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3-09-20 07:44: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大全(1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大全(14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1

  今夏,我阅读了一本《傅雷家书》。每一封家书,每一行话语,每一个字中,无不触及着我的心。读罢,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傅雷对傅聪深深的情谊打动了我,倒不如说是那份执著的父爱感动了我。

  初读《傅雷家书》,令我记忆最深的便是傅雷的第一封家书,因为那是一封我从未见过的如此真切动人的父爱表露。第一封家书主要讲述了傅雷举家为傅聪送行的过程以及傅雷对儿子培养过程中的反思。说真的,家书的开头朴实无华,似乎有种白描的手法,只简单地勾勒出送行的痛哭场面,让人不禁心生厌倦。而接下来,傅雷的一句“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似的”,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内心。在我看来,这句话是多么地难以让一个男人说出。它虽然深切地表达了难舍难分的情感,但它却又表达了一个人的难以取舍,不敢对孩子撒手让他自己勇敢地拼出自我。初读这句话,还让我误认为是傅聪母亲之言,没想到此书确为傅雷所书,所以我不由得震惊傅雷这一句如此柔情的言语。它仿佛让我深深地走入了一个父亲的内心最深处,它带给我的不再是一个刚毅、坚强,冷漠的父亲形象,却令我看到了一个铁骨柔情的大爱男儿。是这封朴实无华、不加繁缀的家书使我一下子便走进了一位父亲的内心,它让我走到了从未进入的境界,更令我从内心又一次重新定义了父亲这一形象。

  古人有云:子不教,父之过。如今又有:望子成龙之说。一个个对子女教育重担便落到了父亲的肩上。然而,作为一个男人哪一个不是风里来雨里去地忙事业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呢?哪一个又不是看到子女做错了事而恨铁不成钢呢?古往今来,相信父亲在多数子女心中总会是威严,不尽人情并且坚强、刚毅的形象,而了解父亲内心的人少之又少,人心皆为肉生,不可能有钢铁一样内心的人。所以,父亲作为男人,在他的阳刚之下总不会如母亲般的柔情似水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想想自己,考试失利时父亲的训导,闯祸时父亲的训诫,胡闹时父亲的严肃,哪一项不是父亲深深的爱?若是与自己不相干的人犯错,他又何苦于大动干戈呢?所以,回想之前的每一次训导,我都感觉十分珍贵,因为那其中有父亲无价的爱阿!因为,我觉得每一个父亲都有他柔情的一面,只但是父亲从不轻易地表露。所以我想,只有我们多多地理解父亲,体会父亲,才会更好地感悟父亲独特的爱。

  比较傅雷与我的父亲,我想在下文我又发现了共同点。下文中傅雷进行了一次反思,就他在傅聪少年时曾打过傅聪,他感觉自己很对不起傅聪,不该那样地粗暴。我想,傅雷能如此柔情而自己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呢?每一个父亲不可能是不爱自己子女的,然而有时方法或许不当,我们也应暂时理解,事后哪怕多多地沟通校正也是能够的。毕竟我们最起码要尊重父亲,再细细地体会父亲,体谅父亲,理解父亲不轻易流露的爱。

  《傅雷家书》带给我一次与众不同的心路历程。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2

  《傅雷家书》是一篇呕心沥血的教子篇,那一封封家书,就像那促膝的谈心,在默默无言中不知不觉地拉近了我和父母距离,我聆听着,感受着,铭记着。

  谁人没有父母,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傅雷家书》让我发现了另一种父母之爱、父子情深。它不是父母对儿女的谆谆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最平凡的关心、理解和沟通。傅雷敢于在家书中剖析自己,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把自身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像涓涓细流灌注在儿子成长的心田中。傅雷先生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做人要直面困难。

  傅雷告诉儿子“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的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泪是培养心灵的琼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博大的同情心。”人生路上,困难、汗水和辛酸是在所难免的。面对这些挫折,我们只有“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抱着永不放弃的心理,最终才能超越自我,走向成功。这样的人生感悟,既是傅雷对儿子的告诫,也是天下所有父母对子女们的忠告!

  做人要懂得善良。

  傅雷告诉儿子“人应该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善,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惩罚,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善,应该是发自我们内心,奉献给社会的。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关爱别人,使别人因为自己的“善”而变得无比幸福,这才叫真善。

  读《傅雷家书》,我感动于傅雷先生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子女的作文关爱。大到事业、人生和艺术,小到吃饭、穿衣和花钱,事无巨细,关怀备至。从家信的言谈语气中,我们看出傅雷是一位要求极其严格的人,甚至有些刻薄。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这样的爱子教子的精神怎么能不令人感动至深,钦佩至极。

  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对子女满怀关爱,使儿女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其实我们的父亲也像傅雷一样的平凡而伟大: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他们的鬓角已经斑白;为子女的成长费尽心血,这就是伟大的父爱,这就是真正的父亲。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刻骨铭心:“人一辈子都在*——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啊!当我们面对成功时,要谦虚待人;面对失败时,要积极进取、相信自己;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乐曲,只有这些*和低潮,我们才会有多姿多彩的生活。我们只有坦然面对它们,选择合适的方法应对,这样才能真正感受生活的乐趣,才能真正幸福。

  读过这本书后,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导,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给了我巨大的感染启发。我觉得傅雷不仅在为他自己的儿子指路,他也成为了我心目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和父母沟通的道路。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3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融于日常生活,体此刻举手投足之中,成为渗透力最强的教育因素,构成孩子成长为合格人才的最基础层面。

  傅雷不论是为了参加一个活动打领带,还是译一篇著作,他都是持着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做。

  他在每封家书中都不写错别字,这既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以此教育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做事要认真。

  他这种严谨的态度对傅聪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有这样一个孩子,在校园里是老师的小助手,有正义感,班上同学有做得不对的事,他都勇于指出,他也乐于助人,老师们都觉得这个孩子以后的发展肯定不错。一天,老师接待了他母亲的来访,他母亲向老师诉苦,说这个孩子在家里是如何的不听话、如何的顶撞她、如何的习惯差,这个孩子首先还听着母亲对他的各种指责,说得多了,孩子不耐烦,就要他母亲不要再说了,可这位母亲还是不停的指责,孩子忍不住了,对着母亲说:你总说我这不好那不好,你自己呢?你还到超市偷过笔。老师和母亲都愣住了,母亲赶紧否认,孩子生气了说:我亲眼望见的,你只付了一支笔的钱,可你拿了三支笔,另两支你偷偷藏在口袋里。母亲不停的否认,孩子怒目相对,老师尴尬的呆在一旁……之后这个孩子初中毕业后因为偷抢,被派出所拘留了。

  我刚刚说的两个例子是个案,它没有普遍的代表好处,说这样的例子是因为我想告诫自己、提醒所有父母:教育无小事,我们务必树立正确的“三观”,每时每刻我们都务必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

  学会等待:

  人生是一个过程,忍耐和等待是它的必修课,撒下一粒种子,不懂得等待,是不会看到它开花结果的那一天的。

  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也让它多了一些浮躁、一些急功近利,辐射到家庭教育上,让我们为人父母者变得有点急于求成。孩子犯错了,我们想要他立刻改正并永不再犯;孩子成绩不好,我们给他找补习老师,期望他下次考试成绩有个飞跃……我们太着急了,有时候我们上火了、寝食难安了、内分泌失调了,我们仍然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改变他,可偏偏这个熊孩子不但不按照我们的想法改变,甚至变得让我们怒发冲冠、雷霆万钧。这时候,请千万要记得:深呼吸、深呼吸、再深呼吸!告诉自己:咱家的这朵花还需要阳光、雨露,还未到开放的.时候,让我们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期盼、静候花开。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父母,我们要做的远不止我所说的这三个方面,它需要我们有耐心、有智慧、持之以恒的去努力。

  最后,我用李嘉诚先生的一句话作为这天的结语: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让我们不再犹豫、不再迟疑,用心的担当好父母这一主角,成就我们与孩子的幸福人生。谢谢!

  没有傅雷先生写给儿子的长篇书信,爸爸妈妈对于我的教导与指引都溶于生活这汪清泉中,在实践中把他们的教育思想传给我,引导我成为一个真诚正直的人。爸爸妈妈给予我的“书信”就是一张张贴在冰箱上,压在茶几上,留在桌子上的小纸条,上面写着日常琐事和给予我的深切关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4

  《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的一本家信集。字里行间,充满了父母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最近我一直沉浸在这本书中。不是这本书的语言有多么精彩,也不是这本书的情节有多么动人,而是这本书的浓浓父母之爱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封封书信,最短的一两百字,最长的七千多字,但是无论长短,每封信中都能透露出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期盼与热爱。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心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傅雷对儿子的爱,他与儿子的书信往来一直不断,每一封都体现了傅雷对儿子的牵挂,他的每一封家书都十分认真地完成,毫无草草了事的意思,这使我看到了傅雷成熟稳重的一面,也看到了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爱。不为父母不知父母恩,做了父母后才能理解傅雷的细腻心思,儿子稍晚些回信,夜里就翻江倒海。也想到了我的母亲,每次回家看我不舒心一定要问东问西,一定要了解清楚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何解决才肯罢休。也许读完这本书,你会对自己的父母多了几分理解,也许你会在对待孩子上有自己的反思。

  作为“教子篇”的《傅雷家书》其实也诠释了母爱的真理。当看完这本书时,感慨颇深,想到了我的母亲。其实我的母亲也是这般慈爱的啊!母爱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其感情之纯真、质朴,真是令人动容啊!亲爱的妈妈,自从我不由自主的`跟随你进入医院妇产科之后,我的双眼就从此印入了你的生命为我付出毕生心血的影像。妈妈,你从我虽有生命但还不曾出你肚皮睁眼看世界的十月时间里,你巳经让我感觉到了伟大的生命母爱。因为,从你有了我,你的生活里就从此将我的一切放在了你考虑事情的首位而宁愿牺牲自我。从我踉跄学步到依呀学语,再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期间贯穿的你和爸爸每天晚上带着我从小提琴一级学到最高级,风雨无阻地教育成长我直至大学和工作,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知道,妈妈你性格刚毅又爱憎分明,你视家为生命的全部。后来,我结婚了,离开你和爸住到自己的小家,我把生命的余下大部份时间交托给了我的小家庭。我知道,你舍不得让我这块你心头掉下的肉离开你而去独立组家生活,因为你一直而且永远会视我是你永远永远的小呵护小可爱小心肝小女儿!我知道,妈妈你对我的养育之恩希望之情,我也许用一生都报答不完你对我的恩情。然而,我还是想,能尽量多的给你我对你的回报。工作后的每年母亲节,我都要为你精心挑选一份礼物想送给你。而你知道后总说,其实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开心就好。这句话,听得我心里酸酸的。一句妈妈我爱你,多么的轻描淡写,又怎够承载我对你的感激?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5

  千百封书信寄托着说也说不完的爱,一句句殷切期望背后是数也数不清的情。说到《傅雷家书》,那其中蕴含着的浓浓父子情,被人们口口称颂。在阅读这“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的时候,或许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傅雷那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父爱,也会感叹于傅雷教子的成功,可很少人又去思考过,傅雷除了在笔头上教育孩子,实际又是怎么做的呢?

  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

  一、在教育孩子时,傅雷永远身作则。

  傅雷、朱梅馥和全天下所有父母一样,都希望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也会提出一些作为过来人的建议。书中写道“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而傅雷也的确是做到了这一点,他奉劝儿子要多努力,因为“勤奋比天赋更重要”。而他自己也一天花费十几个小时来进行他的翻译工作,他所翻译的《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全集》《幻灭》《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至今都是不朽的名作,后人还专门设立了“傅雷翻译出版奖”来表彰那些近代优秀的发育翻译家们,他在学术方面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尽管儿子在国外留学,他仍然时刻培养儿子爱国的思想观念。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大多人们并没有足够文化艺术素养。对于以音乐表演艺术来谋生的`钢琴家傅聪来说,在国外发展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但傅雷在信中多次提到“你不是抱着一腔热情,想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吗?而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是多方面的,并不限于用音乐去安慰心灵———虽然这是你最主要的任务。”尽管傅聪不能通过音乐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去,但他可以通过用事实使别人受到他实质的帮助。

  同时,傅雷也在思想方面教授了傅聪许多中国优秀哲学。书信中写到“富贵于我如浮云,在你我是一条极崇高极可羡的理想准则。或许是气质不同,并非多数中国人全是那么淡泊。我们不能把自己太理想化。“傅雷对于巴尔扎克笔下那些为了追求富贵奋不顾身的那些人十分不理解,并要求孩子要学习传统的中国哲学,可以看出他至始至终不忘初心。

  傅雷从1940年开始一直从事外国文学译著工作,同时参加马叙伦、陈叔通等筹备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建国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及书记处书记,上海市政协的委员。他应该是最希望党、希望国家发展的更好的,也是最最不应该被扣上“反党”的帽子的。或许傅雷倾注一番心血在这上面,到头来却受了当头一击,极度的失望或许是他自杀的原因之一吧。

  傅雷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观念现在看看也毫不过时。我认为现代家长们也应该学习他的教育方法。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6

  翻开泛黄的纸页,浓浓墨香中,是家里流露出的真挚父爱。读罢全书,傅雷对孩子的谆谆教诲和他真诚直率的人格魅力,无不令人钦佩和感动。《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严肃、一丝不苟的对待一切,做一个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作为父亲,傅雷教子极严,可他又具有令人感动的真诚和朴实。

  在送走将去波兰的傅聪后,离别之悲不由的唤起傅雷对往事的回忆。在家书中,他深刻的反省自己,后悔自己当初不近人情的教育“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父亲能够对儿子真诚的道歉,一切的爱,都在父亲的忏悔中彰显出来。傅雷教子,始终保持着以德为先,做人为本的原则“做人第一,其次才是艺术。”很少有人教育艺术学生如此多的道德,傅雷在育人方面可谓呕心沥血。

  他告诉傅聪,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只有心灵无比纯洁才会将艺术表现的动人,这与傅雷的直率和坦诚是分不开的。父亲从小給予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没有白费,即使远在波兰,傅聪仍然热爱着祖国,坚持父亲給预的信条,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当然,对于傅聪的努力换来的成绩,傅雷也是由衷的为他骄傲和自豪,在高兴之余也为傅聪的坚强,不为胜利冲昏头脑而安慰。“多少过分的谀辞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傅雷就是儿子的良师益友,辛勤教育又不忘衷心赞美,衷心赞美不忘谆谆告诫,深沉无言的父爱,皆凝聚其中。

  一封封家书,将相隔万里的两人的心连在了一起,一边是孩子勤奋的练习,另一边的父亲却殷切地注视着他的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的预想他在前行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情景,并替他做出预案,为他寄去各种书籍作为养料,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傅雷高深的艺术造诣,也看到了一颗崇高的父亲的心。傅聪也从书信中吸收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好像父母仍然在他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家书给予傅聪成长的力量,让他去战胜各种困难和魔障,找准自己人生的方向。傅雷就是这样将自己的爱与期望诉诸笔端,寄给远在异乡的儿子,从不间断。

  在一封封家书中,我读出了傅雷的真意:“我还不甘落后,还想事事、处处追上你们,了解你们,同时也想竭力把我们的经验和理智献给你们,做你们一支忠实的手杖。如果有一天你们感到这根手杖是个累赘的时候,我会销声匿迹,决不来绊你们的脚。”肺腑之言,舐犊之情,不经意间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掀开扉页那张照片,傅雷专注的给孩子写信的情景更平添一份感动,那份执着真挚的爱在心中挥之不去。《 傅雷家书》读完了,而天下父母爱子之心是永远不变的。所以,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分钟,用心感受父母的爱吧,这也是做为子女的最好报答。

  初中生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600字(二)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7

  其实,没有阅读之前,我一直以为这只是几百篇无聊的书信。可到现在,我竟一时,有点舍不得读完。

  其实,谁都不曾倚马万言,可偏偏面对家人,所爱之人,叮咛、关怀全会涌上心头。

  在中国这个相对封建的大家庭中,别说“我爱你”,就连“谢谢”两字都难以启齿,于是,书信便成了这个我们交流的其中一种方式了。

  “家书”,内容也似题目一般亲切,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温柔”的感觉,每个字,都是万千纠结之后提笔而写。

  每次阅读都觉得如沐春风,如母亲轻柔地爱抚着你。

  每次阅读,都有所感悟,“什么是牵挂”,“什么是爱”,“什么是教养”。

  总之就是开卷有益。溢出纸的全是父母谆谆教诲,扣动心弦的就是与孩子真诚的交流,于是便成就了傅雷老先生必胜的骄傲——两个儿子,傅聪、傅敏。

  这不过是典范罢了,中国还有千千万这样的家庭,父母言传身教,孩子耳需目染又成就了上下五千年华夏。

  因此,孝是要问什么是家,这便是了。简简单单,不只限于心与心的呼应,更是个体与家的联系。

  来来往往的不是信,更不是对生活的监督,是习惯,是修养,是挂念,也是对家人,对自己的交代。

  大概每个家庭都是这样,父亲从始至终与孩子少有交流,而母亲总是以许多种多愁善感的方法引导,可孩子的成长离开了任何乙方都会偏离方向。

  而傅家却没有这种情况,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对家的责任,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付出爱,悲哀。

  同时每个人都明白自己所吹的位置,于是各尽其能,即使有不愉快,不顺心的事,都能冷静地说出口,一起努力总比冷眼旁观的好呀。

  每个人都像一节莲子,环环相扣,于是拿得起,也放得下,看到大局,也看到细节。

  这其中傅聪与父亲的沟通甚多,刷新了我对父与子这种关系的认知。

  就以我而言,我与我的父亲也少有交流,因为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座高山,是时间都难以跨越的高度,并且父亲脾气又怪,于是每次我们待在一起,总觉压抑,甚至没有言语的沟通。

  就是这样,他成了我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人。

  而信中的傅老先生却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化解了这些问题,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孩子的现实,以母亲般的轻柔的语气教导着相隔千里的孩子。

  大到傅聪的'演出,小至生活细节,全部用心地装进信封。温柔地送达另一个家的远方。

  谁说家书要饱含深情,让彼此都热泪盈眶,其实再小的事,也是家人关注的点。

  这些最了解你的人,可以从字里行间看见你的年少,看见你的苍老,以解他们内心“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的情感。

  这大概便是我此次阅读的感触了,不至深处,不及浅处。

  尽管,傅雷夫妇驾鹤而去,但他们对现代家庭的影响深远。

  以至于,又从这些家庭中看到了他们,他们正站在清晨的田野里,沐浴着阳光、微风。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8

  在交通和通信高速发达的今天,纸质手写书信可以说已经成为稀世珍品了。我们又有多久没有写过或收过一封亲笔信了呢?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很久、很久了。当我翻开这部家喻户晓的亲子通信集《傅雷家书》并认真读完,我感慨良多。

  《傅雷家书》,由我国翻译家傅雷及其妻子朱梅馥、长子傅聪著,次子傅敏选编。始于194年长子傅聪出国留学习练钢琴之时,止于1966年傅雷夫妇由于受政治迫害而双双赴死之际,共174篇。呕心沥血,拳拳深情都付于此。

  通过这些信我学习到的是人生智慧,感悟到的是舐犊亲情。

  首先,我认识了一个不完美而善于反思的父亲——傅雷。

  信中傅雷说:"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他对于青少年时期的两个儿子的教育过于严苛,傅聪甚至有离家出走的经历。在和妻子订婚及以后的婚姻生活中,也偶有移情于他人的情况,这是傅雷不完美的.一面,但在后的信中,傅雷不断反思并警醒儿子傅聪在育子方面和夫妻关系方面千万别走自己的老路,并给了儿子很多可行而有益的建议。试问我们谁是完美的?勇于反思、及时改正难道不是最可贵吗?

  其次,我认识了赤子傅雷。信中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就会创造一个世界。"那么什么样的人是赤子呢?我个人认为是单纯至极而执着于追求的人。那么赤子傅雷追求的是什么呢?我想首先是艺术,傅雷热爱绘画艺术、雕刻艺术、建筑艺术、音乐艺术、学艺术……其次他热爱大自然,他一再提醒儿子傅聪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接触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找寻音乐的灵感。再次他热爱祖国,他叮嘱自己的儿子学有所成要报效祖国,他自己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化建设之中,指点江、激扬字,而这都在政治风暴临之际成为刺向他的利剑。在生命的后期,他忍受贫、忍受病,但他不能忍受加在他头上不爱国的帽子,于是革之初他选择了和妻子双双赴死的悲剧抵抗这顶帽子,实在让人扼腕叹息。我曾思考,为什么他不能像沈从、杨绛等人那样或幽默、或坚毅地熬过那段荒诞的岁月呢?我想是爱之深、责之切吧。是他固执地把爱国和政治混为一谈,而不知自己只是政治闹剧和丑剧的牺牲品。

  再次,我想说说《傅雷家书》教给了我什么。

  它教我热爱生活中的美好,它说: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它教给我如何做人,它说: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

  它告诉我为什么要合理安排生活,它说:日常生活有规律,并非求生活刻板枯燥,而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节省更多的精力做些有用的事,读些有益的书,总之是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它教给我如何择偶、怎样和睦夫妻关系、如何育儿、如何解读中国化……

  这样一部亲子通信集,以书信的形式将生活的智慧向我们娓娓道,若我们将其束之高阁,它一定远在天涯,若我们捧起在手,它一定近在咫尺,让我们读起吧,让我们更加地热爱艺术、热爱真理、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的亲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9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人类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我们都渴望成功,希望做一番大事业,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打开财富的智慧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10

  《傅雷家书》自1981年初版以来,畅销不衰。傅雷在家书中谈艺术、谈人生、谈修养、谈婚姻,读者倾情于家书中所体现的家教家风和做人的道理,更有甚者照单全收,以此作为育人的信条。从中固然可见傅家门风的深刻和别致,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傅雷和傅聪。为人父母者至少要有以下三种德性才堪仿照傅雷故事。

  一是博学。在艺术、语言、时政上都能作一番深入的阐释,能和孩子成为讨论艺术的对手。二是敏感,敏感于艺术,敏感于为人,敏感于处世,敏感于空虚感的侵袭,敏感于家用拮据时向儿子张口,甚至敏感于猫的冻死,非得有一颗敏感的心,才能感受到这片赤诚。三是坦诚,坦诚少不更事的情感波动,成长经历造成的性格缺憾,时代背景造成的虚无幻灭。

  有段时间曾流行过“认真你就输了”这句话。我一直不认同。果然,在任何一个时代,认真除了受到尊重,也会被人嘲笑。“认真”这样一个词,也许不适合被放在社会中去讨论,不适合放入外部的评

  价体系里,被评价为认真,也许是呆板、教条的另一种说法。其实“认真”,在我的心里一直是对自己的要求,尽人事听天命,要求做事的过程对的起自己,不辜负自己就可以了,是某种程度上的自律。所做过的事,都会累积成人生上垫脚的路,至于想走什么路,那就看你要不要“认真”了。

  在书中,傅雷这样对孩子说:“至于‘认真’受人尊重或被人讪笑的问题,事实上并不像你说的那么简单,一切要靠资历与工作成绩的积累。即使在你认为更合理的社会中,认真而受到重视的实例也很少;反之在乌烟瘴气的场合,正义与真理得胜的.事情也未始没有。”

  我一直觉得他说的很对,在社会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被人嘲笑“认真”,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事,让人可以不那么认真地去做,比如上一些选修课,有的人总是“水一水”就过去了,然而,有些事情,是不能这样的。认真或许已经变成了另一种含义,但是,至少,要坚持自己的本心。

  书中“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体现了傅雷对傅聪离家的不舍但又不得不为的矛盾心理。

  爱孩子,就让他向外发展,让他在经历风风雨雨后学会成长,傅雷夫妇对傅聪和傅敏的爱,是那么含蓄却又深刻。他们没有把他们宠

  成温室里的花朵,当傅聪遇到挫折跌倒哭泣时,傅雷并没有心疼地把傅聪扶起来然后跟他说“孩子,前面有困难,咱不前行了”,而是通过和风细雨般的鼓励让傅聪自己爬起来,然后勇敢地向前;爱他不等于包容他的错误,面对错误,他鼓励傅聪“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做人——不仅学会做一个有品德的人,还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傅雷用自己现身经历的说法,告诫傅聪要有民族荣辱感,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11

  八天的时间,把《傅雷家书》读完,二百封信,十三年的思念,十三年的叮咛,十三年的交流,十三年的嘱托。

  世上绝少有这样的一对父子或母子吧!从五四年傅聪离开祖国赴波兰学习,漫长的十三年间,傅雷夫妇基本上是不间断地给儿子写信,在收集的二百封信中,没有看到傅聪回信的我们,却依稀在经历着傅聪的成长,在他成长的每一步,都能体会到父母殷切的期许与希望,饱含着傅雷夫妇在其成功路上的谆谆教诲,家风与教养透过这一封封家书来进行传递与传承,子女的成功不单纯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父母言传身教的最好体现。

  在这两百封家书当中,我们体会最多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思念。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傅聪是应其它国家邀请,代表国家参加比赛进而留学,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正是因家良好的家教以及傅雷夫妇深厚的艺术修养,才造就了当时优秀的傅聪,对于傅聪的`出国,夫妇俩即是不舍,但又不能不舍,在多数的信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并不羞于表达对孩子的思念和爱,对傅聪有时不能及时回信的抱怨,即便身边有傅敏陪伴,天下的父母都是这般对孩子的吧,既要放手又不舍放手。

  其次,我们可以见识到傅雷夫妇深厚的艺术底蕴。我们可以看到双方对于艺术的交流与探讨,也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碰撞与共鸣,傅雷夫妇源源不断地将国内有价值的艺术资料邮寄给傅聪,也不断地对傅聪的作品加以评价及指导,更不时地督促傅聪应该到什么样的环境去培养自己的艺术灵感……艺术修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再次,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夫妇对傅聪家教之严,在很多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傅聪的批评,甚至于对其写信的字体,甚至于到某一个字,傅雷经常说傅聪的性格和他一样,就是这样的性格,需要怎么样弥补缺点。还有就是对傅聪人生之路的指引,从其在国外的日常生活,到渐渐长大后的恋爱与婚姻,甚至对从未见面的外国儿媳也纳入到教育的范畴中来,从夫妇两自身的琴瑟合鸣,指导双方如何互相体谅,从家庭经营过程中的柴米油盐,到如何精打细算地维持收支平衡,事无巨细,情意殷殷。在政治上相当敏感的当时,傅雷不但向傅聪通报国内的时局,而且嘱咐傅聪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因失言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书信当中,我们最有感触的应该是我们并未体会到两人之间的代沟,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之间沟通是比较畅快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这个家庭中成员间的信任与平等,每封家书都会给孩子阐明一些道理,指引一些方向,在当时的环境当中,这种父子或母子间的关系并不常见,这种良好的家风也使傅雷夫妇能够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兄弟二人成为必然。

  教养同样是个积累的过程,它与人成长环境的贫富无关,却与这个环境中的指引人息息相关,透过家书看傅雷夫妇,我们只能慨叹其二人的英年早逝,钦佩其二人的铮铮傲骨,也愿通过这些家书,能引起我们对家庭教育的反思,让这些家书,成为指引孩子正确道路的一盏明灯。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12

  关于写作:

  小的时候,写作是种媚俗,为了老师家长的表扬,为了同学的羡慕;长大时候,写作是种气质,写作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了与别人交流,但多少有些文艺青年的酸溜溜;工作以后,写作是种劳苦,各种反思,各种论文,各种读后感;读罢家书,写作是种幸福,人们经历喜悦、痛苦,写作能将自己的思想重新整理一遍,这种沉静能给人带来新的力量。

  PS:我对写作的感悟,一如傅聪对音乐不同时期的感悟,虽然境界、层次相差甚远,却自得其乐,呵呵!

  关于做人:

  傅雷为了感谢法国友人的文字帮助还寄去了法郎,可见,傅雷并不是一个获得了别人帮助就心安理得的人,适当的感谢也是求得心灵的宁静。信中,傅雷常常提醒自己的儿子,给老师,给友人去信,时刻提醒我,常有一颗感恩的心。暑假中,我去看望了我一生难以忘记的一名老师,也冒着酷暑看了小时候疼爱我的几个亲戚,我虽没傅聪那么忙碌,但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看望,这种心愿,也是弥足珍贵的。

  关于政治:

  大学的时候,我热衷于看钱钟书,狂热于“钱学”,与傅雷一样,他高傲、热烈,今天想来,钱钟书是聪明的,他能冷眼看世界,很多事情能够看得真切而透彻。傅雷和钱钟书是好友,而他却是如此的刚烈,刚烈的让我心痛。他关心政治、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参与各种会议,我的心甚至也跟着他文字间流淌的文字而心潮澎湃起来。他一直热爱着并且极力去奉献的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然而,右派、文革,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他,。傅聪入英国国籍,他心痛的几个月不写信,信纸被揉烂了几次。从他的文字,我也感到他些许对时局的失望,而只能用极其隐含的方式表达出来。单纯的傅雷,带着自己的热情和脾气,不能遏止,这种优秀的品质是身体不可剥离的一部分了,他们的奉献一定是最最无私和挚诚的,恨不能把自己的全部都献上去。一九六六年,他走了,留下的是高贵的.人格。我痛惜他的离开,可正是这样的知识分子,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对抗着那个令中国人难以启齿的时代。

  关于父子:

  总以为,那个时代对感情的表白过于含蓄。特别是家书在开始的时候,父亲甚至有些苛刻,让人觉得强势,有些时候还会以批评和建议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和期望。读到后来,轻言细语的嘱咐,深情款款的絮絮叨叨,几近于情书风格。

  一本厚厚的家书,一字一句沾着墨香,这样的流露,在今天这个社会,一去不复返。科技的进步总会带来快捷,带来安逸,可是它也带走了很多无法复制的情怀和精神。

  他三番五次地劝儿子到外面走走,保持身心的fresh,年轻的时候不过分地消耗自己,才是细水长流,言语真诚细腻丰富,蕴含着对父母对孩子的牵挂。

  他把儿子当成自己的朋友,渴望与他交流并从中学习和汲取知识,这也是对知识的渴望。“我们虽然年纪会老,可是不甘落后,永远也想追随在你们后面”,他内心深处有一份把儿子当成一位艺术家和音乐家的崇敬、追随,谁说傅雷不也是一位充满灵气甚至可爱的“老头”?

  家书到了后来,我渐渐感到,父子的心灵慢慢靠拢,互相影响吸纳、学习磨砺,这也是时间和岁月的积淀,只想象一下这种感觉就很令人动容了。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13

  在后半本书中,傅雷再次对傅聪强调要调节生活节奏,要亲近大自然。确实,大自然可以让人放松心情,调节人的身心,减轻人的劳累。其实大自然也是很能培养艺术细胞的,大自然可以使人恬静旷达,维持精神与心理健康。由此可见,大自然对于我们来说真是非常重要,能够给予我们很多。每逢节假日或有空的时候,父母都会带我出游,亲近自然,放松心情,调节状态。大自然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同样,博物馆和人文景观也值得观赏。傅雷在书中也建议儿子傅聪可以去博物馆,看看美术作品,陶冶艺术感。我想人文与自然一样重要,也都能调节身心。因此,我也经常游览博物馆或人文古迹,它不仅能够给我们更多的知识,而且对我们的身心也有极大好处。傅雷在家书中对自然和人文的重视及这背后对儿子的爱与关心就体现得十分明显。

  在后半本傅雷家书中,令人愈发感受到傅雷夫妇的衰老多病和处境艰难,也正因处境艰难,太过劳累,财资又不够,所以更加多病。他们的境遇令人十分的同情。傅雷曾在信中写过“我素来对生死看得极淡,只是鞠躬尽瘁,活一天做一天的工作,到有一天死神来叫我放下笔杆的时候才休息。”确实,衰老只有早晚之别,绝无不来之理,我不禁为傅雷的看淡生死十分敬佩,同时我也觉得我也要像傅雷一样,坦然地面对困难和命运,该来的总会来。同时傅雷的那番话也体现了他对工作的热爱,有责任心,他和儿子傅聪一样,总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工作上,不知疲倦。我想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工作和学习是必要的,但也要适当休息,陪伴陪伴家人,做到劳逸结合,就如信中的劝告:“见信后望立即收拾行装,出去歇歇,即使三五天也是好的。”

  文中写了傅雷和傅聪父子都有一个坏毛病:总是为了一些小事生气、暴躁。这确实是一种有损家庭和睦的习惯。我想,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就急躁,与家人翻脸,这是对他们的不尊敬。我们要养成像弥拉和傅聪妈妈一样的`性格,温和、善良、宽厚,尽量避免冲突与火气,对家人或他人的生气行为也要有一定限度的宽容善良,要维持好家庭和社会的友好和谐。

  文中还写到了傅聪对黑人的同情以及想要为黑人义演,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和想法。我想如果所有人都能够恨殖民主义者的欺凌弱小,对世界上一切丑恶愤懑,充满热情,充满爱和正义感,那么世界人民必将迎来美好与平等。种族歧视是一种极不好的现象,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能有任何歧视或不公,毕竟黑人没有做错什么,不能因为他们落后就不平等对待。

  信中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得依然十分明显,傅雷夫妇时常催信,儿子、儿媳的一封信能看上几遍,且时常教导傅聪和弥拉婚后应怎么做,分享自己的经验之谈,夫妇俩还积极为傅聪、弥拉的结婚挑选礼物,为新生孩子想名字……父母对晚辈的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篇14

  母爱很伟大,的确,怀胎十月,悉心照料,是世间绝无仅有而一心一意为你好的爱意;父爱很渺小,不如母爱般显而易见,却悄无声息,一点一滴渗入你的生活里。《傅雷家书》更多的是父亲傅雷对两位儿子润物无声的爱。

  一九五四年八月十六日晚,傅雷给儿子傅聪写的一封家书提到傅聪在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一是到别人家里,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在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裤袋里......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其实这段话放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于我,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很啰嗦,真的会让人极其不耐烦。因为反反复复都是这几件“小事”,父母还要不停地讲,不断地讲,我们自然会感到烦闷和无可奈何。

  无论从衣着,习惯,还是礼貌礼仪方面,在我们看来,这真的是普通不过的“小事”但父亲傅雷却观察得格外仔细,儿子傅聪的每个动作,每个习惯,每个表情总记得那么一清二楚,是父爱啊!若不是这一悄无声息的父爱,又有什么更好的理由解释傅雷对傅聪一句句深情而富有内涵的叮咛呢?

  读过杨绛女士关于傅雷的文章,我们会知道,傅雷对儿时的傅聪无比严厉,极其严格。这样一个原生家庭中,傅聪真的很惨。在父亲傅雷的严厉教育下,傅聪刻苦练习钢琴,一日复一日的练习。不难发现,当傅聪长大,出国深造之时,傅雷对长大后的傅聪与儿时的傅聪的态度,语气有着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傅雷其实是想为傅聪的未来铺下一条更顺畅的路,当傅雷长大了,出国深造以后,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帮助傅聪走向所谓的成功。望子成龙的想法如此迫切,傅雷对傅聪的严厉可以说是“毫无父子之情”的,但这也是一种父爱,一种悄无声息的另类的父爱,一种以独具个性的.方式使傅聪走向成功的父爱。

  我不喜欢这一种父爱,如果把傅雷对待傅聪这一种别致的父爱放到今时今日,绝不可能成功。因为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接受这一种“魔鬼式”教育,因为时代的高速发展,教育需与时俱进,一成不变,固执己见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

  但是,《傅雷家书》告诉我的,更是父爱无声。在现实生活中,我和父亲相处有些尴尬。几次的大吵大闹,不如我和母亲几乎每两三天“互怼”易和好。回想起来,我竟从不曾说过“我错了”“我不应该”之类的话,但父亲总是默默地收拾我落下的淘气与顽皮。他工作忙,一周几次的加班值班,对我的爱更多的在于一句句“钱还够花吗?”“不够记得跟我说”。我知道,父亲并不是只顾工作,不顾家庭,不顾妻子儿女,而是因为除了这个家,还有很多个家需要守护,要为人民服务,为这个城市的美好与安宁做更好的保障。父爱真的无声,无声到你难以察觉,却一点一滴渗入心里。

  母爱似海,父爱如山。母爱轰轰烈烈,而父爱,悄无声息,却如巍峨高山。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教案02-23

傅雷家书教案02-27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1-28

《傅雷家书》优秀教案02-26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15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3-29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9-29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1-11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2-28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