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

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

时间:2023-03-10 09:02:03 制度 我要投稿

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

  在现在社会,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

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1

  一、课前准备

  上课前10分钟学生应积极准备好画具画材及其他工具,(画纸必须贴好在画板上,画笔、铅笔等工具准备妥当)。上课后立即停下准备工作开始画画,对于未准备好的'学生一次给予警告,二次对其实施停课处理(当堂课程)

  二、课堂纪律

  1、上课时教师按时到堂,教师手机应置于关机或静音状态。

  2、教学期间,学生应遵师重教,严格按照教师引导学习,不准自作主张。不得中途换画,毁画,撕画,违者对其进行停课处理。情节严重者,由家长领回家反省三天。

  3、零食小吃等不准带入教室,课堂上严禁学生接、打电话及听MP3等娱乐消遣工具(学生如有违反规定者,立即没收),严禁聊天、串教室、四处游走。

  4、保持教室内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5、在班级上课期间打架斗殴,偷盗钱物者,通知家长,开除学籍,不退学费并移交保卫部门,或当地公安机关。

  6、上课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教室,有事须征得当堂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违者作旷课处理。

  7、下课时学生不得返回寝室,可在教室自由活动。

  8、严禁在校内及教学场所内吸烟(发现一次严重警告并处罚金20元,二次通知家长并作停课二天处理)。

  三、其它事项

  1.学生有事外出,必须由学生家长向班主任请假,有班主任签字,拿到请假条后,门卫放行,没有家长电话擅自离开者视为旷课。

  2.严禁男女生相互窜走宿舍,且男生不准进入女生宿舍走道逗留,若发现,停课一周并告知双方家长。

  3.上午授课时间:8:00至11:00,下午授课时间:2:30至5:30,晚上授课时间,7:00至10:30,后半小时学生画速写。

  4.中午12:40至2:00,所有学生必须午休,有值班老师巡视,晚上11:30所有学生离开教室回寝室准备休息,12点熄灯就寝,不准洗衣服和大声讲话。

  5.一周内,三次迟到、早退者停课一天,旷课三次者停课一周,并作罚款或罚画等相应处罚,且及时通报家长,情节严重者作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处罚。累计旷课达六次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6.个人画具随身携带,纸张和颜料放在宿舍内随用随拿。书籍、画板、工具箱、调色盒、笔以及其他贵重物品请妥善保管,放学后带回以防丢失。在自己的物品上标明姓名和学号,以防拿错。

  注:以上纪律须教师积极配合,以便更好做好教学工作,学校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由当堂教师负责。

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2

  一、学校校委会成员都要实现包年级、包组,协助年级组长和组织本年级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会议精神,积极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必须保证一月两次到所包年级坐班办公,参加备、教、改、辅,维护办公秩序,协助清点坐班人数,每次活动时间不得小于两小时。

  三、每周、每期听课不得少于上级规定的节数。

  四、要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切实了解师生的学生、工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教师的'思想、情绪、家庭生活等情况也要了如指掌。

  五、要强化所包年级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职工爱岗敬业、勤奋向上、遵纪守法、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待人、做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六、要及时处理好本年级、本组的偶发事件,协调好本年级的有关工作。

  七、所在年级的教学成绩应稳步提高,领导参与教师教学质量奖惩。

  八、召开本年级工作会议,总结成绩,批评不良倾向,部署新的工作。

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3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就必须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实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动,特制定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1、学期初,教务处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学校的教研计划,学科教研组要制订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要求具体详实,切实可行、严禁形式化、任务性、应付检查。

  2、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两周定时活动一次。按照活动计划研究材料,讨论新课程标准,说课做课评课,试卷分析,研究科研课题,教学经验交流等等。杜绝走过场、熬时间,要落实到实处。有详细活动记录。

  3、建立各学科师徒队伍,组织新老挂钩,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老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4、“四课活动”经常化。每学期每位教师做一次汇报课,每学科搞一次研究课,学校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组织一次观摩课。力争每学期都能涌现出新的教学能手。

  5、同年级同学科要坚持集体备课(详细要求令附),在每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分析重点难点,切磋教学方法,探讨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

  6、教研组要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及时向教务处报告工作,反馈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以便于领导改进工作。

  7、学期末,教研组和教导处要写好教研工作总结,教师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和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存入学校业务档案。教导处要整理编辑论文集交流或推荐到报刊、出版社发表。对教科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教研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4

  一、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和年级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主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努力做到在教学上讲究科学性、先进性、探究性。

  二、教研活动时间原则上每月一次。各教研组长应根据本组实际自行确定时间,召集本组全体成员参加,任何人不得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

  三、教研组内开展教研活动,必须邀请学校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活动,第次活动必须作好记录,并由参加活动的领导签字。各教研组长必须于每月底将教研记载情况交教导室检查评估,未经领导签字的记载一律无效。

  四、学校蹲点干部必须指导和了解蹲点年级组织的每次教研活动情况,每期应指导一至二节研究课,做到一月一统计,一期一总评。

  五、教导室每期必须通过“研讨课”、“成果展示”等形式认真搞好一届大型教研活动,以总结推广教研新经验,开辟教研机关报途径,探讨教研新方法。

  六、每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在“教学月查”中积分20分,在“教学管理”中积分5分。教研成果在“教学管理”中积分10分,并给予50—300元/件奖励。

  七、活动要求:

  1、“五个必须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专题、有效果、有记录。

  2、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一节。

  3、每个教师根据学校总体的研究专题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

  4、每个教师每学期做到“五个一”:一节优质课、一篇教研心得、一个教学设计、强求一个对子、一个5000字的校本培训学习笔记。

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5

  一、指导思想

  1、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2、以求真务实为宗旨。

  3、以提高师资水平为基础。

  4、以课改为重点。

  5、以课堂为关键,向45分钟要质量。

  6、以创新成果为标准,继续推行“四环模式”教学方法。

  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制订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老师备课制度,老师上课制度,自习辅导制度,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缺课补课及调课制度,教研教改制度,检测评估制度,优秀学生奖励制度,电化教学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都是在上学年的基础上制订的,操作性强,切实可行。

  三、狠抓重点环节

  重点环节,我们要着手狠抓,一个是英语听力部分,这是农村学校的'薄弱环节,我们每位英语老师都配有录音机,在这方面加强教学,另一个理、化、生实验,由于条件所限,在这方面也是薄弱环节,学校准备大投入,购置实验仪器和药品,加强实验,提高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考核

  根据各项管理制度,对教师实行量化考核,根据赋分多少,实施奖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对学生每学期考核三次,副课只进行期末考试。考试与其他学校联考,做到知己知彼。对考核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加大奖励力度。

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6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数量增长、规模扩张逐步走向水平提升、质量提高,高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年年初教育部出台的新“质量工程”,就是这种高等教育发展主题转变、教学改革成为主要内容的最好说明。教学改革向深入发展、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不仅需要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革新,同时也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思想、价值观、价值取向,这是理所当然的。根据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在于知识还是在于社会,我们可以将指导人们高等教育实践的价值观大致分为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知识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三种不同的髙等教育价值观的主要涵义在于: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是将高等教育利于个人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或者是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以达到完善个性之目的;知识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是将高等教育利于知识、学问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或者是认为髙等教育的基本价值、主要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究,促进学问的发展;社会本位为主的髙等教育价值观主要是将髙等教育利于社会、国家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或者是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人才,以此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个人本位为主的髙等教育价值观不仅盛行于19世纪的英国大学,而且现代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仍然以此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不过,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及价值的日益彰显,社会本位为主的髙等教育价值观愈来愈在许多国家的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中得到比较明确的体现,尤其是在采取集权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各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不仅影响着髙校中人们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指导着高校中人们的管理活动。

  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一直是我国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髙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也是髙校开展教育活动与管理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社会本位为主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统一的管理,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实际上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与指导的。最典型的事例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高等教育部领导下展开的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的制定。院系调整之后,为了保证各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质量,髙等教育部1953年开始着手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在其下发的《关于修订髙等工业学校四年制本科及二年制专修科各专业统一的教学计划的通知》中指出,必须明确认识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的重大意义。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要求,髙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工业学校,必须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能相适应地培养高级建设人才;而为了保证培养具有一定质量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即使各校目前条件各有不同,也必须有统一的教学计划作为统一的基础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在高等教育部的直接指导下,1954年共制定了173个专业的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其中工科119个,理科11个,文科5个,农科9个,医科5个,财经12个,法律2个等。⑴虽然1957年后不再实施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但是教育部仍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发挥着具体的指导作用,如196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就要求,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制订或批准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

  其次,严密的计划,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以制定严密的教学计划作为起点,而且教学管理实施之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教学活动得以按照教学计划有序地进行。教学计划是学校全部教学工作的基本纲领,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完成教学计划是学校的基本任务。没有教学计划,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便无所依据,就不可能把教学工作引向有目的、有计划的轨道上去,也就失去了完成学校基本任务的保证。可以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学计划是高校开展教学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而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具有鲜明社会本位特色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决定了髙校教学管理活动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第三,刚性的制度,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学生来说是刻板的、严格的。由于高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为国家建设培养干部、为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学生的学习是国家或受国家委托的学校制定好的专门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展开过程,因此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别无选择。这种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性质是控制,控制学校的教学过程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展开,控制学校的教学活动得以实现预定的符合国家需要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

  上述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髙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社会本位为主的价值取向在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社会改革潮流中,尤其是进人21世纪之后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在价值取向上的转变成为改革之必须。引起这种转变的高校内外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得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某些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对高校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譬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髙校的办学经费基本上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办)高校的经费除继续获得政府的财政拨款之外,由于政府的财政拨款的不足,高校还必须多渠道自筹办学经费。目前已经形成了财政支付、社会出资、高校自筹、受益者负担的多渠道经费来源结构。据统计,20xx年财政性经费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已降至52.6%,包括学费在内的髙校筹措的经费在高等教育总经费中的比例则上升到47.4%。!^这种经费来源的变化使得高校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为政府办学、依赖政府办学逐渐转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自主办学。又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习惯了接受免费高等教育、大学毕业后由政府分配工作的模式;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髙校收费制度的实施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习,交费上学、自主择业成为新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

  第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高校教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使教学管理制度必须进行某些带有根本性盾的改革。选择性成为当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即髙校课程体系中选修课所占比重明显提髙。以复旦大学为例,其近年来的改革除构建了由综合教育课程、文理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组成的新课程体系之外,大幅提高选修课程(学分)的比例也是一重要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学生四年学习的总学分为147,其中综合教育课程48学分(选修课23学分),文理基础教育课程28学分(均为选修课),专业教育课程65学分(选修课14学分),任意选修课6学分,选修课学分合计为71,占147总学分的48.3%;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四年总学分142,其中综合教育课程41学分(选修课16学分),文理基础教育课程28学分(均为选修课),专业教育课程65学分(其中选修课14学分),任意选修课8学分,选修课学分合计为66,占142总学分的46.5%0131高校课程体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或完全必修转变为现在的选修课比例大幅提高、甚至接近50%,这就要求髙校的教学管理从理念、制度到方法、手段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否则管理有可能成为改革发展的障碍。

  第三,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这种观念正在成为影响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在今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行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以认为,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这体现了高等教育从学生出发、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这样一种价值观。而高等教育制度上的一些改革,如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则构成了上述理念、价值观转变的客观基础。学生在缴付了一定的学费之后,就拥有了一定的选择学习的权利,这种选择学习的权利不仅体现在进人大学之前,而且也要体现在进人大学之后;面向市场、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要求高校学生为适应社会就业市场的变化,对自己在高校的学习内容与发展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自我设计,这种自我设计的基础是其拥有选择学习的自由。

  在市场改革的背景下,伴随着髙校教育、教学活动与髙等教育价值观的变化,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由完全的社会本位为主转向兼顾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这种转向在教学管理理念、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具体反映,我们似可做以下几点归纳:

  1.服务将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一个基本性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髙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性质是控制,这是由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即髙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为国家发展培养干部、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所决定的。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成为高校教学活动的目的与价值取向时,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性质就不仅仅是控制了,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成为新的内容。这种服务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在美国大学留过学的人,大都对美国大学中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以及为学生学习所提供的便利条件留有深刻的印象。在美国大学的教学管理理念与制度中,学生不是“管理”的对象,而是“服务”的对象,学校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条件、氛围与环境使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得以顺利进行。应该说,这种由“控制”到“服务”的转变是深刻的、带有根本性的,它不仅是理念上的,而且还是制度上、内容上、方法上的。

  2.以新的质量观指导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得到一定的彰显之后,学生个人的发展被逐渐纳人教育的视野,高等教育的质量目标在考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的同时,还要关照学生个人的发展。就实现质量的过程与途径而言,依据国家对专门人才的规格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过程。这一过程完全是由国家或受国家委托的髙校制定并主导的,学生扮演着被动参与的角色。当从学生出发成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学生选择学习的自由不断增加之后,学生就成为完成自身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的一个主要制定者。就质量评价而言,在社会本位为主的价值取向指导下,髙等教育质量的if价你准是统一的,或者说是单一的,即主要以是否符合专门人才的规格要求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髙低的尺度。为了维持统一的质量标准,人们往往注重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统编教材t而在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状况下,髙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这是由人的多样性、人的发展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即学生获得选择学习的自由,参与个人学习计划的制定之后,就再也无法用一个尺度来衡量髙等教育的质匮:

  3.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在以社

  会本位为主的价值取向主导下所形成的教学管理制度必然是刚性的,而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成为髙校教学活动与管理活动的价值取向之后,高校就应该根据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建立自主学习制度,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条件,自主选择主攻的专业方向、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如时间、地点、媒体等),甚至自主选择喜欢的老师。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负责的精神,有利于塑造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为此,要逐步实现专业选择自主,大学要在制度上为那些希望转换专业的学生提供便利,要加大选修课程的自由度=学分制、选课制、主辅修制等制度都是有利于扩大学习选择性的管理制度,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考试评价制度,可引人创新学分和科研学分。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例如免修、免考制度,要变刚性的学制为弹性学制,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年烺,提前和推迟毕业,为大学生休学与转学搭建良好的制度平台。

【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高校宿舍管理制度02-11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02-25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精选7篇)07-19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精选5篇)07-30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10-14

高校教学秘书工作总结05-24

高校学生行为管理制度(通用5篇)07-30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范本(通用15篇)05-19

高校教学秘书培训心得体会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