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时间:2024-06-08 14:47:34 秀凤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0篇)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

  课文首先介绍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叶等,然后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诗人屈原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课文的第3、4自然段讲屈原遭陷害被流放到南方。秦国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万分悲愤,就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了。这部分内容集中表现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辅佐楚王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国家渐渐强盛起来,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深受百姓爱戴。但他却遭到权贵的诬陷,被楚王流放到南方。但他仍然热爱祖国,关注人民的疾苦,写了很多爱国诗歌。楚国被秦国侵占后,屈原万分悲愤,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

  课文第5、6自然段讲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十分悲痛,想出各种办法祭奠他。得知屈原投江后,老百姓先是“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说明百姓十分爱戴屈原,来救他的人很多。接着讲人们没有捞到他的尸体时,又把“大米、鸡蛋”等食物投到江里祭奠他,祈祷江里的水族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有人还把雄黄酒倒进水里想药昏蛟龙,使它无法张口。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屈原的爱戴之情。然后讲有人梦见“屈原的容颜十分消瘦”,大家想出了往江中投粽子的办法,让屈原能够吃到。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祭奠屈原都往水中投粽子,这一天也逐渐成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讲人们祭奠屈原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今天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

  课文有些内容为学生所熟悉,如端午节的一些习俗。有的内容学生不太清楚,如端午节的由来及其意义。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他们的探究心理。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复述课文。

  3.认识“粽、檐、辅、措、诬、颂”6个生字,会写“佩、戴、措、施、疏、颂、驾、尸、俗”9个字,掌握“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尸体、习俗”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或访问家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及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2.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可以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然后同桌或小组同学间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并互相检查是否会认这些字。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纠正读音、识记字形。

  要求会写的9个字中,“戴”“驾”2个字字形较复杂,要重点进行指导。

  3.学生初读课文后,让他们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使学生对端午节的由来和爱国诗人屈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4.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到屈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下,楚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渐渐强盛起来,人民的生活也得到改善”,所以百姓对他十分爱戴。即使他被流放,也“依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人民的疾苦”,还写了很多爱国诗歌。当秦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时,他十分悲愤,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正因为屈原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所以在他投江自尽后,人们十分悲痛,想方设法祭奠他、怀念他。

  5.屈原投江后,百姓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学生交流讨论时,要抓住课文第5、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来理解,并适时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和怀念。如“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这一句,“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都十分爱戴屈原,来救他的人很多。又如有人梦见屈原很消瘦,以为是水中的蛟龙鱼虾吃了人们投下的食物,“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一句,是说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想找出一个办法让屈原能吃到食物。“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6.学生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再让他们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先可以在小组里说一说、评一评,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还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把端午节的由来说给家长、好伙伴听。

  7.建议本课教学3课时。

  教学资料

  1.词语解释

  辅佐:协助。

  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流放:将罪犯驱逐到边远的地方去生活或劳动的刑罚。

  汨罗江:发源于江西,流入洞庭湖。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祈祷:宗教仪式之一。以赞美、禀告、感谢、恳求等方式,向天、地、神等祷告,求福消灾。课文中的“祈祷”包含有“恳求”的意思。

  2.介绍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3.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下册)中的《文成公主进藏》和《猎人海力布》。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3、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屋檐、佩带、措施、诬陷、传颂"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2、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手段、方法:朗读、讨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导入

  同学们读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字词。

  (1)重点指导:"爱戴"

  (2)文中指谁受到"爱戴",结合句子说说屈原为什么受到爱戴?

  (3)"悲愤"近义词是什么?

  3、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讲了谁的什么事?

  三、深入学习,理解感悟

  过渡: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端午节的由来?

  1、轻声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书中的语句概括。(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2、默读3-6自然段,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读一读,把感受批注在书的边上。

  3、指名读,"在他的辅佐下……"一句。

  (1)为什么强调"十分"这个词语?(突出人民对他的爱戴)

  (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伟大……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爱国……)

  (3)读出你对他的赞扬。

  4、对比词语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1)出示课件:

  屈原万分悲愤,就在……

  (悲痛悲伤)

  (2)想想为什么填写悲愤?

  (为黎民的苦难而悲,为祖国的`灭亡而悲,为自己报国无门而悲)

  5、引入资料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投影:屈原《离骚》中的两首,从中感受到什么?

  6、对比句子读,感受人们对屈原的爱戴。

  读读哪句话好,为什么?

  四、通读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导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1、回顾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填写题词。

  (1)题词:

  端午节的习俗有( )( )( )( )。

  端午节是为纪念:(1)屈原为楚国( )。

  (2)屈原为百姓( )。

  (3)屈原( )屈原投江后,百姓们( )、( )、( )现在的端午节( )。

  3、自由的依据题词的顺序,试着复述课文内容。

  4、全班交流。

  三、资料扩展

  你还知道中国哪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讲给大家听。

  四、布置作业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小报。

  30 端午节的由来

  传统节日--屈原

  忧国忧民--投江自尽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及古琴乐曲,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2、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时无穷的。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教具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或图片资料。

  2.龙舟的图片资料。

  3.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学具准备:

  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织纪律,检查学具。

  2、听一听:

  师: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业要求:

  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5、老师示范制作一个大龙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乐,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老师巡回指导。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教师小结:展示学生完成的大龙船作品。

  1、静息。

  2、听一听:

  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学生认真听老师布置作业要求。

  5、跟老师学习折大龙船部件。

  6、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展示作品。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4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传说。

  2、通过活动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3、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准备:

  粽子(学生自备)、橡皮绳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

  (一)活动序幕

  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鼓掌)

  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赵员卉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1、《屈原与端午节》

  男:谢谢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鼓掌)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不过我还听说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请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大家欢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讲的故事真感人,谢谢!(鼓掌)我也知道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就请李宗远来说一说。

  3、《秋瑾舍身为革命》

  男:看来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还真不少呢!

  (三)端午习俗

  1、悬艾叶、菖蒲

  女: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习俗。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男:你刚才说的菖蒲、艾草是什么东西?

  女:别着急,我马上给你介绍一下这两样东西。

  大家欢迎!(鼓掌)

  男:原来菖蒲、艾草还有这样的功能啊。过端午的时候,我一定要让妈妈买一些挂在家门口。

  2、端午诗会

  女: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几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端午节的诗篇。

  男:那就请上来念给大家听一听(鼓掌)

  (1)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2)竞渡歌(唐)张建封

  (3)七律.端午老舍

  3、赛龙舟

  女: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

  男:这还用说,就是赛龙舟嘛。

  女:为什么比赛的船要刻成龙的形状呢?

  (播放《赛龙夺锦》)

  女:说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痒了,真想亲身经历一下。

  男:别急,今天就让你过把瘾。下面我们玩个游戏叫“赛龙舟”。

  (游戏:赛龙舟)

  4、品粽乐

  女: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男: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见我国的粽子南北风味有别。

  男: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女:说了这么多,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快爬出来了。

  男:别急,别急。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以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来了。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感谢爸爸妈妈参与我们的活动!(鼓掌)恭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5

  【教学要求】

  1、读懂文中所给资料,并能作适当的补充。

  2、初步学会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3、学会口头向别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相关风俗。

  4、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难点: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2、准备相关实物资料或图片资料。

  3、写有关文中资料的幻灯片。

  4、把相关资料做成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们,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们形式多样,凝聚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呀?

  二、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以及相关内容,能把你所了解的节日以及这个节日的来历呀,形式呀,有些什么特色呀,说给大家听听吗?

  (师板书:名称、来历、内容、特色)

  三、说说端午节

  1、阅读有关端午节的资料(用投影打出来)。

  小朋友,这里是一个同学找来的关于端午节的资料,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了解了解资料上所介绍的内容,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师生共同探讨,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3、指名读自己比较感兴趣或有能力补充的资料。

  ①请把你比较感兴趣的资料多读两遍,想想有没有补充。

  ②指名读。

  4、把资料归类。

  ①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磨方”游戏,每个小组里都有八张卡片,请小朋友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师指板书)可以参照这个板书。

  ②学生汇报排好的资料,指名读读。

  5、选择资料,说说“端午节”。

  ①先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

  ②指名说。

  四、练写——说说端午节

  1、学生写草稿。

  请小朋友把刚才介绍的话写下来,留给更多的朋友看,好吗?

  2、点评。

  ①朗读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互相纠正,互相表扬、肯定。

  ②推荐好习作或自我推荐读给大家听。

  ③交流、评议。

  3、学生修改、誊写。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6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背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承载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还融合了多种民俗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

   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传说和传统习俗。

  2.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文化自信。

  二、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端午节相关故事视频、PPT演示材料、制作粽子和简易龙舟的手工材料(糯米、竹叶、绳子、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生准备:搜集家庭中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故事,可自带一些制作手工作品的装饰物。

  三、活动内容与流程

  第一环节: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约20分钟)

   方式:播放端午节的动画短片,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各自收集的端午节故事。

   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第二环节:端午习俗大探索(约30分钟)

   分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种端午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活动:各组通过网络资源、图书资料或家长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制作成小报或PPT,在班级展示。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整合能力。

  第三环节:动手实践——制作粽子与龙舟(约60分钟)

   包粽子:教师示范后,学生在指导下尝试包粽子,体验传统食品的制作过程。

   制作简易龙舟:使用彩纸和简易材料,小组合作制作小型龙舟模型。

   目的':增强动手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第四环节:成果展示与分享(约30分钟)

   各组展示研究成果和手工作品,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目的:促进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活动延伸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庆祝端午节,实践所学的习俗,并记录下这一过程,可以是照片、视频或日记等形式。

   组织一次小型的龙舟模型比赛,增强班级凝聚力。

  五、活动总结

   强调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7

  一、活动背景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我们设计了本次走进端午节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了解端午节: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如屈原)。

  文化传承: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如包粽子、制作龙舟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粽子叶、糯米、红枣、豆沙等食材,用于包粽子;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用于制作龙舟。

  知识准备:教师提前收集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如视频、图片、故事等,用于课堂展示。

  场地准备:确保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包粽子、制作龙舟等活动。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知识介绍(约15分钟)

  教师讲述:简要介绍端午节的由来,讲述屈原的故事。

  视频播放:播放关于端午节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端午节。

  第二阶段:动手实践(约45分钟)

  包粽子:教师示范如何包粽子,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口味的馅料,如红枣、豆沙等,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口味。

  制作龙舟:教师指导学生用彩纸等材料制作简易龙舟。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设计自己喜欢的龙舟造型。

  第三阶段:分享交流(约15分钟)

  粽子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粽子作品,并分享包粽子的过程和感受。

  龙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龙舟作品,并介绍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意义,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体验与家人分享。

  学生反馈:学生填写活动反馈表,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和建议。

  六、活动延伸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包粽子,并记录下包粽子的过程和感受。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端午节的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七、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在包粽子、制作龙舟等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时间管理:教师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如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8

  一、活动背景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民间习俗。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特设计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体验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如包粽子、赛龙舟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准备

  端午节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和讲解。

  粽子材料:粽叶、糯米、红枣、豆沙等,供学生实践包粽子。

  龙舟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龙舟的特点和竞渡的壮观场面。

  安全工具:剪刀、手套等,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四、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端午节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以往过端午节的经历,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了解端午节

  讲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如屈原投江、曹娥救父等故事。

  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并解释这些习俗的意义。

  实践操作

  包粽子:教师示范包粽子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

  展示龙舟:通过展示龙舟模型或图片,让学生了解龙舟的特点和竞渡的壮观场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龙舟竞渡游戏,让他们感受赛龙舟的紧张和刺激。

  总结分享

  让学生分享自己包粽子的经验和感受,评选出最佳粽子作品进行展示。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谈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向家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并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品尝粽子,增进亲子关系。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端午节的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和文化内涵。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还通过动手实践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和总结,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9

  一、活动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活动目标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掌握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

  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氛围,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习俗等资料,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准备包粽子所需的粽叶、糯米、红枣等材料,以及制作龙舟的手工材料。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收集自己喜欢的端午节习俗资料;准备参与包粽子、制作龙舟等活动的工具和材料。

  四、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如端午节的日期、由来等。然后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端午节知识讲解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历史、习俗等相关知识。重点讲解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的意义,引导学生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实践活动

  (1)包粽子

  教师示范包粽子的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包粽子活动,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包粽子的技巧。

  (2)制作龙舟

  教师介绍龙舟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并分发手工材料。学生分组进行龙舟制作活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各具特色的龙舟模型。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成果展示

  学生将包好的粽子和制作的龙舟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强调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五、活动延伸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并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或观看龙舟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班级文化墙:将学生的粽子作品和龙舟模型展示在班级文化墙上,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让学生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方法,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动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分享等方式,引出端午节的主题。

  简要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的故事。

  2. 知识讲解(10分钟)

  详细讲解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等。

  强调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如纪念屈原、祈求健康等。

  3. 视频学习(10分钟)

  播放端午节相关视频,如包粽子、赛龙舟等场景。

  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细节,并提问互动。

  4. 实践操作(20分钟)

  准备粽叶、糯米、豆沙等材料,指导学生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5分钟)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自己包的粽子。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

  6. 总结拓展(5分钟)

  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教学准备:

  粽叶、糯米、豆沙等包粽子所需材料。

  端午节相关视频资料。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创新粽子的包法和口味。

  可以邀请家长或社区志愿者参与活动,增强家校社区的合作与交流。

【小学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2-0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05-2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5-22

(精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5-3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案03-09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7-24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1-07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案05-3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5篇03-1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5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