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学反思>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26 12:12: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梅花魂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梅花魂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教学反思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文本只是教学的一个小小的窗口

  而已,如何借助小小的窗口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是我们语文老师务必要研究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务必充分利用此窗口为阶梯,创造性地去拓展文本相连的以外的资料,适时引荐给学生,既扩大阅读的量,又能为深度理解文本服务。初读《梅花魂》,我的眼前浮现的是岳飞、文天祥、林则徐、董存瑞,黄继光……我在想:如何让学生也拥有这些英雄人物呢?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欣赏完梅花的图片后,交流自我收集到的有关写梅花的诗词。因是乡下学校,学生收集较少,于是教师出示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花》,陈毅的《红梅》,陆游的《咏梅》,以及毛泽东的《咏梅》,让学生吟咏,在吟咏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之后以梅花的品性入手,重点学习第十三自然段,从梅花的秉性来了解外祖父的思乡情怀,从梅花的秉性来了解中华民族许多有气节的人物。在理解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时,我创设了将寒冬的萧条和梅花的傲放比较的图片,当学生看到在冰雪的欺压下,梅花仍是那么秀气,这个似乎是有点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所以有的孩子不禁发出了赞叹声,我就及时的让他们用学过的古诗来赞一赞,我看到有不少孩子已经被这梅花所感动,都和着音乐吟诵起一句句赞美的诗句来,真正的感受到了梅花精神。在谈到有气节的民族英雄,学生首先想到了“狼牙山五壮士”,是啊,五壮士英勇就义的一幕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梅花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之后我又介绍了“精忠报国的岳飞”、“凛然正气的文天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林则徐虎门销烟”等,这样,利用图片、故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深入体会“一个

  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下课了同学们还在念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然在意识上还很朦胧,但学生已能带着感情进行抑扬顿挫地诵读了,学生已在说“我们也要有梅花一样的秉性”了,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

梅花魂教学反思2

  《梅花魂》一课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几件事,表达了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心。

  我精心的备课,细心的制作课件,对上好这节课充满了信心。我的教学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一、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内容,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表达

  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细读课文,用“——”画出表现外祖父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语句,并和同桌交流你的体会。并说一说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这是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三、总结课文,总结写法,升华感情。

  总结课文:读一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体会他们之间前后连贯,首尾照应的关系。这样更加突出异国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心。

  总结写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外祖父热爱祖国、思念祖国的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四、作业布置,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事实上一节下来,我感到非常的失败。为什么会出现相反的效果呢?我静下来好好反思,总结有四方面的原因:

  1、问题问得不明白。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结果一连几个学生站起来都说课文主要讲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没办法我只好再问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学生说是通过几件事表达出来的,接着又说哪几件事。实际上我要问的问题是: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由于问题问的不明白,造成罗里啰嗦的出现了几个问题。本来3分钟解决的导入却花费了将近8分钟时间,给自己造成时间和精神上的紧张。

  2、在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引导不到位。在理解重点句、段的时候,总是把读放在前面,问题放在后面,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不知道要干什么?比如,学习梅花精神一段,第一次读的时候,指名学生单纯去读,没有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段话包含几层意思。而是又让学生自己读,读后和同桌交流有几层意思。最后又让学生齐读,问从中又体会出什么。本应该引导孩子带着问题去读,外祖父说这段话仅仅是对我说的吗?其实他也在表达着什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一读这段话。我确确实实感觉到学生不发言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我要把他带到哪里去。

  3、引导朗读课文,感情欠缺。实际上我准备的很到位,但是操作不到位。比如:教我读古诗词一段,引导孩子带着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读一读;学习梅花精神一段,引导孩子带着对外祖父的敬意之情读一读,都没有实施。

  4、没有完成学习目标,也没有对课文进行整体回归。备课时准备引导孩子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看一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以及这样写是为了更加突出异国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因为时间不够省去了。目标中外祖父的爱国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是对整篇写法的一个总结。外祖父的爱国情感就是通过五件事表达出来的,每件事又都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都因为时间紧来不及说便放弃了。

  总之,这节课失误的地方太多。真的需要好好的反思,也希望各位听课的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使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有提高。

梅花魂教学反思3

  第四课《梅花魂》是一篇饱含深情地爱国之文,xx主要通过具体事件描写,表现了外祖父虽身在异国他乡,却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一、具体事件的描写。课文主要通过描写外祖父的“读诗落泪”、“爱梅惜梅”“临别增梅”等画面的描写,来刻画一位身在异国,却心怀祖国的老华侨的形象。

  二、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xx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丰富外祖父的形象。语言描写,神态刻画,动作烘托等多种手法的共同运用,是外祖父这位虽然地处他国,却依旧拥有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三、首位呼应。小学阶段的课文基本都采用这样一种手法,前面交代的`内容,在xx结尾的地方都一一得以体现。这篇课文也不例外,开头交代看到梅花就想起了已经去世的外祖父,结尾再次交代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其实就是表达自己的一腔拳拳的爱国之情呀!店面题目,别有深意。

梅花魂教学反思4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课文以梅花为线索,作者透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齐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本课的重点是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写爱梅花,是正因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本课的难点是明白《梅花魂》中的魂,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本课是略读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潜质,因此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透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使学生在下列几方面有所感悟:一是要让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而且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句子,就流下眼泪。

  二是要弄清外祖父爱梅花,送梅花图和爱祖国之间的关联。

  本课语句含蓄,感情深沉,要指导学生透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明白;再在明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得不是很到位。我要是能透过欣赏梅花图,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透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定能深深地感动学生。

梅花魂教学反思5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确定目标,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分层设计,力求使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差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课文。分析交流时,我充分估计学生能产生的理解和认识,在交流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采用背梅花诗、看梅花图、读梅花句等形式,深入体会外祖父喜爱梅花的缘由。并体会“她”的含义,从而引入对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并讲术有气节的'人物故事,理解梅花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秉性。

  成功之处:

  在课后延伸部分,安排了说话和写话练习,根据不同需要,提供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不足之处:

  由于孩子们的感悟能力不一样,听说读写也存在差异,因此让不同的孩子都有所提高,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今后在这方面要更加注意。

梅花魂教学反思6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读为本”已成为当今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因为朗读是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然而课堂上学生读书次数是多了,但总感觉读书的味儿不浓。走进课堂去听学生读书,发现添字,掉字,颠倒顺序,读破句等现象依然很多。暂且不说那些正在学习的课文有些孩子读不好,就是拿来已经学过的课文让有的学生去读,结果仍不能令人满意,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指导,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呢?最近有幸读了特级教师周一贯的文章《读通课文──阅读教学的底线》,使我豁然开朗,使我对“读通课文”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读通课文”即学生对课文在初读阶段是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之后,达到不错不漏不添不倒(词序不倒)和破句(读破句),能比较顺畅地读完课文。在我的眼前展现了一条通往阅读教学理想境界之路──从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做起,正所谓即积跬步方能致千里。于是我不断地在一节节语文课堂上实践着。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在学生读不好的地方及时引导点拨,正因“浓缩”出来了文中的“精华”进行朗读指导,提高了朗读效率,学生也真正能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学生发言明显积极了,有了自己个性化地理解。

  课堂上我就是这样指导学生读课文,通过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及时在学生“读错、读倒、读多、读漏、读破”处引导点拨。从而使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生成”。因为在学生读出问题之处常常暴露出学生某一方面知识的缺陷,这正是最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之处。按学设教,点在学生的需要处,才能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吕淑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从何处来,从一个方面说,来自于教师按学生的‘学情’施教,有的方矢,解决问题”。

  周一贯老师在文中谈到:含在语言里的思想感情,需要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才能体味出来,这种语言感受力是通过作者精心遣词组句来体现的。小学生读书信口而出,读出问题处往是言语芜杂的流露。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正是发挥文本言语的示范作用,提升学生言语质量的好时机。就是在这样的.点化中,诱发了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现在我班学生的咬文嚼字能力明显提高,自主探究意识也明显增强了。就拿教学本课来说吧,文本内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去一定难度,尤其是文中外祖父赞美梅花和中华民族那些有气节人物的一段话,学生更难以理解,但是因为有了第一课时扎扎实实地读文做铺垫,而不是一遍遍去机械重复地读,所以第二课时学生能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谈体会,学生的情感在领悟中得到了熏陶。

  “积跬步方能致千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堂上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是关键,以学生为本,学生的读情会因人而异,教师要有效地指导,读通、读透教材才是根本保证。

梅花魂教学反思7

  前些日子,我们组的组长蔡老师外出听课回来,带回了一信息,“高校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这一信息得到了我们组蹲点的领导刘校长的赞同,她说特别是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于是,在学校组织的赛课中,我们组的几位老师,都是在一节课内完成一篇课文都形成了一股惯例。

  我个人认为,长文短教的利大于弊,就拿我执教的《梅花魂》一文而言,这篇课文是以梅花为线索,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往事的回忆,外祖父挚爱梅花,其实就是借梅花的特点在说人,所以外祖父说的那番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这课,把外祖父的这番话弄懂了,我想文章的主心骨就抓住了,而这抓主心骨的教学方法恰好是前面所谈的高校课堂的表现所在,用牵一发而动前身的教学方法教学,既节省了时间,又给学生留下对课文的完整印象。这就是我认为利大于弊的原因之一。其二就是,在一节课内完成一课书的教学任务,自然环节紧凑多了,对学生来说,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开小差了。其三就是,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完全有能力自学了,对于哪些字词的学习,可以在课外自主完成,至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想,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意识就行,能否读得没关系,只起个为学习课文作铺垫的作用。另外就是你把学习任务教给学生,学生们觉得这是老师对他的信任(至少是大多数学生这么认为),就会好好准备,以便在课堂上露一手,对于老师来说是给了他一块展示自己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他的弊而言,主要是指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对于对文本不熟悉的学生而言,更为吃力些,那么成绩的凸显也就会形成鲜明的反差,好的将会越来越优秀,差的就会越来越差。另外就是对于哪些细节之处,也就是老师没有咀嚼到的`内容,哪些没有预习或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就会带来学习上的困惑。

  针对这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好是挺满意的,第一我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很到位的,该抓的都抓到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课堂的线条也十分清晰,一条是悟梅花的魂,另一条是思念家乡情(爱国情)。特别是对外祖父的一番话的采用了分层学习的方法,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突出了重点段的教学。再就是学生的思路很好,他们所回答的问题观点分明,运用我们平时阅读的方法把自己读懂的内容给大家交流,所表达的语言有一定的深度,流露出来的是一名高年级学生身上所具备的素养,这是我感到最欣慰的,也说明了我们的这一年多的配合还是很默契的。

  当然,这节课也还存在着不足,由于内容较多,整节课觉得有点赶,再就是由于在分析第二件事时所用的时间有点过量,导致我觉得时间不够而有点慌乱,所以在分析重点段时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学生们也存在着两个原因,这节课屡次说上都因种种原因没有上成,他们的兴致也荡然无存了,加上是星期一的第三节,孩子们还沉浸在周末的氛围之中。这点我自己也有同感。另外就是他们也没想到听课的老师有这多,我只是说了我们组的老师要来听,所以他们也没做好思想准备,课堂上显得有些拘谨。没有平时发挥得好。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我身上。

梅花魂教学反思8

  《梅花魂》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讲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本课是阅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三段录像和一张图文片的课件,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利用“梅花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

  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的品格后,教师适时地放第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相竞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再出示图文片(图文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品格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

  在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教师再播放第二段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学生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利用“我的中国心”

  录像巩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深入了解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后,教师再播放第三段录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师生一起跟着音乐唱,在歌声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梅花魂教学反思9

  《梅花魂》是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有关外祖父的五件事,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梅花魂的本质含义,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

  《梅花魂》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我在设计之初始终坚持以文本为依托,多次解读文本,希望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深入学习,但是试了几次课,总觉得内容繁多,还要兼顾表达方式的学习。在理解梅花魂和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上几次纠结,一次重点放在梅花魂上,一次重点放在“三次落泪”上,可是无论把谁作为重点教学任务都大,甚至我都做好充足的准备让学生自己来选择学习“梅花”部分还是“落泪”部分,试课中虽然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课文,但是总觉得还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教学效果还不太理想。

  经过几次三番地思考,反复的推敲,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的“高年级学段阅读课的教学要突出表达方法,学生要做到读写结合”,我最终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领悟梅花“魂”,体会“魂”的三层含义上,借此来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这些成功之处:

  一、本课设计的思路很清晰,通过学习梅花魂的三层含义来学习

  本文的表达方式。在学生对“梅花魂的理解”这一教学上,我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读中悟”“同桌交流”“自我总结”等形式理解梅花魂的三层含义。

  二、在教学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时,我特别总结了“托物言志三步曲”,利于学生识记和掌握。由本课的写法学习延伸到课外选段,最后让学生运用学会的表达方法自己当堂习作,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这节课,我很欣慰终于做到了课标的要求:“凸显教学方法,读写结合。”我做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且事实证明我们的孩子你只要明确的教会他们方法,他们能像学数学一样运用所学,切身体会到运用的快乐,最后分享小习作部分,孩子在短时间运用新知的能力让我由衷的感到欣慰。

  当然,这节课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之处:

  一、在“三品梅花魂”的环节我过于着急,没有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学习体验,只照顾了部分学生。第一次录课总担心孩子们的错误回答延误了时间,总是急于进行下一个环节而忽视了一些学生,这样就削弱了部分孩子们学习的效果。课堂就是孩子们的课堂,要教给孩子们来演绎。

  二、由于孩子们的感悟能力不一,听说读写也存在差异,未能充分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需要在“怎样才能让不同的孩子都有所提高”这方面更加注意。

  总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也许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很精巧,手段很先进,但我们的教学过程总

  会有许多不足,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就必须时时从细处着眼,从小事着手,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更加完美的境界。谢谢大家。

梅花魂教学反思10

  《梅花魂》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梅花魂的本质含义,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

  课文的第13自然段关于外祖父对梅花秉性的阐述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你自己读懂了什么,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然后抓住“有气节的人物”进行拓展,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课上,学生充分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谈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再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补充我课前搜集的资料,如宋代的文天祥、抗日英雄赵一曼、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等等。

  这一环节洞开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透过文章的字字句句感受到了作者那起伏的情思,领会了“魂”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魂”。而学生课上得朗读能“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效果尚可。

梅花魂教学反思11

  第四课《梅花魂》是一篇饱含深情地爱国之文,文章主要通过具体事件描写,表现了外祖父虽身在异国他乡,却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一、具体事件的描写。课文主要通过描写外祖父的“读诗落泪”、“爱梅惜梅”“临别增梅”等画面的描写,来刻画一位身在异国,却心怀祖国的老华侨的形象。

  二、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丰富外祖父的形象。语言描写,神态刻画,动作烘托等多种手法的共同运用,是外祖父这位虽然地处他国,却依旧拥有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三、首位呼应。小学阶段的课文基本都采用这样一种手法,前面交代的内容,在文章结尾的地方都一一得以体现。这篇课文也不例外,开头交代看到梅花就想起了已经去世的外祖父,结尾再次交代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其实就是表达自己的一腔拳拳的爱国之情呀!店面题目,别有深意。

梅花魂教学反思12

  《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重点段一大段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话,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既有老人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当我们谈到梅花的精神时,学生能说出"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进而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中,体会到梅花的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我顺势提出:"外祖父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他的.一番话还赞美了什么"他们立刻认识到:外祖父不仅仅仅是在赞美梅花,也在赞美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然后让学生回忆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时,将梅花和民族精神联系起来认真体会,对于明白老人的爱国心是水到渠成。

梅花魂教学反思13

  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下面,我从以下两点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透过窗口看世界,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文本只是教学的一个小小的窗口而己,如何借助小小的窗口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研究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此窗口为阶梯,创造性地去拓展文本相连的以外的内容,适时地引进推荐给学生,既扩大阅读的量,又能为深度理解文本服务。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伊始,我让学生在欣赏完美丽的梅花图片后,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写梅花的诗词,然后用多媒体出示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花》,陈毅的《红梅》,陆游的《咏梅》,以及毛泽东的《咏梅》,让学生吟咏,在吟咏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在课快要结束时,适当地引入两首现代的诗歌《游子情怀》和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加深对外祖父思乡之情的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深化了对梅花魂的理解。让学生漫步在文化的长廊里,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意蕴里,课内外融合,使本节课不仅有了广度,还有了一定的深度。在教材中以小见大,融进大语文教学观,有这样日积月累的教学,孩子们的心便不会拘于孤陋寡闻,视野也一定会达到星垂平野阔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拨开层层迷雾,让诗性的阳光洒进孩子的语文生活,让我们的学生更多一份语言的醇厚与灵动,更多一份精神的丰裕与深广。我们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二,点燃孩子的激情,提升生命的价值

  语文课程具有审美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我知道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也是情,而教师的情感对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学生面对情感丰富的老师,身处充满激情的氛围,一定会有情真真,意切切感受。因此,整节课我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让学生渐入佳境,尤其在讲到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中国人的时候,教学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的小脸通红,情绪高涨,他们想到了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想到了诗人文天祥,以及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想到了方志敏,王二小……说他们就是一束束昂首怒放,刚强不屈的梅花。望着他们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小脸,我感受到自己正在和他们一同成长,他们分明感受到了梅花魂就是民族魂。可以看出,学生被外祖父的这种深切的爱国情意打动了。他们的心中也涌动着一颗中国心。

  我分明看到了文本的背后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生命的心际网络。当学生感到有一滴圣洁的露珠滴落到灵魂深处的时候,当学生被没膝的丰草所震撼的时候,当学生被蜻蜓的薄翼感动莫明的时候,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他们的生命价值得到了提升。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缺憾,比如由于时间有限,朗读的指导不够到位,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不够等。

梅花魂教学反思14

  一个新老师,初到一个新学校,难免想上一节好课,上一节让大家赞赏的公开课。

  接到上课的通知,便满怀信心,不辞辛劳地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备课大行动。在校抽空仔细阅读教参,放学回到住所匆匆应付完肚子,迅速跑到网吧,查教案,下课件,找图片,回来之后,再绞尽脑汁查漏补缺,完善设计。尽管辛苦,想到这次公开课关乎班级士气,个人荣誉,也觉得值!

  虽然课最终上得不理想,但两位校长和语文组全体教师的精彩点评,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任何成功的教学设计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节课,一方面为了保持设计思路的完整性,和自以为的.“精彩”,另一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不了解。结果课堂内容安排太多,两节课的内容基本压缩到一节课,上课时心急,手忙脚乱,很多环节一晃而过,甚至直接跳过了。很多环节都变成走过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上总担心学生基础不好,回答不到。很多时候,自己直接总结出了答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我想要及时充电,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第三,语文课上应有朗朗书声。这节课缺乏朗读的知道,加之内容安排太多结果实现设计的朗读都漏掉了,学生读得太少没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后面设计的歌曲欣赏自然谈不上情感的升华。语文课堂离不开朗朗读书声。

  第四,教学中细节要处理好。这节不少地方说得太快,没有仔细讲解,学生也没有细心体会,走马观花一晃而过,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直接影响下一步的教学,甚至影响对文章理解的深度。

  第五,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备课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自己上课的思路,内容制成幻灯片,上课时按照幻灯片一步步继续,结果思路僵化,不能随课堂的变化而变化。本来多媒体是为上课服务的,结果反而受制于它了。

  在华安学校我还是一个新教师,要从零开始,需要不断的完善、充实和提高,要虚心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百尺竿头,更上一步。

梅花魂教学反思15

  (1)《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一、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

  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2)《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本篇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对外祖父关于梅花品格的阐述的理解有一定困难。为此,我除了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认真读书外,还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到图书室阅览、向他人了解、回顾以往学过的相关内容的课文等各种渠道,搜集关于梅花以及历史上有气节人物的资料,使学生在对梅花图的欣赏、梅花诗的感悟、有气节的人物故事的了解中走进文本、走近外祖父,初步感受外祖父爱梅、眷恋祖国的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确定目标,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分层设标,力求使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差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课文。分析交流时,我充分估计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和认识),在交流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和自身资源,采用背梅花诗、看梅花图、读梅花句等形式,深入体会外祖父喜爱梅花的缘由。并运用换字对比体会“她”的含义,从而引入对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通过学生讲述有气节的人物故事,进一步理解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都要具有梅花的秉性。

  成功之处:我做到了以下两点

  1、在课后延伸部分,我安排了说话和写话练习,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和需要,提供学习资源。既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在作业方面,我采用分层作业:设计的学生作业分三层,既有必做题也有选做内容,目的是把“真正实现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落到实处。

  不足之处:

  课后我经过反思,知道,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做到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外祖父的爱国情怀,听说读写相结合,进一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实现有差异的教学,但是由于孩子们的感悟能力不一样,听说读写也存在差异,因此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提高,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今后我会更加注意的。

【梅花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梅花魂》教学反思04-23

《梅花魂》教学反思06-22

梅花魂教学反思02-05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03-30

[精品]《梅花魂》教学反思07-05

《梅花魂》教学反思【热门】06-16

梅花魂教学反思简短05-20

《梅花魂》教学反思【热】06-17

《梅花魂》教学反思15篇02-14

梅花魂教学反思(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