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学反思>《蜀相》《书愤》教学反思

《蜀相》《书愤》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19 07:42:4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蜀相》《书愤》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蜀相》《书愤》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蜀相》《书愤》教学反思

  设计教学简述

  这是一堂县公开课,准备的时间很充裕,备课也很精心,前后共上了三次,感觉各有千秋。

  第一次试上,班级是本校高一(6)班。老实说,选这个班级有些冒险,对高一的学生而言,比较阅读这样的两首诗毕竟有些难度,然而我又想,这是一个在文科上比较强势的班级,理解能力应该不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忐忑不安地走上了讲台。

  40分钟下来了,感觉很糟糕,同组老师给予如下评价。

  1、必修课和选修课没有明显的区分,设计思路按照选修课来设计的,可是课堂操作却更多的表现为必修课的模式。

  2、知人论世的方法指导不够妥当,不及时。

  3、名为比较阅读,但是比较的重点还是不突出,或者说比较的点还不够明确。学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思维不够活跃。

  4、关于不同表现手法的比较,不必单独作为一个比较点,毕竟“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上是一个难点,是学生最模糊的一个概念。如果他连这个概念都不明确,那么比较其不同从何而谈。

  5、课堂应该大胆放开,精简环节。

  基于以上建议,我修改了教学设计的某些环节。

  1、导入时让学生比较两个题目的异同,并猜测诗文的大致内容。

  2、删去了原设计中共同点的比较这一环节。

  3、赏析的主问题也由原来的“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换成“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抒发个人情感上的不同之处”。

  这样改除了刚才提到的“表现手法”是诗歌赏析的难点之外,我还考虑到,诗歌所有的技法其最终的指向都是情感。那么从情感出发再来把握手法等方面的问题,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

  修改之后第二次试上,感觉良好,同组老师给予很高的评价,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呈现,听课的老师一致认为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果在诗句的揣摩上再细致些,就更好了。

  第三次的上课,就是在第二次的教学设计上操作的。然而,课堂的呈现却出乎意料之外,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知人论世的方法指导没有落实到位,我虽然在预习资料里详细地介绍了诗人的生平以及诗作的背景,但是没有将资料充分的利用起来,在课堂上也没有用PPT呈现出来,这就导致学生对两首诗的“不同情感”的理解不到位。同时,“表现手法”没有单独设比较点,可是在这个班上课的时候,有很多学生能够理解两种表现手法的不同,可见,备课时对学情的分析还是不够到位。

  我的几点感悟:

  一、教学设计一定要有教材意识,要考虑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以及整个教材的编写意图。

  首先,《蜀相》《书愤》同处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之部”,所处的单元赏析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于是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运用“知人论世”等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第二,这是一本选修教材,是在高一、高二古诗文教学基础之上的提升教学,那么,课堂的呈现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于是,我设计将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赏析,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比较赏析的能力。单单从教学设计上而言,这堂课的设计是体现了课程意识,教材意识的。

  二、备课时还应该有学情意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堂的呈现是老师和学生双向活动的过程,如果仅有优秀的设计,却没有恰当的表达渠道,那么再精美的设计也只是空中楼阁,梦中乌托邦。

  第一次试上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造成了课堂上老师的“一言堂”现象,听课老师觉得索然无味,学生也觉得收获甚微。

  面对这个接受层次的学生,如果我将设计调整为重点欣赏《蜀相》,在深入分析《蜀相》的基础上,自学《书愤》,比较两首诗在歌颂诸葛亮功绩上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也许课堂呈现更紧凑,学生也会有根深的体会。

  第三次课堂呈现,仍然没有考虑到学情。第三次上课的班级,学生的总体水平是比较高的,那么我最初的主问题“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的设置,就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如果组织学生围绕这三个方面去探讨,课堂也许会更有序,环节也会更紧凑些,学生对两首诗的解读也会更全面,更深刻。

  第二次上课因为做了充分的预习准备,也兼顾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故而呈现效果比较好。

  三、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课堂机智,来应对课堂的突发事件。

  课堂机智包含两方面内容: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临堂发挥的灵感教学,即教师能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随机调整与课堂教学进展不一致的内容或节奏或教学方法,又是指教师能从容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以巧妙的手段予以引导、转化、淡化等恰当处理,将教学引向深入。

  我这堂课的呈现之所以不理想,和我愚钝的反应大有关联。上课伊始,解读《书愤》一题,一学生回答“看见书就很愤怒”,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也是一个展现教师教学机智的良好契机,但是我却直接将“书愤”的含义展示在了PPT上。这里如果灵机一动,将“书”的意义的演变大略地解释一下,学生就理解诗题的含义了。教学手段不够婉转,牵引的痕迹太过明显,这一点在课堂很多地方都表现出来。那种“雁过无声,风过无痕”的教艺境界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预想中学生会先提到两首诗的最后一联,然后我再引导学生体会这两句的不同情感,进而探究诗人不同情感的根源,这里就要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可是学生的回答直接就从表现手法入手了,和我预想的教学进度不一致,于是,我有点慌乱,课堂上有意无意地想要把学生引到预设的轨道上去,然而课堂是不可逆转,不可复制的。于是在慌乱的思维下,结束了慌乱的课堂。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的“求索”之途遥且艰。

【《蜀相》《书愤》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蜀相》教案02-17

杜甫《蜀相》教案09-16

高二《蜀相》说课稿06-30

《蜀相》教案15篇03-14

《蜀相》教案(15篇)03-14

《书愤》的教案03-14

《书愤》教案02-17

关于书愤教案08-26

《书愤》优质教案汇总07-19

《书愤》教案15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