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长征读后感

长征读后感

时间:2024-06-18 12:33: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长征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征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长征读后感

长征读后感1

  今天我听爸爸讲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使我了解了什么是长征,中国红军为了革命和新中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在长征徒中有好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最让我感动是一个小故事叫《一袋干粮》。

  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

  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战友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进挎包,塞的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吃,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热心……。

  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子一样坚强的意志,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干粮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是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了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

  红军在长征徒中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还怕苦怕累怕受委屈,和红军一对比,真是惭愧极了。

  红军的事迹将不断的激励着我,刻苦学习,努力向上,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长征读后感2

  对于我们生长在幸福、快乐的现代生活里的孩子们来说,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几乎从来没有切身的感受,但读了《长征》这本书之后,终于知道什么叫千辛万苦,什么是恒心和毅力,什么才算真正的英雄!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叔叔们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面对寒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红军叔叔、阿姨,甚至有的年龄小的只能叫哥哥的`战士们,没有吃的,就吃炒面,到后来甚至吃煮的皮带;没有太多穿的,有的只能靠吃辣椒御寒。经过漫漫草地,遇到的却是可怕的淤泥和沼泽,陷阱去就会再也爬不出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倒在了长征的路上,可是红军叔叔们却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英雄气概,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努力和艰辛走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这既是一条淬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就像书中写的那样: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想想现在的我们,始终沐浴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衣食无忧,欢声笑语,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在老师、同学们的关心下不断进步。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却因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这和红军叔叔们比那该差的多远啊!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斗志;学习他们那种顽强的毅力和不怕死的拼命精神。在国家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强大的今天,让我们珍惜时光,勇于拼搏,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征读后感3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21课《七律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毛泽东,全诗只有短短七句,却层次分明,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描写的淋漓尽致。

  红军长征,充满了艰辛,经历了那么多的困难,仍然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相比之下,先不说跋涉二万五千里,就单单将学习,我就自愧不如了。

  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了复习的任务,也将复习资料上传至QQ,回家后,我看着桌子上那堆积成“一座小山“的资料,瞬间就叫苦连天:“我的妈呀!这么多,我的复习到什么时候啊!”唉,没办法,总不能说不复习吧!我认命地看了起来。

  还没过几分钟,我便坐不住了,也不那么认真去看了。我一会儿看看QQ动态,看看里面有什么好玩的,一会儿又玩起了游戏,总之就是不想复习。不一会儿,已经过了大半个小时了!我看看钟,妈呀,已经七点了!但是我的复习资料可以说是一点儿也没碰!这是,面对着大叠的复习资料,我的'内心做起了斗争——算了算了,不看了吧,反正都这么晚了,还不如玩一会儿就洗洗睡吧!我先是这么想的。唉,不行啊!如果不复习,那明天的考试不就会考砸了吗?我转念又这么想,真是纠结啊……最终,我还是没有复习。

  到了第二天,考完试,成绩出来之后,想都不用想我考得有多差!光是基础分就扣了8分!这时的我不禁后悔万分:要是我复习了就好了!

  从这件事情上,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就像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一样,不惧任何困难险阻,坚持就是胜利!

长征读后感4

  我是不喜欢长夜的,所幸的是,我从来没有等待过一个漫漫长夜,只是浅尝了一番。

  小学时期,有段时间因为害怕总是睡不着。于是有时就望着窗外,看晴朗的夜空和并不清楚的星星。楼下的路灯亮着,发出惨淡的光,照亮的凄清的路面更让人心里发慌。然后便怀揣着令人难受的心理,等待夜晚过去。于是那个夜晚便显得分外漫长,但是不久就睡着了,挨不过长夜。

  《长征》这本书立刻让我想起了长夜。红军长征这件事人尽皆知,而又有多少人能够设身处地的想像他们的苦难?

  红军曾跨过草地,翻过雪山。多少人病重饥饿,多少人为这次长征付出了生命?他们的决心从何而来?不就是期待黎明的曙光吗?期待那一缕光芒照耀在他们的脸上,照耀在新中国?那一个长夜,那是所有的'代价。

  多少人渴望拥抱一个美好的明天,可是走不过长夜。长夜!长夜!多少人梦的终点!我们没有红军的魄力,也没有他们般伟大的信念。可是长征,是走过长夜的唯一路线!

  回想红军走过的这二万多公里路,我们的长夜,真的不算什么。

  你有守候过一个长夜吗?

  你们知道吗?现在我才了解,原来黎明,便是那如万里长征般去守候的距离。

长征读后感5

  在漫长的国庆长假里,我读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本书,心里深有感触。

  在这本书里,我在读到红军过大草地时,不由地热泪盈眶,深深地被感动了。

  红军马不停蹄地在这片辽阔的打草地上进行,而食物成了一个大难题。粮食吃完了,就只能屠杀马了,就去挖野菜吃,有的还吃皮带,而这样就很不错了,有的人只能挨饿,人们都在饥饿中度过着。这还不算什么,那路可真糟糕,一不留神就会陷到一个泥坑里去,越挣扎,就越陷进去,如果另一人来帮忙就也会被陷进去,出也出不来,永久在里面。

  那草也真“狠”,划得人血迹斑斑,伤痕累累,真令人觉得疼痛不已。在前有敌人,后有追兵的日子里,红军们都过惯了,却坚强地挺了过来,真了不起。

  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感到了红军抗战的`艰苦。红军他们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解放胜利,消灭了凶恶的敌人。他们那种男子汉的气魄,视死如归和革命大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称颂,是非常可贵的。他们那种军人的气质,勇敢和坚强是不可与我们相比的。前一代人付出了一切来抗战,才换来了现在美好的一切,我想没有他们,能有今天吗?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

长征读后感6

  读过《七律·长征》诗词后,我又看了一些有关长征的故事,在脑海中加深了对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经历和伟大意义的认识。对革命前辈浴血奋战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感到深深的敬意!深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长征过程中,前方有敌人堵路,背后有几十万的追兵,天上有敌人的飞机,地面有敌人的车炮,在环境险恶,缺衣少粮的情况下,工农红军穿着草鞋爬雪山,忍饥挨饿过草地,强渡乌江、金沙江、四渡赤水,在艰难中磨砺意志,依靠崇高理想和团结的'力量,依靠人民群众,化解一个又一个危险,不断战胜装备精良的敌人,从弱到强,从困难中走向胜利,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革命前辈顽强拼搏和对待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传家宝,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当我们在学习上碰到背书难、作文难、计算难、背英语单词难、体育运动中跑步、跳高难等困难的时候,就要想到长征的前辈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我们就应当振奋精神,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勇于向困难挑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辈。

  都说长征是播种机,它不但播下了革命火种,而且播下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伟大祖国的温暖怀抱中磨练顽强意志,继承老一辈不畏困难的优良传统,努力克服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要经得起挫折的考验,做一个坚强的人,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长征读后感7

  生命很伟大,就像雪山上盛开的雪莲花。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能如此幸福呢?因为有一群伟大的人,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是战士,他们是英雄,在八十六年前长征路上,他们的名字叫红军。

  暑假我阅读了俞春放老师写的《十四岁的长征》,书中讲述的是一位十四岁,名叫小丫的少女跟随红军长征的故事,小丫就像雪山山顶绽放的`雪莲花,她纯洁善良、勇敢不屈,坚持革命理想与信念。

  坚持就有希望

  “傲骨铮铮平坎坷”,在长征路上,小丫和同龄的小伙伴们,用歌声温暖大家,用歌词鼓励大家。坚定而努力,乐观又勇敢。在爬雪山前,“房东大娘还是觉得小丫不应该去爬雪山”,“传言说团长觉得小丫她们几个年龄小的女兵吃不消爬雪山,让她们回家。”小丫她们却义无反顾跟着队伍一路向前,“同志们,加油啊!翻过雪山就是胜利啊!”,一心向前把千难万险踏于脚下。

  坚持才能胜利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看到翻越雪山突遇冰雹那一幕,我的心被紧紧揪着,我心想:小丫、小麦和同龄小伙伴们,如果生活在今天,他们应该开心的在校园里学习。可是当时的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正在翻越“冰雹越来越大,空气越来越稀薄”的大雪山,他们相互搀扶,互相照应,“坚持到底,翻过雪山就是胜利”,迎着风雪并肩前行。在书中,英雄温暖人心,他们到达了山顶,走向了胜利。

  长征精神,我铭记在心。“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这本书既教会了我坚持,也教会我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更让我坚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长征读后感8

  我觉得,红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那个年代里,承担起了自己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责任感,最值得我们纪念,也是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最需要的。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同学们,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明天将是祖国的栋梁。红军的事迹将不断地激励着我,要刻苦学习,努力向上。长大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长征读后感9

  长征,是一部曲折离奇的神话,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长征是一部史无前列,雄伟壮丽的英雄史诗……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多少年来,中国和世界上一切富有正义感的人们,无不为红军长征的伟大创举所惊羡,无不为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所极度焕发的伟大精神力量所仰慕。这个暑假,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我品读了《长征》这本书,心中充满感怀,思绪万千。

  1936年,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胜利到达了陕北,那一刻,中国革命的战斗激情在陕北沸腾。中国革命的光辉征程中,镌刻了火红的两个大字——长征!

  如今,我们再次品读长征,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从八一南昌起义到共产党开始创建新型人民武装,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从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到夺取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一步步发展壮大,直到后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亦即人们后来所叫的“长征”。

  说到长征,有人喜欢用战略大转移来形容,有人喜欢用大溃逃来形容。但,不管怎样,长征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所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一个个艺术般史诗级的`壮举,皆在长征完成。

  没有长征,便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熟,选择毛泽东作为领袖,不也在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走向成熟吗?正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共产党人磨砺了意志,砥砺了心态,用宏伟的两万五千里描绘了自己的成长与奋斗。这部辉煌壮烈的长征史,更是人类历史上一座划时代意义的精神丰碑!

  人们喜欢给长征带上太多的光环,对于长征,长征精神,已经到了溢美之词无以复加的程度。毫无疑问,这是应该的。但,在这种赞美的环境下 ,很多人体会不到长征的那种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在当时,红军长征纵横14个省,穿越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总行程达6.5万余里,但这些都是时间和距离的考验。更为严峻的是,天上成百上千的侦察轰炸机,地上10倍于红军不择手段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途中高不可攀的雪上和漫漫无边的草地,难以忍受的饥饿和无尽无止的疾病。长征途中,先后打了600余次重要战役,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场战斗发生,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知道了这些,才能真正体会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究竟是什么感觉!

  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胜利的刀刃。”众所周知,我们的红军是小米加步枪,而敌人是飞机加大炮,最后,胜利却属于红军,因为他们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在奋斗,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可以牺牲一切,甚至生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属于先辈,而未来属于我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的画卷已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长征已经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长征精神永不过时,永垂不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向前!向前!向前!

长征读后感10

  两本大红色封面的书赫然映入我的眼帘,如此耀眼、醒目的中国红,令我的心为之一震,让我情不自禁地开启了这一趟“红色阅读之旅”。这两本书,书名《长征》,译为“THE LONG MARCH”,它们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激荡与洗礼,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极大的勇气。

  长征,有多长?看看线路图吧!从江西瑞金一直到革命圣地延安,竟长达两万五千里!看着地图上这短短的、蜿蜒的路线,殊不知每一笔都包含着无数次战役,每一寸都历尽浴血的牺牲,每一步都陷入艰难的生死抉择!看着饱经沧桑的路线图,我眼前浮现的是封锁层层中的举步维艰,是沼泽雪山的死亡威胁,也是冲破艰难险阻后三军开颜的无比激动……

  翻着厚厚的书页,随工农红军的脚步,一同踏上征途。打动我的`,是战士们的和睦与真诚,它同样打动了彝族首领小叶丹,才让粮食的筹集和先遣部队的护送都顺利了许多。这是以心交心,是军民平等,更是互相尊重与以诚相待的回报。

  此外,战士们的机智与勇猛在战火纷飞中显现——娄山关虽大捷,红三军团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占领点金山主峰,三名战士主动请缨,背着手榴弹,叼着匕首,徒手攀绝壁,如三把尖刀刺向敌人,终于撕开一道口子,两军终得在狭窄的山路上展开殊死对抗……那是怎样的一种英勇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雄关漫道,从头而越;硝烟散尽,勇气长存!

  再读《长征》,有相互扶持,有乐观豁达,更有无可比拟的杀敌决心!冲锋号一响,战士们心中别无他念,只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我想,这也是工农红军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所在。

  我被书里的一个个斗争场景震撼着,激励着,我又被那一帧帧照片所感动着,尽管是不加修饰的黑白照,仍流露出坚毅的面庞中藏不住的自信微笑。这些脸庞或稚嫩,或沧桑,但耀眼的光芒在绽放——那是信念与理想的光芒!

  轻轻合上《长征》,结束苦难与胜利交织的的体验,回味如相荡的涟漪,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艰苦的岁月是一种别样的财富,让生活在和平中的我们懂得珍惜。

长征读后感11

  清晨,薄雾还未散去。天际还是一片淡蓝,未洒下那淡淡的金辉,捧起一本厚厚的大书,翻开那泛黄微卷的纸页,走进那个战火连天、军阀混乱的岁月。

  常年冰封的雪山,奔流不息的大江,甚至泥泞遍布的草地,无不留有那些人踏过的痕迹。你无法想象,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下,在耳边不断擦过的枪声里,那些人,是怎样担着伤员走过一个又一个是山头,迈过一道又一道的深坎……而那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红军。

  而使人真正了解那些人,那些事的,是一本名叫《长征》的书。

  “十一军团的官兵们一齐喊,让第一师的战友们迅速到皎平渡口渡江——年轻的红军官兵在深夜的峡谷里喊着自己的队友,这让荒凉的西南山川里有了从未有过的生命震荡,自从进入云南就没有停下过脚步的`红军官兵,隔江看见了同样是红军队伍的火把,他们既紧张又兴奋。所有经历的疲劳、伤病、牺牲在这一刻都可以忘掉。

  “红军们坚信,无论还要奔袭多少路程,终会有那么一天,他们能够到达让他们尽情欢笑的根据地。”

  是的,他们走到了。

  跨过了千山万水,踏过了两万五千里,来到那片属于他们的苏维埃的土地上。可他们的来到,代价却是无数的斑驳血泪、累累白骨。因为那些为此血流成河的人们,没来得及看到那面红色飘扬在泱泱中华,便在途中被无情的枪刃屠戮。

  红一方面军,出发时有八万六千人,到达陕北的红一、红三军不足八千人;

  红二方面军出发时约有两万一千人,到达陕北的约有一万五千人;

  红四方面军,出发时约有八万人,到达陕北的约三万三千人;

  红十五军,出发时约三千人,其间曾发展到近五千人,到达陕北一共三千四百人。

  而四路军出发时共十九万人,整个长征途中,共有十余万红军壮烈牺牲。

  多么惨烈的数据,而又血淋淋而不争的事实!长征二万五千里,每一处,到底留有多少座无名碑,又葬了多少先辈的英魂。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尸横遍野……为的,不过是坚守自己的赤子之心,怀揣一个在纯粹不过的梦罢。所以,才甘心用如此沉痛的代价,来换取后代的幸福。

  古人道,稚子何辜?

  是啊,何辜。

  据统计,参加红军的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二十岁,而十四岁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四十……试问,这些散发着青春活力、刚刚开始人生美好的鲜活生命何辜。

  日起东山,黎明破晓,宛若被一道闪电划过,从淡淡的浅蓝缓缓渗出血红,洒下一层薄薄的金辉。

  红军,在困境中艰苦斗争着,拼搏着,执拗地探寻着方向。

  终于——

  “战斗从当天黄昏打起,一直打到第二天上午结束。先截断了敌人西逃的退路,然后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想敌人展开猛烈攻击。战斗开始,五团政委陈雄同志亲自带领一排人一下子就冲入敌人阵地。他们用手榴弹将敌人的堡垒一个一个地炸毁,一连占领是个堡垒,随后又把几处主要阵地都拿下来了,敌人就溃败了下去……经过一夜的激烈战斗将敌七十八师二三四旅的两团全部歼灭。与此同时,胡宗南派向盐池方向进攻的几个师也被我二十八军击溃。”

  这是聂荣臻同志的回忆,当这位铁血元帅提起这一战也不禁双眼朦胧。“这……太难了,真的太难了……终于把这悲惨的两年结束了……”

  没错,这就是红军长征的最后一役——山城堡战役。

  太阳已经彻底升起,血红色渲染了那天际。那鲜艳刺眼的红,伴着金辉,耀得令人移不开眼。两年的长征结束了,又是新世代奋斗的开始!愿,先辈英魂于地下长眠;愿,我中国少年强则国强!

长征读后感12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叫《长征的故事》,我深受革命烈士英雄气概的启发。

  故事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一项世界革命史上史无前列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红军的局面很不利于革命,缺衣少食,日本人和国民党又穷追不舍,在万般无赖之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被迫选择大转移。长征途中中国红军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吃树皮,经历了千重困难,万重险阻,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去。是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抛开生死的乐观态度,改写了中国历程,换取了新中国革命的决心,完成了中国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愿。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意见亲身经历的事,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正在做一道奥数思考题,我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吧自己弄得头昏脑胀。这时,妈妈走过来给我开玩笑说:“哟,君君在想外星人会不会来攻打地球啊!来,妈妈看看能解出来不,嗯……这里……这里……”妈妈给我讲了起来,在妈妈“深奥”的讲解下,我还是“丈二尺高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可还是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地把答案写了上去,就在这时,爸爸这个游戏迷走了过来看了看题,用小学的方法给我讲,这下可终于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了,我心里这块石头也放下了。

  其实,我们人的一生也是一次“长征”。只是路途不一样,一样的事我们不知道前面有多少困难等待着我们,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长征读后感13

  在家中拥有的几千册图书中,有一本很特别:它封面已缺失,是我用牛皮纸补的;它纸张发黄且绵软,是线装书;前后已缺页,从33页起至424页止。然而在我心中,它是“无价之宝”“传家之宝”,让我百读不厌。它便是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回顾长征》。

  我上小学时,乡村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一天,我翻看家中仅有的几本书中的《回顾长征》,读着读着便爱不释手。书中有60多篇红军将士写的亲历记,文笔朴实,情真意切。因为是用繁体字印刷,好多字不认识,我边猜边读,有时翻字典,有时问爸爸。由于历史知识少、社会阅历浅,我当时对长征的认识是模糊的、肤浅的,然而它让我认识了江西瑞金、贵州遵义、湘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让我牢牢记住了一大批红军将士的名字,让我一次次梦见自己戴上八角帽当红军……

  二十多年来,我因工作调动搬了五次家,遗失了不少书,而《回顾长征》一直都在我身边,也不知读了多少遍。它让我认识了长征的`千辛万苦、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激励我在新长征路上奋勇前进。世间许多美妙的词语,如“忠心耿耿”“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舍生忘死”“吃苦耐劳”“勇敢”“坚强”“高尚”等,都可以从此书中找到生动具体的注释、鲜活实在的例子。每次读《回顾长征》,我的心灵都会受到震撼、洗涤,沉重感、幸福感交织在一起。

  二十多年来,每当我看到《回顾长征》一书,每当想起长征,前进的劲越来越足,前进的路越走越宽。记得在一个山区小学工作的三年中,我用红军精神激励自己,战胜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不仅教好学生,还苦读函大,在高山上读完了大学专科。一次周末返校,大雪封山,年迈的父母劝我打电话请假,忽然《翻越夹金山意外会亲人》《雪山散记》等文章浮现于我的脑海,我撑起伞,说声“不怕”,哼着“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出门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回顾长征》给我一颗红心,引我前进,教我做人,助我成长;是它给我不竭的动力,让我从穷孩子成长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是它给我宽广的胸怀,为教育事业“衣带渐宽终不悔”,无私奉献,忘我工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顾长征》,谢谢你给了我一泓清泉在心中!

长征读后感14

  长征,这么一个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词。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带给中国,乃至世界极大地震撼!

  而王树增所写的《长征》,并没有特别华丽的文笔,而是用朴实的语言,刻画出一段宏大的历史。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世界的一大奇迹,是中国的'一笔荣誉。在两年的时间里,各队红军凭借过人的智慧和不怕死的精神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等。在翻雪山、过草地与此同时,还要面对身后强大敌人的追击,围堵。这使得红军人数骤减。

  红军战士们一共翻过了18条山脉,其中有5条还是雪山。渡过了23条河流,经过14个省。当有些时刻,没有干粮,战士们就只好挖野菜、草根或树皮。他们甚至还会吃自己的皮带。

  在这么严峻的情况下他们面对的是,自己简陋的装备,还要跨越重重困难,身后还有数十倍的敌军堵截,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死无全尸。

  但他们没有放弃,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将自己、组织和国家绑定在一起,义无反顾地背上了拯救中华于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更应当居安思危,想想那些为了如今的和平而牺牲的烈士,要对其抱有崇高的态度。

  红军战士们,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这一段伟大的历史。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在学校要努力学习知识,将来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遇到了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要敢于面对它。

长征读后感15

  当我研读《长征七大法则》一文时,立刻被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所折服。 读这首诗,犹如聆听一曲雄壮、豪迈、雄壮的革命交响乐。 长征像大地上的一条红丝带,像一颗红五星,像一艘远航的轮船,在惊涛骇浪中到达胜利的彼岸。 长征已深深烙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

  因为这首诗,我从书店买了一本关于长征的'书——《红军长征史》

  有一个故事,我记得很深。

  故事讲述了13岁的红军小兰在随军行军时好不容易弄到一袋干粮,过桥照顾伤员时不小心把一袋干粮掉在了地上。 士兵。 进入河流并被冲走。 为了让大家吃饱干粮,她坚持不告诉他们。 为了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她将他吃的粤菜拿出来塞进了书包里。 没过多久,他的身体就再也支撑不住了。 当护士长发现她在吃野菜和书包里的“干粮”时,大家都知道了真相,于是大家给了她一点干粮,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故事虽小,但这些点点滴滴都能体现出红军的高贵品质。 小兰,虽然是个小女孩,却有着男人般的毅力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其实她可以向那些战友要干粮,也可以完全不理那些伤兵,但是她没有。 我看到了这个高贵的小兰。 我不禁在心里产生了敬佩之情。

  在这本书里,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一本书,不仅是人们阅读的对象,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永远改变你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就像从贫穷到富有,从生死边缘到元气满满……

  阅读关乎身心健康,何以不甘心?

【长征读后感】相关文章:

长征教学反思04-16

长征读后感(精选)12-09

长征读后感03-17

《长征》读后感03-23

《长征》读后感03-29

长征读书笔记03-30

关于《长征》的读后感06-07

《长征》读后感范文11-20

长征精神读后感12-19

长征故事读后感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