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03 14:57:1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公鸡手偶1个

  教师用大挂图一套(4张)

  幼儿用小挂图一套(4张)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有表情地讲述。

  通过自由排图讲述,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引导幼儿通过仔细准确地观察,了解罔片内容,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排图讲述故事。

  活动过程

  1.感知理解讲述内容。

  (1)手偶表演引入课题。(教师在

  黑板后,模仿手偶小公鸡讲话)

  “小朋友,你们好,大家都认识我吗? (认识)我是谁呀?(小公鸡)今天我来咱们大二班做客,大家欢迎我吗?(欢迎)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呢!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就请谢老师拿给大家看吧!(教师拿图片给幼儿看)就是这本画册《小狐狸》,非常好看,你们想看看吗?(想)我现在就翻给大家看,(教师翻书,假装将画册掉在地上)哎呀!画册掉在地上了,顺序也乱了,内容也弄得一团糟了,怎么办呀?(请幼儿自由讨论后得出结论:自己排图讲述)

  (2)出示打乱的图片,与幼儿一起仔细观察,了解画面内容,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小鸡怎么了?狐狸干什么呢?

  2.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幼儿每人一套小图片)将幼儿分成六组,进行自由结伴讲述。在幼儿讲述时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到幼儿之间,可用插话的方法引导幼儿运用学过的词语、较完整的语句,有表情地说出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进行完整讲述,鼓励幼儿仔细倾听,找出与自己讲述不一样的地方。

  3.引入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完整讲述自己的排图故事,引导幼儿讨论、评价刚才讲故事的小朋友还有老师,他们哪里讲得一样?哪里不一样?从而帮助幼儿归纳出这样的认识:故事的'转折点在于狐狸的

  好坏。启发幼儿将注意力关注到发生冲突的角色身上。

  4.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1)教师通过情境表演,帮助幼儿迁移新的讲述经验。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引导幼儿通过自身体验,感知狐狸角色的变化所引起的故事结果的变化,注意启发幼儿运用刚获得的讲述经验。

  (2)延伸活动: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故事内容,给小图片涂色、排网,制作画册《新编小狐狸》

大班教案 篇2

  绘本解析

  《像狼一样嚎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莫卡是只温顺的狗,他和小主人米雪儿亲密无间,谁也离不开谁,直到有一天,莫卡看到一本关于狼的书,发出感叹:“狼自由自在的生活真是神气!”于是莫卡决定放弃宠物狗的身份,像狼一样生活……

  莫卡不就像我们的孩子吗?他们是如此的不安分,向往着自由自在、不受大人约束的生活。那么,就让幼儿跟着书本,跟着莫卡一起去闯荡,去感受自由,也感受挫折吧。故事的最后,莫卡回来了,和米雪儿紧紧拥抱在一起。小读者们看到这里,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相信这感同身受的经历,一定会让他们有所思,更有所悟。

  活动目标

  1、有自主阅读的兴趣与愿望,能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会根据内容翻到相应画面,并能跟随要求仔细观察。

  3、愿意与他人分享看到、想到的内容,敢于在众人面前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人手一本,电子书,PPT。

  经验准备:简单了解狼和狗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有趣的绘本,看!封面上有什么?

  幼1: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幼2:有题目,是“像狼一样嚎叫”。

  幼3:有一只小狗。

  师:这是一只叫莫卡的小狗。猜猜看,他会去干什么呢?

  幼4:他到山坡上嚎叫。

  幼5:他会走来走去看风景。

  幼6:他会出去找东西吃。

  (反思:一开始就让幼儿猜测莫卡接下来的举动,问题比较开放,创设出自由的表达氛围,幼儿都能自由畅说。)

  师:莫卡到底做了什么呢,小朋友们拿着书自己来看一看吧!

  二、自主阅读,分享交流

  1、幼儿自主阅读整本书。

  阅读前,教师提出自主阅读时的要求:一页一页轻轻翻,看完一页再看后面一页。

  2、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与理解。

  师:故事里除了莫卡还有谁?

  幼:还有他的小主人,一个小女孩。

  教师介绍人物关系:这个小女孩叫米雪儿,她是莫卡的小主人,也是莫卡的好朋友,他俩相亲相爱。

  师:你看到莫卡干什么了?

  幼1:我看到莫卡在跳舞。

  幼2:莫卡在找东西吃。

  幼3:莫卡他看了一本狼的书,他想过狼的生活,他跑出去了。

  三、重点观察,大胆讲述

  1、讨论狼的生活。

  教师出示绘本第4页的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师:莫卡想过狼的生活,那么狼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幼1:狼在草原上奔跑。(师回应:狼可以自由奔跑。)

  幼2:狼在抓野兽。(师回应:狼可以自由地捕捉野兽,当作自己的美餐。)

  幼3:狼在大声嚎叫。(师回应:狼还可以在月光下大声地嚎叫。)

  (反思:针对幼儿的回答,教师的回应突出词语“自由”,让幼儿强烈感受到狼的生活的自由自在。三张图讲完,教师将“可以……可以……还可以……”的句式嵌入幼儿的回答中,自然而然地丰富了幼儿的语言经验。)

  师:狼的生活真是自由自在,那莫卡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2、讨论莫卡在家里的生活状态。

  教师出示绘本第6页的PPT,引导幼儿对比前面的观察,感受莫卡生活的不自由。

  师:莫卡的生活自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幼儿仔细阅读画面中的细节,作必要的追问。)

  幼1:莫卡想去抓蝴蝶,可是米雪儿不同意。

  幼2:莫卡想吃肉骨头,米雪儿说,吃狗粮吧。

  幼3:莫卡要大声地叫,米雪儿对他说:“嘘,不可以。”

  教师小结:莫卡的生活一点也不自由,他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他好羡慕狼的生活。

  3、讨论莫卡刚离开家的生活状态。

  教师出示绘本第12~13页的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师:莫卡跑了出去,他终于自由了,他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瞧,他在做什么呢?

  幼1:莫卡在跑。(提醒幼儿能说得长一些)

  幼2:莫卡跑得飞快。

  幼3:莫卡跑得像飞毛腿一样。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其他几幅图中莫卡在做的事情:莫卡跳起来抓蝴蝶;莫卡一边唱一边跳;莫卡想在哪儿小便就在哪儿小便。)

  4、讨论莫卡在外面的遭遇。

  师:莫卡的新生活开始了,这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幼1:高兴。

  幼2:开心。

  幼3:兴奋。

  师:可是他马上就遇到了麻烦。他肚子饿了,他想去抓哪些小动物?你们找一找,在哪一页呢?找到之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反思:本环节教师不再出示PPT,而是让幼儿自己来翻页,幼儿会特别留意教师所说的画面内容,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之间的讨论与互动,有助于他们相互学习。)

  师:现在我有几个问题要问,第一个问题,莫卡抓了哪几种小动物?第二个问题,小动物们是怎么对付莫卡的?(请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幼儿来说)第三个问题,谁能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让能力强的幼儿来试一试)

  (评析:幼儿完整讲述时,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和别的小朋友说的不一样。于是有的幼儿用“第一次,第二次……”的句式,把四张图非常清晰地连接起来;有的幼儿发现了小老鼠挖的地道,用了“弯弯曲曲”等词语,也有的幼儿直接按绘本上的文字进行讲述……老师都予以肯定,因此,幼儿的回答相当丰富。)

  师:莫卡忙了半天,他什么东西也没有抓到。这时莫卡的心情是怎样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师:让我们从莫卡垂头丧气地走在路上的这一页(第18页)接着往下看,你们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5、体验重逢后的温馨。

  幼儿和教师边看边说,一直看到莫卡和米雪儿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莫卡和米雪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和你的朋友抱一抱,你有什么感觉?

  师:莫卡想过狼一样的生活,可是当它真的自由了之后,又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甚至遇到了危险,最后又回到了家。你想对莫卡说什么呢?

  幼1:莫卡,你赶快回来吧,米雪儿想死你了。

  幼2:莫卡,外面有坏人的,还是家里好。

  师小结:狗有狗的生活,狼有狼的生活,大家的生活是不一样的。自己家的生活是最好的。

  四、听赏故事,完整阅读

  师: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吗?这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一起完整地听一遍故事,一边听一边翻。

  教师播放电子书。

  师:“变坏一点儿也不好玩。”这句话你在哪里看到?在封底上呢。封底也有故事内容哦,我们看书应该从封面开始,一直看到封底,一页也不能漏掉哦。带上你的书,和小朋友一起去分享分享吧。

  (反思:教师结合封底很自然地提出看书要求——封底也要看,还引发了幼儿后续的阅读兴趣。)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绘本阅读活动,我想让幼儿主动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胆表达。所以在活动组织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绘本,发挥幼儿阅读的主体性。

  朱静怡老师说过,阅读绘本时,幼儿应“手不离书,眼不离图”。活动中,从座位安排到整个活动进行,书就在幼儿旁边,随时能看,随时能翻,从而较好发挥绘本的作用,带动幼儿阅读的主动性。

  2、合理运用多媒体,解决幼儿阅读的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中,我也合理运用了多媒体,将难点画面(比如狼的生活、狗的生活、莫卡找食时的麻烦等有多幅小图的页面)通过PPT予以展示,方便幼儿阅读与讨论,也解决了阅读中的重点。

  3、适当增加开放式提问,拓展幼儿的画面联想。

  活动中,我有意识地提一些让幼儿自由预测后面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的问题,比如一开始的提问“你猜猜,莫卡他会干什么呢?”到后面莫卡重新回到家,和米雪儿拥抱在一起时的提问“此时此刻,你想对莫卡说什么呢?”等等。在这样的阅读中,幼儿的不同感受得到了尊重,对绘本画面的信息及内涵的理解也更加丰富。

  不过,在幼儿阅读的自主性方面,我的放手还不够;另外,我主要关注绘本文字内容的理解。以后,还可以多关注画面色彩、绘画线条等方面的内容,让幼儿真正沉浸于绘本的阅读之中。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江南早春的天气,就象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白天的气温很高,到了晚上却又突然刮起大风来,气温也骤降。一大早小朋友们到了幼儿园,议论纷纷,彭娟说:我看见迎春花的花瓣被风吹到了地上;蒋紫堇说:大风把垃圾吹得到处都是,清洁工人又要重新打扫了;竟竟说:今天有点冷,妈妈又给我多穿了衣服……从孩子的话中,我发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带领幼儿来到户外去感受风,引导他们把有关风的内容与每天的天气记录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风的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在幼儿探究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研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关于风,幼儿无法真正了解它的形成,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通过实验来证明风的存在、风的大小、风的方向,甚至可以尝试着用常见的工具制造风。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遵循幼儿的探究过程,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充分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学会自主的收集信息(书上、光盘、网上,或问自己的家长),并自己想办法来解决一些问题。在一系列“探究风”的活动中,使幼儿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自己制造风;

  2、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周围事物和现象,在探究的过程中细心、专心,并以客观的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4、和同伴能协调配合,会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 幼儿每日记录天气预报,并着重关注风的.内容;

  (2)根据风力的不同,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和体验用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3)事先收集一些关于“风”的资料和知识,请家长予以配和

  2、物质材料的准备:

  (1)每组一块分类板:(如图)

  微风 大风 看 感受

  (2)吹风机、扇子、垫板、打气筒、纸板、书、气球、风车、鸡毛、棉花、小纸船等

  (3)笑脸与生气的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过几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天气情况。那么,谁来向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两天的天气情况呢?(幼儿发言)

  教师:谁说的好?为什么?他们说了哪些内容?(幼儿回答)

  二、感受发现风的大小

  教师:在关于风的记录里,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讨论)

  风级说明了什么?(风有大小,风力也不同)

  这两天是几级风?(幼儿回答)风级小的是微风,级数大是大风

  在微风和大风里,你都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幼儿发言)

  (出示分类板)请幼儿将自己的图画记录进行归类,要求幼儿之间互相讨论后再分类

  幼儿归类、集体检查

  教师:风有风级,不同的风级表示风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究判断风的方向

  教师:今天是北风,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到户外观察、感受)

  教师:你是怎么用自己的方法来判断风向的?(幼儿发言)

  风有方向,风的方向叫风向

  四、尝试制造风的方法

  教师:风能和我们做游戏?谁有好办法让活动室里有风?

  (幼儿动手操作产生风的方法)

  五、讨论风的利弊

  教师: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制造了风,那你们喜欢风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收集有关风的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风。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江南》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是一首采莲歌。歌曲曲风活泼,意境欢快,歌曲内容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也形象地体现了鱼儿逗戏莲叶的情景,易于幼儿理解。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江南》描写的情景,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活泼快乐的意境。

  2.区分并交换角色,通过捉小鱼的游戏,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熟悉《江南》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用肢体动作表现《江南》的情景。

  活动难点:

  区分并换角色,连贯游戏。

  活动准备:

  音乐《江南》,黄、绿、蓝三色标记;幼儿学过古诗《江南》。

  活动过程:

  一、用肢体动作表现《江南》景象

  1.回顾古诗《江南》。

  提问:古诗里写了谁?他们在干嘛?

  2.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鱼和莲叶嬉戏的情景。

  3.尝试在身体的不同方位表现莲叶。

  二、鱼戏莲叶

  1.教师示范鱼戏莲叶的动作。

  提问:鱼儿做了哪些动作来逗戏莲叶的?

  2.幼儿当小鱼,教师当莲叶尝试表演鱼儿逗莲叶的动作。

  提问:莲叶做什么动作的时候小鱼来逗莲叶?莲叶睁开眼睛的'时候小鱼怎么样了?

  3.教师扮莲叶,幼儿当小鱼完整表演一遍。

  4.师幼换角色,表演一遍。

  三、游戏:鱼戏莲叶

  1.小黄鱼逗戏莲叶。

  提问:哪一句的时候找到朋友的,哪一句的时候摆出莲叶造型的?

  2.分别请带绿色标签和蓝色标签的幼儿当小鱼各游戏一次。

  四、游戏:捉小鱼

  1.讨论捉小鱼的玩法。

  2.尝试张网、收网游戏环节。

  3.完整游戏一次,提问:老师在游戏结束时说了一句什么话?

  4.通过教师:“小黄鱼回去,小绿鱼出来”等指令交换游戏角色分别请小绿鱼和小蓝鱼完整游戏1次。

  延伸活动:

  思考: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用来交换角色?

  小百科:《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内容:秋天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中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2、理解词语:随风飘荡、饱满、沉甸甸。

  3、运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活动准备:图片 录音 彩笔和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你们看到的秋天是样的?

  2、秋天有些什么?

  二、欣赏诗歌

  1、幼儿完整欣赏教师的配乐朗诵,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2、提问:

  (1)诗歌里说秋天是什么样的?

  (2)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段?

  3、出示图片,再次有感情的朗诵,帮助幼儿理解词语并学习短句。

  4、提问:

  (1)秋天,白杨、梧桐、枫树换上了什么颜色的衣裳?

  (2)美丽的落叶在空中怎样?它们像什么一样?(理解词语:随风飘荡)

  (3)为什么说秋天的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象?(理解词语:饱满、沉甸甸)

  (4)诗歌中把落叶比作什么?蚂蚱、蟋蟀都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

  三、再次欣赏诗歌

  1、幼儿再次欣赏诗歌,可以跟着录音机轻轻地朗诵。

  2、幼儿边看图片,边跟着老师朗诵。

  3、提问:你觉得诗歌中哪些句子很好听?

  四、画秋天

  幼儿一边欣赏诗歌以便将自己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附: 秋 天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阵阵秋风吹呀吹。

  白杨、梧桐换上了黄色的衣裳,红红的枫叶正漂亮。

  美丽的落叶随风飘荡,像红蝴蝶,黄蝴蝶在跳舞一样。

  迎着秋风开放的菊花,放出阵阵清香。

  看:蚂蚱蹦蹦跳跳,蟋蟀蛐蛐叫,

  好象在对小朋友说:“快,快,快到田野里跑跑!”

  秋天的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象。

  颗颗稻谷闪金光,朵朵棉桃开口笑。

  粒粒大豆多饱满,沉甸甸的果子压得树枝弯下了腰。

  摘下又红又大的苹果,

  送给农民伯伯和阿姨。

  啊!丰收的秋天多么好!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幼儿记录卡(一)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记录卡(二)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科学活动,体验和同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2、能运用工具搬运水,感知水具有流动性、水会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形态等特点。

  3、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水盆(装上约2/3盆的水)、大水桶、没底没盖或扎有许多洞的矿水泉水瓶、塑料膜、大小不同的瓶盖、布质疏松的小布袋、各种扎有大小洞的小包装袋、海绵。

  (2)皮筋、剪刀、胶布、毛巾、拖把,记录表,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和瓶子,水管,塑料布等。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双手抓不住,用嘴存得住。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谜底:水)

  2、出示各种盛水工具,引发幼儿猜想。

  师:我们用手抓不住水,如果想把大水盆里的水运到大水桶里,有什么办法呢?"

  (1)两两交流:我有什么好办法?

  (2)教师出示各种盛水工具。

  师:"这些工具哪些能帮助我们把大水盆里的水运到大水桶里?"

  3、幼儿实验,教师观察指导师:"用这些工具来运水,看哪组想出来的方法最多,运水最快?"

  (1)提出活动要求一桌一组玩运水游戏,与他人合作,不争抢工具。

  小心不要把水撒到身上。

  实验完工具要放在规定的位置,用毛巾把桌子擦干净。

  听到音乐结束实验。

  (2)幼儿实验。

  引导幼儿记录本组所用的运水方法。

  4、交流讨论

  (1)请各组派代表介绍运水方法。

  (2)提出质疑并讨论:为什么有的组运水的速度比较慢?

  (3)教师小结: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运水的`工具有洞,运水的时候水会从洞里流出来。

  5、引发问题,拓展幼儿探究师:"可以怎样改造这些漏水的工具,使我们在运水的时候不把水洒在地上?"

  (1)小组讨论:可以怎样解决漏水问题?

  (2)小组改造漏水的工具

  (3)开展运水比赛,教师重点观察每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效果。

  (4)交流分享:你们组是怎样解决漏水问题的?

  (5)教师小结:运水时要选用没有洞或缝隙的工具,或者将洞或缝隙堵住,水就不会流出来了;不要装得太满,否则容易将水洒出来;有适合运水工具和办法,要耐心细致地去完成,才能把事情做好。

  活动反思:

  通过让孩子们猜测、尝试来验证哪些东西能够搬水,哪些东西不能搬水,目标的达成比较好。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边玩边思考,在玩水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逐一尝试,慢慢找到自己的答案。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地位,使幼儿在玩的同时了解一些科学现象,掌握一些知识技能。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3-27

【精选】大班教案07-22

[经典]大班教案07-20

大班的教案01-10

(精选)大班教案07-30

[精选]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经典)07-30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