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时间:2024-05-28 11:33:01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大全(1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大全(15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

  在别人的推荐下一本《做最好的老师》引起我的注意,在读过了李镇西老师的序言之后我才理解了这个题目所蕴涵的深意。我想在我身边的优秀教师层出不穷,要我看每人都象作者所说最好的教师不大可能,带着好奇我就去买了一本,读过之后感受很深。

  在序言中“做最好的自己”触动了我的心弦。李镇西老师说“最好”就是“更好” “最好”是相对的,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他强调是自己比自己——“昨天的自己的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李老师是这样阐述的,通过过读书我发现他也是这么做的,我对他充满着崇敬之情。看到这里我深有感触,在我现在的工作单位从领导到老师每个人对教育都有自己独道的见解,对我来说他们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教育理论都是很优秀的,以前我对自己这方面底气不足,但是看完李老师的这蕃话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原来一代教书天匠也是从教学的基础开始的,只要我多读多思考,在教学的生活中不断的反思自己并将它记录下来,今天的我不断的和昨天的我相比,不断总结自己,我想我一定也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说到爱学生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联系我自己的教学实际我原本感觉我是一个很爱自己学生的老师,卢凯中午没吃饭我会马上买来面包和饮料给他,孙靖的腿摔破了我会用备用的创可贴给他贴上,我会利用课余时间给落课的同学补课,我也会在课后真诚的给上课好做小动作的都泳江、王盛林给予忠实的告戒……,只要是我能看到哪位学生有需要帮助我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他,所以我们班的学生很喜欢我这个关心理解他们的老师。但是看完李镇西老师对待学生的“爱”这只是一种“小爱”,是一种人情感的基本交流。对学生的爱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因为没有了爱就没有教育。,但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爱也许是强者对弱者一种本能的爱护,因为它缺少了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的深刻含义。而真正教育的爱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的贯穿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潜移默化的浸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在读到第二章的第四节——《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李老师这样说,我一直在不停的阅读,这已经成为我的生存方式之——或者干脆的说,“阅读欲”就是我的“生存欲”。李老师的读书痴迷的程度让我倾佩,而在第八节中李老师似乎很了解读者马上为《青年班主任怎样提高科研修养》指明了方向。阅读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剂良药,他给我们5条建议:1、乐于请教2、勇于思考3、广于阅读4、善于积累5、勤于写作。如果说阅读是知识量的增加,阅历的丰富,那么写作便是精华的输出。我是一个不会主动读书的人,就像李老师说的在评职称或学校急需的文章时才会匆匆炮制,当然这样的.文章很难有真正的价值。平时总是会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给自己解脱,久而久之写作的那根神经就退化了。最深的感触就是今年暑假学校领导要求我写一篇有关数学教学体会,暑假里我在家回想教学时自己的得与失,其实教学生活的很多事都曾让我感动,甚至至今想起来还会陶醉在里面,但动笔时我冥思苦想,总感觉自己不知该如何下笔,从哪方面写起,语言的运用也总显得贫乏、干涸。有时在教育家的论述中读到自己的生活或学校交流会上同事的发言,我也会产生共鸣,我也是这样做的,我就会有一种心灵相同的喜悦甚至是快感,但却不能用方块字表达。想来如果我将自己每天的丰富生活,奔腾的思绪记录下来,那不仅是自己在写作上有所提高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捷径啊!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是他25年教学经验的精华,这里面还有他关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如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方式;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

  当拿起这本将真知灼见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在我面前的书时,我喜欢上了这本书。李镇西老师精神和才华折服了我。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2

  在阅读中,我常常会被李镇西老师那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深深打动。这些引人入胜的片段激励着我前行,我愿意摘录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作为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

  所谓"最好的老师",并不是与我仰慕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较——他们的人格魅力、学识深度、能力水平乃至天赋才华,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较也毫无意义;然而,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相比较——我今天备课是否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否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与学生谈心是否比昨天更真诚,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否比昨天更机智,我今天组织班级活动是否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否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积累的教育智慧是否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进行的教育反思是否比昨天更深刻,我面对学生的建议或意见是否比昨天更虚心,我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否比昨天更冷静……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的,甚至每一天都可能有遗憾,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和自己比较,我就不断地朝着"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为了学生而工作,为了同事的好评、校长的表扬、奖金和职称而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会优先考虑学生的意见。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优秀,首先应该看学生的评价。因为教师是为学生存在的,我也是为了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具备开放的思维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思维方式包括了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片广袤的大海,其中有的人是巨浪,有的人是小浪,有的人是磅礴的巨浪,有的人是轻盈的涟漪。你也许不是最耀眼的,但你可以最真挚;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坚持;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满足;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3

  三年前,我有幸参加了李老师的作文讲评课,至今记忆犹新。课程刚开始,李老师就鼓励我们说:“同学们,或许很多人觉得自己不擅长写作文,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读了你们交上来的作文后,发现每位同学都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接着,李老师挑选出每篇作文中的亮点,让同学们自己阅读,并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写。其中一篇作文是关于亲情的,读起来特别感人。最后,李老师讲解完写作要点后,还朗读了自己下水的作文。整堂课精彩纷呈,每位学生都受到了李老师的关注和赏识,大家都兴致高昂。那时候,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李老师对学生的赏识和关怀,他平易近人、富有激情又执着的教学方式让我们都喜欢他,也更加用心地学习他的课程。

  最近我刚刚读完了李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让我深思,探讨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怎样一种关系才能对学生的成长最有益。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做最好的老师》的教育专著,这本书是由李老师撰写的。阅读过程中,我不禁开始思考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曾阅读过万玮老师所著《班主任兵法》一书,不禁为他的教育智慧所折服。在这本书中,万老师分享了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的成功实例。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关注学生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运用策略和智慧来处理问题。书中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以及灵活处理问题的方法,让我深受启发,仿佛看到了孟子所说的“教亦多术矣”。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原则应用于教育领域,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应用进行了独特的阐述......

  半年前,在学校举行的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上,顾建民老师幽默地提到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商家与顾客之间的贸易关系。他指出,商家需要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成功推销产品,同样地,老师也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成功传授知识。这番话让人既感到朴实幽默,又引发了深思。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七年了,在这期间我遇到了很多困惑,其中大部分源自于我的心态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他们。我相信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才能轻松地进行教学,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才能保持冷静。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收获非常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在书中他强调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师素质中,对学生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等非智力因素是最重要的。他说我们所教育的对象并不是一片不毛之地,而是一个已经滋生着美好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肥沃土壤。因此,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发现并培养学生内心的每一个萌芽,让它们不断成长,最终排挤掉学生自身的缺点。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所有的“教育之道”都将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以科研的眼光去看待,将教育中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早恋、作弊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这样心态就会变得平静,教育也会变得从容。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只有爱就足够了。教育之爱绝不意味着纵容和迁就学生,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真正的教育之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在李老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爱”、“理解”、“尊重”、“平等”和“责任”的完美结合,这正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气度和魅力。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4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我的内心深处,自认为教师提升自我的最好方法之一那便是勤奋的读书。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书籍——《做最好的老师》

  其实作为一名新教师,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偶然间读到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感动之余又在序言中找到了答案

  ——“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所以,所谓‘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其他教育大家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读到这儿我不禁想到,对呀,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相比,只要不断地超越,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不也是一种最好吗?——比如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这不正佐证了书中那句话:“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

  读完这本书我感悟到最好的老师总是富有童心、爱心、责任心,既是一位专家又是一位心理学家。

  说到童心,常常被周围老师们的童心给感染到,诸位老师们都会很有仪式感的记录自己和学生们的童真时刻,比如运动课上,杨化萍老师在操场上与学生互玩网上大热的三人跳跃游戏,做课间操时;杨老师会忍不住跟着学生们跳一跳,比一比;落叶纷飞时,会跟着学生们一起走出教室,捡叶折枝,一同玩耍;儿童节也会带着学生们一起合唱名曲孤勇者,接下来,请大家欣赏师生之间的童趣日常。杨老师老师还有其他众多老师纷纷用他们的一片童心成为了学生们的大伙伴,融入了他们的小圈子,自己也俨然成了一位长不大的大孩子。

  爱心我们常常说,怎么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心?这里我想拿自己的工作后的教学改变讲一讲:刚工作时,我也很急切的想证明自己,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认为已经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教授给了学生,但课堂上学生反应却不尽如人意。我也慢慢的观察着身边的老师们。我发现优秀的老师除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学生十分有爱心!他们不仅仅想着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同时他们还总是停下来、试着关心学生生活上的感受。而年轻的我太多的关注于这节课有没有讲完、学生的题有没有做错,下课后总想马上回到办公室的舒适区,一副他人勿扰的样子,恰恰忽略了与学生重要的情感上的交流。现在的我,总会在课后多停留一点时间,和班上其他同学闲聊两句,加入他们剪子包袱锤的队伍中去,又或者说一说班上的谁又拥有了隐藏款的卡片,谁家里的胖虎蓝猫又有给了他爱的喵喵拳。如今,性格开朗的学生会主动与我交流,而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向我绽放他们的笑脸。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具有一份责任心。我仍然还记得王振华主任开会时给诸位老师肯定:大家的披星戴月换得的是将来的桃李满园。教师是一份辛苦的职业,未亮的清晨,繁忙的白天,不眠的夜晚,再加上些许疲倦的周末。工作后,认识了众多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老师们,在屏幕上我摘选了韩广华老师记录的一天日常,早中晚,13个小时,每时每刻都是责任。也认识了里优秀的刘燕华老师,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雷打不动的每天写随笔,不用说,这是我追求的榜样。学校里还有很多老师们放下家里的娃娃,早早起床收拾来上早读,常常晚上哄睡了孩子再爬起来批改学生作业……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她们教书育人责任感的最好体现吗?这些优秀的`老师们是我以后的学习目标,更是我以后的努力方向。

  除了童心爱心责任心,努力成为一名专家也十分有必要。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也时常在想,课堂上我可以拿什么东西来吸引我的学生?如果当学生问我奥特曼的英文是什么的时候我能及时回答吗?他们让我唱一首英文版的孤勇者我可不可以?研究反映,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知识渊博的,幽默的老师。所以以后的我应该以书为伴,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技能,也像刘燕华老师一样勤写教育随笔,多反思,求提高,成为学生眼中专业又幽默的老师。

  同时我还要努力做一个心理学家。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互动,照进学生的内心,他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这样不得不说我们班语文老师周慧老师。和她搭班,我发现她做得最好的是关注学生心理,尤其关注后进学生。她把班级中每个后进学生的名字熟记于心,总是在活动课上多关注他们,对他们格外厚爱。我们班小Z曾是公认的学习困难学生,周老师在一次活动课上发现他很有表演才赋,鼓励他参加学校情景剧表演。这小伙子受到鼓励,积极竞选并成功当选男二号一角,有了自信的他,其他学科也得到带动,有了很大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受人敬重的“有为者”。我们每教一个班级,就为一批孩子一批父母一批家庭,做出实实在在的“为”,我们老师教书育人一辈子,就做了一辈子实实在在的“有为”事。最后,我会用序言中的这句“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与大家分享,同时也用这句话不断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5

  童心于教育弥足珍贵。没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没有完美的教育。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又必定是一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们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种情感,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当教师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教师当作老师。这时教师所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教师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教师故作尊严,学生只会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教师“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教师。这样,教师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哲理——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前提和保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

  教育不应违背儿童的天性。当然,“不违背”并非一味迁就,而是把童趣引导到正当的途径和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这将会使学生和教师的心贴得更近。如果教师本人甚至也保持或培养一点“儿童的天性”,那么,简直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心灵融为一体。

  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依恋感,有时会产生连教师本人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因为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这种养成教育,带有某种强制性。作为社会人,不遵循起码的公共规则与秩序是很难与人交往的。同时,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的违纪必然妨碍其他更多的人。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的权利,有时不得不对违纪者以必要的惩罚。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教育中的真爱。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6

  曾经有老师告诉我,一个教师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发自内心认同教师这个行业。热爱教书,喜爱学生,友爱同事。年轻的我如同一只蒙着双眼的雏鹰,四处乱撞,撞伤了,撞疼了,责怪环境不够优越,自暴自弃。今天的我,得到了认可,得到了帮助,适应了教师这个行业,也慢慢如那位老师说的那样,认同了自己这个职业。我发自内心想做好,发自内心想发挥自己的价值。这位让我成长的老师就是李镇西老师。

  这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李老师针对我们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修养提出了许多建议。的确,青年老师要有所作为,关键还是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李老师在书中建议青年教师应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在日常的教育琐事中学会思考、研究、解决问题,因为往往是这些常被我们嫌弃、忽略的班主任工作,总能为我们从事教育科研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源。接触学生机会多了,越能了解学生,牵引学生。其次,青年老师要学会为自己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这是我们成长的方向。因为只有确立了奋斗的'目标,才能在工作中体验到为成功拼搏的快乐。哪怕遇到困难或逆境,也能树起信心继续前行。第三,青年老师要乐于请教。人不是天生的智者,是需要在一次次失败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找方法。年长的老师或班主任拥有积累多年的丰富经验,只要青年教师诚心请教,乐于多问,多学,不管形式是交谈也好,听课也罢,哪怕偷学,跟班,也能潜移默化吸取到优秀的教学教育方法。最后,多读书,多积累,勤于笔耕,更有助于青年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那么看什么书好?我认为感兴趣是最为重要。教育类的书能帮助我们提高业务理论水平,反映青少年学生生活、心理的各类读物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学生,教育名家的书籍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我觉得一位优秀的老师还应当多了解除教育之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常言道:“要倒半桶水给学生,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当教师自己先爱上阅读,才能以广泛的兴趣来感染人,以丰富的知识来培养人。当然,阅读是我们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而要将这些东西内化成我们自己的知识,青年教师还应多提笔写作。平时的工作记录,教育随笔,教学论文,各种总结,都是我们提升自我理论水平的基本方法。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样一个成长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细微的感情都需要青年教师自己慢慢去体会,尽管会充斥着非常多的遗憾与酸苦,但那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品。且行且看,生命过程中总有一些美好与遗憾。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7

  作为一个老师,能与学生拥有那么多快乐的往事,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得到那么多学生的尊重,谈何容易?“做最好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带着崇拜与无穷的疑问我认真的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读后我才明白,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读后感《《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000字》。“但是,能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感受着这份“最好”,我开始每天审视自己,看今天的课上的比昨天进步了没有,今天处理学生的问题比昨天冷静了没有,今天为学生做得每一件事尽力了没有。同时我也引用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自己”来教育我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心尽力,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善尽美,凡是做一件事今天就要比昨天尽如人意。

  从书中得知,李老师每天坚持完成“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很佩服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还能挤出时间完成这么多工作。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也可以做到。但每天与学生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谈何容易?我们时常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但与李老师相比,我们的`时间要充裕的多。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5分钟时间与学生谈谈心呢?我们能不能偶尔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与学生交流呢?我们能不能每天写一篇教学日记呢?

  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面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轻则嗤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对后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依然存在的态度。想想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当我们对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请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请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

  李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至少现在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尽我心去做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我想这样就够了。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8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三年前有幸听了李镇西老师的一节作文讲评课记忆犹新。课一开始李老师便这样说道:"同学们我们许多人可能觉得自己不会写作文其实不然我看了你们交上来的作文觉得每一位同学都会写文章。"接着李老师挑出每一篇文章中的亮点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分析为什么这样写。那是一篇写亲情的文章所以学生读来说来都特别有感染力。最后李老师在讲完了写作要旨后还朗读了自己的下水作文 。那是一堂精彩的课每位学生都受到了李老师的关注赏识他们兴致高昂。当时我想能如此赏识学生如此平易亲切如此富于激情而又执着的老师学生能不喜欢他吗能不学好他的课吗

  最近又读了李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

  曾读过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一书不禁为他的教育机智而折服。万老师在书中叙述了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的成功事例。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老师要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书中生动曲折的故事大起大落的情节以及那些不落窠臼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方法让我们不禁会像孟老夫子一样发出"教亦多术矣"的感慨。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与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作出了独特的阐述。

  半年前在学校举行的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上顾建民老师戏称师生之间是一种贸易关系。商家要把产品推销给顾客他必须与顾客搞好关系。而老师要把知识推销给学生也要与学生搞好关系。他的谈话朴实幽默而令人思索。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第七年了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看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9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书名吸引了我,“做最好的老师”是我一向以来的追求,其实什么算是最好,自己心里一向存在着疑问,拿到这本书我好像找到了通往目的地的指路灯,迫不及待的翻开了这本书,书中没有通篇的大道理,完全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教学实录。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仿佛就在我们身边。说实话我从没有这么认真的看过一本教育专著,而这本书却一向深深的吸引着我。

  在这本书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所以,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老师,就要当最负责的老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能够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日的自己和今日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到达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我把这段话写到了我的空间里,我想与我的学生,我的朋友共同分享。

  经过阅读,发现贯穿李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就是一个字“爱”。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在老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职责之心等老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完美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所以,老师的职责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终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团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所以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职责”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老师的气度,老师的魅力。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有这样一句话:“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完美道德的萌芽,所以,对后进生的成功转化,与其说是老师向他们:灌输(即使是很巧妙的灌输),不如说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忙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

  在我们学校也存在这样一批后进生,包括我当班主任时所在班的学生,其实当你真正用心去和他们相处和交流时,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可爱的地方。在这本书中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团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其中很多方法我们都能够尝试,我相信只要我们有爱,必须会唤起他们心中的爱。

  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做最好的老师,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0

  三年前,我有幸参加了一节李老师的作文讲评课,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课堂开始,李老师平静地说道:“同学们,可能有些人认为自己不擅长写作文,但实际上,我看了你们交上来的作文,觉得每一位同学都具备写作文的能力。”接着,李老师挑选出每一篇文章中的亮点,让学生们自己读出来并分析为什么这样写。其中,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无论是学生读起来还是学生表达的时候,都充满了感染力。最后,李老师讲解了写作的要点,并朗读了自己的下水作文。整个课堂精彩纷呈,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李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赏识,他们的兴趣被激发得很高。当时我想,有一个如此欣赏学生、平易近人、富有激情而且执着的老师,难道学生会不喜欢他吗?难道学生会不努力学好他的课吗?

  最近我刚刚读完了李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让我深思,探讨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怎样一种关系才能对学生的成长最有益。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做最好的老师》的教育专著,这本书是由李老师撰写的。阅读过程中,我不禁开始思考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曾阅读过万玮老师所著《班主任兵法》一书,不禁为他的教育智慧所折服。在这本书中,万老师分享了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的成功实例。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关注学生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运用策略和智慧来处理问题。书中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以及灵活处理问题的方法,让我深受启发,仿佛看到了孟子所说的“教亦多术矣”。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原则应用于教育领域,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应用进行了独特的阐述......

  半年前,在学校举行的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上,顾建民老师以幽默的方式提及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他形象地比喻说,师生关系就像商家和顾客之间的贸易关系。商家要想成功地推销产品,必须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样地,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也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段话极具思考意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七年了,在这期间我遇到了很多困惑,其中大部分源自于我的心态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他们。我相信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才能轻松地进行教学,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才能保持冷静。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收获非常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在书中他强调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师素质中,对学生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等非智力因素是最重要的。他说我们所教育的对象并不是一片不毛之地,而是一个已经滋生着美好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肥沃土壤。因此,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发现并培养学生内心的每一个萌芽,让它们不断成长,最终排挤掉学生自身的缺点。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所有的“教育之道”都将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以科研的眼光去看待,将教育中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早恋、作弊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这样心态就会变得平静,教育也会变得从容。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只有爱就足够了。教育之爱绝不意味着纵容和迁就学生,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真正的教育之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在李老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爱”、“理解”、“尊重”、“平等”和“责任”的完美结合,这正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气度和魅力。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在教育学生时很少使用激烈的言辞和严厉的态度,通常采用温和、缓慢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这种教学态度不仅是孔子的特点,也代表了儒家的一种态度。有时候我们会脸色铁青声色俱厉地指责学生,这只是因为我们对于如何解决问题束手无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可以想象到的。真正优秀的教师会以宽容平和的态度与学生商量并将问题讲透彻。这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种谦逊的态度,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1

  今天,我在《学前教育》杂志上阅读到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标题吸引了我的注意,激发了我对阅读的浓厚兴趣。过去,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只要制定好计划,班级中的三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教师就像一把指挥棒,指向东方孩子就必须朝东走,而幼儿完全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安排,他们只是盲目地跟随着。

  针对课间自由活动混乱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这样反思:我们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了吗?我们有提供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的条件吗?幼儿知道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吗?于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动区讲评时都将问题抛给孩子:“活动结束后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们等待,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丰富了一些简易活动材料。

  为了解决幼儿每次活动都需要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问题,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我们每天上课的地方都不一样,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里呢?”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决定使用图片的预知方式来告诉大家下一步要做什么。于是,在我们的教室里设置了一个“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饭后,我会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大家当天上午的活动要求和场地安排。这样,幼儿们就能提前知道下一环节要准备什么,并且在短时间内将椅子移动到正确的位置。这个新的方法非常受欢迎,幼儿们对于通过图片来预知活动感到兴奋和好奇。他们喜欢参与讨论图片中的细节,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和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成功解决了幼儿频繁搬动椅子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也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如何预测和准备。这个“温馨提示角”成为了我们班级中一个有趣且实用的工具,引导着孩子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活动场所和要求。

  通过作者的两个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在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中贯彻使用这种方法。例如,在户外活动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提示牌让幼儿了解活动的目的地、队伍的排列方式以及需要携带的物品。针对音乐舞蹈活动,我们需要告知幼儿前往哪个地点参加,是否需要携带道具等等。对于数学活动,我们需要指导幼儿前往珠心算室,并询问是否需要携带书籍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提前向幼儿传达相关信息,使得他们更好地准备和参与活动。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2

  这本书是在我们办公室的读书架子上偶然发现的,当时一看这本书的名字被吸引了,就想看看最好的老师如果不教书那应该干什么,所以就好好地看了一下这本书。

  这本书展现了王开东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为什么能很认真看完这本书呢,因为这本书不像别的书那样枯燥难懂,也没有长篇大论,而是分为两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王开东老师自己的成长故事或是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其中有既有精彩的故事又有生动的教育案例、读后不得不为王老师的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所折服。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章节我能想到最浪漫的`教育。其中很多故事就像一幅幅画面场景吸引着我,比如小狗让小猫猜糖、托尔斯泰的小说《太贵了》,美国的福斯贝里用“背越式”打破奥运会记录,勇夺金牌等等故事,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学会宽容。

  就其中一个小狗让小猫猜糖的故事来说一下个人的感受。小狗对小猫说:“你猜我口袋里有几块糖。”小猫问小狗:“我猜对了你给我吃吗”。小狗说:“猜对了两块都给你”。小猫咽了咽口水说:“我猜有五块”。小狗笑着把糖放到小猫手里,说:“我还欠你三块”。假如这个小狗是老师,小猫是学生呢?当小猫没有猜对的时候小狗一句也没有责备和批评,而是笑着说还欠三块。不害怕错误乃是学习的起点,拒绝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在快乐甜丝丝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容易找到自我,从而更阳光健康的长大。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也会想到,其实在咱们每个班级中都会有这么一些学生,学习或者记忆东西是普通学生的两三倍,学过的小东西可能过一天就忘了,他们通常被称为差生,他们对班级影响很大,让老师感到头疼。既然“差生”的出现不可避免,那么,我们老师该如何认识“差生”?如何对待差生呢?从王老师的书中,我们懂得了没有真正的差生,只有差异性。不能去歧视差生,人本身就是差生。差生是教师存在的理由,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们更是如此。对待差生,给他们同等的爱,甚至是特别的爱,让爱把这多迟开的花朵浇灌的更加绚丽多彩。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3

  三年前,有幸听了李镇西老师的一节作文讲评课,记忆犹新。课一开始,李老师便这样说道:"同学们,我们许多人可能觉得自己不会写作文,其实不然,我看了你们交上来的作文,觉得每一位同学都会写文章。"接着,李老师挑出每一篇文章中的亮点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分析为什么这样写。那是一篇写亲情的文章,所以学生读来,说来都特别有感染力。最后,李老师在讲完了写作要旨后,还朗读了自己的下水作文。那是一堂精彩的课,每位学生都受到了李老师的关注,赏识,他们兴致高昂。当时我想,能如此赏识学生,如此平易亲切,如此富于激情而又执着的老师,学生能不喜欢他吗能不学好他的课吗

  最近,我最近阅读了李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不禁让我开始思考,老师和学生应该保持何种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我曾阅读过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一书,不禁为他教育上的智慧而折服。万老师在书中分享了将兵法应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的成功案例。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善于运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书中生动曲折的故事、起伏的情节以及那些独具创意、灵活处理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深感叹息,就像孟子说的那样,“教亦多术矣”。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原理与教育领域相结合,探索了兵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做出了独特的阐述。

  半年前,在学校举行的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上,顾建民老师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他形容这种关系类似于商家与顾客之间的贸易关系,商家需要通过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来推销产品,而老师也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来传授知识。他的谈话既朴实又幽默,引人深思。

  我作为一名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七年的教师,一直以来都对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以及如何保持正确的心态感到困惑。我认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的教学才能变得从容自信,对学生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受益匪浅。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在书中强调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在教师素质中,对学生的奉献、理解、平等和责任等非智力因素是最重要的。他指出,我们教育的对象并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孕育着美好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肥沃土壤。因此,作为教师的责任首先是发现并培养学生心灵中的每一个萌芽,让其茁壮成长,最终挤掉自身的缺点。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再多的教育也是无济于事的。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待,将教育中遇到的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将每一个“难教儿童”都视为研究对象,从而平静下来,教育也变得从容。当然,李老师也认为,仅有爱并不足以解决一切问题,教育中的爱不等于纵容和放任学生,也不等于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真正的教育之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必要的合理惩罚。综上所述,对学生的爱、理解、尊重、平等和责任在李镇西老师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正是教师应具备的气度和魅力。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将这些理念融入实践,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4

  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是他25年教学经验的精华,这里面有他关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如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科学而有效的管理方式;在这里你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

  感动开始于序言——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这样写到------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

  李镇西把他总结为三心三家:

  三心:

  1、拥有一颗童心:做最好的老师应该和学生保持共同的爱好,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拥着一颗童心,才能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内心,真正了解学生心里所渴望的,解决所需所想,教育才会更加有效。

  2、拥有一颗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师生之间有着互相依恋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老师,教育修养中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那就是对孩子的依恋之情。出于对孩子的爱,每个老师都能找到自己现阶段应该做好哪些事情。我们不是常说,对孩子的爱可以使一个教师聪明起来。爱愈深,激发的创造能力愈强。拥有一颗爱心,做最聪明最好的老师。

  3、拥有一颗责任心:做最好的老师,关注孩子的成长,努力培养现代公民。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我们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啊。是爱的力量创造了这个世界的美好,需要将来的公民带着爱带着责任心走向社会,我们应该通过多渠道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发挥课堂德育作用,强化德育实践。在实践中,学生的体验深刻,收到的德育功效愈强。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德育活动可有可无,很随意的对待。应有计划地安排德育内容,一步步加深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三家:

  1、最好的老师要努力做一个专家,有着专业造诣,课堂教学很棒。我们应该常常问问自己,我拿什么来吸引我的学生?做最好的老师努力让自己的课堂焕发魅力,那魅力源于知识本身的科学性,那魅力来源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调查反应,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知识渊博的,幽默的老师。所以我们老师应该和书为伴,不断提升自己,勤写教育教学日记,每一次备课,都把自己当作学生来看待这篇课文,多想想老师讲的是不是学生想的,学生想的老师有没有在课堂上为他们留时间,为他们去解答。让我们教学游刃有余,“做最好的老师!”书的封面上大大的印着这么六个字。这话乍一听,感觉挺狂的。曾经风靡全国的澳柯玛空调的广告语“没有最好,只能更好”,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为大家所认可,成为一句至理名言。当然也是深入我心。怀着一颗好奇心,我翻开书本。

  这本书是毕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毕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毕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做最好的自己。”毕老师多次这样对学生说。他说:“‘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这就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自觉的追求更好的境界。

  这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5

  三年前有幸听了李镇西老师的一节作讲评课记忆犹新。课一开始李老师便这样说道:"同学们我们许多人可能觉得自己不会写作其实不然我看了你们交上来的作觉得每一位同学都会写章。"接着李老师挑出每一篇章中的亮点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分析为什么这样写。那是一篇写亲情的章所以学生读来说来都特别有感染力。最后李老师在讲完了写作要旨后还朗读了自己的下水作。那是一堂精彩的课每位学生都受到了李老师的关注赏识他们兴致高昂。当时我想能如此赏识学生如此平易亲切如此富于激情而又执着的老师学生能不喜欢他吗能不学他的课吗

  最近又读了李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的老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

  曾读过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一书不禁为他的教育机智而折服。万老师在书中叙述了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的成功事例。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老师要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书中生动曲折的故事大起大落的情节以及那些不落窠臼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方法让我们不禁会像孟老夫子一样发出"教亦多术矣"的感慨。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与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作出了独特的阐述。

  半年前在学校举行的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上顾建民老师戏称师生之间是一种贸易关系。商家要把产品推销给顾客他必须与顾客搞关系。而老师要把知识推销给学生也要与学生搞关系。他的谈话朴实幽默而令人思索。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第七年了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只有处理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看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的老师》一书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我们有时脸色铁青声色俱厉地指责学生不该如何如何正是因为我们束手无策我们没有达到境界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真正的老师会宽容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问题讲透。这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是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11-16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5-12

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12-16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3-07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3-02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范文08-01

做最好老师读书笔记11-09

(精华)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1-10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范文12-23

(优选)《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