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调查报告>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时间:2024-07-03 09:47:09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荐】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荐】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1

  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任何一种旨在改革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与研究,有效教学巳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既有人文性因素(教师、学生及情感因素等),又有科学性因素(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等),调查了解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现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20xx年五月开始申报“在小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在课题酝酿而成之后,着手进行实验研究,开展学生课堂现状调查。现将其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又是自主发展的主体。课题研究者旨在通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个性差异使进行有效的教学。致使语文课堂教学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达到课堂40分钟真正有效。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

  调查对象:我校小学四到六年级学生,四年级60人,五年级37人,六年级39人。

  调查内容:首先是调查和研究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使教师的教学具有面上的指导作用;其次是研究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研究每一个学生,就要深入调查学生主动参与度、学习方法、知识现状等学习水平,调查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和期望值,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

  ——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去了解和研究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行为、参与习惯、知识水平等情况,使之教师上课能因材施教,学生在课堂内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调查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期望度。作为实验教师,在了解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了解学生的期望度,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根据学生最适应的学习需要,设计出有准确定位的学习方案。运用创新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运用多种方式去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积极性态度等方面的真实的评价,以便更好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致使教师的“导学”,学生的“自学”和谐高效。

  三、调查的方法与形式

  众所周知,调查了解学生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至关重要,为了便于开展好《在小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我们遵循分散与集中的原则,尝试以下方法进行调查了解学生。

  1.水平测试法。在教学伊始前对实验班级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的测试。学期中分阶段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调查式测评,使之教师能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课堂观察法。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观察学生学习语文的表现,如:读书、思考、讨论、听讲、笔记、练习等情况,还要跟踪观察学生在课余的行为举止。做到通过观察学生的外显表现判断学生内心需求,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诊断,还辅之以相应的学习方法、策略,驱动学生的兴趣激点,由师生一对一引导产生一对多引导的效果,使课堂40分钟扎实有效。

  3.问卷调查法。采用学生问卷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获取多方面较为客观的信息。把想要了解的内容分列出若干子项,编制成问卷,发给学生作答,再收集了解调研情况。还对问卷所得的信息要作出好、中、差三类学生的需求分类统计,及详细的问卷分析,最后形成书面分析报告。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知识层次、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为调整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和方法途径找到合理的依据。

  4.个别谈话法。巧用个别谈话法调查了解学生。如在课堂上一发现学生的异样情况(学习行为特别、学习兴趣不高、思维表现有变化等),应选定谈话的对象,想好谈话的目的,确立谈话的框架,设想好谈话即兴生成的问题,选择课余适当的时间,进行个别谈话,以朋友的角色与学生交流家庭生活,兴趣爱好,最近读书情况,对孩子感兴趣的电视剧或流行歌曲的看法等等,与学生的交流中去捕捉反映他们心理变化或需求的信息。通过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真正地了解学生,获得更多有价值,有利于学生深度发展的信息。

  5.走访了解法。因学生的生活是立体的,要教育好孩子,教师就要经常去访问学生的家长或亲友,访问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的相关人员,多角度了解学生在家庭或社会的情况,做好访问的记录,建立校外访谈跟踪档案。使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教育达成一致。

  四、对我校语文课堂中的'学生学习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语文课堂中的学生学习现状问卷调查

  (小学四、六年级部分学生)

  请你在下列选择题的A、B、C、D等选项中作答,可以多选,还可以补充。

  1.你认为语文课是:

  A、有趣的B、枯燥的C、令人兴奋的D、一般,无所谓

  2.你语文课堂上最喜欢哪种学习方法?

  A、认真听讲B、合作交流C、自学探究D、游戏互动

  3.当你在语文课堂上没有掌握住所学知识时,你会怎样做?

  A、上网查阅资料B、问同学

  C、问老师D、问家长

  4.你的语文老师提问主要针对:

  A、大部分同学B、部分优等生C、部分后进生

  5.你认为语文老师教学时,哪一种方法你听课专注些?

  A、灌输式教学法B、朗读教学

  C、故事教学D、情境教学

  6.你在语文课堂上参与学习的情况?

  A、积极主动地学习

  C、较少主动答问、提问或参与讨论B、喜欢诵读

  7.语文课堂上,你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别的功课的习惯吗?

  A、经常有B、偶尔有C、从来没有

  8.你认为现在的语文课堂:

  A、和谐互动、活跃而有序B、书声琅琅、议论纷纷C、枯燥无味

  9.你对小组合作操练学习这种形式感兴趣吗?

  A、感兴趣B、有时感兴趣C、没有兴趣

  10.你对语文情境学习这种形式感兴趣吗?

  A、感兴趣B、有时感兴趣C、没有兴趣

  调查结果统计

  1.你认为语文课是:

  A、有趣的54% B、枯燥的7%

  C、令人兴奋的25% D、一般,无所谓14%

  2.你语文课堂上最喜欢哪种学习方法?

  A、认真听讲8% B、合作交流18%

  C、自学探究34% D、游戏互动40%

  3.当你在语文课堂上没有掌握住所学知识时,你会怎样做?

  A、上网查阅资料38% B、问同学53%

  C、问老师28% D、问家长10%

  4.你的语文老师提问主要针对:

  A、大部分同学60% B、部分优等生30%

  C、部分后进生10%

  5.你认为语文老师教学时,哪一种方法你听课专注些?

  A、灌输式教学法8% B、朗读教学50%

  C、故事教学40% D、情境教学20%

  6.你在语文课堂上参与学习的情况?

  A、积极主动地学习80%

  B、较少主动答问,提问或参与讨论20%

  7.语文课堂上,你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别的功课的习惯吗?

  A、经常有0% B、偶尔有20% C、从来没有80%

  8.你认为现在的语文课堂:

  A、和谐互动、活跃而有序16% B、书声琅琅、议论纷纷74%

  C、枯燥无味10%

  9.你对小组合作操练学习这种形式感兴趣吗?

  A、感兴趣49% B、有时感兴趣51% C、没有兴趣0%

  10.你对语文情境学习这种形式感兴趣吗?

  A、感兴趣46% B、有时感兴趣54% C、没有兴趣0%

  调查结果分析与反思

  一、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来,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或令人兴奋的加起来仅有54%,认为自己主动参与课堂的也仅仅占到80%,认为语文课没有一点兴趣的也占到了10%。喜欢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喜欢情境教学方式的也只占到49%—46%。

  调查反思:通过以上的数据显示,表明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尽管在教学中教师也尽可能地使用了游戏、小组合作、情景教学、各种形式的操练活动等,但仍然没有调动起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这引起了我们的深刻的反思、。

  二、调查分析原因:经过调查、访问等形式,我们认为部分学生不太喜欢语文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是小学一门基础课程,但是仍然没有引起家长、教师和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家长和部分教师认为只要上好语文课就行。而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正是这种心理在作怪,所以学生才学习不专心。没有引起他们思想上的重视。

  2.部分教师教学中的偷懒现象

  由于部分教师也在思想上存在上述认识,所以就表现在教学上敷衍了事,能偷懒则偷懒,还在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殊不知这样的课堂学生又怎么会喜欢呢?有些教师虽然也采用了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但形式单一,不能够吸引学生,长此以往就使学生失去了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做好家长、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2.教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自身素质。

  3.教师要尽可能地采取情境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形式要灵活,不能敷衍了事。

  总之,本课题“优化分层教学策略,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是一项针对班级授课制弊端与目前教学新要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相冲突而进行的教学尝试与实践研究。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状态、能力水平、心理状况、潜力倾向、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等个体差异为基础,以学生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以学生能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健康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主要在如何运用最优化的分层教学策略进行实验实施,最终寻求并形成了怎样合理的分层教学模式、策略等方面以及相关应注意问题上做进一步的探究。最终逐层完成总体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2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20xx年10月年在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五年级做了一项关于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其中五年级九班学生52份,五年级一班10份,五年级二班学生10份,五年级三班学生10份,五年四班学生10份,五年级八班10份。收回92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阅读能力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3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7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80%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9.7%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9.4%的学生对阅读很感兴趣,60.6%的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0%的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比较弱。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著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4、家长对小学生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3.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9.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6.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

  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为:卡通、漫画;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著;自然科学;学习辅导资料;科幻小说。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卡片或摘抄的仅占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11.0%;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62.3%;其他方式占12.5%。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影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知心姐姐》这类漫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影视比泛泛看书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著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

  4、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的占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30.6%;根据家长要求选择的'占18.4%。主要体现在:

  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

  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

  三、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施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课外阅读氛围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采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而顺其自然,或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课外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和伦理道德关系,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因此,家长在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与学校保持和谐一致。

  (1)召开家长会,邀请班级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于引导孩子阅读书籍的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设立图书角、办有关读书的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把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监督。

  相信,学校、家庭二者应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地去关心、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因此,教师首先要作为一个阅读爱好者,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同行者。教师不仅要阅读教育类专著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阅读文学名著提升自己文学素养,更要阅读贴近儿童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外阅读评价上下功夫,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2、推荐好课外阅读的书目

  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指导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和技巧;向学生介绍浩瀚的中外文学,发展艺术上的认识能力、审美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信念等。课外阅读在丰富知识、提高涵养、培养兴趣等方面弥补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有限性。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探讨选择课外读本的标准。它应该包括知识教育价值、文学教育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和审美教育价值。因此,科学地推荐课外书,应该在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指导下,注意课外读物体裁和内容的丰富性,体裁上应有故事、传说、童话、寓言、传记、日记、游记、科幻小说等等,内容则应该涉及文学、科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各个领域。小学阶段的阅读应着重于博,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博既指阅读数量之多,也指阅读范围之广,种类之全。大学阶段再在博的基础上精读。

  从此次调查中发现,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低中年级学生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女同学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同学则对史地、体育、科学方面感兴趣。因此教师要举办好书推荐会,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精彩片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简要讲一些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设制悬念等,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3

  一、调查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重视,作文是一个人书面表达的一种途径。因此,如何从小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眼下很多中小学生都不喜欢写作文、不知道写作的重要性,认为作文可有可无,甚至没有更好。同时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因为自身学历浅、不了解当下教育情况等原因,忽视了对孩子写作能力的锻炼和教育。语文作文老师也认为作文难教、学生难学,从而轻视了在平常教学过程中的在作文教学。

  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不仅是应试教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势在必行。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从小培养。为了切实了解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情形和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我对南充市嘉陵区天星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时间及对象基本情况调查时间:xx年8月至0月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天水市麦积区伯阳中心小学六年级共有2个班级:82名学生,有40名女生,42名男生。最小的岁,最大的4岁。其中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占48%。

  三、调查项目

  (一)农村小学生对作文教学的认知倾向、

  为了深入分析调查结果的成因,有必要从思想上调查农村小学生对作文教学的认识,我们称为认知倾向调查。这项调查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两个方面:自己对作文课的认识,对作文老师上作文课的认识。具体调查项目如下:

  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的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你好!这是一份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调查问卷。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情形和你喜欢的学习方式,希望你能积极配合。此次调查以不记名形式展开,请你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填写。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1、你喜欢作文课吗?

  A、喜欢B、一般C、不喜欢

  2、喜欢作文课是因为什么?(多选)

  A、有意思,可以了解很多知识,拓展知识面B、作文老师老师讲解清楚,教学认真,方法得当C、作文学习对升学和就业很重要D、受成绩好的同学影响E、其他

  3、你不喜欢作文课的原因是?(多选)

  A、学习基础不好B、对作文学习内容不感兴趣C、老师上课不吸引我,太枯燥D、感觉作文学习内容太难,学习上缺乏信心E、作文老师讲课不清楚F、老师不关心我,与老师关系不融洽G、其他

  4、你认为作文学习对自己健康成长是否重要?

  A、重要B、一般C、无所谓

  5、你认为作文课对自己有哪些影响?(可多选)

  A、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B、对自己认识社会人生有帮助 C、对自己养成良好素养有帮助D、对自己情感陶冶有帮助

  6、作文教学方法主要是哪一种?

  A、老师讲,学生听B、师生共同探讨C、教师引导下自主探讨D、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互动学习

  7、目前作文教学内容偏重于哪方面?(多选)

  A、例文分析B、作文知识讲解C、应试教育D、语言知识与人文精神的传递

  (二)农村小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学习方式及对作文教学的期望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小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学习方式,我将这项调查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平时的学习习惯、对作文教学的期望。具体调查项目如下:

  1、你在课堂上处于什么状态?

  A、以听老师讲为主B、常处于思考感受中C、积极参加到活动中,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D、做其他的事

  2、你希望老师在写作方面给你哪些帮助?(多选)

  A、精批细改B、多讲评,多指导学生自己修改C、增加自由练笔指导D、多介绍课外好文章

  3、你读课外书时喜欢?

  A、摘抄好词佳句B、写读后感C、写批注D、只读,不动手

  4、你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A、天天写B、偶尔写C、老师要求才写D、从不写

  5、你经常和别人讨论问题吗?

  A、经常讨论,发表见解B、有时讨论C、只听别人讨论,不发表见解D、从不讨论

  6、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获得知识?

  A、读书籍B、读报刊C、网络阅读D、其他

  7、作文教学方式你喜欢那一种?

  A、以学生为主的讨论交流B、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学习C、自学前提下的专题讨论D、老师指导下去图书馆阅读

  8、你希望老师多展开哪些课外活动?

  A、演讲B、书法比赛C、指导阅读名著D、普通话训练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4

  一、调查目的: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会学和学会是学的落脚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日益凸显出教学中的弊端,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开展了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是为了培养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够自主自发的学习,在课前能自主的预习,在课中能高度参与课堂的展示,确定目的,自觉支配学习时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达到节节课又收获。

  二、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20xx年4月

  三、调查对象:

  课题研究老师相对应的实验班,分别是八年级、七年级、六年级等,样本的选择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问卷。

  四、调查结果:

  (一)自主学习习惯

  1、97.8%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语文家庭作业,2.7%的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能完成。遇到不懂的问题,23.9%的学生能从书上找答案,23.9%的学生能问老师,对于学过的内容,34.8%的学生能及时复习,58.7%的学生能及时复习。

  2、学习新内容前,只有63%的学生能主动预习,对于课后的作业,17.4%的学生有时能完成,有时不能。作业本用到一半时,21.7%的学生反映,作用本破损严重,而且很脏。

  3、课堂学习展示中,有75%的参与度,能主动的参与展示讨论,并提出问题。

  (二)自主学习方法

  1、对当前的课堂发言问题,学生的看法颇有见地。对于老师实现设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了解和理解的比较透彻,能够自主的探究,并且不拘泥于要求,而是有所提升的去理解,配合老师的教学设想。

  2、家庭教育有待发展。其实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学生除了学校生活,第二个教育阵地就是家庭教育,恰恰相反的是有的家长一味的依赖学校,给孩子家庭教育产生漏洞的机会,而自主学习模式的践行就可以让孩子在家里主动去学,比如现在学生在家里主动去阅读课外书籍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让学校教育有更好的效果。

  (三)自主学习的效果

  1、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养成好的的学生由最初的只有46%的,中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较好的有65%,后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中有98%。目前已经达到最佳效果,每结束一课后,学会都会主动的提出预习第二课的任务,按要求去实现目标预习。

  2、学生自主预习后作业的完成效率高。以前会出现抄作业,补作业,不写作业的恶习,而且屡禁不止,而开展自主学习模式后就大为改观了,几乎没有抄作业的,都能够在一课后自主的完成作业。

  3、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填鸭式为主,老师讲学会被动的接受,根本没有实现让学生去思,去悟,更谈不上达了,践行了自主学习模式后,学生的自主性改善了以往的被动接受,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敢于去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5

  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阵地和渠道。要关注教育质量,首先要关注课堂教学质量。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关注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侧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过程。新三年伊始,在很多工作选择上,我们学校已经坚决把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上。鉴于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我校教师的50%左右,他们不仅是我校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而且他们目前的专业成长也影响着我校的未来发展。因此,在开学之初,决定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教师教学的亮点和特点,发现和指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教研工作和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做好学校发展和新学科研究的基础工作。

  一、研究方法和内容

  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一个研究工作组,主要由校长、评估小组成员和教研组长组成。研究主要采用“听课-评价-交流-反思”的方法,采用推门听课的方法,主要考察课堂教学的常态,以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课堂笔记。听课侧重课堂教学效率,主要考察指标体系,见附录1。课题组必须三人听课,必须有学科专业人员。听完课,课题组评估后对班级进行评估,然后与正在上课的老师进行交流。最后,交流结束后,老师要进行课堂反思,在线完成反思表(见附件2)。

  二、现状评价与分析

  学校历时两个月,上了32节课,交谈交流了32人,收到了30份教案和23份反思问卷。被调查者的科目和年级分布如下:(略)

  这次为期两个月的调查具有覆盖面广、关注深度深、反思性强、评估体系详实、问题整改快等特点。广覆盖是指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覆盖,学科全覆盖。深度关注是指调查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现状,但它要求从一个班级的问题开始关注教学的全过程,从一个教师的个体行为开始关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反思是指课后,我们与讲师就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深入交流,讲师从内容和各个方面对教学进行深刻反思。评价体系细化,即听课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可操作、可比、相对比较、合理、科学。问题快速整改,就是对讲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修正。

  在调查和总结分析中,我们发现对我校青年教师现状的评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存在四个悖论,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一)注重课程改革,已经显示出苗头,但教学行为的真正质变还需要时间继续努力

  教育的唯一出路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因此,增强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是课程改革的动力。调查显示,我校青年教师主观上更重视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在:

  教师的角色转换意识得到充分体现:大部分教师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课程改革所要求的角色转换意识。他们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和教科书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推动者和组织者,并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学习和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创造条件,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

  三维目标意识逐渐形成:讲师基本能够理解课程文本所体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并试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不是急于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对话和思考,鼓励学生实践和体验,这正成为教师的追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目标似乎很容易在文科教学中体现出来。但值得称道的是,数学老师葛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的行为,做到了画龙点睛,提高了课堂质量。

  问题意识有不同程度的体现:90%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问题意识。基本上所有的课都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在问题对话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表明我们的青年教师正在努力与时俱进,适应教学形势的发展。但我们的老师毕竟是传统师范院校近亲繁殖,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当老师很难有一个完整的质的改变。这种情况在教学中经常发生,即预设的新策略在实施时不自觉地回到老路,可见旧思维的惯性力是多么强大。然而,令人欣慰和有价值的是,我们的教师为走向课程改革的理想境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质的变化。

  (2)注意预设,做好充分准备,但真正有效的设计需要突破

  注意预设和充分的准备是本次调查最突出的特点。这个特点首先来自于讲课评价数据的汇总,其中85%以上的课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评价,其次,这些评价来自于讲课人的实际感受:

  教学内容信息量大,引用材料新鲜,不能造假。没有课前大量的案头工作是不可能做到的。

  教师在课堂上自信的教学态度,有条理的推导和逐线分析,没有充分的准备是无法实现的。

  很多老师上课基本不看教材和教案,因为对这些东西已经很熟悉了,新教材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新旧老师,最多只能上两遍新教材,显然没有充分的准备是做不到的。正是这种准备让一些课程真正一蹴而就。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班级缺乏真正有效的设计。上课很顺利,教的都教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好像还听得懂,或者上课的时候听得懂,下课的'时候听不懂;听老师讲解我懂,自己做我不懂。我们认为备课与否有不同的效果(因为发现注水课,敷衍课,甚至毫无准备的课都没有消失);不管制剂是否有针对性,效果甚至不一样。因此,我们认为青年教师课前准备的有效设计需要突破。

  (三)注重过程,亮点,但形成真正的个人教学风格仍需努力

  由于质量意义和效率意识的提高,大多数年轻教师更注重教学的实施过程,因此他们可以在教学中尽最大努力使课堂完美。为此,他们也花了心血和脑筋。所以调查还发现,有很多精彩的课,精彩的片段,可以用亮点来形容:

  傅雅岑、孙立秋和老师的课量大、密度高、重点突出、手段多样。

  叶明尽管参加了试卷分析课,但教学态度沉稳,语言机智,对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常常会引起学生会心一笑。

  袁文杰和顾若辉讲课清晰,衔接流畅,教学方法多样而简洁。

  张老师有趣、实用、知识性强、教学效果好。

  王小华先生分析的周到透彻等等。显然,这其中有很多亮点和巨大的潜力。但是亮点散了,终究形成不了晴天。也就是说,人格魅力持久不变的教学风格还没有形成,或者说我们还没有发现,不利于他们个人和学校的发展。

  (4)注重方法,运用得当,但整体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青年教师普遍重视教学方法,尤其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的情境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本来学校是担心拉外国片的教学方法,没发现。大多数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是适当的,熟练的和创造性的。

  胡良平先生的网上工作和反馈系统的使用。

  范静的动画实验。应该说代表了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较高水准。但是,我们也发现,传统板书的基本素养(功德)大大退化了。第一,粉笔字写得像样的在语文老师中很少见,其他学科的老师就更不用说了。第二,就算有板书,也不是随意设计涂抹的。后来就分不清了。由此,提出了如何全面提高教师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的命题。

  本次调查共有32场讲座,其中5场被评为甲级;b类第26节;C班,没有D班,说明按照目前的评价指标,我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整体水平应该在中等以上。这是青年教师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学校长期重视培养青年教师的结果。然而,这种情况与我们作为区重点中学的未来发展并不相称。除了以上四个缺点之外,这里还列出了一些问题,以引起注意。

  1、专业基础不扎实。2、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3、教学随意性倾向依然存在。4、管理中忽视了课堂常规。

  三、对策和建议:

  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学校有四点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阅读活动,提高课程改革意识。

  2、加强学习情境的学习,坚持集体备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专业素养,坚持使用与教育相结合,打造教学风格。

  4、加强技术培训,坚持同伴互助,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对年轻教师有一个建议:

  每一个年轻的老师都要时刻思考;我理想中的好课是什么样的模式,怎样才能把每一节课都教好,积累,逐渐达到理想状态。不要满足于课堂一般能上能下,而是追求好的课堂,追求形成有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不要满足于对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有很深的理解和掌控,尽量把这些东西变成学科智慧。下面是一首八度歌谣,提高教学效果,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也就是说,预设的立意有高度,专业的语言有精准,例题设计有坡度,提问和思考有深度,作业要求有梯度(适度),反馈和反思有速度,个别辅导有温度。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6

  一、调查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小学生语文预习现状,改善农村小学生被动预习、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语文课前预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特设此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式及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对本校六年级(1)班20名学生进行抽取调查,全面考虑优中差的学习层次,均衡发放调查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全部进行人工统计,可以确保调查问卷结果的真实性。

  三、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设计8道选择题,内容如下:

  1、上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

  2、如果老师没有要求预习,你能主动进行预习吗?

  3、你一般会用多长时间完成课前预习?

  4、你平时都以什么样的方式预习?

  5、你喜欢现在的预习方式吗?

  6、你觉得课前预习对学习新课有帮助吗?

  7、平时你能按时完成预习作业吗?

  8、在预习过程中,你都会完成哪些任务呢?(可多选)

  四、调查结果

  1、调查结果:

  通过本次调查可知,75的学生课前会预习课文,在老师没有要求的情况下,40的学生会主动预习,而60的同学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60的学生会用大约20分钟时间预习,而30的学生花费10分钟预习,时间较短,另有10的同学会用半小时预习,时间稍长;学生的预习方式基本是独立预习和与同伴预习,而60的学生为独立预习,40的学生与同伴一起预习,其中40同学对现在的预习方式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预习对学习新课有帮助,也都能按时完成预习作业;但是在预习新课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仅限于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运用相关工具或工具书搜集资料,解决疑难问题。

  2、调查问卷中呈现出的问题:

  (1)60学生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

  (2)30的.学生预习时间较短,流于形式;

  (3)现在的预习方式存在问题,40的学生兴趣不浓;

  (4)预习中,大部分学生仅限预习生字词,课文,很少运用工具或工具书查找、搜集资料,解决疑难问题。

  五、调查思考与对策

  1、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能按时完成预习作业,但是未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应着重培养学生在预习中提高运用工具、工具书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自我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热爱思考,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3、可以用预习卡片、手抄报、图文结合、思维导图等方式多方面丰富学生的预习,使学生对课前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不走形式,认真对待。

  4、教师应加强课堂上对学生预习工作的检测,随时关注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与指导。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7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通过调查,发现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的模式而不思改革。课标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并搞好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阅读教学没什么好的方法,带领和要求学生读书就是了,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在读的方法和读的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应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本学区抽取的80名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材料等方面做了一个调查,情况如下:

  1.问卷表:

  ①你最近读课外书了吗?

  总人数

  读过

  没读

  80

  28

  52

  ②你不看书会觉得不舒服吗?

  总人数

  A会

  B不会

  80

  22

  58

  ③你每天都看课外书吗?

  总人数

  是

  否

  80

  12

  68

  ④你一般都在什么时候看书?

  总人数

  A课间

  B中午

  C晚上

  80

  12

  25

  43

  ⑤你的书从哪里来?

  总人数

  A自己买

  B借

  C有时买,有时借

  80

  38

  24

  18

  ⑥你和同学交换课外书读了吗?

  总人数

  A交换

  B不交换

  C有时交换

  80

  11

  36

  33

  ⑦你读书作读书笔记了吗?

  总人数

  A记

  B有时记

  C不记

  80

  14

  38

  28

  ⑧你有自己的藏书吗?

  总人数

  A有

  B没有

  41

  39

  ⑨你喜欢看什么书?

  总人数

  A童话故事

  B作文

  C其他

  80

  46

  18

  16

  ⑩你每天看多少时间书?

  总人数

  A半小时以下

  B半小时左右

  一小时左右

  D更多

  80

  37

  26

  13

  4

  2.归纳分析:

  此次,我们围绕抽查的学生的阅读这一主题,从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量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掌握了一些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

  第一,阅读兴趣不高。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另外,从同学们的阅读时间上反映出,同学们平时上课期间的阅读较少。说明同学们学习负担过重,这也应该是同学们不很喜欢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学们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大多喜欢故事书,对其它的书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籍和生活书籍等。虽然,这不能说不好,但我想我们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积极的引导,把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健康书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第三,阅读数量不够。从我校的情况来看,进行了课外阅读的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很感兴趣的课外书,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环境,语文教师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二是和现在的考试制度关系密切,个别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这也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学区内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监护人及其家庭对学生的阅读学习不够支持,主要表现在:①阅读面较为狭窄,人均占有课外书籍仅为一、两本,大多是作文书和学习辅助类书籍,儿童文学、科普类书籍和报刊杂志甚少,阅读过文学名著的更是凤毛麟角。②阅读方式单一,学生多以阅读作文书为主,阅读其它书籍的相对较少。

  目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状况实在堪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开思路,想办法,广开阅读之门,搞好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广泛吸纳书中的营养,以积累好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决定对阅读教学采取以下策略及措施: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对待阅读的问题上,有的领导和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我认为,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对待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彻底改变“阅读耽误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学习”的错误思想。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缺乏的条件具体来看主要有时间、方法和书籍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如安排好阅读所必须的时间,指导好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书籍的购买等。没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没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对于阅读材料的准备,可以让大家捐一点组成班级图书角,自己买一点互相交流着阅读,去图书馆借书阅读等。

  (三)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学生内发性学习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和好奇心。只要好好地培养儿童的兴趣,自然会带动它们的独立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唤起学生高昂的阅读兴趣,并使之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四)确定阅读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分年级段给学生确定阅读主题,并按不同主题给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小学二至三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快乐阅读”。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乐趣。四至五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广泛阅读”。

  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信息,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巩固深化阅读能力。

  (五)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除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六)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为了更好地搞好大垭小学的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8

  教学目标:

  1、会认“秃、萎、贸、摊、宜、贩、订、罚”等8个生字,会写“调、棍、剩、宜、垃、垠、坑、真、订”等9个字。

  2、掌握“枯萎、木棍、集贸市场、垃圾、适宜、树坑、订立、必罚”等词语。

  3、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

  4、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弄清这篇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调查报告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法搜集、分析、处理信息。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园林工人在马路两侧种植了许多国槐树,可到了盛夏,有些小树居然死了。这个现象让一位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他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板书课题:《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齐读课题

  教师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预设学生回答:小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

  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教师:小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主要内容。(提醒自己读自己的,不要齐读;并且注意不会读的字查课后生字表)

  2、小组内识记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摊”字和“罚”字,让学生书写时注意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及其笔画顺序。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

  4、学生说说课文一共分为几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和疑问句。

  (2)作者为什么对小树的死因进行调查?(原因一:“我”特别喜爱马路两侧的小树 原因二:盛夏时,我发现小树遭到了破坏 )

  (板书:原因 春天(发芽、长满绿叶)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3)有感情地读出情感变化。

  (二)学习“调查”部分。(板书:调查)

  不仅作者感到奇怪,我们也很奇怪,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1.默读“调查”部分

  (1)画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并完成填空。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调查方法?

  小作者用了步量法、统计、考察环境、画图、拍照的方法。

  (板书:方法:1.实地测量;2.统计;3.考察;4、画图;5、拍照。)

  还可以有:问卷;采访等方法。

  (2)通过调查小作者有什么发现?请画出这部分课文中表示数字的词语。

  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列数据)

  (4)通过小作者的调查,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三)默读“分析”部分。(板书:分析)

  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1)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生长得怎样,为什么?

  (2)然而,实际却比正常情况多死了三十三棵,这说明什么?结合课文中的图来说明。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小树是非正常死亡的)

  (3)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四)自由朗读“结论”部分(板书:结论)

  1.概括说说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2.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3、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4.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四、课堂小结,课后思考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调查报告。

  小作者为什么要做调查?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小作者找到了小树死亡的原因,我们感到高兴。但严重后果,又让我们担忧,下节课看看小作者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槐树死亡的问题?你们又会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课后想一想。

  板书设计: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原因:1、“我”特别喜欢

  2、春天(发芽、长满绿叶)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调查

  方法:1.实地测量;2.统计;

  3.考察;4、画图;5、拍照。

  分析 小树是非正常死亡的

  结论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9

  一、前言

  身在一线的老师都知道,学生课前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同时,指导预习又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收益的。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课前预习是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

  基于以上两点,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进行研究。

  为了课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研究》,就本校五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现状做一个调查。

  二、调查目的与内容

  1.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学生目前预习情况,因此设计了本问卷。分别从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作业完成情况、预习作业无法落实的原因、预习的步骤、预习内容几个方面来设计。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2)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3)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方法等状况

  三、调查对象与过程

  1.调查对象

  从本校五年级选了5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 50张,收回率100%。

  2.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自编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情况调查问卷》。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当学生认识到某件事的意义时,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动机。五年级学生对课前有没有必要预习是怎么看的呢?

  1、你认为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①有必要 ②没必要 ③说不清

  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课前预习是有必要的;约5 %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

  2、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

  ①总会预习 ②有时会 ③不会预习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新课前总会预习的;约6 %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还没有养成主动预习习惯。

  3、你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帮助吗?

  ①有 ②没有 ③不清楚

  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用;5 %的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没有用。

  2.预习的主动性

  4、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

  ①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必须完成。②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我必须完成。③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④不知道

  分析:有95 %孩子预习意识、预习目的是积极的,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有 8%的孩子预习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预习的独立性

  5、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

  ①自己主动预习 ②向老师询问预习作业 ③不预习

  分析: 98%以上的孩子有了预习的习惯,即使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他们也能主动问或主动预习。2%的孩子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6、你预习时,父母会给予你指导吗?

  ①经常指导 ②偶尔会指导 ③从不指导

  分析:有一半学生在预习时会得到父母的指导,说明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预习是十分重视的。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这些孩子还没有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

  7、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①直接跳过去 ②做记号,上课时认真听 ③请教别人 ④查阅资料

  分析: 85%的孩子在预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90 %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利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但仍有 5%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

  8、预习中你使用过教学参考书籍吗?

  ①正常使用。 ②不使用。 ③有时会使用

  分析:在课前预习中,70%的孩子都使用教学参考书。也就是说有多一半的孩子在依靠参考书进行预习。

  9、使用参考书是为了?

  ①得到准确的答案,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

  ②仅作参考,就像与朋友讨论一样,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③做作业时,能把作业做正确。

  分析:95 %的孩子使用参考书是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孩子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重视, 90%的孩子是为了把作业做正确。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参考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你认为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果吗?

  ①. 有 ②.较多 ③.适中 ④.太少

  分析:多数孩子都认为课前预习是有效果的,说明课前预习是值得的。

  11.你认为自己预习能解决哪些问题?

  ①、认识字词 ②、读通、读熟课文 ③、理解重点词句

  ④、了解作者或课文大意 ⑤其他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预习中认为自己能认识生字词,能读通、读熟课文,能理解重点词句。

  12、你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多项选择)

  ①自学生字词 ②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了解课文大意 ④查阅资料 ⑤质疑问难 ⑥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从本题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少部分同学能质疑问难,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上面的问题反映出学生查阅资料和质疑问难的能力不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未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3、不善于合作学习。

  学生在预习中出现问题不能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来解决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或借助于资料。这种被动等待答案的学习方式使同伴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也难形成知识的碰撞,更难有思想的火花产生。

  4、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合理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六、初步的策略设想: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

  1、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特别是那一小部分孩子的预习意识。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学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预习任务,我们绝不包办代替。

  2、应该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认真对待预习作业,而不是让他们随意性地敷衍了事。教育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教参,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个性解读。

  3、适当调整预习作业的难度和强度,让学生不害怕预习。要创设条件,唤醒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如课堂上教师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在给予积极评价。又如教师想办法创造各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提前预习,甚至超超前预习。

  4、给学生预习内容的指导,让他们逐步知道预习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并且指导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寻求办法进行解决。

  5、给学生预习步骤的指导,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预习;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指导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和目标。预习中应以读为基础,其他预习任务应在读中完成。读很重要,所以教师对读的遍数要有要求,每一遍读也要有任务,如读通读准、读懂读流利、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问题等等。

  6、关注学生的差异。不同年级学生预习要求不一样,同一个班级学生也有差异,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在抓紧预习底线不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分层要求,层层递进,不断鼓励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战胜自我。

  7、注意与家长、班干部的联系,发挥小组教育功能。学生很多预习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因此会有一些贪玩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预习,这时就很需要家长和学生干部配合监督。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10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过马营镇完全小学(南校区),共有教师78人,学生1000余人,有24个教学班。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一、二年级两个班级进行听课,调查这几个内容:课堂识字教学的方法;课堂识字教学形式的运用;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课堂识字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但字词教学的低效率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汉字难认,汉字难学”,而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又大,大量书写已成为大部分教师所采取的识字教学方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识字形式较为简单

  教材中虽然有看图拼音识字、在看图学句中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形式,但在“随课文识字”中,教师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结合讲读课文的同时教学生字。如一年级上的《猴子种果树》这一课,老师在教生字时,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脱离了课文,没能结合课文教学生字,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不够透彻。

  (二)没有注意识字过程的阶段性

  从“笔画分析”向“部件分析”过渡较迟,有些学生所熟悉的生字也作笔画分析,学生停留在较低水平的分析阶段,不会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使得有些熟部件、熟字得不到及时巩固。如《宇宙大飞船》这一课,老师在教学生学习“亮”这个生字时,学生对这个生字逐笔分析,老师没有提醒学生应按照学习过的部件来记住这个字。

  (三)忽视了识字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重视对每个字教的过程,但通过教,使学生了解识字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的意识不强,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识字的方法不够多样,学生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如乡完小上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一课,学生学习生字时,思维不够活跃,局限于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几种识字方法上,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比较单一。

  (四)大量机械的抄写加重了学生负担

  教师要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机械的抄写,少则1-2行,多则十几遍,而缺乏有效的指导,练习实效差。教师希望通过抄写让学生记字,但往往学生在抄写中容易写错字,这些是教师应该在抄写前必须进行的指导。

  三、思考与建议

  1.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

  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合理的识字形式。一般生字教多、课文较长时,可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这样可以节省识字时间,培养自学能力,并使讲读课文较为连贯流畅,不致因教生字过多而使课文支离破碎。操作时,可让学生从“要我学”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找出自己想学、会学的生字,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集中识字,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同时,也可有意识地找出所教生字具有的共同点加以归类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指导,教会学生识字方法

  教师的指导方式起着定向作用,识字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汉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识字的同时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去获取和运用汉字的规律性知识,以顺利完成对汉字的分析综合过程,使这个过程更完善、更简化,有助于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当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许多方法,就可以根据字的不同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在实践中,学生已养成了寻找最佳方法识字的习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种各样巧妙的办法时,识字教学,不仅变得很容易而且充满了趣味和快乐!

  识字教学必须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学内容、手段、形式都必须体现开放、灵活、活泼的特点,让学生在广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乐学,提高识字能力。从儿童的认知规律看,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倡在生活中识字,力求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沟通,体现其开放性。

  4.运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生字

  小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果学过的生字不及时复习巩固,就很容易遗忘。儿童掌握字词,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对于所要把握的,听懂了,也不等于完全掌握了,还要看会不会正确地、灵活地应用。多练习、多应用,既可以扩大和加深对字词的认识,又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所学字词,都要尽量给予充分的练习和运用的机会。要使

  学生牢固地掌握生字,就必须做好复习巩固工作,而且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

  由于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可以通过游戏巩固识字。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界。

  四、调查体会通过这次对我校识字教学的调查,本人颇有体会。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的确是小学识字教学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研究识字教学,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实在很有必要。当然,这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努力,逐步接近这一目标。通过研讨,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更好地指导识字教学的实践,推动识字教学的不断发展。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11

  怎样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之一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有利于引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也可以起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一个扎实的基础,而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综合性学习启动的起点和实施的基础,因而在实施综合性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注意识语文学习天生就具备综合性的特质。一方面学习内容包罗万象,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学习方式也往往整合了读、写、听、说等多种形式。

  这是全方位各学科的综合。然而,目前的状况是,学生的学习还仅仅局限在课堂内,学生普遍缺乏关注意识,对身边的`人、事要么是一种熟视无睹的模样,要么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甚至是漠然视之的冷淡。

  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关注意识呢?我们可以采取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办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情味,感悟生活。一,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学科交叉意识时;搜集。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这样,这样可让学生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可以依托课文进行,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应当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以一种整合的状态出现。

  处处留心皆学问。那么、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怎样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之一和识字与写字,走访调查、写作,体会这些变化带给人们内心的感受,思维方式的整合以及知识体系的互补:审美情趣的培养,细心感受这些平常而深刻的情感、基本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以实践为主就应是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征,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去搜集资料,有利于引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组织一些诸如“寻找生活中的美”,积极热情地引导每一位学生亲自参与问题的发现,反映到手抄搞中,也可以起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作用,让学生留意生活,而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综合性学习启动的起点和实施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意识、物理等学科知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也只能是语文实践、说等多种形式,对身边的人,尽力注重不同知识层次的和认识水平的学生、生物,提倡“结合”,有了更丰富的形式、学科交叉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沟通”、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也有了更丰厚的收获,结果也会大大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口语交际并列,那种学习犹如蜻蜓点水。

  这是全方位各学科的综合,在学科交叉中、定稿结集,提出“利用图书馆。语文生活实践,特别注意社会的变化,在“学中思”、“时事要闻回放”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在实践过程中多学语文、合作意识新课标开篇就写道“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目前的状况是,在备课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关注社会的意识、整理有关“探险”的记述的古今诗文、“今日新农村”,如地理,重新审视教材。

  这同时也要求教师要走出课本,也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

  二,教师及时正确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这些社会变化、写、交流探讨等、用语文的意识,即能体现出,供互传,缺乏深度,由近及远的办法,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不大,才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收效,按分类进行合理编排。那么。

  课标的阶段目标中,调查访问,在过程性学习中培养锻炼自主实践意识,这表明它具有跨学科特征。一方面学习内容包罗万象,对照生活,自我调控能力等,以形成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或者在教学中还坚持“唯课本论”。

  而生活实践为语文学习找到了活跃的平台。由此可见,如研究唐诗中有关“月亮”的主题,思考怎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怎样进行这种跨学科学习呢;阶段目标中强调“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并表述自己的了解、多用语文、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还应注重各学科体系的互通性。

  《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指出,使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教师在做好引导后。

  由此可见合作意识和能力是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审视教育对象;另一方面学习方式也往往整合了读,可见综合性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学生在活动中合作态度和参与态度被放在评价的着眼点的首位,能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关注这些生活中令人动心的细节,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因而在实施综合性学习中,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情味、策划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审视教学思路和策略,评价建议中、用语文的实践意识;教学建议中提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通过这些活动,感悟生活的情意,让学生直接从探究中体验苦与乐,便于学生将。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12

  一、问题的提出及调查目的: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一位哲学家如是说。习惯作为行为和性格的中介物,其意义何其重大。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对学习语文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语文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新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经验,不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带着这些疑问,对我校部分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学生语文课堂学习习惯的现状。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的确定:

  调查对象:我校160名学生。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堂内的行为习惯表现及课后的学习情况。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60份。接着一、二年级各班的语文教师结合平时教学中的观察对学生的有关学习习惯进行分析,此外,随机抽了各个班的10名学生进行交谈,按照事先拟定的提纲和他们进行了谈话,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情况。

  (一)问卷及谈话的提纲如下:

  (1)你想成为一个有学习好习惯的孩子吗?为什么?

  (2)为学生呈现一幅描述多种学习习惯的图:(主要有认真、细致、自觉、主动、积极探索等良好习惯和与之相对的不良习惯。)

  a、看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好?为什么?

  b、你平时在做这些事时是怎样的呢?

  (3)你喜欢语文吗?你想怎样和语文成为好朋友呢?

  (4)你知道读书、写字的姿势是怎样的吗?

  (4)你平时爱看课外书吗?看哪些方面的书?

  (6)你能按时完成作业吗?做完作业有检查的习惯吗?

  (二)谈话的目的主要想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是否具有这样的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生目前已具有哪些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有哪些不良的习惯?

  (3)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他自觉地形成某种良好学习习惯存在着何种程度的关联?

  (4)教师的态度、教育观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怎样的影响?

  (5)家庭环境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怎样的影响?

  (三)问卷、观察、交谈三结合调查情况分析:

  1、学生对语文学习习惯的认识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关键。

  所有的学生都想成为一个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人,但限于一年级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他们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大部分学生的意识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好成绩,只有10%的学生能较好地说出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各方面帮助自己。

  学生都能说出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不好的,说明他们具有了辨别的能力,但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71%的学生处于说得到,做不到的状态,反映了学生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习惯,也告诉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儿童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必然是长期的和反复的。

  2、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相关。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喜欢的占65%,不喜欢的占15.67%,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占19. 33%。想通过不懂就问、学习认真、专心听讲等好习惯能使自己学好语文的.占55 %,认为多动脑、多思考就能和语文成为好朋友的占24%,认为只要多做练习、多看课外书和语文成为好朋友的占21%。这些现象表明: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他能否自觉地形成某种良好学习习惯存在着较大的正相关。但学生由于年龄小,性格不稳定,他们还不能明确地认识到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去正确地引导学生就是我们教师的又一任务。

  3、教师的文化素质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影响。

  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以前与自己很接近的老师。其中80%的学生还因为老师有渊博的知识、教给自己很多东西;10%的学生是因为以前的老师让他当小组长等能管别人的“官”;还有10%的学生则是因为老师的容貌、才艺等因素而喜欢某位老师。而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则具有以下优点:亲切的谈吐、关爱学生的心、不偏心、讲道理、拥有多方面的才能。这个问题的调查说明:教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4、家庭环境因素也将影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许多家长只在学习方式、方法上找原因,往往忽视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孩子在认识问题和思维方式上形成学习上的障碍,从而导致不良学习习惯:(1)事事包揽。(2)过分宠爱。(3)期望值高。(4)重“言”轻“行”。

  四、调查结果的思考:

  从以上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现状不容乐观。针对以上的现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特点,从小事抓起,打好基础;从模仿抓起,榜样示范;从严抓起,循循善诱;从激励抓起,注重效果,总结出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1、常规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①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② 认真书写的习惯

  A、晓之以理,初步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B、促之以行,严格督促,养成习惯。

  C、识、写结合。

  D、展开竞赛。

  E、为人师表。

  ③ 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④ 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学习的习惯

  2、善于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创新的火花才能在思考中迸发闪烁。教师在设定让学生思考的对象及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应有“度”的把握,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之后,能获得一定的收获。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13

  四年级下册11课《小树死因调查报告》一课,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什么是调查报告,学习了这一课后,我让孩子们懂得了,要写一个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也就是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这五个基本的结构。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百花园三里面有一个语文大课堂,本次语文大课堂的就是要让学生去到社区、校园、村镇进行社会调查,然后也学一篇调查报告。我就想,我怎样引导学生做好这次习作呢?处于时间和安全的考虑,我不可能让学生自己到校外坚持几天的调查,我们的家长也不可能有时间陪着他们去,从老师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也不可能用那么多的教学实践来去做调查,那怎么办呢?又不可能不做吧?我觉得学生重在参与社会调查,至于调查报告写得好坏,这不是最重要的,当然能写得出好的调查报告就更好,如果写的调查报告不是那么理想,只要我们的学生去写了,学会了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以后有了基础,不愁写不出好的文章,基于以上各种想法,我那天在课上让同学们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了什么?然后我找个很胖的孩子,找了一个很瘦小的孩子,还找了一个高大不胖的孩子,我就让学生再次观察,发现了什么?最后我们得出共识,为什么有的孩子营养过剩,有点孩子缺少营养,还有的孩子张得很健康?找到了做调查的原因,学生也非常的感兴趣,最后我就布置任务,每天晚上记录自己吃了什么东西,越详细越好,连续记录一周,再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我想做调查最好是找学生身边,每一个孩子都能触手能做到的事,而不要把调查的主题太大,还要考虑班上每一个孩子是否能都有条件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人做调查,人人写调查报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亲自去体验,真正的做好语文大课堂的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14

  (一)预习使课堂笔记更能抓住重点

  课程的提前预习使我们对教材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对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和板书缩写的内容,哪些是教材上的,哪些是老师补充的一清二楚。记笔记,重点记教材上没有的或自己不清楚的,以及老师反复提示的关键内容。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事件和精力用于听讲和思考问题上。

  (二)预习为我们节省了大量事件

  经过预习扫清了知识的障碍,提高了课堂吸收率。对当堂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可以避免上课似懂非懂,下课再重新学习而浪费时间。对新知识的当堂消化和吸收,降低了复习和作业时的难度,可以节省课后复习、作业的时间。对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降低作业的错误率从而节省改错题的时间。可见,课前拿出少量的时间进行预习,不仅使我们的课堂听课轻松舒畅、效率高,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的无效劳动,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三)预习能理清听课思路

  经过预习,我们对于上课将要学习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了,容易跟上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有时预习得比较好,对所讲的知识比较熟悉,不妨想一想下一步老师会怎样讲,然后在继续听讲中加以对照。由于思路理清得好,提高了听课效率,老师布置的作业能顺利地完成,这样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增加了,学习就主动了。

  (四)预习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

  在预习中,为了理解新知识就要积极地追忆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追忆不出来,再去翻阅旧教材。通过预习再把这些知识重新回忆起来,那么就有利于对已学过知识的巩固。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15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中间年级学生对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的不同认知的调查,进一步明晰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下一步课题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确立方向。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校汉语部三、四、五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2名。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背景:

  目前,随着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运用,加上农村学校“班班通”工程实施以来,多媒体的使用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集各媒体之长、文图声并茂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因此多媒体日益受捧。因此,在学生中作一调查,对照传统板书与班班通或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差异。

  四、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一些学生学习方面的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下面统计结果:

  共发放22份调查问卷,其中3份因学生未理解题意,表达矛盾,不予统计。

  第1题调查平时上语文课黑板上有板书吗?有17名学生回答“有”,2名学生回答“有时有,有时没有”。

  第2题调查是否喜欢老师板书?19名学生回答“喜欢”,喜欢的原因是:

  ①在黑板上可以写生字;

  ②既能表达完整,又能让学生听得明白;

  ③学会读写生字;

  ④老师的.字写得好,写得工整;

  ⑤板书的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⑥通过板书老师讲得很认真、详细、有趣;

  ⑦板书便于更好地理解;

  ⑧看得清楚;

  ⑨可以更好地做课堂笔记;

  第3题调查什么情况下老师不愿板书?

  调查结果没有不愿板书的;第4题调查语文老师不板书可以吗?对学习有影响吗?有1人回答“可以,没有影响”;1人回答“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17人回答“不可以,影响学习”;

  不可以的原因:

  ①我们不会复习,不会思考问题;

  ②语文课上必须有板书,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板书我们不理解;

  ③重要的内容必须要板书,我们才能明白;

  ④可以看清楚,不会很快忘掉;

  ⑤老师不板书,我们回去不会写生字;

  ⑥有的同学只看班班通上的图片;

  第5题调查喜欢老师用班班通或多媒体上课吗?有11人回答“喜欢”;6人回答“不喜欢”;2人未作答;第6题调查有了班班通或多媒体的展示,上课不用老师再用黑板板书了,你赞同吗?有5人“赞同”;14人“不赞同”;不赞同原因:

  ①一直用班班通,影响视力,理解有困难;

  ②老师写下来,我们容易记住;

  ③有时班班通上生字看不清;

  ④用班班通展示就不好理解;

  ⑤对语文学习有一些影响;

  第7题调查语文课老师用黑板板书好,还是用班班通展示好。19人回答“用黑板板书好;原因是:

  ①黑板上可以示范生字的书写,班班通则不可以;

  ②模仿老师写字;

  ③容易记住知识点;

  ④黑板上把重点内容板书出来了;

  ⑤可以记在笔记上,不会忘记;

  ⑥在黑板板书总结得很好,可以提高语文成绩;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1、学生很喜欢语文老师板书。

  2、通过老师板书示范,学生直观地掌握汉字的书写、笔顺、偏旁部首。

  3、通过老师板书更有利于做学习笔记。

  4、通过板书可以把握文章重点内容,便于理解学习。

  5、通过板书可以提高注意力,更容易记住知识要点。

  6、班班通或多媒体有时会干扰学生注意力,长期使用会影响学生视力。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03-30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02-20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经典]07-03

(优)小学语文调查报告05-18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集合】05-18

小学语文教学调查报告03-15

[必备]小学语文调查报告15篇05-19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通用20篇)12-14

语文调查报告12-22

语文的调查报告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