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8-03 09:04:5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乐教案(优秀)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2、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图片的提示,较准确地唱出衬词,记忆歌词。

  3、感受歌曲给人们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新年气氛。

  活动准备:

  1、教学cd。

  2、鞭炮、鼓、跳舞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新年到》)教师:小朋友们,当你的小耳朵听到这首歌曲时,你想到了什么呢?

  2、介绍春节习俗。

  教师:小朋友们对春节的习俗了解多少呢?

  介绍鞭炮、鼓、对联等。

  教师:关于年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教师讲故事)

  3、学唱歌曲。

  教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学习一首有关年的歌曲,名字叫做《过新年》,教师范唱。

  (1)听歌曲《过新年》(幼儿学唱,并模仿其中一句),看谁学得快。

  (2)听歌曲,分组学唱自己组里的那一句(播放音乐),教师琴声伴奏。

  (3)听歌曲,并学习别人组里的那一句,看谁学得多、学得快。

  (4)教师弹琴,幼儿齐唱(欢快、活泼的情绪)。

  (5)分角色演唱(师生间配合、男女间配合)。

  4、认识器乐、并伴奏。

  (1)认识"鼓"、"钹"两种乐器。学习其单独的演奏方法(听声音、模仿)。

  (2)教师与幼儿在音乐中的配合示范。

  (3)用手模仿学习乐器在《过新年》中的表现。

  (4)请幼儿上台当"小乐手",其他幼儿充当"小歌星"。

  5、歌曲音乐文化扩展。

  教师:过年的`风俗每个地区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南方的热闹气氛。幼儿活动:带着新年的喜庆与快乐完整的演唱歌曲, 咚咚咚咚呛" 的歌词部分,师生一起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师:大家的演唱和乐器把新年的喜庆和热闹都表现出来了。最后,让我们在过新年美妙的音乐声中,我们一起来欢度新年!

  播放《过新年》伴奏音乐,与幼儿一起活动。

  活动延伸:

  可以在幼儿熟悉了歌曲以后,为歌曲加入动作进行表演,也可以几个人合作,编排一个舞蹈。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教学反思:

  在小班上学期我想让孩子接触到比较典型的曲子,例如摇篮曲、进行曲等,让他们初步了解音乐有不同的类型,在音乐的活动中能够有稍深一点的探索。

  而在这节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能够分辨什么样的曲子才是适合睡觉的曲子,而小班的幼儿也特别容易进入情境,能用入境的语言、动作带娃娃睡觉。活动的目标很容易达成。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音阶的高低变化并能学唱。

  2、学唱歌曲,能够按照歌曲节奏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3、乐意与好朋友互相交流、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好朋友,行个礼》

  2、火车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身体弹琴的游戏。老师做弹琴状,请幼儿将自己的身体当琴键,带领幼儿边唱边以双手轻拍与音符对应的身体部位。

  so fa mi re do si do头 脸 肩 腰 膝盖 脚 膝盖

  二、学习歌曲

  1、师:如果你遇见了好朋友,你会怎么做?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可让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2、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里的好朋友是怎么做的?(播放歌曲《好朋友,行个礼》)

  3、请幼儿说说歌曲的好朋友是怎么做的.?可以让幼儿边说边做动作。(视幼儿回答情况,可以再欣赏一边歌曲。)

  4、教师帮助幼儿整理歌词并规范歌曲动作:

  好朋友我们行个礼:两人互相行个礼握握手呀来猜拳:两人握手石头布呀看谁赢:两人先握拳准备猜拳,再互相猜拳输了就要跟我走:猜拳赢了的人就在身上"弹音阶";平局就抱在一起,小脸对小脸左贴一下、右贴一下并回到位置

  5、幼儿尝试跟着录音演唱歌曲并做动作,演唱后教师点评,提醒幼儿不足的地方。

  6、幼儿以各种形式练习歌曲:小组唱、男女生分唱等。

  三、游戏:好朋友火车

  老师拿出火车头头饰,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请2~3名幼儿做火车头,戴上头饰,去邀请朋友做游戏,随着歌曲进行。谁赢谁可以戴上头饰做火车头。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音的高低。知道音阶中共有七个音符。

  2.了解音阶的变化规律,上行越来越高,下行越来越低。

  3.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想像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七个玻璃杯(形状、高低一样)、一双筷子、一桶水(教师一套)、水彩笔、图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小朋友,你们猜,老师在你们桌上放7个杯子是干什么的?你们能让它发出声音吗?试试看。

  (有的用嘴吹,有的拿筷子敲……)

  小结:我发现了,有的小朋友用嘴吹,有的拿筷子敲,都能发出声音。

  (让个别幼儿吹一吹,敲一敲,)请小朋友说说,这七个瓶子发出的声音高低一样吗? (老师敲击自己桌子上面装了不同水的杯子。)好听吗?想一想,老师的杯子为什么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动听的声音? (里面装了水。)

  2.你们试一试,能让杯子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吗? (自己尝试)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奏一首动听的钢琴曲,问幼儿好听吗?这个曲子是由1、2、3、4、5、6、7七个音符不同排列组成的,这就是我们音乐中的七个音阶。教师弹奏上行音阶,引导幼儿讨论。这几个音符有什么规律? (越来越高。)教师弹奏下行音阶,引导幼儿感受音符的变化规律(越来越低)。

  2、游戏,用动作表现音阶中各音的`高低。

  ①教师弹1、2、3、4、5、6、7,幼儿分别摸脚、膝盖、大腿、肚子、肩膀、耳朵、头。(下行倒着做)

  ②听音,自己用动作来表示越来越高的音和越来越低的音。(自己创编动作)

  ③小朋友,你们能让你们的杯子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和越来越低吗?自己尝试。

  ④平时还能用什么来表示越来越高的音呢?

  幼儿:早上起床喊妈妈(声音很低),吃饭时喊妈妈(高一点)到幼儿园和妈妈再见时喊妈妈再见(声音又高了),下午用最高的声音喊妈妈。

  吹笛子、弹钢琴、弹吉它……

  三、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越来越高的声音和越来越低的声音,现在我们用画表示出来好吗?鼓励幼儿充分发挥作画。

  有的画了个楼梯。

  有的画了越来越高的泡泡。

  有的画了越来越高的小树

  ……

  自然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能形象、大胆地表演猪八戒的主要特征。

  2. 能理解音乐内容,懂得讲卫生,爱清洁是好习惯。

  3. 在游戏中感受歌曲诙谐,有趣的情趣。

  4. 初步学会使用打击乐器,并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猪八戒头饰,瓜皮教具一个,打击乐器(双响筒、碰铃、响板)猪八戒音乐两首、钢琴。

  2. 幼儿准备:已学歌曲、熟悉了解猪八戒的形象。

  活动过程:

  1. 以故事《猪八戒吃西瓜》引出同名主题歌曲。

  2. 教师引导幼儿复习歌曲。

  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听间奏唱歌。

  3. 引导幼儿明白歌曲的教育意义。

  4. 出示打击乐器(双响筒、碰铃、响板),引起幼儿兴趣。

  5. 教师示范演奏打击乐器。

  6. 幼儿听指挥操作打击乐器,并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7.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8. 音乐游戏《猪八戒做错了》

  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和规则。

  曲(一):猪八戒在圈外表演,圈上小朋友边唱边操作打击乐器,当唱到‘瓜皮丢地上’时,就把瓜皮扔在任何一个小朋友身后,小朋友发现瓜皮后,叫一声‘猪八戒’就去追。猪八戒以大八字步的姿势逃跑。猪八戒快跑到自己丢的西瓜皮边时,教师按琴键给一个信号,猪八戒听到后即摔到在地,小朋友追上去把他扶起,然后说:“猪八戒你做错了!”拿下头饰,到圈上坐好。

  曲(二):小朋友边唱边传递头饰,音乐结束时,头饰在谁手里,谁就做猪八戒。

  9.教师小结游戏情况,以《摘果子》音乐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切分音,学习切分音的唱法,并掌握节奏。

  2.能记忆歌词内容,基本掌握歌曲。

  3.喜欢歌唱活动,能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音乐《夏天的雷雨》;

  2.歌曲内容图谱一份;

  3.有关雷雨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打雷时的场景,吸引注意力,导入活动

  师:发生什么事了?

  (引导幼儿观察闪电、下雨、乌云等等)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看看能不能从歌曲里找到答案。认真听,等等请你们告诉我都听到了什么?(导入下一个环节)

  二、师示范唱,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师有感情地唱一遍歌曲,并提问。 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回答)

  三、出示图谱,帮助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1.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此句歌词的图谱,并解释图标代表含义。

  师:“你们还听到了什么?”

  2.播放音乐,再次记忆歌词 师:“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听到不一样的歌词了吗?”

  3.幼儿再次听音乐,重组图谱顺序,帮助记忆歌词顺序。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特点:问答式,第一段是提问,第二段是回答) “我们用‘?’来表示提问,‘小嘴巴’表示回答,一起听听,提了几个问题,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最后问什么?都是怎么回答的?”

  4.看图谱演唱歌曲,巩固记忆歌词顺序。

  四、分析讨论 ,演唱歌曲

  1.出示节奏型图谱,认识切分音。

  师:“是什么样的节奏?”(师范唱,引导幼儿发现节奏规律) “什么样的节奏呀?我们一起边唱边用手拍出来。”(引导幼儿学习切分 音的唱法,掌握正确的节奏)

  2.分组演唱,一问一答,表现歌曲特点。 师:“我们请男生来问,女生来答。”

  五、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1.分析闪电、打雷、落雨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师:“闪电要一闪闪,可以怎么做?打雷轰隆隆地响呢?大雨落下来可以怎么表示落呢?”(引导幼儿创编,发现好的请其上前示范,没有的时候师示范动作,并引导幼儿跟着练习) “老师发现某某小朋友做得很棒,我们跟他一起来一遍。” “你们看,老师的这个动作怎么样?像不像闪电在发光?”

  2.幼儿表演,体验愉快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

  教后反思:

  今天我开展了一节音乐活动——《夏天的雷雨》。在前一天,我便仔细的看了教案,并进行了修改。我将目标重点定位在演唱歌曲上,让幼儿体会歌曲一问一答的形式。

  活动开始了,我先情境导入,播放了雷声和雨声让幼儿倾听,提出问题: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由于很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告诉了我答案:是打雷和下雨的声音。紧接着我便立刻让幼儿学一学打雷和下雨的声音:轰隆隆、哗啦啦,为了引出闪电,我问孩子们:“一般打雷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什么呢?”“闪电。”有几个机灵的孩子立刻说道。有了这些导入,下一步我便清唱了歌曲的第一段,紧接着我便让孩子根据我第一段中提出的问题来创编第二段的歌词,可是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创编。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拿出目标想:我有没有达成预设目标呢?第一个是欣赏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能够体会到歌曲的情感,应该说我的第一个目标已经达成了。那第二个演唱目标,也就是重点目标呢?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能熟练地掌握歌词,于是,我在想,这是什么原因。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感觉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思维不是很活跃,甚至有的孩子出现浮躁的现象,兴趣不是很浓厚。反思后,我发现在课堂上我缺少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图谱,我忽视了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其实,在此之前,我一直是准备图谱或图片来进行音乐活动,而此次音乐活动我想尝试不用图谱开展音乐教学,想换一种形式开展,在活动中原本让孩子在解答第一段的问题时尝试创编第二段歌词,可是我却高估了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还是乐于在图谱的提示下学习歌曲,在歌曲演唱有趣形象的图谱对中班孩子的吸引力比较大,并且图谱能够有效地让孩子们掌握歌曲的内容。他们喜欢看着生动的图谱进行音乐活动,所以图谱在中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体会到了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并且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音乐活动,可我也在这次失败中获得了很多。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喜气洋洋的欢乐情绪,在适度紧张的氛围中,享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2.学习运用打击乐器随着音乐进行演奏,进一步熟悉乐曲的ABA结构。

  3.能根据指挥手势演奏并迅速调整动作做出反应。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看过幼儿用书《喜洋洋》的画面,知道乐曲是ABA结构。

  2.将幼儿座位排成马蹄形,圆舞板、铃鼓、碰铃、三角铁摆放在幼儿椅子下面,幼儿已正确使用过上述乐器。

  3.乐曲音乐《喜洋洋》。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理解乐曲的情绪。

  (1)教师引导幼儿谈话讨论,引导幼儿回忆过年时放鞭炮、挂灯笼、放烟花等有趣的事。

  (2)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孩子说说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随音乐做身体动作,初步理解乐曲结构。

  (1)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身体动作,引导孩子初步感知乐曲结构。(A段第一句拍腿,第二句拍肚,第三句拍肩,第四句拍头;B段按乐句做拍手和手腕颤抖的动作并反复;A’段同A段。)

  (2)教师慢速清唱乐曲,幼儿随教师做身体动作。

  (3)幼儿随教师完整听音乐做身体动作。

  3、结合音乐图谱,进一步理解乐曲结构。

  (1)出示图谱,启发幼儿发现图谱中的.小秘密。

  (2)结合图谱完整欣赏音乐,启发孩子说出乐曲的结构及自己的发现。

  (3)教师清唱乐曲,边指图谱边引导幼儿按节奏拍手。

  (4)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边看图谱边做拍手的动作。

  4、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1)出示乐器:铃鼓、碰铃、响板、三角铁,复习其正确的演奏方法。

  (2)出示乐器小卡片,贴在图谱的相应乐句前面。

  (3)教师清唱,幼儿分三组徒手练习演奏乐曲,第一组响板,第二组铃鼓,第三组碰铃和三角铁。

  (4)幼儿拿乐器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延伸:

  幼儿交换乐器进行演奏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一、活动前的思索

  《认识你呀真高兴》是中班《综合活动丛书》“我们都是好朋友”主题下的一个音乐活动,我仔细分析了教参,发现这首歌的歌词简单好记又容易表演,因此我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孩子对歌曲的自编自演上,启发孩子从男女表演到交换朋友两人表演再到最后的三人表演,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又其乐无穷。为了避免孩子在找朋友时出现拥挤和停顿的现象,我特意为孩子制作了红、黄、蓝三色花环,借用颜色的不同来帮助孩子更快更方便地找到不同的好朋友,使邀请舞变得别具一格。

  二、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词自编动作,并初步学会跳邀请舞。

  2、在学习结伴舞蹈的过程中,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体验共同表演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这首歌曲。

  2、15个红色花环,15个黄色花环,10个蓝色花环。

  3、钢琴伴奏。

  4、活动场地椅子围成圆形,男孩女孩一隔一坐。

  四、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巩固齐唱和轮流唱的演唱形式。

  (1)用语言交流的方式彼此问好。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都来看我们中2班小朋友上课,我们来向她们问个好吧!哎!老师希望你们用一首歌的歌名来问好!张老师也想大声的对你们说:“认识你呀真高兴!”“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所以看到了都会说认识你呀真高兴!

  (巧妙的运用歌词内容相互问候,拉近了孩子和老师的距离,使孩子对歌曲产生回想,体验到这是一首表达朋友间友好关系的歌曲。)

  (2)复习歌曲(第一遍齐唱)

  师:“还记得这首歌怎么唱吗?”

  “唱歌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呢?”

  “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老师还要提醒你们第一个问好怎么唱?第二个问好又怎么唱呢?可不要忘记了哦!

  (唱歌前的提问和提醒是每次复习歌曲时必不可少的,因为孩子随意性很强,又很健忘。如果不给适当的要求和提醒,他们会把整首歌演唱的让你吃惊,只有在他们的脑海里稍微提醒一下,他们就会注意产生警惕。)

  (3)男女轮流演唱2遍

  师:刚才我们是齐唱的,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在歌曲的前半部分中齐唱,后半部分问好的轮流演唱。那么是弟弟先唱还是妹妹先唱,请你们先来商量一下!(第二编交换角色演唱)

  (老师让孩子选择演唱顺序,既体现了教学的自主性,又让孩子对自己演唱的内容进行了考虑。)

  2、启发幼儿根据歌曲创编动作,并在此基础上集体讨论确定邀请舞动作。

  (1)幼儿根据歌曲编动作,老师进行整理。

  师:你们唱的真不错,给自己掌声!老师在想,如果我们一边唱一边表演那就更好了!这样吧!我们一起来编动作好吗!

  (老师的简单一句“真不错,给自己点掌声!”,可以看出是对孩子最真心和诚恳的赞扬,这种赞扬和认可能成为激励幼儿不断自我完善的一种力量。)

  “你呀我呀,你呀我呀,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怎么表演?“XX孩子是这样表演的,有没有比她的动作更好、更完美的!”“你觉得谁的动作好?”“我们选最好看的动作,把这句表演一下!”(以下的创编以此类推,大家确定好动作后老师边唱边带领孩子一起表演)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整首歌曲的动作都来自于孩子的身体,老师只是起到了一根“线”的作用,不断的.用启发式的提问“有没有比她的动作更好、更完美的!”“你觉得谁的动作最好?”,就这样无形的把孩子最好的动作串连了起来。)

  (2)老师完整示范孩子们创编的动作。

  师:“我把大家创编的动作完整的表演一遍。”“我跳的怎么样呀?给我一点掌声呀!”

  (老师的表演使得孩子对自己创编的动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也使整首歌曲的动作表演得到一个完美的效果。)

  (3)幼儿跟随钢琴伴奏练习2遍

  师:“下面请顾老师帮我们伴奏,大家跟着音乐来表演!”

  (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孩子的动作才更熟练更完美。)

  3、学习两人结伴跳邀请舞,乐意与更多朋友进行表演。

  (1)尝试按男女结伴舞蹈的要求完成表演。

  师:一个人表演有点没劲,我们和好朋友一起拉拉手、亲一亲,我们一起来跳邀请舞好吗?跳舞是不是要把自己打扮的漂亮一点!张老师为小妹妹准备了红色的花环,小弟弟准备了蓝色的花环,请你们带上花环来跳邀请舞吧!哎!我们先商量一下,谁先邀请谁?

  “如果是小弟弟先邀请那么小弟弟要站到哪里?”“对了,站到小妹妹的前面,我们开始表演了!”老师和孩子边唱边表演,当大家唱到“转个圈呀笑哈哈”时,引导孩子思考一下“这时邀请者到哪里去了?”小结:当唱到“转个圈”的时候,男孩女孩正好交换了一下位置,这时邀请者男孩在外圈,应该先唱,女孩在里圈后唱!

  (在这一环节中融入了孩子对歌唱技能和表演技能的考验,为了让孩子清楚的分辨谁是邀请者先唱,谁是被邀请者后唱,我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红色和蓝色的花环,当孩子跳到一半后启发他们思索“这时邀请者到哪里去了?”孩子能很明显的看出,哦!原来我们的位置换了一下。在表演时我随时的在圆圈上走动,通过眼神和动作和孩子进行互动。)

  (2)跟着琴声练习2遍。(提醒孩子邀请者换到外圈后应该先唱)

  (在不断的练习中熟练演唱技能和动作表演)

  (3)尝试男孩女孩交换着朋友跳邀请舞。

  师:“刚才我们只是面对前面的好朋友跳邀请舞,那么,怎么样找到更多的好朋友呢?”

  “对了,在圈上边走边找,老师唱前奏,当唱完前奏就应该找到了,那么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还没有找到,那该怎么办呀?没关系老师数4下,数到4的时候你就要找到了哦!

  当孩子邀请了2—3次后提问:怎么样在4秒内很快的找到好朋友?谁有好办法?小结:我们可以看花环的颜色来找朋友,红花找黄花,黄花找红花,这样就快了。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交换舞伴跳邀请舞,使孩子体验和新朋友一起跳舞的快乐。看似简单的两两结对,要让孩子在不混乱的情况下,在前奏唱完的情况下找到好朋友跳是比较难的。为了使音乐课的常规得到保证,为了使孩子能找到更多的朋友,我让里圈的孩子在前奏的这段时间内,去找站着不动的外圈朋友,但是当前奏结束后,肯定有孩子没找到的,为了不打消孩子找朋友的积极性,我给孩子4秒的时间,那么怎么能在4秒内很快的找到朋友呢?我又再一次把问题抛给孩子,通过大家地热烈讨论,使花环发挥作用,只要看着花环的颜色,就能很快的找到朋友。所以说,老师在设计活动环节时,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每一个细小的提问,每一个细小的准备,都有着不寻常的作用。)

  (4)提升难度,尝试以三人结伴的方式合作表演。

  师:刚才我们是两个两个做好朋友跳邀请舞的,如果请你们三个人一起跳邀请舞行吗?红、蓝只有两种颜色的花环,怎么办呢?看老师还带来了黄色的花环,谁愿意换一下的?

  (这一环节对老师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孩子们从二人组合到三人组合,自主协商谁先谁后,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孩子们三个三个一起跳邀请舞,使活动达到高潮。)

  师:记住哦!前奏的时候要三个朋友在一起,还要商量好谁先说,谁接着说、谁后说。有点难,让我们来试试!

  4、活动延伸

  师:歌曲里唱到和朋友“拉拉手、亲一亲”很开心,你还愿意和好朋友做哪些要好的动作呢?下次我们再一起来跳!

  (每一个优秀的教学活动都有它的一个延续性,只有在不断的生成和延续中,我们的孩子才能学有所获,得到新的发展。)

  五、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从目标的确立、材料的准备、环节的设计,我都考虑的非常周到、细致,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动作的自编自演,男女结伴舞蹈到里圈的孩子找外圈的做好朋友舞蹈再到三人舞蹈,都表现的很完美。每一次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是对自己的考验,只有在不断的反思总结和尝试中,才能找到正确答案,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活动中学有收获,得到新的发展。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抒情性质,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2、通过歌曲,了解与中秋节有关的风俗。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重难点:

  能表现歌曲的抒情性。

  演唱时注意歌曲中的停顿

  活动准备:

  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课件与图片(见加密狗)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一)复习部分

  复习歌曲《大中国》,让幼儿有精神地唱出声势。

  (二)、 讨论:中秋节

  1、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中秋节)

  2、提问:那你们知道中秋节除了要吃月饼外,还有什么和其他节日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结:中秋节,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

  3、教师播放课件【视频欣赏一】,让幼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习俗

  二、 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一)、教师弹琴,幼儿欣赏。

  1.关键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爷爷为我打月饼》,你们听完有什么感觉?是欢快的还是抒情的?

  小结:这首歌曲舒缓优美,歌词充满对爷爷的爱,是非常抒情的歌曲。

  2、提问: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弹歌曲旋律部分,幼儿跟随拍旋律节奏

  1)有节奏的拍腿

  2)有节奏地拍手

  2、幼儿跟随钢琴有节奏地边拍手边念歌词

  3、演唱歌曲

  重点指导:注意休止符停顿部分,用舒缓的声音演唱

  1)集体演唱

  2)个别幼儿演唱

  三、延伸活动

  1、播放课件【故事欣赏】嫦娥奔月,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播放课件【视频欣赏二】,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整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生动感人,启发幼儿积极投入。谈话的方式引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亲身置身于过中秋节的情景之中。让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最喜欢吃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模仿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重点教唱难唱准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给幼儿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较喜欢用这种让幼儿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享受到了和谐声音的美妙。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觉得要上好一个活动,老师要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活动起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9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5

中班的音乐教案10-12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7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