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调查报告>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时间:2023-03-07 19:16:5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5篇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助孩子走向成功;之,必然使孩子滑向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调查地点:石嘴山市前嘉幼儿园

  调查范围对象:250位幼儿及家长

  调查方式方法:问卷和问答法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前嘉幼儿园的孩子,共发放情况调查表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家长问卷形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幼儿园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我园是私立幼儿园,部分家长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以接受调查的227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25.3%;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65.5%;另外,许多孩子的家庭中还有老人资助。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后能出人头地。他们都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稳定的经济收入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园幼儿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本文化的约占总数的16.6%;父母亲是专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48.3%;父母亲是中专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35.1%。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胜人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43.27%;其次是一般职员,是其父母亲总数的14.6%;而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占5.4%。 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市范围内上班,不用花费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95.58%的孩子以单居住和同父母居住为主,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

  目前绝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48.67%, “当国家公务员”的占10.62%,“参或当警察”的占9.7%, “听其自然”的占22.12%。

  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有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并没有手软。调查表明,约8.1%左右的家庭每月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占27.43%,每月200~300元的占20.35%,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尽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舞蹈、围棋、英语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以及家庭电脑等等。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71.68%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习上,而只有6.6%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7.5%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9%的家长平时能注意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47.8%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被动的,有52.2%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

  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教育类型中,95.57%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说理”。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却有55.75%的家长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罚站、关在家里不许出去”等。这说明,有半数多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虽有99%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业余时间,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家长平时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家务、看电视报刊、参加文体娱乐等活动上,占95%,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三)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们已经知道,绝多数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妈妈,约占其家庭总数的61.43%,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约占30.97%。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调查表明,参加家长会或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也都是母亲是主要参加者。这都说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还是依托于孩子的母亲。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但是应该清楚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的影响。

  (四) 家庭环境是教育的基础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

  由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只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还有一部分家长主动参与教育的意识薄弱,觉得我交了钱,你们是老师,这孩子我管不了,全交给老师了,处于被动的状态。由此可见,加强家园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调查结论和建议:

  (一)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是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充分认识到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当它与孩子的学业发生矛盾时,这个重心又发生了位移。

  调查表明,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但是这种成才观念经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许多家长看来,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从而忽视了在各行各业中数以亿计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还是忽视精神软件方面。一些家长舍得给孩子买钢琴和电脑,但却不愿花钱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强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因为,家长必须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如: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二)要不断提高家长,特别是母亲的综合素质。

  作为家长,学习的过程是再社会化的过程,是自我充实、完善的过程,实通、影响、感染孩子的过程。作为孩子,在家长的学习推动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学习。母亲对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但作为母亲在认识上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成长,忽视母亲自身的需要和发展,把孩子作为生活的全部或生命的延续,从而造成自身的发展和兴趣爱好受到制约,情感体验遭忽视,视野变狭窄。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亲,孩子在家里与母亲的关系较为亲密,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因此,母亲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余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承认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腊,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请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自然的发展。

  (四)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扬长补短,整体互补。幼儿园教育要通过家、家长联系本、亲子活动等方式充分和家长联系。针对家教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 “家长员会”等方式,集中指导家教方法,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中的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等。家长应是儿童的第一任心理辅导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细微变化,从孩子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2

  在发生了一个事件或情况之后,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并将获得的成果展现于调查报告中。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以下是小编家整理的关于学前教育的优秀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对家有所助。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区教体局坚持把学前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统筹管理,深化,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区学前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截止目前,全区共有登记注册幼儿园96所,其中政府办园1所,占1%;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31所,占32%;个人办园所,占67%。从达标情况看,省级实验幼儿园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十佳幼儿园3所,市级示范幼儿园9所。全区0-6岁学龄前幼儿10440人,在园幼儿9568人。其中学前一年在园幼儿3838人,入园率100%;学前二年在园幼儿6953人,入园率97%;学前三年入园率96%,发展规模基本满足了社会需求。

  (一)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省、市文件精神,出台《博山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博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等,对全区学前教育的管理机制、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统筹推进,提高质量。有针对性地发挥各类幼儿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抓引导、抓规范、抓品牌,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交流和创先达标活动,有效发挥公办园的龙网领作用;加强公办性质幼儿园的管理,严格实施对各幼儿园达标活动;保障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做到在各项评优树先、业务指导、工作考核中一视同仁。

  (三)强化职责,扎实推进三年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列为重民生工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落实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加学前教育资金争取力度。XX年以来,共争取学前教育专项资金786万元,用于农村学校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和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工程建设;二是力推进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目前,各镇、街道、开发区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其中白塔镇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的中心幼儿园工程主体部分已完工,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三是建立并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设立学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根据区域实际科学确定资助标准,按在园孩子总数的10%进行资助,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XX年,共资助988名困难幼儿,总资助金额达118.56万元。

  (四)抓好队伍,提升形象。为提高全区幼教质量,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在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实行园长岗位资格证制度。目前,全区所有幼儿园园长均取得《园长任职资格证》。二是对在职幼儿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个人进修、优秀幼儿教师事迹报告会、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目前,全区在岗专任教师686人,其中公办幼儿教师28名,从学历层次看,本科以上37人,专科300人,中专271人;学历达标教师601人,占87%;学前教育专业教师550人,占80%。

  (五)加强监管,优化环境。高度重视对无证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实行分类治理,妥善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26所,分流安置幼儿605名、教职工48名。对13所已经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进行审批,并发放《办园许可证》;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13所无证幼儿园依法取缔关停。

  二、存在问题

  (一)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比例严重失调。一诗办幼儿园数量少、规模小。全区公办幼儿园只有实验幼儿园1处,且规模偏小,原定规模为4个班,招生120人,但目前办园规模已达到11个班,在园幼儿420人,形成了幼儿园人多地少的局面,不符合省市关于幼儿园建设的要求。特别在近几年的招生中更出现了报名人数严重超过招生计划的.问题,如XX年该园计划招生60人,但目前已经报名400余人,现有办园规模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意见较。二是小学附设幼儿园不规范。我区小学利用学校资源附设幼儿园,多项工作不符合上级关于幼儿园管理的规定,违背了儿童正常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了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XX年9月,区教体局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小学及附设幼儿园的通知》文件要求,对全区小学附设幼儿园进行了整顿,在目前公办性质幼儿园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为规范发展秩序,仍关停了实验小学幼儿园、五岭路小学幼儿园、石炭坞小学幼儿园3处不符合标准的学校附设幼儿园,并对其它小学附设幼儿园提出了整改意见。小学附设幼儿园的整顿工作,降低了全区公办性质幼儿园比重,增加了幼儿入公办幼儿园的困难,也加了实验幼儿园的招生压力。同时,个别民办幼儿园乘机提高收费标准,增加了群众负担。根据上级要求,既要扩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也要规范办园行为,所以做好公办性质幼儿园的规范与发展,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三是镇中心幼儿园发展滞后。市教育局要求XX年60%以上镇(街道)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认定,XX年所有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达到省级认定标准及相关任务指标,市政府也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区县政府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一项刻不容缓、非常艰巨的任务,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和其它各方面的原因,工程进度缓慢,差距很。

  (二)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诗办幼儿园经费不足。实验幼儿园因公办教师不足,聘用了33名幼儿教师,需为其购买社会保险、支付工资;教学楼有近300平方米产权不属幼儿园,需要每年缴纳2.5万元的租赁费用,这种状况导致管理协调难、安全隐患。目前,全区各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所收费用均需上缴财政,但区财政难以及时拨付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的伙食费上缴财政后也不能及时拨付,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二诗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收费较低。按照市财政局、物价局和市教育局要求,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实行按类别收费,其中类别最高的实验幼儿园每月仅收取管理费220.5元,其他公办性质幼儿园均低于该标准;而民办幼儿园实行收费申报政策,有较的灵活性。三是我区与其他区县在学前教育投入方面差距越来越。据了解,张店区XX年投资1200余万元新建三所公办幼儿园,每年公开招考10余名公办幼儿教师。临淄区实行了生均拨款制度,每个学生每年补贴300500元不等。周村区将镇中心幼儿园调整为全额事业单位,每年投资200余万元用于幼儿园建设。桓台县每年拨付150万元作为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沂源县投资XX万元建成档次规模一流的公办幼儿园。高新区共投入1130万元实行了生均拨款制度。我区目前未招聘公办幼儿教师,未实行生均拨款制度,更没有学前教育资金的专项投入,这些困难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全区学前教育发展,XX年前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十分艰巨。

  (三)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区学前教育师资素质不高、数量不足、待遇偏低、队伍不稳的问题较为突出,公办园教师老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些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受过正规培训,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不高,他们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不了解,对幼儿教育规律把握不准,教育方法单调,教育内容单一,不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幼教质量的整体提高。另外,民办园教师待遇差,流动性,直接影响师资水平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重视程度。一是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民办形式为辅、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园格局。二是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如教育、规划、土地、建设、财政等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例如,在房地产开发方面,政府要有硬性规定,要为学前教育预留建设用地,土地出让招拍挂要附加条件,引导开发商真正负起相应社会责任。三是认真落实教育普惠性均衡发展政策,努力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同步、协调发展,积极调整相关政策,使学前教育向义务教育靠近、衔接。四是在经费上加投入,政府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和相关具体实施细则,整合社会资源,激活民间资本,努力改善幼届园条件。

  (二)加科学管理力度,规范办园行为。要认真履行学前教育的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快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推进全区学前教育有序发展。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前教育的规定。当前要着力把《博山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博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坚持政府统筹、分级管理、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促进各类幼儿园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对民办幼儿园管理力度。继续实行幼儿园年检制度,对不符合办园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要限期进行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坚决取缔。

  (三)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稳定幼师队伍。一是针对幼儿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建议区政府给予政策倾斜,在编制紧缺情况下,允许使用自然减员指标,招考部分幼儿教师,满足全区幼儿教育发展对师资力量的现实需求。二是抓好教师培训。明确师资培养机构和资质要求,加强师资培养机构建设,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岗位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持证教师的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合法权益,实行教师最低工资和福利保障,按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推行帆办教师缴纳社会保险的政府补助政策。

  (四)创新幼教工作思路,提升保教质量。一要重视素质教育。创新各种适合幼儿教育模式,指导幼儿园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突出素质和启蒙教育,注重体育锻炼、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二要创新办园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公办园和民办园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可引导开展“名园”带“民园”、城乡“姐妹园”活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实现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三要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管理考核办法,定期对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进行科学评估考核,完善奖惩、激励、扶持等措施,并纳入政府科学化管理考评范畴,有力推动全区学前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3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儿童去幼儿园第一要做的就是自己会吃饭、喝水,如果儿童还是一直习惯用奶瓶喝水,就要马上训练会用杯子喝水。第二要学会和别人交往,特别是向提出需求,比如他想上厕所,他要会说;渴了饿了也要懂得说,还有冷了热了都要会表达。如果儿童不会说,老师可能会照顾不到,儿童就越发会感到失落,如果这些方面能表达得较好,受到的老师的关注也会多一些,另外,如果儿童需要在幼儿园午睡的话,要学会穿脱鞋子和外衣,开始几天老师可能会忙,但肯定要过渡到自己会穿脱的。这个时间也是我们家长训练孩子的时间。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儿童从依赖到立的过程,即儿童从依赖的助,学习认知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历程,简单的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部分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

  二、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家长过度爱护。现在的孩子多为生子女,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像我们班的孩子多数是隔代教育,他们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他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处处包办代替使孩子的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2、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做,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了,学得也快。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3、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由于小朋友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家长后悔没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减少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立性的发展。

  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

  孩子自理能力差,每位做家长的都深有感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日后成为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立性。

  教师责任就是协助家长、诱导幼儿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家务劳动和自我管理,这不仅是生活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且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不要因此就不让幼儿动手,而要给幼儿做正确的示范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养成习惯。在家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提供一定的劳动条件,如:让幼儿自己起床、穿衣、吃饭、整理房间等,家长不要加以干涉,要鼓励幼儿做中学。刚开始是慢一点,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利索得过且过多,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建立了自己事自己做的立性。使孩子体验到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达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目的。

  2、采用多种形式教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有专家研究:人的双手与人的脑的神经是紧密相连的。幼儿通过亲手的操作可以锻炼脑与手的协调性,而且可以促进脑的发育。针对这点,我采用多种形式助幼儿学习生活、劳动技能。通过讲故事、念诗歌、做值日生、整理图书、玩具等形式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我劳动。并要求幼儿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扫地、擦桌子、洗碗、摆碗筷等。还激发幼儿对折纸、剪纸的兴趣,要求他们回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手工作气到幼儿园供家欣赏。可是,我发现有的家长嫌孩子做得慢,做得不好,自己为其代劳,而让孩子在旁边当观众。虽然作业是做得很好,但是已违背了老师布作业的初衷。作为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新年”过后,我在班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理能力竞赛”活动,随着哨子一声今下,赛手们立即冲上“战场”穿衣服、穿鞋子、系鞋带个个动作利索,神情严肃,心中想着:“要做得好,要做得快,要争第一”, 场下啦啦队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加油!加油!”。比赛的热烈场面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孩子和老师,孩子们为同伴出色的表现而骄傲,我为孩子们的自信与能力而自豪!这一场比赛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每一位孩子都参与比赛。获胜的结果固然令人喜悦,但孩子们最享受的是竞赛过程中的快乐,这样锻炼了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己动手能力,发展孩子的想象和美感,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3、家长放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在适应变化的环境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学会解决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困难的能力是必须的。幼儿成长需要父母的关怀,老师的教导,但父母、老师不可能始终地跟随在他的周围,替他去生活,也不可指望事事处处得到长辈的保护,因此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让幼儿具有一定的立性,摆脱对别人依赖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通过劳动获得本领,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在生子女家庭中,家围着一个“太阳”转,不等孩子张口,吃、穿、玩、用一切具备,孩子失去了解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求家长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情。家长应在生活中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劳动。在日常生活中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是没有危险的多让他们去实践,同时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如:运用“我是阿姨来喂饭”、“我娃娃穿新衣”等游戏,教给幼儿一些劳动技能。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然后,再助幼儿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让幼儿从小掌握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总而言之,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对提高幼儿自理能力,把生子女从“小皇帝”中解脱出来具有更重要意。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4

  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常发现有的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不相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怎样才能使幼儿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呢?为此,我们做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方法我们在全区调查了区属不同性质的幼儿园。调查对象:中班4-5岁幼儿200名。调查以开封市品德教育评估标准以及我区中心教研组制定的评估标准为依据。调查方法是采取随机抽样,以问卷为主,兼听、查、看等方法相结合进行。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从调查结果看,幼儿回答是令人满意的,回答问题正确的占幼儿总数90%以上。如回答跟爸妈上街要不要买东西?为什么?

  如果不买怎么办?正确率高达98%。由此可见幼儿对道德行为的好坏是能正确分辨的,说明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有成效的。

  为了弄清孩子的真实表现,我们又对其中50名幼儿进行了家庭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幼儿的道德行为表现是很不理想的,幼儿的道德认识与行为是严重脱节的。如对幼儿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客人来了怎么办?客人走时怎么说?”有一位幼儿这样回答:

  “客人来我把他请进屋,然后给他倒水,再给他拿水果吃。客人走时我对他说再见,欢迎你下次再到我家来玩!”这样的回答,谁听了都会满意。可是,这位幼儿的妈妈却说:“这孩子,家里来客人他什么也不说,有时让他说他也不说。”如再问一幼儿:

  “跟爸妈上街时要不要买东西?”这位幼儿说:“不要他们买。”

  “为什么不要买呀?”“老师说不要乱花零钱。”“街上有些东西不卫生。”可我们在问她奶奶时,奶奶说:“我们这孩子真没办法,只要带她上街,看见什么要什么。如果不买她就哭。”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10%的教师家庭中,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占80%(5人中有a人是一致的);在24%的干部家庭中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占50%(12名中有6人是一致的);在50%的工人家庭中认识与行为相统一的占19%。(26人中只有5人是一致);其他家庭中幼儿的认识与行为相统一的更少。总之,从对50名幼儿调查中,认识与行为相统一的只占3%左右·

  三、值得我们注意的几个问题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相互脱节,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我们的品德教育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不仅使孩子具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更重要的是使这些认识转化成他们的行为。我们认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时,要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在使幼儿明白道理的同时,着重从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入手,使幼儿懂得:遵守道德规范,不能光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而要使自己的情感符合道德规范。同时,及时纠正幼儿从自己的感情出发,不自觉地做出不合道德要求的事。()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幼儿时,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去影响他们,要以情育情,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

  2、当前独生子女增多,作为父母应切实负起第一任教师的责任幼儿在家时,父母要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更要成为幼儿的榜样,一言一行要为幼儿树表率,同时还要注意对孩子严格要求与尊重孩子相结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不失时机地进行肯定与表扬,从而养成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特别是孩子在家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尽量多做一些他们能做的事。父母不要大包大揽,在孩子做的过程中要及时加以提醒和指导。如早上穿衣、戴帽,要让幼儿自己动手,不要因为家长急于上班或爷爷奶奶的疼爱,而替孩子穿戴。

  3、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制度,取得二者教育的.一致性现在幼儿园每个班都有与家长的联系,但真正联系的似乎不多。因此幼儿在家里的表现老师不知道,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家长不知道,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教育的不一致性。所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要切实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要让家长知道,幼儿在家里的表现也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应针对幼儿在家里的表现,有的放矢地教育幼儿。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4.家长要有选择地带幼儿参加社会活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家庭的社会交往逐渐增多,所以社会上一些人的不良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幼儿,对幼儿道德行为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父母要有选择地带幼儿参加社会活动,有选择地看一些电影、电视,有选择地去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同时,还应对幼儿听到和观察到的不良社会现象,告诉幼儿哪是好,哪是坏,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逐渐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5、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幼儿园要适当开办类似专题讲座性质的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幼儿父母的自身素质;争取社会力量,为幼儿为大家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幼儿道德行为的形成。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5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一、调查对象:

  牡丹江市林管局幼儿园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

  谈话法

  三、调查步骤:

  1、根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xx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20xx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与讨论: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六、建议:

  1、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2、正圈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6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 专业认同 幼儿教师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低、恶性流动等问题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与其生源地、高考前专业相关;有过幼儿园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多数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待遇差,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及职业愿望。

  学前教育对个体成长的作用伴随着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长足发展而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并表现出理性化倾向,反思型、研究型的专业化幼儿教师成为时代的呼唤。然而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幼儿教师恶性流动等问题却给学前教育的进展带来了困难,这也进一步使以培养幼儿师资为主的职业教育面临空前的挑战,并陷人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目前学前教育类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一、二年级的212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探寻造成其职业认同感偏低的原因。本次调查中,男生2人,女生210人,年龄18-23岁,有效问卷199份,问卷有效率为93.87%。调查按班级进行团体测试。问卷内容涉及基本信息、专业兴趣、专业压力、求职意向等方面,答题后回收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10.0版本软件进行分析。

  1.专业兴趣及原因

  问卷题目“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喜欢程度如何”、“你未来工作时是否愿意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分别用以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从“很喜欢”或“很愿意”至“很不喜欢”或“坚决不做”采用5等级划分,其频数分析见表1。

  另外,我们分别把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生年级、是否参加过幼儿园见习或实习进行t检验,没有显著差异;而专业兴趣与生源地及学生高考前的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职业目标与年级、是否是见实习、生源地、高考前专业之间均没有差异(见表2)。

  问卷中“如果你愿意从事本专业,主要是因为”、“如果你不愿意从事本专业,主要是因为”(可多选)两题是用来了解学生喜欢或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

  我们把每种原因的选择人次进行了统计,并按照是否是见实习、年级、生源地、高考前专业分别作频数分析,进行X2检验。在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方面,四种分类均未有显著差异(p>0.05),喜欢孩子、喜欢做教师、从事本专业很开心是吸引学生从事本专业的主要原因;而在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方面,有过实习经验的同学更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待遇差,二年级的学生此方面体会比一年级的学生深刻,差异非常显著,同时这两种原因的选择比例也分别排在第一、二位。另外,更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和非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做幼儿教师没面子”,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和幼师毕业学生的选择人次;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幼儿教师对各方面的才能要求太高,详细结果见表3。

  2.专业压力与压力来源

  问卷中探讨学生压力来源的题目共有7个选项,弹唱跳技能不强、经验不足、幼教知识不丰富分别排在压力来源的前三位(见表4)。

  3.职业愿望

  问卷题目“你希望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可多选)”提供了8个选项,了解学生的职业愿望,其中公立小学、公立幼儿园仍然是多数学生的首选,详见表5.

  4.分析与思考

  4.1专业兴趣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一半的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抱“可以接受”的态度,并没有表示非常明确的专业意向,表示喜欢或很喜欢的约43%,只有不足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或很不喜欢本专业。这与调查中问及是否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时所获得的数据(40%左右表示很愿意或愿意从事本专业,8%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愿意或坚决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基本一致。可见学生在进人学前教育专业领域时,并非完全抵触该专业。

  这种专业兴趣在一、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经过见习实习影响也不明显。然而从生源地和高考前的专业来看,城市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专业兴趣更强烈,幼师毕业后进人大专学院本专业学习的学生比高中毕业的学生更喜欢本专业。这两方面的差异,前者可能是由学前教育在城市更普及、大家对该专业更认可造成的;而后者的差异则说明,在对学前教育的兴趣方面,我们能够从经过三年专业教育的幼师学生身上看到明显的效果。

  4.2影响专业兴趣的原因

  从问卷中所列举的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来看,近60%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孩子,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喜欢做教师,1/3左右的学生承认从事本专业很开心,本专业容易就业。这对如何开展本专业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我们在教育中可以从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教育工作的趣味性方面来加强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然而问卷调查也发现,在“本专业有前途、有创造性”方面的选择人次却偏低,全都不足15%。这意味着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有必要开展更加细致而深入的专业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前教育事业的朝阳属性和美好前景。

  在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选择中,约55%曾经见习实习过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远远高于未实习过学生的选择的25%,差异非常显著。在此方面,二年级学生的选择人次也远远高于一年级,幼师毕业的选择人次高于非幼师毕业的选择人次。从中不难总结出:有过幼儿园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因为二年级学生、幼师毕业学生都已经有过去幼儿园实习的经验。思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则可能在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二则说明目前幼儿教师职业的任务和职责越来越多,使一线教师感觉工作太累,没有职业成功感,这也与目前国内对幼儿教师的研究一致(黄绍文,20xx;陈小异等,20xx)。

  另外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待遇差,实习过的学生、二年级的学生的选择人次分别高于未实习过的学生、一年级学生的选择人次,差异非常显著。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相一致。目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总体特征是办园模式多元化。广东省自办园体制改革之后,多数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被“剥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某些幼儿园开始追求办园效益最大化,自负盈亏使幼儿园给幼儿教师的薪酬随市场而浮动,再加上社会上对幼儿教师社会认可度偏低,认为只要能带好孩子吃喝拉撒即可,导致教师待遇不稳定。据20xx年对广东、湖南等地幼儿教师抽样调查显示,城市幼儿教师的收人水平一般比小学教师低20%左右(彭世华、皮军功,20xx)。幼儿教师地位低、待遇差、工作苦的状态已经与幼儿师资的培养和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

  4.3专业压力

  本调查中学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压力较大、与其他行业相似、压力较小的分别约占1l3。而在压力来源中,有近7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的弹唱跳技能不强,近60%认为自己经验不足,50%左右认为幼教知识不丰富,有45%的学生认为教学技能少、幼儿教师责任重也分别带来了压力。随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早已从能歌善舞型转变为反思科研型,然而超过2/3的学生仍然觉得弹唱跳技能是自己从事该专业的主要压力之一,反思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够深刻造成的,而目前就业形势也有推波助澜之势。有研究者指出,注重技能的学前教育机构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黄绍文,20xx),然而目前幼儿园招聘教师时,多数都把弹唱跳技能作为筛选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又使培养幼儿师资的院校进人了尴尬境地—以就业为导向的师资培养院校何去何从?如何在学前教育专业生源不断下降的压力下(吕苹,20xx;张雪萍,20xx;蒋建其,20xx),更好地把理论与专业技能并重的培养体系充实、完善并成功实施?

  4.4职业愿望

  在进行职业愿望的选择时,46%的学生都选择了公立小学,41%的人选择了公立幼儿园,25%左右的人希望能进人公立中学,而只有9%的人选择了私立幼儿园。可以看出,虽然只有的学生选择了非教育行业的工作,但多数学生都把公立学校作为自己的首选,这又将与学生毕业时最终的就业单位形成矛盾:目前广东省的公立幼儿园已经是凤毛麟角,成为公立小学的教师并非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再次向我们表明:社会地位、工作待遇等问题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继续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其工作利益,维持其队伍稳定性,已经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紧密联为一体。

  本研究在调查之初,我们多次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本专业的看法,以便设计更客观、全面的调查问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专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思想认识问题。然而该问卷未经过效度检验,调查的范围也不够广泛,研究中的某些数据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因而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完善。但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初步调查来推测我们幼儿师资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思考分析幼儿教师地位低、队伍不稳定与师资培养困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寻找切人问题的对策。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7

  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其中有两类家庭居多,第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留在孩子身边;第二类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即留守儿童。

  先来看看第一类家庭,这些家长都是在城市里无法找到工作,不得不留在农村的,一般来说他们文化水平都很低,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全家人靠务农为生。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双方必须要有一个抽出时间来带孩子,这大大影响了干农活,影响了全家的生计。为了生计,父母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读书给孩子听,不耐烦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穿鞋子,怕孩子乱跑影响自己干农活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价值观形成、智利开发影响是巨大的。当孩子才四五岁,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时,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干农活。由于孩子年龄小,头脑还没发育到适合学习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学前的智利开发,让很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根本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家长看到孩子做了,就以为自己帮助到了孩子。等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又将大失所望,渐渐的开始不耐烦,斥骂孩子,这大大激发了孩子逆反情绪,对孩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走访时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由于学习跟不上,父母平时也没关心他学习,他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开始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开始逃课,后来渐渐发展成根本不去上课。而粗心的家长只是偶尔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孩子轻松的蒙混过关。等到家长发现孩子开始混社会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家长又不知道该如何挽回,打骂体罚只会将孩子越推越深,直至无力挽回。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学校犯了错,老师想找家长谈谈,但是家长忙于生计,对老师的帮助并不配合。即使有些家长能和老师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家长在孩子心中地位却不高,孩子根本不怕家长,家长无法管教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越走越偏。

  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一方面,每个家长都认为读书重要,只要孩子会读书,自己不论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读书。而另一方面,读书无用论还是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在他们身边,一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难找到工作,周围一些没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却能赚很多钱。这种微妙的心态造成了,如果孩子会读书家长会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父母会想不会念还不如打工算了。父母的这种心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成绩好的越来越好,成绩差的父母也会另谋出路,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在城市,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会想尽方法帮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帮助孩子学习,很多孩子得以跟上进度,继续学习。然而,农村父母的心态使得很少有父母会逼着孩子上补习班,孩子自己因为贪玩又很少会主动提出来,因此学习一时跟不上的会越落越多,这对很多孩子成长是不利的。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8

  XX年5月14日—24日,对xx市学前教育体制及幼儿园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交流和考察。先后调研了xx市实验幼儿园、xx街道、xx镇、xx镇、xx镇、xx镇中心幼儿园,现场听取了相关情况介绍,并实地查看了各地幼儿园的办学情况,在全面掌握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学前教育目前发展水平现状

  xx市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街道、916个行政村(居)、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人口139万。现有各类幼儿园xxx处,其中市直实验园2处、乡镇中心园20处、学校附设园106处、社区(村)办园51处、社会力量办园69处,在园幼儿xxxxx名,教职工xxxx人。近年来,xx市把学前教育作为民生之基,以创建省教育工作示范市为契机,加大投入,创新发展,铸造和美园所,提高保教质量。三年入园率达到93。8%,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达到30%。

  二、主要工作和成效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民生之基,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强促学前教育发展的机遇,按照“规划先行、门槛准入、星级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高标准投入、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均衡优质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

  1、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发展强化统筹,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XX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xx市农村幼儿园规划建设奖励办法》。XX年初出台了《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把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列入“十件实事”之一。XX年—XX年的`三年间,市乡两级财政累计投入上亿元,教育部门对上争取专项资金2317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32处,新建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17处,实现了乡镇中心园全覆盖。

  XX年又根据城市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进行了微调,布局更加合理,方便了适龄幼儿就近入园。XX年,投资3900余万元,建设了40处规范化幼儿园,改造提升了3处乡镇中心园。今年,又将20处标准化幼儿园建设纳入为民所办实事,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园舍面积近4万平方米,现已有10处开工建设。在打造全新园舍的同时,大力完善配套设施,功能室建设、室外娱乐设施、美绿化都达到高标准,全市每一处幼儿园都成为了文化启蒙的学园、行为养成的乐园、精神凝结的家园。

  2、抓管理,构成办园新机制

  体制机制不活一直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近年来,xx市从激活办园体制机制入手,积极推进布局调整,强力整顿办园秩序,实现办园多元化、规范化。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撤并、新建、改扩、附设”的原则,将全市原有529处幼儿园规划调整为285处,按照三年行动计划,XX年底全部完成规划定点幼儿园建设。XX年—XX年连续三年对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了重新评估认证,认证合格的颁发办园许可证,实行动态化年检制度;对不具备办园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不达标的责令重建或就近并入其他达标幼儿园。

  目前,xx市已有合格幼儿园247处,其中市直实验园2处、乡镇中心园20处、学校附设园106处、社区(村)办园51处、社会力量办园69处,形成了“市直实验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园为示范、学校附设园及街道社区办园为骨干、社会办园为补充”的多元办园体制。并积极推进管理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了星级评价机制。根据办园规模、园舍档次、设备标准、师资水平、保教质量五项指标,对全市合格幼儿园实行星级评价,分层确定一至五个等次,授予星级牌匾。市物价部门依据星级等次确定收费标准,调动了大部分幼儿园上档升级的积极性。

  目前,全市247处幼儿园中,有五星级幼儿园20处、四星级44处、三星级xx处、二星级54处、一星级79处。目前,xx市共创成省级实验园1处、省级十佳园1处、省级示范园20处、xx市级规范化幼儿园xx处。20处乡镇街道中心园通过了xx市级认定、15处通过了省级认定;今年计划其余5处乡镇中心园再通过省级认定,实现乡镇中心园全部通过省级认定的目标。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9

  为进一步关心关注幼儿的成长教育环境,了解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的成果和不足,全面掌握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根据县政协20xx年工作安排,县政协科教文卫和文史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徐治国副主席的带领下,于3月14日至15日,对全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听取了县教体局关于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总体介绍,与相关局领导及部分乡镇中心校分管负责人、幼儿园园长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查看了上派镇、桃花工业园、柿树岗乡、官亭镇部分幼儿教育机构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情况,全面摸清了我县学前教育当前状况,并就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认真地梳理总结。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自20PC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县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公办园,引导扶持民办幼儿园普惠性发展,努力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PC年底,我县已顺利完成学前教育第一、二期三年行动计划,政府直接投资达1.35亿元。共新建标准公办中心幼儿园17所,覆盖全县各乡镇;安置点配套幼儿园14所;改扩建幼儿园6所;另有商业小区配建幼儿园近20所。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100所,其中公办园28所,民办园72所;此外还有小学附属幼儿园和教学点16个;无证园47所,其中看护点20个。全县共有民办普惠性幼儿园42所;有县级一类园19所,市级一类园9所。目前在园幼儿共22671人,其中公办园(含附属园)4225人,民办园(含看护点和无证园)1844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94%,提前实现了省里提出的到20xx年不低于90%的目标。各级各类幼儿园共有专任教师1037人,其中公办园275人(在编152人,其余为自聘教师),民办园762人(含看护点和无证园)。

  为了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县教体局向县政府、县编委积极争取,组建了“学前教育办公室”,作为局属常设二级机构并明确了专门工作人员。在学前教育管理工作中,县教体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对全县学前教育机构实行县局、乡镇中心校、幼儿园三级管理模式,落实奖惩考核和评比评价机制,同时通过组建“肥西县幼教辅导网”等形式,采取组长园、中心园、普通园三级辐射,以园带园促进共同提升。近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工作在各类比赛、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我县学前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大力强化学前教育工作,将这一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但因起步较晚,推进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难点问题,如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无证幼儿园大量存在且取缔难、幼儿园设计建造不专业、幼儿园管理机制欠科学、幼教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必然性,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当前,就我县而言,亟待解决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1、公办园自聘教师难。我县现有公办幼儿园28所,153个班级,在编教师仅152人。按照上级要求,幼儿园每班要配备“两教一保”,即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所以我县公办园教师缺口很大,各幼儿园只能自行招聘幼儿教师。但招聘幼教非常困难,有的意向人员到幼儿园看了一眼即转身离去,有的在了解了相关情况、条件后放弃应聘,有的虽然应聘却并不安心,很快离职。究其原因,一是薪酬待遇低,普遍只有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且大部分没有办理社保,还享受不了住房、交通等补贴待遇。而如果到我县桃花等近城地区高价民办幼儿园就职,则每月薪酬可达三四千元,如果到合肥市区就职,则更可高达四五千元甚至五六千元。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不但对编外聘用人员充满诱惑,连一些公办园的在编教师也受其吸引,放弃“铁饭碗”。二是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条件简陋,影响上下班和生活质量,缺乏吸引力。三是招聘幼教大多面向年轻人,许多未婚青年担心长期投身农村地区,会影响自己择偶成家,转而到城市求职应聘。

  2、对公办园、民办普惠园的扶持力度不够。为了大力发展和扶持学前教育,根据上级要求,我县安排专项资金,落实了对公办园和民办普惠园的“生均补贴”政策。对公办园按每年每名幼儿100元标准给予补贴,对B类民办普惠园按每年每名幼儿200元标准补贴,C类民办普惠园补贴标准为每年每名幼儿16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的变化,目前的生均补贴对幼儿园的高额运营成本来说显得杯水车薪,基本上已起不到“扶持”的作用。此外,对民办普惠园给予生均补贴,除了是对公益事业的扶持奖补外,更深层次的含义是鼓励更多的企业、公民投资创办普惠性幼儿园。县政府在省、市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我县到20xx年末公办园、民办普惠园占比要达到90%,而我县目前仅为70%,差距较大,这就需要民办普惠园数量逐年增加,但因为补贴标准过低,无法形成有效激励,我县的民办普惠园近两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3、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问题有待落实。根据市政府要求,20PC年后新建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应在建成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及时将幼儿园以及相关建设资料移交教育行政部门,由教育行政部门开设公办幼儿园或对外招租创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但我县对这一规定尚未执行到位,已经建成的两处小区配套幼儿园一直没有移交,均由开发商自行对外租赁,且均开办成高价园;对另外10余处在建待移交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也因缺少详细操作规程,县教体局一直无法介入。应当如何落实上级文件规定,以及具体移交的程序、内容、方法,我县尚没有政策跟进。、

  三、对我县学前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1、出台“三项举措”,打造优质幼教人才队伍。人员队伍数量不足和人才缺乏是当前制约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人员不稳定、人才留不住、招聘幼教难、队伍老龄化已成为全县公办幼儿园的共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前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议县政府通过以下“三项举措”,着力解决或缓解幼教队伍问题。一是提高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稳定现有队伍。不但要提高工资标准,同时要在交通、住宿等方面为幼教人员提供政策倾斜,尤其是对偏远地区的幼教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对待,解决幼教人员现实困难,防止人才流失。二是增加公办幼儿园编制,优化队伍质量。我县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与中小学教师编制没有划分开来,大量编制被中小学使用,挤占了幼儿园教师的入职空间。建议对公办幼儿园教师单独核编,进一步增加编制,着重招收年轻教师和优秀人才,一方面扩大数量,优化队伍年龄结构;另一方面引进人才,优化队伍整体质量,并从中选择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园长替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规范公办幼儿园教师招聘管理办法,畅通进人渠道。对公办教师数量仍不能满足上级要求或工作需求的幼儿园,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的方式解决,但必须改变目前由各园自行招聘的“办法不一、待遇不一、保障不一”局面。建议由县教体局会同县人社局,结合幼教工作实际,定期统一组织招聘,统一底薪,统一办理“五险一金”,再统一分配就职。招聘教师工资由县财政在全县教育资金中切块安排,减轻幼儿园压力。

  2、针对“三类园种”,加大对公办园、普惠园的扶持力度。对公办幼儿园给予生均补贴,我县是全省唯一的试点县,兄弟县区没有同类情形可比。但每年生均100元的标准过低,既然是“试点”,就应当敢于尝试,敢于突破,在实践中寻求最佳方案,建议按照略低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生均补贴标准,予以适当提高。对民办普惠园的生均补贴,我县目前的标准是B类园每生每年200元、C类园每生每年160元,而市区的标准是每生每年1400元。结合我县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以及百强县的综合实力,建议按照略低于市区的标准,将B类民办普惠园生均补贴标准提高至1000-1200元每生每年,C类园提高至800-1000元每生每年。通过提高三个园种的生均补贴标准,真正实现补贴资金的扶持作用,进一步调动公、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办学方的积极性,实现施惠于民的目标。

  3、把握“三个阶段”,全面做好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工作。在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前,要由县教体局会同规划、国土部门共同对幼儿园建设事宜审核批准,同时由县教体局全面参与幼儿园建设方案设计,可聘请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把关,确保设计的专业性、规范性和适用性;在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过程中,县教体局要适时组织开展检查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建设单位的错漏失误,提出整改意见,必要时可知会建设、规划部门或上报县政府对开发商、建设单位作出处理;在小区配套幼儿园竣工并通过验收后,建设单位要及时向县教体局整体移交。建议县政府及时出台规定,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的相关要求,细化工作办法,对具体的移交时限、移交内容、移交程序等作出详细安排并尽快抓好落实。对之前建成并已经投入运营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以及目前已经在建但尚未完工的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问题,也要同时作出规定,一并予以解决。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0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一、调查对象:牡丹江市林管局幼儿园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谈话法

  三、调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与讨论: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六、建议:

  1、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1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时代在发展,群众对幼儿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社会呼唤真正意义的学前教育。为研究解决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均衡、可持续的发展。现以***幼儿园为例展开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情况:

  1、调查目的:通过**幼儿园为个例,调查其师资、教学、生源、经费等情况,从而反应当前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2、调查时间:XX年**月**日—**月**日

  3、调查地点:*********

  4、调查对象:**幼儿园

  二、调查方式:

  1、观察法: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2、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3、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

  红太阳幼儿园是该村一名在外务工的返乡人员所建立的,他是个青年人,在与他交谈之后我得知,他在外打拼了一些年头,然后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之后就回村创办了这个幼儿园。但是这个幼儿园并不大,他在自家的庭院里圈起了一块地,然后购买了一些教学和娱乐的设备,教师主要就是他们夫妻两个人,生源主要就是周边住户家的孩子。

  后来通过与他进一步的交流发现,他之所以办起了这个幼儿园是因为他发现有些人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致富了,所以他也就这样做了,他对幼儿的教育其实没有任何经验,家长之所以把孩子放到他哪里,也并没有多么高的要求,其实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或是孙子孙女找个托管的地方,能够有人照顾他们,同事也让他们有伙伴可以玩乐。

  另外,小博士幼儿园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这所幼儿园同样是在创办者家里,她是一位女士,因为她丈夫是医生,夫妻两也没用种什么田地,有相当多的空闲时间,并且其人缘也比较好,所以在建立这所幼儿园后就有许多家长把孩子送了过去。她这个幼儿园没有什么供孩子们玩乐的设备,孩子们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简单的字词计算,还有就是唱歌画画等,她虽然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但是由于建园时间比较长,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在通过对这两个幼儿园的调查,我发现这两所幼儿园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未经审批注册擅自开办私人幼儿园,办园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纯。有些办园者带着单纯盈利的目的,还有一些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可是也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并没有任何教育意义,这种形式下建立的幼儿园不仅对学生没有多大的学习和引导作用,更有可能会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形成长远的不利影响,从而误人子弟。

  2、师资缺乏。有些教师没有任何幼儿教育经验,有些有一定经

  验的教师,也没用受过专业的培训,教学理念和方式落后,有的是聘请代课教师,代课教师的水平有限,导致教学质量不好。

  3、学前教育设施缺失,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学前班学生无专门的`活动场所,缺少最起码的玩具和学具,学前教育达不真正意义上教育目标。

  4、对于地区性学前教育,缺乏当地政府的监管和政策保障。这样就导致了未经许可擅自办园等状况的出现,以及学前教育发展的不规范等问题。另外就是由于缺乏政府的政策保障和管理出现办园规模小,办园条件简陋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不规范,抢挖生员,乱打广告等状况依然严重。 5、由于一些办园者知识的不足以及意识的缺乏,导致许多学前班出现管理不规范,卫生保健工作、教育工作不规范等问题。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大政府投入。

  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幼儿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评估和表彰。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留守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全面普及农村幼儿教育,满足农村幼儿教育之所需,力争每一个乡镇建设好一所中心幼儿园。

  2、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上级部门严把办园审批关。

  依据各级幼儿园登记注册办法和规定,对辖区内的幼儿园实行登记注册。登记注册后的幼儿园,名称变更、园址搬迁、停办合并等事项,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未经登记注册,擅自举办幼儿园,依法予以取缔。

  3、严把教师准入关。

  建立完善了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所有园长和教师都通过选聘产生。

  4、加强幼儿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提高保育教学质量,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重点。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第一,办好职教中心幼师班,为今后大规模举办幼儿园全面、系统地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打下基础。第二,开展短期培训。县的做法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规定所有的幼儿教师都必须参加,费用由三方面负担,教师自己出一点,所在园拿一点,教育部门贴一点。第三,建立健全幼教辅导网,建立县教育部门、镇幼儿领导处、片区辅导员(或中心园园长)组成的业务辅导网,对幼儿(学前)教师进行全面指导。以乡镇中心园为龙头,开展教育、教学研讨,组织观摩、评估活动,进行经验交流,以此带动村办、个体小园共同提高。

  5、规范办园秩序,强化学前教育管理。

  严把评估监督关,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动态管理,从严进行奖惩。对重点工作落实不力,评估成绩不达标的,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跟踪管理。整改不力,造成负面影响的,坚决予以关、停、转。

  严把常规管理关。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每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园,强化广大幼教工作者的主人翁意识;优化园所环境,浓厚文化氛围,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严格的安全工作制度,特别是在园舍、饮食、活动、接送、保卫等方面,严把安全环节。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2

  一、调查背景

  幼儿园的后勤保育工作是全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照顾好幼儿一日的起居饮食;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要充实和改善保教设备;要提供人、财、物的要素;要促进幼儿保教活动的顺利开展等都必须有后勤大量的琐碎、复杂的事务人员的支持、配合、努力才能完成。幼儿园的后勤工作有别于一般学校,除了教好孩子,还要让孩子学好、吃好、睡好,环境好、生活好。要管理好幼儿园的后勤保育工作,我觉得提高后勤人员的素质、管理好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和物品以及保证优质的膳食等方面非常重要。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要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调查时间:4月12日至6月x日

  调查地点:广州市体育东路幼儿园

  调查目的:了解幼儿园保育工作内容及流程,初步掌握具体的保育工作方法,发现其中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调查人:盘琼、叶赐玲、张霞、钟琳、丁洁莉、戴陈露、陈彩杰

  二、调查方法

  1、观察法: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2、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3、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一个多月的调查,体育东路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基本程序如下:

  1、入园检查:摸头、摸下颌检查幼儿体温,用手电筒检查幼儿口腔和手指

  2、日常检查:

  其他要求:

  1、日常生活中保持班级环境的卫生、干燥;

  2、每周一次进行园环境的清洁工作呢。

  3、特殊时期检查:

  预防手足口病:每天清晨幼儿入园时用消毒水泡手15秒,再用洗手液洗手;教室内所有窗台、桌子、柜子及水杯柜皆用消毒水消毒

  夏天防蚊:每天下午等幼儿离园后,关闭教室门窗,用蚊香片熏蚊,第二天清晨在打开门窗通风

  四、基本结论

  体育东路幼儿园在幼儿保育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详尽且认真,他们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来确保保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并且在非常时期有特殊措施来弥补上述表格的遗漏之处。

  同时根据各个季节的季节特点和多发传染病来调整具体保育措施,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

  但在针对个别幼儿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具体措施,通过观察,大部分保育工作只是形式上的,教师和保育老师没有多加留意和用心。

  所以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保育工作责任制,让保育工作步步到位,时时加强,同时根据不同幼儿的身体素质进行适当的个别性调整。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3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区教体局坚持把学前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统筹管理,深化改革,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区学前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截止目前,全区共有登记注册幼儿园96所,其中,以政府办园1所,占1%;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31所,占32%;个人办园64所,占67%。从达标情况看,省级实验幼儿园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十佳幼儿园3所,市级示范幼儿园9所。全区0-6岁学龄前幼儿10440人,在园幼儿9568人。其中学前一年在园幼儿3838人,入园率100%;学前二年在园幼儿6953人,入园率97%;学前三年入园率96%,发展规模基本满足了社会需求。

  (一)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省、市文件精神,出台《博山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博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等,对全区学前教育的管理机制、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统筹推进,提高质量。有针对性地发挥各类幼儿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抓引导、抓规范、抓品牌,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交流和创先达标活动,有效发挥公办园的龙头带领作用;加强公办性质幼儿园的管理,严格实施对各幼儿园达标活动;保障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做到在各项评优树先、业务指导、工作考核中一视同仁。

  (三)强化职责,扎实推进三年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列为重大民生工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落实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加大学前教育资金争取力度。XX年以来,共争取中央学前教育专项资金786万元,用于农村学校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和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工程建设;二是大力推进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目前,各镇、街道、开发区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其中白塔镇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的中心幼儿园工程主体部分已完工,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三是建立并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设立学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根据区域实际科学确定资助标准,按在园孩子总数的10%进行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XX年,共资助988名困难幼儿,总资助金额达118.56万元。

  (四)抓好队伍,提升形象。为提高全区幼教质量,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在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实行园长岗位资格证制度。目前,全区所有幼儿园园长均取得《园长任职资格证》。二是对在职幼儿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个人进修、优秀幼儿教师事迹报告会、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目前,全区在岗专任教师686人,其中公办幼儿教师28名,从学历层次看,本科以上37人,专科300人,中专271人;学历达标教师601人,占87%;学前教育专业教师550人,占80%。

  (五)加强监管,优化环境。高度重视对无证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实行分类治理,妥善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26所,分流安置幼儿605名、教职工48名。对13所已经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进行审批,并发放《办园许可证》;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13所无证幼儿园依法取缔关停。

  二、存在问题

  (一)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比例严重失调。一是公办幼儿园数量少、规模小。全区公办幼儿园只有实验幼儿园1处,且规模偏小,原定规模为4个班,招生120人,但目前办园规模已达到11个班,在园幼儿420人,形成了幼儿园人多地少的局面,不符合省市关于幼儿园建设的要求。特别在近几年的招生中更出现了报名人数严重超过招生计划的问题,如XX年该园计划招生60人,但目前已经报名400余人,现有办园规模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意见较大。二是小学附设幼儿园不规范。我区小学利用学校资源附设幼儿园,多项工作不符合上级关于幼儿园管理的规定,违背了儿童正常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了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XX年9月,区教体局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小学及附设幼儿园的通知》文件要求,对全区小学附设幼儿园进行了整顿,在目前公办性质幼儿园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为规范发展秩序,仍关停了实验小学幼儿园、五岭路小学幼儿园、石炭坞小学幼儿园3处不符合标准的学校附设幼儿园,并对其它小学附设幼儿园提出了整改意见。小学附设幼儿园的整顿工作,降低了全区公办性质幼儿园比重,增加了幼儿入公办幼儿园的困难,也加大了实验幼儿园的招生压力。同时,个别民办幼儿园乘机提高收费标准,增加了群众负担。根据上级要求,既要扩大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也要规范办园行为,所以做好公办性质幼儿园的规范与发展,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三是镇中心幼儿园发展滞后。市教育局要求XX年

  (三)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稳定幼师队伍。一是针对幼儿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建议区政府给予政策倾斜,在编制紧缺情况下,允许使用自然减员指标,招考部分幼儿教师,满足全区幼儿教育发展对师资力量的现实需求。二是抓好教师培训。明确师资培养机构和资质要求,加强师资培养机构建设,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岗位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持证教师的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合法权益,实行教师最低工资和福利保障,按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推行非公办教师缴纳社会保险的政府补助政策。

  (四)创新幼教工作思路,提升保教质量。一要重视素质教育。创新各种适合幼儿教育模式,指导幼儿园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突出素质和启蒙教育,注重体育锻炼、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二要创新办园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公办园和民办园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可引导开展“名园”带“民园”、城乡“姐妹园”活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实现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三要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管理考核办法,定期对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进行科学评估考核,完善奖惩、激励、扶持等措施,并纳入政府科学化管理考评范畴,有力推动全区学前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4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全面了解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推进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以下简称“公办园”和“民办园”)协调健康发展,我们赴教育部门及部分公办园和民办园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县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按照“广覆盖、保基本、高质量”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最大问题就是公办和民办园不同步协调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民办园发展中存在较多问题亟需解决。学前教育是人生的起点,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办好管好学前教育,是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必须尊重历史、尊重现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加强顶层规划,合理引导,分步实施,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学前教育体系。

  (一)切实保护好民办学前教育的积极性。

  目前,民办园占全县幼儿园总数的74%,在园幼儿占全县适龄幼儿总数的72%,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的主体,特别是在农村学前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注意保护好、调动好社会力量办园的积极性,促进民办园健康发展。对于能交给社会力量办园的地方,就交给社会力量去办,政府加强引导和监管即可。反之,如果政府过多介入学前教育,也会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据测算,建设一所标准化幼儿园,不算土地成本,每园需投入300万元以上,运行期间,按6—8个教学班20名教职员工核算,每年工资成本约80万元,还有后期的器材更新、校舍维修等费用尚未估算。交由社会力量办园,政府就完全可以节省这笔支出。底店镇公办幼儿园为我们趟出了一条新路,去年秋季,在幼儿教师无法招聘的情况下,交由学区聘请6名临时人员开设了3个教学班,每名人员每月工资1500元,年需支出10.8万元,就保证了正常运转。应该认真研究总结这一典型,对新建园如果难以招聘幼儿教师,是否可以采取“公建民营”的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向外租赁,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学前教育。

  对于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在不违背政策要求的情况下,也可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一方面减轻财政压力,另一方面提高民办园办学水平,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民办园的教育质量问题,其实质是师资力量问题,可以借鉴义务段学校“送教下乡”、“农村支教”等成功经验,由公办园和民办园结对帮扶,选派教师双向交流培训,并探索建立民办教育教师职称评定制度,逐步提高民办园师资力量整体水平。

  (二)千方百计加快幼儿园建设步伐

  尽管我们基本实现了适龄幼儿的全入园目标,但是现有幼儿园布设不尽合理,各镇驻地幼儿园比较密集,村级幼儿园布点太少,农村幼儿相当一部分依靠校车接送,存在不安全因素。一些偏远农村幼儿园覆盖有盲点,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省上已经规划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县应创新机制,依托项目支持,构建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投资机制,通过改建、新建等形式,加快实施农村标准幼儿园建设,促进幼儿园合理布设,保证幼儿就近入园。对于偏远地区,应在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着力解决好这些地方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同时,对新建社区和商住楼开发项目,要以刚性要求规划建设高标准幼儿园,逐步化解城区幼儿园规模偏大的问题。

  (三)妥善处置学前教育免费问题。

  十五年免费教育是县委、县政府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在现阶段,必须予以坚持和完善。但是,由此对财政带来的支出压力问题,也要高度警惕,认真研究解决。调研中发现,尽管目前保教费标准较低,各类幼儿园尚可维持运转。因此,我们建议:一是对于办学水平高、管理规范的民办园,尝试放开收费标准,差额部分按照备案制方式自行收取,激发办学活力。二是财政每年列支一定数额的民办园奖励资金,一方面解决好管理无抓手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奖代补,“四两拨千斤”,撬动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发展民办学前教育。三是校车问题,校车费用是民办园的一大笔支出,西安市阎良区等地已建立了校车补助机制,如果我县财力不允许,建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此开展专项调研,提出建议议案,请求省上将校车统一纳入公交车“油补”范围,减轻民办园的办学压力。

  (四)着力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

  目前我县学前教育正处在发展时期,办学投资多元化,办学水平多样化,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服务促进发展,一手抓监管规范运营。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应充分发挥县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落实好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解决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监管力量不足,我县学前教育由教育局下设的成教办负责,该办8名工作人员,承担着学前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校车管理等职能,人手偏少,职能太多,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建议成立专门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副科级建制,挂靠县教育局,解决好目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民办教育管理以民办园管理为重点,细化标准、严格考核、亮化打分,促进民办园规范运作并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坚持把学前教育事业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并按月按季及时拨付。三是建立进退机制。积极引导各类幼儿园开展创建达标活动,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同时,对布点不合理、办园标准过低的,逐步规范淘汰,不断提升整体办园水平。四是加强校车、校园安保和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五是加强劳动监察监督管理,保护民办园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

  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赢得了儿童,谁就赢得了整个世界。我们应认真研究、强化措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着力提高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促使我县站在人才竞争的制高点,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5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儿童去幼儿园第一要做的就是自己会吃饭、喝水,如果儿童还是一直习惯用奶瓶喝水,就要马上训练会用杯子喝水。第二要学会和别人交往,特别是向成人提出需求,比如他想上厕所,他要会说;渴了饿了也要懂得说,还有冷了热了都要会表达。如果儿童不会说,老师可能会照顾不到,儿童就越发会感到失落,如果这些方面能表达得较好,受到的老师的关注也会多一些,另外,如果儿童需要在幼儿园午睡的话,要学会穿脱鞋子和外衣,开始几天老师可能会帮忙,但肯定要过渡到自己会穿脱的。这个时间也是我们家长训练孩子的时间。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儿童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即儿童从依赖成人的帮助,学习认知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历程,简单的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

  二、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家长过度爱护。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像我们班的孩子多数是隔代教育,他们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帮他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处处包办代替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2、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做,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也快。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3、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由于小朋友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家长后悔没帮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减少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

  孩子自理能力差,每位做家长的都深有感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日后成为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独立性。

  教师责任就是协助家长、诱导幼儿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家务劳动和自我管理,这不仅是生活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且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不要因此就不让幼儿动手,而要给幼儿做正确的示范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养成习惯。在家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提供一定的劳动条件,如:让幼儿自己起床、穿衣、吃饭、整理房间等,家长不要加以干涉,要鼓励幼儿做中学。刚开始是慢一点,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利索得过且过多,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建立了自己事自己做的独立性。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达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目的。

  2、采用多种形式教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有专家研究:人的双手与人的大脑的神经是紧密相连的`。幼儿通过亲手的操作可以锻炼脑与手的协调性,而且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针对这点,我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学习生活、劳动技能。通过讲故事、念诗歌、做值日生、整理图书、玩具等形式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我劳动。并要求幼儿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扫地、擦桌子、洗碗、摆碗筷等。还激发幼儿对折纸、剪纸的兴趣,要求他们回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手工作品带到幼儿园供大家欣赏。可是,我发现有的家长嫌孩子做得慢,做得不好,自己为其代劳,反而让孩子在旁边当观众。虽然作业是做得很好,但是已违背了老师布臵作业的初衷。作为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新年”过后,我在班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理能力竞赛”活动,随着哨子一声今下,赛手们立即冲上“战场”穿衣服、穿鞋子、系鞋带个个动作利索,神情严肃,心中想着:“要做得好,要做得快,要争第一”, 场下啦啦队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加油!加油!”。比赛的热烈场面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孩子和老师,孩子们为同伴出色的表现而骄傲,我为孩子们的自信与能力而自豪!这一场比赛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每一位孩子都参与比赛。获胜的结果固然令人喜悦,但孩子们最享受的是竞赛过程中的快乐,这样锻炼了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己动手能力,发展孩子的想象和美感,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3、家长放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在适应变化的环境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学会解决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困难的能力是必须的。幼儿成长需要父母的关怀,老师的教导,但父母、老师不可能始终地跟随在他的周围,替他去生活,也不可指望事事处处得到长辈的保护,因

  此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让幼儿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摆脱对别人依赖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通过劳动获得本领,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大家围着一个“太阳”转,不等孩子张口,吃、穿、玩、用一切具备,孩子失去了解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求家长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情。家长应在生活中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劳动。在日常生活中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是没有危险的多让他们去实践,同时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如:运用“我是阿姨来喂饭”、“我帮娃娃穿新衣”等游戏,教给幼儿一些劳动技能。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幼儿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让幼儿从小掌握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总而言之,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对提高幼儿自理能力,把独生子女从“小皇帝”中解脱出来具有更重要意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03-06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范文11-27

学前教育专业调查报告04-19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5篇)03-17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范文【推荐】03-15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3篇03-08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15篇【集合】01-19

学前教育社会调查报告03-16

【精选】学前教育社会调查报告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