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学反思>画教学反思

画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16 15:51:0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画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画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画教学反思

画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学习及认识各种基本图形宝宝,并用各种图形拼成一幅画;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将色彩卡纸剪成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

  2.糨糊、水彩笔或者油画棒;

  3.视频转换仪、视频素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的小手拍一拍(拍拍 拍拍拍),我的手指弯一弯(弯弯 弯弯弯),我的手指弹一弹(弹弹 弹弹弹),我的小手放放好(放放 放放好)。

  二、视频展示

  1.基本图形宝宝展示

  师:小朋友,首先复习一下上一节课我们学过哪些图形,我们啊,一起来看一看是哪些图形宝宝呢?

  提问:有哪些图形宝宝呢,看看小朋友都认识不?

  幼儿:有正方形宝宝、圆形宝宝、椭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半圆形宝宝、长方形宝宝

  师:小朋友回答得真是棒。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些图形宝宝啊!它们还会变魔术呢?它们在一起还能组合成更多的图片,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这些图形宝宝都变成了什么样的、漂亮的图画呢?

  幼儿:想

  2. 图形创意画展示

  师:好,小朋友,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图形宝宝是怎样变成一幅漂亮的图画的`。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这幅图片上都有什么啊?

  幼儿:小鱼

  师:那小朋友和老师一想来看看小鱼是用哪些图片组成呢?

  幼儿:三角形和圆形。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的棒,回答的很好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三角形宝宝都变成了什么呀?

  幼儿:小鱼的身子和尾巴。

  师:圆形宝宝变成了什么啊?

  幼儿:小鱼的眼睛。

  师:小朋友们真的太棒了,我们再来看一幅图,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幼儿:房子。

  师:那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房子都是用什么图形宝宝组合成的呢?举手回答。

  幼儿: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棒,也非常的聪明。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这些图形宝宝都变成了房子的什么呀?三角形宝宝都变成了什么呀?

  幼儿:房顶。

  师:长方形宝宝变成了什么呀?

  幼儿:门。

  师:正方形宝宝变成了什么呀?

  幼儿:房子的墙和窗户。

  3. 小朋友自己动手展示

  师:大家都非常棒!刚才老师给小朋友看了这么的图形组合的图。现在啊!老师想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跟老师一起制作一幅图形画。

  让两个小朋友上来拼图形。

  三、自主设计:我能行

  师: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图形宝宝,等会老师发给你们,你们用这些图形宝宝拼出一幅漂漂亮亮的画,小朋友们能做到吗?

  幼儿:能。

  1.发各种形状图形、白纸、糨糊;

  2.放音乐《形状变变变》,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幼儿身主设计,作画;

  3.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设计各种漂亮的图画;

  4.对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我真棒

  1.评出优秀作品。

  2. 表扬作出优秀作品的小朋友

  五、活动延伸

  1.通过复习,小朋友巩固及认识了基本的图形宝宝,掌握了一定的图形知识。

  2.通过组图活动,小朋友们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启发了小朋友的想象能力,培养了小朋友一定的创新能力。

  3.通过创意大比拼,简单图形的组合,下一节课,小朋友能拼出更复杂的更漂亮的图片来,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画教学反思2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五课《中国山水画》这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在这堂课上我严格地遵循《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点,针对八年级学生特点,采取让学生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通过欣赏来提高审美水平,提高欣赏水平。在这堂课上,我通过提问导入新课,问学生到过的自然风光最美丽的地方在哪里,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告知老师,他们到过庐山、黄山、九寨沟、桃花潭等等自然风光旖旎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回忆自然界美丽的山水风光,让学生产生乐于游山玩水,乐于欣赏大自然山水的愿望,从而导出新课,山水之美是我们非常喜爱并且憧憬的。接着,我问学生们想不想把自己心目中美丽的山水自然风光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给爸爸妈妈欣赏,显然学生们特别渴望表现出一幅幅美丽的记忆中的风景画,然后导出山水画这一主题。

  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山水画的浓厚兴趣,从而揭示课题——学画山水画。接着我讲授了山水画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山水画是在隋朝独立成科,当时山水画的开山始祖是展子虔,学生了解了中国画之中的山水画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国的国粹——中国画有个初步的认识。通过介绍隋朝著名山水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这一幅青绿山水画,讲解了山水画的一些表现形式,介绍了山水画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它同西方的油画风景有很大区别,为此我精心绘制了一副仿清代画家王原祁的《云山图》,并用油画描绘了一幅山村风景。通过对比这两幅画,让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以及油画风景,使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到了中国画与油画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了解中国画之中的山水画的特点,即意境高远,博大精深,注重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接着指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接着我又现场示范山水画之中的石头的技法,讲述了画山石所要用到的各种皴法,但是在讲皴法的时候,我只是用专业的术语来界定披麻皴、斧劈皴、卷云皴,而学生对这些皴法可能不很容易真正的掌握,在下一次的《学画山水画》这一课上,我就会告诉学生披麻皴主要描绘的是江南一带的'山,因为江南比较湿润,所以山上的泥土质地比较柔软,所以用披麻皴能表现山石柔软的质地,而北方比较干旱,山石多高大的岩石组成,所以质地比较坚硬,多用大斧劈皴来描绘,这样不仅仅能够更明确、更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披麻皴和斧劈皴的不同用法,还能使学生们了解到一些中国的地理知识,这样就能体现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这堂课上,我在时间的控制上没有做到完美,在导入的时候时间没有把握好,讲授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即描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以及中国画的魅力的时候花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时间紧迫了,在拿出国画和油画两幅作品让学生们欣赏比较的时间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这在下一次一定要改进,在接下来的教师当堂示范山水画中的石头的画法的时候,时间就显得有点紧了,以至于没能够一边仔细的示范,一边讲解,而是用很快的速度就把石头画完了,导致学生们在下面跟着练习画山石就显得有点找不着北了,这是由于前面在时间上的一个延误造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将会在美术课堂教学上逐步改进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不断地提高自身美术教学能力,争取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教学,充分地发挥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力的培养。

画教学反思3

  如何转变学习方式,以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为动身点寓教于乐呢?我想到了一个新的点子──块状编排。块状编排的灵感来自于语文园地的“我会读”,“我会认”,“我会连”,“我会说”……这些充溢了自信的标题激发了同学探求新知的愿望,为引导同学自主学习提供了充沛的空间。不难看出,“我会读”──“我的发现”──“我会想”──“我会写”,这四个学习块是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的学习链接。从把文本读正确,让同学走进文本与其进行对话,凸现一年级识字为重点的学习目标定位,到构建同学学习古诗的知识系统,引发同学以更高的学习激情投入到古诗诵读活动中去。把课上得有情趣必定会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当然,情感是在认识过程发生的,认识越深刻,情感体验也越强烈、越深厚。真正的学习兴趣是在知道一点、会一点的时候发生的,是在越来越明白、越来越会的过程中巩固、加强的`。

  所以,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地让每位同学取得他们他们能够取得的胜利,让每个人感受到胜利的喜悦──这比知识更重要!关注学情,紧密联系同学的认识实际,想方法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维护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发生学习发明的愿望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画教学反思4

  【课后反思】

  在这次的语言活动课组织中,我园的教师分别展示了她们精彩的一面,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这次的语言活动组织中,我设计的是托班《玩具家家》这一主题中的“宝宝看画书”语言活动,虽然是按照我的设计顺利完成了活动,但是想想活动的组织,对我来说确实是受益匪浅,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下面就针对这次活动的组织情况做以下反思:

  在组织这节课时,刚开始,我以出示气球来导入,引起宝宝的兴趣,确实宝宝对气球也非常感兴趣,再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中,我的语言不是那么自然的过度,好像有点衔接不是很好。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出示了一本大书,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提问给宝宝悬念,是宝宝理解书中的内容,宝宝们回答得也很积极,虽然在回答中有些宝宝语言不是很清楚,甚至回答的有些偏离问题,但对他们的认真态度我还是感觉不错的,在这个环节中我为了让宝宝掌握翻书的方法,在书的右下角贴上了红点,以便宝宝更清楚翻书的方法。

  在第三个环节中,并没有达到我想得那样。在这一部分中,我给宝宝没人分发一本小图书,让宝宝学着老师的样子学习翻书的方法,宝宝也许对这种自制的画书从来没有见过,有的宝宝并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还有通过宝宝的看书,我才知道我自制的画书还有些欠缺。当宝宝看完书把书送到书架时,宝宝都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并整齐地放好。

  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孩子们游戏时玩得非常高兴。并且我用小气球来奖励他们,宝宝们兴致很高玩的也很开心。

  总之,这节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对阅读感兴趣,大多数宝宝学会了正确翻书的方法,但还存在许多缺点和考虑不周的.环节,在语言和引导上有时不连贯。当然,每上一节课,我都感悟许多,学习许多,尤其是离不开那些评课的领导和老师们,她们的点评很有效,及时的让我了解哪些不足之处,哪些还仍然需要改进,以及优缺点的评价,好的需要继续保持,不足之处要多学习多锻炼,我相信在今后的活动组织中,将会登上一个展新的舞台,去展示新的自我。

画教学反思5

  《风是一位画家》是一片语言活泼,充满童趣的儿童散文。它以“风”为线索,按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描述,第一自然段总写风一年四季不停地画画。二至五自然段,分别按春天的东风,夏天的南风,秋天的西风,冬天的北风的顺序,描写了四季各不相同的美景。最后一个自然段有总写了风画出了四季美丽的景象。

  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风”比作一位画家,准确使用动词“染”“抹”“涂”“画”来表现风的神奇。采用不同形式的重叠词“滚圆滚圆”,“晶亮晶亮”,“呱呱叫”,“金灿灿”,“红红的”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特点,同时易读易记,可丰富学生的语言。

  在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孩子们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小草见它弯腰。”孩子们很快猜出谜底是“风”。在讲解本课生字时,采用加一加,换一换,数字加减偏旁等形式让孩子们很快就能记住这些生字,在学习“北”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容易把它写成“兆”,我就给孩子们说它们两个虽然是双胞胎,但是“北”很正直,就不会走弯路,所以里面也就不会有最后的一笔点了,“兆”就不同了。所以在教学时还应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在形近字中还应多下功夫,让孩子们区分开。

画教学反思6

  学生在欣赏时往往只于表面,所以在播放时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很重要。在欣赏本课鱼的时,我主要引导学生从“鱼的大小”、“鱼的形状”“鱼的花纹”、“鱼的颜色”等几方面进行欣赏,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可见中得到启发,从而画出更好的作品。

  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我始终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用适合儿童特点的言词,激发学生,吸引其注意力,保证教与学达成良好的效果,这也是我的教学所努力的'方向。

  不足之处:

  1、课堂结束之时,我始终感觉到,有的学生没有完成好作品,多数只画好了一条大鱼,其他的没画好,有的很慢连大鱼都没画好,画面还不完整等。

  2、在引导学生欣赏农民画《戏鱼》,学生可能还没真正理解到艺术于生活这个道理。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理念。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引导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学生通过体验、尝试、思考、讨论、交流、创作等活动层层深入,自主学习,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创作中表现自我,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另外充分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运用多媒体、范画,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气氛,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教学中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平等交流,教学互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本节课已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效果较好。

  思考: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好奇、好动是他们的特点。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需安排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我认为教师就要运用教学的机智、采用随机教学策略,特别是富有适合儿童特点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引导到有序的学习活动中来,使其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充分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运用多媒体、优美的范画、板书,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气氛,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发课内外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中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互动、玩中学,让学生充分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课堂教学做到张弛结合、气氛活跃,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心理及动手能力和谐并进。同时重视课堂知识的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各种方法表现鱼、制作鱼的装饰品,体现新课程发展性、生活性的理念。但由于教学过程中游戏环节的设置,课堂教学时间段难以控制,使迁移发散部分显得较为仓促。今后教学中,应注意收与放的安排。

画教学反思7

  这是我第一次执教习作的公开课,感受颇多,收获颇多。可以说一直是怀着忐忑和不安度过了这一个星期,备课的过程是艰辛的,磨课的过程更是痛苦的,但是当有一定的成效展现在大家面前时,又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习作教学一直是我常规教学中最薄弱的,平常也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孩子们说,指导怎样写,但是通过这次的培训或许给了以后的习作教学有了大致的方向。

  在第一次磨课之前,其实我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查了几十篇《秋天的画》的习作教学,但都不是很满意,但在这过程中慢慢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材料,为我自己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于这次是看图写话,在图的'选择上我也思考了很多——到底选哪幅图,选这幅图到底适不适合……

  通过两次的磨课,通过指导老师的意见,我也慢慢摸索到一定的方法,可以说引导他们写具体、按顺序完全没有问题,但如何点评他们的习作,指导他们修改还是我以后要不断提高的。

  或许是城北小学的孩子们真的特别的优秀,虽然我的引导,我的点评都不是很理想,但是孩子们地表现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听课的老师们也一致认为我的指导是有价值的,老师们也给以了大大的肯定。当然他们也提出了他们宝贵的意见,如怎样引导孩子按顺序地说一说图画上的景物,如如何指导孩子点评、修改等等,为我后续的修改做了很好的指导,感谢他们。

画教学反思8

  《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一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解放军战士生活的场景,激发学生热爱解放军的情感,并且从中培养学生学习把握人物比例动态的技能方法,画出解放军叔叔的肖像画。

  教学本课时我以多媒体为载体,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解放军的的生活情景和抗震救灾的动人场面。感受解放军的英勇气概,激发了学生的尊敬之情,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想动手表现尊敬的解放军叔叔的画。这时我再适时指导学生学习把握人物比例动态的技能方法,安排学生画出解放军叔叔的肖像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感觉画人物肖像画较困难,对于这一问题,我觉得技法指导上需要加强,特别是基础薄弱的一些学生,可以降低难度,组织一副关于解放军题材的作品。学生绘画时,还可以播放《咱当兵的人》、《说句心里话》等军旅歌曲,进一步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

画教学反思9

  下面我就两节课的不足之处重点谈谈,虽然准备得比较充分,但要在40分钟内上得精彩和出色,是有着极大难度的,尤其是高中美术课。

  一、缺少了学生能够动手的内容

  中学美术课,尤其是美术教材缺少让学生“手动”的教学内容,小学有了动手实践的内容,大学里也有相关部分知识,而在中学阶段却出现“断层”现象。一堂课40分钟下来,光凭师生言语上的交流,我觉得还是单一了一些。所以讲和练,基本上要分开课时进行。同时由于我校条件有限,没有专业的中国画教室,学生无法有真正的创作体验。

  二、学生表现不够大胆,学生评价还是不够。

  所以今后教学还是让学生多说,多讲。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别出心裁而有创意的课程设计,结合学科特点,营造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适时寻找教学契机和切入点,这些是以后每节课要认真努力的方向。

  三、教学语言不够精炼。

  课堂上,我自身能够体会到某些时候,遇到某些归纳的.地方,我自身语言上不是很连贯,不够精确生动。难怪俗话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加要注意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和精辟性。

  在经验方面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本课是教材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中国美术史中的价值很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本课的资料搜集应做最充分的准备。本课教学多方面搜集好的相关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增添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

  2、在注意对作品的欣赏的同时,培养学生鉴赏的正确方法和良好的习惯。中国画(花鸟)经典作品多,作品的知名度高,有些作品已在小学阶段接触过,许多报章杂志也有不少介绍。因此,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讨论归纳鉴赏的方法,美术的鉴赏特别要注意运用美术的知识、学术的语言进行评述。

  3、拓展对中国画(花鸟)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作一些探究性的思考和讨论,引起同学们对美术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画教学反思10

  我从备课开始就觉得:小学阶段到初一,我们就接触过国画。从一般技法表现讲,难以体现中国画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精髓。诗、书、画溶为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真谛。是“国粹”“国学”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外国人叹为观止的,因此我认为学生到初二,理应对我们祖国的伟大传统文化艺术有所领略。故我在这节课中多加了些课时,力求使学生了解“诗情画意”,并初步运用所掌握的绘画语言来依诗作《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这一课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化艺术之精粹──“诗情画意”。围绕着“诗情画意”就必须从诗与画两方面去带领(引导)学生领略先人的丹青、墨宝,玩味着古曲、寻觅着佳句;追寻着古人“渐入佳境”的“意思”,探究着今日的“诗情画意”。这样“全方位的” 品味与摹学,才能体味“江南才子”成就“诗情画意”的畅快之情。

  追求意境表现的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蜿蜒曲折,楼台耸立,船帆点点...让我们对画家对故土的对大自然的眷恋,和痴情,带给我们充满情趣,有独特意境美的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的追求。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时代的画家及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同时初步了解诗、画相互转换的过程与典型例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表述水平有所加强,也会对作品产生自己的见解,如何吸引学生到这个境界中来,在本课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中西方绘画的对比、对国画大师们作品的欣赏,展开积极的讨论,并对学生讲解有关本课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实施过程中,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拓展思维,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在课件中插入几首古曲,帮助学生理解画面意境。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通过节奏、旋律、音色完美的组合,能够感染欣赏者。

  总之,我认为要想让学生能真正“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师就必须“全方位”设计教案:即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画教学反思11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内容添画的联系;

  3、培养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 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

  难点: 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

  活动准备:绘画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设悬激趣,情境导入:

  1、(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2)、那么,你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

  (3)、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可千万不能偷看。猜:老师现在用手在干什么?(这时,教师在幻灯上很快完成手形画——鸡)

  2、(1) 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这是什么?哦,原来老师用很快的速度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你们喜欢吗?

  (2)、再看:这幅画有点象什么?

  对了,这位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画成鸡,这样画出来的画叫手形画。

  3、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画几幅有趣的手形画?

  4、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本领:(板书:手形画)

  二、指导点拨,由扶到放

  1、(1)请大家看:这幅画的手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①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

  ②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

  ③想一想(要变成鸡还要添上哪些东西?)

  ④添一添(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吗?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才你是怎样将这幅画画完成的?

  (3)老师把这四个步骤编成了一首顺口溜(出示)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念:“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 一添,小小手形变成画。”

  2、(1)除了能添成鸡以外,大家想:还能添成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2)那么老师把手反过来摆呢?倒过来摆呢?戴上手套再摆呢?左手摆?右手摆呢?(引导拓宽思路)

  (3)谁能摆出与老师不同的手形

  (4)学生自行添加尝试(师做简单评析)

  3、欣赏范作,了解构图知识

  三、激发创作,任务下达:

  ①动动脑筋,人人完成一组更有趣的手形画。举行“小聪聪”手形画比赛,看看谁的设计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组,共同完成,每人设计不同的手形画。)

  ②将自己的手形画作品贴到黑板上,举行手形画展览。

  ③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红星贴到你认为最好的手形画设计作品上。评选出手形画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

  四、展评添趣,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本领?下面看: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干什么?(录像)

  2、那你的小手将来想干什么?

  3、用自己的小手学更多的本领,做到人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

画教学反思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粗知大意,不求字斟句酌。” 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古色古香的图包含了太多的美。怎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做画的精心和古画的历史价值呢?这成了我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本节可得教学中,课前的谈话回顾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课堂上,我注重生字词的教学,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设计了“我当小老师”的环节检验学生对本科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抽学生起来读本课生词,再教全班同学认读,这样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与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能力。接着,我让学生走进画卷,感受热闹。我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再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感受画面的热闹,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激发学生了解古画的兴趣。第三个环节:我让学生细品画卷,感悟传神。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抓住桥北头的一个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来感悟画卷的传神之处。第四个环节是;想象画卷,迁移运用。由于学生在前三个环节的学习中对《清明上河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环节,我重在引导学生观察画卷并且仿照第四短的生活场景,自己选择一幅画面用两三句话进行描写,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一个环节是:抒发情感,运用语言。在前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读课文、看图画、写场景的训练,此时此刻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因此,我在此环节设计了让学生自由的来谈感受,学生可以选择对张择端说,也可以选择谈谈自己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或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最后,我用一首小诗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上完本节课之后,我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从环节上说,达到了环环相扣,各环节衔接过渡自然,基本完成了本课的四个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在本课的教学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对后进生的关注不够,教学没能面对全体学生,对优秀生关注的比较多;语文教学重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本课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还不够到位,读的比较少。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清明上河图》这幅古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课堂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正,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努力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是一节有效的课。

画教学反思13

  在讲课的时候,发现原来有几个之前纠结的重点,可以这样引入:

  1.当作者“我”看到杨桃后,有什么反应和想法?“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从这里你能读出他当时是什么心理?他又是如何去做的呢?“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从认认真真这个词,你能读出什么?(生:认真、仔细)什么是老老实实地画呢?(他画的是什么,没有画成什么?)这就是老老实实地画。从这里能感受出什么?(坚持自己的看法)

  在上节课中,我忽视了对“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理解,但现在想想,这是关注作者“我”的起点,我怎么想的,很重要,所以要讲一下。

  2.当同学们笑我的画时,老师是什么态度?(生:严肃)为什么老师会变得严肃呢?(生:学生笑我的`画,老师觉得他们做的并不对)老师的态度后来变成怎样的呢?(找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来概括)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你是如何理解“和颜悦色”这个词的?

  在这里,我觉得老师态度的转变很重要,而且是个难点,需要问题来指导,而学生态度的转变要较容易理解,通过分角色扮演,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下很容易能体会当时学生的心理。

  3.老师是如何对学生说的?你读完老师的话有什么体会?(把你的体会写在课文旁)

  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让学生把体会写下来,但是,这个班的孩子实在对这种题目无感啊,一遇到说体会的问题和霜打了似的,低着头不出声,所以当时临时起意让他们写下来。事后看来,这种方法确实有效,而且新课标中也提到“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我想这种以笔书写感受也算得上是这种要求的变形吧。

  其实,老教师都说,每一堂课都不一样,即使教过一轮再来一轮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通过这堂课更是感受颇深,正是每堂课的遗憾,才让自己慢慢的变好。

画教学反思14

  《苏珊的画》这篇课文,并不是要赞扬苏珊绘画的技巧有多高超,而是通过苏珊一次画画儿的经历向大家揭示一个生活中的道理:遇到问题要积极动脑筋,促转化,坏事就有可能变好事。本课课时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在生活中要善于动脑筋促转化,把坏事变成好事;正确认读本课十五个生字。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一个叫苏珊的小朋友也非常喜欢画画。瞧,(出示苏珊的.画)这就是苏珊的画,这幅画里还记述着一个小故事呢”立切主题,使孩子们很快走进文本。并通过指名领读、轮读、开火车读,用字组词等形式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本课生字,从而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分角色朗读中,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读得感情充沛,在反复读爸爸最后说的话中,联系全文,领会其中的道理,并通过勾画、抄写、背诵,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口语交际环节,通过提问: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如果你或你的朋友、亲人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想怎么办?学生在讨论中更好的领悟了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并由课文扩展到了生活,产生了实效,非常不错。

  只是由于本文的前后联系性,采取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的方法展开朗读和理解,有时会感觉有点牵强,需加强转换。

画教学反思15

  这篇文章比较长,在分段上也不像以前学的课文那样每一段都不长,尤其是第二自然段,非常的长,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性,我特意在激趣导入的部分,安排了介绍达芬奇的事迹和作品以及一些相关的小故事,这样确实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课后回想认为这个想法有一些欠考虑,导入的时间有点过长了,我想课前作适当的介绍,其他的放在学完课文后来扩展知识比较好。

  另外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生字,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有些句子看起来很容易懂,其实学生并不一定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务求甚解的学习品质。在孩子们熟读课文之后,帮助孩子理清课文的主要思路,然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达·芬奇是著名的画家,那他刚开始学画的时候是怎样的情况呢?并要求孩子默读课文,思考并组织回答的语言。在这样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进一步的理解词义。

  我也比较重视课堂上句子以及语言方面的训练。如在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的内容,我不仅要求学生把话说对,而且还要求学生把话说好;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的内容,就是把话说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比如让学生复述老师对达芬奇说的话,我要求不必和课文中说的一样,只要意思表达完整就可以,这样练习把话说活,逐渐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慢慢得到发展,我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画》教学反思02-22

画教学反思04-21

画的教学反思02-28

[精选]《画》教学反思07-06

《画》教学反思【优】07-10

[推荐]《画》教学反思07-10

(优选)《画》教学反思07-10

画杨桃教学反思08-09

《玲玲的画》教学反思07-17

《画杨桃》教学反思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