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6-02 07:14:49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3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熟悉乐曲、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2、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并获得其中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区分出音的强弱,这首先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本教材的重点就是引导幼儿在感受乐曲、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难点是区分音的高低、强弱后学习用乐器等表现出音乐的高低、强弱。

  三、活动准备:

  1.小钢琴若干架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

  2.三角铁和小鼓各一件。

  3.音乐磁带《快乐之歌》。

  4.分类图片让幼儿感受音的强弱。

  5.提供各种各样的乐器,数量多一些。

  注:《快乐之歌》的旋律应在高音区,低音区分别出现而且有强弱之分。

  四、设计思路:

  幼儿能区分音的高低、强弱最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因此找来小钢琴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找来许多许多卡片让幼儿回忆各种声音的强弱是相当重要的,除此以外就要让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音的高低和强弱。如运用乐器,运用四肢的活动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就可以让幼儿不断感受、不断表现,从而正确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五、活动流程

  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角落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

  1、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①用小钢琴让幼儿体会音的高低。

  幼儿在角落中自由探索,老师可以通过不断地讲评让幼儿知道音有高低,如同样是乐曲“两只老虎”分别在高音区,低音区弹奏,让幼儿发现不同。知道在小钢琴上高音的位置、低音的位置。

  ②给卡片找家让幼儿回忆分辩生活中音的强弱。

  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给卡片找到自己家,如打雷的声音是响的,就把它归到“强”的家里,反之归到“弱”的家里。

  ③在角落游戏里让幼儿听赏《快乐之歌》。

  熟悉旋律,感受旋律,会用乐器来打击音乐的节奏,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乐器,如小铃,三角铁,鼓等表现音乐,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敲击出不同的节奏。

  2、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

  ①让幼儿听赏音乐《快乐之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乐曲有的时候出现在高音,有的时候出现在低音,并请幼儿找出高音、低音。

  ②请幼儿做“小小乐队”,听到高音、低音能用不同方式代替,老师可示范用三角铁代表高音,用小鼓代表低音,听到乐音在高音部分出现就用三角铁打击节奏,听到乐曲在低音部分出现,就要用小鼓来打击节奏,并引导幼儿一起在试试。

  ③可引导幼儿自己想出各种办法来区分:如让幼儿提出用铃鼓表示高音,用跺脚表达低音;用拍手表示高音,用小铃表示低音,一名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它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玩,这样反复可多次。

  ④老师除了引导幼儿区分音的高低,还该引导幼儿区分音的强弱。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再次引导幼儿听赏音乐,体会出音乐的强弱之分。

  ⑤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听到强音由弟弟打击节奏,听到弱音由妹妹打击节奏,也可以请小朋友想出其他表示方法表示,如小朋友可提出用小手拍手表示弱音,用跺脚表示强音;用小鼓表示强音,小铃表示弱音。一名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他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这样反复多次。

  注1:为了提高幼儿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增强一些规则如用一些小帽子,谁能分清音的高低强弱就戴上一顶小帽子,反之则摘掉小帽子,看最后谁戴帽子的时间最长。

  注2:集体活动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分为二次完成,可以第一次就是区分音的高低,第二次区分音的强弱。

  3、角落游戏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幼儿在角落游戏中,老师可引导幼儿互相协商好如何表达音高音低。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笑呀笑》,体会歌曲中欢快、愉悦的气氛。

  2、知道笑与人的密切联系。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手帕一条。

  3、笑脸图及“月亮嘴”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扮笑脸”增强活动气氛。

  ――你们会笑吗?你们平时怎样笑的?请你们互相做个笑脸。

  ――你们还会模仿谁的笑容或笑声。

  2、学唱歌曲《笑呀笑》。

  ――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词的大意。

  ――学唱歌曲,能够面带笑容歌唱。

  3、讨论笑与人的'密切关系。

  ――人们可以怎样笑?请你学一学。(微笑、嬉嘻笑、大笑……)

  ――在什么时候应该微笑?什么时候可以大笑?

  ――笑对人有好处吗?(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很好,也能让别人的心情好,多笑可以预防一些疾病……)

  4、游戏“贴笑脸”。

  教师用纸板或盖塑板剪成笑脸的轮廓,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能够摸出外形),请一名幼儿蒙上眼睛拿着“月亮嘴”(图片背后稍微贴点胶)去贴,看看贴的是笑脸还是不高兴的脸。

  活动反思:

  教师扮笑脸的游戏活动能够很快的吸引到孩子们的眼球,并会随之也学起样来,有模仿爸爸的,爷爷的,妈妈……在欣赏歌曲的时候能够自觉地随着音乐符合节拍。在学习歌曲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带幼儿们学会理解歌词内容,再学习它的节奏。在引导大家认识“笑与人的关系”时,幼儿兴致也较高。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学习演唱歌曲。

  2、借助游戏和故事情节,理解歌词的内容情节。

  3、在游戏中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青蛙、河马的操作道具及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谱。

  活动过程:

  1、教师边操作道具边以小青蛙的口吻讲述歌词中的故事情节。

  提问:故事中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呀?

  2、教师夸张的表演范唱歌曲。

  3、教师出示图谱,学习演唱歌曲。

  (1) 学习第一、二句歌词。请幼儿跟随教师边自由表演动作,边学习演唱。

  (2) 学习第三、四句歌词。提问:小青蛙钻进的大水洞是什么地方?请幼儿跟随教师边自由表演动作,边学习演唱。

  (3) 结束句,教师边表演边范唱,引导幼儿感受、理解结束句中渐慢的旋律,并学习演唱。

  4、教师与幼儿结合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5、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关注小青蛙高兴、恐惧、放松的心理过程,并尝试用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小青蛙捉迷藏的时候心情怎样?听到响声时心里怎样?发现是一场虚惊,心里又是怎样?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情来表现?”

  6、跟随教师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注意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小青蛙的情绪变化。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9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5

中班的音乐教案10-12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7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