身手。但由于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巨大危害,李会山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带头关闭了小造纸厂,开始寻找新的创业路。

  20xx年,经过多方考察,李会山觉得建筑行业前景广阔。于是,他投资2万元与他人合建了一座砖瓦窑厂。但就在他们的砖瓦窑厂刚刚起步,新型墙体材料——免烧砖出现了。免烧砖的出现也让他们生产的实心黏土砖没有了市场,而且当时政府又开始整治取缔砖瓦窑厂。就这样,只经营了一年多的砖瓦窑厂只好草草收场。李会山只好又一次重新上路。

  20xx年,李会山拿出资金20万元,与他人合作注册成立了许昌县一龙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等待省环保局审批项目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会山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历程。

农民创业故事4

  李如成,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打造了中国服装第一品牌,而后又频频走上资本运作之路,被评为最“不务正业”的企业家。

  “我以前是农民,我的正业是农业。后来我办服装厂,一开始生产衬衫,这已经是不务正业了。在衬衫厂到一定规模后,我又想引进西装生产线,生产西装,这对于衬衫厂来说,又是不务正业。至于房地产,实际上我们做得很早,1992年就开始了,所以说这个‘不务正业’由来已久。”

  ――对有人对他“不务正业”的评价,李如成如此笑答。

  虽然李如成现在是叱咤风云的成功商人,但记者初见他时,更多的还是感受到了他那依旧淳朴的农民气质,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步幅不大但异常稳健。

  然而,正是这个外表朴实的农民,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打造出了中国服装第一品牌;现在他又频频涉足资本领域,意图演绎“雅戈尔”新的创富神话。

  服装大王

  在雅戈尔集团一间古色古香的会议室里,李如成打开了话匣子。1979年,现在的宁波鄞州区,那时的鄞县石?镇,成立了一家青春服装厂。

  说是工厂,其实只是一个蜗居于戏台地下室的小作坊,几台家用缝纫机是用2万元知青安置费买的,尺子、剪刀、凳子是工人自带的,主要为别的厂加工背心、短裤、袖套之类的小玩意。

  一年后,从上海下放到鄞县务农15年的李如成,被安置到青春厂,先是拉板车运砖头当小工,后被任命为裁剪组长。然而由于受到市场冲击,厂里业务断档,100多名知青面临失业。

  就在这个岌岌可危的时刻,李如成站了出来。他偶然听说东北有一家厂要寻找合作伙伴,便主动请缨前去联系。几经周折,终于揽下了这笔12吨面料的加工业务,让小厂起死回生。

  从那以后,李如成逐渐显露出了经营才能。后来担任厂长后的短短两三年间里,工厂就获利数百万元,掘得了宝贵的第一桶金。

  YOUNGOR(雅戈尔)是“青春”两个字的英文名称。李如成说,“雅戈尔”既有“青春”厂的历史延续,又寄托着对未来的期待。1990年8月,与澳门南光公司组建合资厂,一个全新的'中外合资企业雅戈尔制衣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人们常常把服装企业归属于夕阳产业,然而李如成依然把服装产业做得红红火火。雅戈尔衬衫近十年保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资本大鳄

  正当李如成把服装做得风生水起时,1998年,雅戈尔公司又成功上市,开始涉足资本市场,为“雅戈尔”打开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

  有人说,李如成的运气太好了,股市的大牛市和房地产的大牛市他都抓住了。这边衬衫还在一件件地卖,那边股权投资的资产价值已是十倍、几十倍的往上翻。如果把现在的雅戈尔比作一架飞机,那么它的机身是服装主业,,股权投资和房地产则好比两个机翼。

  尽管尝到了金融投资的甜头,让“雅戈尔”一夜之间诞生了十几个亿万富翁,几百个千万富翁和上千个百万富翁。但李如成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自己的运气不会一直好下去,股市有牛市,也必然会出现熊市,现在“雅戈尔”股票的缩水也证明这点。

  李如成说,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是企业厚积薄发的阶段,企业家要有勇气抓住这个机会。但里面也存在着很大风险,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爆炸性的发展,会把企业家引入误区。

  李如成并不排斥投资,他现在每年都往美国和日本跑,寻找收购兼并的机会。但他依然坚持服装才是他的主业。他说,发展那些“辅业”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做大做强服装行业,这样企业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企业成功的关键不是跑得快,而是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老人73岁退休再创业:高级打工变“创业老板”打工仔当上小老板月赚三万四次创业 县城老板京城开起大酒楼张大中创业故事揭秘:小贩到老板20年小店走出数亿集团大老板唐骏:从小老板到亿万富翁的飞跃基于创意的创意:一个大闸蟹老板的互联网冲动王永庆创业传奇: 从小老板到塑料大王“吃亏”老板漂亮注 用5万赚一亿刘丙库:17年创业成为集装箱老板

农民创业故事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农民返乡创业成为创业大潮中一道亮丽风景。他们有外出闯荡的经验,如今又回到熟悉的土地上,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带来新的动能。无论是创新种植养殖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加速三产融合,他们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路上你追我赶,谱写着壮丽的人生篇章。近日,记者走近几位返乡创业农民,倾听他们在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见证他们创业梦想的实现。

  农家娃当上“鸡司令”

  20xx年5月26日,沿汉江旁鱼紫公路紫阳段行驶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大巴山深处紫阳县“养鸡状元”龙伦增的养鸡场,见到了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在交谈中,一连串的来电让他的手机响个不停。一会儿是四川的老板打电话订货,一会儿是西安的客商咨询价格,一会儿是某个酒店经理要到养殖基地考察,总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冲他养殖的土鸡来的。

  龙伦增,这位1988年出生的农家娃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安、天津的商贸公司上班,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然而,故土难离,在外漂泊的日子更坚定了龙伦增回乡做“新农人”的决心。20xx年5月,带着在外揽下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龙伦增申请了8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通过镇政府流转林地1000亩,建起了鸡舍,引进首批土鸡苗5000只,开办林下生态养鸡场,当上了“鸡司令”并注册了公司。

  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一边通过书籍、网络寻求解决办法,一边向养殖大户、县上及镇上的农技专家请教。在苦心经营养殖场的日子里,龙伦增集老板、技术员、工人于一身,又要给鸡喂食,又要寻找销路,还要请工人师傅维护养殖场设施,整天围着鸡仔转,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土鸡的出栏,成品鸡销往西安、安康及四川等地。因为是生态养殖,龙伦增也与这些老板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去年,四川一位客商看好放养的土鸡肉质纯正、味道好,将现存栏的5000只盘厢河土鸡全部购买。于是,龙伦增决定扩大生产,追加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两个20xx平方米的新圈舍,完善了育雏室、饲料仓库、消毒通道、围栏、大门等设施,又补栏1万只盘厢河土鸡,依旧销售火爆。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返乡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相信做农业是有前途的,我要给乡亲们做个表率”,龙伦增说,“下一步,我准备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自己的品牌,延长产业链,走生态农业、公司加农户、‘互联网+’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广大青年一起创业,带领乡亲们和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让盘厢河土鸡走向各大超市、餐馆酒店,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沙窝窝”里的花产业

  夏日炎炎,位于大荔县官池镇西里村的沙苑牡丹现代农业观光园依然游人如织。6月17日,牡丹园里一片姹紫嫣红,前来观光的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宽广的跑马场、沙滩卡丁车、错落有致的蒙古包,加上铁锅羊肉、烤肉等各种美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人们携家带口,在这里赏花拍照、采摘瓜果、吃饭消遣。牡丹园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据村民们讲,这里以前是一片撂荒地,沙土含量大,易漏肥漏水,农民种植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广种薄收,后被撂荒。一直在外做建筑行业的贠建龙,看到此状心中很不是滋味。20xx年,他回到家乡大荔县官池镇西里村,流转20xx亩土地,准备创建一座现代农业园区。

  “刚开始时对农业园区定位不清,不知道种什么好,陆续种了玉米、红薯等农作物,赔了不少钱”,贠建龙说,“后来我去洛阳、菏泽等地考察学习,发现牡丹耐旱,特别适合种植在沙土地里,便萌生建一座牡丹园做观光农业的想法。”

  如今,走进沙苑牡丹现代农业观光园,可以看到成片的花果林带,一棵棵古树名木林立,一个个大棚鳞次栉比,这里不仅有花卉苗木,还有新发展的蔬菜大棚等现代特色农业。以前的撂荒地现已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变成了人们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今年牡丹花开时节,园区每天都要接待数千人,最高峰时突破万人。”贠建龙说,目前园区建有牡丹园800亩,设施蔬菜大棚42个,栽植珍珠油杏50亩,紫花槐80亩,桃树500亩,种植生态景观防护林100亩,还建有可存栏600只的种羊场。园区里还有农耕体验、农家乐、跑马场、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区,“旅游+”使一、二、三产业得以融合发展。

  除了种植观赏牡丹,贠建龙还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种植油用牡丹,并开发了一系列牡丹深加工产品,如牡丹籽油、牡丹籽油营养粉、牡丹花蕊茶、牡丹香水、牡丹饮料、牡丹牙膏等产品,不仅注册了“国色坊”“国花蕊”“丹香源”等商标,提高了油用牡丹的附加值,产品还远销全国各地。那些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的.村民,既可收租金,又可进园区上班挣工资,每年可增收好几万元。

  产业融合促进脱贫

  在紫阳县高桥镇,李远权算是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能人。他从初中毕业就开始涉足商海,帮父亲在镇上经营商店、开旅馆。后来又带领乡亲们外出打工,从采矿到包矿,一度将队伍扩展到上千人。

  紫阳有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李远权时常琢磨,如果在这块富硒宝地上建厂建园建社区,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岂不是一桩美事?用他的话说,就是想在家乡干一番事业。

  20xx年,李远权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公司。起初,他抓住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在高桥镇建成了融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紫阳县开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公司成立以来,李远权围绕“硒”字做文章,逐渐发展成为以开发富硒特色农产品、富硒食品,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的龙头企业。

  园区以农户种植玉米和本土黑猪养殖为载体,将原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道路。其农业园区、产业联合社、订单农业,都成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依托。通过移民安置、土地流转、玉米种植、黑猪养殖、工厂上班、园区务工6种方式,带动高桥镇10个村的群众共奔小康。

  这两年,李远权及团队通过调研和考察,经过技术攻关,还自主研发了“紫阳味道——深磨坊玉米营养餐”系列产品,目前可年产“黄金米”5000吨、“黄金米线”200吨、冲调饮品5000万杯,年产值达到两亿元。

  目前,200余名农民成为公司员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李远权还与6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玉米订单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谈到今年的发展规划,李远权不紧不慢地说:“新增的两条玉米加工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中,投产后将与全县5万农户签订玉米生产订单协议,覆盖贫困户两万户。”

农民创业故事6

  夏天最好最凉爽的草席非蔺草席不二之选,蔺草席选材天然,不使用染土、染料,集竹席之凉爽、亚草之柔软轻便等优点于一身,凉性温和,婴幼儿、老人和体质差者的最佳选择。蔺草分为咸水草与淡水草,咸水草生长于靠海一带,通称咸草或灯心草,品质较粗硬用来编织粗席外,昔日杂货店与市场商贩常用来困绑货物用,过去台北北投地区生长较多,在日据时代,北投蔺草和温泉一样有名。平常易见的蔺草席,竟然漂洋过海在日本、韩国等地热卖,这种蔺草席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它又是怎样为祝龙带来巨大财富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一个有关蔺草席的故事.

  他站在浙东的田野上,用手骄傲的一划:“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我的土地”.他带领我们走进宽敞的厂房,上百部编织机正在吞吐着绚烂的云霞,五彩缤纷、流光闪烁,无数片草席草垫淌弄在我们眼前,我们惊呆了,仿佛置身于彩云锦霞中一时难辨天上人间……

  一米八零的个子,天生的卷发,俊气的脸庞,不吝惜花钱,对朋友绝对讲义气,他的口头禅是:“朋友之间不要谈钞票”.他就是浙东北地最大的蔺草产品生产商祝龙.

  江南出产一种植物,名字古怪,叫蔺草.春秋战国时候,赵国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贤相叫蔺相如,敢和凶暴的秦王面对面的斗争,还取得了胜利.这种草就叫蔺相如的蔺,蔺草.蔺草绵软细长,是编织草席草垫的好材料.北地自古就盛产草席,颇有名气.

  祝龙从小就看着蔺草长大,但他却不喜欢这种只长草不结粮食的水田植物.祝龙喜欢吃饭,喜欢吃香喷喷的白米饭,在他童年时代又偏偏吃不饱饭,每当他看着有条件吃饱饭的小朋友捧着一大碗白米饭吃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不知悄悄咽下多少口水!因此祝龙不喜欢不长粮食的蔺草.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满地,祝龙已长成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眼下吃饭应该不是问题,乡亲们都在算计怎样赚钞票.大家都在动脑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在了传统植物--蔺草上面.于是出现了全民打蔺草编织各式各样草席的运动.

  祝龙不甘落后,会同了一个漂亮姑娘,他的女朋友阿英,大家一道奋斗.

  于是通宵达旦,于是废寝忘食.漂亮的阿英,英俊的祝龙,编织出来了頂頂漂亮的草席.他们又给漂亮的草席起出了漂亮的名字:朝霞满天,夕阳犹美,鸳鸯戏水,马踏天涯等等.看着这些漂亮的草席,小伙子小姑娘仿佛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新建的洋房、火爆的婚礼.

农民创业故事7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有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一个笑话,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有非常愚蠢的人。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500元钱,养起鸡。但是一场洪水后,鸡得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5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一个只靠三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不啻天文数字。他的母亲手不这个刺激,竟然忧郁而死。

  他后来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35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娶到媳妇。即使是离异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只有一间土屋,随时有可能在一场大雨后倒塌。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农村是没有人看得起的。

  但他还想搏一搏,就四处借钱买一辆受扶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冲入一条河里。他断一条腿,成瘸子。而那拖拉机,被人捞起来,已经支离破碎,他只能拆开它,当作废铁卖。

  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这辈子完。

  但是后来他却成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里的一家公司的老总,手中有两亿元的资产。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他苦难的过去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许多媒体采访过他,许多报告文学描述过他。但我只记得这样一个情节--

  记者问他:"在苦难的日子里,你凭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

  他坐在宽大豪华的老板台后面,喝完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

  记者说:"摔在地上,碎。"

  "那我们试试看。"他说。

  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但并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他说:"即使有10个人在场,他们都会认为这只杯子必碎无疑。但是,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

农民创业故事8

  大家好,下面我就为大家说说我在网上开店的经历!

  我是一个山里人,从小在山里长大,生活一直很苦,爸爸妈妈一直省吃简用 种地 得的那一点钱为了我和弟弟上学真的是操碎了心,我看着两老那没日没夜的辛苦劳动为了我兄弟两人早日可以出人头地真的是让我心里很难受,我们这山里的个种条件都不好,所以说真的很苦。长大后读书也没有读成,因为我不是一块读书的料,然后就跟别人出去打工,象我们这样没有文化的人就算出去能做什么呢,还是苦力活。

  那天我和我们村里的人到了外地就找了份盖房子的活,当然,我什么都不会,只能干重活啦,每天都累的要死,工作了大约2个月吧,那个老板才给我们开了一个月的工资,虽然钱很少就几百元,可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第一次凭自己努力赚到钱了吗!嘿嘿。

  当天的晚上我就和村里面一个玩的很好的朋友一起去喝酒。从这起以后我们只要发工资就去喝酒,然后就学城里的人一样去上网,自从那天上网后我就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去玩一会,从此就上隐了。每天上网玩游戏,打牌我除了这些也没有别的什么事可以做,真的很无聊,有一次在网上认识了一个朋友,我和她非常说的来,时间久了我们就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了,记得那天我问她你现在还上学吗?她说早不上学了。

  可是我就说你才22岁啊,不上学去做什么呢!而她的回答真的让我很吃惊,她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网店老板,唉,人常说人比人气死人啊,真的一点都不假,然后我就问她说:我在网上也听说过网店可以赚钱,只是一直不相信,真的可以赚钱吗?

  她告诉我说:真的可以的',因为我开网店快一年了,我的生活来源都是这个网店给我带来的从来都不问家里人要一分钱,每月除了买衣服外,剩的钱都存起来了,也有不少了,可以当我的陪嫁了。

  这个天真活泼的女孩子 我相信她,她一定不会骗我的。听她这么说后我真的特别的高兴,因为当时我就有马上开网店的冲动~,老天啊,我终于可以不用在干苦活了。然后我就要她帮助我,她很快的就答应了我的要求,从开网店到网店装修~分类~宝贝上架~出售……等等她都一心一意的帮助我,在这里我衷心谢谢她,是她改变了我的命运,是她给我带来美好的一切。

  我到现在也可以说算是小有所成了吧,虽然生活上可以自理了,但是我还有一个弟弟在读书,家里生活也有点困难,但是为了家人,我一定会努团奋斗把我家带向小康生活!

  在这里我第一要谢谢给我带来财富的,第二谢谢支持我和一直对我小店照顾的朋友,还有就是要祝福淘宝网越办越好。

农民创业故事9

  1987年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看到自己家乡各村镇,像赛跑似的建起了一家又一家纽扣厂,在那一年,仅桥头镇就多达750家纽扣厂。与此同时,与家乡发生巨变的还有那些纽扣厂老板的生活,家家都盖起了3层小洋楼,而他还是拿着自己的锄头在修地球,此时人与人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他十分的沮丧,他一咬牙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5万块赌一把,进入行业后才发现整个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因为各个工厂间近白热化的恶性竞争,开始时一粒纽扣还可以赚0.15元,后来降到0.1元,到最后0.05元的微薄利润都难以保持。

  此时的柯兴桃是记得一筹莫展,好行情赚大钱的时候自己没有赶上,等好不容易下定决定去大干一场的时候,遇到了行业的最低谷,当初如雨后春笋般新开的工厂都在举步维艰的经营着,柯兴桃一直在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之道,一天去探访亲戚,在酒席上遇到一件令他很尴尬的事情但也正是这件事情给他巨大的启发,使他的命运开始发生巨变!

  在酒席上,他穿了一件200元的皮夹克,而正巧的酒席上的另一位客人也是穿着款式和颜色都和他一模一样的'皮夹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撞衫,那人毫不留情面,当场便在那炫耀,我这皮衣是在杭州一家皮衣专卖店买的,花了2900元,弄的他尴尬不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幸好一朋友解围,说我是做服装的,其实我们你们的质量和款式都差不多,只不过柯大哥的这件牌子不够出名而已,只是品牌的问题而已。

  品牌?柯兴桃灵机一动,对啊,一个品牌竟能够对一件商品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我为何不把自己的纽扣也做成名牌呢?

  他的这一想法马上遭到乡亲们的嘲笑和讽刺,服装可以做品牌,一个小小的纽扣算什么玩意儿?也想走品牌路线?纽扣之于服装,就相当于牙签之于酒宴--酒宴可以有名酒名菜,哪里也没有听说过“名牙签”呢?不管嘲弄再多,他也不为所动,毅然走自己的纽扣品牌路钱。

  但问题马上又出来了?那如何才能迈出实际的第一步呢?如何才能走品牌路线呢?这个问题又让他一筹莫展,直到一天突然看到村里一个当兵的小伙回来了,穿着一身军装,很帅气,村里的女孩子个个都要和他一起拍照。他灵机一动,对啊,军装虽然不是最贵的但却是最肃穆和庄严的,是代表一个国家形象的。说干就干,他马上就到处托关系,费劲周折之后,终于见到了铁道部劳动人事局生活处,虽然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对于没有见过世面的他来说,还是紧张的不行,站在门口徘徊了好久也迟迟不敢进门。最后是处长主动问他,您找谁啊?他马上壮着胆子答到,我。我就找处长您,然后,他迫不及待地说了自己打算生产铁道部制服纽扣的信心和决心。见唐处长犹豫,他忙说;“我先最一批样品让领导确认,领导满意后,再考虑与我合作,怎么样?而且我保证,不仅质量过硬,而且单价比军工厂和其他任何一家纽扣长低10%!”处长被他的诚意打动,答应让他先试做样品,交给上级商议决定。

  几天后,柯兴桃寄回了样品。他忐忑地等待了几天,好消息终于从北京传来:永嘉县纽扣长被铁道部指定为铁道部制服纽扣定点生产单位!消息传来,他兴奋的一夜未眠,但仅靠微薄的利润拿到铁道部不是他的目的。他的下一个目标是瞄准公安部,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公安部的路上走的很艰辛,因为公安部对工厂的硬件要求很高,得知他现在还停留在小作坊的地步,对他工厂的能力很是怀疑,经过前后10多次样品,才拿下最后指定权。军需产品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每天他都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质量要求很严格,必须每年向总后军需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送检4次,抽检1次,数量达标率要求100%,开箱检验合格率在99%。而要执行这样的高标准,对于他这样的小厂谈何容易?最后他只能狠抓质量,要求员工全检,对每一粒小纽扣的挑选都细致入微,有的时间淘汰率竟然超过50%,后来又贷款200多万扩建一条生产线,2000年又借了50多万引进国际质量体系,然后又成功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现在谁也无法制止他的成功了。2007年,解放军进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换装,其中就包括纽扣的升级,新的纽扣因为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其他厂家根本无法解决,唯有柯兴桃迎刃而解!所以他当仁不让的拿到了此次军队换装中的3000万枚纽扣服饰的全国独家生存权!这次部队开出了适当的高价-每颗纽扣单价0.75元,而成本仅为售价的一半,每颗纽扣至少能纯赚0.2元。这意味着,他每天能产生十万的纯利润,2个月做完这批纽扣,他就赚下了600万元,平均月入300万!

  紧接着2008年初,参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胸牌的生产全竞标,一举成功,2009年9月,凭着头年生产奥运志愿者胸牌的良好表现,又顺利拿下一个无比光荣的订单:为参与此次大阅兵式的420名武警将士生产了全套都市,包括纽扣.帽徽,领花,胸标,领带夹和服役章等6大件。

农民创业故事10

  从改革开到现在,农村青年的首选就业方式就是进城务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日益增加,大部分的农村青年开始选择回乡创业。

  回乡创业成中国农村青年新选择

  张芳是河北省正定县东贾村村民,08年大学毕业后在河北石家庄一家外贸企业工作,后来因国际金融危机倒闭后,求职并不顺利,屡屡受挫的张芳开始萌生一个念头回乡创业。

  “统筹城乡,农村是‘短板’;发展农村,人才是‘短板’”。为吸引在外务工的优秀人才回流,20xx年正定县公开选拔172名“农村好青年”,当选的“农村好青年”不仅可以直接进入村两委(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享受资金补助,而且在个人自主创业时也可享受优惠待遇。

  正定县的这一新政让茫然无措的张芳重新看到了希望,经过数轮激烈的选拔,张芳终于如愿以偿。

  在正定县东贾村,一排排新建起的大棚格外的醒目,张芳如今就是其中一个大棚的经营者。“在外打工挺辛苦的,而且还赚不到什么钱。回到家乡后,乡里不仅为我申请贴息贷款,还帮我承包了一个大棚进行创业,收入比过去多了四五倍呢。”张芳高兴地告诉记者。

  东贾村从20xx年引进山东寿光的大棚技术后,专门成立了经济合作社,帮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让他们创业“零风险”。正定县南牛乡党委书记安文斌告诉记者,依靠纯天然的绿色种植,每个耕种面积只有1.8亩的大棚,可以轻松达到六七万元的年收入,而且所有蔬菜还未收获便被订购一空。

  安文斌计划三年内在全乡普及大棚种植技术,届时将把南牛乡打造成一个绿色蔬菜基地,而“好青年”们正好对普及大棚种植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将充分发挥‘好青年’知识较为丰富的优势,让他们学习掌握这种大棚技术,同时利用他们在村两委工作中的便利,在全乡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安文斌说。

  今年33岁的正定县新安镇西慈亭村“好青年”陆俊志曾经是一名服装厂的工人,20xx年工厂倒闭后他没有像其他工友那样留在城里继续寻找工作,而是毅然选择返乡进行创业。20xx年,陆俊志承包了230多亩废弃的'采砂坑地,经过数年的辛勤开垦,已经使200亩土地重新具备了耕种条件。据了解,依靠在自己的承包地上种植农产品,陆俊志现在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左右。

  陆俊志告诉记者,自己希望能充分利用在村两委工作的便利,吸引更多青年人回乡创业。“我准备把村子里有致富本领的青年人组织起来,让他们来帮助返乡青年,争取让村里所有年轻人每年都至少获得一次培训机会。”陆俊志的创业经历在当地传为佳话,并成为当地青年人学习的楷模。

  20xx年4月当选为“农村好青年”之后,陆俊志顺利进入西慈亭村的党支部。

农民创业故事11

   在安吉,“峰晖”这个名号挺响,它就是浙江安吉峰晖竹艺服饰公司,它的前身是春晖竹木公司,十多年前由梁瑞荣和亲戚一手创办,现在公司已经从最早的3万元资产发展成了1500多万元。

  提起梁瑞荣的创业史,在安吉几乎家喻户晓。他是昆铜乡独山头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三岁时因小儿麻痹症跛了左脚。身体有残疾的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理想,高中毕业后,19岁的梁瑞荣进厂当起了篾匠。1990年,在原厂分为两个分厂时,熟悉竹艺行业的他与舅舅共同创办起竹编工艺二厂。

  “当时办企业的钱是借来的,没有厂房,就带着10多个老工人,在家里办起了工厂。”坐在宽敞舒适的办公室里,梁瑞荣时常会回想起刚创业时的甜酸苦辣,“每次发货,我都亲自跟车。为了省住宿费,我和驾驶员经常睡在车底下将就着过夜。”

  对梁瑞荣来说,成功没有任何秘诀,,完全靠自身的诚信和努力。20xx年,梁瑞荣和日本外商联系,办起了昆铜乡第一家合资企业。几年下来,“春晖竹木”逐渐发展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由其生产的精细竹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就在这个时候,由省土畜产公司帮助引荐的日本神堂公司成了该公司的重点客户。

  “近20年能与一个国外公司保持并继续发展贸易往来的关键是双方建立了亲如兄弟的诚信贸易,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通过质量来建立互相的信任关系。”公司老板梁瑞荣告诉记者,他已经与神堂公司建立了一年超过200万美元的贸易往来。就在公司积极外联的同时,去年和神堂公司合股重组的“峰晖竹艺”公司根据产品的特点,准备建立一种与农民诚信合作的生产关系。把接来的定单让农民单家独户来完成,企业提供技术、原料和生产样品。经过数年的不断探索,在该乡的化家坞、上舍、管城等地的农民积极行动,目前,一个农户在自己家里为公司创造的`产值最多可达200万元以上,近20xx位农民成了该公司的合作者,一年近20xx万元工资收益直接从“峰晖竹艺”发放到农民手中。

  诚信的经营与良好的合作换来了公司的快速发展,据了解,神堂公司通过直接参股的形式与该公司合作建设的五金生产工场已经全面启动建设,“建成后2家企业预计年产值可以超亿元,我们还可以与更多的农民建立捆绑式发展的道路……”梁瑞荣对“峰晖竹艺”充满了信心。

  没钱+犯傻,一个创业团队的众筹故事累并快乐着,一个大二学生的创业路奇葩!一个淘米创业者如何走出淘米式困境一个意大利“织男”的中国创业实验潘今一创业开公司 为何开一个成功一个一个台商的上海创业故事潘今一创业开公司 每一个都成功乡村基“吃”出一个上市公司朱新礼的下一个野心黄如论:金钱只是一个符号

农民创业故事12

  说起农村养殖,大多数人想得最多的就是猪、羊、牛等,可随着社会进步,新时期的农民已不再拘泥传统,什么兴起养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重庆黔江区石会镇青山村4组贫困户张世伟就在家里养起了野山鸡。

  6月3日,在张世伟的野山鸡养殖场,听他讲述了他的脱贫之路。上午,当记者来到张世伟家时,他和他的母亲李文冬正在给鸡群喂食。只见棚内满是体格健壮、羽毛艳丽的野山鸡,它们有的在悠闲啄食野草,有的在打闹嬉戏,给寂静的山野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

  “以前,辛劳一个月只够吃”

  今年38岁的张世伟是青山村的贫困户,去年年底刚脱了贫。如今,家里就他和母亲生活,母亲身体不好,长期需要药物维持,虽然脱了贫,可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要不是因为拖病人,我们这个家庭怎么会穷到这个地步。”说起贫困原因,母亲李文冬红着眼眶激动地告诉记者。1982年的某一天,张世伟的父亲上山砍柴不小心摔下山,从此家里的顶梁柱长期瘫痪在床。那时,张世伟5岁,她的妹妹才5个月大,整个家庭的重担全压在母亲李文冬的肩上。

  “那时候,张世伟也经常生病,我一个人做来三个人吃穿用,基本上一个月只够吃,根本没得多的。”李文冬说,长期的劳累,以至于她现在也落下了一身病。2000年,张世伟去广州开始打工,2015年父亲去世,为了照顾母亲,他决定回到家乡发展。

  回家后,很长一段时间,张世伟并没有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后来,在驻村扶贫队的帮助下,他决定自主创业。通过看电视和上网了解到关于养殖野山鸡致富的信息,他就多方求教,并购买了相关书籍,在打听好了养殖野山鸡的'市场行情后,买了100只野山鸡,决定在自己的院落里养一些试试。

  “现在,开始有了存款”

  “刚开始没经验,不敢多买,边喂边总结、学习。”刚开始,张世伟也遇到不少难题:山鸡飞走了、生病死了、养殖场温度太低等等。但是通过摸索与总结,张世伟很快就掌握了野山鸡的生活习性,饲养的成活率比较高。

  除了摸透野鸡的习性和环境,张世伟还自学养殖技术。他告诉记者,为了做好防疫,他多次向畜牧站的专家技术人员请教。养殖场还结合实际,针对野鸡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免疫程序,并坚持每天早晚深入棚舍,观察鸡群的精神、采食、饮水和粪便状态,仔细听鸡的呼吸声、叫鸣声。

  “去年的100只野山鸡虽然有所损失,但是在政府的帮助下销量很好,所以我用卖的钱买了今年的鸡苗,不怕没得存款。”张世伟说,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他也没想到在一年内用100只野山鸡就改变了以往贫困的面貌。

  去年的100只野山鸡让张世伟尝到了甜头,同时也对脱贫有了信心。他有了主动脱贫的志气和干劲十足的精神,石会镇政府和帮扶部门多次找到张世伟,鼓励他更新观念,结合实际,多方寻找脱贫致富路子。通过发展,在原有基础上,他扩大了养殖规模,今年又养了300只。

  “以后,信心满满”

  在交流中,张世伟告诉记者,野山鸡与家养鸡的主要区别是肉质细腻,高蛋白低脂肪,养殖过程中比家鸡吃得少,再加上平时他们喂的都是粮食和蔬菜,属于健康环保的东西,符合现在人的健康要求,因此备受市场欢迎。

  张世伟的野山鸡养殖场正在一步一步发展起来,附近很多村民也都对此动了心。“经常有村民过来看我这个野生鸡养殖场到底怎么样,我也很乐意给大家传授经验。”张世林说,只要自己能把野山鸡发展成功,周围村民想要养殖的,他都全力支持。

  “我准备去买个孵化机,以后自己孵鸡苗,这样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周围想要养殖的村民。”说起未来的打算,张世伟信心满满地说,既然已经走上这条养殖路,他就有信心把这条路走好。

  目前,张世伟正在扩大养殖规模,并致力于将这个特色养殖业在当地推广开来,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他希望有朝一日,野山鸡能走进千家万户,像饲养家鸡一样普及,对这个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前景,他充满了信心。

  记者手记:一个人精神上的贫困远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如果贫困村民缺乏主动脱贫之志气,长期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那么脱贫之路何时是头?好在,像张世伟一样从思想上意识到要主动脱贫的贫困户是多数,他们有着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有着致富的办法和精神干劲,脱贫致富已不再是难事。

农民创业故事13

  提起丝瓜,你会想到什么?是夏日餐桌上的一碗丝瓜蛋汤,还是一块剥了皮、去了籽可以洗碗的丝瓜瓤?这些都不值得称奇,合肥有这样一个人,因为人生变故回乡种地,从丝瓜藤里发现了一笔隐藏的财富。

  记者回乡种瓜果

  20xx年,是童长远人生的分水岭。20xx年之前,他是合肥市长丰县报社的记者。工作稳定,家庭幸福,他的脸上常洋溢着笑容。

  20xx年4月24日,就在这天,童长远的妻子因难产离开了人世。美满的家庭瞬间崩塌,童长远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精神恍惚,害怕见到熟人、同事。

  为了给妻子讨公道,他向法院提起诉讼。等待判决的日子是地狱般的煎熬,每次去医院带回来的都是失望。

  年底,童长远辞去工作,回到农村老家。亲朋都反对他回老家,他的大哥为阻止他甚至动了手,甩了他两个耳光。

  童长远以为远离熟悉的环境,可以减轻痛苦,但回到农村,他还是不能忘记过去。为了躲避回忆,他东拼西凑了1万元,承包了一片荒地,一边等待法院判决,一边开荒种植果树苗木。正常情况下,一个劳动力一天可完成耕一亩地的活,而他为排解痛苦,有次一天耕了三五亩地。差不多每天做14个小时农活,回到破旧的租住房里,他还要烧火做饭。即使这样,童长远夜里还是睡不着,他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20xx年4月,童长远终于等到了最后的判决。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判决童长远的妻子、女儿死于医疗事故,医院承担全部责任。为了这个结果,童长远等待了三年。这三年,他把160亩荒地变成了树影婆娑的`绿地。

  那时农村搞退耕还林,政府支持租地种树,生意很好做,他租的地也越来越大,资金如滚雪球一样壮大。童长远迈出了第一步,收获了第一桶金。

  可好日子不长,苗木生意逐渐难做起来,童长远最困难的时候欠账数十万元。20xx年,他开始种蔬菜。丝瓜成为他第一个选择的品种。

  丝瓜地里种出化妆品

  20xx年,童长远联合三十头镇的十一位农民,建了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他兴奋地想,每斤赚1角钱,净利润应该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

  可他没料到,他进入的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虽然他和农民签订了保护价,但丝瓜市场价格好的时候,很多经纪人就私下里找种植户收走丝瓜。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童长远却还要按保护价收购。

  到20xx年,童长远一共赔进去六十多万,这是他过去种果树苗木三年的收入。童长远决定按合同,收购完最后一批丝瓜后,就放弃丝瓜生意了。可一位河南商人的到来,改变了他的想法。

  这年10月的一天,河南商人周巍峰找到了童长远,童长远正带领农户砍丝瓜藤,准备种下茬的青菜。周巍峰拉住他说:“不要砍了,就这个样子,明天我们就来收。”他还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有这么多丝瓜,你会发大财的。”

  第二天,周巍峰如约来到地里,给农民们做示范。他剪断丝瓜藤,把切口处放进矿泉水瓶接丝瓜汁。每接一斤汁,他就给童长远2元钱。童长远狐疑地追问这丝瓜汁的用途,周巍峰只答了一句做原料,再问,就支支吾吾了。

  童长远一个星期采集了2万斤丝瓜汁。他觉得人生太有戏剧性了,卖丝瓜辛辛苦苦三年赔六十多万,卖丝瓜汁一个星期,轻轻松松赚到4万。

  为什么周巍峰守口如瓶?这中间有什么财富秘密?童长远带着丝瓜汁的样品,来到合肥工业大学,找到孙巨汉副教授。一番谈话之后,童长远恍然大悟:在中医书上,丝瓜水叫天萝水,它是一种中药,能促进新陈代谢,具有活血通络、清热润肤的作用。丝瓜水中含有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具有补水、美白、保湿、祛皱、消炎、平衡等美容作用,是天然的化妆品。

  丝瓜王打造产业链

  20xx年,童长远加大投入,他在长丰的三十头、杨庙、水湖,肥东的元疃、长临河,肥西的高店都拥有了蔬菜种植基地,吸收了两百多位农民会员,也培育了五百多位掌握新种植技术的农民。

  他的蔬菜科普示范基地面积已达1600亩,建设新品种丝瓜基地20xx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单品绿色丝瓜种植基地。

  丝瓜从5月到8月进入丰产期,白天,童长远带着农民摘丝瓜;夜里,他带着农民进入丝瓜地,揣着剪刀背着矿泉水瓶,采集丝瓜藤中流出的汁。次日早上,每只瓶能接半斤左右的汁。

  丝瓜汁有点浑浊,通过技术处理以后,就变清澈了。这汁里面含有天然防腐剂,抗氧化性能很好,可以直接当饮料喝,很解渴,常温下,可以存放三天。

  在化妆品行业,这汁又叫丝瓜伤流液,一年一个价,上涨幅度比较大。20xx年大概8000元一吨,20xx年上涨到每吨1.5万元以上,并且常常是有价无货。

  从20xx年开始,童长远联系了有生产能力的企业,贴牌生产自己的化妆品,并申请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他的化妆品,因为纯天然,价格低廉,网上销售相当火爆。“我没投一分钱广告,但回头客很多,我每年也只限量生产二三十万瓶。”20xx年,他的产品卖到全国一百多家化妆品专卖店、三百多家网店。

  童长远把种植、销售、加工做成了产业链条。他每年要供应合肥农贸市场60%的丝瓜。光卖丝瓜,每年就收入一百多万元,而从丝瓜藤中发现的财富,每年还能让他再多赚200万元。

  现在,童长远忙着外出学习、考察市场,他培育的丝瓜样品也已送往日本、韩国。“如果检疫手续办下来,我的产品就能走出国门了。”谈起未来的发展,童长远说:“未来我要增加丝瓜水品种,打入高端化妆品市场,我还要制作解酒水、防蚊虫叮咬水、补钙水等丝瓜系列产品,三年后实现年产值1亿元。”

农民创业故事14

  “一枝独秀不是春。”是李立生的口头禅。曾经,他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现在,作为福建泰宁县杉城镇吕家坊村的村支书,他正努力带领着村民创业致富。李立生,1963年生于福建省泰宁县。幼年时,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落下了残疾。1981年,他高中毕业,因无法种田务农,只得闲坐在家。虽然靠亲戚、朋友的接济也可以度日,但李立生下定决心要自食其力!腿脚不便,还有灵巧的双手,李立生选择做一名裁缝。他拜一位陈姓名师学艺,认真掌握服装设计、裁剪和制作的要领,以努力和汗水练就了一身“针”功夫。1983年,李立生“自立门户”,在村里当起了流动裁缝。

  他常步行到村民家中揽活,做好后再亲自送衣上门。有一回,他把衣服送往南会村的顾客家中,由于腿脚不便,心里又急,在山路上跌倒了好几次。当他到达时,身上都是灰土,还摔破了膝盖,但手里的`衣物依然整洁干净。由于服务热情、技术过硬,他的回头客越来越多。1985年,传统的手工制衣业受到冲击,渐渐萧条。李立生决定放下自己的生意,到制衣技术发达的闽南地区学习。在石狮一家服装厂,他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钟头。下班时,他双腿发软,要在工友的搀扶下才能走出车间。但是再累再苦,李立生都咬牙坚持,因为他有一个梦想——办一家服装厂,把先进的制衣技术引进家乡!1987年,李立生怀揣着2万元现金和满腔的热情回到泰宁,办起了“金湖服装加工厂”。可一年下来,产品滞销,他不但没赚到钱,还亏了本。无奈,他只得关闭了工厂,在泰宁城关开了家小店,重新干起了裁缝的老本行。梦想化为泡影,李立生并未消沉。

  他开始广交朋友,搜集市场信息。很快,他发现糖烟酒等副食品销路不错,便“转型”干起了食杂经销。由于他重视商品质量、讲究诚信经营,生意很快就上了轨道,越来越红火。如今,李立生在县城中心地段拥有一栋五层的大楼,还经营超市,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李立生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他始终关心家乡的发展,积极为村民谋福利。20xx年,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我们村的村民多以耕田为生,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剩余劳动力也较多。”李立生介绍说。针对这种情况,他充分发挥自己经商多年、信息灵通的优势,引导乡亲们到石狮、深圳、厦门等地务工。如今,该村每年有近200人外出务工经商。在李立生的努力下,吕家坊村的新农村建设进展迅速。短短几年间,村里建起了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安装了明亮的路灯,盖起了崭新的楼房。如今,全村基础设施配套齐全,95%的村民都住上了新房。6年来,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3891元提高到了8651元。

农民创业故事15

  广西桂林兴安县青年农民繁殖泥鳅的养殖创业故事

  广西桂林兴安县兴安镇男青年李双田,中专毕业后曾在城市打工多年。20xx年,他毅然返乡规模养殖泥鳅。经过反复摸索,20xx年他获得纯收入8万元,还被村民推选为村委 委员。李双田致富后不忘乡亲,目前已发展周边村民200多户养殖泥鳅,注册了一个泥鳅专业合作社。由于李双田身高一米八,长得高大帅气,加上乐于带领村民 共同致富,因此当地干部群众称他为帅气“泥鳅哥”。广西自治区、桂林市团委领导多次到李双田的基地进行调研,前不久《人民日报》也对他进行了报道。带你一起走进这位青年农民繁殖泥鳅的养殖创业故事。

  一单就交易两万元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兴安县兴安镇南源村委老屋场村李双田的兴安南源泥鳅繁育场采访。

  这是一个靠近大山的小山坡,清澈的山泉水从山上注入10来个呈阶梯状分布的鱼塘中。一块块鱼塘四周围着纱网,两间木屋搭建在鱼塘边;镜子般的鱼塘水面,不时可见钻出水面换气,弄出一圈圈涟漪的泥鳅。

  一位高大的男青年手持捞网,带着两名汉子来到鱼塘边捞泥鳅,这男青年便是泥鳅养殖基地的主人李双田。他们仅捞了10多分钟,就捞上来几大桶种泥鳅。

  在木屋旁的孵化池水面,飘浮着一些水葫芦,水面游动着密密麻麻、活泼可爱的小泥鳅。

  李双田告诉记者,在孵化池中放置水葫芦,一能净化水质,二能为鳅鱼苗提供藏身的场所,三可方便捞鱼苗出售。

  随后,李双田用捞网又捞上来几大桶小泥鳅。算出大概的小泥鳅总数后,他用特制的箱子将货打好包,然后叫伙伴用汽车送货上门。

  原来,他发展的一位浙江的泥鳅养殖户向他定购了一批种泥鳅和一批鳅鱼苗,这笔生意让他获得毛收入2万多元。

  当年回农村创业痛失女友

  李双田是个“90后”,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小过着比较贫困的生活。20xx年,他从技工学校毕业后,就立下一个夙愿:在城里打造自己的事业,早日走向致富路。

  他先后在广州、桂林等城市打工,但收入并不多,发家致富的梦想对他来说还非常遥远。

  20xx年冬的一天,他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市场上泥鳅供不应求,每斤价格高达20元左右,养殖泥鳅的前景广阔。从小喜欢捉泥鳅的他了解到家乡的土壤、水质和气候非常适合发展泥鳅养殖时,遂决定与一同学合伙回家养泥鳅。

  他的决定开始受到父母及亲朋好友的坚决反对,准备合伙的同学也因家人的极力反对而打了退堂鼓。但性格倔强的他抱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思想,决定一个人也要干。

  女友因不愿意到农村养殖泥鳅,痛苦地与他分手了。这让他的心灵受到沉重的打击。但他坚定地鼓励自己说:“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强地走下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20xx年3月,他一个人到武汉一养殖泥鳅的公司考察,对方要他先签5000元鱼苗合同才能进基地,而他又没带这么多钱,只好放弃。

  他回到家自己动手,将自家的4分多稻田开挖成鱼塘,随后利用自己打工积累的3000多元到农贸市场收购了100多斤野生泥鳅试养,结果遇上发洪水田埂崩塌,泥鳅被冲走大半。

  20xx年春,不服气的他从朋友那里借了2万元继续养殖泥鳅,并将养殖泥鳅的鱼塘扩建到4亩多。随后又到市场收购了700多斤野生泥鳅作种,但不久陆续出现大量泥鳅死亡现象。

  原来,这些野生泥鳅大部分是非法电来的,受伤严重,即使是人工捉到的也因辗转多地而受过伤,进行养殖的成活率很低。

  为此,李双田花费两个多月,自己在村子附近的水田、水沟、水塘里挖了100多斤野泥鳅,放入鱼塘作种泥鳅。

  为方便管理和防止别人偷鱼,他干脆在鱼塘边搭了一座简易木屋,天天驻守在鱼塘边。

  找到防范泥鳅天敌绝招

  养了4个月后,他放水捞出泥鳅一称,发现泥鳅产的仔非常少,投放的.种泥鳅竟然也有一半不翼而飞。

  这是怎么回事呢?李双田开始以为是被小偷光顾了。

  一天,他坐在木屋前吃中饭时,突然发现鱼塘中溅起许多水花,放眼望去,原来是一只田鸡正在岸边吞食泥鳅。他跑过去将田鸡捉住,发现其肚子胀鼓鼓的,一挤压田鸡的肚子,从田鸡嘴里掉下来几条大泥鳅。他不由傻了眼。

  当天傍晚,家里来了客人,他下了一个地笼准备第二天请客人吃泥鳅。当他起地笼时,发现地笼里竟然有5条肚子鼓鼓的水蛇,一摸里面全是泥鳅。

  为继续探索养殖泥鳅的技术,他到南宁购买5000条泥鳅苗进行喂养,结果发现泥鳅苗越来越少,经观察发现,原来小泥鳅大部分被蜻蜓的幼虫吃掉了,投入的血汗钱全打了水漂。

  他恍然大悟,原来不翼而飞的泥鳅全成为水蛇、青蛙和蜻蜓幼虫的美味佳肴。

  为防水蛇和青蛙进入鱼塘,他买来尼龙网将鱼塘围起来,并在鱼塘上盖塑料棚,以防止蜻蜓在鱼塘里产卵。这样一来,泥鳅被天敌吃掉的就少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

  经过多次失败的打击,李双田终于明白养泥鳅还得掌握科学技术。于是,他一边自费到外地的养殖户那里取经,一边自己购买了10多本养殖泥鳅的书籍学习,同时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刻苦钻研泥鳅育苗技术。

  没有种苗,他便挖来野生泥鳅作种;没有资金,他便临时到县城打工赚、向同学借……不断失败,不断试验,他终于掌握到泥鳅配对、人工催产及人工授精的科学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摸索,他终于掌握到孵化鳅鱼苗的绝技。20xx年,他的多批泥鳅育苗都获得成功,开始扭亏为盈。于是,他将附近村民的水田租下来,进行扩大生产。

  泥鳅产业致富带头人

  20xx年,李双田扩大泥鳅孵化池到300多平方米,建起泥鳅育苗池40多亩。当年,他育鳅鱼苗1000多万条,出售800多万条,获得纯收入8万多元,于是,他有了一辆自己的小车。

  家人和村民看到他养殖泥鳅成功了,对他刮目相看,并在资金和人力上全力帮助他。

  当年,村委进行换届选举,这位有志青年参加村委委员竞选,结果以高票当选。随后,村委党总支又吸纳他成为预备党员。

  致富不忘乡邻。李双田积极引导周边村民养殖泥鳅,对于相关技术,他总是毫不保留地传经送宝,大家都很佩服他。目前,他在全国带动发展的泥鳅养殖户已有200多户,养殖泥鳅总面积20xx多亩,成为泥鳅产业致富带头人。

  初步尝到技术甜头的李双田与时俱进,自己建立了一个推广泥鳅养殖的网站,并打算注册一个泥鳅品牌商标和建立一个购销泥鳅的微信群。

  为让规模养殖泥鳅的产业做大做强,李双田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注册成立了一个泥鳅养殖繁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组织5名青年成立了泥鳅繁育团队, 在江苏、山东设立了繁育基地,在全国逐步形成了“合作社+农户+订单”和“统一种苗、分户饲养、集中销售”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

  20xx年春节前,一个山东老板慕名找到李双田,请他去山东育了一批泥鳅苗,先付定金15万元,育苗成功后还可按尾数提成。

  全国繁育泥鳅的市场很大,李双田的事业目前已走上正轨。这位帅气“泥鳅哥”昔日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谁让我的名字叫双田呢?看来我的梦想注定离不开田哟!”李双田笑着对记者说。

【农民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农民创业故事06-13

农民创业故事15篇【精品】06-14

农民创业工作总结05-15

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05-16

返乡农民自主创业事迹11-07

农民工创业调研报告11-07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名人创业励志故事04-12

创业励志故事02-18

励志的创业故事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