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07 07:37:28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科学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科学教案集锦六篇

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观察筛豆子现象,感知容器孔径大小与豆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不能将豆子撒在地上或放入口、鼻、耳中。

  准备:

  1.将两种及以上大小差异明显的豆子(如芸豆、黄豆、绿豆)混装在箱中。

  2.各种有孔容器(如筐子、漏勺、蒸笼等),容器的孔径比小豆子大,比大豆子小。容器大小适宜幼儿操作。

  3.铲子、勺子等舀豆子的工具。

  玩法说明:

  幼儿利用有孔容器将混装的不同种类的豆子分类。

  指导要点:

  1.出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不同的豆子混在一起了,有什么办法能把它们分开”,从而引发幼儿的探索和操作。

  2.活动前,帮助幼儿明确“箱是豆宝宝的'家”,了解筛豆子要在箱中进行。活动中,对幼儿及时捡起豆子的行为予以肯定,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避免将豆子撒到外面。

  3.活动初期,观察幼儿是否有使用工具的意识。若发现部分幼儿用手拣豆子,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其关注的工具、材料。

  4.在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探索和操作后,引导幼儿关注用有孔容器装豆子时出现的“漏豆子”现象。用问题启发幼儿思考豆子大小、容器孔径大小与豆子能否漏下之间的关系,如:“什么样的豆子从洞里跑掉了,什么样的豆子留在了筐子里”

  5.当有孔容器中仍有小豆子却不再漏下时,观察幼儿能否用晃动、拍打容器等方式促使小豆子漏下去。

  6.待全体幼儿都参与过活动后,让分得快的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使用工具的经验。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过生日是幼儿生活经验比较丰富的一种活动,为了充分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去探索去操作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己去得知结论,让幼儿学习有用的数学、身边的数学、有趣的数学,充分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因此我设计了本次《生日礼物》的数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能大胆的说出所观察到的内容,并且能够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

  活动目标:

  1、体验生日送礼的喜悦感。

  2、能大胆的讲述所观察到的画面中的内容

  3、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的物体,初步学说量词张、把等

  活动准备:

  ppt、篮子若干(里面装有3以内的常见小水果)、生日歌曲、生日蛋糕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创设小兔生日的情境

  (一)小兔的家

  1、出ppt1观察图片,这是谁的.家?

  2、从哪里可以看出?

  3、引导幼儿观察、点数家里的摆设用品。(一张沙发、一张桌子、三把椅子、一扇门)

  (二)ppt2过生日

  1、今天小兔可开心了,小朋友猜猜是什么事让它开心的。

  2、出示有蛋糕的ppt2,原来今天是小兔的生日,所以很开心。

  大家猜猜小兔过几岁生日呀?

  二、小动物送礼物

  1、一一出示ppt3—7,猜猜谁会给兔宝宝送礼物

  提问:谁送来了什么?有几个?

  2、出示小动物送来的礼盒,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礼盒里有几个什么

  三、集体送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1、幼儿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礼物

  提问:你的篮子里有几个什么(完整的表达)

  2、大家一起送礼物,引导幼儿说出礼物的数量和祝福语

  师:请你告诉兔宝宝你送的是几个什么?

  四、为兔宝宝唱生日歌,结束活动

  兔宝宝今天过生日可开心啦,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一起去分享生日蛋糕吧!

  活动延伸:

  幼儿学做生日礼盒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和关心周围生活中的小科技产品。

  2、了解纸吸水后易变形的特点,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的纸杯所具有的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3、在操作活动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活动准备:自制纸杯、一次性纸杯幼儿各一只,毛笔一只,一张白纸和一张涂有蜡的'纸。

  重点:了解纸会吸水,会变形的特点。

  难点:图上蜡的的纸杯所具有的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活动过程:

  今天我们要来做个实验,你们看桌上有什么?(两个纸杯,一盆水。)

  那这两只杯子有什么区别吗?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1、纸吸水易变形,变烂的特点。

  a、纸折的纸杯盛水,发现了什么?

  b、用一次性的纸杯来盛水,又发现了什么?让幼儿积极回答。

  小结:纸会吸水,会变形,会变软。

  2、两种纸杯进行比较。

  a、提问:两只纸杯同样是用纸做的,一只变软了,变形了,而另一只还是很好呢?为什么呢?(用手摸,刮,捏会发现什么?)

  b、小实验:出示两张纸,一张是涂了蜡的纸,另一张是没涂蜡的纸,再用毛笔刷,发现什么?(一张纸把水吸在纸上了,而另一张不吸于水。)

  小结:蜡不吸水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纸杯有哪些优点:拿起来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4、制作飞碟。

  启发幼儿纸杯有这么多的优点,但你们想想它除了能盛水还能干什么用呢?(可以做飞碟,让幼儿动手操作。)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一次,我拿着镜子从外面走进活动室,镜子的反光照在室内墙壁上,产生了光斑。孩子们不停地去追捉光斑,我一晃动镜子,光斑就跳跃移动,孩子们很好奇。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设计组织了这个活动。

  目标:

  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变化,产生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2.乐于用语言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

  1.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室内有从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2.镜子、剪刀、固体胶、铅笔、橡皮泥、纸等若干,分别装在塑料筐中。

  3.幼儿具备有关镜子的`感性经验,并会用多种方法制作图案。

  过程:

  1.自由探索――光斑从哪里来?

  ①游戏:镜子和光。教师和幼儿一起拿着镜子在有阳光的地方玩耍,把光反射到天花板或墙壁上。

  ②提问与交流:你是怎样玩的?这些亮亮的、晃动的是什么?(光斑)光斑是从哪里来的?它为什么会动?

  ③小结: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光斑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2.引导探索――光斑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

  ①墙上的光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明白光斑的形状与镜子的形状及其照射角度有关)

  ②光斑照在墙上像什么?

  3.深入探索――怎样使光斑的形状发生变化?

  ①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②幼儿操作、实验。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各种图案或图形粘贴在镜子上,再玩“镜子和光”的游戏。

  ③幼儿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延伸活动:

  1.针对幼儿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带他们到室外作进一步的探索。

  2.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除改变光源的位置和在镜子上贴物外,还有哪些方法能改变光斑的形状。

  3.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实验:把月光、灯光作为光源,探索镜子能否制造晃动的光斑。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2、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及与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一张教师示范图示、少量沙子、鸡蛋壳若干、小瓶子若干、蜡烛

  活动过程:

  一、出示蛋宝宝,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前段时间有一位世界上最有名的魔术师来中国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那你们想不想做魔术师呢?好,那今天就请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和蛋宝宝以及它的助手沙子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二、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1、出示图示1,引导幼儿通过尝试来完成图示中的三个任务。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小药瓶上站立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蛋宝宝在沙子的帮助下都能变一些什么魔术呀?哦,这个魔术能不能成功吗就得看看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的本事了!那现在就请你们赶快来试试吧!”

  2、幼儿演示实验过程,教师将幼儿的实验过程中沙子的变化在图示中进行记录。

  “好,你们的魔术成功了吗?那请你们来表演给大家看看吧!好你真能干,表演的真棒!那请你告诉我你把沙子放到蛋宝宝的什么位置魔术成功了?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成功的情况

  “你们的蛋宝宝都站起来了,但他的魔术失败了,我们看看他为什么失败了?”(放置沙子的多少)

  3、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小结。

  “原来蛋宝宝变的.魔术是否成功和你们放的沙子有关系,只要放得少少的就能成功了,原来只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变魔术也是很简单的哦!”

  三、将蜡烛油滴在沙子上固定沙子的位置,再次进行实验。

  1、请幼儿进行第二次实验前的猜想并说明原因。

  “金老师这里就有一些沙子放的较少的蛋宝宝,那现在请你们再来变变魔术看,看看能不能完成这三个魔术。”

  2、出示图示2,请幼儿再次进行尝试,并自己寻找答案。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瓶子上站立

  3、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它能不能完成呀?”

  4、幼儿再次操作并引导幼儿了解实验的原理。

  “刚刚那只蛋宝宝为什么可以完成魔术,而这只蛋宝宝为什么就不能完成魔术呀?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两只蛋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肚子上有沙子的蛋宝宝只能完成横躺的魔术,而脚上有沙子的蛋宝宝也只完成站立和瓶子上站立的两个魔术,而这些蛋宝宝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不倒翁哦!”

  四、幼儿扮演蛋宝宝,愉快的进行游戏结束活动。

  “好,现在今天我们自己也来做回不不倒翁蛋宝宝,来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活动反思:

  调色其实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活动,如何使传统的活动有一定的新意,是我组织这个活动必须考虑的问题。班级的角落里有许多空的饮料瓶,这是我们给美工区准备的,但我经常看见幼儿把水灌在里面倒来倒去玩得非常的开心,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把调色这样一个过程和瓶子结合在一起呢?让幼儿在玩瓶子的过程中调色,又在调色的过程中玩瓶……

  这个活动,初步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巩固了对三原色的认识。考虑幼儿对调颜色没有丰富的经验水平,我把重点确定为调配新的颜色,并学念儿歌;难点为尝试创编儿歌,并把自己想到的事物绘画下来,并且乐意在师生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

  仔细分析整个活动,觉得的问题就是老师自身的预见性不够强,应该在活动前就要考虑到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在调色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变化一下调配的方式,把有红色的颜料水慢慢加入黄色的颜料水中。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总是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想法,总想引导幼儿跟随自己的设计走,让孩子来适应老师,这其实违背了教学规律,也是不适合孩子的。如果我当时能针对出现的意外“将计就计”:既然孩子们看见了红黄两种颜色调成的颜色不一定是橙色,可以让孩子逆向思维并敢于尝试,如何将红黄两中颜色变成橙色,那就是要在黄色中加入少许,让孩子有不断探索的机会。其实这也是活动最宝贵的教育价值。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雾形成的原因。

  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活动准备

  1.生活中有雾天气的图片。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雾的样子。

  教师:小朋友,你们谁见过雾?它是什么样子的?有雾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你喜不喜欢雾?说说理由。

  引导幼儿围绕教师提的问题,交流经验和感受。

  教师和幼儿一同观察雾的图片。

  教师小结:雾是白白的,感觉潮潮的,有雾时看不清远处的东西。

  2.通过故事了解雾形成的`原因。

  教师:小朋友们都见过雾,有谁知道为什么会有雾?雾是怎么形成的呢?小兔子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咱们一起来听一听兔妈妈是怎么告诉小兔子的吧!

  教师借助幼儿用书给幼儿讲述发生在小兔子身上的故事。

  教师:故事讲完了,兔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中兔妈妈说的话。

  教师小结:雾是一种天气现象,他是由许多小水滴和空气中的小尘埃结合而成的。

  3.了解有雾的天气出门需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有雾的天气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小朋友如果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不离开家长太远;知道有雾的天气,开车时要开雾灯、慢性等。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经典]科学教案09-25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31

科学教案(经典)07-26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精选)科学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