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3 13:38:1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汇总5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习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习:10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习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二、连一连。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习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感知废旧物的妙用,知道要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巩固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会拼、拆纸盒,初步建立形与体的双向联想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难点:由平面纸张制作立体纸盒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基本掌握它们的特征

  物质准备:各种废旧纸盒(长方体、正方体);制作纸盒的各种材料:废旧纸盒和旧挂历纸、笔、剪刀、回形针、双面胶、浆糊、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以“纸盒厂需要一批纸盒急用,请小朋友帮忙制作”引出课题。

  二、感知立方体

  请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旧纸盒,提问:

  1.你带来的纸盒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

  2.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有什么特点

  3.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怎么样的

  幼儿边观察,边自由交流。建议幼儿每数一个面标上一个数字(从“1”开始按顺序标数字),标上数字后,观察有几个面,每个面是怎样的。

  三、初步感知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1.拆纸盒

  师:“请小朋友把纸盒拆开来,看看纸盒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儿拆纸盒,互相交流纸盒拆后的样子。

  2.纸盒还原

  请幼儿把纸盒还原,并讨论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把纸盒变回原来的'样子吗”请个别幼儿演示,大家反复练习。

  讨论:“平面的纸是怎样变成纸盒的”

  3.了解粘合面的作用

  师:“大家找一找,刚才写的数字都在哪里,除了有数字的面以外,还有其他面吗这些没有标数字的面刚才躲在哪里有什么用”(重合、粘贴、封口)

  四、尝试做纸盒

  1.教师示范用旧挂历纸做纸盒。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

  3.请幼儿把做好的纸盒送到“纸盒厂”。

  延伸活动

  把有关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在自选活动中继续操作。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无论从目标的制定、教学具的选择还是过程的组织都体现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环境教育特点。首先,废旧纸盒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也是较多的废弃品,幼儿平常只是看或用纸盒子而没有去动手做过纸盒子。让幼儿拼拆旧纸盒,既能让幼儿较直观形象地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而且能让幼儿在玩中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废品可以用、可以玩、可以为我们服务。因此,用纸盒子进行教学能取得一举两得的作用。其次,用旧挂历做纸盒子,既美观、不易破碎,又节约了纸张。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所用的旧纸盒、旧挂历都是幼儿从家里收集来的,这些本来都是扔在垃圾堆里的废弃物,现在发挥了这么大的用处,因而活动中孩子们玩得很专注。整个活动提供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满足了大班幼儿喜欢交流的特点,在拆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又巩固了知识,做纸盒再一次满足了幼儿的动手欲望,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5 的实际意义和5与4 的关系,懂得5 是由5个1组成的。

  2、认读和书写数字5.

  教学准备:1、各种水果卡片

  2、数字及圆点卡片

  3、小松鼠及松果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谜语

  皮儿有红也有绿,长在树上真美丽。

  味道酸甜又可口,营养丰富人人爱。

  (苹果)

  师:苹果属于什么?

  幼:水果。

  师:瞧!老师这里有几种最常见的水果。

  (教师举水果卡片,幼儿说香蕉、橘子、苹果、桃)

  师:小朋友们喜欢它们吗?

  幼:喜欢。

  二、游戏《按数取物》

  师:现在我们利用这些水果卡片和数字卡片做个小游戏,好吗?

  幼:好!

  师:抽到几就拿几个一样的水果。

  最后一张卡片为5的圆点卡片,按数取物。

  三、认识5

  1、 师;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5。(教师出示字卡5)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看5像什么?

  幼:像秤钩。

  师:秤钩是干什么用的?

  幼:卖菜。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好,和老师一起说,5像秤钩能卖菜。

  2、教师讲5的写法

  师:数字5它也有家,它的家就在田字格里。它在家是怎样待着的呢?现在小眼睛仔细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师:伸出小手,在空中和老师一起写5。

  师:现在找一找自己身上什么是5 个?

  幼:手指、脚趾

  3、手指操 《五指歌》

  四、5与4比较

  师:瞧!小松鼠们在这呢!现在小松鼠的肚子好饿呀!谁知道小松鼠喜欢吃什么?

  幼:松果。

  师:老师这有几个松果,谁想发给它们?(松果4只)

  师:小朋友们出现问题了,谁多呀?谁少呀?

  幼:松鼠多,松果少。

  师:松鼠是几只?

  幼:5只。 教师板书5

  师:松果有几个?

  幼:4个。

  提问:5比4多几?

  4比5少几?

  4添1是几?

  5去1是几?

  五、教师讲《小松鼠》的故事。

  小松鼠的故事

  三只小松鼠,在葡萄藤上发现夏天留下来的最后一串葡萄。这串葡萄一共整整有20颗葡萄。

  小松鼠们,围着这串葡萄,做 了一道算术:他们三个再加上妈 妈,一共四个,分20个葡萄— —

  “每人五颗!”小松鼠们高兴的喊起来。一只小松鼠上前取走了五只还很青的'葡萄,它说:“吃了酸葡萄,妈 妈就能吃上甜葡萄了!”又一只小松鼠上前取走了五只比较小的葡萄,它说:“我吃了小葡萄,妈 妈就能吃上大葡萄了!” 另一只小松鼠上前取走了五只有点破的葡萄,它说“我吃了碎葡萄,妈 妈就能吃上好葡萄了!” 就这样,三只小松鼠为它们的妈 妈送上了五颗最熟、最大、最好的甜蜜蜜的葡萄。

  六、幼儿练习书写数字5,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6的组成是基于5以内的组成之上的。我利用6朵花出现的不同特征,将6朵花分为两份,一方面培养孩子的观察判断能力,一方面也总结出6的5种分法。在这一阶段孩子初步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由于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常常会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借助于孩子操作图片进行教学,为孩子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基础。

  二、说目标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活动的一些要求我将本次的目标设为以下几条:

  1、能根据花的不同特点如:经脉、花瓣、颜色、大小、叶子的不同给花分类,注意每次分的时候要把整个一起分。

  2、老师的引导下探索组成的规律,知道6有5种分法,在写的时候按照数字排序可以减少分法的遗漏。

  3、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乐于探索数字的规律。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6的5种不同的分法。

  难点:在操作过程中按照花的不同特征给花分类,知道每一次都要合起来在分。

  四、教学过程

  一、给花朵分类

  在幼儿的观察中认识6朵花的不同特点。根据每一部分的'两种特点给6朵花进行分类。分的时候教师要讲明白是将6朵花按两种特点分完了再合起来,然后再分。在操作过程中我让孩子将分好的结果记录在纸上,这样孩子的操作才有总结性的分析。在交流的时候也能通过自己的记录纸验证自己操作过程的正误。

  二、花转换成点

  由分好的花转换为点,这个过程是将实物概括为数字的一个辅助,由实物过渡到对应量的点最后到数字孩子们在这样的思路中更容易理解6的分合式是怎么样演变过来的。

  三、用数字列出分合式

  点到数字对于孩子来说就比较简单了,整个过程层层深入,孩子的兴趣也被调了起来。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很轻易地总结出6的分合。

  四、总结分合式中的规律

  孩子们从2的分合一直学到到6的分合,但是对于其中存在的规律只有少数部分孩子能察觉。为了让孩子在写分合式的时候更方便,教师让孩子观察数字间存在的规律,引导幼儿说出数字的排列规律是12345,54321,分合式左右两个数字位置互换总和不变。孩子们在观察中提高了探索数字间规律的兴趣。

  五、游戏

  游戏是用轻松的方式对本次活动的巩固。教师将6朵花藏掉几朵孩子根据出示的花的数量说出具体藏掉的朵数,这是已知总数和分数算出另一个分数的数学推理。孩子们在游戏中心情愉快,对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教案:

  6的组成(数学)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花的不同特点如:经脉、花瓣、颜色、大小、叶子的不同给花分类,注意每次分的时候要把整个一起分。

  2、老师的引导下探索组成的规律,知道6有5种分法,在写的时候按照数字排序可以减少分法的遗漏。

  3、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乐于探索数字的规律。

  活动准备:

  花朵大图和小图、分类的大图和小图、点子图、每人两个盘子、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花朵

  教师直接提问:我手里有什么?有几朵花?

  他们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回答出示标记图。

  师:6朵花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请小朋友根据这6朵花数一数每一种花有几朵,把6朵花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把答案写在一张纸上。

  二、幼儿操作

  小朋友们回到座位上,每人取一份花朵根据纸上的标记记录下每种花有几朵。

  三、交流

  师:请写好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上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根据花的花瓣分有…朵是圆形的,有…朵是三角形的。

  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将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的标记上。

  四、花转换成点

  1、出示由点表示的分合式

  师:如果我用6个点表示6朵花,那么6朵花中分出来的1朵圆花瓣的花和5朵三角形花瓣的花怎么来表示呢?

  2、幼儿上来继续填写

  3、幼儿一起读一读:“6个点可以分成1个点和5个点……”。

  五、用数字列出分合式

  1、师:如果我用数字6表示6个点,那么接下去怎么用数字来表示分出来的点呢?

  幼儿上黑板写一写,引导幼儿一起读一读。

  2、数数6有几种分法。

  六、总结分合式中的规律

  师:我们观察一下黑板上写好的6的分合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数字的排列规律是12345,54321。

  两个部分数有交换的现象。

  七、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

  我手里有6朵花,现在我藏掉几朵花,你们猜猜我藏掉几朵花。

  小朋友根据6的分合说出答案。

  游戏多次进行。

  师:课后,我们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玩玩这个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一)活动材料的科学性与层次性

  1、操作材料丰富、多功能性

  分类材料选用生活中孩子经常使用的、熟悉的吸管,虽是普通的9根吸管,却涵盖了按颜色、粗细、长短、能否变形、有条纹与没条纹、尖头与平头等等多种分类概念。用纸板将透明瓶分隔,既物化了抽象的分类概念,又能呈现分类的结果,方便检验,从而克服了数学教学活动不易检验的难题;

  2、操作材料富有层次性

  通过逐步递增吸管数量,增加分类的特征要素,从而加深幼儿操作的难度,帮助幼儿在多次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建构了分类的概念。

  (二)活动过程的'操作性与递进性

  整个活动设计从“幼儿的自主学习”出发,将多种操作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四次小步递进的分类环节,让幼儿经历了“观察分析——初步建立单种方法分类概念——感知多种分类方法并尝试记录——巩固分类经验”的学习过程,从而在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中建构了多种分类的概念。

  另外,活动过程中力求把幼儿推在前面,每一个环节都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观察、去建构知识经验,重视每个环节的检验与评价,根据幼儿的学情来梳理概念和提升经验。

  【活动目标】

  1、探索按吸管的不同特征进行多种分类,积累分类的经验。

  2、尝试运用简单的标记记录各种分类的方法。

  3、乐意参与吸管分类的探索活动,感受分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类吸管若干、分类瓶、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观察吸管,发现不同的特征。

  (1)吸管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结

  2、第一次分类,初步建立分类概念。

  (1)幼儿操作,将5根吸管进行分类。

  (2)交流与梳理分类经验:各种方法的呈现与检验。

  3、第二次分类,感知多种分类方法并尝试记录。

  (1)交代新任务:多种方法分类,并用简单的标记做记录。

  (2)幼儿操作,将9根吸管进行分类。

  (2)交流与提升分类经验:多种分类方法的呈现以及记录的展示;

  4、展示与检验,巩固分类经验。

  (1)小结与梳理各种分类方法。

  (2)将末次分类情况展示在相应的区域,集体观察、检验。

  (3)小结评价,提出下次分类活动的任务。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11-16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1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17

大班数学教案12-1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9-2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9-27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