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4:38:5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典】《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典】《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作者用赎罪的心情讲述了整个故事,全篇都是悲伤的,在文章的开头便埋下了愧疚的伏笔,读的时候沉重的心情免不了跟着情节跌宕起伏一番,每一次都很揪心,心中开始不断的为每一个人祈福,希望接下来阿米尔可以保护索拉博从此不再收到伤害,现在换成我“为你,千千万万遍”。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他与哈桑的故事,结合阿富汗曲折的战争背景,向人们再现了根生深蒂固的民族歧视,战争前后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阿米尔的自我救赎。在阿米尔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童年自私、懦弱、缺爱的阿米尔,在一次追风筝比赛中,目睹好友哈桑受到伤害却选择了逃避,到很多年后得知真相后,面对心灵的愧疚,最后选择回国救出哈桑的孩子索拉博,完成心灵的自我救赎。

  那个“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那个最无私最爱阿米尔的哈桑,那个最会追风筝的哈桑,那个有着兔唇的瓷娃娃,那个会让人感到心痛的孩子,对他来说,阿米尔便是他的一切,是他“为你,千千万万遍”守候的朋友,他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阿米尔而活。

  我很喜欢故事中的拉辛汗,我更希望他是阿米尔和哈桑的父亲,他是一个可以当作“朋友“的长辈,他似乎可以知晓一切,他是阿米尔的人生导师,鼓励他追求文学梦想,劝说他完成心灵救赎,是一个活的明明白白的人。

  索拉博,哈桑的儿子,另一个可怜的小哈桑,同样弹弓很不得了,同样遭受了性侵犯,小说的最后,当所有人以为索拉博会跟着阿米尔回到美国的时候,又一个高潮出现了,当看到索拉博为了不去孤儿院的自杀情节,心被彻底撕裂了,其实生活总是这样,“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细节”,所以我们常说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时间久了,我们会忘记一些伤痛,但有些心灵的创伤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反而伤口越来越深。阿米尔曾经也认为,让哈桑离开可以忘记愧疚,但最终也没有忘却。

  “我们有什么权利,指责别人的过去”,这是阿米尔对妻子索拉雅说的,是的,他们都有过去的不堪回首,选择了互相坦白,也就选择了接受。

  阿米尔最后完成了自我救赎,生活中,阿米尔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总会找一些自身或者外界的原因,去解释自己做错的一些事,然后找更多理由或者借口去说服自己相信,并引导别人相信,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懦弱,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我们越想忘记却总是记忆深刻,最后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这些罪恶,进行自我救赎,也算是成长的一部分。亲爱的阿米尔,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创业的人梦见被狼追06-08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01-08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03-16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04-13

《追风筝的人》学生读书笔记09-18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优秀01-06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精品01-23

放风筝的人读后感04-10

《放风筝的人》读后感04-16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