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桥教案

桥教案

时间:2023-05-10 14:58:4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桥教案范文汇总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桥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桥教案范文汇总4篇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洪水的危急、肆虐。在品读课文中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

  教学重点:在品读课文中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桥”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引入:孩子们,请静下心来,静静地看老师写,板书《桥》。读读课题。

  师:有一个小村庄,曾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陪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这样平静地过了许多年。可是有一天黎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一切都改变了。这究竟是一场什么灾难呢?孩子们,你们都预习了课文,能告诉我吗?(山洪暴发了。)

  二、 教学新课:

  (一)、朗读课文,感受洪水的危急

  师:是啊,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全村人都陷入了恐慌,自由读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山洪的可怕?

  生读课文后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女生读读这个句子,想一想,“咆哮”这个词在这里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大家看看这两个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都是“口”字旁),看着这两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听到了什么声音?

  (2)、男生读读这个句子,想想:山洪像什么?山洪像怎样的野马?山洪像一匹受惊的野马吗?(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山洪的可怕)。

  师:这样一群受惊的野马,它们桀骜不驯,力大无穷。读读这句话,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让学生想象,感受万马奔腾、浩荡而来的场面,从而感受洪水的可怕。)

  (3)、齐读这个句子,理解“势不可当”的意思。

  师: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洪的可怕,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山洪的可怕?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1)、师:一米高有多高?大家比一比,估计在你身体的哪个部位?(生纷纷用手在自已的身上比划后得出结论。)

  (2)、师:“跳舞”这个词多美!但在这里,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可怕,恐怖),因为洪水跳得是“死亡之舞”啊!

  (3)、指名读这个句子,相机指导朗读。将“一米高”和“跳舞”这两个词略重读。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洪水的可怕?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齐读这个句子,师: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谁在笑?在怎样的笑?(得意、猖狂、)

  课件出示这三个句子,自由读读这三个句子,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应该怎样读?可以讨论。(洪水越来越近,情况越来越危急。在朗读时语气要由轻到重,语速要由慢到快。)学生汇报后,指导朗读。

  过渡:死神狞笑着向人们逼近,此时此刻,只有那座桥是生的唯一希望。人们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地向木桥拥去。如果就这样拥去,大家想一想,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二)、品读课文,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

  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谁出现了?(老汉)。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孩子们,快速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老汉的句子,把你的感受批在旁边。可以写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短句。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A: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1)、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读出了什么?(镇静、从容)

  (2)、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老汉的从容、镇静?(不说话、盯着)

  (3)、创设情境朗读:

  a:师:倾盆大雨中,面对你拥我挤的人群,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b:师:山洪咆哮,死神一步步逼近,面对疯了似的人群,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c:师:窄窄的木桥,跌跌撞撞蜂拥而来的人群,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师:此时此刻,我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这样一位清瘦的老汉为什么像一座山,他是一座什么山?(人们的靠山)

  过渡:是啊,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汉就是村子里一百多号人生命的靠山,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老汉是人们的靠山呢?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B: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然后我请你们来说说你读出了什么?生汇报。

  (2)、孩子们,看看这句话,短短十几个字用了三个感叹号!老汉的声音虽然是沙哑的,但却是铿锵有力的!想想,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样读?(指导学生读时语速可稍慢一点,语气要有力!)

  师:孩子们,你们可真会读书,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老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了党员,留给了自己,他的确是人们的靠山!那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我们感觉到他是人们的靠山?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C: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孩子们,咱们来猜一猜,老汉为什么要单单把小伙子揪出来呢?

  生汇报:A:因为他是老汉的儿子。师:你从哪儿知道的?孩子,你可真会读书,你真正读懂了这篇课文。

  B:小伙子是个共产党员。师:对,小伙子是个共产党员,他可能排在了什么地方?

  (2)、师:小伙子不光是老汉的儿子,他更是一位共产党员。所以老汉把他揪了出来,让他排到了后面!就这样,村子里的其它人都安全地撤离了,只剩下了老汉和小伙子。此时此刻,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大公无私、顾全大局、不徇私情……)

  过渡:在群众的心中,他是一位不徇私情的老汉,是他们的靠山。那么,在儿子的心中,他又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

  生汇报:狠心的父亲。

  生汇报:不称职的父亲。

  ……

  师:是啊,曾经我也这样认为,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自由读读19、20自然段。想一想老汉是位怎样的父亲?你从哪能里感受到的`?

  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师:当儿子被洪水吞没的那一瞬间,老汉似乎想喊什么,孩子们,想一想,老汉会喊什么?谁能帮他喊出来?

  师:是啊,当村子里的其他人都安全了,只有老汉和儿子时,他就是一位普通的、平凡的父亲。他和我们每个人的父亲都一样,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他比谁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活下来。这就是“父爱如山”。

  过渡:村民安全地撤离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也在洪水中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三)、感受“桥”的深刻含义

  (1)、音乐响起,孩子配乐读最后几段。

  过渡;看不到美丽的小村庄,看不到窄窄的小木桥,看不到健壮的小伙子,也看不到如山的老汉,假如你就是这被救的村民中的一员,你会对老汉说些什么?你会为老汉做些什么?

  生讨论后汇报。

  (2)、这篇课文以《桥》为题,你认为“桥”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小木桥吗?

  小结:是啊,桥不仅仅是那座小木桥,它更是老汉用自己的生命为村民搭建的生命桥、希望桥。

桥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彩虹的色彩规律并学会有规律的涂出颜色的变换。

  2、进一步学会用对比色来涂色。

  环境创设

  范画、蜡笔

  重点与难点

  知道彩虹的色彩并有规律的涂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有座大桥镇稀奇,七种颜色在一起,要问它是谁造的,太阳公公笑眯眯。”

  S: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为什么?

  小结:是彩虹,彩虹有7种颜色,是太阳公公的光使彩虹有了7色。

  二、观赏与讨论

  1、S:你们知道彩虹是怎么颜色的?那我们来看看彩虹有哪些颜色。

  小结:彩虹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排列的。

  2、那我们来看看老师画的`画,上面有哪些是按照彩虹颜色的排列方法来涂色的?

  3、那这些彩虹宝宝是按照什么来涂色的?你怎么看出来的?

  4、那我们来玩玩说一个颜色、接2个颜色的游戏。

  例:(紫)红(橙)、 (绿)青(蓝)、橙(黄绿)

  5、那我们已经学会了彩虹的颜色,那你们觉得彩虹的颜色用在画面上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彩虹的颜色让我们觉得很鲜艳,因为有渐渐的变化,所以画面变的很好看。

  三、创作要求

  今天,彩虹宝宝又要过桥了,画一张会发光的画。

  四、幼儿作画

  五、引导评价

  价值分析:

  环节以是通过谜语导出下面的环节。

  通过环节二,让孩子掌握彩虹的色彩排列,并通过小游戏巩固色彩排列。

  通过作画让孩子学以致用,掌握并巩固彩

桥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过程

  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导题:

  这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初读,把握课文主旨

  自主学习: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伴互助:

  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

  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拓展:

  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桥教案 篇4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就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话,生活问题数学化。本节课以学生个性思维、自我感悟为前提,强化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体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概念由模糊到清晰,在整个探究发现的过程中,我没有把知识规律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知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火车过桥问题在以前的教学中属于奥数范围内,其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策略,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使学生在感知、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丰富学程中,获得深刻感受,生成新的经验。丰富的感性材料、深入的体验与感悟,积极的探究与思考,才能激起创造的火花,使数量关系的概括总结水到渠成。

  2教学内容分析

  火车过桥”是京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实际问题”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是教材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要掌握火车过桥的路程等于桥长加车长这一数量关系,并学会计算过桥路程、过桥时间。火车过桥路程数量关系的归纳、总结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它区别于一般实际问题的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思考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与之相配合,所以学习的困难会比较大。

  3教学方式、手段与技术

  变重视结论的记忆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式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接受学习与体验学习有机结合;实际生活片段糅到游戏性地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火车过桥,火车可以被自由拖动,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可以在视听领域里展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但有助于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设计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操作、观察和讨论,让学生知道火车过桥的路程包括一个桥长和一个车身的长度。学会计算过桥路程、桥长、车长、过桥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过桥问题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知道火车过桥的.路程包括一个桥长和一个车身的长度。学会计算过桥路程。

  教学难点:学会计算过桥时间。

  四、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过马路,你们思考过吗,一个人和一个队伍以同样的速度过马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吗?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马路,所用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策略] 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2.游戏:指定教室前一段为马路,请一组同学演示过马路的情形,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3.小结:看来这个队伍过马路,不但要走马路的宽度,还要走一个队伍的长度。小小的过马路也存在着这样的数学问题。其实,火车在过桥、过隧道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火车过桥问题。

  [策略] 把数学知识依附于常见的现实生活问题中,引领学生发展自身灵性,寻求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间的本质联系,进而合理处理相关信息,结合鲜活的数学材料,给原本单一冷漠的内容注入人文的血液,促进学生感悟、内化。

  (二)情境体验,初探规律

  1.理解:过桥路程=桥长+(一个)车长

  一列火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由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4分钟,车速是每分钟1200米,请你计算火车过桥的路程?

  (1)小声读读。

  (2)谁愿意计算火车过桥路程?解释一下你列的算式。

  (3)你在解答这道题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播放课件:

  ①理解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

  谁能到电脑前边演示边说说怎样叫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

  ②理解过桥路程

  过桥路程指哪一段路程?谈谈你的想法?

  引:我们可以找准一点来观察。(课件演示火车过桥的情形)

  以车头为标准;以车尾为标准。

  [策略]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巧妙的设计了课件:学生可以用鼠标自由拖动火车过桥,同时,火车过桥的情形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真实的声音,逼真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碰撞观点,发现规律,有效突破难点。

  (4)小结:火车过桥的路程等于桥长+(一个)车身长

  板书:过桥路程=桥长+车长

  (5)通过这一数量关系,我们联想到什么?

  板书:过桥路程-车长=桥长

  过桥路程-桥长=车长

  (6)我们能根据这一数量关系推到其他数量关系,有数学思想。在刚才的学习中,我发现同学们能抓住这一问题的关键语句分析理解这道题,我们的学习方法不错。因为你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我们有了这样的研究成果。

  (7)火车过桥路程与哪些因素有关?(速度、时间、桥长、车长)

  板书:过桥速度、过桥时间

  2、学会计算车长

  小结:看来过桥路程不但与桥长和车长有关,还与过桥速度、过桥时间有关。下面我们利用研究的这一成果,解决几个生活中的问题。

  一列火车,通过4400米长的大桥,已知由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4分钟,车速是每分钟1200米,求这列火车有多长?

  (1)请你在练习纸上列式解答?

  (2)请同学到前面分析讲解?

  3、小结:我们一起研究了火车过桥的问题,其实在火车过隧道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数学问题。

  [策略] 真实的情境,经验的应用,有序的导向,使学生在自主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方法。数形结合,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巩固拓展,提升认识

  1.基本练习

  一列300米长的火车,通过隧道,已知由车头开始进入洞口到车尾离开洞口共用3分钟,火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100米。求隧道的长度?

  (1)你们有一张同样的题纸,自己读题分析,在题纸上解答?

  (2)愿意把你的解题过程让大家看看吗?给大家解释解释。

  2.变式练习

  有一列500米长的火车,通过一座5500米长的大桥,火车每分钟行1000米,问火车通过大桥用多长的时间?

  (1)这一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2)应该怎么求过桥的时间?小组商量商量。

  (3)小组反馈。

  [策略] 练习注意覆盖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注意变式练习,避免练习的机械重复,内化新知。多种练习也是一种信息源,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深化理解、蓄积“能量”的过程,是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完善认知结构、提升认识境界、增长人生智慧的过程。

  3.延伸

  谈话:前不久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

  五年级有学生248人,排成四路纵队去春游,队伍行进的速度为每分25米,前后两人相距都是1米。现在队伍要走过一座桥,整个队伍从上桥到离桥共需16分。这座桥全长多少米?

  (1)请各小组解决这个问题,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

  (2)请一个小组到前边给大家分析。

  4.小结: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过桥问题来解决的问题。多观察多思考。

  [策略] 学为所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情趣。

  (四)归纳总结,评价升华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的教案02-24

《桥》教案06-01

桥的教案03-10

《象鼻桥》教案03-29

奇妙的桥教案03-30

桥教案模板03-26

关于的桥教案03-24

《奇妙的桥》教案04-13

桥的小学教案03-05

关于桥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