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心得体会>科学小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科学小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时间:2024-08-19 08:59:5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科学小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科学小实验的收获与体会1

  一、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一个极有效的途径。新奇有趣的实验能生动直观的展示变化万千的化学实验现象,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清水变牛奶”,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红色的“白酒变红酒”,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在试管口点火时的尖锐爆鸣声,镁带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等,不胜枚举、趣味无穷。实验的这些特点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同学,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情绪,以特殊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有效的学习动力。

  同时,化学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点繁多、杂乱,学生学得会但记忆困难,因而通过化学实验创造的轻松快乐的化学环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实验中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创造性的劳动,由学会化学知识到会学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形成今后愉快、主动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例如,当进行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活动时,同时增加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的实验。把整个实验装置的设计交给学生,并提出以下问题:

  (1)通过学习和实验,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结合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应选择什么反应容器?如何固定?并与高锰酸钾加热的仪器装置进行比较。

  (3)怎样把产生的气体导出?

  (4)集气瓶如何放?怎样收集氧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5)展示双孔塞和长颈漏斗,还能再组装吗?有什么好处?

  (6)展示锥形瓶,若用锥形瓶替换试管,有什么利弊?

  (7)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有列表比较法、要点概括法、列举法、提纲分类法、韵语法等,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和问题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多数小组认为,高锰酸钾加热和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的实验,其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采用列表比较法便于区别二者的不同,在比较中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区别,记忆起来比较牢固。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证明氧气收集满了。(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收集满了

  提示:两种收集方法各有优缺点,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但富含水蒸气;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干燥,但不纯净

  二、做好学生实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树立科学态度

  做化学实验首先要熟悉常见化学实验仪器,了解每一种常见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如使用量筒时,要放平;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俯视,读数偏大,所取的液体偏少);量液时,要选用合适且稍偏大的量筒;量筒不能用于配置溶液,也不能量取热的液体。对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活动,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及操作要领,遵守实验操作规范,熟记实验注意事项。只有自己动手做实验,才能学会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再次,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技能和态度,不要轻易地放过任何一个失败的实验。对于出现的不成功的实验,必须认真分析,通过反复分析实验现象、数据,查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

  在学习“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活动中,这一实验可以把前面所学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很好地再现一遍。并了解以下实验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②导管伸入试管内不宜过长,以稍微露出橡皮塞为宜,这样有利于空气的排尽和氧气的导出;③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距管口1/3处);④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装有药品的部位加热;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连续不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撤去酒精灯;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目的是尽快排出集气瓶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

  在做实验时,对那些不是正常出现的现象不要轻易放过。如刚才所做实验中,有的同学观察到导管内有紫红色物质,使水槽中的水出现淡红色,从而得出在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在试管口放置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有的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有:①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时药品中的湿存水或生成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倒流至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先撤去了酒精灯,然后才将导管移出水面,这样水槽中的水沿导管倒吸进热的试管里,导致试管炸裂;③给试管加热时没有预热,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④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⑤试管接触了酒精灯的灯芯,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等。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氧气的性质实验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掌握了科学实验的方法,情感和态度也得到了培养,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起着积极作用。

科学小实验的收获与体会2

  科学实验教学中,除了要能够让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索中来,还应该注重学生在科学探索中的所得。教师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依据学生的情况来调整目标,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顺着正确的方向来获取知识。实验教学时科学课的重要特征。科学实验是学生亲身参与、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能够锻炼他们动手能力的机会。所以实验要具备实践性以及可以对他们的创新能力起到促进作用。课前,教师进行实验器材和内容的准备,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获得经验和感受,但是必须要对科学实验课的探究课题进行确定,否则,过度的开放,只能够让学生迷茫,学生反而不能够从实验课中收获良多。

  实验具有感官刺激性,能够通过实验来开启学生的思维,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来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小学科学课有很多趣味性和新颖的实验内容,这些实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奇特征,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可以获得玩的快乐,但是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引导,那么学生就只能够获得玩的快乐,而无法获得思维的提升,通过引导,让学生举一反三,去深究其原因,这才是实验动手课的真是目的。对小学生的探究不是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毕竟他们处于学习初级阶段,还在培养兴趣和思维的过程中,过早的让其接受独立思考,反而会让他们失去方向,应该要对他们的探究提供线索和路线,对其进行范围设定,让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正确的发展。新课程中针对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所重视。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对于问题的价值高低,教师应该要进行斟酌,不能够盲目的进行问题的研究,要有方向性和引导性,尽量的让学生学习如何的提出问题,如何的发现问题,这是比较重要的过程,也是学习的前奏。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为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学,需要以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的放慢节奏,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渐的学习如何独自一人完成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探索的过程和结构都要重视,让学生能够通过过程获得提升,通过结果获得满足。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并非短期可以实现的,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的坚持,通过情感的调用,知识的编排,让学生能够自发的参与到其中,去感受科学探索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科学小实验的收获与体会】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小实验教案08-29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教案05-17

中班科学教案:蚂蚁小实验01-08

科学实验心得体会04-11

科学实验说课稿06-14

科学实验室制度03-24

科学实验教学总结05-31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04-01

科学实验管理制度03-28

科学创新实验说课稿(通用9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