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

时间:2023-10-11 07:33: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1

  张爱玲,一个多情的女子,用每一篇文章都能展现出她那唯美的文笔,细腻的感情旋律,总会让人不自禁的跟随着她思路掀起自身的情感波浪。而正是为此我才深深的被她的文风所折服。

  第一次看到的张爱玲的书就是《半生缘》,以前偶尔听到过同学讲讲里面的情节而已,可能是因为从未拜读吧,所以感觉对自己没有丝毫吸引力。一日舍友外出回来买了一本《半生缘》,百般无聊之际就拿来看看了,不到数页我就几乎“无法自拔”了,是的,就在此刻我喜欢上了这本书,我也对曾经并不熟悉的张爱玲顿生好感。

  张爱玲以自己的生活及情感经历为原型成功地塑造了“顾曼桢”这个人物形象,以及对“沈世钧”也是费了不少笔墨,可见他们俩就是该书的主要人物。

  顾曼帧是个感性而又多情的女子,在面对自己的情感抉择时她有时会显得是那么的脆弱:也许张豫瑾可以给她幸福,可她主动放弃了;也许沈世钧可以给她幸福,但她错过了本可以抓住的机会。当面对自己姐姐设陷玷污自己时,她显示出来了自己的`度量,她要顾全大局,因为曾经为了她及整个家庭姐姐牺牲过自己的幸福和青春,因而在内心就认为自己对姐姐愧疚,没有责怪的理由,所以即使知道了所有真相,她依然选择原谅姐姐。我们会认为她太过于倔强与宽容,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幸福,其实这样的看法只能说明我们对她认识不够,还没有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所以看不到那颗受伤并且流血的心。

  若要了解《半生缘》,就要体会文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其实,你会发现正是他们各异的性格特点才使文章更加吸引人,因为这样的文章可以使每个读者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角色,甚至是与自己的相似点。

  我感觉在这书中张爱玲融入了自己的感伤,也展现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在顾曼帧与沈世钧,李叔惠与石翠芝及交错复杂的顾曼璐,张豫瑾,祝鸿才他们的交往及感情发展来看,她通过对当时社会现实中的人们进行勾画,所具有现实意义也让人体味到了世态炎凉。这与张爱玲当时所处的社会有着诸多的契合点。

  著名学者,哥伦比亚教授夏志清曾这样评价张爱玲:在文字上,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观察和透彻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同张爱玲相比。此言实不为过,《半生缘》是一本通俗小说,但是张爱玲把它升华到了高雅深沉的程度。这些特点实在足以另一般作家汗颜。

  品情感甜蜜酸涩,察世间欢聚悲离。《半生缘》用了寥寥篇幅向人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社会和一个真实的张爱玲。

  读过她的书之后你也许会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深入到这个传奇女子内心的最深处?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2

  假期读完了张爱玲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周日又在书店选了一本张的长篇小说“半生缘”。读起来发现这个曾被拍成过电视剧的作品,自己上学时也曾读过。

  记得在学生时代,在图书室借来看到一半时,感到作品写得悲惨,便没有读下去。

  现在读起来,仍然觉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可悲可气。

  “半生缘”中展现了旧上海的一类人的生活。故事以世钧与曼桢的情缘为线索,记录了他们相识、相许、分离和相遇的过程。故事快结束时,他们相遇话别。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幸福的,在错误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只有放手。“他们回不去了。”读完很为他们的情缘感到悲哀。

  作品中没有我喜欢的女性,一个人也不喜欢。

  作品中我认为最可气的人是曼桢的母亲。不论一个母亲有没有文化,她都但当着家庭统帅的责任。特别是曼桢的父亲不在了,母亲便是家中唯一的统帅。

  而这个“统帅”允许她的长女曼璐去当歌女,来供养全家及弟弟妹妹们读书。读书重要吗?比起做人,读书是可以放弃的。如果曼璐是一个丑女,也许只能像曼璐的`佣人阿宝那样当一个小保姆,那么曼璐的人生或许会好一些。起码这样的工作可以在阳光下说起。英国的王妃戴安娜17岁时也给他人做过保姆。夺得全国模特大赛桂冠的阿根廷女孩妲妮拉曾经是一个捡垃圾的女孩。若生活还是无法继续,那么把孩子送他人抚养,送一个无子女的好人家去生活总比让一个子女去做见不得人的事情要强。

  我想多数成家的男子都不会希望在自己消逝后,儿女去过那样的生活。这样的母亲我不赞同。曼璐天天在做什么,她知道,曼桢被囚禁在曼璐家她也知道。她可以忍受曼桢被囚禁那么久而不见。她听大女儿的,也怕大女儿。我认为她在花曼璐那样获得的钱开始,她便在儿女面前矮了一大截,也就开始怕儿女了。我心里在想,这样的母亲,不如把孩子送人吧!

  母亲了解自己未成年的儿女天天在做什么,这是必须的,管不住自己孩子的母亲,将不被儿女所尊重。

  作品中曼桢的悲哀也有她自身因素在里面。厄运来了,躲不掉了,那么就应该用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命运赌一场,可以笑着让姐姐看自己绝食而死,或许曼璐会妥协放了曼桢。而不应该是最后曼桢妥协嫁给她姐夫。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曾经和好友玩笑时说过:“如果我们是小鼠,前面来了一只老猫要吃掉小鼠,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变成一只有毒的老鼠,笑着向那老猫走去,吃下,必死。”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因为我的世界里没有恶势力,也就不用把自己变成一只小毒鼠。

  “半生缘”反映的是旧上海一类人的生活。现在的社会比那时要好很多。

  现在的社会中,也少不了母亲这一角色。让我们女性人人都做一个好母亲吧。在丈夫和儿女摇起生活的船桨之时,我们捧起号角用力吹起,为他们加油!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相关文章:

《半生缘》读后感02-05

《半生缘》的读书心得02-07

《半生缘》读后感9篇03-16

张爱玲经典语录01-21

张爱玲的经典语录12-02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02-21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03-05

我的前半生经典语录截图10-20

镜花缘读后感03-21

《镜花缘》读后感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