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

时间:2023-05-13 13:09:36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与朱元思书教案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与朱元思书教案集锦五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班互助了解文义;

  2、通过品读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写法的精妙;

  3、通过不同层次地朗读能够领会到富春江绮丽的美景和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是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独特,写法精妙的特点。

  难点是了解文义。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说起古文就不能不提写山水的文章。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大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和优美的佳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或古文片断?

  参考: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均所写的《朱元思书》,相信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山水美景。请大家打开书,听我朗读课文,注意读音的正确。

  3、要与古人对话还需过翻译这道关:老师从网上找到一篇文章的'译文,请大家对照书下注释和手头的参考资料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翻译不到位的地方,有的话请及时在旁边进行纠正,看谁的眼光最犀利,谁的古文翻译能力最强?每小组负责一段,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分发材料)

  4、进行每小节节意的分析。

  明确:古文翻译要注意逐字翻译,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

  5、再齐读,停顿的适当、节奏的缓急。老师在找课文翻译的同时,又找到一篇《与朱元思书》的文章,作者也是吴均,据说这是原稿。真实性我想也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有改动的地方哪个更好些?为什么?

  明确:文章结构特点:总分;语句多用对偶句,增强气势;抓住景物特征,注重细节描写;善用精妙词语,表现事物特征;语句书写为情感表达服务。

  6、注意重读,和语气的轻重缓急,再读课文,感受文章中山水之美。

  7、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作者在这幅优美的山水写意画中要表达什么呢?

  明确: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感情)

  8、带着对作者的情感和语言的特点,再读课文,能够让人心动之感。

  9、其实在古代像吴均这样寄情山水,表达志向的人很多,下面请大家回忆所知道的这些人物,完成所给对联的下联。(文化内涵)

  吴均绝赞富春江水抒归隐之心

  欧阳修倾心醉翁亭唱闲置之情

  柳宗元细绘小石潭感凄凉之意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1):同学们,我们在大自然中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

  设计(2):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士为这歌唱。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风光旖旎的富春江。

  设计(3):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课文简介

  也许同学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诉大家?(检查预习效果)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三)进入文本,把握文意

  1、研究性学习:先由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再由学生指读,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句做好标记,集中提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集体解决,再由教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做仔细的解释和引导。

  第一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俱:都。

  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或“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第二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缥碧:青白色;缥,音.piǎo。

  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ān。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第三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轩邈(xuānmiǎo):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泠(ling):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互相和鸣。

  戾(lì)天:到天上;戾,至。

  2、朗读成诵 ,理清课文思路。

  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巩固字词知识和对全文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朗读,可进行分组读、接力读、竞赛读等形式。

  朗读成诵后,讨论文章的行文思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第一段:山水总印象: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第二段:异水: 千丈见底(清) 急湍猛浪(急)

  第三段:奇山: 高山寒树(树之奇) 负势轩邈(山之势)

  泉鸟蝉猿(山之音) 息心忘返(山之力)

  横柯疏条(林之密)

  3、描绘富春江: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画家,让这美景成为眼前的永恒?

  要求:从文中选择描写景物的语句,画成风景画,看谁画得最能表现相应的语句。

  五、课时练习

  1.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写“山”的:_______

  写“水”的:_______

  2.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一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

  语句:_______ 。作品:《 》作者_______

  3.本文语言清新流畅,精于锤炼。如用“奇”和“异”总括富春江山水特色;用“箭”和“奔”来比喻水流之迅急;用“竞”和“争”来形容山峰争先恐后向上崛起的形状,字字动人,颇见功力。请学习本文的写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两句描写水的话。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3

  1.通过学习,能熟练正确诵读全文;理解文意,并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整体把握全文结构,理解作者行文思路,

  3.能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图景,感受大自然的美。

  1.熟练诵读全文,感受语言之美、自然之美,培养想象力是学习重点。

  2.把握行为思路,理解鸢飞戾天两句的深意是导学的难点。

  学生学习活动概要:

  指导诵读,读对读顺----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互助学习,理解文意----学习提问,理清思路----自由朗读,感受语言----创新思维,激发想象。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一.了解作者,诵读全文

  过程及要求:激兴入课----教师范读----明示目标----学生对照课下注解给生字注音----教师提示其它生字的读音(由学生提出)----齐读。 (矫正读法)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快速默看课文,思考回答两个问题

  ①本文可谓写景小品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这里的景物有何特色,能否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对这里的美景怎么评价称赞的?

  ②所写之景属于哪个季节?你怎么看出来的?

  2、集体交流学习情况。

  三.互助学习,理解文意

  1、分四人小组边读边疏通文意

  2、检查解疑

  小组代表发言,其余组员补正。

  四.思路探讨,感受语言

  l、依次探讨以下问题

  (若前整体感知②未完成,则先从此切入)

  (1)全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先探讨此问)

  (2)第一段总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第二段分写水、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 清碧与湍急矛盾吗?为什么?)

  (4)本文写景重在写山,文中直接写山的句子有哪些?请概括山的特点。

  (5)第三段分写山,除直接写山的特点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6)你怎样理解鸢飞两句?

  2、自由朗读,感受语言。

  五.创新思维,激发想象

  独立思考后,创新复述:

  1、教师示范复述第一段。

  2、学生分四组分别重点准备复述二、三段的部分内容。

  3、学生复述、教师点评。

  六.归纳小结、结束学习

  (教 师 帮 助 活 动)

  ----激兴导入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比如,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人给友人写书信就很讲究----他们往往通过对某事的叙述或某景的描写来间接表达自己的志趣或者是对友人的规箴、互勉之意。不信?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古代文人的短信,即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一一《与朱元思书》。(板书文题,简介作者)

  ----指导诵读,读对读顺:范读时注意停顿、语感,读出层次,读出画面;齐读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不要求划一。

  ----用小黑出示问题

  ----问①不难回答,学生自由发言即可。(若需要,可提示学生注意课文第一段内容)

  板书奇山异水

  ----问②可能会出现争论。若如此,可暂置讨论,提示待后理解 (以激发深入学习),自然过度到下一学习环节。

  ----说明:将课文内容分成四份(第三段分两份),指明各组重点理解的部分。

  ----要求:结合下注,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

  ----小组发言完毕,其它组同学自由补充,教师时适引导评价(学生的理解意对句顺即可)。

  ----析读结合。

  ----通过上面的理解,学生会明白本文所写为秋景。

  ----由秋景过度到本文写景顺序的探讨,以引起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及行文思路的探讨。

  ----通过探讨,让学生明白:本文写景的基本格局是先总后分;并明确先分写异水,再分写奇山。

  ----(以下问题用小黑板出示,要求学生快速自由作答,提倡争论)。

  ----快速讨论(2)(6)题,教师引导、点拨;析读结合。形成板书(参考):

  清碧(缓慢处)

  奇

  山 湍急(急流处)

  异 水、鸟、蟑、猿 (听觉)

  水 挺拔高峻 人----- 息心忘返

  (视觉) 树------茂密 感悟

  总写 分述

  ----对鸢飞句的理解要灵活,同时以此句的理解为契机,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志趣。

  ----要求: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师示范要求:进入角色,感情投入;吟咏描绘,生动情切;用语丰富,追求意境。

  ----学生自荐复述,要求学生给优秀复述者以掌声鼓励。

  ----结课语: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这段优美的写景小品文,你可曾记得这是约1500年前的古人给好友书信中的一段文字哟,作者如实写来,不事雕凿,音韵和谐,结构严谨,不仅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含蓄地表达出多种深意,你不妨以后在给与自己同龄的亲朋好友写信时也试试!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课件展示: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再看几幅富春江的图片,看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美。)

  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课件展示:课题)

  二、作者作品简介

  课件展示:

  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本文选自《》,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三、范读课文

  1、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课文范读。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柯飘荡负势轩邈 泠嘤缥碧横柯窥谷 鸢和鸣 戾天息心经纶

  四、学生自读课文,有三个任务:

  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2、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3、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描述富春江的美景。

  五、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一段。

  (1)解释红色词语:风烟 共色 从流飘荡 许 独绝

  (2)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

  (3).总结本段写法,展示:本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请指出来。

  (4)对照板书,速背本段。

  2、.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二段。

  (1)解释红色词语:缥碧 直视无碍 急湍 奔

  (2)齐读本段后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展示两幅富春江的图片,分别让学生用原文描述。然后比较两句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看写法有什么不同。

  (3)齐读并速背本段。

  3、.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三段。

  (1)解释黄色词语:寒树 负势竞上 轩邈 泠泠 相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忘反 横柯上蔽 交映 见

  (2)小结二、三段写法。学生根据板书速背本段。

  (3)研读最后四句。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这四句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

  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

  六、欣赏图片,巩固课文内容:

  1、从整体色彩看,最合适的原句是什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请看图片中的水,用原文中的哪几句描述最合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请展开想象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七、学生质疑:

  请同学们提出疑问。解决后,完成作业。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5

  【导学目标】

  1.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2.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客为此歌唱。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风光旖旎的富春江吧!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千转(zhuàn) 鸢(yuān) 飞戾 (lì)天 经纶(lún) 横柯(kē)

  2.理解文中重点字词。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俱:都。 许:表约数。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从:跟、随。 缥碧:青白色。

  寒树:常绿的树。这里形容树绿而密,让人心生寒意。

  泠泠(línɡ):形容水声的清越。 戾:至,到达。

  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横柯:横斜的'树枝。 交映:互相掩映。

  3.通假字

  转:同“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反:同“返”,返回。

  见:同“现”,显现,显露。

  4.一词多义

  许一百许里:表余数、约数,数词,译为:左右,上下。

  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允许,动词。

  杂然相许:赞同,动词。

  绝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猿则百叫无绝:断绝、停止,动词。

  哀转久绝:消失。

  以为妙绝:极。

  上负势竞上:向上,动词。

  横柯上蔽:在上边,名词作状语。

  从从流飘荡:跟、随。

  择其善者而从之:听从,顺从(采纳)。

  从先人还家:跟随,跟从。

  指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指指点点。

  争高直指:指向。

  穷蝉则千转不穷:穷尽,尽头。

  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5.词类活用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争着。

  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散净。

  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奔跑的马。

  望峰息心:“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息;平息。

  负势竞上: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许: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戾:至,到达。今常用义为:罪过,乖张)

  经纶世者(经纶:筹划,治理。今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如“满腹经纶”)

  7.作者简介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8.朗读指导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一)疏通文意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二)整体理解

  朗读成诵,理清课文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段:山水总印象: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第二段:异水:千丈见底(清) 急湍猛浪(急)

  第三段:奇山:高山寒树(树之奇) 负势轩邈(山之高) 泉鸟蝉猿(山之音) 息心忘返(山之力) 横柯疏条(林之密)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品析美景 突破重点

  如此秀丽的自然美景,作者并不是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而是用文字为我们描绘的,你想知道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品读文章的第一段,思考作者总写了什么?

  【交流点拨】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则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请问作者是怎样评价这段游程的?

  【交流点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异”表现在哪里?“奇”表现在哪里?

  【交流点拨】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探究写法

  1.从人的感官角度看,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来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交流点拨】①视觉:山峰、树木;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2.从修辞角度看,课文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交流点拨】①比拟: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③夸张、比喻: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交流点拨】树木茂密。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画,因为它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自下而上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交流点拨】这两句话是说作者不禁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作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附: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异水:千丈见底——(水之清)

  急湍猛浪——(水之急)

  奇山:高山寒树——(树之奇)

  负势轩邈——(山之势)从流飘荡

  泉鸟蝉猿——(山之音)天下独绝

  息心忘返——(山之力)

  横柯疏条——(林之密)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与朱元思书教案】相关文章:

与朱元思书教案08-26

《与朱元思书》教案02-03

与朱元思书的教案03-08

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03-06

与朱元思书课文教案08-26

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四篇09-25

与朱元思书教案20篇10-31

与朱元思书教案(15篇)04-02

《与朱元思书》教案14篇02-27

《与朱元思书》教案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