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0 09:33:1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品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精品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根据偏旁认读字义,读写汉字。

  2.积累词语。

  3.练习口语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熟读汉字,据拼音认读。

  1.根据偏旁知道字义。

  钢铜铁钉 金字旁,与金属相关。

  被裙裤袄 衣字旁,与衣服相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正音。

  4.说说你还认识哪些字是根据偏旁知字义的。

  二、填空。

  1.学生试口头填空,比一比谁填得多。

  2.同桌互相交流。

  3.评议。

  4.学生把填的词语写下来。

  一只(鸭) 一个(杯子) 一把(米)

  一块(玻璃) 一条(河) 一盘(菜)

  三、读一读词语。

  1.看清字形,自由读。

  2.同桌互读。

  3.领读、齐读。

  四、“读读背背”。

  l.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帮助读准字音。

  3.交流,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

  4.背诵。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选择一件小事,让同学们合作完成。

  2.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

  3.体会合作的意义。

  二、口语交际。

  1.想一想你在平时跟别人合作的事。

  2.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在头脑中理清头绪。

  3.在小组内讲这件事。

  (注意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

  4.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5.全班交流。

  (1)指名说。

  (2)评一评。

  (你认为他们哪件事做得好,谁的事生动,有条理,有意义。学生在班内发言)

  三、展示台。

  1.分组轮流说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

  哪个小组停下来就表演一个节目。

  2.同学分组说谚语,看谁知道的多。

  单元后记:

  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沟通、交流、合作、对话、分享、团队精神,这些观念渐渐深入人心。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主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教学时,我注重了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在教学时,我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惊奇( )封闭(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闪耀( )

  4、抄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六)学习课文第二到三段

  1、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2、学习第二段

  3、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4、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5、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解释。

  (2)教师点拨理解。

  7、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

  8、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

  9、教师口述,引入情境: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10、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11、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

  12、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七)学习第三段

  1、过渡: 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讨论交流。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4、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⑴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⑵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⑶……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⑷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⑸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五、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

  2、背诵课文。

  3、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举行赛诗会。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语文七色光三”中安排了4项内容:“练”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运用实践中区别“她、他、它”的用法。“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一首优美的小诗,鼓励学生熟读并背诵下来,更鼓励学生在课后再多读、背这样的诗。“知识窗”中介绍了几个特别的日子,告诉学生还要记住父母的生日。“听”的训练,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倾听,了解短文内容,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象,讲故事。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一理念。根据单元主题设计的相关语文学习活动“语文七色光”,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多途径,突出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课内外的沟通、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及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毖嵴确使用人称代词。

  2蓖ü反复朗读掌握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激发学生积累诗歌的兴趣和愿望。

  3比醚生了解并记住几个特殊的节日,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4蓖ü听故事培养学生的听记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

  结合本单元“关心、帮助他人”的主题和学生的实际,建议采用以下的方法。

  1痹⒘废坝谟蜗分小R导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有趣的活动和生动的情境中,认识语言、积累语言,开阔视野。

  2币孕∽楹献鹘涣鞯姆绞剑读一读,背一背,说一说,想一想,演一演,使学生在尽情享受快乐学习的同时,既能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达到同学间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

  1.读一读这3句话,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议一议每句话中应填哪个“tā”(她、他、它)?(提示学生区别“他、她”时,可根据字的偏旁识记,而“它”的字形结构是与人无关的,所以在表示除人以外的其他事物时,用“它”。)

  3.照样子,互相说几个这样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诗歌《摘星星》。

  2.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同桌互相练习背一背。

  5.延伸知识:像这样的小诗你还会吗?

  6.布置学生课下再搜集这样的小诗,准备好后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

  三、知识窗

  1.读一读。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都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一说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分别是哪一天,你给父母过过生日吗?

  4.说一说今年的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是哪一天,在小组里互相说说你想在这些节日里为他们做点什么。

  5.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特别的日子,该怎样做?

  四、听

  1.看图,仔细听录音,想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2.再听录音故事,说说胖胖的小手都为家人做了什么。

  3.想一想,兰兰长大以后,这双小手还会帮助家人和别人做哪些事情?同桌互相说一说。

  4.小组内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并分角色演一演。

  5.指名讲故事,表演。

语文教案 篇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二能力训练点

  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三德语渗透点

  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二解决办法

  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

  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刀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

  (二)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 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 理解生字。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3. 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 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让学生读。

  5. 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周桥的什么?

  2. 小组讨论交流。

  3. 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周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 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周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⑴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周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使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⑵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

  ⑶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板书:既……又……】

  ⑷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⑴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⑵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

  ⑶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⑷投影忠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⑸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六)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1)赵州桥在()省()县。赵州桥也叫()桥,它是()朝石匠()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又()。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预习第3自然段。

  预习提纲: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描写了几种龙的姿态?

  (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话的第2

  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⑵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⑶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是最精美的。)

  ⑷作者只描写了3幅是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版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的一样。)

  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3、造句练习:参加,而且。

  (四)总结、扩展。

  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⑴朗读全文。

  ⑵背诵2、3自然段。

  ⑶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⑷学习生字的字形。

  七、作业布置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查字典理解生字词

  八、板书设计

  桥长

  雄伟

  桥宽

  没有桥墩

  赵州桥 坚固 一个大桥洞 创举 既……又……

  4个小桥洞

  有的

  美观 精美图案 有的 所有的真像活了一样

  还有的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涵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3、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一句话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再现“摇桂花”的情景,感受“摇花乐”,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所说的那句话的真切含义。

  教学模式(或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虽然现在漫步校园,我们已经闻不到那阵阵诱人的桂花香。但是今天我们将继续跟随作家琦君的脚步,一起回到她的童年,与他共同迎接这一场姗姗来迟的(桂花雨)——————齐读课题。

  二、精读感悟

  师:作者喜欢桂花不仅因为桂花很香,更难忘的是摇桂花时的情景————————板书:摇桂花。

  那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摇桂花呢?

  师:光想还不行。摇桂花还有讲究呢!

  ①以香为突破口,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先听老师读第二自然段,同学们找一找这段话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师:谁能通过朗读把这迷人的桂花香传递给大家。

  师:沁人心脾的花香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来,让我们再次沉浸在桂花香中———生齐。

  引读:这么好的桂花,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多可惜啊,所以桂花成熟时就应当……

  ②紧扣摇花乐,学习第三节。

  师:同学们,那浓郁的桂花香让作者非常喜欢,而童年时代摇桂花的情景更是让她难以忘怀。

  师:下面请一个同学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余同学找出一个最能概括作者摇花时感受的字。

  师:一个“乐”还不足以体现作者全部的快乐,要细细读文章才能领会这种快乐。

  下面请同学自学第三自然段,我给大家一些提示。

  1、品读摇花乐

  ⑴“这下我可乐了……使劲地摇”

  师:那你觉得自己最想读好这句话中的哪些词?为什么?

  学生读词

  师:听出快乐了吗?何不加上些动作表情去读一读?自己先练练吧。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成果。

  ⑵“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好香的雨呀!”

  师:同学们这句话写得美吗?如果要把这种美感读出来,你认为要读好哪些词

  “纷纷”“满头满身”从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作者也被这样的`美景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赞美到————————(引读)

  师:这里作者把()比作雨,而且是()的雨。这是为什么?

  师:说得太好了,别说作者,甚至连我们大家也会这样喊。

  师:这么美的景色不看太可惜了,还是去看看吧

  师:看完后,你最想说什么?

  来,就让我们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吧。

  2、学习请求摇桂花这部分

  师:摇桂花真是趣味无穷,可我获得这次机会还真不容易,必须得到母亲的同意。

  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请第一小组的同学读一读这句话。

  师: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谁能读出作者这种急切的心情呢?

  评议:

  师:那母亲是怎样说的呢?

  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做母亲,一位同学做孩子,我读旁白来共同完成这个对话

  3、再次感受摇花乐

  就这样一天,两天……五天……十天……终于,母亲同意我摇桂花啦,我的高兴劲就甭提了,来,再把这份快乐融入摇桂花中,读——“这下我可乐了……”

  师:此情此景父亲也被感染了,于是他诗兴大发,口占一绝———————————————(引读)

  a学到这里你对于父亲的这首诗,你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懂?

  b理解了以后,请你再去读读诗,看看哪些字词让你体会到了父亲的快乐?

  师:是啊!连做梦都因桂花而香甜,难怪父亲会这么快乐。

  ③引读第四自然段

  桂花摇落以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接着往下学,等到桂花摇落以后,—————————(引读)所以作者有了这样的感受——————(引读)

  师:从这句话当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体会情感

  ①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情感

  师:说得太好了。桂花给人们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后来作者移居他乡,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每次从外地回来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女声引读)

  师:学到现在,你认为母亲留恋的仅仅是桂花和桂花香吗?

  师:那他留恋的是什么?(板书:思乡情)

  所以以后每次我从外地回来,不管带什么,母亲总会这样说——————————

  (多媒体演示)1外地的水再甜,()。

  2、外地的橘子再红,()。

  3、外地的人再亲,()。

  4、外地的环境再舒适,()。

  师:同学们都说道母亲的心坎里去了。让我们再来读读母亲的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②学习第六自然段,升华情感

  师: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母亲难忘,我更难忘所以每到这时,我总会—————(引)

  ③、回归课题

  师:同学们,桂花雨是美的,是香的,小时侯,它带给我的是无穷的快乐,而如今我远离故乡,它带给我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再读课题。

  四、拓展延伸

  ①背诵古诗

  师:其实古今中外还有很多关于思乡的诗作。你能回忆得起来吗?

  ②课后作业

  学习文中的表达,写写自己童年的往事。

  打开记忆的宝库,搜寻思乡的古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下册教案01-31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风筝》教案11-23

语文园地教案04-11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掌声》教案11-19

【精选】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