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6 09:51:3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6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地位: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计算,并且在本单元的《做家务》、《需要几个轮子》、《可爱的小青蛙》等课中,已初步接触了乘法口诀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3)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

  (1)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关键:

  通过小组合作和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教学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有关特点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基础和接受能力;充分发挥学具和教具的作用;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本节课特采用了讲解法、谈话法、实验法、激趣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体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课堂教学“八字”要求;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教学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能力,本节课准备指导学生学会在小组合作中,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落实素质教育;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与学生共同完成几个绕口令

  一张桌子,四条腿;两张桌子,八条腿;……

  师:其实这是应用了?生:4的口诀。

  一双筷子,有两根;两双筷子,有四根;……

  师:这是应用了?生:2的口诀。

  一只手,五根手指;两只手,十根手指;……

  师:这是应用了?生:5的口诀。

  (二)自然过渡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很多地方都能应用到这些乘法口诀。你看,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瞧!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并板书:回家路上。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一)问题一:你在回家路上看到了什么?

  1、分组讨论

  2、小组代表汇报

  在这个环节中为了后面的提问题做铺垫,故要引导学生说出:在回家路上,我们看到了河里面有四艘小船,每艘船上有四只小动物……

  (二)问题二:根据你们观察到的'内容提出与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1、小组合作:1人提问,1人回答,1人记录。

  2、小组汇报展示。

  3、师板书整理。

  船上共有多少只小动物?4*4=16(只)

  路上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草地上共有多少朵花?2*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5=15(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条)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师出示口算卡片(开小火车的形势)

  2、看图填空。(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游戏:抢凳子。

  三轮,共六人参加,淘汰三人,剩下三人获胜,派发小礼品。

  准备六道算式,五把椅子,椅子上贴好数字:12,12,24,24,18

  六道算式是:2*6= 3*4= 4*6= 3*8= 3*6= 2*9=

  音乐起第一次撤掉数字24的椅子,第二次撤掉数字12的椅子,第三次,找到座位的三人获胜!

  后师引导学生总结: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设计这个游戏的小秘密?生:有两道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补充:在乘法口诀表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口诀不同,但结果也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是一样的口诀。我们在后面还要继续学习。

  四、谈谈收获,总结评价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里,大家今天玩得开心吗?开心之余,你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课的总结采用了引导回忆归纳的方法,这样总结,既突出教学重点,又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我们还设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先来玩第一个游戏,猜猜礼袋里装着什么?

  学生有的猜。。,有的猜。。。。。

  提问:一定是吗?(不一定)

  小结:也就是说,现在你们只能是猜测,可能会是。。。,也可能会是。。。。,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摸球游戏

  1.用一定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那么袋子里究竟是什么呢?

  指名学生上台并指导摸球:先搅几下,摸一个,拿出来。放进去。搅一搅,再摸一个,拿出来

  引导:怎么他每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呢?(生猜测:里面都是红球)同意他的猜测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请XXX把里袋拎出来)

  小结:对了,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那我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是?(红)一定吗?(板书:一定)

  2。 谈话:你们也想来玩摸球游戏吗?好,请组长拿出袋子。不过,在摸球之前先讲清楚摸球规则:由组长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搅几下,然后任意摸出一个,并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并做好记录,依次传给其他组员摸,明白了吗?就让我们比一比哪组合作得最好?开始吧!

  (让学生分组摸球,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摸球情况: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一组摸到了什么球呢?(黄球和绿球)

  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颜色的球?(黄球和绿球)

  组长倒球验证,(师作出摸球的动作)轮到我摸了,我从这个袋里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黄,绿)一定吗?(不一定)那要怎么说?(可能是黄,也可能是绿)(板书:可能)

  提问:那能在这个袋子里摸到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

  3。小结:通过摸球游戏,我们发现如果袋子里都是红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如果袋子里有黄球和绿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绿球。但不可能是红球。

  三、实践拓展

  1.练一练。

  (1)(出示装有2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瞧,在这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黄球吗?那会怎样呢?

  (2)(出示有2个绿球和3个红球的袋子)那从这个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黄球吗?为什么?

  (3)(出示装有5个黄球的袋子)这个袋子呢?为什么?

  小结:让我们来看看现在各小组的得星情况,问:猜一猜哪组有可能夺得今天的最佳合作奖?那这一组一定会是今天的冠军吗?对!在比赛还没有结束前,我们每个小组都有可能获胜,大家可要继续努力啊 ! 2.装球游戏。

  谈话:前面我们玩了摸球游戏,接下来我们要来装球,根据老师出示的要求,请先在小组内讨论,应该放什么球,不应该放什么球。讨论好了请组长把小篮里的球装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装球活动,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该怎么放呢?(学生讨论,放球,师巡视)

  说说你是怎么放的?放3个5个都可以吗?

  师表扬,说的好,只要全部是绿球,那摸到的一定是绿球。

  (2)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该怎么放呢?(学生讨论,放球,师巡视)

  谁愿意来说一说?这么多放法都对吗?只要怎样?(不放绿球)

  交流: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绿球,应该怎样装?装球时是怎样想的?

  小结: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有很多种装法,可以装一种、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颜色的球,但是不能装绿色的'球。

  (3)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

  (每次装球后,请组长把透明袋举起,展示本组装球情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装球,老师相机引导、鼓励)

  3。转盘摇奖活动

  1、猜测:(师出示红黄蓝三色转盘)观察转盘,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指在哪里?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2、体验: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刚才装球最快的那一小组的小朋友上来,请你们轮流拔动转盘试试看,

  4.联系生活。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游戏中的各种情况,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下面请小朋友们举例说说!

  小结: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冠军是哪一组?那下次他们也一定是冠军吗?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四、总结谈话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你学得开心吗?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2、回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调查一下,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或一定会发生,一星期后举行一个交流会,比比谁讲得多讲得好!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整理乘法口诀以及练习中初步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编出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挂图、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1~4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乘法。

  1、指名说出~4的乘法口诀。

  2、口算 13 22 43 32

  二、出示情境图,探求新知。

  1、出示情境图。

  (1)图中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计算?报名说出每只船上坐5人,2只船上坐多少人?3只船

  (2)、出示表格:

  让学生了解表格的填写方法,引导填写与船的只数用对应的人数。

  2、讨论对照所填表讨论怎样编5的乘法口诀。

  (1)师板书

  一个5 15=5 一五得五

  两个五相加 25= 二五()

  三个五相加 35= 三五()

  四个五相加 45= 四五( )

  五个五相加 55= 五五( )

  (2)指名先算出乘法的`积,再说出乘法口诀。并说说为什么要那样编口诀。

  3、探究发现乘法口诀的编写特点。

  1、指导:口诀分两步:如一五得五,一五部分是几个几相加得五部分得数即结果。

  2、讨论交流其余四句的含义。

  3、观察五句口诀看两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三、练习想一想,尝试用口诀解决问题。

  1、出示51= 53= 52= 54=

  各用哪一句口诀?

  四、练习想想做做1-6题。

  第一题指导学生比较每组两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先讨论再写得数。第二题:练习乘法口诀,同桌合作进行练习。

  第三题:练习看算式写口诀或得数。

  第四题:开火车回答。

  第五题:同桌合作完成,全班交流。

  第六题:独立完成,指名读出填写情况,集体订正。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编乘法口诀了吗?编写口诀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个五 15=5 一五得五

  2个五 25=10 二五一十

  3个五 35= 三五( )

  4个五 45= 四五( )

  5个五 55= 五五( )

  作业设计:

  根据乘法口诀写算式

  三五十五 35=

  ()() 45=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4、单元训练 2课时 计 11课时

  单元教案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

  完成第21页的第5、6题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2 3<4 3等于3 3大于2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学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掌握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掌握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添“0”及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4.2 0.71 3.56 3(要求学生说明改写的依据)

  2.计算下面各题。

  45.6÷8 9.12÷6

  提问:这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怎样算的.?(出示: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 教学新课

  1. 教学例2。

  (1)这道题是怎样的小数除法,你会算吗?

  (学生试做,一人板演)

  你算到了哪一步?与前一节课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除到十分位时,余下了多少?是12个几分之一?

  谁有办法在“12”末尾添上一个什么数字,使数的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为什么可以添“0”?添“0”后的120又表示什么?(板书)

  接着怎样除,请学生把这道题算完。

  谁来说一说,例2与以前学的除法计算题有什么不同?怎样继续算下去?

  指出:除到被乘数末尾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出示结论)

  (2)学生练习66.08÷32

  注意提问十分位上为什么商“0”,末尾有余数是怎样除的。

  2. 教学例3。

  (1)读题列式。提问:被乘数比除数,谁大谁小?36除以48够不够商1?

  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商应该是零点几的小数。个位要写0,表示商是小于1的小数,这与整数除法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使被乘数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

  追问:能直接添一个0写成360来除吗?为什么?

  说明:36是整数,末尾不能直接添0。要使被乘数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必须在个位6的右下脚先点上小数点,(板书)再在后面添上0,(板书)化成360个十分之一继续除。

  现在你能除了吗?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一人板演。

  请大家用乘法验算。提问:验算结果说明了什么?

  提问:例3和前面的计算有什么不同?整数除以整数时,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接下去又要怎样算?

  指出:在小数除法里,被乘数如果比除数小,整数部分就不够商1,先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出示结论)在个位商0后,还要在被乘数的末尾点上小数点,添0继续除。

  (2)练习9.12÷19 57÷750

  3.归纳法则。

  提问:从前一课时例1的学习,到今天的例2例3,你能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是怎样的吗?

  让学生读一读计算法则。

  三. 组织练习

  1. 做练习九第6题。

  结合提问:第一题个位为什么商0?第二题个位商了0,为什么十分位还要商0?末尾有余数是怎样除的?

  2. 做练习九第8题。

  提问:每组题里被乘数或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是怎样变化的?通过这组题的计算,你认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计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商的小数点与被乘数小数点对齐;被乘数比除数小,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有余数末尾添0继续除)

  四. 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5题 第7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课例类别:部分探究

  学习课目:数学

  学习年段:小学一年级

  学习时间: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

  二、学习资源

  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三、学习实施方案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目标:从儿童喜爱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过程:电脑出示动画(见学习资源)

  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活中的 物品形状,说说是怎样分类的?

  2、探究释疑:

  目标:让学生 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

  过程:

  (1)教师用电脑出示讨论题:

  a、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

  b、把你分的“形状相同的”每一类物品告诉大家,你觉得它们分别长的是什么样子?

  c、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2)让学生按以上步骤在小组中讨论,教师巡视。

  (3)交流:

  探索的途径:指几生上台演示他们是怎样感知的,电脑再显其过程(学习资源)。

  (4)讨论与小结:

  a、说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b、电脑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图形、名称。

  3、巩固与拓展:

  目标:利用电脑展示各种动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创造情感和浓厚的兴趣。

  过程:

  (1)课本中的题改编:看图形,说名称。

  (2)数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数。

  (3)搭学具:

  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并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积木,分工合作完成。

  汇报:城堡、动物园、飞机、世贸大楼、航空的母舰……

  (4)转化: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的见到一些组合图形。比如说棒棒糖吧,糖是球形、柄是圆柱形的。想想看,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这样的例子?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27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4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12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2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29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28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23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1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2

小学数学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