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观后感>《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时间:2024-05-16 15:05:4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期讲的是《易经》,孔子为我们讲述他从《易》变成《易经》的`过程。

  在商朝时期,崇候虎野心很大,而西伯候虽是周国人,但是他爱楚国人,楚国的百姓也都敬爱他,这让崇候虎很是妒忌,于是想法设法在帝辛面前陷害他,还杀害了西伯候的长子伯邑考。这让西伯候很是伤心。西伯候在他父亲遇害时就没能救他,现在他儿子也被害死了,西伯候悲痛欲绝,同时也让他想通了帝辛的昏庸无道。西伯候脱困后,就发动了战争,与楚国开战,楚国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崇候虎还利用西伯候的爱民之心,拿百姓当人质要挟西伯候。后来楚国百姓和战士都受不了无道的压迫,造反了崇候虎,拥护西伯候成为新的一代王。

  看完后,让我学到,做人不能自私自利,要做一个有美德和爱国的人。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2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我们从哪能得知?研读典籍,我们探究中华文化的精粹,激发蕴藏在血脉里的文化溯源。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他用一生心血完成这部著作。他的父亲司马谈想记录中华民族的历史,临死前将这个使命传给了司马迁。《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130篇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它树立华夏之模范,是万千历史果实的凝聚。

  典籍以舞台剧的形式演出,演员们的演技炸裂,让人身临其境,用简单明了的表演讲述古文。撒贝宁带领我们与司马迁跨时空的碰面。我看得入了迷,不知觉中,眼前出现了位先生。我鞠躬行礼,后说:”先生,我是来自二千年后的学生。”先生点了点头。”那你是否知道以后的事?人们会看《史记》吗?”我肯定回答后,他的脸上浮现笑意。我笑着又和他说:”先生,《史记》一书成为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瑰宝。为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着深刻的贡献。”

  先生带我领略历史,讲解道德之典范。“后世还会研究历史吗?”先生转过头问。“当然,史记为后世研究历史作出很大贡献。后人们也熟识您。您来自史官世家,十岁兴读古文,之后又听董仲舒先生讲《公羊春秋》,孔安国先生讲《尚书》。您父亲对您的影响更为深重,二十岁便游历全国,为写史做准备。虽然一场横祸的突然降临让您受到致命打击,但您更加成熟深沉,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史记》,后人也称您为“史界太祖”。

  中华历史,赓续延绵,后世都开始研究历史,喜爱您的《史记》。后世一位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对您的《史记》极为推赞,承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一本历史百科全书。语言生动流畅,评论犀利深刻,展现古时人类的文化成就。它启迪后人,促进民族思想,为中华文明之明珠。”先生说:”能为民族作贡献乃吾的荣幸。愿后世幸福安康,愿青史永垂不朽!”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读《史记》,体会文中神韵,获得典范和教益。《史记》延使人类文明,通古今之变,担华夏之筋骨。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3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题记

  暑气莅临,介于整日闲来无事,于是观《典籍里的中国》,看群贤毕至,一同壮游华夏文明之史。

  相比《尚书》《天工开物》而言,《史记》更有着广大受众基础。本期以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为核心,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穿梭时空,与司马子长等先贤豪杰会面。

  节目开场,《史记》之中黄帝、秦始皇、陈胜、吴广、廉颇、蔺相如、张骞陆续从《五帝本纪》《秦始皇本纪》《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大宛列传》中“活”起来,由此拉开序幕。

  幼年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受父亲司马谈以及环境之影响,司马迁对父立志:“我以后也要做史官!”其父赠之一笔,曰:“以此笔绘青史,了汝之所愿。”子长二十而南游江、淮,于九嶷山怀舜帝,会稽山探禹穴,勾践身悟隐忍,曲阜山慕孔子,汨罗江感屈原,于乌江边观项羽之英勇,也思其之败亡……蒙曼教授不禁感叹“一个三千年的英雄群像,就这么栩栩如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后因李陵之祸,司马迁惨遭厄运,汉武帝欲将其斩首,念其为大汉不可多得之人才,于之二方,一为献金两千五,一为受之于腐刑。盖家产无多,便选其二。于牢狱之中,思父所立之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忍辱负重,著得鸿篇巨制《太史公书》,后改名为《史记》,成为华夏文明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但古人曾云:“士可杀不可辱”,为何司马迁不选择大义牺牲?只因壮志未酬,无以报父之恩。若能继承父志,著得青史,既可为父又可为民。

  司马迁以独特之笔触,描绘上起黄帝,下至汉武约三千年之史,更以“不虚美、不隐恶”之朴素唯物史观,对后世史学与文学产生极为深刻之影响。周树人先生所言不假:“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废寝忘食,以赤诚之心完成无韵之离骚;含垢忍辱,以顽强之志铸就史家之绝唱。一部《史记》,讲述一个史学家应有之良知; 一部《史记》,见证一个史学家忠贞于历史。这记载不仅是历史,更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之精神。

  勒石刻经,青史永存,惟殷先人,有典有籍,薪火相传。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后记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4

  历史长河未息,时间长流不止,中华文明伊始的文化宝藏却仍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就由中国古代典籍入手,以跨时空对话的舞台剧形式,带领我们跨越上千年历史,溯源华夏文明,挖掘典籍中的精神内核,体会其中绵续至今的文化精粹。

  第一期讲述的是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的《尚书》。《尚书》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被后世代代传诵,离不开一个人——伏生。

  图片

  从小读《书》的他深知其中好处,秦起焚书之火,伏生家藏一本《书》。不久战乱,他携妻子带着满满一车书简逃难。路遇兵劫,爱子舍命护书被乱兵杀死;天寒地冻,妻子嚎哭哀求,宁愿受冻也不愿烧《书》取暖。几经辗转,来到家乡的伏生不得已将负载着妻儿性命的《尚书》藏于古宅壁中。颠沛二十年,再寻书时却已残缺大半,只剩二十八篇。耄耋之年的伏生又开始讲学传授,被晁错记录下来,才逐渐成为现在的《尚书》。

  为什么《尚书》值得伏生一辈子守护?为什么典籍值得我们传承?从《尚书》中,我们看到周武王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的豪情壮志;也能体味民意即天意,顺民心者得天下这条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我们汲取“满招损,谦受益”的修身之道;也能收获“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样永不随时间流逝褪色的治国之理。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的“大禹定九州”的华夏儿女的自豪与骄傲,是我们能从中找到的连接着每一个人的文化纽带,牵动着每一颗心的民族认同。就如钱宗武所说,“读《书》,知先贤之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又如蒙曼老师所言:“什么是中国?中国不仅是孔子、伏生,还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

  “典”即规范、典范,传承这种规范才能照亮未来。余秋雨曾说过,一个民族的终极目的。不是军事的国家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典籍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现代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文化基础。它指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激发蕴藏在骨子里的文化血脉。文化溯源。我们只从何而来;典籍研读,我们知未而来;投注当下,我们知去向何方。

  古典是晦涩难懂的,文化是深沉深刻的。但我们必须要挑起承载中华文明的这根大梁,像伏生一般传其书、明其义。除此之外,还要守正创新,守护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看穿历史的智慧和创新求变的勇气,让典籍的内核以现代的方式被更多人所接受,进而传承。这也许就是《典籍里的中国》之意义所在。

  让我们怀揣着对先贤圣人的崇敬,对华夏文明的热爱,践行君子之道,携一缕古典芬芳驾文化之舟驶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5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晚黄金档,《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象级爆款,也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3月7日晚8点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在央视综合频道与观众再续“经典之约”,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典籍——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节目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游历于时间的长河。他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遇见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而后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

  这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

  此外,舞台对《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里,宋应星没有被打倒,他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追求的路。

  穿越——

  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

  你能想象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吗?跨越多个朝代、发起“古今互穿”模式的第一期节目《尚书》,已然让《典籍里的中国》成为观众眼中的“穿越高手”。

  在《天工开物》这一期里,老年宋应星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带领下,感受300多年后的“天工开物”:他昔日从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赶考路,如今坐上中国制造的高铁仅需3个时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国人自己造的C919飞机,则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当听说后世造的大火箭“长征”号可以把月球车载到月亮上,“奋斗者”号深潜器可潜入大海万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他心心念念的“乃粒”,他既惊讶又欣慰地连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

  尝试——

  典籍“知识坚果”

  全新亮相的《典籍里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着力从这些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钩深致远的求索之中,让年轻人和全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以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天工开物》全书共18卷,123幅图,初版距今已有近400年。其中,不论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还是制取海盐、炼铁纺织的精巧技术,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做客本期节目,在访谈现场为观众精炼讲解《天工开物》的意义和内涵。他们从神农氏、后稷、宋应星讲到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追梦人,从《天工开物》论及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典籍里的中国》让人们看到,科学精神、创新基因一直以来都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继往开来,传承不息。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6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局部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局部。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缺乏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那么《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

  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根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7

  一部典籍,凝聚了中华人民世代的心血与智慧。人们世代相传,将一部那典籍流传至今。接下来了,我们就一起走进典籍——《楚辞》。

  说到《离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以屈原浪漫主义为主的一部千古流芳的典籍。

  战国时期,楚国与齐国联盟之时,秦国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为诱惑,让楚国放弃与齐国联盟。正当全朝廷都在大摆庆宴之时,只有屈原一人上书朝廷,当众对楚怀王说这只是秦国的一个圈套。可是朝廷上的官员都不相信,让大王不要听信屈原,要去追随世代楚王的理想——收回商於之地,秦国派来的使者也极力辩护,还以自己的性命发誓。

  一向与屈原交好的楚怀王在这种情况下竟听信谗言,拒绝了屈原,屈原失望地走出朝廷,留下了千古流芳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诗中,是他对国家的失望、朝廷的厌恶、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志向与道不尽的家国情怀。

  但今日,却是越来越多玩世不恭、对国家、社会、人民漠不关心之人。我们需要屈原的高洁情操,需要他的爱国之心。

  在楚怀王刚即位时,屈原就已写了举世震惊的《橘公颂》。面对众多官员的质疑,一篇《橘颂》,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热土的热爱及拳拳的赤子之心。

  据说后来,屈原回到汉北,看到前方战士们咏着《橘颂》,前仆后继、热血奋战。可见其深深的感染力与爱国情思。我们的中国,正是因为爱国的这种思想,念着“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战士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屈原还为了祖国,整理成古代诸多先贤的经历、思想,汇聚成了《离骚》,源远流长。为探索成功的政治道路,屈原坚贞不屈、不辞劳苦。终是留下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终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种求索精神,为中国挖掘了不可计量的宝藏。若是没有这种求索精神,中国人的高速铁路或许还落后于世界;若是没有这种精神,5G网络也许还没有出世;若是没有这种精神,中国就没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坚持求索的精神、深切的家国情怀……一部《楚辞》,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读典籍,领略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将先辈们精神的薪火不断流传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8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倪大红扮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对谈,让观众朋友们穿越千年去到《尚书》里的中国,凭借其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迅速引发现象级传播。《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中很多名句广为流传,更有一些佳句所含哲理与组工之道不谋而合。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语出《尚书·大禹谟》。意思是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这告诉组工人要贴近百姓,实事求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组工干部不能握着笔杆“抓落实”,拿着鼠标“搞调查”。要“一竿子插到底”,迈开大步到最艰苦、最复杂、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干部动态、用最鲜活的'一手资料为组织工作提供最真实、最科学的决策依据。要“一颗心为人民”,沉下去接地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正扎根到基层群众生活中去,贴近群众愿望和诉求,解群众之所困,干群众之所盼。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语出《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这告诉组工人要廉洁自律,用过硬的作风创造过硬的成果。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像“青花瓷”一样坚持“实”字当头、“素”字为先,要多在“素”字上下功夫,牢记:“一丝一线,我之名节,一分一厘,民为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要办事清廉,过得了人情关、说情关、招呼关,宁愿别人说无情,也不拿原则作交易,永葆组工干部清正廉明、清廉如水的政治本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身体力行、严以律己,当好“榜样”,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掀起廉政新“浪潮”;要带头树立团结协作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真抓实干的作风、公道正派的作风和廉洁守纪的作风。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语出《尚书·旅獒》。意思是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这告诉组工人要慎终如始,一以贯之。组工事业十分艰巨,如果不谨慎处之,笃心为之,很容易功亏一篑。组工事业马虎不得,要慎终如始,扎实推进。前进的路上充满着酸甜苦辣,正因为迎接一次次的挑战,经受重重磨砺,组工人的形象在打磨中愈加高大伟岸,不仅磨了性子、炼了素质,千磨万击也让组工干部愈挫愈勇。一次次地修改文稿,一遍遍地审核,相同的事情重复着做,会有些枯燥有些无趣,但是组工干部要在这样的工作写照中逐渐成长,要硬着头皮啃硬骨头,更要静下性子查漏补缺,在重复和琐碎中提高我们锲而不舍的毅力。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语出《尚书·仲虺之诰》。意思是遇事多问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组工人应不断学思践悟,在积累中成长。要坚信这样一个道理:水的清澈不是因为其不含杂质,而是懂得沉淀。沉淀来自于日常工作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正好比古代圣贤用诗文来点缀自身气质。一篇篇新颖独特的党建文章、一份份直击痛点的调研报告、一篇篇情真意切的工作汇报,更能彰显组工干部笔耕不辍、学以致用的新气质。组工干部应含英咀华,撰写思想深邃的新篇章;在不断的调查研究中,抽丝剥茧,丰富党日活动的新内涵;在不断的思索沉淀中,条分缕析,树立科学用人的新导向。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9

  “上古先贤的言行,记载在《书》里,让后世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这是出自节目中倪大红老师饰演伏生的一句话,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由深入浅地阐释了读《书》的好处。由典籍,到个人,到社会,到国邦,到文化。读《书》如此,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更是如此。

  “典”始于夏禹,是国家的告示公文,相当于如今的法律。《尚书》对我们当代人而言,其思想已深入人心,或为铭记的道德、或为市井风俗。伏生一生辗转漂泊,最后在秦焚书之际藏《书》于墙缝,是对“典”的传承;而子康沉于享乐、碌于打猎,竟误失国都,沦为历史的反面教材,是对“典”的失格与轻视。因此,传承典籍,需要我们常备在心。

  下面将从节目制作这一角度来谈谈我的感受。

  节目的流程为:舞台剧准备——舞台剧——撒贝宁(现代读书人)的思考。从舞台剧说起,撒贝宁对伏生的恭敬、对武王的崇敬我都能感受到,但他的演技与倪大红老师简直格格不入。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真是演技精湛,无论语言还是动作,都十分契合伏生形象。当然这仅仅是个舞台剧,过分苛刻也实在不近人情。

  还有一些关于历史问题,相当于一些对节目的建议。开幕王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其表现的表情是激动喜悦,但我觉得如果从王圆箓这深挖,其实更能表现《尚书》这些典籍的来之不易。王圆箓将藏书卖给外国人斯坦因,而打动他的仅仅是四块马蹄银和三十英镑,后《尚书》等一批古籍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被运至北京,谁也不知道它们遇到了何等的坎坷。“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陈寅恪)。若能将典籍的辗转讲得更丰满,我相信更能丰富《典籍里的中国》。

  从焚书坑儒、文字狱到开放、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史,对应着的是从命运多舛刀步步走向复兴的华夏,其实给观众的印象更深,毕竟典籍里的中国突出的是“中国”二字(“中国”是被修饰语)。

  另一件事是武王伐纣,帝辛(纣)在中学教材里是昏庸残暴的暴君,但自从周朝开始就有人为帝辛正名,与武王的'纠纷出于文王。《史记》中记载,商末周部落渐渐强大,严重危害到商的统治,于是帝辛将文王捉进监狱,周人上供金帛才勉强换回文王的命。

  教员曾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夸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帝辛将商朝版图拓展到长江一代,他对于后朝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历史向的节目,其实可以再严谨些。

  最后谈谈植根与华夏民族心中的儒家文化,这里说的是春秋孔子的“礼”文化。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人们指出“礼”的特征是“别异”和“辨异”。简单来说,“礼”即“周礼”,是划分阶级的表现,各个阶级有个各的“礼”,而不是我们常说的“待人以礼”“礼仪”。相比之下,墨子的“兼爱非攻”才是站在当时人民的一方,但儒家毕竟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这也难怪儒家要骂墨子“无君无父”“禽兽”了。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统治阶级的功劳貌似更大(如佛教、东主教)。我们现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应一妄贬低,也不应不假思索地拔高

  比起从典籍里看中国,我更乐意从人民和历史看中国。因为典籍是可以拟造的,正如“典”的造字法,而历史不是可删可添的,不是虚饰。况且,人民不是睁眼瞎,一切谎言都会被无情拆穿于众目睽睽之下。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0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简意为“战争,关乎国家的紧要之处,系及千万生民的存亡,不能不仔细探究。”孙武先是著成了《孙子兵法》这一被后世诵为“兵家圣典”的大作,后又为吴王阖闾献计近十载。最终,却也抱着无穷的失望远离战争,归隐山林。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见,包括战争的一切行为,大多都是为了最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找到最正确便捷的道路,真正做到“善之善者也”。往后延伸,我们便可以知道要“慎战”,“重战”。慎战,即为量力而行。倘若《长津湖》中部队在行军遭阻时杀敌心切,又岂能安全地隐蔽起来?而重战,就是在必要时倾尽全力,不辞劳怨达到目标。

  孙武,童年时祖父立功,被赐姓孙。后在少年时期,历经“四姓之乱”,叔父被构计陷害,因而立下传孙氏兵法之大计。逃往吴国著书期间,偶遇并救下伍子胥。伍子胥父兄本为楚国忠臣,却惨遭奸臣陷害,死无葬身之地。伍子胥报仇心切,逃往其对立国吴国,在与孙武结下刎颈之交后,互相别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奔波之后,伍子胥助阖闾上位,得到重用。伍子胥不忘大恩,一日七次向阖闾举荐孙武,吴王熬不住劝,接见了孙武。

  孙武是何许人也,其才干一下被阖闾看中。念吴国大业,阖闾积极向孙伍两人询问计策。两人齐道曰:“要想灭楚,先需强吴,而后肄楚,最后决战。”强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自我准备,提升自己的才干,从实质出发;而肄楚,就是要探清目标虚实,不打没有信心的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可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而最后的“决战”,往往是最关键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到了真正的最关键的时机,往往学会变通者才可取胜。

  在孙武的'建议下,阖闾下令广积粮仓,高筑城墙,此是为第一步。而后,派兵骚扰楚国边界,而又不动干戈。几年的准备下,楚国终于按捺不住了,派兵伐唐。此乃兵家之大忌,十三连胜国内象棋冠王有云:“子不在多,关键在于战术的得当,两翼空虚,便给了敌军可乘之机。”这一伐唐,给了吴国一个机会,便一举在柏举给了楚国当头一棒。眼看大捷在望,吴军却开始就地烧杀作乐。尽管孙武百般劝告,依然不被阖闾所听。孙武念想已经完成使命,自己也不再受用,干脆又退了山林,与伍子胥再次相别。

  不久,夫差继位。昔日的大捷士气早已被打得消散,碰巧又受权臣蛊惑,赐死了伍子胥,可怜一代贤士,还是落得其父兄的下场。话说,没有了贤臣的辅佐,夫差很快被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国。唉,骄兵必败,武圣关二爷也正好是被吕蒙算计,败走麦城。我们之中,又何尝没有第二个夫差呢?

  孙武听说此事,悲伤逆流成河。只叹“死人不可以复生,亡国不可以复存”。孙伍两人一世之交,还是不能在最后一刻相见。回想当初孙武为子胥熬的第一碗粥,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们,也会有几个至亲的朋友吧……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1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义。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个内容的展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意义。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疆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千年的疆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行独立阅读的人,恐怕在学历上至少要高中学历,能够理解精髓就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甚至专家教授了,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像《百家讲坛》那样,使历史文学在一个节目里获得普及和推广,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尤其在娱乐泛滥的今天,我还是比较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节目,努力扭转一下青少年过于关注娱乐八卦的不良形势。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

  大年初二晚上,无聊之余翻看手机网页时,看到头条上对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赞不绝口,虽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网页上的图片,不觉便被吸引,认真阅读完才知道是央视新出的春节档大型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时兴起,便想看看演了什么,打开爱奇艺app搜索出来,点开看了几分钟,不觉就被节目开篇的精彩解说所吸引。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的古体字为:上边是“册”,下边是“几”即为几上放着书。这样的解说很明朗的说明了何为“典”,让人印象深刻!

  开篇讲述了《尚书》传承至今的艰难不易,讲述了古代文人先贤们爱书、护书、传书的故事。《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节目通过古代读书人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古今对话,通过古代场景伏生护书、讲书的事迹,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绎与现代图书馆孩子们背诵禹贡场景的相互切换,将护书讲书传书的故事有序的讲述出来,让人看懂故事的同时不免产生共情。同时也对曾经学习过得故事、看过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故事或者看过的只知其字不知其义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贤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还知道了他划定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节目中古时护书人伏生所问:华夏为何是一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所答:自古是一体。让人泪目,是啊,华夏自古是一体。

  只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不知商纣决战的牧野盟誓,通过演员们铿锵有力的宣誓,对那些简单的字句有了直观的认知,原来是这样的热血沸腾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以读典是多么重要啊,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读典、学典、还要传典。

  记得小时候,都是妈妈边干活边教我学习诗歌。从简单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复杂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等,通过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妈妈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使我对这些诗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外,更对诗歌有了一种本能的喜欢,现在闲来无事时也会翻上一两篇。

  我想小时候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应该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偶尔会和家里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着背背诗歌,以激发他对诗歌的喜欢。我想这也是对于经典的.一种传输吧!

  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去传播,邀请他们中感兴趣的一起学习,从而有更多的人来读典、学典、传典,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节目中伏生随着现代读书人来到现代图书馆看着小孩子们在背诵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时泪目的那一幕,他应该是欣慰的吧,因为他及家人历经艰难保护的书,传承的书很好的流传了下来,并且为后人所学习。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云端下载《书》来看了,人人都可以学书、传书了!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3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框架。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他从小饱受战争之苦,所以形成了“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其祖父孙书立下过赫赫战功,教育孙武“止戈为武”。战争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太平日子,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孙武成人后,叔父为保护他,将他送去吴国。孙武曾辅佐吴王阖闾称王,在著名的柏举之战获胜。后因吴王沉迷享乐,孙武十分失望,于是归隐山林,安心修著兵书,便有了今日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不是好战的`民族,但我们知兵,善于用兵。孙武曾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知兵,重战,慎战,但我们认为“战”是为了“不战”,战争不是争权夺利的筹码,而是守一方平安的武器。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坚信止戈为武,践行“铸剑为犁”。这一思想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展望新时代,一批批志在四方的“新孙武”,正以自己的力量保卫着家国,使兵家思想代代相传,流芳千古。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4

  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正在热播,该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讲述《论语》《史记》《道德经》《徐霞客游记》等一部部优秀典籍和背后的故事,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辅以“戏剧+影视化”的独特表现方法,带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对历史多一份尊重,在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感悟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尚书》中感悟“民本思想”的源起。

  《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便体现了“民本”思想。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党的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历史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彻底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夙愿成真,这些不凡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疫情肆虐的今天,“生命至上”更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心中共同的信念和选择,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承民本思想,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于心,以“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从《本草纲目》中感悟“实事求是”的真谛。

  《本草纲目》是“药圣”李时珍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完成的中医典籍,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精神。二十余年间不断进山访药,甚至亲自以身试药,终成传世巨著。“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继承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情况,一定要沉下身、用真情、察真情、听真话、办实事,保持严谨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从《徐霞客游记》中感悟“灵魂信仰”的力量。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作散文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徐霞客历经30年考察,因其为了理想、不怕磨难的精神受到广泛赞誉,被后人尊为“游圣”。年幼之时,徐霞客便立下“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患有脚疾,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都未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只因他对山川湖海独有的热爱。面对百姓的疾苦,心中有一股激情、一种想要改变落后面貌的志向,这就是信念。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了为民服务的道路,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也应该像徐霞客为了热爱的山川河流克服一切困难那样,坚定为民信仰,埋头奉献,敢于吃苦,攻坚克难,不畏道阻且长,交出让党和群众满意的“答卷”。

  从《天工开物》中感悟“理想传承”的美好。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虽六次科考均未及第,却在一次又一次的科考过程中看遍世间民生百态,得以掌握农业、手工业的各种实用技术。“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宋应星将《乃粒》作为开篇,《珠玉》为尾篇,取“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透过这一粒种子,也表达了宋应星重视生产,追求百姓衣食富足的美好愿望。而三百年后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继承了宋应星“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的人生追求,两者不谋而合。节目中巧妙设计了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相信每个人都为之动容。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从中汲取力量,敢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实干拼搏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精彩篇章。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当下,饭圈文化、文艺作品良莠不齐、流量明星天价片酬、审片逐步畸形化等乱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应该也应当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行业标杆。以史鉴今,才能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走稳脚下的每一步路。新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当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去汲取古人的智慧、探寻生命的意义、找到人生的价值,本着“民本”初心,带着坚定“信仰”,牢记“实事求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气魄,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信念根基,以砥砺奋进的拼搏姿态奔向下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5

  20xx年2月12日,央视一档全新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了,开篇第一期讲述的便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里的故事,识读《尚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节目设置了三个大舞台与甬道相连、采用多空间沉浸式戏剧,穿越古今,当代读书人与古代华夏先贤对话的方式,讲述典籍里的故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尚书》在整理、流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后来看到的《尚书》,他就是伏生,“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

  在秦朝末年,兵乱大起,项羽火烧咸阳,国藏的《书》化为灰烬。为逃兵火,伏生与妻儿带上一车《书》回山东老家,却遭遇兵劫,儿子护《书》,被乱兵杀死。天降大雪,伏生的妻子重病,女儿也几乎冻死,要烧书简取暖的时候,妻子却阻止了,最终在他怀中病亡。待天下初定,伏生回家破壁取《书》,发现书简已朽毁,完整篇目仅余28篇。伏生咆嚎大哭起来:“我一生护《书》,未曾想《书》却因我残缺大半,我愧对先人,愧对我死去的妻儿。”

  伏生对《书》那份崇敬之情,那份传承的期盼,全家人都舍命护《书》,这最是感人的情节,看着戏剧,眼泪忍不住就涌出来了。跟着节目走进《尚书》,感受到中国有着远古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

  伏生跟当代读书人讲《尚书》中的《禹贡》篇目,大禹除了治水,还有更伟大的`功绩是定九州,为华夏划分土地疆界,他顺着山势行走,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大禹13年来历经磨难,“禹迹”踏遍华夏,“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一篇《禹贡》又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撒贝尔:“中华儿女能不敬爱大禹吗?”全场观众都激动地跟着呐喊:不能,不能,不能。

  晚年的伏生在山东老家一带传授《书》,后来汉文帝知道了,他想要伏生到朝廷讲《书》,但那时候伏生已经九十多岁,经不起舟车劳顿,汉文帝便派太常使掌故晁错到伏生家学习,聆听教诲。

  伏生同晃错讲书完毕,充满了期翼,语重心长地说:“今日借君之口,将《书》带回都城,望上古先贤之美德,传于天下,民本德政,福泽后人。”

  伏生对《书》那份传承的期盼,深深地感染着中华儿女。

  《典籍里的中国》以演绎为主、解读为辅的戏剧,用“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多舞台展现形式,每个场景的精湛演绎让我第一次看就被吸引住了,被震撼住了,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后来,我又带领孩子一起看《典籍里的中国》,一起学习、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华。每一遍都让我感觉震撼、心潮澎湃、潸然泪下。

  节目中还有很多感人的,值得我们一看再看,认真学习与传承。感谢祖国,感谢央视,我要一期不落地追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1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篇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篇12-10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篇)12-13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篇06-20

(热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篇10-30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篇(实用)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