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7 10:23:3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7篇【精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7篇【精选】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和zhichishi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及其四声,认准字形,读音准确。

  2、学会声母zh ch sh r与单韵母a e u的拼音以及zh sh与介母u韵母的三拼音。

  3、能正确地直呼音节,要求发音正确,声调准确,声音响亮。

  4、能正确地书写本课学的四个声母。

  教学重点

  1、正确区别声母与整体认读音节。

  2、准确拼读(或直呼)三拼音。

  教学难点

  准确区分整体认读音节和声韵相拼的音节。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的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课上要看一看谁能够把学过的看图本领用到今天的课上,学会新的知识。

  一、打开书看图1用比较的方法学习zh和zhi

  板书:zh zhi

  问:1、谁能根据图上小女孩的动作读出字母的`音?

  讲:前一个是声母zh,后一个是整体认读音节zhi。

  老师或学生领读。

  集体学读。

  2、比一比今天学的声母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应当怎样来记?

  (以前学的声母都是单个字母,今天学的声母有两部分是z和h组成的。图中的左边小凳子像z,右边椅子像h,合起来是zh。)

  3、再比一比zh和zhi有什么不一样?

  (整体认读音节zhi比声母zh多了一个i)

  讲:整体认读音节zhi有四个声调可以直接给字注音。

  板书后练习四声zhī zhí zhǐ zhì

  二、看图2用比较的方法学习ch和chi

  (方法基本同图1)

  1、根据图上小男孩的动作读出字母的音。

  2、区别声母ch和整体认读音节chi的音。

  3、区别记忆ch与chi的形。

  4、练习chi的四声。

  课中休息:练习z c s的儿歌与新的知识进行区别。

  三、看图3用比较的方法学习sh和shi

  1、根据图上的狮子读出字母的音。

  2、区别声母sh与整体认读音节shi的音。

  3、区别记忆sh和shi的形。

  4、练习shi的四声。

  四、利用图上的太阳学习r和ri

  1、太阳也叫“日”,把日的音平读就是r,大点声音就是ri。

  2、根据图中小苗的样子记住r的形再记住ri的形。

  3、练习的ri四声。

  五、指导书写

  1、zh ch sh是用两个字母组成的,书写时注意把字母挨得紧一些不要分家。

  2、r的写法: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顶端留一点小尖起笔往右写一小弯笔。

  注意:zh ch shr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要与平舌音z c s进行区别,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板书设计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学过的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用卡片打乱顺序读声母。

  2、用卡片读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

  3、用卡片读四声。

  二、练习zh ch sh r与a e u的拼读,尽量直呼。

  板书:

  方法:1、请较差的学生拼读。

  2、请较好的学生直呼。

  3、请一般的学生学着直呼。

  三、练习三拼音

  方法:1、拼读音节复习三拼音的方法。

  2、借助字音读准音节(桌、说)。

  四、看图读音节(见书p16、竹子、喝茶、柿子、日历图)

  方法:1、看清图上画的是什么?人物要看清动作。

  2、看图下的拼音,先看清整体认读音节,再看清拼音音节。

  3、根据图意尽量直呼图下音节。

  五、直呼训练(见书)

  zha zhe zhi ri

  cha che chi

  sha she shi

  re ru

  方法:1、按竖着的顺序读。

  2、横着的顺序读。

  3、不按顺序读。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一)请同学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6段,结合1、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 “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 、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语文教案 篇3

  小狮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懂得父母本事再大,也不能一辈子依赖父母生活,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及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父母本事再大,也不能一辈子依赖父母生活,要学会自立.

  3.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不依赖别人、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人.

  教学突破:

  通过播放《狮子王》片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戴头饰分角色表演中,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其口头表达及表演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动物中谁森林之王吗?它为什么能被封为森林之王呢?(板书课题:小狮子)

  2、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自由的读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学不认识的字。

  3、学生汇报:通过自学,你认识了什么子?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认识的?

  学生认读词语:狮子、懒洋洋、晒太阳、练功、原来、饭来张口、一辈子、享福、劝告、依赖、必须、凭着、滚、咬、何必、抬起头 (指名认读——学生领读——齐读)

  4、生字游戏

  二、熟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标明自然段。

  2、小组比赛读课文,请学生当评委。

  3、课堂评价

  1)、两人一组拿生字卡片,相互测试。

  2)、练写田字格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认读词语:狮子、懒洋洋、晒太阳、练功、原来、饭来张口、一辈子、享福、劝告、依赖、必须、凭着、滚、咬、

  二、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狮子?说说你的理由。

  2、四人一组交流交流。

  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词语来形容这只小狮子:懒惰、知错就改、勤奋、聪明、听话、自立、真正等)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拨:(主要是围绕“知错就改”和“真正”这一主题来展开学习)

  (1)小狮子刚开始有什么表现?他为什么不练功?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理解“饭来张口”

  (3)分角色读课文1——6自然段。

  (4)后来,小狮子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呢?

  (5)女同学读狮子妈妈说的话。

  (6)联系课文理解:什么样的狮子才是真正的狮子?

  5、课外延伸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真正的小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呢?

  6、课堂评价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看读得怎样?是否能背。

语文教案 篇4

  一、能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学习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二、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和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感知整体

  (一)揭示课题。

  (二)了解学生学习起点。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说说课文大意。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板书:总分总

  二、解读特点

  (一)根据课文前阅读提示,交流学习任务之一: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学生默读,标画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这是略读课文,可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深入读书,边读边思考,标画语句,记录感受。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看到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成长轨迹。]

  (二)教师引导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1、亲近大拇指的特点

  (1)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不美。

  (2)感受性格。

  找出具体描写最肯吃苦的词。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

  用朗读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围绕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

  板书:姿态和性格

  2、亲近其它四指的特点

  以第一人称我是食指(或中指、无名指、小指)选其一来介绍它的.姿态和性格。

  3、适时指导朗读重点语句,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抓重点语句理解文本,使得词语有了温度,文字有了内涵,文本有了意蕴,引领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和写作特点不再是那么苍白。而学生无拘无束的以第一人称来介绍手指,更让明理时语文味亦能香飘飘。]

  三、升华启示

  (一)自主研读学习任务之二: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把感受写在句子的边上。

  2、全班交流。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手指一样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举例说明。

  (二)阅读链接《手》

  1、初读材料,了解大意。

  2、说出你的启示。

  [设计意图:利用课内的时间补充《手》的阅读,渗透比较阅读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激发学生感受同是启示性的文章,但不同内容、不同写法的内涵和魅力。更体现了教师促成学生与文本、与其它同学交流互动的个性情感、语言的发展。]

  (三)进行快乐练笔。(选择一题)

  1、搜集一篇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的文章;

  2、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样生活中普通的事物。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4、学习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会。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结合实际谈所受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的文化,出现了一系列著名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书法家米芾,了解一下米芾小时侯学习书法的故事。

  二、出示预习提纲

  看到题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内容呀?(米芾是怎样学书法的;他有什么好的方法;他是怎样练习书法的……)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读书吧。

  三、展示汇报交流

  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一会在小组中解决。

  2、指名读课文。目的:检查自学情况,纠正生字读音。

  米芾私塾字帖一沓一袖琢磨捋铭记

  目瞪口呆夺眶而出心领神会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那你们觉得米芾小的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呀?(刻苦、认真)

  四、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米芾是个刻苦练字的孩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己按要求默读思考。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3、大声朗读画出的语句。

  同样是米芾,私塾先生和秀才不同的教学方法,却是他有不同的收获,从秀才身上他悟到了什么帘子的诀窍?

  现在,我们班在学校的倡议下练字,说说你们现在的字有进步吗?(没有)能说出没有进步的原因吗?今后有什么打算?

  五、悟道理、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六、1、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完课后的体会,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2、运用秀才说的窍门练习写一写今天学的这两个生字。

  板书设计:

  米芾学书

  刻苦

  不只动笔,还要动心;

  不但观形,而且悟神。

  课后反思: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很投入,而且围绕重点交流、讨论、展示,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观察、用心感悟,才能有所成就。但想要让学生投入的学并有侧重点的话,老师课前的备课很重要,尤其是框架问题的提出尤为重要。

  语文百花园六

  教学目标:

  1、区分音形相似的字,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3、懂得交朋友的重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4、通过阅读平台中的短文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通过能说会道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

  6、通过笔下生辉,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难点:写一件自己受到委屈或使别人受到委屈的事。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的简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谁的花朵开得最鲜,开得最艳!

  二、展示交流

  1、汉字真有趣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画,它们有什么不同?再读读泡泡框的内容,你能说说图画的意思吗?

  (2)请同学们看看第一幅图画,比较图画和相应的字体,你发现了什么?第二幅图又是怎样的呢?

  (3)(板书:即既)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不同?

  1)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这两个字,谁能为这两个字组词呢?

  2)你还知道哪些形近字的造字过程呢?说一说。

  2、读一读,体会带点词的意思,互相说一说。(出示)

  这是妈妈给我买的鞋,可结实啦!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不结实。

  玉石经过琢磨( zhuó ó ),变得更加光华美丽。

  米芾认真地琢磨( zuó )字贴。

  锅里的水沸腾了。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

  3、积少成多

  同学们,你们喜欢格言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组。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藏族)

  骑快马的,感觉不到路远;朋友多的`,感觉不到困难。(鄂伦春族)有朋友的人,像草原一样宽广;没有朋友的人,狭窄如同巴掌。(蒙古族)

  智慧不凭年龄凭心灵,友谊不在一时在平时。(维吾尔族)

  (1)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格言出自不同的民族,而且与友谊相关的。)

  (2)谁能说说每句格言的意思?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2、阅读平台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我向奶奶学语言》,边读边想,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短文,思考:奶奶的话好在哪里呢?小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3)学生读文,讨论交流汇报。

  (4)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提出来共同讨论。

  三、检测反馈

  1、这节课,老师在与同学们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真正的友谊,还懂得了学习语言的好办法,你呢?

  2、查阅资料或上网搜集更多有关友谊的格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又要和你见面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二、分项训练

  1、能说会道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一位同学丢了一支和你同样的一支钢笔,他责怪你私自拿了他的东西,你受到了委屈,心里会怎样呢?(难过)再比如,你走过有果皮纸屑的地方,没有弄清楚情况就批评旁边的同学不讲社会公德,使别人受到委屈;后来知道不是他乱扔的心里又会怎样呢?(内疚)

  (2)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受到委屈或委屈别人的事,确定自己最想说的内容。

  (3)不论是你受到了委屈,还是你委屈了别人,该怎么办呢?

  (4)学生讨论解决的办法,教师适时出示泡泡框的内容。

  1)我要把自己受到委屈的事情说清楚。

  2)向别人说明情况,不要着急,要有礼貌。

  3)向别人道歉,态度要诚恳。

  (5)确定好了自己要说的内容,又懂得了表达的方式方法,就先说给你小组内的同学吧!

  (6)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进行评价。

  (7)教师小结: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了委屈可以向别人解释,委屈了别人要向别人道歉。

  2、笔下生辉

  启发谈话,揭示主题

  (1)在“能说会道”中,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受到委屈或委屈别人的事情,现在就把这件事写下来。

  (2)习作内容:

  写一件自己受到委屈或者使别人受到委屈的事,并写一写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然后写一写自己是怎样向别人解释的,或者是怎样向别人道歉的。

  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提出习作要求:

  (1)在众多的事情中,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

  (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要写出自己当时的真实心情。

  (3)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动评一评:组员之间互阅,互相品一品,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说具体。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通过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说得好,而且写得也真实、感人。你觉得自己又有了那些进步呢?说一说。

  2、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课后反思:

  学生在训练中积累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百花园六作文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又要和你见面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二、分项训练

  1、能说会道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一位同学丢了一支和你同样的一支钢笔,他责怪你私自拿了他的东西,你受到了委屈,心里会怎样呢?(难过)

  再比如,你走过有果皮纸屑的地方,没有弄清楚情况就批评旁边的同学不讲社会公德,使别人受到委屈;后来知道不是他乱扔的心里又会怎样呢?(内疚)

  (2)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受到委屈或委屈别人的事,确定自己最想说的内容。

  (3)不论是你受到了委屈,还是你委屈了别人,该怎么办呢?

  (4)学生讨论解决的办法,教师适时出示泡泡框的内容。

  1)我要把自己受到委屈的事情说清楚。

  2)向别人说明情况,不要着急,要有礼貌。

  3)向别人道歉,态度要诚恳。

  (5)确定好了自己要说的内容,又懂得了表达的方式方法,就先说给你小组内的同学吧!

  (6)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进行评价。

  [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侧重是否把事情说清楚了,是否有礼貌,态度是否诚恳。]

  (7)教师小结: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了委屈可以向别人解释,委屈了别人要向别人道歉。

  2、笔下生辉

  启发谈话,揭示主题

  (1)在“能说会道”中,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受到委屈或委屈别人的事情,现在就把这件事写下来。

  (2)习作内容:

  写一件自己受到委屈或者使别人受到委屈的事,并写一写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然后写一写自己是怎样向别人解释的,或者是怎样向别人道歉的。

  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提出习作要求:

  (1)在众多的事情中,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

  (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要写出自己当时的真实心情。

  (3)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动评一评:组员之间互阅,互相品一品,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说具体。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通过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说得好,而且写得也真实、感人。你觉得自己又有了那些进步呢?说一说。

  2、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3、在“笔下生辉”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让学生弄清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什么?从哪些方面写?(2)引导学生写印象最深的事(3)引导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先介绍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写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还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后,你是怎样向别人解释的,或者是怎样想别人道歉的。

  (4)作文的题目自己拟定。

  教学反思:

  学生在习作中,能够抓住题眼,弄清了本次习作是写什么,从哪些方面写。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各种不同的句式

  3、抓住体现文中人物性格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4、体会文中故事的主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句,弄懂文章大意,理解“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教学难点:课文的翻译及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朗读,背诵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世说新语》二则的《期行》导入,指导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言而有信, 为课文学习打好基础。

  2、明确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步骤方法。

  二、上课形式

  1、读,对学生进行指导朗读,扫除读音障碍,争取熟读成诵。

  2、译,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大意。

  3、复述,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质疑探究

  1、这则短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2、从两人两次行为,看出二人性情如何?

  3、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要让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四、拓展延伸

  1、评价华歆与王朗谁优谁劣?

  2、通过《割席绝交》这个故事再评华歆。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10个生字,会区分使用多音字“分”的两种读音。

  2、学生从整体感受出发,抓住感受品词析句,读中感悟、反复品味,从而享受语言的熏染、习得语言、发展语感。

  3、受到同一桩事可以各有道理,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抓住感受点品词析句,读中感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花的美丽会让我们留恋忘返,树的伟岸会让我们赞不绝口,你见过哪些树呢?你们见过榕树吗?(介绍榕树)在小树子家的门外有一株老榕树,但围绕这株老榕树发生了两件有趣的事情,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读课文,要求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情。读后回答:“这株老树”指的是什么?它长成什么样子?学生再读课文,并用笔画出描写老榕树的句子。文中写到它和许多老榕树一样盘根错节、根深叶茂,但又说它古怪,什么叫做“古怪”呢?(学生回答)文中是怎样描写它的古怪的?想象一下这株老榕树长成什么样子,并用笔把它画一画。

  围绕着这株老榕树,发生了哪两件有趣的`事呢?(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

  当第一位旅客看到这株老榕树时,他是怎样做,又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并划出重点地语句。齐读第一位旅客说的话。

  这株老榕树使第一个旅客想起了那些坚强的人,不禁想它致敬。可是当第二位旅客看到这株老榕树时,他是怎样做,又是怎样说的呢?(学生朗读)

  对同一件事情,却有不同的看法。“究竟听哪一个人的才对呢?”你们能回答小树子的问题吗?默读课文,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看法。

  (三)扩展

  假如你见到这株大榕树,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四)总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优秀教案02-04

语文下册教案01-31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有关语文的教案03-07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母鸡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