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

《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

时间:2024-04-07 17:58:0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欢迎阅读与收藏。

《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

《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整理和复习中初步感悟整理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3.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接着复习有关数的运算。(板书课题:数的运算)让同学想一想,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数的运算。

  学生经过回忆答出: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

  (2)加、减法的.估算。

  (3)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4)有余数的除法。

  二、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

  1.复习口算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教科书136页第8题。学生抢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复习估算

  出示教科书131页第2题。375+287526-339

  教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有办法吗?(估算)指名两人说出估算的结果,集体订正时,说估算过程。

  指出:估算时,要把每个数看成跟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口算,这是估算的方法。

  3.复习加、减法的笔算

  教师:如果我们还想知道精确的结果,又该怎么办?(笔算)

  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教师:看着黑板上的竖式,小朋友想一想,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当学生有了想法后,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时应留出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经过讨论,小组统一认识,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估计会有以下说法:

  (1)首先要书写认真,相同数位对齐。

  (2)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3)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下一位相加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

  (4)计算三位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上借“1”当“10”,和这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经过讨论交流,全班统一认识。

  4.巩固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现在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完成教科书136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了,下面有两道填空题,会填吗?

  出示教科书132页第5题。

  学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

  教师:有不同意见吗?你能根据这两句话列出算式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时,指出列出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强调: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可结合两道填空题加深理解。

  三、综合练习

  1.教科书103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科书105页第16、1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2

  教学内容:

  教科书98-99总复习第5、6、7题,102-103练习第十八第3、4、5、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能力。

  过程与方法:

  借助学具的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富有思考的习题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最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总复习第5题的'口算卡片、第7题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练习纸一张。

  教学步骤:

  一、复习口算:

  1、师拿出装有口算卡片的纸盒,随意指名上台口答。

  2、出示练习十八第3题。

  (1)13连续减2:13、11、、、

  (2)15连续减3:3、15、、、

  生读题并解题。

  3、指名学生上台汇报结果。

  4、出示练习十八第4题、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二、复习加、减混合计算

  1、出示43+20-7=62-9+11=

  生上台计算并说出运算顺序。

  2、出示总复习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复习用数学解决问题。

  1、多媒体课件演示总复习第7题。

  学生观察思考。

  2、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概括图意。

  3、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分组计论提出数学问题并一一列在纸上。

  4、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交流。

  5、多媒体出示题目(1)蝴蝶和蜻蜓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蜓有多少只?

  生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6、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

  生--用减法计算。

  7、师:“为什么用减法算?”

  生:因为要求蜻蜓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8、出示题目(2)有蝴蝶8只,蜻蜓16只,蜻蜓比蝴蝶多几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算?

  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

  生:蝴蝶比蜻蜓少几只?

  师:为什么也用减法算?

  9、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解答。

  10、出示练习十八第6题。、

  学生读题并解答。

  11、出示练习十八第7题。

  生分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四、本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加减法的意义,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表现得真不错。

  五、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复习

  (1)13连续减2:13、11。

  (2)15连续减3:3、15。

  43+20-7=62-9+11=

《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3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等。(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练习二十五的第8、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正确地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权单位。

  2、能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知识梳理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进行引导、归纳。

  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三、要点复习

  1、面积与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或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

  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坝,然后教师出示面积概念。

  幻灯出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物体表面"学生可以理解,对于”封闭图形"教师可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如: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

  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教师取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边长。问:要求这一周的长度,是计算面积吗?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简单换算。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8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地积单位进率:l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面积计算。

  出示图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校对。

  完成后,让学生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四、课堂活动

  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

  请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结果填在表中,然后再进行测量和笔算。最后将测量并计算的结果与估算进行比较,看看误差多少。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五第8、9题。

《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4

  第二时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09页的第3~6题、练习二十六的第5~9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

  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能够比较顺利地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

  1、做第108页的第3题。

  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再出示第2小题,也让学生说说怎样脱式计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练习机会。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做,先审题,再填空、可以让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够按图示的每一步计算正确就可以了。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对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找出原因并改正。

  二、复习应用题

  1、做第108页的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然后让学生改变题目的问题,口头改编成一道两步应用题。

  2、做第108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让学生改变第三个条件口头编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改编,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口头改编的应用题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如:

  (1)一个粮仓存小麦85吨,存大豆60吨,存的玉米比小麦和大豆的总数多38吨,存玉米多少吨?

  (2)……总数多38吨……

  (3)……存的.玉米是小麦和大豆的总数的2倍、……

  (4)……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多38吨。……

  (5)……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少38吨、……

  3、做第109页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分析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画出线段图加以说明。

  然后让学生把问题和已知条件调换,变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改编后,可以再让学生说一说线段图怎样改,再解答出来。

  三、作业

  练习二十六的第7~9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第21题。

【《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相关文章:

《总复习》教案03-08

汉语拼音总复习教案02-14

汉语拼音总复习教案3篇03-10

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04-05

拼音总复习教学反思04-10

《雪儿》第二课时教案08-26

《观潮》第二课时的教案03-07

《白鹅》第二课时教案03-01

《早》第二课时教案03-01

《丰碑》的第二课时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