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6-05 07:59:30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教案锦集十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大班教案锦集十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进入秋天,各种果实和农作物逐渐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大人们要带孩子回家团圆的机会,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田野,采集果实”的任务。节后回来,那火红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秸、谷子穗、带荚毛豆等农作物,纷纷登上了我们班的展示台。孩子们对这个小展台情有独钟,一有空就都喜欢过来整理和摆弄。

  在一次装瓶时,有个孩子偶然发现了在他装满的一瓶花生里,他竟然还能再装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从花生的空隙滚过,孩子们都特别惊奇!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一个关于“物体间的间隙”的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探索中展开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2、探索科学有序地合理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活动准备:

  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记录表、筛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呢?”

  2、教师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小米又细又小,当我们把小米抓起来时,小米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

  二、幼儿探索、尝试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

  1、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把这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这一个玻璃瓶里,小朋友,你会装吗?老师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把他们都装进去!”

  2、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注意操作规则,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说一说我的发现。

  1、教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请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

  四、引导幼儿用筛网将掺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开,再进一步探索其它成功的装瓶方法。

  五、交流和讨论实验结果。

  教师提问:“这一次你成功了吗?成功的请举手!”

  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小米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

  六、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

  教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小米,这样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

  七、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

  八、幼儿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间。

  教师:“小朋友你们都成功了吗?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九、结束活动:幼儿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尝试装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头、鹅卵石、沙子等。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的活动原则,一开始在出示操作材料后,教师便开门见山提出问题:你能把这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这一个玻璃瓶里面吗?在这里,教师不给出假设,而是鼓励孩子们自己运用已有经的验进行猜想、假设,在活动中大胆“放手”操作,在亲自的.试装中,探索和讨论如何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并进行记录、观察、比较和交流。

  接下来,根据孩子们的实验记录结果,引导孩子们探索出成功的装瓶方法,并再次进行实验和确认。让孩子们在探究中,自己确立相关的知识经验,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更好的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我们知道,有些科学经验孩子们能够悟到,但却不能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那么本节课我们设计了简单、明了的课件展示环节,以动画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明确物体间间隙的特点:在瓶中,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放上小米,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给填上了,所以它们都被装进了瓶子里。

  在课程的最后提高难度,挑战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提问幼儿:装得满满的玻璃瓶里,还能再装上一小杯水吗?让幼儿充分的猜想、假设后,自己再次去验证,从而进一步巩固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感知,在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这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本次教学的不足之处是:在幼儿的操作环节,教师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和关注还不够及时和深入,有时不能及时发现和捕捉幼儿的积极信息,在对幼儿的语言表述和引导上,还要再努力研究。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来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产生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脸谱小图片、歌曲视频、歌曲录音。

  重点:学唱整个歌曲并尝试表现。

  难点:学习“啊”的唱法。

  活动预设流程:

  一、歌曲导入,引发兴趣。

  播放歌曲录音。

  师: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戏曲?京剧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师小结:京剧听起来很有力也很有节奏;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

  二、理解歌词,学唱京剧。

  1、欣赏理解。

  1)集体欣赏戏曲,寻找相应的歌词图片,并尝试按顺序排列。

  2)根据幼儿排列的顺序学念歌词。

  2、学唱京剧。

  1)教师范唱,引导幼儿跟唱。

  师:大家觉得那句最有难度。

  2)播放录音,教师在难点部分画符号。

  师:啊唱了几拍?

  幼儿练习难点音并完整学唱。

  3)幼儿完整学唱。

  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

  师::这首歌唱起来可有精神,那歌里每个人都用一种声音唱,你们觉得会好听吗?

  4)尝试表演

  师:我们来做个京剧小演员,把这个京剧唱一唱演一演吧!

  三、延伸:京剧脸谱。

  师:你们喜欢京剧里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接下来我们到区域里去画画自己喜欢的角色脸谱吧!

大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秋天到来的时候,为了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感知秋天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景,知道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我们结合主题和幼儿共同创设反映秋天特征的班级环境。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秋天的水果、蔬菜,其中有一位幼儿周末放假回到了近郊农村的奶奶家,周一来园后带来了一整棵完整的玉米植株,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非常兴奋、好奇的事情。许多人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是什么?”“我知道,是玉米树!”“叶子好长啊!”“我看见小玉米了,在这儿!”

  《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主题三“丰收的.季节”中,有一段教学活动——“玉米真好吃”。根据本班孩子的情况,我们作了一些课程上地更改。在提倡教改的今天,我们尝试让孩子自主学习,和家长一起共同找寻、搜集资料,事先和爸爸、妈妈交流,同时作为执教者的教师也和他们一样,通过各种途径找寻答案,同“学”同“教”,获得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识,增强家长、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外形特征,了解它的生长过程。

  2、了解玉米制品并品尝,知道它好吃又有营养。

  3、通过和家长共同收集,使幼儿初步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有关玉米的各种资料并了解相关知识

  2、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生活中的玉米制品

  3、未剥皮的玉米若干。

  4、布置玉米丰收的有关情境。

  5、课件、录音机、微波炉。

  6、实物玉米植株一棵。

  7、课前幼儿玉米种植实验

  活动过程:

  1、由情景导入: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还有许多农作物也在这个季节收获。你们看,丰收的玉米在向你们招手呢!

  2、孩子们带着自己课前和爸爸妈妈搜集的玉米图片资料和现场老师、同伴自由交流自己已掌握的有关知识。

  3、师生共同布置丰收的展牌,将手中的玉米资料粘贴后和同伴交流。

  4、引出孩子自己和家长带来的植株“玉米”,通过触摸、观看、讨论了解它的外形和有关知识。

  5、课前做过种植玉米的试验,每位孩子通过剥玉米,进一步认识玉米外形结构

  5、通过观看课件讨论玉米的生长过程、种类、相关制品。

  6、品尝:吃吃、谈谈巩固相关知识。

  7、拓展幼儿视野:长大后发明创造更多的玉米制品造福人类。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节奏儿歌的韵律之美,尝试自编相应节奏动作及儿歌伴奏有趣、诙谐的特点,提高幼儿音乐节奏能力。

  2、学习自编节奏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击乐器若干。媒体课件。

  活动重难点:

  学习自由创编节奏词。

  活动过程:

  一、课件引出节奏儿歌。

  故事:有一只兔子叫跳跳,它呀最爱吃萝卜了,中午到了跳跳该吃中饭了,它来到菜地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回到家打开水龙头,跳跳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洗干净了,就把萝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然后放在锅里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不一会儿,萝卜就炒好了,跳跳就美美地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

  二、请幼儿一起说儿歌,并配上自编的动作。

  1、这个故事有趣吗?哪些地方有趣?

  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

  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

  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

  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

  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

  2、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是“拔、洗、切、炒”最后大家一起说“吃萝卜”,边说边做相应动作,教师指挥幼儿练习2遍。

  三、用打击乐器为儿歌伴奏。

  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边说儿歌,边按节奏齐奏。

  分成四组,每组按“拔、切、洗、炒”打节奏一次,最后一句“吃萝卜”一起打节奏。

  四、自编儿歌节奏词。

  1、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有节奏又有趣的词?

  2、自编节奏词如:

  踩高跷|踩高跷|踩踩|踩0|

  蹦蹦床|蹦蹦床|蹦蹦|蹦0|

  拍皮球|拍皮球|拍拍|拍0|

  敲小铃|敲小铃|敲敲|敲0|等

  幼儿齐说并配上乐器伴奏。

  快乐比拼活动:自编节奏词串联

  3、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乐大比拼活动,比一比谁能得冠军。

  请小朋友把自编的节奏词串联成句,如:

  刷牙齿|刷牙齿|刷刷|刷0|

  背书包|背书包|背背|背0|

  乘汽车|乘汽车|乘乘|乘0|

  看谁编的多,就能夺得冠军。

  五、活动延伸:

  提供给幼儿一个新节奏, 请幼儿自己创编节奏词,下次再参加快乐大比拼。

  1、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有节奏又有趣的词?

  2、自编节奏词如:

  踩高跷|踩高跷|踩踩|踩0|

  蹦蹦床|蹦蹦床|蹦蹦|蹦0|

  拍皮球|拍皮球|拍拍|拍0|

  敲小铃|敲小铃|敲敲|敲0|等

  幼儿齐说并配上乐器伴奏。

  3、大比拼活动:自编节奏词串联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乐大比拼活动,比一比谁能得冠军。

  请小朋友把自编的节奏词串联成句,如:

  刷牙齿|刷牙齿|刷刷|刷0|

  背书包|背书包|背背|背0|

  乘汽车|乘汽车|乘乘|乘0|

  看谁编的.多,就能夺得冠军。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儿歌内容。

  2、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演。

  活动准备

  老虎头饰、安全干净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教师戴着老虎头饰导入。(今天老师请来一位老虎朋友,它将教我们大家做游戏)

  二、玩法:

  1、将幼儿分成相等的两组。

  2、教师与一名幼儿示范。

  两人对面站立,两手相牵,抖动小手,一起唱儿歌:“炸果果,腰里一个铁索索,翻开,掉开,吱扭,过来。”说到过来时,师生要翻身过来,变成背后手拉手的.姿势。

  3、向幼儿介绍翻身应注意安全。

  三、幼儿分组练习。

  四、点评幼儿。

  活动规则 当念到儿歌的最后一句时,两人必须同时从两臂中钻过。如果其中的一名动作不一致时,这说明违反了规则。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同类实物。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场地上画有1~4个点的小动物家4个。

  2、教具一套:投影机、录音机、磁带、投影片4张。

  3、学具人手一套、动物印套、印泥、食物、卡片、点卡。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

  1、听音乐《骑小车》去参观动物村(音乐附后),依次出现投影小猫、小狗、小鸡、小兔的家,让幼儿说说每种小动物有几只?可以用几的点卡表示?动物家的标记是几个点?

  2、尝度按动物的数量模仿动物叫几声。

  3、幼儿按点卡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并拿相应数量动物爱吃的食物。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个萝卜。

  二、幼儿玩“找小动物回家”的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师注意幼儿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点卡找相应数量动物的家,并送相应数量的食物给动物。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小猫小狗小刺猬”

  脖子上戴着1~4点卡的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组合玩“小猫小狗小刺猬”,结束课题。

  “小猫小狗小刺猬”

  玩法:四位小朋友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手后着眼睛蹲在圆圈中央,其余三位孩子手拉手走边念:“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当念到“谁”时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动,让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说出被摸着的是几个点的谁。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在《好玩的跳绳》这一活动中我为孩子提供的材料——绳子,是孩子所熟悉的,而且操作性强,所以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很高,他们能够积极投入到探索绳子不同玩法的活动当中,非常乐于用绳子开展游戏。平日的幼儿室外活动中,幼儿总是拿着一根跳绳做跳绳运动,比较单调,我想如果让孩子们来创造性地玩绳子,他们会想出什么好玩的玩法呢?于是探索绳子的玩法成为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绳的不同玩法,初步学会双人跳绳的技巧。

  2、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发展跳跃能力。

  3、感受跳绳的乐趣和与他人合作带来的快乐。

  重难点分析: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学会双人跳绳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根跳绳

  2、幼儿已有双脚同时跳绳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跑步进入活动场地,跟幼儿一起走趣味队形,如,8字形、之字形等,一起随音乐(口令)进行热身运动。根据情况可将绳对折,带领幼儿进行上肢、体转、腹背、跳跃等动作练习。

  2、游戏:与我说的相反。

  玩法:师说向上跳,幼则蹲跳,师说向前跳,幼则后跳,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二、引导幼儿探索跳绳的多种玩法

  1、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绳子,看谁能想出好玩的方法。

  2、自由玩绳: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自由玩绳,刚开始可以探索一个人玩绳的方法,然后探索两个人玩绳的'方法,最后可以探索许多个人一起玩绳的方法。每当有幼儿想出一种好玩的方法时,教师可以先请这个幼儿示范,然后带领大家跟这个孩子一起玩。

  教师一起参与幼儿跳绳,并与幼儿配合“双人跳”。请幼儿观察并尝试结伴跳,教师提示两个人要动作一致,可通过喊拍子让幼儿同步跳。

  3、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流示范各自的玩法。

  (1)跳绳:幼儿可以一个人练习跳绳,还可以练习花样跳绳。

  (2)给娃娃打领结: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各队第一名幼儿手拿短绳当领带站在起跑线后。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幼儿去给娃娃系好领带后返回并拍第二个幼儿的手,比赛依次进行,快的为胜。

  (3)踩绳跳:每人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两手捏住绳子的两端,双脚踩在绳子的中间部位,两手拉紧绳子,双脚用力前跳。

  (4)走小路:两条绳拉成相距有一定距离的平行线做小路,幼儿在小路中间走,踩绳、出绳为犯规。

  (5)走钢丝:把绳子拉成——或S形,幼儿踩绳前进。

  4、放松活动:小朋友们刚才想出了各种玩绳子的好方法并一起玩了绳子,大家一定有点累了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放松一下。幼儿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三、小结结束:教师对幼儿刚才玩绳的情况做一简单小结,然后带领幼儿回活动室,结束。

大班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及策略

  我们知道语言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幼儿通过听、说、看和操作一系列活动不断达到大纲中大班幼儿在语言方面的目标。散文《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的表达了母亲与宝宝之间互相友爱的情意。

  在进行《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这一活动时,我着重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幼儿了解大树妈妈与小树叶互相关爱之情,激发幼儿关爱妈妈之情感。(重点)

  解决难点:欣赏散文,知道秋季来临时,叶子的变化及和大树之间关系时,我以歌曲导入并采用提问法,让幼儿结合自身经验积极讲述。

  本次活动中,我运用的教具有:音乐磁带《小树叶》、配套散文磁带《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范画、字卡、制作信件的材料若干。

  二、活动名称

  《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大班语言)

  活动目标:

  1、感受大树妈妈与小树叶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懂得在接受妈妈爱的同时,也应主动关心妈妈。

  2、欣赏散文,知道秋天来临时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关系。

  3、学习并理解“笔直、吸取、露出笑脸”等词语。

  活动准备:

  1、教具:音乐磁带《小树叶》、范画一幅、字卡若干、

  配套散文磁带《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2、学具:制作信件的若干材料(白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 预备活动

  师幼相互问候,幼儿在歌曲《小树叶》的音乐伴奏下做律动。

  (二) 感知活动

  1、谈话:让幼儿结合经验,讲述秋天到来时,大树及小树叶的变化。

  2、教师出示教学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怎么啦?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会怎么样?

  3、幼儿完整欣赏散文录音磁带

  提问:是谁给大树妈妈写的信?

  大树妈妈读了小树叶的信后心情会怎么样?

  4、欣赏散文第二遍

  提问:小树叶在信里对大树妈妈说了些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可适时散文中的语句给予指导

  (三) 游戏活动

  讲讲做做玩玩

  1、散文中城市里出现什么样的'高速公路?出示并学习字宝宝“笔直”。

  2、大树妈妈每天从土壤和阳光中吸取养料中的“吸取”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 “吸取”。

  3、露出笑脸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露出笑脸”。

  听口令游戏玩法:老师说词语,幼儿自由摆姿势。(提醒幼儿注意安)

  (四) 情感体验

  让幼儿说说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五)操作活动:给妈妈的礼物

  幼儿集体写信:——画出或写下对妈妈的爱。

  结束活动:收拾学具,集体去寄信。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和小朋友合作,大胆地越过障碍,体验合作的快乐

  2、手臂控制力和协调性得到发展

  3、知道造房子的技巧和合作的好处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5、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4个山洞,4个平衡木、2跟长直线

  活动过程

  1、基本部分:热身操

  (1)老师带领小朋友做热身操

  (2)老师带领小朋友边唱边做热身操

  2、基本过程:老师介绍材料,小朋友"合作"比赛

  (1)老师拿着一个桶和一根棒,介绍他的使用方法师:请你们把桶和棒像这样抬起来,一起合作走。

  (3)怎样抬着桶,走得快?

  师:你们用什么方式走可以合作走的又快又稳呢?

  幼:两个人都横着走、一前一后走……

  (4)教师让幼儿尝试过障碍,比比哪组快?

  师: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请你们把桶和棒像这样抬起来,一起两两合作,从起跑线出发,抬着桶钻过山洞,走过平衡木,在通过终点线,直接跑回起点,交给下一组小朋友。

  幼:开始游戏

  (5)教师纠正走法师:横着走,前后走,哪个快哪个慢啊?过山洞时,哪个方法更简单?

  幼:前后走师:对,因为山洞比较小,横着走就过不去了,对不对?前后走就可以轻松的过去了。

  (6)再次尝试过障碍

  (7)造房子游戏师:请你们把砖头运到终点,先去的小朋友就留在终点开始造房子,看谁的`房子造的又快又高,又稳。

  先请小朋友来示范一下

  (8)正式比赛

  (9)教师点评每组房子,谁搭的高,稳。

  3、结束部分:把砖头运回起点,整理好回教室。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1、《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了解自然界的自然现象和特征及其与人的关系,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体验绘画和创作的乐趣。

  2、根据学前班教学活动应体现综合性、活动性原则,我们把美术《丰收了》和科学《秋天》两个科目综合在一起教学,并在当中穿插音乐科目中的舞蹈《苹果丰收》,使幼儿在学习中充满了兴趣。

  3、我们意图通过观察、交流、表现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动口、动手、动脑中认识秋天,将“画秋天”这种自发的兴趣内化成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主动参与,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的艺术情感,鼓励幼儿围绕“我爱秋天”这一主题大胆创作、作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寻找秋天,发现秋天的特征。

  2、运用学过的绘画知识表现主题,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作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课前组织几名幼儿排练舞蹈《苹果丰收》。

  2、苹果、柿子、梨等有关秋天的图片。

  3、电子琴。

  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寻找秋天

  1、导入活动

  秋天已轻轻地、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寻找呢!小朋友,你们知道到哪儿去找秋天吗?

  (引导幼儿讨论,自由选择,决定参观路线和计划,自由组合分组。)

  幼儿讨论后决定到田野里去寻找,到校园里去寻找。

  2、寻找秋天

  地点:田野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先到田野里寻找秋天,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你们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也可以用手摸。小朋友一路上要团结合作,注意安全。

  (师生愉快地融进秋天的大自然中,幼儿有许多表现,也有许多发现。教师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并适当给予引导,引导幼儿去发现秋天的特征,积累关于秋天的知识,亲身体验丰收的喜悦。)

  地点:校园里

  我们再到校园里去找秋天,小朋友用刚才的方法仔细观察,仔细寻找。

  (教师引导幼儿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花、草、树、小动物,结合观察情况,引导幼儿探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征。)

  二、组织幼儿自主活动,感悟秋天

  地点:教室

  1、欣赏舞蹈,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秋天。

  组织幼儿欣赏舞蹈《苹果丰收》,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秋天果实累累,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设计意图:舞蹈主要供幼儿欣赏,启发想象,激发幼儿对秋天的热爱之情,用身心来感受秋天。)

  2、让幼儿自由主动说一说、演一演,加深对秋天的认识。

  引导幼儿交流,说说自己找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再让幼儿演一演秋天菊花开放的样子以及黄叶飘飘的情景。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激发了幼儿对秋天的情感,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

  3、幼儿动手贴、画秋景图,表达对秋天的热爱。

  部分幼儿借助图片(苹果、柿子、梨、大雁及采集来的实物——落叶、水稻、包谷等)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其余幼儿画出心中的秋天,可以独立作画,也可以合作进行。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意在给幼儿充分想象的自由,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4、组织幼儿评议,进一步体验创造的快乐。

  鼓励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相互学习,相互议论,相互交流和欣赏。

  (设计意图:此活动培养了幼儿在探索与求知中的大胆和自信,让幼儿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反思:

  1、在第一课时“引导幼儿寻找秋天”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愉快地融进了秋天的大自然中,把儿童学习与自然景物联系起来,丰富了学习的想象。以下截取活动的.片断情景:

  幼儿A:看,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稻子成熟了。

  幼儿B:向日葵和包谷也成熟了。

  幼儿C:菊花开了,有白的、黄的、红的……

  幼儿D:有的树上叶子黄了,有的落了,也有的还是绿绿的。

  2、幼儿通过户外观察和舞蹈欣赏,在认识秋天的特征后,能运用所学的绘画知识,动手贴、画出的秋景图,很有创意。

  3、在交流、自由表演时,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快乐、开心。但有些幼儿胆子小,害羞,不敢起来交流、自由表演,教师要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耐心诱导,多鼓励,切忌批评。

  4、这次教学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观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的幼儿还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如:向日葵的花为什么会向着太阳?……在问题生成后,我让幼儿自己去推想、猜测,自己去分析问题。最后,教师作出科学的解释。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成为学生获得答案的机器,而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方法的引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励者,点滴成就的欣赏者。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0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0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