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5-13 07:59:3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角色表情,理解各角色的心理活动。

  2、观察画面细节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推理。

  3、体验阅读的乐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独木桥、《过独木桥》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让幼儿体验过独木桥

  1、师:小朋友,在河的对面准备要播放电影了,你们想去看吗?我们怎么样过河呢?

  2、分享过独木桥时的心情。

  二、学习读本

  封面:

  1、会有多少动物来看电影?

  2、会有哪些动物来看电影呢?

  第一页:

  1、小鸟拿着喇叭会对小动物们说什么?

  2、谁会第一个走过去,为什么?

  第二页:

  1、小蛇现在在想什么?

  2、小鸟会对小蛇说什么?

  3、小蛇过桥后会坐到在哪个凳子上?

  第三页:

  1、小鹿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

  2、你觉得小鹿会安全过桥吗?为什么?

  3、下一个过桥的会是谁?

  第四页:

  1、青蛙是怎样过桥呢?他这样过桥会发生什么事?

  2、青蛙能安全过桥吗?

  3、下一个过桥的又会是谁?

  第五页:

  1、青蛙去哪里了?

  2、大象过桥了吗?

  3、他过桥的时候是轻松的还是紧张的?

  4、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大象会坐在哪个位置上?

  6、接下来是谁过桥?

  第六页:

  1、袋鼠妈妈过桥的时候害怕吗?袋鼠宝宝怕不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袋鼠妈妈过了桥应该坐在哪个地方?

  3、青蛙现在在哪里?他还能回来看电影吗?

  第七页:

  1、犀牛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他在想什么?

  2、袋鼠妈妈坐到哪里去了?她的小凳子刚才是在这个地方吗?她为什么要换位置?

  3、小青蛙还能回来吗?

  第八页:

  1、青蛙为什么不坐着看电影?

  2、小鸟也来看电影,你帮他们找个位置吧。

  三、为读本起名字

  四、幼儿过独木桥离场

  教学反思

  1、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主,而且活动的趣味性也吸引幼儿能积极参加,虽然活动的材料不是很丰富,但却能够让幼儿沉浸在游戏的快乐。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积极性很高,能自觉的遵守纪律,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活动,当然,还有极少个别幼儿有胆怯,不敢参与活动的`想法,但最后,通过耐心引导,最终还是参加了活动。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因为我是带班老师,所以对本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的,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个征都有一定的掌握,所以能够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由教师示范,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而且再设计一些环节,比如,在过独木桥时会遇到障碍物等,而且还可以考虑到,针对胆子比较小的幼儿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的快乐中。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对于一些有趣,好玩的事特别的感兴趣,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相对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在满足幼儿喜爱游戏的心理下,发展幼儿在动作协调能力,以及极少个别幼儿不够大胆的情况加以引导。

  小百科:独木桥,拼音dúmùqiáo,比喻困难危险的路程。

中班教案 篇2

  中班美术手工活动《五彩石》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启发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3、让幼儿学会装饰石子。

  活动准备

  1、区角活动中的各种石子

  2、彩笔、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听故事《五彩石》,导入课题。

  二、基本部分:

  1、与幼儿交谈:“小朋友,故事听完了,故事中有美丽的五彩石,你们愿不愿意拥有这样美丽的五彩石,”(愿意),引起幼儿兴趣“现在老师给你们画石子,自己做一个《五彩石》”,好不好?(好)

  2、现在先请小朋友们拿起你面前的小石子,看一看,它们长什么样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它们像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装饰这些小石子呢?好,请看老师这里。

  3、老师教幼儿画石子的步骤:

  (1)选一颗石子,先观察外形,如:心形的可画桃子、草莓、胡萝卜等,椭圆形的可画小鸡头、小猫头、小孩头等,有角有棱的石子可画,小草、大树、小房子等。

  (2)观察好之后,可作画,用左手拿好石子,右手拿彩笔开始作画,作画时,必须把石子的全身都画满,不要只画一画,这样不美观。

  (3)画完后,要放在桌上晾干,不要把颜色给抹了。

  4、幼儿独立作画,老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能力差的`幼儿,老师要重复指导。

  5、老师设计一个主题,如,现在是夏天就以《美丽的夏天》为主题,分别让幼儿作画,分工有序,如,有画炎热的太阳的,有画夏天的水果的,有画水中的荷花的,有画大树、小草、小花的,有画小动物的等。

  6、展示幼儿作品。

  三、活动延伸:

  把幼儿的独立作品,放到区角中,用主题画来装饰自己的教室。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在《动物园》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对各种身边常见的动物有了亲密的情感和初步的认知。因此,教师选取了《小鸭嘎嘎》的歌曲为内容,设计了本次集体教学活动。

  《小鸭嘎嘎》是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是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它的特点在于:A段歌曲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曲的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第一遍的结尾由上行旋律推进,第二遍的结尾由下行旋律结束。因此,在设计上,教师将AB两个乐段分别创设为“我喜欢的小鸭”和“小鸭本领大”的两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学唱。教师将活动环节设定为AB两个乐段分开学习的方式。

  另外,幼儿已经尝试过了一些简单的歌唱形式,如:合唱、独唱、说唱等等,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粗浅经验。在次活动中,教师希望让幼儿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尝试分三组歌唱,在体验歌唱有趣和快乐的同时,了解一些接唱的简单要领。

  活动目标:

  1、在听听、唱唱、玩玩中感受附点节奏,并初步学唱歌曲《小鸭嘎嘎》。

  2、尝试用分组形式进行歌唱,体验和朋友共同合作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分组标志、吉他;

  2、ppt课件、《小鸭嘎嘎》音乐活动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鸭子欣赏媒体、引发兴趣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朋友,它是谁?

  二、小小鸭子呷呷叫

  1、完整感受、摘句练唱---重点:引导幼儿听辨附点节奏。

  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

  请你们来做我的'小黄鸭,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吧。(感受附点)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摘句练唱)

  2、添加象声词---重点:引导幼儿在句尾添加象声词。

  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能不能加上有趣的声音?

  教师小结:原来在歌曲中加上一些象声词,歌曲会变得很特别。

  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三、小鸭嘎嘎合唱队

  1、齐唱练习许多小黄鸭都来了,来了几只?

  我们也来参加合唱队吧!

  2、分组游戏---重点:师生一同寻找接唱的简单要领。

  有什么办法让小黄鸭分成三组来唱歌?

  我们也去和他们一起分组歌唱吧。

  活动反思:

  《小鸭嘎嘎》这首歌曲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歌曲内容生动有趣,富于表演,很适合中大班幼儿学习。

  这次活动也是一次游戏化教学教改模式的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理解记忆,学唱模式,将歌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游戏场景中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潜移默化的学会了歌曲,整个过程像是在玩耍,没有了教的痕迹。事实证明,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合幼儿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欣赏感知音乐,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孩子们的情绪是快乐的,态度是积极的,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中。

  这种游戏化教学模式更贴近《指南》的目标要求,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让幼儿在不断的感受与欣赏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表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指南》。

  我会把这次观摩示范活动做为起点,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使我们的游戏化教学更有效。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在倾听中了解谈话的主要内容,培养幼儿理解性倾听能力。

  2、懂得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幼儿掌握谈话的规则。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驴耳朵吗?请听故事《驴子的耳朵》。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豆豆的耳朵为什么会变成驴耳朵?

  故事总结:豆豆平时总用一只耳朵听别人说话,根本听不清楚别人说什么,就因为这样他长出了驴耳朵。小朋友们在听别人讲话的时,要认真用心去听,而且要听完整,这样才能明白说话的内容,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3、"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们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你们是怎样做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宝宝是怎样听爸爸介绍书包功能的`?

  (2)爸爸告诉宝宝应该怎样倾听他人讲话?

  (3)小朋友今后你会怎样倾听他人讲话?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宝宝没有用心听爸爸说话,结果什么都没听到,儒灵童教会宝宝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才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小朋友们上课时眼睛要看着老师,用心听老师讲课,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看图总结:小朋友们在听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认真的倾听对方说话,这样做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你也能学到很多的知识。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猜猜我是谁规则:请一个幼儿背对大家坐好,请其他幼儿走到他椅子后面,轻轻敲椅子背三下,坐着的幼儿问:"是谁敲我的门呀?"敲门的幼儿说:"是我,猜猜我是谁?"如幼儿猜不出,可再问:"你是什么人?"答:"我是你的好朋友。"猜对了,就调换幼儿,游戏重新开始。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听别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用心听。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活动反思:

  富于好奇心是幼儿的一大心理特征,当幼儿对某件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的时候,孩子的专注力甚至可以超越所有。在活动中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

  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活动的时间设置不是很合理。虽然各环节活动开展比较有序,孩子们对于手语的印象也比较深刻。但是如果在自由说手语的这一环节再充分的深入挖掘的话,则更能够保证幼儿有交流和调动反应的机会,这环节没有很好的实现师幼互动。因此,我会从这节有许多遗憾的活动中,反思经验教训,让同样的遗憾不再发生!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地、创造性地选择各种材料,大胆的进行制作和装饰。

  2、鼓励幼儿用制作的“壳”进行各种游戏,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的集体精神。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

  室外:铺上地毯,放置一些可以钻爬的活动器械。

  室内:将相同材料分两份分别放置两旁(便于幼儿取拿),中间为幼儿制作场地。

  2、材料准备:

  组织幼儿收集各种篓子、蛋糕盒、月饼盒等;与幼儿共同准备剪刀、各色的纸张、橡皮筋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他是谁,它们少了些什么?

  2、讨论:你想用什么材料来做?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背壳”。

  在制作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动手,与人合作。

  2、幼儿动手制作。

  3、用自己制作的“背壳”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评价,提出下次游戏的主题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把中国经典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传递给幼儿,让他们在最适当的时候阅读到最优秀的,感受图画故事独特的魅力。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水墨画的画面效果和四个小动物传递萝卜和友谊的温馨画面却会让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故事的语言和节奏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节奏感,适合目前中班年龄段的幼儿进行阅读。

  【活动目标】

  1、体验伙伴之间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

  2、在倾听、观察、讲述和表演中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发展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表现力。

  3、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中小兔子、小猴、小鹿和小熊的出场顺序并能进行简单的讲述和表演。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在倾听、观察、讲述和表演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伙伴之间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

  难点:记住故事中小兔子、小猴、小鹿和小熊的出场顺序和故事中的重复性语句,尝试运用肢体语言和简单的'道具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图画书《萝卜回来了》和ppt课件;

  2、场景道具:布置小兔、小猴、小鹿和小熊的家,萝卜、花生、南瓜和红薯模型;3、幼儿围半圆坐一圈。

  心理准备:事先将图画书《萝卜回来了》投放在阅读区供孩子们自主阅读。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画书,观察封面,引出故事。

  提问:看看封面上有什么小动物?是什么季节?让我们来听一听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展开

  1、教师运用ppt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画面,理解故事中小动物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

  (1)故事中都有哪几个小动物?它们是怎么给同伴送萝卜的?

  (2)为什么萝卜又回来到小白兔家了呢?

  2、教师和幼儿一起复述故事,学说故事中重复的语句:“天气这么冷,雪这么大,我要把这个萝卜给**送去。”

  3、布置表演场地,运用简单道具,邀请个别幼儿分别扮演小兔子、小猴、小鹿和小熊,表演故事《萝卜回来了》,提示幼儿表演出各个动物的角色特点。

  (三)延伸

  1、把图书放在阅读区,继续延伸阅读。

  2、将表演用的教具投放在角色区,幼儿可继续表演故事或创编。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中班教案 篇7

  《三只猴子》

  【活动目标】

  1、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的前三段。

  2、尝试分角色表演,体验并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一张,其中三只猴子可以跳动。

  2、图片八张。

  3、表演头饰:猴子三只、猴子妈妈一只。

  4、地面上用自粘纸贴出床的轮廓。

  5、医院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引导幼儿观察大背景图,了解歌曲第一段的内容。

  ①你看到了什么?谁会在上面睡觉呢?它会爬树的、瘦瘦的、喜欢吃香蕉。

  猴子到了床上会干什么呢?

  它是怎么跳的'?

  个别:谁来学一学猴子的样子。(表现出猴子的调皮)

  集体(站起来):我们一起来把猴子调皮的样子表现出来,比比哪只猴子最调皮。

  引导孩子观察三只猴子衣服颜色的不同。

  教师清唱: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③小猴子从床上掉下来,谁会来?

  看到小猴子摔在地上,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妈妈着急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谁来学一学。(个别)

  看到床上还有两只猴子,她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清唱:妈妈急得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

  集体(坐着学):我们一起来把妈妈的样子表现出来,看看谁最着急。

  2、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二、第三段。

  二、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逐步出示图片。

  你能和我一起把三只猴子发生的有趣事唱出来吗?

  唱的时候,你觉得哪句最难呢?

  化解难点:第二句十六分音符

  2、边做手指游戏边演唱歌曲。

  你想用小手玩“三只猴子”的游戏吗?

  情感处理:第一句高兴第二句痛苦第三句着急。

  3、边做动作边歌唱。

  4、教师清唱歌曲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第四段的氛围。

  床上还有小猴子吗?猜猜她们去哪里了?

  这间活动室哪里可以当作医院呢?

  三、尝试分角色表演,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1、三名幼儿扮演小猴子,一名幼儿扮演猴子妈妈,教师与其余幼儿演唱歌曲。

  表现出猴子的样子(调皮、但是表演时要懂得保护自己哦!),观察图片(颜色)的暗示,妈妈送小猴子进医院。

  2、幼儿分角色表演。

  现在所有孩子都表演了,谁唱呢?(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唱。)

  现在还是三只猴子吗?我们应该怎么唱?

  请你先想好,你想扮演穿什么颜色衣服的猴子,绿猴子第一个摔下去(黄衣服——红衣服)

  四、知道不能在床上跳,要学会保护自己。

  你们觉得歌曲里的这些猴子在床上跳着玩,安全吗?

  小结:我们不要在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做个健康的乖宝宝。

  五、结束活动。

  我们都知道不能学歌曲里的“三只猴子”了,等一会你可以把这首歌唱给别的朋友听,别忘了告诉他,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哦!

  幼儿儿歌中班教案篇二

  好伙伴(附儿歌)

  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重点: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难点:学习与伙伴友好相处

  准备: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

  2、小班小册2号挂图

  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2)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三、学习儿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

  (1)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集体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四、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找一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附:儿歌

  好朋友

  两只小狗见了面,

  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

  尾巴摇摇头点点;

  两个娃娃见了面,

  亲亲热热把手牵。

中班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可读性很强的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能够抓住孩子的心,让他们津津有味读下去。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相信幼儿的心灵也会有所触动。懂得有了目标,一定要不怕困难,付出努力的道理。

  幼儿分析:中班幼儿会在集体中发言,但是态度还有点拘谨,表达还不够流畅。他们喜欢用自身的语句将生活经验表达出来。能够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会用较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让幼儿迁移自身经验,知道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蜗牛与朋友的对话;

  2、知道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

  3/迁移自身经验,知道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的道理。

  附故事《蜗牛搬家》

  蜗牛住在池塘边的石缝里,周围光秃秃的'连个遮拦也没有,每天饱受风吹日晒之苦!只有阴天下雨时,他才从壳子里探出身子喘口气。

  一天,蜻蜓和蚂蚁来看蜗牛。蜻蜓说:"前边的小土冈是个好地方,那儿有密密的树林,有鲜花野果,林中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河……蚂蚁说:"我们和蜜蜂、蝴蝶、青蛙、蚯蚓他们都住在那里,蜜蜂采蜜,蚯蚓翻松泥土,蝴蝶传播花粉,大家快活极了!"蜗牛送走了蜻蜓和蚂蚁心里很高兴。他没想到,前边不远的小土冈是个好地方;也没想到蜻蜓他们过得那么快活。蜗牛打定注意,也想搬到小土冈上去住。

  过了两天,蜜蜂来了,蜜蜂说:"蜗牛我帮你搬家吧!"蜗牛看看头上的太阳,就有些犹豫了。他说:"今天我不能搬家,太阳光会晒着我的!"又过了两天,蝴蝶来了,蝴蝶说:"蜗牛我帮你搬家吧!"帮蜗牛搬家,蜗牛看看天上刮着风,就说:"今天我不能搬家,我这细皮嫩肉经不起风吹!"又过了两天青蛙来了,青蛙说:"蜗牛我帮你搬家吧!。这天下着蒙蒙细雨。既没有太阳又没有风,可是蜗牛说:"今天我不能搬家,天潮地滑,小土冈的斜坡爬起来很吃力的!"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来帮蜗牛搬家了。蜗牛的家一直没有搬成,天气越来越冷了,他总是望着小土冈,低声叹息:"只怪我怕这怕那,要不然,这会儿我也在那边过着愉快的生活了!"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发现硬泥和软泥、生泥和熟泥的不同特征。

  2、通过幼儿的探索与尝试,能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

  活动准备:

  生泥、熟泥、水、汽车、恐龙,水果等模型和图片、火柴棍、高粱杆皮、玉米皮花生壳等辅助材料、小围裙、小套袖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件小礼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幼:想

  师:出示泥做的各种水果,小朋友看,这些小礼物是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是用泥做成的

  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用泥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幼:想

  师:那在玩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幼:不能把泥弄到衣服上

  幼:戴上小围裙和小套袖

  二、幼儿自由选择泥块玩泥

  1、鼓励幼儿尝试泥的玩法,引导幼儿探索最基本的玩法,团圆、搓条、压扁。引导幼儿发现,在玩泥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观察要点:

  a、幼儿在玩泥过程中,玩了一会儿后泥会变硬,幼儿是否寻找解决的办法

  b、在发现自己捏的作品有裂口时,幼儿是否会选择其他的泥块

  组织幼儿讨论,泥变硬以后,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捏的作品有裂口?你捏的作品出现裂口后,你是怎么做的?把自己好的经验告诉其他小朋友。

  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幼儿总结出,泥变硬后,蘸上点水,泥就会变软。捏的作品出现裂口,可以选择摔熟的泥,这样,捏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有裂口。

  2、鼓励幼儿继续玩泥,在学习泥工的基本技法后,鼓励幼儿有所创新,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模型和图片来捏自己喜欢的形象

  观察要点:

  a、 看幼儿是否有创新的玩法,出现问题后,幼儿是怎样解决的

  b、 在玩泥过程中缺少什么时,是否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利用上投放的辅助材料组织幼儿讨论,刚才你是怎么玩泥的?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三、成功的快乐

  1、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捏的是什么,怎么捏的,向其他小朋友介绍经验。

  2、 音乐声中,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自评:

  本节活动,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我选择了农村的自然材料DD泥巴,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能快乐尽情地玩耍和探索,在动手操作中,发现了硬泥、软泥、生泥、熟泥的不同特征。遇到困难能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照片的基础上,会用橡皮泥表现人物的不同大小。

  2、利用辅助材料刻画、装饰人物的头发、衣服。

  3、在参观介绍的过程中,体验泥塑活动的成就感和快乐。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全家福的照片。

  2、人手一盒橡皮泥,每组一盒玩泥工具。

  活动过程:

  1、谈谈、说说:快乐的一家。引导幼儿拿着自己的照片,从家人的身高、体型、脸型、服装等各个方面介绍。

  师:今天,你们从家里带来了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一家呢?介绍的时候可以说说你爸爸妈妈的样子?

  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的家人,老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人物的大小关系,胖瘦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发型特征、服装的花纹。

  师小:刚才从小朋友的介绍中老师发现,小朋友的一家人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幼儿长头发幼儿短头发。每个人都长着不同的样子。

  2、看看、做做,在观察的基础上用橡皮泥表现人物的不同大小。

  (1)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人物的不同大小,探索分泥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要来做"快乐的一家",你觉得可以怎样用橡皮泥来表现"快乐的一家"呢?(讨论、交流)请你来试一试。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发现幼儿运用中出现的好方法。

  (3)交流: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好办法?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衣服是怎样的?

  (4)小结:原来我们家里的人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所以做出来的一家人是不一样大小的.。衣服上的花纹也各不相同,头发也是不一样的。

  (5)幼儿再次创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创作出不同大小的人物,并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3、在辅助材料的帮助下,装饰人物的花纹。

  师:照片上的爸爸妈妈都穿着美丽的衣服,留着好看的发型,让我们也来帮助他们穿上美丽的衣服,好吗?你想怎样给他们装饰呢?可以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自由交流)(教师示范)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工具和材料,请你们动手去装饰吧!

  4、展示交流,在介绍的过程中,体验泥塑活动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受。

  教师请幼儿将作品放在柜子上,集体参观,介绍,说说:那一幅是自己做的?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教师的引导,大胆地用动词进行表述、理解并学习运用了动词“拍”“跳”“打”“转”“揉”“撕”“敲”“抖”等,丰富了幼儿对动词的学习和应用,也有个别幼儿不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用正确的动词进行表述,需今后进一步的练习与巩固。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9

(精选)中班教案08-03

中班教案【经典】07-28

中班教案【精选】07-24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选)07-30

(经典)中班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