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

时间:2023-08-23 17:17:2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优秀]《呼兰河传》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1

  安静的呼兰城,生死寂寞,单调却不乏美丽。总有那么一点温馨来自我与祖父,来自乐趣无穷的后花园。浓浓的温情似春意弥漫,温暖了呼兰河的秋冬。后花园是我的乐土,在这片自由天地,我与祖父曾共享着天伦之乐。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是属于我的奇珍异宝;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有我最纯真的童年寄托。小小的我总是跟在祖父的身后,栽花,拔草,溜土,享受着细微却无穷的童年乐趣,玩得不亦乐乎。“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好一个“瞎闹”,也许童年就是由无数个瞎闹组成的,那才是最真切的。“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读着这些,是否想到我们那些逝去的童年,也曾这样玩着,无所谓结果,因为那是最单纯的快乐,来自于过程的快乐,本能地享受着身边属于你的“珍宝”,那样已足矣。当然,品味着如此美丽的童年,不免伤感起来,现在的孩子还有这样的福气,享受如此美好快乐的童年吗?恐怕是越来越少了吧。可喜亦或可悲,叹一声为何,欢乐正悄然逝去。

  祖父是最爱我,最关心我的人,只有与祖父在一起,我才会感受到无边的爱与快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跟着祖父学诗,全凭着感觉去欣赏,碰到喜欢的,就大声地乱读一气。也许,弄懂了诗意,倒平添无限忧愁,不如稀里糊涂,倒有幸品尝起一份快乐的诗意。这也是因着懵懂而有的福气吧。

  即使会有冬季,即使会有冰冻,我感受到的这份温情在我眼里是呼兰河传奇般的春意。

  夏闹

  夏季,“蒿草长没大人的腰了,在风吹中,刷拉拉地响了,雨后的蒿草冒了烟,朦朦胧胧的,混混沌沌的一切。”夏是热闹的,不仅是疯长的树草,更有疯狂的人事。看看呼兰城热闹在哪里呢?且看那不少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搭台看戏,逛庙拜神,无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先看那放河灯之境,“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小孩子,拍手叫绝,跳脚欢呼。”好一片繁华的景况。再看那搭台唱戏,三姨二姑,姐姐妹妹,聚在一起,家长里短,闹个不停。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可是为何,这一切的热闹背后,读来竟有无限的凉意?“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叹的多好啊,是愚昧无知的快乐,还是真实无比的幸福?也许,因着愚昧麻木,呼兰河才显示着最初的简单,最悲凉的美,呼兰河的百姓,在平凡中快乐。

  当然,最热闹的莫过于为团圆媳妇看病,跳大神,赶鬼等等。“自古没有这样跳的,跳得花样翻新,左邻右舍,不顾一切地来看热闹,”可看的到的是热闹,有谁看到了其中的悲凉,只有祖父会叹一句“好好的人快被他们折磨死了”,除此之外,有谁意识到了一个生命的可贵,一个生命的逝去?好好的一个年轻生命,竟被这样活活地折磨死了,可爱的呼兰城,你如何能不悲凉?

  热的只是表,凉的却是里。

  秋落

  秋季,本该是收获的季节,可是呼兰城好像没有收获到什么,只是仍旧飘着无尽的落叶。“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黄的黄,败的败,好像很快似的一切花朵都灭了。好像有人把他们摧残了似的。”不只那落叶归根,也有生命归了土,起初是寂寞地来到这世间,如今静静地回归土地,不管一生喜怒哀乐,终是归了土。呼兰河的百姓,对待生命是坚强的,生老病死,没有什么可怕的,就算房子塌下来也无所畏惧的,也许,他们对生命早已麻木了吧,也就无所畏惧了。

  秋意萧瑟,呼兰城的很多角落也是凄凄惨惨的。有祖母孤独地走了,有花样的年华被摧残后凄凉地去了,有曾经年壮的妇女留下孩子安静地入了土。没有什么制止得了这一切,制止得了这呼兰河凄凉却最真切的面貌。

  冬寂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呼兰城的人快被冻僵了,手冻裂了。一切被冻成死寂一片。可苦难的人们还得照样生活着啊,两条大街上各店招牌依旧挂着,油盐店,茶庄,药店,依旧演绎着属于呼兰城的繁华。一切都很安寂。印象很深的是那个大泥坑子,它可是带出了多少故事啊。有人掉下去过,有马掉下去过,有时虚惊一场,更多时候却是一场悲剧。人们仿佛对它无能为力,可是又仿佛有没有它都一样,人们依旧过着,谁管呢,反正一塌糊涂去了吧。再冷再冻,也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呼兰河的冷,冷的特别,呼兰城的人,活得顽强。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地结果不太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有人走了,有人继续风吹雨打着。

  很动人的小城故事。

  这是呼兰河的一年四季,这是春去春来的呼兰河,真实平凡的美丽小城。自有它的一番喜怒哀乐。一切是默默的,没有惊天动地,却细水长流,安然地庇佑着这些或喜或悲的人。故事宁静,读者心也静,只愿死者安息,生者能度过更多一个春去春来。

《呼兰河传》读后感2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它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叫萧红的女作家写的,我觉得她的文笔非常大气。萧红以灰色的笔调描述了呼兰河。

  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而其他人却非常歧视她。书中有一处情节最是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我又为萧红感到惋惜,因为她31岁就死了,如果她不这么早死的话,也许还能给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平淡得像秋水一样,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抛不开,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

  呼兰河畔的生活,故事里充满了那时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个大泥坑。那里人是萧红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种人,靠自力更生却摆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烂漫的笔调下刻画出的一个寂寞的世界。迷信还是迷信,跳了大神,给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财万贯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虽然这么愚昧,这么这个样却在这么个家庭还有这么个温馨,点点的那种,好像炊烟一样迷茫,摸也摸不着,碰也碰不透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上的暗影,但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们对萧红的死一样惋惜.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呼兰河传》读后感

  作者萧红细腻地表写了旧时代的呼兰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渐渐地走进了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会……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没有半点色彩。这里的村民,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缺少了些什么。

  灰色的色彩,平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在故事发生的小村庄里,到处都显得那么萧条: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画面,灰色的人生。整个村庄就像是笼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乌云蔽日,见不得半点阳光。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愚昧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人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剧地出现,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判哪个更值得我同情,哪个更值得我痛恨……

  在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人们和家畜无论是在晴天,还是在下雨天都会遭受到灾难,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里边。人们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现的一个镜头,它让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要顺应社会,顺应天意,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这不能不是他们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写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就为里面人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文章中的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她才十二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刚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尽心尽力地做事,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在人们眼里,婆婆打她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没多久她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让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为了她用了那么多的钱,使了那么大的劲,这是一个赔本的买卖。与其说团圆媳妇的死是被吓的,还不如说她的死是被封建社会害的。我不知道在这个村庄里,在这座城市里,在旧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有多少像团圆媳妇这样受到迫害的人,一个团圆媳妇死去了,还有更多的像团圆媳妇这样的女人在受着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妇的死……在那个年代里,她们的遭遇在人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没有人可以挽救的。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在知识中变得更加的睿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

《呼兰河传》读后感3

  我读过许多人物传记,比如《乔丹传》、《勒布朗詹姆斯传》、《莫奈和他的眼睛》、《伦勃朗1842》等。我发现人物传记都是为大人物而写的,例如超级明星和杰出艺术家。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主要记录和叙述伟人的生平事迹,往往根据口述、回忆和史料等加工而成,一般不虚构。虚构的传记并不是没有,例如查尔斯?狄更斯写的《匹克威克外传》,还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国最著名的人物传记应该是《史记》吧,例如《高祖本纪》和《廉颇?蔺相如传》都记载了赫赫有名的历史故事。

  我在寒假读的《呼兰河传》却很特别。作者萧红并不是为某个人作传,而是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呼兰河城作传。她笔下的人物既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英雄豪杰,而是一群生活在小城的普通百姓。

  整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描写了小城的大致风貌。文中写道:“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东二街,一条叫西二街。这两条街从南到北的,大概五六里长。这两条街上没什么好记载的,有几座庙,有几家烧饼铺,有几家粮栈。”可见呼兰河城的安静和荒凉,没有生机。

  第二章深入到了小城的精神生活。呼兰河畔的人们虽然对生活本身毫无热情,却对神鬼保持着极大的兴趣。脚步迟滞面容麻木的他们把跳大神和放河灯演绎成了地方盛事。“先说大神。大神是会治病的,她穿着奇怪的衣裳,那衣裳平常的人不穿;红的,是一张裙子,那裙子一围在她的腰上,她的人就变样了。开初,她并不打鼓,只是一围起那红花裙子就哆嗦。从头到脚,无处不哆嗦,哆嗦了一阵之后,又开始打颤。她闭着眼睛,嘴里边叽里咕噜的。每一打颤,就装出来要倒的样子,把四边的人都吓得一跳,可是她又坐住了。”作者此处的描写始终围绕着“哆嗦”“打颤”,仿佛在冷眼旁观看客们的无知和荒谬。

  第三章作者细致回忆了她在自家后院度过的那些时光。“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这些有颜色、有声音、有动感的文字已经抛下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灰色调,把她的后院变成了一个让人行动和心灵都无比自由的国度。

  可是,“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第四章从这一句开始又转回到沉重的基调——欢乐童年转瞬即逝。“砖头晒太阳,就有泥土来陪着。有破坛子,就有破大缸。有猪槽子就有铁犁头。像是它们都配了对,结了婚。而且各自都有新生命送到世界上来。比方坛子里的`似鱼非鱼,大缸下边的潮虫,猪槽子上的蘑菇等等。”作者意识到了万事万物之间某种特定的关系,意识到旧生命死去,新生命到来。

  作者在第五六七章逐一回忆了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的悲惨故事。“周三奶奶则主张给她(团圆媳妇)吃一个全毛的鸡,连毛带腿地吃下去,选一个星星出全的夜,吃了用被子把人蒙起来,让她出一身大汗。蒙到第二天早晨鸡叫,再把她从被子放出来。她吃了鸡,她又出了汗,她的魂灵里边因此就永远有一个鸡存在着,神鬼和胡仙黄仙就都不敢上她的身了。传说鬼是怕鸡的。”团圆媳妇最终死在桥底下,杀死她的是亘古不变的愚昧。

  “有一回父亲打了有二伯。父亲三十多岁,有二伯快六十岁了。他站起来就被父亲打倒下去,他再站起来,又被父亲打倒下去。最后他起不来了,他躺在院子里边了,而他的鼻子也许是嘴还流了一些血。”“……过了不久,有二伯又跳井了。”难道佣人就该被主人蹂躏?是什么让父亲随意处置另一条“低等生命”?

  冯歪嘴子死了老婆,“第二天早晨,正过着乌鸦的时候,就给冯歪嘴子的女人送殡了。”冯歪嘴子要自己照顾两个孩子,“……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于是他自己动手喂他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他,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照常”是说他的麻木,还是说他的坚强呢?在这个时刻,或许两者都有。“大的孩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上去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会摇头了。”“……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死亡缓步离开,藤啊蔓啊花啊又光临人间。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小城和她的后院,看到了她的亲人和她的邻居,看到了麻木的、迷信的、愚昧的人,看到了活泼泼的小生灵,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压迫和被压迫,也看到了最晦暗的人生里头的一线光明。

《呼兰河传》读后感4

  无意中在书店的一个小角落看到了这本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深深的被她吸引,在书店里转了一个大圈,兜兜转转了好一阵子,出来时手里终是多了一本书,《呼兰河传》。

  深夜里,一盏孤灯相伴,等身边的人儿都进入了酣眠,将这本书悄悄拿出来细细读。

  如果把白落梅、雪小禅的文字比作一袭华丽的袍子,在夜色中熠熠生辉,那萧红的文字无疑是一件破旧的衣衫,上面落满了时光的尘埃,隐隐散发着一股岁月苦涩的味道。

  初读时,诙谐,幽默,常常会忍俊不禁。而后,却是越看越悲凉。心底升起丝丝疼痛,犹如一只只小虫在噬,麻麻的痛,悲伤梗在咽喉,眼泪在眼中打转,又硬生生给咽回去的感觉。

  萧红的文字是朴素的,书中没有主角配角,每个人都是主角,一群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拥有良善、勤劳但却愚昧的可怜人们。

  “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王寡妇一年一年地卖着豆芽菜,平静无事,过着安祥的日子,忽然有一年夏天,她的独子到河边去洗澡,掉河淹死了。这事情似乎轰动了一时,家传户晓,可是不久也就平静下去了。不但邻人、街坊,就是她的亲戚朋友也都把这回事情忘记了。再说那王寡妇,虽然她从此以后就疯了,但她到底还晓得卖豆芽菜,她仍还是静静地活着,虽然偶尔她的菜被偷了,在大街上或是在庙台上狂哭一场,但一哭过了之后,她还是平平静静地活着。”

  读到这里,心里一阵刺痛。虽然独子死了,王寡妇疯了,但是日子并没有因为她的哀痛而停止,小溪还在流淌,日子还在前行,生活还是照旧。虽然丧子之痛会在某一个时间触动她的心弦,她并没有寻死觅活,还是平平静静的活着。黑暗的社会里,人们只是随波逐流,没有任何的依托,如寒风中一支枯蒿,随风摇曳,流离失所,只要极少的水份,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

  呼兰河的人们是良善的,可是他们在黑暗而残酷的社会里,又是那么无辜的愚昧着,蛮横着。

  小团圆媳妇,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出嫁到老胡家。就因为街坊邻居无知的罔评:“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十四岁就长得那么高”。就遭到了婆婆的严加管教,狠狠毒打,吊悬梁,烧的红红的烙铁烙脚心。十二岁的小女孩,在将近一个月的折磨下,奄奄一息。却是被这群无知的人们,请骗子云游道士来跳大神。到最后,用五千吊钱(一吊钱可以买二十块豆腐,可是老胡家的婆婆平时却是不舍得掏一吊钱买豆腐的.人),终于将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送回了”自己的老家。

  读到这里,我心底的悲伤已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恐怖。黑暗落后的年代,愚昧而无知的人们,真的是很恐怖。

  大概萧红在写这一群活灵活现人们的同时,亦是将自己的那份苦痛赋予了笔端。

  萧红出生于一个当时条件还是上等的地主家庭,初看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家庭。母亲,多么温馨的字眼,应该是伟大和崇高的化身,满心怜爱的护着自己翅膀下的小雏鸟。而萧红笔下的母亲则是将罩在身上那一层华丽的光辉撕碎,暴露出了华丽掩盖下的丑陋、冷酷和残暴。所以,萧红的童年没有母爱。有洁癖的祖母亦是同样的冰冷。同样令萧红讨厌的人物。

  所幸,萧红的祖父,一位如向日葵般阳光温暖慈祥的老人。他是萧红童年冬季里的那一抹暖阳,将萧红暖暖的拥在怀里,百般的恋爱着。春夏秋三季,草长莺飞的日子里,只有祖父陪着寂寞的萧红,在仅有的小院子里,玩耍嬉戏。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然而,孙女的一系列荒唐行为并没有引来祖父的呵斥或埋怨。祖父只是站在那里哈哈大笑,孙女也哈哈大笑,大小两个人儿站在院子里笑的如同两个开心的孩子,笑声在寂寞的童年里欢快的洒落。虽然这样的生活是单调刻板的,犹如一幅黑白的图画,没有五颜六色,就只有冷冷的白和寂寂的黑,但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祖父,后园,童年的萧红,他们如同一个连体儿,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虽然童年生活单调,可是祖父的离去,唯一一个可以给自己带来温暖的人的离去,无疑让颠沛流离的萧红更加的哀痛、孤单。从此,世上唯一疼爱自己的亲人逝去了,永远。

  《呼兰河传》,一曲凄婉的歌谣,一个寂寞的童年,一段可怕的回忆,一抹无法释怀的痛。

  此刻,我真的无语,心里纵有万千心事,亦是无法赋予笔端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5

  因着写了一首《你看你看月亮的脸》的小诗,意外获奖并得了一张六百元的购书卡。故而无比兴奋地走进了书店。一本《呼兰河传》令我眼前一亮,很多年前看到过有关这本书的简介。知道它是由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著的。心仪已久。便毫不犹豫的买了。

  整日里匆促无为却又忙忙碌碌,于前日终才看完全本。虽是肤浅阅读,却极其欣赏萧红细腻平实有趣的文笔。更是被她文字中所传递出的那种寂寞感所惊叹。在《呼兰河传》里,作者童年生活的不幸,以及在她笔下塑造的那些个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触动我内心深处柔软的地方。每每读到悲愤动人处,也曾好几次哽咽失声。联想起作者本人一生命运多舛,历经磨难,不禁唏嘘不已。真是天妒英才,红颜薄命。

  可以说,整本《呼兰河传》的基调,是孤独和寂寞。

  萧红,最大的人生悲哀则是因为她是个女人。所以,她的童年缺失亲情与关爱。起初,她那有着封建根深蒂固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亲不喜欢她。后来,她的继母更不喜欢她。所以萧红便怀着那份寂寞的心情,有意识地反抗着这几千年传下来的封建传统思想。

  幸而,萧红有一个对她疼爱有加的祖父。有一个她童年时光里最美好的“天堂”后花园。在后花园,有祖父种的嫩绿的大倭瓜、小黄瓜、韭菜、有飞舞着的蜻蜓、五颜六色的蝴蝶、有鲜艳的玫瑰花、有祖父用黄泥巴包起来烤熟的小猪、掉进井里的鸭子,还有跟在祖父身后的大黄狗,以及祖父教她背诵的那一首首诗句。这些无不成为慰藉萧红孤寂心灵的温暖回忆。故而,萧红将儿童和成人双视角写法运用其中,以此加深了字里行间的寂寥与凄清。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让她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创造出了特有的'散文式的抒情小说体式。

  萧红的文字,透着深深的悲凉寂寞。这本书中的人物,除了疼爱她的祖父,于大部分都是冷漠的、麻木不仁的。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更是将这一“孤独”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团圆媳妇,一个实际年龄只有十二岁,有着一根油黑的长辫子,皮肤黑黑的,脸上总是笑呵呵,走路带风的天真小姑娘。却被一群封建思想束缚着头脑的大人们议论成“头天到婆家,就吃了三碗饭!”“总是笑也不知羞!”“才到家,一定要给个下马威。”最后,竟因长期受婆婆欺负瘧待,在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的社会环境里,导致精神失常,后又遭受各种非人的残忍折磨,最终悲惨而死。这其中,所有的围观者看客,都是麻木不仁,甚至都是致使团圆媳妇惨死的幕后推手。当那可怜的小姑娘,被强迫淹进滚水中“治病”时,一伙众人先是围观新奇,后又是盼着死看热闹,再又惊讶于没有死,再又怂恿着小姑娘再次被摧残折磨,直到最终屈辱死去,方才罢休。无疑,萧红在写这段文字时,内心一定是悲怆的,是愤怒的,而又是无助的。

  《呼兰河传》里,也有似乎在寒冬阳光穿透云层,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文字。例如“冯歪嘴子”这个人物的命运。他是个小磨倌。他住在破旧不堪的小磨坊里,卑微的拉磨,认真地做黏糕,却勇敢的追求爱情和幸福,和“王姑娘”生活在一起。过着虽苦犹甜的小日子。后来王姑娘不幸早逝。苦难和悲痛却没有击垮这个伟大的父亲。当所有的围观者都以为他会上吊时,萧红这样写“可冯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那样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洞穿了他。因为他看到了他的两个儿子,他反而镇定了下来。他觉得他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是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于是,他照常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照常地负者他那份责任。……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大的孩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上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会摇头了,而且小牙也长出来了,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这些文字是温暖坚韧的,却又透露出那个国破家亡,人心惶惶的年代里,人们之间的冷漠,和萧红自己内心的寂寞。

  在萧红的文字里,呼兰河城里所有的人都在忙碌,忙碌着生,忙碌着死。而萧红的笔,是那样沉重和平和。这表现在《呼兰河传》中的人们愚昧、平庸,对生、老、病、死之事都没有任何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老,这也没有什么办法;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死,挖一个坑就把这人埋起来。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回家照旧地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人们就在这座消息闭塞的小城里,千年如一日的过活。

  “众人皆醉”,唯萧红独醒,她必然是寂寞的。

  有一种寂寞,耐人寻味。那便是才女萧红的文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6

  《呼兰河传》是一部怎样的书啊?

  它断断续续,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的,一个片段跳入另一个片段,让人摸不到脉络。

  它以一个孩子单纯天真的视角,描绘一个小镇上世态人情,继续自己童年生活的点滴。开始读有轻松的趣事,可愈读愈会感到心头一点点沉重苦闷起来,直到最后情感波澜而久久不能平复。

  它是一篇叙述诗,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作者的眼里处处是新奇。春天。拔一个白菜,摘一个黄瓜,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一个大蜻蜒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蜒去了。夏天。呼兰河的火烧云是很好看的,变化极多,一转眼,一低头,那天空的东西就变了。秋天。偏偏这后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的,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冬天。储物室随便打开那一只箱子,里边一定有一些好看的东西,从而来消遣冬日漫长凝滞的日子。四季。自然的神奇带给作者生命最初的期冀和梦幻,童年的歌尽情流淌回荡在后园的小天地中,享受人生最纯真、未被世俗侵扰玷污的年华。

  但是,不幸,童年的乐趣总共加起来就这么多了吧。尽管还有唯一的一个玩伴,祖父。祖父慈祥而有童心,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像孩子似的。祖父拉着作者。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祖父授她唐诗,讲实在听厌了的故事。

  可是,小小的一点乐趣,怎么耐得住孩童渴求多彩新奇生活的欲望。在第四章,每节开头都是一句:“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院中摆着的破旧物,没有缘由,任其自然,更没什么乐趣;房子外表高大威武,但内容空虚;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邻居们生活千年如一日的刻板单调,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作者描写童年生活是为了给在呼兰河的人的生活反衬和预示。

  呼兰河的人是寂寞的。他们都是像作者这样由小长到大的,但他们也已经习惯了,觉得理所当然。所以他们抓住一切看热闹的机会,不放过呆板单调生活中极少有的乐趣,哪怕只是一个时常淹牲畜的大泥坑也是盛举,是令人窒息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也能让那些精神极度贫乏的人争吵上三天三夜。他们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冷了穿棉衣,天热了穿大褂,一年之中,必定要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是精神上的盛举。

  呼兰河的人是愚昧的。节日的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也不过是揩油借光的意思。有的说,现在的学堂太不好了,有孩子是千万上不得学堂的。一上了学堂就天地人鬼神不分了。有的说他要到学堂把他的儿子领回来,不让他念书了。有的`说孩子在学堂里念书,是越念越坏,比方吓掉了魂,他娘给他叫魂的时候,你听他说什么?他说这叫迷信。你说再念下去那还了得吗?相比起来,作者没有鲁迅那样强烈的一针见血的批评和嘲讽,而是以点滴的笔墨,缓缓地渗透作者对封建恶习的厌恶和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

  呼兰河的人是麻木的。小团圆媳妇是书中被封建观点迫害最深的,在那个没有一点人性一点温暖的非人间。“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汤一次昏一次”;而周围人呢:“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他们眼见如此残忍的行为却大声叫好,一个人的死若是能带来点乐趣的话那就是好的,所以他们乐于看上吊,投河,跳井,自刎“反正不用买票,而且趣味无穷”。作者满含悲痛地描述了这种践踏生命,蔑视生命的行为,鞭挞又同情他们。是啊,这能怪他们吗?这能恨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吗?他们其实还是善良的,实在没有害人或自害的意思啊。他们同是被几千年传下来的思维、生活方式所迫害,最终成为一个个牺牲品。

  呼兰河的人是消极的。那些漏粉的人一直唱着歌,那唱不是从工作所得到的愉快,好像含着眼泪在笑似的。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有二伯,老厨子,老胡一家,都是这样。

  不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冯歪嘴子,他本该绝望,却镇静下来,照常生活着。他不似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姐那样无意的反抗,而是虽受限制,却寄寓着希望。

  《呼兰河传》就是这样一本书,风格明朗,笑里含着沉痛。以一个孩子的小视角,反映出中国的一个大时代。

《呼兰河传》读后感7

  以冬天开始,以死亡结束,让人不由自主地疑惑,这部以儿童视角来书写童年往事的作品为什么会如此苍凉?《呼兰河传》虽然是在以儿童的角度看世界,却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女性立场与生命悲剧意识。

  首先,这部作品中萧红选择了一种童年视角表现出一种对苦难的直视,尤其是女性的苦难,对女性坎坷遭遇的关注和同情。卑微的地位和无常的命运经常将一些作为弱者的女性推入绝境。这些加诸在女性身上的磨难多种多样,而作品集中体现了三种,首先便是失子。像《呼兰河传》中的王寡妇,因为十月怀胎和生育的过程,无论孩子是男是女,女性都要比男性对孩子有更多的牵念,失子之痛成为了已为人母的女性的一种噩梦。其次还有受虐,无论是女儿还是媳妇,受虐的女性在作者笔下都是屡见不鲜的,就像妞儿玩久了就要被她父亲殴打,然而可悲的是,虽然女性一生几乎都要经历一些残暴的对待,在很多时候她们却要把这些传递下去,所以才十二岁得团圆媳妇才到胡家就被婆婆的“下马威”打的不成人形,在婆婆对道士的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对团圆媳妇所谓的下马威实际上是一种非人的折磨。这样受虐的直接结果便是很多女性的非正常死亡,《呼兰河传》中团圆媳妇的死几乎成了全书最喧闹却最悲哀的一个场景,在大家的围观之下,被开水烫得死去活来的小女孩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冯歪嘴子的媳妇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痛苦的生产也是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然而“传说上这样的女人死了,大庙不收,小庙不留,是将要成为游魂的” 。作者虽然以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却有意无意的聚焦在一代代女性所遭受的不平和苦痛,并加以毫不掩饰的呈现。

  其次,选择这样的儿童视角也体现出了一种对男权社会秩序的恐惧和回避。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提到了自己与父亲关系的疏离,在重男轻女的社会大风气下,女儿总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照顾。在《呼兰河传》中作者写道,“正在这喊之间,父亲一脚把我踢翻了,差点没把我踢到灶口的火堆上去”。在作者的叙述中没有流露过多的感情,然而最悲凉的地方正是对这样不公平对待的习以为常与理所当然,在众多亲属中小说中的“我”只和祖父亲近,因为在祖父那里能感受到这个冷漠喧嚣的社会中唯一的人性关怀。“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在类似这样的语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流露出对童年的留恋。对作者来说不只有自身经历的一种关爱的残缺,在看过那些关于女性的人间惨剧,女性作为弱者所遭受的种种不幸之后,小说中的“我”总会不由自主的回避这种社会秩序。而作者选择这样的儿童视角也说明了对童年一种无忧无虑的心境的怀念,对这种社会文化形态的控诉与无奈。

  另外,这种对秩序的恐惧与回避直接导致了小说主人公的一种自我隔离,体现在作品中就是一种挥绕不去的孤独感。一方面,缺乏应有的关爱,小说中作者并没有记录主人公与同龄玩伴自由自在的游戏,而是让她们都呈现出一种孑然一身的孤独状态。虽然《呼兰河传》中的“我”经常赖在祖父身边,但一旦缺少了祖父的陪伴“我”就会感到异常的寂寞无聊。作者反复写道,“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然而这样的荒凉也存在于精神层面。

  萧红由于其早年失家、情路坎坷、病痛缠身的曲折命运和战乱频仍,颠沛流离的生活环境都使《呼兰河传》这部作品虽然采用童年视角,却表达出无限苍凉。在《呼兰河传》中不难发现,作者将在知叙事与限知叙事中自由转换,由于《呼兰河传》是一篇自传体小说,在这样的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转换中可以发现体验自我与回忆自我同时存在于作品之中,使儿童视角蒙上了更多的成熟色彩。《呼兰河传》无疑关注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会现象。小说中的“我”虽然年龄很小,却对当地的婚丧嫁娶风俗礼节都了若指掌,萧红在作品中想要集中体现的是这个病态的民族和社会。作者将跳大绳说成这个地方精神上的盛举并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在庙会上人们想拜娘娘庙却一定要先拜拜老爷庙更表现出了一种在迷信思想中也无孔不入的男尊女卑的思维,还有放河灯,看大戏,对这种种现象的描写都体现出作者站在女性立场上对这个病态社会的揭露与讽刺。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悲凉” ,不同于一种温馨童趣,萧红以儿童视角来书写当年在呼兰河城的生活却像是一首余音绕梁的时代悲歌。究竟是怎样莫测的命运,残酷的生活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童年的脑海中使整部小说如此苍凉?而在祖国的不知道多少个角落,曾经或是现在,那些贫苦的人们、弱势的女性在生活中苦苦挣扎却不自知。萧红自身的生命历程仿佛也在诠释着她笔下悲哀无奈的女性命运,但是她的人,她的作品却超越了时代至今仍深深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呼兰河传》读后感8

  在萧红女士的笔下,那是1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开篇便用“那”,前面没有交代,指代不明,可以改为“呼兰河城”)城里有淳朴的民众,多彩的民俗,童年的乐园,但就我看来,最最令人慨叹的是那种触目惊心的麻木,以及随之而来的阅读时的沉重思考。

  文中有许多“有趣的情景”,如“养猪的那家租住的碾磨房,房顶的草上长着青苔。一到下雨,那房子里的人就提着筐子上房采蘑菇,采蘑菇的骄傲得不得了,而全院子的人则没有不羡慕的,都恨自己为什么不住那草房里。于是感叹啼嘘,相叹不已。房上采蘑菇的故意选几个大的抛下来,借以炫耀,哪知道忘记了房顶已经露了洞,一不小心就把脚掉下去了,把脚往外一拔,脚上的鞋子不见了,鞋子就从房顶落到翻开的滚水里,滚着翻 着……”但读者绝不会因为这情景的有趣而欢笑,即使有笑也是沉重的,凄凉的,含着眼泪的。既同情他们的不幸,又原谅他们的麻木。

  我印象最深的是惨死的小团圆媳妇儿。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萧红女士以深藏同情又略带嘲谑的笔调述说了1个健康、活泼又纯真的少女被无情而腐朽的礼教摧残致死的悲剧故事。小团圆媳妇不过是没有其他女人那种低眉顺眼、委琐卑贱的奴相,然而就是这种与众不同,令她成了街坊邻居、婆婆大婶眼中的“异类”。生活在呼兰河边这个封闭空间里的人群,他们不允许差别与个性,看不惯激情与生机,因此一致认定小团圆媳妇“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道羞”,而且“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的风快,”“一点也不像团圆媳妇”。故而当小团圆媳妇遭到婆婆的毒打时,人们同声称赞“早就该打”;当小团圆媳妇要被“洗澡”时,左邻右舍、大妈大婶便蜂拥而至,一齐撕光小团圆媳妇的衣服,将滚烫的热水浇到她的头上,全然不顾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女孩的死活。“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个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还没到二月,那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媳妇挨了打,就会害怕、躲避、尖叫,但这些在呼兰河人的眼里却是不能被理解的。相反,因为媳妇的病重,婆婆强忍了自己打人的念头,这却是令人同情的。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断折磨、摧残,终于死去了。这一切发生的如此自然,如此顺利成章,如此符合常理:婆婆调教媳妇天经地义,这是传统,这是常礼;被婆婆他们打了,打疼了,打伤了,打怕了就哭,就叫,就躲避,甚至叫着“我要回家”,这是不懂礼数,是中了邪;为“生病”的媳妇请仙人诊治,跳大神这是习俗,更是亲情;一家有难,众乡邻岂能袖手旁观?这是邻里乡情。悲哉,痛哉!人的生命的被蔑视、被践踏、被戕害,被这群并不怀恶意的人们!

  小团圆媳妇受虐致死的.悲剧命运固然令我们无比痛心,但更使我们不寒而栗的是,残害小团圆媳妇灵肉的杀手却是一群与她有着同样悲苦命运的女人。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自相残杀”的女性悲剧呢?是由于婆婆及左邻右舍的罪恶本性吗?显然不是的。她们虽然偶尔凶蛮,但本质却还是善良的。她们的打人、杀人全部本着1种“善良”的愿望。

  究竟是什么让这群原本纯朴、善良的女人一听说“还有两次要洗的”就“……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呼兰河畔的这个群落真如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波澜,没有任何色彩,只有延续千年的封建传统、民风、习俗,这传统如枷锁一样束缚着人们的梦想和情感,毒害并异化着女性的精神。她们丧失着母性甚至人性,一方面安于男性的压制与摧残,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起男权社会的卫道奴仆,对一切“异端”采取本能地排斥,蒙昧地扑灭所有差别与不驯。因此,当小团圆媳妇健康、活泼的人性展露出些微张扬时,她们便不惜一切地对其压制直至窒息,直至1个鲜活的生命憔悴地凋逝。在萧红眼中,女性最大的悲哀不是因为她们经历坎坷不幸,而是她们对这种不幸的屈从和认可。当然,在整部作品中,远不止这种女性的麻木,《呼河兰传》呈现的是整个城的麻木,这是作者对国民性的1种思考,对人性的1种剖析。所以,人们,杜绝麻木吧!我们必须懂得生命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让一切打着任何“善良”、“关爱”幌子的戕害都永无容身之地。

《呼兰河传》读后感9

  或许,一部好的作品,读过去,既能唤起共鸣,又能有所启迪,最主要的是,能感受到其中的美,不管是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还是人性之美。

  《呼兰河传》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选读部分从第三章开始,一上来就写“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也是在这里,我写了第一条笔记:在我两岁的时候,祖父就去世了,对他没什么印象。不过听说,祖父一直希望母亲生个男孩,可没想到又生了个女孩,他很不高兴。也不疼我。

  不知为何,读书的时候,总会不知不觉地从他人的作品中反观自己,喜欢把那一刻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再往下,出场的就是大花园了。关于花园里的生活,花了大量的笔墨。每一个很日常很细小的故事,从作者的笔下写出来,都特别得有诗意,有灵性,能够很清晰地体会到儿童对于自然世界的独特认知。

  “蜻蜓是金的,蚱蜢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圆胖胖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相信蜜蜂,大家都见过,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样子,大家也都见过,但很少有人去描写蜜蜂停在花朵上去采蜜的瞬间,还能比喻得这么形象精辟。

  人总是喜欢拿自己熟悉的东西做比喻。比如刘姥姥进贾府,暗自惊叹,凤姐家墙上竟然挂了一个“秤砣”。想来萧红一定是见过也玩过毛球的,不然怎么会想得到呢?

  萧红的文字,虽简却极富感染力。写与祖父在花园的欢乐时光时,将小孩的淘气与俏皮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超有画面感和代入感,读过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彷佛自己亲眼看见,她和祖父在花园里玩,亲耳听到了那满天飞的欢声笑语...

  比如这段,“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真是一个典型的跟屁虫!好在祖父给了百分百的爱。

  读到这里,不由得想起来姐姐分享的一个小故事。才两岁的小灏灏,也是如此。记得有一次,姐姐带了一个兔耳朵发饰,结果灏灏看见之后,嘴里不停地嘟囔,“妈妈戴兔兔,灏灏也要戴兔兔”,让人哭笑不得。看吧,孩子是最会模仿大人的。

  也只有取材于真实生活的故事,也只有全身心投入的描写与讲述,才能算作是真正有灵魂的作品。

  小孩对一些事情的喜恶缘由也是很出人意料的。

  比如祖父教诗的时候,文中的“我”,姑且称为小萧红吧,很喜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究其原因,不是诗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黄梨是很好吃的”,当她知道诗里的“黄鹂”是两个鸟时,就“不喜欢了”。相信这个原因,是很多成年人始料未及,在这里也友情提示,不要以大人的思考方式去揣度小朋友们的心思哦!

  再比如,没有玩伴的小萧红,终于认识了一个亲戚家的小伙伴时,特别开心。但当发现他也知道花园里的一切时,立马就不喜欢了。因为,在她的小心灵里,祖父和花园,都是只属于她自己一个人的。当听到那小伙伴前年来的时候还给自己带了礼物,立马又摒弃前嫌,一块儿愉快地玩耍了。孩子的喜怒,就是如此阴晴不定,再真实不过了。

  小萧红不喜欢她的祖母。说来说去,是因为太贪玩的她,老是跑去祖母屋里,趁其不注意,伸手去戳那可漂亮白净的窗户纸,祖母越气,她越得意,结果最终被有洁癖的祖母用针扎了手指。说实话,小孩太调皮的话,大人厌烦也属正常,不过,但真能做到用针扎人手指的,除了《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我还真是头一回听闻。

  可以说,祖父和花园,承包了小萧红的整个童年。无数的欢乐,无数的记忆,都永远地留在那片可爱的土地上。

  当然,后园被冰雪封上之后,小萧红又意外地发现了尘封已久的储藏室。

  用她的话来说,“这里边是无穷无尽地什么都有,这里边的宝藏都是我想象不到的'东西,使我感到这世界上的东西怎么这样多!且样样好玩,样样新奇。”比如,可以染指甲的绿颜料,可以到处画着玩的观音粉,可以把祖父的烟袋点着的圆玻璃,可以打榛子吃的四方铁块,差点被土匪劫财去的葡蔓藤手镯...,每一样,都让小萧红惊叹不已,可以兴高采烈地玩上半天。玩厌了,弄换了,就再去搬。

  她乐此不疲地从储藏室里翻出来的宝贝,偶尔也会勾起祖父祖母的慨叹。那是多少年前的了,从哪里得来的,又都送了什么人,祖父祖母有时也都说不清。

  为小萧红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除了花园和储藏室,还有祖母的离世。很多小孩,对人的死亡,大多是懵懂的。小萧红也是如此。

  但正是因为祖母的离世,她才有机会去到之前从未去过的地方。“他们带我到粮食房子去,到碾磨房去,有时竟把我带到街上,已经离开家了,不是跟着家人一起,我是从来没有走过这样远”。也是从那之后,她开始想:“是不是将来我一个人也可以走的很远?”,也开始有意识地去探索这个世界。

  虽然孩子的视角里满是欢乐,但是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在小萧红的成长过程中,似乎只有祖父最疼她,也总是愿意陪她玩。

  若只跟读故事一样读过去倒也罢,但若把自己当成那个小姑娘,设身处地去感受,去思考,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感慨和收获!

《呼兰河传》读后感10

  《呼兰河传》一书,在我祖父祖母那一代人就作为课外阅读的好教材。一代大师优秀女作家萧红,用诗一般的语言、用像绘圆一样的方式,给我们描绘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旧中国的状况。它是一篇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没有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孔乙己、润土、阿Q那样人人皆知,但肃红用姻熟的与作技巧、抒情诗一般的意境,塑造追述的一个个人物,如祖父、二伯、冯歪嘴子等形象,也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尤其对三个普通女性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各显特征。如第一个女性,小团圆媳妇嫁到胡家后,经历了挨打、跳神、热水烫驱鬼到奄奄一息、无人问津,最后死于非命的过程,展现了残酷的封建传统、落后风俗的可怕画卷。

  而在整个过程中尽心尽力参与照顾的大孙子媳妇,最后只能用跟别人跑了的方式,追求自己幸福来反抗旧社会对妇女的摧残。而由媳妇熬成的婆婆,怀着为她好的愿望,用打骂、跳神、逼迫洗澡的方法来救治,最后反而使其致死还吓跑了另一个媳妇的结果,上演了一出家破人亡、鬼神之斗的生活悲剧。剧中人并不知其中原由,只能寂寞无语。这一家庭悲剧再次印证愚昧落后是精神枷锁、是无形的屠刀。

  作者萧红虽然生活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代,生活十分艰难。但她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是幸福的,她的后花园的童趣与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有异曲同工之妙,她描述的搭野台演戏和鲁迅展现的社戏媲美,同样为我们展现了旧社会农村南北文化习俗的相通,使我们对中国农村的过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通篇并无大场面、大事件、大人物的描写,但对那些发生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群中间、社会中最平凡最琐碎的事件,如卖猪肉、卖麻花、拉大车、修路面等,把整个东北农村生活情景都细腻逼真的加以描写,并用犀利的语言为人民大众喊出追求幸福、追求生活的心声。尤其是对卖麻花情景的描写更是淋漓至尽,看似十分平常的卖麻花所涉及的七个人物,一个提篮叫卖烧饼的在胡同东头喊道西头,篮子里糖麻花和油麻花,被人问价和挑拣也不发怒的性格,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和五个小孩买麻花的争夺打闹的全过程把东北城镇平凡市民家庭生活的细致情景描写的惟妙惟肖。所以她也可以称为百姓的作家。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生活、憧憬未来、昌有理想的特点,也从一些小事得到充分描述,尤其是磨砺中的爱情故事更是淋漓致尽。忠厚的爱妻、小的冯歪嘴子,在他所干活的磨房里与赶车老板女儿王大姑娘私自结婚生子,虽成了小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但她不为人们的鄙视而悲凄自卑,相反能抵抗唾沬奋力抗争,和老婆、孩子和和美美过日子,用自己最原始最全部的能力,来爱妻子、爱孩子,充满了不畏艰难、努力活下去的勇气。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繁衍不息、不断昌盛的源泉,也表现了萧红在逆境中向往幸福、向往未来的愿望。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及具独特艺术个性的女作家。她生活的时代是中华民族蒙受巨大灾难的时代,她的现代处境是凄的,但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的回忆,对亲人、亲友、多乡友的眷恋之情,从回忆小说中洋溢、流露,因此虽生活的热爱才是艺术创作永不干涸的源泉。

  萧红的艺术才能由于生活窘迫和疾病的折磨,在31岁就死去了,在一个美丽的年龄就离我们而去。但她留下的作品,却是我们宝贵财富,在文学的宝库中,是一块绚丽的瑰宝,受到许多文学大师的赞赏,更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热爱。她的作品,使我从平凡小事的描写中看到她宽大胸怀;从破碎不连贯的七个章节中,看到整个中国的全景展现。没文化,真可怕。落后要挨打,因落后,而最深受害者是劳苦大众。肃红作者就是在日本侵略中国,广大人民遭受战争之苦,而她只能和她的丈夫旅居香港,过着凄凉贫困的生活而萌生书写以灰暗色调为主的《呼兰河传》。更加激发起我们对现实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如今,在政府领导下,科学空前发达,生活不断进步,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经过六、七十年的变迀已增长到80多岁。这是在31岁早逝的萧红肯定没有预想到的。解放后,中国人民,尤其是劳苦大众都是国家的主人,再也没有外来侵略者欺凌和侮辱,中国人民再也不是贫穷困苦的东亚病夫,中华民族像一头从沉睡中醒来的雄狮。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越来越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我们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如果她能活到现在,一定会用更活泼的文章来歌颂、来描述。所以,时代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我们也期待更多歌颂当今的文学作品面世,来激励生活、激励青年。

《呼兰河传》读后感11

  花了半天时间把萧红的《呼兰河传》读完,竟觉意犹未尽,把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看了一遍,对萧红这一抗战时期的女作家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主要谈谈对小说的一些感受。

  《呼兰河传》更像是一部散文小说,有纪实的内容以回忆作者小时候生活的小城镇,更确切地说,是家里的小花园为基调,缓缓铺开,带领我们走进小女孩的世界,仿佛一次爱丽丝梦游仙境。

  读这部小说,第一感觉是文笔真实流畅,其中有一段关于火烧云的描写,生动形象,就是我们小学课文里那篇,今天才知道出自萧红之手。不得不佩服选课老师的慧眼。整部小说读下来,荡气回肠,又充满怜悯之心,有一些很荒诞的事情,被作者平静无情地写出来,给人的冲击力还是很大的。挑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当做一次读书笔记了。

  小说第一部分,作者详细回忆了呼兰河城街道上的每一家店铺,药铺、油铺、盐铺、布铺等,这些店铺如同国内小镇大多数店铺,不需要响当当的名字,周围的居民都知道是谁开的,做什么的,就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花重点笔墨写了街道上的一个泥坑,掉过人,也掉过动物,小镇居民还吃过里面淹死的猪肉。一个泥坑,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为小镇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许热闹。毕竟,有人/动物掉进去的时候,居民们都会热心帮助的。从侧面来看,泥坑一直没有得到修复,也是有着合理的理由。

  我们都知道东北冷,到底有多冷,没去过的人想必是体会不到。小说一开头,作者就描述了东北冷的程度,手上冻开裂口,耳朵冻掉(在后面有涉及),土地冻裂口,写得很真实,像我这种没去过东北的人,也仿佛体会到了那种冷。

  讲完小镇街道的店铺和泥坑,笔锋一转,就来到了作者家里,说是有30多间房,还有一个小花园,第一感觉是家里好大。后来查阅资料,原来萧红出自地主之家,有这么多房子也就不足为奇了。自家人常住5间,剩余的都租出去了。是的',在那个年代,已经有人租房了。租房的人,看描述大多都是穷人,其中有一间草房子歪歪斜斜,硬生生从正方形被吹成了菱形,在这样将塌的房子里,住的也有人。这其实也定下了全篇的基调,讲的是小人物,抑或者,穷人的故事。

  萧红和祖父的关系应该很好,她出生时,祖父60多岁;她四五岁时,祖父年近70;等她十几岁离开家,祖父80岁;后来在祖父80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作者小时候就和祖父在花园里,祖父做一些农活,她就在旁边帮忙,当然很多时候都是帮倒忙。比如给谷物除草,结果把谷物除掉。祖父干活时,她会摘玫瑰花给祖父做花环戴在草帽上,让祖父误以为是春天雨水太好玫瑰花开得旺香气飘得远。这种老人和儿孙之间怡然的生活,很有画面感,让人忍俊不禁。

  小孩子总喜欢探险,家里有两间储物间,小作者经常过去翻箱倒柜,把里面的旧物什找出来玩。想想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大概全世界的小孩子都一样吧。

  关于父母和祖母,作者写得很少。父亲在祖母去世的时候误踢了作者一脚,祖母则是用针扎过小作者,根据后来查阅的资料,萧红自小就不受家人喜爱,认为她的出生(端午节)不吉利,和她交好的只有祖父。

  和祖父的快乐时光中,有几个悲剧人物让人唏嘘。

  其一就是团圆媳妇,是一家租户的孙媳妇,最终没看明白是否以童养媳的身份到男方家的。总之这个小媳妇年仅12岁,因长得高大,活泼伶俐,对外宣称是14岁。才几十岁的姑娘,就成了别人家媳妇,这里真心感谢新时代,让我们十几岁的时候还能求学。婆婆为了给她下马威,打骂姑娘,绑起来用皮带抽,还用烧红的烙铁给姑娘酷刑,看到这里真很气愤,愚昧无知的封建社会不知残害了多少人!最终几番折腾下来,姑娘发高烧,大病一场。家人还不放过她,跳大神,用热水烫,还来回三次,最后硬生生把姑娘折磨死了。这个事件中,看似热心的邻居,最后都成了杀人的帮凶,只有祖父还保留理智,可是一个人的力量如何和时代抗争呢?再次鞭挞万恶的旧社会!

  还有最后篇章写的冯歪嘴,是个苦命却正直的人。他本是给雇主磨面的,每天和毛驴为伴,间或制作米糕来卖,增加收入。从名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相貌应该不好看,有一天小作者去磨坊,发现里面躺着一个孩子。后来就是冯歪嘴找到祖父,说他成家了,需要一间住处,善良的祖父就给了一间。冯歪嘴的雇主知道这件事后,过去破口大骂,极尽侮辱之词,冯歪嘴没有还嘴,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妻子的关心。更加卖力工作,挣钱给妻子买鸡蛋补充营养;不让妻子干重活,搬柴禾的活他都承包了。我想,这个冯歪嘴应该和《巴黎圣母院》的守塔人一样,外表虽然丑陋,内心却是善良的。不幸的是,妻子在生完第二个孩子后撒手人寰,当大家都以为冯歪嘴会一蹶不振的时候,他没有向生活妥协,而是一边工作一边抚养两个孩子。特别是小孩子,没吃过奶,他就用汤匙一口一口喂饭,看得人泪目。小儿子可能有病,因为书中写到,孩子一直长不大,小手小脚,没有写最终的解决。冯歪嘴却一直很乐观,孩子会笑了,会招手了,他都开心。真希望是个happy ending。

  在团圆媳妇和冯歪嘴中间,有个篇章是专门讲有二伯的,一个有点老学究的人物,喜欢和物件聊天,自尊心极强,还爱偷东西,总之是孔乙己和阿Q的合体,不是很喜欢这个人物,就不赘述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12

  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玲老师,试图通过萧红的《呼兰河传》来回答这个问题。

  萧红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最终完成于1940年。这时萧红29岁,人在香港。1942年初,写完这个小说一年多后,她就在香港去世了。呼兰河本来是东北的一条大河,萧红用它来指称自己的故乡呼兰县城。现在呼兰是哈尔滨的一个区,是大城市的一部分了,但是当年它不属于城市,而是一个有着独特乡土风情的东北小镇,与开放、摩登的“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完全不一样。《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千里之外回望故乡的作品。一个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时候对故乡可能会有什么情感呢?

  思乡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但怎么思,却各有各的不同。故乡之所以与你血脉相连,就是因为它连接着你在那里的生活记忆。思故乡,其实就是思你的过往生命。如果你当年在故乡得到的是爱与温暖,那么你的故乡记忆自然就是暖色调的;如果你当年在故乡受到的是迫害与歧视,那么你的故乡记忆自然就是灰暗的。

  当然,人的经验与情感往往没有那么单一,你的记忆可能是温馨与悲凉相交织的,那么故乡在你笔下自然就是一半光明、一半灰暗。思故乡,并不仅仅是思你的过往生命,而且还是思你的当下生活,思你的未来人生。如果我们现在的人生非常灰暗,那么,也许我们就需要借助过往故乡记忆的明亮色彩来拯救自我,来照亮我们通往未来的道路,这样,我们写故乡就有可能偏向选奇妙的事,写完这个或温馨或阴暗的故乡记忆,我们现在的生命状态就会被改变。过往的人生经历、过往的情感记忆,被你的笔召唤出来,它就会变成你当下心灵的一部分。《呼兰河传》总共有八个部分。前面有七章,后面加一个小结。一、二两章是对呼兰河整体乡土风情的描述,没有固定的主人公,童年的“我”这个主人公也没有出场。

  从第三章开始,小说的视角转到了“我”家的后院,写的就是主人公“我”的童年生活,以及“我”童年视野中所见到的“我”家院子中的人和事。我们现在来看萧红是如何回忆“我”的童年生活的。先提三个相关问题。第一个问题,“我”的童年生活主要在哪里展开?当然在“我”家的院子里,尤其集中在院内两个地方:后花园和储藏室。日后让“我”魂牵梦绕的则是那个后花园。第二个问题,童年与“我”关系最密切的人是谁?是祖父!第三个问题,后花园这个核心地点和祖父这个核心人物,在“我”现在的回忆中是什么样子的?是温馨的还是悲凉的?与“我”现在的心灵有什么关系? 我们带着这第三个问题往下读。先看萧红是怎么写后花园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结,也没有人问它。

  这里,动植物都拟人化了。花儿、小鸟、虫子都变得有主观意愿了。它们的主观意愿有什么特点呢?都有生命不受压制的特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呈现出生命自由自在的特质。为什么会有这个特点呢?这个特点是从动植物自身的属性里来的吗?显然不是。黄瓜开花后结果不结果,不存在它自己愿意不愿意的.问题。黄瓜的生长遵循的是自然律,与自由意志毫无关系。这种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只能是来自作者的主观心灵。萧红把自己关于生命自由的理想投注进自己的写作对象了。古人早就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寓于海。”萧红把自己渴望自由的“情”和“意”投注到花鸟虫身上了。黄瓜想结瓜就结瓜,不想结瓜就可以不结。这种艺术构思,显然是一种童话思维。写这样的句子,萧红完全变成了一个纯真的小女孩,沉醉到童话世界里去了。写作时的萧红,放下成年人的理性思维,向童年在后花园中玩耍的那个小姑娘回归,才会写出这样纯真无染的句子。萧红的文学人格由此显示出了她非常富有魅力的一面。我们不断提到过去与现在的关系,那么,童年回忆所生成的温馨的、本真的光芒,真的有足够的力量去驱散一个历尽沧桑的成年女性的生命荒凉吗?

  我们来看这段话: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我们从这段话中体会到的是什么心情?是悲凉,是伤感,对不对?此时,萧红历尽了岁月的沧桑,而且有家不能归。她把这种生命状态比喻成“逃荒”,这真是有无限的悲凉啊!

《呼兰河传》读后感13

  《呼兰河传》是一部怎样的书啊?

  它断断续续,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的,一个片段跳入另一个片段,让人摸不到脉络。

  它以一个孩子单纯天真的视角,描绘一个小镇上世态人情,继续自我童年生活的点滴。开始读有简单的趣事,可愈读愈会感到心头一点点沉重苦闷起来,直到最后情感波澜而久久不能平复。它是一篇叙述诗,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作者的眼里处处是新奇。春天。拔一个白菜,摘一个黄瓜,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一个大蜻蜒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蜒去了。夏天。呼兰河的火烧云是很好看的,变化极多,一转眼,一低头,那天空的东西就变了。秋天。偏偏这后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的,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冬天。储物室随便打开那一只箱子,里边必须有一些好看的东西,从而来消遣冬日漫长凝滞的日子。四季。自然的神奇带给作者性命最初的期冀和梦幻,童年的歌尽情流淌回荡在后园的小天地中,享受人生最纯真、未被世俗侵扰玷污的年华。

  但是,不幸,童年的乐趣总共加起来就这么多了吧。尽管还有唯一的一个玩伴,祖父。祖父慈祥而有童心,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像孩子似的。祖父拉着作者。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祖父授她唐诗,讲实在听厌了的故事。

  但是,小小的一点乐趣,怎样耐得住孩童渴求多彩新奇生活的欲望。在第四章,每节开头都是一句:“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院中摆着的破旧物,没有缘由,任其自然,更没什么乐趣;房子外表高大威武,但资料空虚;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邻居们生活千年如一日的刻板单调,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作者描述童年生活是为了给在呼兰河的人的生活反衬和预示。

  呼兰河的人是寂寞的。他们都是像作者这样由小长到大的,但他们也已经习惯了,觉得理所当然。因此他们抓住一切看热闹的机会,不放过呆板单调生活中极少有的乐趣,哪怕只是一个时常淹牲畜的大泥坑也是盛举,是令人窒息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也能让那些精神极度贫乏的人争吵上三天三夜。他们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冷了穿棉衣,天热了穿大褂,一年之中,必定要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是精神上的盛举。

  呼兰河的人是愚昧的。节日的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也但是是揩油借光的意思。有的说,此刻的学堂太不好了,有孩子是千万上不得学堂的。一上了学堂就天地人鬼神不分了。有的说他要到学堂把他的儿子领回来,不让他念书了。有的说孩子在学堂里念书,是越念越坏,比方吓掉了魂,他娘给他叫魂的.时候,你听他说什么?他说这叫迷信。你说再念下去那还了得吗?相比起来,作者没有鲁迅那样强烈的一针见血的批评和嘲讽,而是以点滴的笔墨,缓缓地渗透作者对封建恶习的厌恶和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

  呼兰河的人是麻木的。小团圆媳妇是书中被封建观点迫害最深的,在那个没有一点人性一点温暖的非人间。“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到之后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汤一次昏一次”;而周围人呢:“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他们眼见如此残忍的行为却大声叫好,一个人的死若是能带来点乐趣的话那就是好的,因此他们乐于看上吊,投河,跳井,自刎“反正不用买票,而且趣味无穷”。作者满含悲痛地描述了这种践踏性命,蔑视性命的行为,鞭挞又同情他们。是啊,这能怪他们吗?这能恨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吗?他们其实还是善良的,实在没有害人或自害的意思啊。他们同是被几千年传下来的思维、生活方式所迫害,最终成为一个个牺牲品。

  呼兰河的人是消极的。那些漏粉的人一向唱着歌,那唱不是从工作所得到的愉快,好像含着眼泪在笑似的。逆来顺受,你说我的性命可惜,我自我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我以为得意。不得意怎样样?人生是苦多乐少。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有二伯,老厨子,老胡一家,都是这样。

  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冯歪嘴子,他本该绝望,却镇静下来,照常生活着。他不似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姐那样无意的反抗,而是虽受限制,却寄寓着期望。

  《呼兰河传》就是这样一本书,风格明朗,笑里含着沉痛。以一个孩子的小视角,反映出中国的一个大时代。

《呼兰河传》读后感14

  苍凉中蕴含热情,歌颂时不忘批判,这是一幅旧中国东北小县城居民平凡但又不一般的生活风情图,更是浓缩了的20世纪初旧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与苦涩,无奈与挣扎,苦痛与麻木,愚昧与可笑。《呼兰河传》饱含了女作者的血泪,用回忆性的文字为我们展开了一帧真实无比却又生动形象的旧中国东北人民的命运画卷。写这部小说的原因是:"只因为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那里了。"写得之所以深刻、真实,是因为难以忘记,之所以难以忘记,是因为太过于熟悉,之所以太过于熟悉,是因为这些往事早已经刻进了脑海里,挥之不去,扫之不去,赶之不去,轰之不去。

  尽管她写起来似乎很得心应手,并不吃力,可是我读起来却颇感劳累,不是眼睛累,而是心累。那一串串文字,读起来不是那么简便,虽说写得很流畅、平实,资料很朴实、充实、真实,可是小说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老是不断的敲击着我的内心,使我的心为之打动,为之感动,为之颤动,为之激动。萧红用写散文的笔法来写小说,并且还是这种乡土题材的小说,读起来令人丝毫感觉不到有隔阂,而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那么的自然。

  她出生在这个小城里,童年的生活并不完美,尽她的父母皆在她身边,可是父母的爱对她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父亲的暴躁,母亲的冷漠,奶奶的凶悍,这些家人的爱她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唯一得到便是祖父的爱,这爱从她一出生就伴随着她,直至十几年后因祖父的去世而远去。幼年的她唯一的取乐方式就是和祖父在一齐,他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异常是在他们家里的园子里,留下了她最完美的回忆。这个园子里,有各种小动物和植物,爷爷种菜她也种,可是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劳而无功,白忙活一场。虽然如此,但他们都得到了千金难买的东西——欢乐。在园子里的这段童年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也是颇让人难以忘怀的,写得很投入,很不错,已被选入小学课本。在这个园子里,她慢慢长大,爷爷慢慢老去。

  祖父,是她心目中最可亲、可爱、可敬的家人。比起父母对她的漠视,祖母对她的凶狠,祖父与他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对她很热情,天天与她玩,有好吃的给她吃,有好玩的给她玩,想着法子逗她玩,教她识字,读诗,认识事物。她也喜欢和这个老爷爷开玩笑,用玩笑来愉悦彼此的心境。祖父还是个很正直的人,见胡家的团圆媳妇几乎快被折磨死了,胡家的人又想把她休了,他就说:"好好的`孩子快让他们捉弄死了。"并且还决定让胡家的人搬走,房子不租给这样的人家。冯歪嘴子的私生子出生后,一家人没地方住,他不假思索地就让出了一间房子让他们住。由此可见,祖父是个对外人也很热心的人,与其他一味压榨盘剥农民的地主还是有所不一样的。

  读完这部小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不少。比如说有二伯,无父无母,无子无女,六十多的人了,跟随"我"祖父三十多年了,也自恃资历老,常对别人颐指气使,还好发牢骚。并且之后经学会了偷盗,偷起了"我"家的东西拿出去换钱,被"我"发现了就想收买"我".之后,他被"我"爸爸揍了一顿。冯歪嘴子,本是个磨倌,却与王大姐好上了,还生下来私生子,所以,他们,尤其是王大姐没少遭人白眼,受尽了冷嘲热讽。可是他们还是历尽艰辛,挺过来了,当日子一步步好过来时,王大姐却因产后风而死,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与他相依为命。胡家的团圆媳妇,只是一个12岁的女孩子,或许是因为年纪小的原因吧,见人爱笑,可是而这笑竟然也被人当做缺点。因为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做媳妇的见人就笑是不妥当的,所以大家就当她是病了,不正常了。于是,就请来跳大神来给团圆媳妇治"病",不行又请来了一个所谓的云游真人来治,结果"病"没治好,倒是被骗走了一大把钱。最终把她弄到热水里,当众脱完她的衣服,用热水浇她的头,昏了停下,醒来之后浇,之后又用针刺、鞭打,把她"治"的奄奄一息,最终最终死去了。愚昧无知而又残忍的人,把这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给活活折腾死了,到底是她病了,还是这一帮子人不正常了?

  萧红用一个孩子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一个孩子的语气来叙述这些个故事,用一个孩子的独特方式来解读这些问题,虽不免幼稚,甚至异想天开,毕竟童言无忌,说出了许多的"大人"说不出来的真话,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对这方土地爱的执着,爱的深沉,爱的无法自拔,所以下起笔来很容易,写下的东西很厚重,很耐读。联系到作者苦难的一生,再来读这些文字,心中翻腾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苦痛,是无奈,是唏嘘,还有在泪水里浸泡许久的温暖。

《呼兰河传》读后感15

  在一个午后,享受着慵懒的阳光,品着一杯果汁,看着手中的书——《呼兰河传》。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首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评价。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东北边远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也展示了她独特的艺术个性。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中,“我”是个不谙世事、天真无邪的孩童,用一双清澈的眼睛打量一切。祖父、后花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小说的开端。在这小小的县城里,有着淳朴的居民和纯净的乡村生活,虽不如大城市那般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描写了童年时最爱的花园,我特别喜欢那一段。童话般的意境,诗般的语言,简单又活泼,写得多好!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自己。

  现在,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然而,我们却不曾想到,在家中长辈的那一个年代,是那么贫苦。记得小时候,在我吃晚饭时,总爱是把米粒饭菜吃的遍地都是,桌子上也是一片狼藉,明明碗里还有大半碗饭菜没吃就倒进了泔水桶。每每这时,妈妈便像唐僧一样的来教育我。我虽然表面上很不耐烦,但却牢牢的把妈妈的话记在了心里。那时候,人们的生活那么困苦,妈妈很小的时候便要去田里干农活。常常是一天忙到晚,饿得肚子咕咕叫却还是吃不上一顿饱饭,仅有的那一点食物还不够塞牙缝的,却要分给一家五口人吃。在我们奢侈的挥霍水果时,你可曾想到,在那个年代,被说新鲜可口的水果了,就是烂的都没有。冬天,在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却还嚷嚷着冷时,那时候的人们却只穿一件薄衣站在风霜雨雪中不停的干活。

  而我们的童年是幸福的`,像一首诗,像一幅画,没有烦恼,没有纷争。

  但文中小团圆媳妇的童年也是那么悲惨,她短暂的生命让我感到深深的痛楚。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女孩,竟因家中贫苦,被千里迢迢送去当童养媳。她刚入门不久,就被婆婆折磨。在她做错事情时,她的婆婆便狠心的把她吊在房梁上,用烧得通红的铁块烙她的脚底板,而她的公公也在一旁助纣为孽,用皮鞭抽打她瘦小的身子。在她生病时,婆家人给她用开水洗澡。当时的人们因为相信迷信、土方法,竟都跑来看热闹。看着她在水里痛苦地挣扎,没有人来救她。当她昏死过去时,人们才跑过去,有人还留下了眼泪。也许是因为愚昧的村民不懂得科学,只懂得用封建迷信的方法来“救人”。当他们看到昏死的小团圆媳妇,心里掩埋的良知,怜悯之心才被唤醒。可最终,她还是难逃悲惨的结局。每每读到这里,我总会义愤鹰填的久久不能自已。

  平复了心情,合上书本,天边已燃起了火烧云,我闭上双眼,细细地回忆着书中的每一个字眼儿。整篇小说既朴素又流畅,读着它,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不论是小城的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野合子戏,还是北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作者萧红笔下充满生机的图画,令人读后掩卷长思,满口余香,回味无穷……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最近,我喜欢上了被作家茅盾这样评价的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随着它,我慢慢走进了萧红小时候眼里的家乡,位于黑龙江省的一个边远小城——呼兰河。

  女作家萧红就出生在黑龙江的呼兰河畔。她半生漂泊,命运多舛,年仅31岁就去世了。她的代表作有《生死场》、《小城三月》和《呼兰河传》等。写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的小说《呼兰河传》,是她的最后一部著作。

  在这本书中,萧红介绍了家乡呼兰河的景色、习俗和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呼兰河的景色优美,习俗很多,像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都让人感到十分新奇。小萧红的童年生活虽苦多乐少,每天都要忍受父亲的冷漠、母亲的恶言恶色,还被外祖母用针扎过手指,却也和童心未泯的外祖父,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像后花园和储藏室,都是小萧红的“天堂”。在后花园,她把玫瑰摘下来,一朵朵插在外祖父的草帽上。外祖父不知道,还说:“今年的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怕也闻得到。”直到回到家,被家里人笑,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在储藏室,她找到了一把小锯,便椅子腿上锯一锯,床沿上锯一锯。吃饭时,她还用这小锯锯馒头;睡觉时,做起梦来也会喊:“我的小锯哪里去了?”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小萧红的活泼、淘气和快乐,也能感受到慈祥的外祖父对她的爱。在她不幸的童年中,这种温暖十分可贵。

  当然,这本书也讽刺了当地人的无知、迷信和各种陋习。像老胡家的童养媳,天天被婆婆打骂,变得神志不清,疯疯癫癫。婆婆却以为她是鬼神附身,用抽贴、跳大神一类的办法来治她,还把她按进滚烫的开水里洗澡,结果反而把她给“治”死了。这些描写不禁让我们对这位童养媳,以及书中其他遭受陋习迫害的人,增加了无限的同情。

  《呼兰河传》这本书不仅让我知道了呼兰河一带的风土人情,“看”到了可爱的小萧红,更让我了解了偏远地区人们的迷信以及各种陋习的可怕之处。我喜爱这本书——《呼兰河传》,我喜欢小萧红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乡人的回忆与同情,我更盼望有一天能亲自去呼兰河看一看……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的教案08-25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1-27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2-04

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02-04

《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05-18

呼兰河传心得体会03-10

《呼兰河传》的优秀读书笔记10-22

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范文10-03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集锦01-14

《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通用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