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时间:2024-06-22 17:51: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热)《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1

  最近,读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内心颇有感触。

  凡事都不会一蹴而就,总是要通过长期的积累,以达到足以爆发能量的那一刻。人生经历的积累,决定了我们在“当下”能做的事,而我们当下所做的积极的事,无一不是在为未来获得想要的幸福打基础。不被那些痛苦的记忆束缚,但也绝无可能跳开所有经历,单凭想入非非就能无往不利。否定人生经历对个人“当下”的影响,等于否定自己人生经历的真实存在,就是把自己架空在“幡然醒悟”的这个时间点,像是自己主动在向阿尔兹海默症靠拢一样,迫不及待地要把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删除。因果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并形成贯穿时间的链条。我们需要正视在链条当下的环节中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在限定的选项中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是人生中最困难的一件事,但可以确定的是,把心灵和意志的力量作为主要参考是很荒唐的,客观世界从来都不会为此做出妥协。

  过去是珍贵的记忆,未来是热切的期盼,此时此刻却是转瞬即逝的,让你来不及思考。前一秒的思考影响着你的当下,当下的思考影响着你的下一个此时此刻。思考与行为,互为因果。三思而后行,成熟理智的行为大体上是滞后于思考的。直到当你暂停脚步反省自己时,或许才会发现蕴含在之前的“此时此刻”中的得失。这就是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意义。不论怎样的`哲学,都无法斩断这样因果的链条,就像无法斩断时间一样。过去是经验,未来是引导,所以鼓吹“活在当下”的所谓“哲学家”们是不负责任的。那种生活态度,是不敢承担完整人生的怯懦表现,是对真实生活消极的逃避,实际是以“简单的人生”为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悔恨和苦痛,让自己陷入无根据的癫狂的热情中。

  我觉得真实而勇敢的人生,应该是认识过死亡的真相后,仍然热情积极地面对生活。不害怕回顾无法挽回的过去,坦然地接受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切都会迎来终结,以最大的责任心对待发生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至于人生的意义,相信每个人的看法会不尽相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有效的润滑剂即是“妥协”。不论妥协会令人如何卑微,如何使人不悦,它的效果立竿见影,每个人必然会使用这样有力的工具通过牺牲某些“需求”,使自己的另外一些“需求”得到满足。“需求”为自身,“妥协”向他人。“妥协”即会牺牲“需求”,就如同“得失”之间辩证关系,导致我们完全意义上的人生必然无法实现。

  这即是我所洞察的人生,不论温和还是残酷,乐观还是悲观,但我觉得我能够为我所知而感到幸福,一种有限却坦然的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2

  这里的“原因论和目的论”是针对心理学中一个人的当前状态的理论,原因论并不完全等同于这个世界真实的“因果律”。

  佛教中理解世界是无常的,这里的无常就是指的“时间”,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空间在膨胀,时间在流逝,正是因为无常的时间,因果则是在时间线上不同时间点的关系。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小说、影视作品就会发现有多条角色线,一条角色线对应的就是一条时间线,也是故事遍在不同人物的时间线中展开,比如权力的游戏中雪诺、龙妈、三傻、二丫等等,然后不同的时间线相互作用,构成了故事的万千世界。

  在时间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主、客观决定的好的,而哲人所说的决定论和目的论就如同半杯水引喻,如果你相信决定论那杯中只剩半杯水,如果你相信目的论那杯中还有半杯水,而哲人所说的世界是简单的是因为无论你如何看待这半杯水,它都是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3

  你相信,世界是简单的吗?

  你相信,所有的人际关系是简单的吗?

  你相信,我们面临的很多不幸只是因为自己缺乏勇气吗?

  如果你对以上三个问题存疑,那么不妨来看一看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的呈现方式是以对话的方式展开,一位青年去听闻哲人的观念很不理解,认为他是一派胡言,就跑去人家的府邸扬言我一定要把你辩论倒,哲人表示乐意奉陪......在坐而论道的五个日夜后,青年醍醐灌顶表示了对此种心理学的认同与尊敬,感谢后离开。

  从结构上看就像是三流影片强行happy ending一样,但也是正是这个原因才让我在读这种心理学偏哲学性的看似虚无缥缈的书时还津津有味,一气呵成。大概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总想看看哲人是如何扳倒青年。

  哲人全书传递的都是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看完这本书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去买《阿德勒心理学经典》拜读。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02月0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关于因果

  我对很多“我现在过得不好是因为以前怎样怎样的句式”很反感。还有之前大热的“原生家庭论”,好像有了原生家庭这个万能公式,你所有自认为性格上的社恐、自卑、敏感等都有所依托,所有犯下的罪过也都有理由被宽恕一样。但每次一听到这种抱怨的时候,我又不知道如何反驳。在他们有理有据逻辑严谨的和我倾诉人生的不幸,我能做的可能就只有安慰而已。

  好在这本书的主逻辑也与我的想法一致,也让我找到了反驳他们的依据。那就是阿德勒否定“原因论”,改为“目的论”。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

  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书中举了一个很好理解的例子。你在餐厅吃饭时,服务员不小心把菜汤洒到你的衣服上,你大发雷霆。但事实上,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也就是说,为了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愤怒的感情。

  因为在你转头和朋友吃饭时,你愤怒的表情是会消失的。这说明人的情绪是可以被自己支配的,你把“愤怒”这个情绪单拿出来对服务员,不是因为菜汤弄脏了你的衣服,就仅仅是你想对他发火而已。

  在我过去的人生中经历过的,也都让我更加坚信“目的论”。比如爸妈正在吵架突然有叔叔阿姨来家里串门;或者初中班主任正在训我们班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家里的电话;再或者遇到有人插队义正严辞的指责之后,也会有种有惊无险的感觉。为什么“情绪管理”渐渐地被拿出来当话题,就是因为情绪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它甚至就是本能根本不需要教,要学的只是如何意识到自己是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件事。

  关于自卑

  我们一般会因为什么样的事情感到自卑?因为自己不够漂亮,不够圆滑世故,不够有能力......

  我最强烈的且持续很久的自卑情绪是因为我长得很高。作为一个身高177cm的女生,从小到大都是班里的队尾;和女生朋友在一起总会听到他们说如果找男朋友是你这么高就好了;家里人也会时常把你当男孩子指使,好像柔弱与你扯不上什么关系,扛几个大箱子完全不是事;陌生人会问你为什么不去打篮球这种话。我一直觉得这是我遇到喜欢的男生会自卑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高了对方一定更喜欢小鸟依人的类型,所以就连试探的机会都不留给自己。

  这个情绪不太经常出现是在去澳洲读研期间,那两年多是我最闪闪发光的阶段,它改变了我很多。比如身边比你优秀的人剧增,对英语的态度也不再只是单单把它看成一门考试而是太想和别人聊天的必备工具,还有,就是缓解了我对身高的自卑。

  一方面是外国的大环境真的不太在意你的高矮胖瘦,另外身边的朋友你会听到的.择偶观也不是只有自己以为的一种样子,矮个的妹子们一样会烦恼自己矮。这个自卑和焦虑在渐少人提及的大环境下慢慢消失了。

  而在这本书里,刚好看到一段,让我完全放下了这种所谓的自卑感。他说:

  身高的高矮,

  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

  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

  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是我自己预设了自卑的前提,而不是真的被动遭受了什么心理创伤。

  关于奖惩

  在我小学的那个时代,全球风靡一本亲子教育类的书籍,名叫《告诉孩子你真棒》(卢勤)。我爸妈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教育我变得特别矛盾。每次想训我的时候,就是那种明明觉得我也不怎么棒,但是又想依靠这种夸赞式的教育方式来引导我走上人生巅峰的表情,很滑稽。

  后来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实操难度太大,就放弃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也幸好是这样,可以让我在家形成了完整的独立人格。他们告诉我做选择就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而不是强迫我一定要按照他们给我选的路走。会给我分析利弊,但我自己的事情,决定权都在我。

  而在这本书中,阿德勒也是同样反对奖惩制度。书里的哲人这样说: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

  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一种上下级关系

  --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

  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看到这段的时候觉得自己真是幸运,歪打正着的没经历过这些驯兽师心态的家庭教育。而且阿德勒主张,化“夸奖”为“鼓励”,在该表达感谢的时候感谢,将纵向的“夸奖”变成横向的“鼓励”。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介绍了非常完善的哲学架构,如“课题分类”、“人生谎言”“活在当下”等等观点,都非常实用且易懂。

  我认为,心理学不该只是在你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时才试图找一本书改善自己的状况,而是应该在每一次你对人的心理产生好奇时,拿起这本书。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4

  8月初去往英国旅行的飞机上,用了5个多小时看完了《被讨厌的勇气》,发现真的是带对书籍了,是一本在旅途中可以沉下心来阅读的书籍。

  这本书虽然采用的是两个人对话的方式撰写的:对人生充满疑惑的青年和信奉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超然居住在乡野的哲人之间的对话;看似有些理论的直接阐述,但是由于故事性不够,其实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的。不过在读的过程中,由于很多观点是“焕然一新”的,甚至是颠覆和挑战你原来很多的认知的,所以读的过程是一个慢慢品味,细细反刍的过程,看一下,停一下;思考一下,回味一下,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由于之前听了唐捷老师的心领袖,所以有些观念不完全陌生,仿佛找到了依据和出处的感觉。唐老师的课程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很深的,可能根本听不进去,就如这位书中的青年,当他听到一些观点的时候,不仅是怀疑,有时是愤怒,跟我们过往接受的教育,常规理念以及社会主导规范都有相违背的地方;他会质疑跟哲人的观点,甚至公然挑衅哲人的说法,但是随着对话慢慢深入,开始接受和理解,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践行。

  最近我也在探询心智模式如何从2.0规范主导(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活在各种角色里,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过渡或者说进化到3.0自主导向(依着自己的价值观而活,活出自我,自由,自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2.0到3.0的核心是需要突破一些对立的立场,如何从争对错,论输赢到能够以更多元,多视角看问题,能够包容多种观点;从各种社会规范的角色里随时跳脱出来,拥有真正的`自我,自由,自主。打破各种“应该”观念的束缚,比如我应该做个他人眼里的好妈妈,好妻子,好员工,到我想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色,可以做好各种角色,同时又能自由地脱离出来。这种生活在他人眼里看来或许会有些自我,也许会遭到其他规范主导人士的质疑,甚至“被讨厌”,活成这样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就如唐老师在心领袖的项目中所说,当你进化了的时候,可能朋友都要换一波人了。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5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的自然会,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近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平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来,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件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平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文章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来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文用来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6

  读完这本书最核心的收获是:人的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从时间轴上来看,人的一生是由很多个不停连续的点构成(我理解为随着时间流动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就像自由跳舞一样,只要跳动就会离开原位置,但是刚开始跳舞的时候我们是不明确最后会停在那个点上的,不知道未来会遇到谁,发到什么故事。这也是人生未知的魅力所在。我们要聚焦的、能把握的就是每一个此时此刻。

  人是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最终会变化成什么样子,起决定因素的是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我们的现在就是曾经每一个选择的叠加结果。换句话说,幸运是我们的选择,不幸也是我们的选择。——“人是会改变的”是本书论述的前提。

  社会的最小单位是2个人,所以说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活。譬如你生下来没有人喂食,你活不下去的。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就要处理人际关系。性格是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思想、是行为的倾向性、是生活方式的体现。处理问题的方式又和我们的性格有关,可以说,性格与人际关系相辅相成。

  性格里,有些人自卑,有些人自信,有些人自负,这些都是人追求优越感天性过程中产生的。不管自卑还是自负,都是因为无法达成理想中的自己,又不能接受自己的无能的行为表现。自卑感是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低,有“我做不到”的意识。可以从完成小目标开始来增强对自己的了解,建立“我可以”的自信心。如果是自卑情结,思维逻辑是“因为我……所以做不了……”,强行给事件建立因果关系,以此作为不愿意改变现状的借口。表现的目的是为了将人际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没有意识到是在不断的对自己撒谎,在对他人撒谎,这种情况是很难改变的。

  自负是放大自己的能力,是达不到理想中的自己又想显示自己特别性的一种手段,以此营造出虚假的优越感。生活中也有夸耀不幸的,用不幸的`事件或过去作为支配对方的武器,比如有些人会拿原生家庭作为自己行为不当的借口,本质上也是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用不幸显示自己的特别,在弱势的情况下仍然要掌控主动权,以达到避免伤害的目的。老话说,缺什么就炫耀什么。

  那如何恰到好处地获得幸福呢?作者认为幸福不是为了获得别人认可的优越性,幸福是追求在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而自由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所以,幸福是获得人际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要活得自由,就要达成两方面的人生目标——行为层面的自立和与社会和谐相处,心理层面对应的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我认为完成这两个人生目标的过程也可以是建立自信的过程。

  自卑、自信、自负是源于人追求优越感天性,自卑和自负是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看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大差距,聚焦在“我没得到什么”上,产生了“我无能”的意识。自信是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看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大差距,聚焦在“我给予了什么”上,产生了可以“我可以做更多”的意识。自卑自负是以自己为中心,他人都是需要发动战争攻势的敌人,战胜了就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战败了也要找借口说服自己没有输。自信是以他人为中心,他人都是可以信赖的伙伴,想的是我可以为这个人、这个团体付出什么,在贡献中收获价值感。自信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行(普通),并将关注点转向可以努力改进的地方,最终形成“我有能力”的心理意识。

  自立的人有贡献,有贡献的人能与社会和谐相处,能和谐相处的人有价值感,有价值感的人有自信。自信的人能接纳自己的不足,能变得更好。

  此外,作者还提到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做到课题分离,即这件事的结果该由谁承担?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就好比可以将马儿带到河边,可以鼓励它,可以提供援助,但喝不喝水我们不能强行逼迫。就像孩子学不学,我们可以引导但不能用武力等让他屈服,这样会让亲子关系僵化,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关于课题分离,作者提到的“回报思想”对我也是很有启发——无论别人做什么,最终决定如何做的都是自己。比如有些人就是很喜欢请客请来请去的,喜欢AA制干脆利落的人就会很困扰,觉得不回请又欠着别人什么。这时候区分请是别人想请的,你可以拒绝,也可以选择不回请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把握此时此刻、自立、与社会和谐相处、自我接纳、信赖他人、为他人贡献获得价值感、课题分离都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气,这就是我全部的收获。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7

  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读书,又一次凌晨四点入睡。只因为,今日下午的读书会,群主要求我共享还未读完的《被厌烦的志气》,于是为了这一支配和对读书会的期盼和喜悦,我做出了应允的志气,所以开夜车一气读完。下面是本人对这本书的浅薄相识,和大家共享,也希望感爱好的挚友也拿起这本书,以便我们更多更顺畅的沟通体会和收获。

  这本《被厌烦的志气》是一本基于阿德勒哲学思想的心理丛书,是由两位日本作家及哲学家编著,他们分别叫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俩人以一位年轻人和一位禅师即哲人的五个晚上的对话形式,对阿德勒“世界极其简洁,人人都可以获得华蜜”加以分析,里面告知人们:一切的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厌烦。而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客体分别,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他用家长怎么对待那些不爱写作业、不爱学习的孩子来阐释客体分别,用“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的谚语告知家长,学习、工作甚至结婚生子都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和全部,所以家长不能强加干涉。他还强调孩子既不应当指责也不应当表扬,是用糖还是用鞭子,产生的结果都是在操纵孩子。

  而他还说: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挚友、伙伴,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人只有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志气。

  人生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而这些课题里,强调“我为别人做了什么而不是要求别人为我做了什么”!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安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行能。起确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让我们不停的舞动人生,活出精彩。最终,阿德勒哲学论对人生的意义做了说明,他说: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确定,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就此,我理解的人生意义是:我是个凡人,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被须要,说白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娘说,生我那天早晨,生产队分谷子,虽然我刚降生,也给家人分了一份,所以,我觉得,为家人奉献,是我的最大享受,这样挺好!

  这本书,建议作为案头书阅读,因为里面的道理不是一遍俩遍,一天俩天明白的,专家说,从现在起,要再用你岁数的一半才能参透悟懂,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变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感悟: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你有思索过吗?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8

  “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你相信吗?是的,我不信,世界如此复杂,幸福如此缥缈,我没背景、没能力、没颜值,各种复杂的关系,我怎么能轻易地获得幸福?可是,看完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我在一点点地被他说服,一点点地刷新我的认知,是的,我相信了,世界就是如此简单,获得幸福也是如此地随时随地。

  由于弗洛伊德的盛名,我们都以为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徒弟,其实他们的理论、年代是并列的,这样说并不是要形成一个纵向比较的势态,他们都为我们奉献了他们的智慧,但是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是如此的不同,他似乎看到100年后我将要面对生活,给了我们实用的指引。100年前的阿德勒给了我在当今社会中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让我震惊。

  首先,他推翻了因果论,代之以目的论。

  弗洛伊德说我们的现在是由于过去造成的,我们的原生家庭造就了现在的我,那么未来的我呢?要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重复吗?而阿德勒告诉我们,过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在用过去的创伤为借口,不去改变,是因为我们不想改变,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在不断地寻找成为今天的我的借口。由于轻视、由于暴躁的父亲、由于软弱的母亲、由于没有关注和鼓励,那么,你呢?你已长大成人,你知道,过去无法改变,唯有现在是启动点,你为什么不去启动,因为你根本不想启动,你想停留在自己舒适的区域去抱怨别人,是的,是他们的错,才让我有今天,于是,我可以止步不前,这是多么有力的证据!不好意思,阿德勒告诉你:因为你就是想止步不前,所以你找到如此多的理由!要破除这个因果循环的魔咒,清醒地告诉自己,我就是想停在这里,我就是想止步不前,所以我有抱怨,我抱怨过去、我抱怨我曾经的经历。是的,这样,所有的一切都合情合理,我也找到了继续沉浸于现在这样一种状态中的理由,于是我可以心安理得,由于过去的伤害我就乖乖地呆在现在的.状态中,指责别人,我好无辜,我是受害者。可是,我在吗?这样依据别人的镜相的我存在吗?

  第二点,阿德勒认为人最大的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而我们作为人又是依据人际关系才存在的。他认为:解决人际关系的困扰方法是课题分离。这大概是阿德勒最为人知的观点。课题分离是基于我们要建立一种横向的人际关系,即承认不同又彼此平等的关系,阿德勒反对任何的纵向关系,即以操纵为目的的关系。他对于亲子关系的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观点令人震惊。阿德勒说“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鞕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是的,请仔细想想,当我们对孩子说:“你真棒!”“不错哦!”我们是怎样的姿态,一种非常有能力的人对弱小的人一种关照吧。那么,应该是怎样?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学习好不好、如何交友、如何看待人生,是你的课题,我能提供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谢谢你”“谢谢你走入我的生命”,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平等的由衷感谢,不知好过“你好棒”“不错哟!”这样俯视的角度百倍。

  第三点:活在当下。“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因为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只是潜在的可能,为什么我们要活在过去和未来?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间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所以,人生就是这么简单,幸福也是那么顺手拈来,我们要勇于打破因果,不是有这样的因所以有这样的果,而是:是的,这样的因我无法改变,我接受,但是我要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没必要和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9

  看完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有四五天了吧,原本没打算写点东西,我看书一直都是看过之后评价了好坏推荐与否就抛到脑后了,虽然说这种读书方法不被倡导,但我甘之如饴。过来写读后感是因为这两天在看《认知觉醒》周岭的书,里面的很多点都戳我的心,当然我很推荐这本书,不过我现在还是回归正题吧。

  整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现的,展现了阿德勒心理学,这本书一开始就是一个青年听说某个智者说: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他无法接受这个观点,于是找到了这位智者开启了对话。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根本没听过阿德勒这个名字,其实他也是心理学三大家之一,于其同等的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佛洛依德,荣格。这本书中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很多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明确提出了目的论,和弗洛伊德的因果论不一样,弗洛伊德说的话我们现在普遍都这么认为,弗洛伊德学说认为呢,现在是过去的自身造就的,过去对现在影响较大。但阿德勒却这么认为,过去对现在没有影响,你觉得有影响是因为你有想要逃避的事情,你觉得有影响,是你拿过去作为借口,你把过去的经历作为借口来实现自身的目的',这就是目的论。

  阿德勒心理学简单来表达就是:我爱你,与你无关。他明确提出要学会分辨人生课题,例如我爱你,这是我的课题,我要做的事情。而你,你爱不爱我,不关我的事,与我无关,这是你的课题。想明白这一点,很多烦恼都没有了。

  阿德勒指出: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例如说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书中提到了有关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力斗争,例如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管教,是以一种上下级的关系,以一种指导的关系进行教育,子女往往会输在权力斗争中,但权力斗争的输方往往会对赢方进行“复仇”,这就有叛逆的表象了,有的孩子为了复仇表现出来的叛逆形式是逃学、上网、染发等等让父母感到不满的事情。那不错人际关系的相处方式是什么?

  书中明确提出的最好的方式是与交流者是一种”横向关系”,不表扬也不批评的关系。那我们常用的就是“纵向关系”,例如父母对孩子说的:“做好的,好样的”,这种表扬,这种上下级的态度,容易联想到操纵,干涉。以表扬的话语来操纵孩子做自身满意的事情,来干涉孩子们的想法。但有时候孩子不得不依靠父母的引导才能走向正确道路,因此这时候就有了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被称为“鼓励”,例如说孩子帮忙做了家务,不应该说“做的好”,应该说“谢谢”,把孩子和自身划到一个高度来,以示尊重。

  当人听到感谢之词时,就会知道自身能对别人有所贡献,人只有在能感觉自身有价值的时候才能获得勇气。当然有一种有价值,是:只要存在,就有价值。例如老人家,只要活着,家人们就开心,那就是价值。其实在有关这点上,横向关系我很赞成,但实际使用起来却很难。阿德勒心理学也可以说是被使用的心理学。

  说实在的,今晚和我一个姐姐讨论了一下这本书,主要是我单方面疯狂输出,输出完之后才发现自身的语言漏洞很多,很多点都没读透,但我还是坚持发表了一篇读后感,毕竟要是让我再读一遍,那就等明年吧。

  别的不想说太多了,有兴趣的就去看看这本书吧,书中还提到了自卑感,自卑情结,活在当下,人生意义等等。这本书名为被讨厌的勇气,如果你想活得自由获得幸福,就要有迈开腿的勇气。打开这本书,你就迈开了第一步。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10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但是一直都没有读,因为不喜欢书名。在当今社会当中,人人都渴望能够在群体当中被认同,被肯定,有谁会愿意自己被讨厌呢?题目如此不可爱,怎么能够吸引读者?后来因为偶然的原因,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了这本书的音频。当时正好接了20xx级2班,这个班级里面的个别学生和家长都挺奇葩,发生的很多事情与书中的某些事例有所吻合,于是被吸引了,就买了这本书开始阅读。其实听书要比看书更容易,看书需要动更多的脑筋,将文字与生活紧密结合,带给自己更多思考,然后指导自己的行动。近期,认真读完第二遍,所以才开始写这本书的读后感。

  整本书就是一位缺乏自信,并且烦恼不已的青年带着一肚子的抱怨和疑惑,来到了哲人的面前,经过5个夜晚,5次深入的对话,最终让青年豁然开朗的故事。青年有困惑,禅师有智慧。只说故事太浅,只讲道理太深,于是禅师和青年恰到好处的相遇了,在一场关于人生问题的大讨论当中,完成了智慧的传承。那个在哲人面前没大没小,不断抱怨、质疑和声讨的年轻人,不就是捧着书本的我吗?

  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主题,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自我的解放。

  我们时常感觉人生诸多不幸,万事诸多无奈,经常幻想着换一种活法。可是一旦真的要改变又只能长叹一口气说,我又能怎么办呢?生活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束缚,从表面上来看,这些束缚来自时间上的,金钱上的,人际关系上的,而实际上这些束缚只来自于一个地方,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阿德勒就是试图把我们从这种束缚中给解救出来,让我们重拾心灵的自由。

  第一个束缚来自于我们的过去。从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就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的产物,甚至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过去的经历塑造了现在的自己,这非常容易理解。我们过去的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可是阿德勒却说,重要的根本就不是过去,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于过去的看法,是可以被我们的主观所改变的。他所推崇的是摒弃决定论和原因论,相信目的论。

  第二个束缚是来自于人际关系。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你感到疑惑吗?在这个人人都与你说要讨好他人,要掌握说话的艺术,要让周围的人都认可你的社会当中,阿德勒却告诉我们,不要担心被别人讨厌,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获得自由。

  其实我们许多的心理困扰都来源于社会或者是他人的评价。而正是这样的评价体系才造成了人们的骄傲或者自卑。书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课题都是独立并且是分离开的,我怎么爱你,是我的课题,而你接不接受我的爱,是你的课题,与我无关。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课题,过自己的人生,那人际关系中就没有这么多的纠结与烦恼。

  当时读到这里的时候,这个观点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内心当中。

  小A同学,没有同龄小朋友身上的活泼开朗。因为老人包办代替太多,自理能力非常差;由于原生态家庭的一些影响,导致他的内心当中缺少正能量,他也不接受老师的指导,只服从他妈妈对他的强制性管理。小A妈妈的情绪也非常不稳定,允许自己对孩子呵斥、打骂;但是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之后,护犊子现象特别严重。作为班主任老师,不仅要管孩子的问题,还要时刻关注到这个心理极不成熟的家长。我在小A的身上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是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哪怕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我当时真的特别郁闷。

  所以当时读到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的观点的时候,我突然之间就释然了。不管小A同学的父母怎么对待他?我会一如既往关爱他,尽可能不去伤害他,跟家长的交流就顺其自然。作为一名老师,我尽心尽力,问心无愧足够了,这是我的课题。关于家长怎么跟老师交往?那是她的课题。我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真的很奇怪,当你把这个关系理顺之后,突然之间,我的心灵就变得轻松、自由了。

  第三个束缚来自于未来。这一点倒不难理解。很多人的目标远大,觉得有朝一日我出人头地,当上CEO,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了。那么我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开始。而现在的生活不能称之为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其实,现在才是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正所谓“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人生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在舞蹈当中,跳舞就是本身的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我们停下来的时候,常常会惊讶,已经到这里了吗?但其实,我们不停舞动的每一个瞬间就已经构成了完整的人生。

  阿德勒的心理学,就这样把我们自己从过去,从人际关系和未来当中解放出来。以前我们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阿德勒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正如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我们获得了自由也就意味着我们再也没有任何的借口,所有的责任全部都在我们自己的肩上。而拥有自由,承担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即便我们现在的工作压力很大,但我们仍然可以去拥抱幸福,去热爱生活,去享受平凡的人生。我们依然可以学会关心与善待他人,依然可以做我们喜欢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好。我们可以去学习,并且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传递开来。去爱身边的人,去为他们做些事情。去热爱、去感恩、去追寻、去拥抱,跳跃、奔跑、欢笑、哭泣,去享受我们仅有的短暂的生命。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11

  我承认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文章,大概没有什么逻辑和结构,只是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却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据说卡耐基(就是那个写了《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人)深受这位据说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的人影响。

  书中用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穿着心理学、哲学外衣的问题,内容我不想赘述,我们就只来谈谈我的看法。对话这种模式相信成熟的读者一定能识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设置了两个仿佛对立观点的人,这种假象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力。

  全书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我认为这种积极向上可以说是消极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当然这种态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国情需要的,但是作为有思考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一味地吧读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给人们灌输努力、进步的想法,忽视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我认为他所说的进步甚至不算进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这样的话是空洞的,即使是问我们的父母,努力奋斗一辈子的父母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认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无法说出一个答案,甚至已经会破罐子破摔的说:“为了你啊”。我们的上一辈已经没有答案,到我们更加没有,我的答案是只是跟着社会的车轮往前走,最好的办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为负担的活下去,干干净净的走,不伤害两个单纯的灵魂。也不知道谁曾有幸见过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这个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时代。

  这本书是同学回借给我的,我问他是写什么的,他说是哲学。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带着看哲学书的先入为主来看这本书,这本书就成了一本笑话,直到我看不下去合上书,看到书的背面写着:“上架建议:励志经典、人生哲学”,由此可见,励志文学总是带有以上特点的。为什么哲学、人生这两个字眼放在一起就截然不同的了呢?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12

  对于8型来说,一本好书应该是钥匙到锁开的那种直接。如果磨磨叽叽,半天让我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那我的选择一定是放下他,没有兴趣再读下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让我捧起来,就不想放下的书。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解答问题、阐述观点的。正如序一里说的:对话体使得我们阅读时感到亲切,有"如师在临"的体验。

  读这本书之前,先认识一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先生: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来源于网络资料)

  书的观点很多,我依然选择让我感触很深、我能够理解分析透彻并且和我自己有连接的部分来分享。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弗洛伊德认为:你今天的不幸,都是你过去心灵受到创伤的原因。而阿德勒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场大的灾难或幼年受到虐待对人格是会有影响,但死抱着过去不撒手,拿过去当借口,认为我现在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我过去心灵受过伤害所造成,让自己深陷于一种悲伤不能自拔的情节当中,那只会让你停滞不前,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只有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积极意义,让我们正视我们的创伤,才会起到积极作用。你自己过怎样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这让我想起去年看过毕淑敏的一篇文章——《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可以简单直白的告诉你,应该怎样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年的伤害,摘抄下来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某些性格和反应模式,由于这些"重要他人"的影响,而被打上深深的烙印。那时你还小,你受了伤,那不是你的错。但你的伤口至今还在流血,你却要自己想法包扎。如果它还象下水道的出口一样嗖嗖地冒着污浊的气味,还对你的今天、明天继续发挥着强烈的影响,那是你仍在听之任之。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重新审视我们的规则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变成金色风帆,成为理智的一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双手把他粉碎。语言犀利,一针见血。

  自卑感来自主观臆造: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一直不愿意承认和接受自己有自卑感。但心理学上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自卑。了解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后,发现无论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要看你赋予他什么样的意义。如果赋予他积极意义,你的自卑感,也会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你的自卑感,其实是你不满足于现状。所以不断要求自己进步,让自己变的更优秀的一种推动力。被赋予了积极意义的自卑感,是会起到积极作用的。

  而完全沉浸在自卑中,让自己变的越来越消极,便进入了自卑情结。自卑情结,也被阿德勒认为是一种借口,一种停滞不前安于现状的借口。其实安于现状也是一种选择,无关对错,只要能够符合自我满足、自我接受的前提条件。但是,那是因为你愿意并且接受,与其他无关。如果你已经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请审视一下自己,你是有一点点自卑感,还是深陷于自卑情结之中不能自拔?还是阿德勒的观点: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如果有了竞争,不知不觉中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一个人跟一群"敌人"生活在一起,怎么会轻松快乐?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的前进即可。这句话很好理解,但是真正做到还是有难度的。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外面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总与他人比较,产生嫉妒、怨恨等心理是不可避免的,那种感觉不但产生不了什么积极作用,同时会让自己很苦恼。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或看到自己是嫉妒与怨恨的。可是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这种情绪很难避免。所以,努力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努力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向着理想中的自己努力,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离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近。这种感觉会让你更加自信,而且你相信,不断在超越自己的自己,会越来越优秀,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终于到了这一章节了,这是最近我一直在自己身上实验运用的课题。他真的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中、人际关系中的很多问题。简直就是生活中的"万能膏"

  先摘抄书中一些比较有力量的字眼儿:

  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我对课题分离的理解是这样的:比如生活中经常有人需要你给予建议。那么,你的建议就是你的课题。而是否接受你的建议就是他的课题,你不能干涉他是否接受你的建议。他的课题,他可以自己做来做决定。当你没做好课题分离时,你会觉得,我在帮他,可他不但不接受还不领情,多么令人气愤。可是课题分离清楚了,事情也一下就变的清晰明了了。

  再举个例子:我需要你帮忙,是我的课题。你决定帮不帮忙是你的课题。你帮与不帮都是你的决定,我只能接受,不能干涉。如果我对你的不帮忙,横加指责,我就干涉了你的课题。课题分清楚了,然后互不干涉,自然会减少矛盾,人际关系也和谐了。即使你们是母子关系、你们是亲密的伴侣关系、你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是,他是他,你是你。

  上述的课题分离还算容易,对于我而言,怎样面对我跟孩子的课题分离?比如我怎样认识学习是他的课题,哪些是干涉,哪些是帮助?虽然有难度,但是这个课题分离是一定要做的。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一直以来,共同体感觉这个词都让我感觉到很抽象,我想拼命的把他具体化?可是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直入内心去认识他,把抽象的具体化。那就从一个特别具体的名词————伙伴作为切入点,来尽量把共同体感觉具体化吧。

  生活中我最可以称之为伙伴的人,就是我们家沈先生。家庭,是共同体中的一部分,一个点。从这个点,放射开来,再从家庭到学校、单位、国家、人类等一切,甚至包括宇宙。

  在家庭中,我和大小两位沈先生,是合作伙伴。我们各司其责,分工不同,自己有自己的位置。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不能一味的索取:你一定要来关心我,认同我,包容我。而更重要的是,我能为家人做什么?我可以为他们做准备可口的饭菜、有干净衣服、储备一定的知识为你们解答困惑。

  在平时,不断的积累、进步,把一个积极的、充满能量的、能够给伙伴们提供帮助的自己准备好,这便有了共同体感觉。继续展开说,走出家庭,来到社会,我能够为社会做什么,能为社会中的伙伴们做什么?一样的,我已经把一个积极的、充满能量的、能够给伙伴们提供帮助的自己准备好了。在我能量低下的时候,我的伙伴也准备好了一个可以为我提供能量和帮助的他自己。这样,大家都能在这个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从付出中获得归属感,无论你所处的天地有多广阔,你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共同体感觉。

  只要存在就有价值

  其实写完共同体感觉,我就不想写了。可这样就留给别人了一个错误观念,对别人有帮助的,才是有价值的。

  书中举了个例子:假如某人的母亲遇到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他能活下来,该就谢天谢地了。这个时候,她只要存在对他的至亲而言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了。所以说:请用存在的标准去看待他人,而不用行为标准。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看待他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

  当你有了共同体感觉,你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不要将灯光打向人生整体,去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于与未来,而忽略的此时此刻。人生,正是由每一个此时此刻组成。认真的过好每一个此时此刻,你现在这一刻就能幸福。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这句话有点象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如果想改变你的世界,那就开始吧……

  这是一本心灵层面的书,有点曲高和寡,不太容易读懂。读书会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各自把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分享出来,让彼此在一个一个抽象的名词中,找到了具体化的意思。

  书中的内容很实用,他就象开出一剂剂心灵处方,把身边很浅显易懂,而你却被深深陷入其中,不能理解的问题罗列出来,给你提供解决办法。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谢谢年妈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13

  之前我说过,我变成了一个油腔滑调,油嘴滑舌的人了。当时半调侃半认真的说自己只是在靠近自己的本心。但进来发现并不全然如此,可以说是在靠近本心,但是是以一种更加曲折的方式,绕了半圈。

  最开始改变的尝试是想着皮一点,将一些想法半认真半虚假的说出来,比如说特意给陆哥买,留的提子。然后发现还挺好玩,开始大家好像也觉得不错,自己也挺享受其中。结果我就像小孩子拿到了喜欢的玩具,不停地如此尝试,放飞自我。中间我还产生了误解,以为这正是我所喜欢,想要这么做的(虽然那段时间确实很喜欢,也想这么做)。但现在想来,这样也只是在某些方面比之前更加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只不过与此同时在其中也参杂了玩笑,虚假的成分。其结果就是在油腔滑调,油嘴滑舌上越走越远,带着几分真心,几分玩笑,不停的口嗨。

  然而这一定程度上,这并不能说保持本心,仍然不过是换了一层马甲的软弱罢了,本质并没有变。在很多关键的地方,仍然十分软弱,十分被动,实际上仍然是在逃避。所以很多时候仍然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仍然小心翼翼,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伤害他人,小心翼翼。

  下一步我会尝试更多地直接表述自己的喜欢与讨厌,想与不想,更加从心。但至少现在,还是做不到课题分离就是了,或许永远也不想做到这个地步,或者不敢做到这个地步。

  x这几天读《被讨厌的勇气》,得以获知阿德勒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深以为然。

  以下是我当前的理解,它并不是百分之百等同于阿德勒心理学。

  一、目的论

  对任何人物、事件,除因果论调之外,要以目的的眼光加以看待。

  比如你想表白某个异性但却一直没有行动。常规的'解释可能是因为你害羞,所以没有勇气表白。

  那么如果从目的论来看呢?

  你对异性表白是想与对方在一起,成为男女关系。而你还没有行动的原因是因为你害怕表白之后不能达成此目的,即被拒绝。所以为了避免被拒绝,你选择不去表白,而害羞则成为了不去表白的说辞。

  二、课题分离

  当面对事件之时,要学会课题分离,关注并完成自己的课题。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他人,进行干扰。

  比如你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背叛了一段感情,既然你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行为,就要对此负责。这是你的课题。

  而你的另一半是否会选择原谅你,则是对方的课题。

  你可能一哭二闹三上吊,争财产抢子女,但对方是否仍会选择与你在一起,都是他的课题。

  如果他原谅了你,那么这其实是他内心的真实目的。可能由于各种原因。

  并非是因为你采取了某种行动。毕竟没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这部分也正对应了目的论。

  三、共同体

  每个人都有群体需求,都可以是某个组织中的一员。行为做事的出发点,是为身处的组织做出贡献。

  这个时候你的行为不是为了满足某个人的期待或要求。

  工作中的团队,是最恰当的例子。

  共同体是一种需要慢慢体悟的感觉。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14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生追求一个女生,结果女生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没多久,他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分手了。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渣男。

  但是在《勇气》中,作者似乎持有不同的意见,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父母强烈反对你所选的工作,父亲大发雷霆,母亲痛哭流涕,甚至扬言断绝父子关系。但是,作者认为如何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感情,那并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你根本不需要在意。更进一步,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是剔除掉别人给你的外在压力,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按照作者这个观点,那么这个男生只是“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罢了,那个女生能不能接受是她自己的课题。

  最近重新思考了这个想法,关于课题分离,似乎并不能简单的.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还涉及到了责任的问题。比如,我们是否可以不顾责任,任由自己选择。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思考:女生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是否本身就包含着某种承诺,应当承担某种责任;或者如果男生做了某种承诺,是否可以不顾这个承诺毁约。或者说这些都无所谓,毕竟最后也是他自己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然后他就会看到这个选择究竟是不是对他自己最好的选择。如果是,那他继续,承担后果。如果不是,那么他也就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想法,按照新的自认为的正确道路前行。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15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书中的很多说法和自己以前的认知是相反的,而且某些观点有点不想接受。但仔细想想又很有道理。

  我是一个很能隐忍,缺乏改变勇气的一个人。我也常常羡慕身边乐观、开朗、会说话、会办事的人。觉得自己的缺点很多,很怕犯错。记得小时候父母批评哥哥们的时候,我就会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从而避免被说。无论是被父母说或者被老师说都会难受,所以常常是不敢多说一句,多做一件事。在家听父母的,在校听老师的,在单位听领导的。成年后尤其是前两年我常常在心里埋怨父母管束自己太多,让本来就怕犯错怕受伤的我更加放不开手脚,不敢去尝试。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了迎合别人而生活,以至于都不知道自己内心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原因论和目的论是两者截然相反的说法。原因论给自己的不改变找了理由,也让自己的不满有了发泄的出口(错在别人)。但目的论却是很痛的刺到了内心深处。而且我觉得自己要跳出来看,能客观的看待过往的经历和他人对自己的影响,才更能接受目的论。

  如这本书所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这说中了我的要害。我一直不擅长与人交往,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上学时,我往往是旁听者,插不上话。自己心里也不舒服,但又不知道怎么改变。现在想想也许我是因为怕受伤,怕那种沉默的尴尬,怕被拒绝的难堪,所以不敢去尝试,害怕改变带来更加糟糕的后果,害怕别人看我的眼光,所以宁愿隐忍。我还记得我小学时常会被调皮的同学欺负,我不敢告诉老师,也不会告诉家长。到小学6年级时,一个同学打了我一下,我还了手,那个同学居然惊讶于我的还手。现在想想挺可笑的。

  改变自己是很痛苦的事,因为自己要接受改变之后的种种意料不到的变化,更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改变和态度的改变。对于未知的事情我是心存惶恐的,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决心不够坚定,改变很可能半途而废。第一步迈出去了,还要接着踏出第二步,直到很顺畅的变成一种常态。这个过程太挑战了。

  书中说: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虽然会冒出很多反驳的'理由,但仔细想想,这些理由都是借口,是为了不改变而找的借口。我是一个不会维护自身权益的人,虽然听到一些朋友的忠告,我还是不能突破自己。对有些人来说太正常的要求,我却开不了口。没有开口,没有改变,我还是如往常的生活,一切都是熟悉的,排斥的事情也可以忍受。但我真的开了口,我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说我踏出第一步后,第二步不知道该怎么迈了。如果从原因论来说,我可以很好的解释我无法改变的原因,但这对我没有真正的帮助。我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这话虽然感觉不舒服,但它能让我更清醒的看到自己未改变的原因。

  关于愤怒,我还是有点不能接受。因为有控制对方的目的,所以发怒。对此,我如书中的青年一样觉得无法想象。真的按书中的思路去想的话,感觉有点可怕。比如:我心中对工作中存有的怒气发到了孩子身上。我因为预期没有达到(如:到时间洗漱了,孩子却迟迟不来。该睡觉了,孩子还磨磨蹭蹭)而对孩子发脾气。这实在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通过怒气来发泄自己的无力感和失控感。这个妈妈实在是面目可憎。

  被讨厌的勇气,让人有爱又恨的勇气。虽然目前我还没有改变,但我不会给自己找那么多理由了,也不会去盲目的羡慕一些人了。而且我也提醒自己,为改变做好准备。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02-23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04-07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06-22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04-24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5篇)03-10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4篇)03-05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4篇03-05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5篇02-23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7篇【精】10-16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通用15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