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书笔记>红楼梦读书笔记

红楼梦读书笔记

时间:2024-05-16 07:59:1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红楼梦读书笔记【汇总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读书笔记【汇总15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1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欲、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定崩溃和死亡,同时也示意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定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制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怜悯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认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奉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和善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脆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支援宝玉,默默反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自命不凡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红楼梦读书笔记2

  每次看《红楼梦》,总也看不到结尾,原因无他,只是觉得林黛玉的生世可怜本就可怜,可为什么结局也那么的凄惨,为何要让她明白宝玉成亲,最终气结而亡。这个结局明白就够了,没必要去一遍遍的温习那种心痛。

  我明白很多人写了红楼梦的续篇,以前对于这种书,我总是排斥的。觉得那些人搞出一个个大团圆,或死而复生或仙境重逢之类的结局,实在是没有意义。

  这么粗劣的改续,无聊的紧。可是这次去图书馆,见到书架上好几个版本的这种书,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却使我萌动了重读红楼结尾几章的想法。

  读至尾章,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我不由黯然。对于黛玉的遭遇,我依然惋惜哀叹不已,但薛宝钗这样的人物,也要像李纨一样,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园子里么

  以前,我一向是不喜欢薛宝钗的,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此刻,我竟然不由不一样情她了。其实细想起来,她的杯具也许比林的更令人叹惋。

  薛家也是大家族之一,薛宝钗从小就家境富足,饱读诗书。理解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仅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桥下陷害林的一段。此刻想来,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够理解的恶毒举动。她从小生长在皇商家庭,这种“趋吉避凶”的法门应当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虽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许认为人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应对。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明白自我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感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并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

  在封建社会的礼教中,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身不由己的。她只是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服从者。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剧作戏曲,却认为这些淫词巧句是不能为端庄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评宝琴的咏古诗;她像任何人一样期望有完美的生活,但当母亲为了贾府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因为母亲告诉说她已经应承了,也就仅有流泪理解。直到最终宝玉出家,她的杯具到达高潮。即使在这时,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王夫人说“看着宝钗虽是痛哭,他端庄样儿一点不走,却倒来劝我,这是真真难得的!”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又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我的一生将如何结束,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这是她的“尊重”!

  与黛玉相比,宝钗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黛玉至少曾得到过那虚无缥缈的感情,且她没有看到家族没落的悲惨下场,而是一死解脱了时间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并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

  本应是一个敢爱敢恨,个性洒脱,恣意生活的宝钗,却成了红楼数场杯具中的一个。“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对于她的一生,曹雪芹先生应当也是叹惋的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3

  最近,我一直在读《红楼梦》。《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小说,更是一部非常伟大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林黛玉、贾宝玉等,曹雪芹花费了十年时间,删改五次完成的,具有十分深邃的意味。

  故事是从女娲补天多了一块大石头说起的,这块大石头经过女娲的煅炼之后,已经通了灵性,变成了一块仙石。仙石被带到人间后,发生了许多故事,这就是《石头记》的缘来。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一节。以前,我就听说过刘姥姥的大名,现在,终于知道关于刘姥姥的故事了。

  刘姥姥带着小孙子板儿来到荣国府,看到了许多没见过的东西,如不停摆动的`自鸣钟、也吃到了许多好吃的美味佳肴,还得到了20两银子的资助,作者把刘姥姥的一举一动都描写得惟妙惟肖,把她的心理活动也描写的十分生动。语言却很生活化,把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读这部作品,需要细细读,慢慢品。我想:《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故事,也饱含着现实生活中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吧,曹雪芹因为历尽了沧桑,才写出了传唱千古的《红楼梦》。

  我会认真读《红楼梦》的。

红楼梦读书笔记4

  贾迎春恐怕是十二钗中最惨的一个女子。关于她的描写可以说是要一章一章地去找。第三回从林黛玉之眼描述了她。怎么说的?“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肋凝新荔,鼻腻鹅脂,温顺沉默,观之可亲。”第五十六回贾母闻得甄宝玉和贾宝玉模样儿相仿时,不相信甚至带少许不屑的口吻说:“大家子孩子们,再养得娇嫩,除了面上的残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去都是一样的齐整。”贾三姐妹中,惜春未写貌,而贾探春的外貌描写,我个人认为是挺张扬的。“文彩精华,见之忘俗”一句话毫不由说地“夺”走了别人的视线。贾迎春的外貌大抵也如贾母所言,是很平凡的候门公府千金,并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绝佳。

  贾母在第三回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就罢了。”这是回答林黛玉问姊妹们读何书。显然这里的“姊妹们”应当指林黛玉见面不久的迎、探、惜。惜春小,也许真的只是识得两个字。探春呢?最直白就看《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的“迎、探、惜三人之中,要算探春又出于姊妹之上”,“秋爽斋偶结海棠社”里贾宝玉大喜“三姊妹高雅”,探春出理家政,王熙凤更是用了五六个人来衬托她,赞誉她。

  探丫头真的才华横溢,虽然“难与薛林争衡”,可到底也在诗社笔墨了几首。藕丫头,也就是惜春虽然不大作诗,可人家会画画,刘姥姥听到贾母说:“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她就会画。等明儿叫他画一张如何?”时,喜的忙跑过来赞美说:“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个神仙托生的罢。”

  贾惜春前八十回还曾被人夸奖过一番,可怜的迎丫头作为府中的长姐,却一直被人冷落,相貌平凡。贾母说的“认得两字,不是睁眼的瞎子”,大抵也是说她呢!

  贾母去清虚观打醮的时候,小姐们带了很多很多丫头们。贾迎春的丫头是谁?司棋、绣橘。司棋是一个了不得的丫头,她和姑表兄弟私传表记,海誓山盟,被鸳鸯无意遇到,鸳鸯当时怎么想的?“因想这事非常,若说来,奸盗相连,关系人命,还保不住带累了旁人。”这几个四字词语严重地说明了若被别人察觉告到哪个主子那儿去的后果啊!司棋是一个大胆恋爱、追求自由的丫头哪!仅凭这一点大胆叛逆的性格就可以看出她定然是不受迎春约束的。

  司棋其实也是一块煤炭,她发起火的威力不比晴雯火爆!第六十一回,迎春房里的小丫头莲花儿说:“司棋姐姐说了,要碗鸡蛋,炖的嫩嫩的”,显然是司棋是给自己养胃,也许还懒得自己去叫,才派莲花儿来的。这一点与晴雯让不燕来端芦蒿,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吗?都是丫头的身份,主子的样儿哪!

  司棋还派人还催莲花儿,说她“死在这里怎么就不回去?”你可以想象司棋的要求多不简单?动作稍慢点燃和就要挨顿骂,甚至有点咒人的意思了。

  莲花儿告诉司棋,柳家说没鸡蛋不炖后,她发威了吧?怎么做的?注意她“此刻伺候迎春饭罢”,我完全可以设想她一边咬牙切齿一边心不在焉地弄了点饭菜,扔给迎春。她作为一个丫头,不把伺候主子当正经事儿,反倒是跟别人呕气放在首要位置,不把“伺候迎春吃饭”当会儿大事,而是当每天必做的'一个功课,做完拉倒,才不管你迎春吃得舒畅不。胡乱料理完迎春后,她带了小丫头们,喝命:“凡箱柜所有的蔬菜,只管丢出来喂狗,不家赚不成”。这里的“丫头们”恐怕不止一两个,从后面“造反”的声势来话,司棋可是管领着一大群丫头,可能“造反”时一个也没留下来去伺候迎春。

  柳家最后蒸了一碗鸡蛋,司棋你这总可收场了吧!你东西砸了,人家也道歉了,谁知“司棋全泼了地下了”。多么嚣张哇!

  司棋就是这样一个叛逆心强、脾气火爆、的下就有掌管小丫头们工作支配的权利的不是小姐胜似小姐的一个丫头。

  司棋排山倒海地大闹一场,里头还有一个添油加醋的小丫头,谁?莲花儿呀!迎春屋里的大丫头掌实权,小丫头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个也都挺张狂。

  第五十七回通过薛宝钗和刑岫烟的一番促膝谈话吐透出了这一点。

  作者写“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连他自己尚未照看齐全,如何能照管到他(邢岫烟)身上,——凡闺阁中家常一应需要之物,或有亏乏,无人照管,他又不与人张口。

  邢岫烟对宝钗说道“要使什么,横竖有二姐姐的东西,哝着些儿,搭着就使了。姐姐想,二姐姐也是老实人,也不大留心。我使他的东西,他虽不说什么,她那大留心。我使他的东西,他虽不说什么,她那妈妈丫头那一个是省事的,那一个是嘴不尖的。我虽在那屋里,却不敢很使他们。过三天五天,我倒得拿出钱来,给他们打酒习点心吃才好”。

  从邢岫烟这一番话中,不禁让人咀嚼一种,迎春的卑微生存状况,丫头们在小姐头上。

  贾迎春的丫头们个个都不把自己当小姐服侍,那么大观园里所谓的“情人”,有情之人又是怎么样的呢?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清凉凹晶馆联诗悲寞》中提道“虽有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所以只剩湘云一人宽慰他“,这借林黛玉之口说出了她与“迎春”“素日不大甚合”,一个“素日”表现出一直如此,“甚”又体现了程度之深。

  这一回中黛玉和湘云联诗,没邀请迎春,也许有一个很大的原因,贾迎春不大会作诗。贾妃省亲她也作了一首,不过只是勉强凑成,简直无法与薛林比。

  贾妃差人送灯谜,宝钗走近地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只说难猜,其实一见便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也装模作样,暗暗写了半日。这么简单的灯谜,惟有贾迎春和贾环猜的不正确。贾环没得着宫制诗筒、茶筅是很没意思,迎春却自以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她对一切事物抱以的宽容也是她性格懦弱的一个重大因素。

  第三十七回探春提议起诗社,姐妹叔嫂的俗字都被别号所改了。迎春却道:“我们又不会做诗,白起个号作什么?”宝钗就很随口地以住地名丢给她了一个号。诗社里,迎春是懒于诗词,听了李纨让自己当副社长的话深合己意,也就不做诗了。

  第三十八回的菊花诗,迎春却是独自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第四十回刘姥姥来,玩牙牌令时,迎春竟说了一句“桃花带雨浓”,连字数都挨不上边儿,错了韵还不像。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迎春却痛了,既没有吃鹿肉,也没有联诗。

  贾迎春倒也天生喜静,不大凑热闹,与湘云恰好相反。所以她也曾说过:“淘气也罢了,我就嫌他爱说话。也没见睡在那里,还咭咭呱呱笑一阵说一阵,也不知那里来的那些话。”

  贾府的盛宴数不胜数。迎春来参与的大宴会挺少的。第三十五回“请了半天,只有探春惜春两个来了。迎春身上不耐烦,不吃饭”。

  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贾宝玉请了探春,探春雅致高又喝酒,宝林二人是必来的,又恐不让李纨知道不好便又邀了她。一床热闹人,偏就想不起迎春来。

  第七十一回贾母也只让史、薛、林与探五人向南安王妃请安。“贾母又只令探春出来,迎春竟似有无”邢夫人倒气愤不平。

  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这才正儿八经地贾迎春开了一个大门面。后抄检大观园,司棋要被赶走了,迎春含泪似有不舍之意,“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作主的”,也没有保赦下来。只能主仆一场,让绣橘送出来一个绢包儿。丫头走了,奶妈也早已因开赌局罚走了,任凭黛、钗、探怎么劝,贾母也认定要管一管小姐们的奶妈子了。

  第十八回“一时,只见迎春妆扮了前来告辞过去”,借贾宝玉之口也说出了“迎春尚未云,然连日也不见回来,且接连有媒人来求亲”等此话。大约迎春也快出阁,所以也格外珍重大观园里未嫁少女的青春日子,连晨省也难得打扮了。

  面第十九回她就“误嫁山中狼”,是她老子欠孙家五十两银子,没得还,把迎春当作这银子活活送进了狼口。

  贾迎春的生存状况单薄糟糕。对她最好的人究竟是谁呢?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在对待迎春的问题上,最悉心照料的亦不是宝玉,也不是宝钗,而是探春。

  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中,一个在旁边伺候的媳妇便趁机道:“我们的姑娘老实仁德那里像他们三姑娘,伶牙俐齿,会要妹妹们的强。他们明知姐姐这样,他竟不顾恤一点儿。”

  真的是不顾恤一点儿吗?绝对不是!后来是谁一坐下来就问累金凤的事情?是谁说“我和姐姐一样,姐姐的事和我的事一般。他说姐姐,即是说我。我那边有人怨我,姐姐听见,也即同怨姐姐是一理”?又是哪个人叫侍唤平儿过来的?都是探春哪!

  一同前来安慰迎春的四人,只有探春厉害地开了口,问清原委,替迎春讨回公道。再看宝琴、黛玉,甚至拿这事拍手取笑。瞧瞧,即使不愿意插手这件事,也不用嘻嘻哈哈,拿一本正经审问的事儿当笑料吧!“宝钗便使眼色与二人,令其不可”,随后只得和迎春闹感应篇故事,“究竟连探春之语亦不曾闻得”。这就是宝钗的态度!你们吵,我闪在一边,不插手免得沾上灰哪!这等无动于衷让人联想不到那个派婆子雨给林妹妹送燕窝,暗中救济邢岫烟、给打伤的宝玉送药的多情的宝钗了。

  你也许会说宝琴是贾府的尊客,宝钗与黛玉皆是亲戚管不了。可认真地听着总是问题不大吧?一个压根儿逃避,另两个皆不当正事。

  海棠社刚起来,宝钗因迎春不会作诗,也就很随便地为她取了个号,更别提这里头还有什么典故了。

  李纨要求迎春和惜春做副社会。“探春等也知此意,见他二人悦服,也不好强,只得依了。”这话什么意思啊?我个人认为,探春愿意也是想请迎春在诗社里也写几诗,也算正儿八经地入了社。谁知李纨先开口,交给她一个不咸不淡乏味儿的差事。

  宝琴等人加入诗社,宝玉急着起社。“探春道:‘林丫头刚起来了,二姐姐又病了,终是七上八下的。’宝玉道:‘二姐姐又不大作诗,没有他又何妨。’探春道:‘越性等几天,等他们新来的混熟了,咱们邀上他们岂不好……’

  你知道贾宝玉轻描淡写、不以为然地说出一句“没他又何妨”前之他又说了什么?探春先告诉宝玉贾母逼着太太认宝琴是干女儿,宝玉笑道:“这倒无妨,原该多疼女儿些才是正理。明儿十六,咱们可该起社了。”接着探春就说了“林丫头刚起来”这些话。

  你能相信吗?刚说完要“多疼女儿些才是正理”的宝玉却对迎春姐姐的病情毫不关心,一点儿也没有慰问的意思,甚至想敝下她一人开诗社会宝琴,简直文具盒难以想信。

  倒是探春说不如让李纨、宝钗把家务料理好,湘云来了,黛玉身体全愈了,香菱也会作诗了再开社。这话潜意识里也盼着迎春早日康复,大伙儿一起其乐融融。探春心里惦念着迎春,一口把诗社的事儿拖了下来,可是迎春的病还是没有在开社时好起来,故而制度。

红楼梦读书笔记5

  突然发现很久没有读过书了,很是惭愧,好像上了大学后就不再看书,写字,已近一个文盲无几。重新拾起束之高阁的文学巨匠们,第一篇就来看看最爱吧。

  很是佩服作者,开篇就有一个宏大的构思,好像这个腹稿在心中打了很多年亦或者就是他的故事,可以信手拈来,伏笔、铺垫都是被很多红学家常年争论不休的焦点,小说的背景,年代也被常常探讨,作者都说:“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他前一句又云:“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到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我不是红学家不懂得作者正话反说的艺术,索性就看看这闲情诗词,就当适趣解闷。

  开篇就有经典诗词,首先“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我只觉一点儿寂寞,一点儿无奈,一点儿期待,还有一些儿自恋,也许就是这种自恋是他多了寂寞、无奈又希望被赏识的期待。《红楼梦》中真是字字是精华,句句是佳句,第二首“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可以说是对文中金陵十二钗的总的描述,没有一个废话,字用得很到位,所以喜欢他的严谨,也喜欢他自负的`感觉,因为他在第一回中很多次说到他将要写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他的这个故事就是与众不同的故事,而且他的话语透着自信和才华,下来是一幅很好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他怎么会有如此妙语,我觉得这句话很是哲学,他告诉我了凡事不要较真,我就是个太爱钻牛角尖的人,可能也上过一些人,而他们大部分是我的朋友,所以他们可能谅解了我,可事过后,我还是放不下,人生在世就是真真假假,何必太较劲呢

红楼梦读书笔记6

  看红楼,不知道看了有多少遍了,或是看书,或是看电视?但每一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总希望可以继续一遍一遍的看下去。其实更喜欢看书的感觉,在冬日,午后太阳最温暖的时候,可以安静的,独自一个人走在红楼的世界里,看大观园里的小桥流水,看大观园里的雪里傲梅,看黛玉的孤高自诩,看宝钗的圆滑温婉?那一幅幅迷人或颓废的景致,那一件件感人或令人叹息的故事?

  由衷的佩服曹雪芹写出了这样的鸿篇巨著,这样可以让人笑着接受的悲剧故事。

  与其说红楼是宝玉和黛玉的一场爱情悲剧,倒不如说是封建社会的一部衰败史,一部女儿国的史书。但不能否认宝玉和黛玉两个人是那个封建牢笼里最具代表性的反抗人物。宝玉不谙于仕途,黛玉执着于真爱,都不愿束缚在封建制度的枷锁里。而宝钗却横生生的隔在了两个人的中间,凭借着封建制度这块坚实的盾牌,尽管她拆散了宝玉与黛玉的“木石前盟”,但也终究无法实现她与宝玉的“金玉良缘”,所以也就注定了三个人悲惨的宿命。宝黛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子,不同的个性为她们选择了不同的命运。两个为宝玉痴为宝玉念的女子,一个为他舍弃了生命,一个为他舍弃了青春,但换来的又是什么?宝玉最终还是“丢弃了不离不弃的黄金锁,忘记了莫失莫忘的通灵玉”。也真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应该说红楼当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但所有的人却又都是封建王朝的陪葬品,上至享尽荣华富贵的贾母,下至任人蹂躏却坚强不屈的鸳鸯,只是任她们谁都逃脱不了身在“牢笼”的命运。

  宝玉,大观园里唯一的男子,亦是红楼当中让众多女子心之所系的人。无论是否是“腹内草莽”,抑或“于国于家无望”,他却是那个时代唯一始终着自己的原则不曾改变的人。他认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他并没有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而是真正将女子的地位提升到了与男子一般。厌倦走仕途之路,虽是整日在内帏厮混,却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心,不受世俗世界的污浊。他爱林妹妹,因为林妹妹知他的心,从不说一些“混账话”,所以也就注定了他与宝钗的婚姻不会长久。出家,出世,亦是寻求到的解脱。

  林黛玉,红楼梦当中最让人心疼,也最让人无法忽略的一个女子,紧是那“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就足以让人永远的将她记住。也许很多人不喜欢她的娇气,说她小肚鸡肠,心胸狭窄,但我依旧认为她是大观园里最耀眼璀璨的一颗明星。我始终认为她的才情是无与伦比的,那是一种不沾惹世间俗气的美,让人不得不为她而心动。

  她有属于她的骄傲,却也有属于她的自卑,这样的出身决定了她这样的性格。她没有宝钗的世故八面玲珑,也没有湘云的大咧男儿气,有的.是特属于自己的女儿柔肠,对自己感情的执着与坚持。她的清高,她的脱俗,注定与这个污浊的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也正是由于无法与这个社会的融合,造就了她悲剧的开始。尽管黛玉她的一生注定与眼泪相伴,但依旧不曾后悔让她来到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她,大观园里的落红有人葬了。那片片落红似残阳余晖,似黛玉临死前口中吐出的鲜血,刺目,难忘

  薛宝钗,出身于皇商世家,也可以说是封建制度成功的塑造出的一位大家闺秀。她不仅丰姿秀美,肌骨莹润,更是通情达理,随分从时。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依旧难逃她悲惨的命运。说宝钗处事圆滑,倒不如说她更懂得如何伪装和隐藏自己。她就是这样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任金钏儿跳井,任尤三姐自刎,她都可以完全无动于衷。但就是这样一个冷美人却也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无论她再怎样的隐藏,也终究无法完全遮掩住她身为少女的情愫。宝玉挨打,她忘情吐露情思;春季游园,她不禁扑蝶嬉戏?

  在宝钗的身上我不由看到了人性的自私,她可以当着黛玉的面求母亲成全黛玉和宝玉,却又在私底下惦记着自己的金石玉缘,最后甚至在黛玉病危,宝玉痴傻之时假冒黛玉与宝玉成亲。但那又如何,最终还是要成为孀妇。有时觉得,与黛玉相比,她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黛玉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最终一死解脱了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可悲,亦可怜!

  婚姻原本就是要靠爱情来做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就仿佛没有骨骼的空架子,试想又能坚持得了多长时间呢?

  红楼中的每一个女子都是一个故事,元春,看似让人羡慕,实为笼中金丝雀;探春,一朵带刺的玫瑰,铿锵却也注定沦落他乡;迎春,随和不与人斗,但终究难逃中山狼的饿口;惜春,虽生在豪门,难得能够看破红尘,常伴青灯古佛;湘云,女儿中的男子,也沦为孀妇独守空闺;王熙凤,一生幻想着掌控贾府,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丢了性命?

  看红楼,你可以看到现实社会中所有的一切善与美,恶与丑,人性的真挚与淳朴,丑陋与险恶。

  很是庆幸自己生在了现在这个时代,不必受“牢笼”的束缚,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红楼梦读书笔记7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红楼梦的初衷,又是作者于这悠悠岁月中发出的一声长叹。叹这世事无常,繁华易逝;叹这怀才不遇,碌碌终生。由此,一段神话,揭开了尘封的记忆;一块宝玉,勾出如烟如云的世事,如醉如痴的想念;一脉情思,让我们回味再三。

  放下这本书,却放不下一腔忧愁,放不下宝黛的爱情悲剧,放不下颦儿的泪、颦儿的忧、颦儿的愁、颦儿的苦。她有闭月羞花之娇美,却“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她的弱不禁风,她的泪眼朦胧,让人魂牵梦萦。

  她是冰雪聪明的.奇女子。魁夺菊花诗的潇洒,庐雪庵争联即景赋诗的敏捷,与湘云月下吟诗的才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她将无人能比的才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令我折服,令千万读者为之倾倒。但细细品来,纤巧感伤的字句后,又隐藏了多少眼泪,多少心酸。

  宝黛的爱情,本是情投意合,两情相悦。宝玉是她唯一的知己,可天不由人,性格孤僻、身子孱弱,成为她通往幸福大道的绊脚石,使得原本疼爱她的贾母对她渐渐疏远,胜利的天平自然倾向了城府极深的宝钗这边,凤姐的一出偷梁换柱计使两人痛失所爱,黛玉含恨归去,二人从此阴阳相隔,宝玉疯疯傻傻,终看破红尘,削发为僧。可悲,奇苑仙葩早做北邙乡女!

  黛玉的悲剧,始于封建社会的黑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愚蠢,曹雪芹之所以塑造这样一个悲剧典型,可能是为了告诉世人:那时还有多少才情兼备的女子被封建社会的黑暗所淹没,在苦难中挣扎。多少才子,厌恶官场,落得个一生贫困潦倒。曹雪芹是否也把自己的痛思寄托在这个奇女子身上呢?无人知晓。

  放下这本书,却放不下一腔忧愁。斯人已去,悠悠岁月空留余恨。这满纸荒唐言,却注定流芳百世,付与说书人。

红楼梦读书笔记8

  早听说《红楼梦》有一百二十回,只是看了越剧的表演,不过是林黛玉、贾宝玉两情相悦,宝玉却偏偏娶了个薛宝钗,黛玉忧愤而死。

  现在啃着《红楼梦》,有时候不禁要问:她到底写了些什么?怎么读了好几回都没有眉目?不是写荣府,就是写宁府,似乎很平淡,顶多也只有几个小波澜,这使我这个急性子有些着急了。

  一本好书,总会有高潮的,我想应该认认真真、耐心地读下去,如果读了几回就去看结局,未免太吃亏了。

  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里,关于美与丑的论述,有两个例子:贝多芬双目失明,仍然热爱音乐,谱出不朽之作;王熙凤貌若天仙,蛇蝎心肠。

  《红楼梦》的头几回,本来安分守己的.王熙凤,果然有了“动静”,她明知贾瑞对她有心,故作顺从的样子,让贾瑞上了钩,结果一命归西。

  世上的人,有好有坏,没有坏人的衬托,怎么知道好人的“好”呢?那么,王熙凤这个坏人也“坏”得值得了。

红楼梦读书笔记9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由于在这背后,只是由于她太在意宝玉了,由于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理解,只是由于太难过,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淌,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杯具。她哭泣,由于她太委屈,她是凄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感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久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红楼梦读书笔记10

  无论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候门公子,拥有着不可一世的荣华富贵和锦绣前程,但会以寂寞告终。

  他就如雪花一样,人们还未曾来得及观赏它的美,就这样转瞬即逝了。留给了我们泪珠般的回忆和拉长的叹息。

  上天给了贾宝玉一个美若天仙的表妹林黛玉。我说——林黛玉来人间是为了还债,用一生的眼泪还了前世的债,把所有的感情都交托了贾宝玉,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归去。

  可能因为他们的爱情本身就带着一种凄美,花落冰韵,诉尽无数的冷音。多么淡薄的缘分,就像一段还未来得及旁白的故事,在心中留下了刻苦的记忆。

  正因为爱的太深,所以才会以悲凉散场。贾宝玉归依佛门,其实早已注定。从此,贾宝玉红尘不染,把痛苦放在心底。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翻开这本书,一个大观园就呈在了我面前。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王熙凤、史湘云、探春,迎春、惜春……这些人在这本书中上演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故事。

  红楼梦中有很多经典之处,如黛玉葬花、元春省亲、宝钗扑蝶等,充满了诗情画意。再说,此书中诗句数不胜数,如黛玉写的唐多令;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成对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倦,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红楼梦结局令人不解,黛玉死了,宝玉出家,凤姐也病逝,惜春做了尼姑,贾府又被抄了,真是凄惨也!

  纵观人类情恋的演变史,大体可分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现代情感史三个阶段。如果文学史正是人类情感史的`一种反映再现,那么《红楼梦》一书在时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宛若一座拱桥,她正好横跨在古代情感史的终结和现代情感史的开端之上。由此看来,《红楼梦》一书和我们这个时代的距离也更加鲜明。

  作品呈现的古典画卷如此全面逼真地保存着过去时代的影响,使我们得以从中品位出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情感领域巨大而微妙的异同。我们悲喜交加地看到,人类情感史和理性史一样是在向前进化着,尽管进化的轨迹是如此沉重而迟缓,一步一个脚印,前仆后继,包括血和生命的代价,转眼间焦头烂额,各奔东西。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红楼梦》,我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高鹗写的。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尽管他们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也呈现不同的情节,但他们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作者用炉火纯青的笔法,塑造出了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众多的艺术典型,他们已经家喻户晓。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是罕见的瑰宝,是我们小学生加强艺术修养的良好读物。

红楼梦读书笔记11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部越剧《红楼梦》广为流传,也是我第一次与它接触,这还是受到了外婆的影响。后来在妈妈的解说下,我的好奇心越来越重了,终于按捺不住去书店买了这部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红楼梦》主要讲述了一个家世显赫的大家族——荣国府由兴旺变为衰败的故事。里面有许多著名的人物,如:贾宝玉、王熙凤、金陵十二钗、贾母、刘姥姥等等。每个人物都描述得非常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啊,我的心情也随里面的故事情节的起伏不定而大悲大喜,其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为主。

  读了《红楼梦》这本书,我心里沉甸甸的。为黛玉的死感到伤心,为贾母和老祖宗的行为感到羞耻,为宝玉的出家感到惋惜。同时,也为刘姥姥游大观园时的'情景感到好笑。

  这本书,我看完了一遍又一遍,真是百看不厌,里面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时时吸引着我们。妈妈说,每个年龄段的人读完《红楼梦》后,他们的理解与看法都是不一样,所以看书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不管对与错,只要把自己的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才是你看书的真谛。

红楼梦读书笔记12

  《红楼梦》这本名著很感人,别看我年纪小,才读了一遍一至十回,我还真懂得了不少,也经常掉眼泪。我觉得,当时的社会很浪费,贾府的贾母很有权势,说话很有重量,贾府上下全都听她的。但她特别疼爱贾宝玉,把他当作心肝珍宝。或许由于是贾府上上下下都是姑娘,只有贾政(贾府的老爷)和贾宝玉两个男人吧。

  自从我看了《红楼梦》以后懂得了很多道理,我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把里面的人物写得那么活灵活现,好像就站在我面前。我要向他学习,练好作文根本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

红楼梦读书笔记13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所著。他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中心,生动地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

  《红楼梦》一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主线。故事讲述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荣国府,渐渐与“性情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最终因社会不容,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而在家族覆灭之后,贾宝玉带着情伤,心灰意冷,遁入空门。宝黛的悲惨命运实在让人惋惜,作者也借此揭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作者充分运用了高超的写作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书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无不彰显出人物的特点。黛玉的聪明清秀、才华横溢、性格孤僻、心思敏捷;宝钗的美丽娴雅、处事圆滑等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还有一系列纯洁美好然而命运悲苦的女孩子,无论是勇敢叛逆的晴雯、锐意改革的探春、大无畏的尤三姐……都让我们看到了她们身上的美好和感动。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创作出来的,从而使书中始终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红楼梦读书笔记14

  前不久,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套《红楼梦》连环画。我可高兴了!一有空我就拿来看,简直爱不释手。

  《红楼梦》原名叫《石头记》,是清朝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写的是家财万贯的贾家,经过了一连串的打击,终于像薛家一样,一败不起。

  在荣国府里,贾母日夜祈祷,也没能挽救贾府衰败的`命运,到头来:凤姐病死,宝玉生病,黛玉病死,……最后自己也伤心地离开了人世。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薛家因薛蟠倚财仗势打死x,案子由应天府审理。薛家花了不少钱去打发官府,使薛蟠逍遥法外。薛蟠整日花天酒地,挥霍无度,最后弄了个家破人亡,一败不起。

  我要问贾府的人们,平平安安的过日子不好吗?非要把自己打扮成西施,住的屋子像皇宫,有个三妻四妾吗?

  仗势欺人,看着别人痛苦,你们却哈哈大笑,这样不好!不能因为你们家财万贯而去欺负平民,不能因为要升官发财而不顾天理。

  为什么不做个好官?为什么不做个好人?不就是图那几个钱么?有钱也不代表有了一切呀!像一些农民,他们在金钱上确实十分贫穷,物质上十分贫乏,但他们在精神上并不贫穷,他们的生活过得很快乐很充实。

  所以,我要告诫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人们:不要过于追求所谓的”奢侈“生活,那样,你在一些方面变得富裕的同时,你就会在另一方面变得很贫穷。

红楼梦读书笔记15

  觉得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红楼梦》是可以读多次,而每次感受都不一样。

  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读高中时,当时看书更多注意故事情节,为了更快知道最后的结局,书中的诗歌大多跳过了。看完后为书中的人物流下了同情的眼泪,不太喜欢薛宝钗,更喜欢林黛玉。

  前年,女儿要看《红楼梦》,帮她借了一本成人看的,她看了几天,可能看不懂,就不再翻了,我就一字不漏的再看了一遍。我才知道高中时没有读的诗歌写得是多么的好。作者曹雪芹如果不是家道中落,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写不出《红楼梦》,作者把他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都融于小说里,他用心写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我认为《好了歌》是作品的中心思想,人生只有一世,到生命的尽头,名、利皆是空,不要为他人做嫁衣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也许,又看一遍,又有新的感受。

【红楼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红楼梦》经典读书笔记07-18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07-14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07-06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07-06

(精选)红楼梦读书笔记07-06

《红楼梦》读书笔记02-05

《红楼梦》读书笔记(经典)02-21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04-12

红楼梦读书笔记01-08

红楼梦读书笔记(经典)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