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5-05 11:58:09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语言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大班语言教案锦集9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交流,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和意想不到。

  2.知道换牙时乳牙会自然脱落,不用刻意弄掉。

  3.乐意交流换牙给自身成长带来烦恼与喜悦的感受。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了解孩子换牙的情况与感受。

  2.选页制作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邀请爸爸妈妈一起上课。

  2.人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一直到长大,他的牙齿会有怎样的变化?

  3.认识主人公芽芽,了解书的题目.

  二、趣味阅读。

  1.(点击flash要掉不掉处停住)一颗牙怎么样了?(牙松了,要掉不掉的。)

  2.芽芽想让这颗牙掉下来,小朋友们猜一猜,她用了什么办法让牙齿掉下来?

  3.那么芽芽用的什么办法呢?仔细看。(点击播放)

  4.芽芽用了哪些办法?

  交流。(相机出示图片)芽芽一共用了几个方法?(5个)芽 芽用了5个办法都没能让牙掉下来,现在知道什么叫顽固了吧!(老是掉不下来,真顽固。)交流。

  5.看屏幕,芽芽的这颗牙到底有没有掉?最后是什么办法让它掉下来的?

  (出示ppt)什么办法?(打喷嚏)慢一些才是表演,大家一起表演一下。

  三、换牙的感受。

  1.小朋友们,你们的牙齿有没有像芽芽的这么顽固呢?你能记得牙齿是怎么掉下来的吗?(请掉牙的幼儿说说。)

  2.有时候,换牙会疼,有时候还会出血,我们可不必担心。要知道,到了这个年龄就要换牙的,这说明我们长大了。也不要老是担心牙齿会不会掉下来,让它顺其自然地掉下来就可以啦。

  四、结束部分。

  给幼儿发乳牙图,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这个故事中幽默、诙谐,更重要的是故事中主人公的换牙经历与现在的大班幼儿非常贴切,恰恰吻合了他们换牙时期的精神支持需求。

  在整个活动中,我以谈话活动引入,从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从而激发幼儿参与讨论的兴趣,。孩子们的表现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每个小朋友都争先恐后的想说说自己掉牙时的'经历,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点,同时为接下来的环节奠定了基础。第二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鼓励幼儿大胆猜想主人公掉牙的方法,我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先将问题抛给幼儿,所以我将绘本的最后一页呈现给幼儿,让幼儿大胆猜测其中掉牙的方法,留给了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然后再第三个环节中请幼儿一页一页通过观看画面,慢慢揭晓谜底。起初幼儿的想象比较局限,但是随着画面的不断变化与丰富,幼儿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举手的人越来越多,争着抢着想回答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让孩子们体验掉牙的各种方法,鼓励他们能动一动,将绘本中主人公掉牙的方法统统学一遍,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还从中能够知道这些掉牙的办法。第三环节请幼儿完整欣赏绘本,幼儿的兴趣还是很浓厚。最后我加了一个延伸活动,请小朋友绘一绘:给搭比莎写一封信。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掉牙经历画下来寄给塔比莎。因为在第一个环节中有所铺垫,画起来的时候非常得心应手,而且他们很期待塔比莎给他们回信。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回忆起了自己的换牙经历,贴切自身的经历,以后我还将带给孩子们更精彩的绘本。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一因多果的扩散,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训练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2、引导幼儿大胆推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幼儿的挑战性、好奇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小红星若干、题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师生喊口号,进入主题:

  T:“非常一加一,欢乐在一起!耶!

  T:现场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沈老师。欢迎大家参加本期非常一加一节目。

  现在我先来介绍本期的参赛小组。

  红队:红队必胜,耶。

  黄队:我是最棒的,耶。

  蓝队:蓝队第一,耶。

  绿队:绿色绿色,健康快乐!耶。

  (二) 了解游戏规则

  T:今天的活动有三个环节。

  1、第一个环节是抢答题。

  我说完题目,说开始,你们马上举手,哪一组先举手,哪一组先回答,答对加小红花。

  总结得分情况。

  2、第二个环节是必答题。

  老师这里有十二道题目,每队派一个代表抽取其中的一道题,如果不会 的话可以小组讨论或者向客人老师求助。

  总结得分情况。

  3、第三个环节,请个小组出题给其他小组。

  总结得分情况,今天由 组胜出。

  T:其他组应该向他们学习,遇事多动脑筋,这样人才会变得聪明。

  (三)、结束部分:

  音乐起,全体幼儿走到中间,获奖小组站在中间,互相握手、拥抱。

  附题目(选四题由幼儿出题,其余做成题卡):

  1、 有一个小朋友,他可以几个小时不眨眼睛,他是怎么做到的?(睡着了)

  2、 小红和他的妈妈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为什么?(妈妈是老师)

  3、 吃苹果的时候,咬了一口发现有一条虫子,觉得特别恶心,看到两条虫子,觉得更恶心,请问,看到几条虫子觉得更恶心?(半条)

  4、 什么时候做的事别人看不到?(做梦)

  5、 蚊子咬在哪里,你一点也不担心?(别人身上)

  6、 明明买了一双新袜子,可是她发现袜子上却有一个洞,怎么回事?

  7、 下雨天教室里漏雨了,可是大家都没有被淋湿,为什么?(不在教室)

  8、 如果明天你长了一双翅膀,你会做什么?(去医院)

  9、 什么人冬天不怕冷?(雪人)

  10、 今天早晨,老师手上的戒指掉进了牛奶杯里,为什么戒指没有湿?(杯子里没有牛奶)

  11、 有一样东西,大家都不想得,是什么??(病)

  12、 你的左耳朵最象什么?(右耳朵)

  13、 用西瓜和石头打头,哪个比较疼?(头)

  14、 有一个老爷爷,人人都知道,但是谁也没见过,他是谁?(老天爷)

  15、 能不晕车的最好办法是什么?(不坐汽车)

  16、 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小明)

  抢答题:

  1、 一只大苹果加上一只小苹果等于几?(2)

  2、 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在一起等于几?(1)

  3、 树上本来有一只鸟,后来又飞来一只鸟,突然砰的一声枪响,树上还有几只鸟?(0)

  4、 一个爸爸加上一个妈妈等于几?(3或4)

  5、 一只公鸡加一只母鸡等于几?(许多)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读诗歌。

  2、感受诗歌生动有趣的风格。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诗歌里的窗花图案。

  2、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新年剪窗花的意义。

  活动过程:

  一、欣赏窗花。

  出示窗花给幼儿欣赏,让幼儿简单了解新年剪窗花的意义。

  二、学习诗歌。

  1、教师:小朋友你们都知道很快就要过年了,有一个姐姐为了庆祝新年也剪了好多窗花,据说她剪的窗花能叫又能动,你们一起听一首诗歌就知道了。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一次。

  3、提问:儿歌里的姐姐是怎么剪窗花的?

  4、她剪了哪些图案?

  5、图案上的小动物好像是在做什么?

  6、幼儿每回答出一个图案,教师就出示一个相应的'窗花,并用诗歌里的语言进行小结。

  7、教师结合剪纸图案再次朗读儿歌。

  8、提问:小猫喜欢姐姐剪的窗花吗?

  9、你是从哪句话里听出来的?(用儿歌的最后两句进行小结)讨论:为什么小猫会看得着了迷连老鼠都忘了抓呢?

  教师:姐姐剪的窗花太美了,每一个图案都跟真的似的,剪对喜鹊叫喳喳,剪条金鱼摇尾巴,小猫看得着了迷,连老鼠来了都忘了抓。

  三、学习朗读儿歌。

  1、结合剪纸图案练习朗读儿歌,增强对儿歌的理解和记。

  2、边做动作边读儿歌,增强幼儿学习朗读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

  四、组织活动。

  剪窗花。学习剪窗花的基本方法。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

  3、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多引导幼儿多欣赏有关的文学作品。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下雨录音、音乐《动物狂想曲》;

  2、创设诗歌的情境:提供荷花头饰、青蛙头饰、大荷叶、荷叶伞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

  导语:

  1、“下雨了,青蛙们快到我的绿伞下躲雨吧!”

  2、“青蛙们,雨停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二、谈话,导入主题。

  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

  三、出示课件,引导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画面,幼儿观看。

  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

  (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

  (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

  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

  (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

  (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

  五、学习诗歌。

  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

  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六、编诗歌。

  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

  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

  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4、分享创编内容。

  5、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将创编的诗歌画下来,在区角活动时,说一说,演一演。

  附诗歌:借伞

  下雨了,下雨了!

  哗哗哗,哗哗哗

  荷花姐姐的绿伞借给了青蛙,

  青蛙乐得张开嘴巴唱歌:呱呱,呱呱

  小雨点敲着绿伞给伴奏:滴答,滴答

  下雨了,下雨了!

  哗哗哗,哗哗哗

  山坡上的大蘑菇遮住了蚂蚁,

  蚂蚁笑得蜷腿伸胳膊:下吧,下吧

  小雨点敲着蘑菇给伴奏:不怕,不怕

  下雨了,下雨了!

  哗哗哗,哗哗哗

  公路边的大杨树遮住了喜鹊,

  喜鹊哈哈地唱起歌:喳喳,喳喳

  小雨点敲着杨树给伴奏:哗啦,哗啦

  放学了,雨仍然下着,

  哗哗哗,哗哗哗

  小朋友的伞借给了老师,

  老师喜得含着泪花忙说:“谢谢,谢谢”

  小雨点敲着花伞来唱歌:老师,用吧,用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孩子明白,在幼儿园学习的期间,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从而对孩子的常规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绘本教材。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绘本图片。讲故事前给孩子留下问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大卫上学去》。大家要好好听哦。

  生:好!

  师:那你们听好了。等故事讲完老师要问两个问题:

  (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不可以”?)

  生:好的老师!!

  2、老师开始讲故事。小朋友认真听。

  3、故事讲完后。老师提问。

  师:小朋友,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你能告诉老师。故事的题目是什么么?

  生:a老师,是《大卫不可以》

  b老师,是《大卫上学去》。

  师:好的。那么故事里提到哪些”不可以”呢?

  生:小朋友踊跃发言。(不可以迟到:不可以吃口香糖:不可以大喊大叫:不可乱涂乱画:不可以……)

  4、结束。老师总结。

  课堂反思:

  老师认为,总体感觉还好。???子上课前半段时间注意力较集中,反应较活跃。但是后半段时间孩子注意力开始分散,开始玩自己的。老师觉得可能和自己时间的控制有关。孩子的自制力有限。活动不能将时间拖得太长。否则孩子就会失去耐心。而且与孩子的互动还不够。绘本教材,不同于一般的文本教材,注重老师提示,让孩子多讲。这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教案设计:

  这是是一篇优美又不失情趣的散文。其中鲜明的句式结构特点以及拟人化的语言风格,都更加便于幼儿的感知和理解,这也是我选这个活动的原因。在此次活动的设计中,生动的课件演示与围绕着语言这一中心融合进来的音乐美术的结合,也使得这次活动更易于幼儿的感知理解。

  活动目标:

  1、激发创编诗歌的愿望,尝试使用诗歌的语言创编《云彩和风儿》,并能自信地讲述创编内容。

  2、培养幼儿想象的丰富性,思维的独创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3、通过感受诗歌优美地意境,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已多次观察过云彩的变化,对云的形成有了初步的了解。

  已欣赏过散文《云彩和风儿》

  材料准备:多媒体教具一套。已运用多种材料和不同的方法表现了云的形态,并制作成云彩画。

  活动重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尝试创编。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制作的云彩。

  1、观看云彩壁画,幼儿介绍自己前段时间制作的云朵,说说制作的云朵像什么。

  2、运用多媒体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云。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千变万化云,看一看这些云像什么?” (配乐欣赏诗歌:云彩和风儿)

  二、讨论

  云彩变了些什么?云彩为什么有趣?为什么云彩会变?

  三、配乐朗诵《云彩和风儿》。

  四、游戏创编诗歌:会变的云彩

  1、幼儿用动作来表现云彩。老师扮“风儿”,幼儿扮“云彩”。“风儿”一吹,“云彩”就变出不同造型来,用诗歌的语言表达云彩的变化。

  2、幼儿分组进行创编诗歌活动。

  五、延伸活动:

  在语言角定制一本诗歌本,供幼儿继续诗歌的创编。

  在表演角活动时,可以继续进行游戏,表演云彩的变化。

  教案反思:

  活动结束后通过朱老师的点评,我知道了这个活动的设计的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整个活动的设计中,我忽略了教学目标中“学说散文中有趣的诗句”这一目标,把侧重点都放在了感知理解散文内容上面,从而使整个活动的重难点进行的很模糊,也使得这次活动减弱了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我会注意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只把目标作为课堂摆设,做到每个活动的每个环节都体现着活动目标。

  其次在散文的处理上不够细致。整个活动进行的非常仓促,所以只停留在了散文的表面理解,并没有深入挖掘整篇散文的内涵。例如让幼儿去理解时,我只是从课件、录音以及教师语言三个方面出发,没有让幼儿过多的接触散文,这样也就忽略了孩子的主动性。如果再加上幼儿的模仿或者分角色表演,应该教学效果会比实际活动中要好一些。

  散文处理不够细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活动中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有些均衡用力,整个活动过程减少了活动的中心环节应用的时间,导入部分以及手工操作部分占用的时间过多,这样这节活动的主次内容就显得非常模糊。在导入部分我用的谜语导入能够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但是接下来我并没有趁热打铁的引出散文的内容而是向幼儿展示了课件《各种各样的云》,这样一来就显得整个开始部分很罗嗦。重新设计这次活动的话,我会把这个课件《各种各样的云》放入到手工操作之前,让幼儿在理解散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散文中的句式结构把所看到的课件内容创编成新的散文,这样不仅保持了整个活动的生动性,而且给幼儿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机会。

  另外在感知理解散文结束后,少了一个整体欣赏散文的环节。原来的设计忽略了幼儿欣赏散文的完整性,如果在逐句理解散文之后加上一段完整的散文朗诵,去完整地呈现散文,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在逐句理解之后来加深对所学散文的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活动效果并不理想。幼儿对散文的理解并不透彻,只停留在了表面的肤浅知识。在以后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会吸取这次活动的经验,仔细研究每一次教育活动,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加合理,让每一次活动都进行得更加精彩。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通过学习,幼儿学会熟练的朗诵儿歌,并学会创编正确的儿歌

  2、学习词语:游泳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幼儿学会熟练的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原儿歌,幼儿会创编儿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音乐开火车入活动室。

  2、教师以谈话的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错了王国……"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幼儿欣赏完以后提问:

  (1)儿歌叫什么名字?

  (2)错了王国里都有谁?

  2、教师示范朗诵儿歌第二遍,幼儿欣赏。

  ①、要求幼儿认真听,并回答问题:

  儿歌里说的对吗?哪些地方说的.不对?为什么?

  ②、教幼儿学习理解词语:游泳快乐,并鼓励幼儿用词说话。

  3、学习朗诵儿歌教师教幼儿分句学习朗诵儿歌,要求幼儿发音准确,吐字清楚。

  3、为儿歌改错教师分步播放课件,因幼儿观察,说说那些地方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4、创编儿歌教师幼儿改错的内容,并让幼儿用原儿歌的句式说出来,创编一首正确的儿歌。

  5、完整的朗诵儿歌教师播放课件,让幼儿看着课件,将原儿歌和创编后的儿歌连起来完整的朗诵一遍。

  三、结束部分

  1、教师上课情况,教育幼儿从小要学会辨别是非。

  2、教师让幼儿自由组合表演儿歌。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

  “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附: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四、简要评析: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本次活动由儿歌导入,引出主题,然后通过挂图,老师讲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最后通过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达到了预期目的。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不需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去解释,但可以借助图画、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幼儿找到共鸣,找到切入点。在这一片断中,抓住了诗眼“辛苦”字,通过唤醒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看图想象,转换角色,层层深入,激起幼儿情感的涟漪,品诗中之情,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突破了体味诗意的难点。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散文诗《落叶》是大班语言领域活动中的一课,其选材来自我们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变化总是吸引幼儿关注、好奇的目光,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纲要》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为幼儿创造了一个以看、听、说为主体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产生对语言的兴趣,调动幼儿想说、爱说、愿说的欲望,同时也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从而让幼儿多维度地去感受美、欣赏美、体会美与表现美。

  活动目标:

  1、能专心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秋天叶落的优美意境。

  2、初步领会散文中拟人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并能由此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仿编。

  3、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加深对作品的`体验与理解,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表征。

  4、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幼儿、教师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引导幼儿感受秋季气候的变化;了解相关季节气候变化对人类、动植物的影响。

  2、物质准备:

  (1)、拍摄幼儿秋游时观赏秋景和收集落叶的相关活动录像资料。

  (2)、动画课件、电视机、摄像机、录音机、音乐磁带。

  (3)、准备各类落叶、玩偶、插入式仿编操作卡、落叶做成的表演道具(皇冠、面具、扇子、服饰等)、落叶图书一本、供幼儿拓印及拼贴活动的材料(如 图纸、胶纸、剪刀、彩笔、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经验讲述。(播放幼儿秋游的录像资料片段,让幼儿根据自身已有经验谈谈观赏秋景、捡落叶时的发现。)1、谈话引题:小朋友,上次老师带你们去秋游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景物?有什么发现?

  2、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教师相机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本领:散文诗《落叶》

  二、播放动画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散文,并通过看、听、说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一)欣赏散文。(利用动画课件资料,引导幼儿欣赏配乐散文诗,让幼儿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1、师引入:小朋友,现在我们通过课件演示来欣赏这首优美的散文诗吧。(播放动画课件,幼儿欣赏。)2、提问:小朋友,你听了这首优美的散文诗有什么感受?

  3、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4、再次提问: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5、幼儿手舞足蹈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激发兴趣,并根据回答作进一步的引导。

  (二)、分段演示课件同时配以肢体动作引导幼儿领会并理解诗歌内容。(利用课件动画画面以及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分段欣赏作品中拟人与夸张的内容(如: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1、播放动画,分段学习,运用问答式的方法以及肢体动作来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a、播放课件1,师提问: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丰富词汇:飘落)b、播放课件2,师提问:树叶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c、播放课件3,师提问:树叶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d、播放课件4,师提问:树叶还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e、播放课件5,师提问:树叶最后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是怎么说的?

  2、组织幼儿讨论:燕子为什么说来信了?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

  (1)、幼儿分组讨论;(2)、集体交流与分享;(3)、根据幼儿的回答,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的,叶子变黄落下来就是秋天告诉燕子,天气变冷了,提醒小燕子要到南方去过冬了,因为南方可暖和了。

  3、师总结:小朋友今天表现得真好,通过这首散文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季节的变化特征,同时也知道了季节的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就像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落下来离开妈妈的怀抱;以及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小燕子就要飞到暖和的地方去。

  (三)、朗诵散文诗,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小朋友,刚刚我们一起分段学习了散文诗,现在就请小朋友跟着动画一起来朗诵这首散文诗吧。

  三、仿编散文诗。

  1、师引导:落叶可以当做房子,当做小船,当做伞和信,落叶还会落在哪儿?还有谁看见了?又把它当什么?谁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

  2、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

  3、分享与交流: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出来。

  4、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内容画出来。

  5、展示作品并相互评价。

  四、分组活动(延伸活动)1、利用叶子制作成的皇冠、面具、服饰等表演道具,播放配乐散文诗、乐曲《小树叶》等,让幼儿表演散文内容或进行歌表演。

  2、提供玩偶,让幼儿操作手中的玩偶进行角色表演或进行讲述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的教案02-28

语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语言教案:字宝宝 大班语言教案09-21

大班语言教案:走近澳门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聚宝盆教案03-2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04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04-08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