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前期管理制度

前期管理制度

时间:2024-06-21 13:43:55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前期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前期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期管理制度

前期管理制度1

  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制度是确保项目顺利启动和高效执行的.关键环节,它涵盖了项目规划、立项审批、资源调配、风险评估、合同管理等多个层面。

  内容概述:

  1. 项目规划:明确项目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预算和里程碑。

  2. 立项审批:确立项目的必要性,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层层审批确保项目合规性。

  3. 资源调配:确定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确保项目启动所需各项资源到位。

  4. 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策略,以降低项目不确定性。

  5. 合同管理:起草、审查和签署相关合同,保障各方权益。

前期管理制度2

  1、设备运转前的准备与检查。

  2、检查传动装置、电动机、减速器、各部螺栓是否齐全、紧固,油量是否适当,有无漏油、渗油现象、易熔合金塞等是否正常良好。

  3、开动电动机,细听各部声音是否正常,认真检查链条、螺栓、刮板有无损坏现象(变形、弯曲、扭动、断、缺、跳牙等),长度是否合适,连接环是否缺涨销或螺栓。

  4、检查机头、机尾锚固装置是否齐全、可靠、油管、电缆吊挂是否整齐,挡煤板、铲煤板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5、检查轴板、半滚筒、分链器是否紧固良好。

  6、检查回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与刮板转载机搭接长度与高度是否合适,搭接高度不小于300毫米,转载机与胶带机尾的搭接情况是否正常。

  7、检查刮板转载机机头小车架在带式输送机机尾轨道山是否平稳可靠。

  8、检查桥式转载机机身部分是否正常,挡煤板及底封板等连接螺栓是否齐全、紧固。

  9、检查信号及联络系统是否灵活、清晰可靠。

  10、检查转载点灭尘设施效果。

  11、关于设备的运行应作到以下几点:

  12、首先发出开车信号,待回信号后方可。点动试运转,然后投入正常运转,以保证安全。在转载机正常运转后,再启动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的启动要求与转载机相同。

  13、设备运转中,司机要随时注意各部运转情况,有无异常震动声音,温度是否正常。轴承温度不超过75摄氏度,电动机温度、液压连轴器温度不得超过规定。

  14、设备运转中,司机要注意观察大链松紧情况,机头链轮有无卡链、跳链现象,溜槽内有无过大的煤矸、过长的物料等,发现异常因立即停车处理。

  15、转载机推移时,应首先清除机道上的浮煤、杂物以便减小阻力,并保护好电缆及其他设备。推移后要保证桥式转载机平、直、稳。

  16、回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必须保证平、直,不得过度弯曲,移溜前应把机头、机尾的浮煤清理干净,防止机头、机尾翘起,溜槽最大曲率半径不得超过厂家规定。

  17、一般情况下,刮板输送机不得重负荷停车,必须将刮板输送机上的煤运空后方可停车。停车时应先停回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后停转载机。

  18、在停车时间内,司机应认真检查刮板输送机各部位,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使刮板输送机动态保持完好。

  19、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超负荷启动困难,不得反复打倒车。

  20、发现下列情况应停车处理:

  21、回采工作面片帮、冒顶,输送机中有过大煤矸,过长的.物料。

  22、水管、电缆出槽。

  23、负荷过大,电动机发出异响。

  24、刮板输送机飘链。

  25、其他意外事故,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开车。

  26、检查设备时应注意的事项:

  27、检查传动部位时,要首先停电闭锁挂牌,并坚持谁停电谁送电;并设专人看管,以保证安全。

  28、检查齿轮等部位时,必须先清净盖板周围的一切杂物及煤矸,防止煤矸及其他杂物进入箱体。

  29、加油时首先清净油箱,用专用油桶添加同样标号的油脂,加油时必须过滤。

  30、检查机械时,手不要放在齿轮和容易转动的部位。

  31、检查后必须保证松动的螺栓紧固、齐全、可靠,并认真清理现场和工具,确认无误后方可试运转,运转时先空载试运转,无异常情况时再重载试运转。

前期管理制度3

  1上岗条件

  1.1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和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1.2熟悉碳分子筛制氮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及性能等。

  1.3掌握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2安全规定

  2.1制氮设备工作时,应检查压力表指示。压力表指示不足0.5Mpa时,仍然可以工作,但N2纯度达不到设定指标;当压力低于0.4Mpa时,设备仍运行,但N2纯度降低;禁止在压力小于0.3Mpa的情况下使用设备。

  2.2经调试人员设定好回吹量后,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改动。

  2.3经调试人员设定好流量后,操作人员一般不用再调。

  3操作准备

  3.1开机前应检查设备各处阀门是否在关闭状态。

  3.2检查操作柜电源是否有电,压风机电源是否有电。

  3.3检查排气管路连接是否有松动或断开处,及时处理。

  3.4检查各处地脚螺栓和各连接处是否有松动现象,及时紧固。

  4正常操作

  4.1开机顺序

  4.1.1打开送水阀。

  4.1.2闭合空压机电源开关,启动空压机。

  4.1.3打开设备管线上至送气阀的.所有球阀。

  4.1.4闭合控制柜电源开关,按启动按钮设备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4.1.5调节送气阀使产量达到额定值。

  4.2停机顺序

  4.2.1按控制柜上停止按钮停止制氮机,并断开控制柜电源开关。

  4.2.2关闭空压机,断开空压机电源开关。

  4.2.3关闭送气阀及设备管线上的所有球阀。

  4.2.4关闭送水阀。

  5运行过程中注意事项

  5.1设备连续运行时,应经常检查各管道连接处的气密性,不得有漏气现象;

  5.2经常检查电磁阀,气动阀的运行状态。在一定流量下,纯度有明显下降时,一般是电磁阀出现故障,应停机检查、更换电磁阀。

  5.3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送气压力是否低于0.3Mpa,低于0.3Mpa应及时停机处理。

  5.4运行过程中如发现透明亚大管中喷黑色粉尘时,应及时停机填充分子筛。

  6收尾工作

  6.1工具、配件、相关器件归到原位、摆放整齐。

  6.2对工作环境进行卫生打扫

前期管理制度4

  前期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项目启动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运作。它涵盖了项目规划、团队组建、风险管理、沟通协调、预算控制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 项目规划:定义项目目标、范围、时间表和预期成果,为后续工作提供清晰的方向。

  2. 团队组建:确定项目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选拔合适的人员,确保团队能力匹配项目需求。

  3. 风险管理:识别可能的风险,制定应对策略,降低潜在影响。

  4. 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提高协作效率。

  5. 预算控制:设定项目预算,监控支出,防止超支。

前期管理制度5

  前期介入管理制度主要涵盖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施工准备及初期运营等关键环节,旨在通过预先参与和干预,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质量。

  内容概述:

  1. 项目规划:参与项目定位分析,提出合理建议,确保规划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战略。

  2. 设计阶段:与设计团队紧密合作,审查设计方案,关注功能实用性、经济效益及合规性。

  3. 施工准备:监督招标过程,评估承包商能力,制定详细施工计划,预防潜在风险。

  4. 初期运营:参与试运行,评估设施性能,提出优化措施,确保正式运营的顺利。

前期管理制度6

  前期工作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项目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旨在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效执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规划与定义

  2. 市场调研与分析

  3. 资源调配与预算编制

  4. 团队组建与职责划分

  5. 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

  内容概述:

  1. 项目规划与定义: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表、预期成果,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

  2. 市场调研与分析:对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目标客户进行深入研究,为项目定位提供依据。

  3. 资源调配与预算编制:根据项目需求,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并制定预算。

  4. 团队组建与职责划分:选拔合适的团队成员,明确各角色的职责和权限。

  5. 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识别可能的风险因素,制定应对措施,降低潜在影响。

前期管理制度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设备前期管理,提高公司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公司设备前期管理工作程序,即设备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及初期管理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设备的前期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

  第四条设备前期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必须在公司经营方针目标和规划的统筹安排下,在总经理领导下,由制造部、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有关部室、车间相互协调配合下完成。

  第五条总经理、生产和技术副总负责设备规划和选型方案的综合平衡、决策。

  第六条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负责设备投资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拟定新购置设备的技术协议,提出设备选型的初步意见,对所选设备的工艺性、精度、性能、生产效率、技术条件的准确性负责。

  第七条制造部负责设备供货方的确定、设备购置的商务谈判、安装调试及设备使用初期整个前期过程的管理,对所选设备的实际性能与技术协议的一致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负责。

  第八条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负责计划立项、投资金额,组织投资经济效果分析。

  第九条各部室,使用车间参加调研、选型,提供设备调试的操作人员、试件等条件,配合做好设备使用初期管理。

  第三章设备规划立项

  第十条设备规划的内容

  设备规划的工作内容:根据公司经营方针、目标,考虑到今后生产发展、新产品开发、节能、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需要,通过调查研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结合公司现有设备的能力、资金来源,综合平?而制定公司中、长期或短期的设备规划。

  第十一条设备规划的依据

  (一)以公司经营规划和年度生产、新产品试制等计划大纲为依据,满足提高产品产量、产品更新换代、扩大品种、质量升级、产品加工工艺要求;

  (二)根据原有设备技术状态劣化程度和有无修复价值而提出的设备改造与更新要求;

  (三)考虑到安全生产、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

  (四)以国内外新型设备的发展情报为依据,提高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

  (五)选择最佳的设备投资方案。

  第十二条设备规划由公司工艺主管部门和设备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有关部室、车间参与编制。

  第十三条设备立项在设备规划确定后,由制造部负责、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有关部室、使用单位配合,确定需要更新改造设备的明细。

  第十四条各单位申请更新改造项目的程序:

  1、使用单位填报《新购设备申请表》;

  2、公司工艺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3、公司设备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4、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根据年度更新改造费用确定是否列入年度更新改造计划。

  第十五条各车间用维修费购置二类机电产品只需填报《设备购置申请单》交设备购置部门即可。

  第十六条投资额在20xx万元及以上的设备,须报董事会进行讨论决策。

  第十七条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设备,要经过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决定。

  第十八条进口设备的立项,需报董事会公司审批。

  第四章设备选型

  第十九条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由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负责,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必须遵照“选用国家推广的产品,不选用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的原则,认真选型,必要时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单位参与意见,最后交设备管理部门备案,组织外购。

  第二十条设备选型的要求

  (一)必须遵照选择“技术先进、生产适用、运行可靠、便于维修、价格合理的设备”的原则;

  (二)设备工作能力要能满足产品要求,并有提高,要有适应产品升级的能力,注意制造厂的产品质量在同行业和地区的评价与服务信誉;

  (三)工作精度能稳定地满足工艺和产品设计的要求;

  (四)可靠性、适应性、维修性良好,标准化程度较高,维修资料齐全;

  (五)操作简便,能改善操作者的劳动条件;

  (六)尽量考虑与公司现有设备相关联或成套;

  (七)设备投资的技术经济效益高;

  (八)符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安全环境保护等有关政策法令、法规的规定和要求;

  (九)能耗低,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和规定;

  (十)选型时广泛收集市场设备货源信息、情报,不仅要到制造厂调查询问,还必须到使用单位实地考查,必要时应做性能试验;

  (十一)自制专用设备按《自制专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管理标准》执行。

  第二十条在进口、大型、精密、关键生产设备的选型时,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必须严格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按有关规定上报审批。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根据产品工艺和生产发展的要求,初步订出所选设备的型号、规格、价格,并向制造部提供购置设备的技术条件及必要的参考样本;在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的组织下,由使用单位、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制造部及有关单位对初选设备进行选型考察,其结果由制造部牵头共同填写《设备选型调查表》并由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审定。运输、理化、检验、计量、电算、福利、办公等方面的专用设备,统一由制造部购置或由制造部委托归口单位购置。

  第二十一条制造部与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如对所选设备有争议时,由总经理、生产和技术副总仲裁解决。

  第五章设备购置

  第二十四条国产单台或成套设备的价格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进口单台或成套设备价格在1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关键设备要求以招标议标方式采购,具体招议标工作由公司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组织,有关使用单位参加,设备的招投标工作按公司《设备购置招投标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国产单台或成套设备价格在100万元以下,进口单台或成套设备价格在10万美元以下的一般设备,具有一定批量的应组织集中采购,不具备集中采购条件的可由公司有关部门在广泛论证、货比三家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比较后择优选择。

  第二十六条设备购置权限

  1、凡标准设备、非标准设备、二类机电产品订购合同金额在四万元以下由设备购置具体业务人员经办,但须向设备部门主管领导报告订货工作情况;

  2、凡标准设备、非标准设备、二类机电产品订购合同金额在四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其订货业务须由两人共同询价。询价结果需向设备部门主管领导汇报,经批准后,由两人共同签订订货合同;

  3、凡标准设备、非标准设备、二类机电产品订购合同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由设备部门主管领导牵头组织三人订货小组,向不少于两家的供货单位询价、进行价格性能比较,并将询价选择情况报告生产和技术副总,由生产和技术副总审查决定供货单位。

  第二十七条凡未经设备主管部门领导同意,擅自签订的订货合同,一律无效。对私自购置的标准设备、非标准设备、二类机电产品,原则上不予办理任何手续.

  第二十八条设备购置合同管理

  设备购置工作管理人员,根据设备购置计划确定的项目,按照设备选型决策和购置设备申请表的内容,进行设备货源调查、询价、择优选定购货方式,在与制造厂达成技术协议的基础上,谈判有关合同事宜,最后签订订货合同。若拟设备与设备购置计划,项目在型号、规格等技术要求不符时,及时向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反馈信息,由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合同

  设备购置合同的要求:

  (一)设备订货合同必须符合《合同法》等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二)设备订货合同必须内容完善,双方承担责任明确,文字准确;

  (三)设备订货合同必须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动因素(如质量验收标准、价格、交货期、交货地点等)及违约的'责任;

  (四)对大型、精密、关键、稀有、进口设备的订货合同,要有技术协议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要规定到供方制造厂监制、验收、试车和供方来公司安装调试等售后技术服务工作;

  (五)设备订货合同的法律审查、审批、签约和合同登记管理,必须按公司有关的合同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进口设备到达后制造部要及时申报商检,组织开箱检查,由使用车间与制造部共同认真填写开箱检查记录,及时联系处理发现的问题。

  第三十条大型、精密、引进设备应实行预验收制度,预验收一般应由制造部、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和使用车间参加。

  第三十一条设备的入库验收、库存保管、出库移交等管理工作,现按《物资技术保管规程》的要求办理。设备技术资料由制造部及时归档管理。

  第六章设备安装验收及初期管理

  第三十二条设备安装的工作内容包括安装计划的编制、实施、安装调试和验收。

  第三十三条设备安装工作的要求

  1、根据公司设备规划、外购设备订货合同的交货期,编制安装计划(包括用工、用料、费用预算)。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必须在开工前一个月下达施工单位;

  2、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负责提供安装平面位置图与工艺要求。制造部负责提供基础图并委托设备动能公司或其它单位负责设备安装。

  3、其它被委托安装设备的单位根据安装计划与使用单位以及有关单位协调工程进度,具体组织实施搬运、上位找平、配电、配水及气管等工作。

  4、设备安装应按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国家有关机械动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实施。

  5、精密、大型、关键、稀有及进口设备的调试由制造部组织,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等参加。

  第三十四条、设备试运转一般分为空运转试验、负荷试验、精度试验三个阶段。设备试运转和各项精度检验的记录要齐全。

  第三十五条、对于无法调整及消除的问题,从设计、制造、安装及调整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反馈信息,及时处理。

  第三十六条、对整台设备试运转要做出评定结论,合格后方可办理移交生产的手续,并注明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及日期。

  第三十七条、设备安装的最后验收,必须在设备调试合格后进行,由制造部、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生产安全主管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共同做出鉴定,填写有关施工质量、精度检验、试运转记录等凭证及设备安装验收竣工单。

  第三十八条、设备安装验收竣工单一联交设备购置单位存档,一联交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档案室存档,一联交使用单位存档,一联交财务管理部作为列入固定资产的凭证。

  第四十条设备使用初期管理

  一、设备使用初期管理是指设备从安装竣工投产到稳定生产这一段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的管理工作,重点是对大型、精密、关键、稀有及进口设备的管理。

  二、设备使用初期管理工作内容和要求

  (一)、进一步观察和记录设备投产初期运行情况,设备加工精度、性能稳定性及可靠性;

  (二)、制造部会同使用单位的设备员、设备操作人员应对设备初期使用发生的故障部位、原因、次数及损失情况进行认真的记录和分析;

  (三)、对发现的设备设计、制造上的缺陷和问题,及时向制造厂进行信息反馈,以便尽快取得补救和改善;

  (四)、对进口设备,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制造部必须认真做好设备档案和资料翻译及归档工作,制造部及时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

  (五)、技术中心(制动研究所)对设备投产后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以评价设备选型工作的质量;提出改善措施,以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第七章检查与考核

  第四十一条设备前期管理工作的检查,不仅要检查系统的纵向连续性,而且要检查设备的横向的协调性,渠道是否通畅。按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制处理,涉及面较广的问题报请主管设备的公司领导处理。

  第四十二条由于设备可行性分析论证错误造成设备规划失误,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要追究有关领导和选型责任者的责任。

  第四十三条由于选型不当投资效果达不到论证要求给公司造成损失,要追究有关领导和选型责任者的责任。

  第四十四条对大型、精密、关键、稀有设备要考核固定资产完成后的实际效果是否达到论证报告预定指标(即投入产出比、资金回收期)。对一些初期管理好的设备要建议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前期管理的协调由主管设备的公司领导负责。初期管理结束后,由公司领导组织对有关部门,根据公司《管理标准检查与考核办法》,结合公司方针目标、部门工作计划、个人工作标准,纳入经济责任制进行检查考核。

  第四十六条本办法由制造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前期管理制度8

  前期物业管理制度是指在新建住宅小区或商业项目交付使用前,由物业管理公司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流程,旨在确保物业的顺利交接、维护业主权益和提升服务质量。

  内容概述:

  前期物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项目接管:明确接管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物业设施设备完好无损。

  2. 人员配置:规定物业管理团队的组建、培训及职责分工。

  3. 服务标准:设定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标准和响应时间,包括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安全保卫等。

  4. 财务管理:规定物业费用的收取、使用和审计机制,以及业主权益保障措施。

  5. 业主沟通:建立有效的业主沟通机制,如定期会议、信息公告等。

  6. 合同管理:规范物业管理合同的签订、变更和终止流程。

  7.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前期管理制度9

  1.目的

  通过对前期物业管理的控制,确保房屋保持正常的使用功能,为住户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住户的需要。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开发工程项目的前期物业管理工作。

  3.职责

  3.1策划与营销中心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物业管理工作。

  3.2工程部负责联系施工单位进行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工作。

  4.控制程序

  4.1 策划与营销中心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掌握工程的基本情况和质量状况,根据物业的规模、设施、环境等具体情况,组织物业管理机构。

  4.2 接管验收

  4.2.1 由策划与营销中心根据物业管理移交的安排,组织前期物业管理机构、项目部和有关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物业的接管验收。

  4.2.2 物业接管验收各方共同清点房屋、装修、设备和定、附着物,核实其质量状况和使用功能及有关的文件资料,对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由项目部组织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物业管理机构负责对检查整改情况在'物业管理接管验收记录表'中进行记录。

  4.2.3 接管验收合格后,由参加验收各方在'物业管理接管验收记录表'中签署验收合格意见,办理工程项目的有关文件资料的移交工作,移交文件资料主要包括:

  a)工程项目的整套技术资料;

  b)工程质量保修书和工程使用说明书。

  4.3 由物业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物业管理队伍,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

  4.3.1 根据物业的规模、等级合理确定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满足前期物业管理的要求。

  4.3.2 组建清洁、保安、绿化、维修等管理队伍,对招聘人员签定用工合同,作好岗前技能培训。

  4.3.3 制定各项管理标准、岗位工作标准及其它的有关规章制度,并作好培训工作。

  4.4 联络、沟通社会有关部门,包括:街道、公安、交通、环卫、卫生、市政、园林、教育、公用事业和文化娱乐等部门,建立代办服务项目的管理网络。

  4.5 办理前期物业管理的入伙手续

  4.5.1 及时向住户发送有关的.入住函件,包括:'入伙通知书'、'入伙手续书'和'收费通知书'。

  4.5.2 做好住户入住的服务工作:

  a)向住户介绍物业区域的情况,接收住户的咨询;

  b)住户签定'管理公约';

  c)组织住户验收房屋,验收合格后进行房屋的移交;

  d)根据房屋的设计结构情况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装修的法律法规要求,制订'装修管理规定',做好对住户装修的有关服务工作。

  4.6 由策划与营销中心组织物业管理机构开展物业管理的日常工作:

  4.6.1 保洁绿化工作,执行q/tzh-wi-038《环境卫生与绿化管理办法》。

  4.6.2 治安保卫工作执行q/tzh-wi-037《前期物业安全管理办法》。

  4.6.3 工程质量保修执行q/tzh-wi-029《工程质量保修管理制度》。

  4.6.4 物业管理机构根据'管理公约'规定的收费标准和方法,收缴物业管理费。

  4.7依据q/tzh-wi-041《顾客满意度调查及投诉处理规定》,做好顾客意见投诉的处理工作。

  5.质量记录

  5.1 qr23-01物业管理接管验收登记表

  5.2 qr23-02入伙通知书

  5.3 qr23-03入伙手续书

  6.支持性文件

  6.1 q/tzh-wi-037《前期物业安全管理办法》。

  6.2 q/tzh-wi-038《环境卫生与绿化管理办法》

  6.3 q/tzh-wi-029《工程质量保修管理制度》

  6.4 q/tzh-wi-041《顾客满意度调

前期管理制度10

  设备投入使用前期管理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总则第一条设备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为加强设备管理,促进设备管理现代化,使企业的设备得到充分的使用并得到及时维修、改造和更新,更好地为降低消耗、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

  总则

  第一条设备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为加强设备管理,促进设备管理现代化,使企业的设备得到充分的使用并得到及时维修、改造和更新,更好地为降低消耗、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服务。

  第二条设备管理与维修要贯彻执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生产依靠技术进步,坚持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相结合,日常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

  第三条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对企业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素质,达到设备寿命周期延长、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

  第四条按照设备综合管理要求,设备科必须加强设备投入使用前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设备前期管理的各项制度。

  第五条实施设备前期管理做好设备的规划投产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规划决策、外购设备的购置或自制设备的设计制造、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使用前的初期管理四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安排、协调和管理。

  第六条设备动力科必须参与或负责设备更新改造、自制设备以及生产技术措施项目和零星购置设备的规划决策工作,对改进、扩建工程公用设施的设计,设备动力科参与审查后方能实施。

  第七条设备规划方案的确定,应由技术副厂长主持,副总工程师参加,组织各有关部门人员,共同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做出决定,并编制费用预算和资金筹集方案,列入企业技术措施规划,经批准后,责成有关部门实施。

  第八条设备的技术经济论证,应有几种方案分析比较,并考虑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和设备综合效率等因素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在分析对比时,要注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搜集的数据准确,运用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等观点评价计算,使选择的方案、经济效益最好,投资回收期最短。

  第九条设备的选择要遵循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生产适用、维修方便等原则,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先进性;

  2、设备的生产效率;

  3、生产的产品质量;

  4、耗能水平;

  5、安全环保性;

  6、设备的适用性;

  7、满足生产工艺程度;

  8、设备的可靠性;

  9、设备的维修性;

  10、人机匹配操作方便。

  第十条外购设备的订货,首先选择能满足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的设备型号,选择制造质量确定可靠,售后服务好的两个供应商,对他们的设备技术性能和投资费用进一步对比,从中选定。

  第十一条设备在选型时,应尽量与现有机型统一、减少机型繁杂,保留技术先进、可靠性和维修性好的型号,有利于设备管理、维修工作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节约费用(如图纸、备件、修理、技术准备工作等)。

  第十二条设备的订货合同管理。设备的订货应按企业年度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签订合同后建立台帐,逐项登记,与技术措施计划核对,发现有未落实的项目,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订购,已订购落实的设备,应排出交货日期顺序,按时进行催交和组织到厂,保证新设备早日到厂安装投产使用。

  第十三条设备购置申请的批准程序。全厂所有设备(包括低值易耗设备)的购置,均应有批准依据,新增设备和更新设备按年度技术措施计划执行,零星购置的设备由使用单位填写设备新增或更新申请表,经有关部门会签后,由分管资金平衡的副厂长、副总工程师批准,交设备动力科负责购置。

  第十四条企业的重点、关键设备,除了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外,还应由设备主管副厂长决策批准。

  第十五条设备动力科应参与或负责设备自制的设计工作,根据企业技术措施规划或年度技改计划,由总设计师办公室下达自制设备(主要包括自制非标准设备)设计任务书,其中应明确规定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可靠性、维修性要求、验收标准、完成期等内容,技术工艺科学按设计任务书要求,提出设计方案。设备动力科要参加方案的论证,提出自制设备有关可靠性、维修性方面的意见。

  第十六条自制专用设备的鉴定。专用设备制造完成后,由制造单位向计划、工艺、财务、设备部门填报完工通知单,工艺部门会同制造车间,对已完工的专用设备进行检查,并准备有关资料,向设备动力科发出鉴定通知,设备动力科负责组织,由主管副厂长或总机械师主持,召集设计、制造单位(安装调试工作由制造单位一并完成)、使用单位、检验、计划、财务及总设计师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参加,进行技术鉴定,鉴定合格后,由使用单位签字确认能够使用,设备动力科进行移交,再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

  第十七条自制设备移交时,设计部门应将下列技术文件资料交设备动力科签收,整理后归档:

  1、自制专用设备使用说明书;

  2、使用、维修用图纸及资料;

  3、配件、附件清单;

  4、备件图册;

  5、备件和附件或专用工具;

  6、精度检验单;

  7、试车验证记录;

  8、合格证;

  9、费用结算表副本。

前期管理制度11

  项目部交楼前期工作的组织管理

  1.商品房交付使用前的组织管理工作由该项目部全面负责;

  2.该项目部于收楼前30天组织成立收楼工作小组,并在成立当天召开综合协调会,讨论确定交楼方案(含交楼时间、进度、地点、费用、现场布置、人员安排、维修队等事项),明确应售已售物业、应售未售物业、自营物业、应向政府移交的物业等。交楼工作小组由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营销、行政、物业、工程负责人为副组长,营销、行政、物业、工程各指定协调、组织、实施的专职人员任组员;

  3.物业服务中心在综合协调会召开之后,按会议精神与项目部确定《楼宇质量保证书》、《楼宇使用说明书》等资料的交付时间和责任人;与项目部确定《骏工验收备案表》、永久水、电使用文件、消防验收文件等需公示文件的交付时间和责任人,并按时专负责跟踪沟通获得上述资料;

  4.物业服务中心在综合协调会召开三天内起草该期楼宇《交楼工作方案》交物业公司本部审核。工作方案内容包括:

  4.1楼工作小组组织架构

  4.2交楼工作流程(见后)

  4.3人员安排(见后)

  前期准备--收楼--收楼--前期准备

  4.4费用预算:现场布置、资料印刷、办公文具、人员加班等

  4.5现场物品布置及来源:环境气氛布置物品、指引牌、标识牌、文件公示牌、办公桌椅、台布等落实到部门。

  4.6现场公示文件落实安排公示文件有: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交付楼宇的条件进行公示。

  4.7收楼资料的印刷:业主公约、物业服务合同、业主档案表、楼宇情况验收表、业主资料签收表、收楼确认书等。

  4.8收楼进度安排:由项目与物业部一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9环境清理时间安排项目提前十天确认清洁进场工作,物业部跟进质量和进度。

  4.10后勤安排由项目行政、物业服务中心行政人员安排。

  物业公司在二天内审核完交项目部行政部结合项目部各部门的'工作汇总后,报项目部下发《交楼工作方案》,各部门按方案确定的项目、时间分别落实完成。明确项目和物业服务中心各自负担的费用。

  5.物业公司在综合协调会召开以后,由该项目物业服务中心成立分户验收小组和设施、设备验收组,对物业进行分户验收和设备验收,即时将验收情况反馈至项目工程组交楼工作小组成员组织进行整改,全程跟进整改情况;与承建单位、项目工程单位及相关部门对机电设备、消防、给排水、电梯等公共设施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全程跟进调试过程,接收全套技术资料。该小组应明确工作目标、标准、完成时间及考核措施,将工作安排计划表上墙,由公司本部品质督导部监督、检查;

  6.物业公司在综合协调会召开以后五天内由该项目物业部呈报该期楼宇的《物业管理方案》,物业服务中心在三天给予批复,报项目部;项目部应于三天内批复。物业服务中心从收楼前十天开始按项目批复的《物业管理方案》实施物业管理;

  7.该项目工程部门、物业公司会同承建单位在交楼三天前成立快速维修队,由项目工程部门指定两名以上工程师任队长,由土建、给排水、铝合金、及装修等人员组成,交楼期间常驻收楼现场待命(物业服务中心指定待命地点)即时维修。交楼工作没有结束,维修队不得撤离。(建议此条项目部在施工合同中注明);

  8.该项目的相关部门应按综合协调会确定的时间按时完成现场布置、客户交楼进度组织、资料交付、物品准备等工作,由项目总经理检查、监督。交楼前三天、前一天交楼工作小组人员分别对前期准备情况进行检查、修正;

  9.物业公司在交楼前三天对全体参与收楼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前一天进行现场模拟培训。

  10.收楼前二十天,由项目或项目委托物管公司对应交楼宇进行清洁开荒工作招标。费用由项目部承担,组织和质量检查由物管公司负责。在收楼前十天开始清洁开荒,确保业主收楼良好的第一印象。

前期管理制度12

  为了规范矿用阻燃胶带的采购和验收,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采购验收

  1、必须严格按照矿用阻燃胶带标准进行采购验收,证件必须齐全,包括试验报告、“三证一标志”等。

  2、胶带到矿后,入井前应校验胶带长度,执行公式:

  L=(D+D0)Nπ/2

  其中:D―胶带卷最大直径

  D0―胶带轴直径

  N―皮带层数

  π―圆周率,取3.14

  3、采购单位必须对胶带的安全运行负责,由于胶带本身强度不够造成的断带、抽卡等或胶带带芯不直造成的胶带跑偏等,经分析确认后由采购单位负责。

  二、地面贮存

  入库后的胶带禁止露天存放,禁止和含腐蚀气体、液体的物件混放,禁止存放在潮湿的地点。

  三、入井审批

  1、胶带下井前使用单位必须到机电管理部办理相关审批登记手续。

  2、新胶带在入井前必须按规定到集团公司所指定的胶带检测机构做胶带阻燃试验,对试验不合格的胶带禁止入井使用。

  3、不同批次,不同厂家胶带到矿后必须送检。

  四、安装验收

  1、新胶带在井下安装时综采工作面所用的胶带每卷长度不得少于100米,掘进工作面所用的胶带长度不得少于50米。

  2、修复的旧胶带下井前必须经过机电管理部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胶带禁止下井使用(综采工作面所用胶带长度不得少于50米,掘进工作面所用的胶带长度不得少于25米)。

  3、胶带安装时必须保证上层胶带在上面,严禁胶带铺反。

  五、使用维护

  1、井下所有胶带由机电管理部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把井下的胶带挪作它用,否则按胶带的原价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2、在运转的胶带各使用单位必须认真管理,上带两边禁止跑到上托辊的外侧,下带两边禁止与设备的支承架摩擦,禁止胶带下层与非滚动物体摩擦,因轴承损坏无法转动的托辊要及时更换,胶带连接卡处斜口不得大于20毫米,胶带连接卡的中间不准缺卡、断串针。

  3、皮带清扫器和滚筒集泥器必须保证完好可靠。

  4、各转折点、承载部严禁堆煤,以免擦伤皮带。

  5、皮带机各种保护必须投入使用,达到灵敏可靠。

  六、井下贮存与回收

  1、使用单位对胶带机缩下的以及延伸备用胶带要妥善保管,严禁把胶带存放在有积水、淋水、煤泥的地点以及腐蚀物附近,胶带距离地面不得小于200mm。

  2、使用单位缩下的胶带必须及时回收。如因实际困难或其它原因暂时无法回收的胶带必须征得机电管理部同意后,采取保护措施临时存放在井下。

  3、回收胶带装车时严禁用叉车或铲斗硬顶硬铲,以免损伤胶带。

  4、回收的胶带要及时交指定地点。接收单位要及时对回收胶带进行验收,开据回收验收单;并及时组织人员检修,严禁堆放在露天或有腐蚀物的地点。

  5、回收胶带验收必须对胶带长度进行确认,可参照1.1公式。同时还需对胶带外部损伤情况进行鉴定,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七、地面检修

  1、检修单位不得私自截割胶带。

  2、检修的规格、长度必须征得机电管理部同意方可进行。

  3、检修胶带必须保证胶带的安全运行。截割胶带必须割正、割直,以免造成胶带跑偏。

  4、检修后胶带卡必须打直、打平、打紧,无断卡、露卡、歪卡等,卡子深度必须满足要求。

  5、检修成卷的胶带必须由机电管理部确认,并在带卷上标明长度。

  八、报废

  1、对由于宽度、长度、强度等不能满足皮带机安全运行和安全运输的胶带,由机电管理部组织相关单位做出报废鉴定。

  2、报废胶带在处理前执行地面贮存的相关规定。

  九、考核

  1、如检查中发现使用不当的'情况,根据实际情节每处处罚单位责任者100元至300元。

  2、对在用的胶带不准随意截断,发现私自把胶带截断每次处罚责任者500元,造成胶带报废的按原值处罚责任单位。

  3、对因操作不当、不负责任造成胶带在运转中撕裂或拉坏胶带连接卡而导致胶带断带的责任者要及时追查原因,作出处罚决定,并通报全矿。

  4、胶带未做阻燃试验,造成不合格入井,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单位500-1000元罚款,并责令使用单位立即回收。

  5、胶带贮存违反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处以100-500元罚款,并责令立即整改。

  6、对安装时造成胶带铺反的责任单位除责令其把胶带重新铺设以外,同时处以100-500元罚款。

  7、对回收的胶带构成损伤的,视损伤程度对责任单位处以300-800元罚款。如果胶带局部构成报废,对责任单位按损坏胶带长度原值的100%给予处罚。

  8、检修单位私自检修、截割胶带,造成胶带损坏,视情节轻重给予500-1000元罚款。

  9、检修单位对检修后的胶带质量负责,由于检修质量造成胶带报废,按事故论处,并按检修后规格长度等值赔偿。

  10、在用或储备的胶带被私自挪作它用,根据情节处以挪用胶带原值的40-90%进行处罚,由此造成胶带报废的参照第8条执行。

前期管理制度13

  1、前期介入的一般程序:由地产、物业双方确定工作内容要求;并物业组成前期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

  2、前期介入的工作内容:前期介入主要分五个阶段实现:规划设计阶段、营销策划阶段和施工建设阶段,验收阶段,项目入伙交付业主使用。

  第一节:规划设计阶段介入

  规划设计阶段包括:

  物业对项目总体设计、安保布局、消防布局、交通布局、生活配置、设备配套、新材料、新技术、管理用房、生态环保、公共空间、景观配置、绿化配置、室内配置、房屋单体、智能化配置、管理用房等方面应注意的内容提出合理划建议。

  规划设计评估的程序:

  1、地产提前1个月向物业提出书面知会,要求物业参与某项具体项目规划设计的评估,并提供评估报告。

  2、物业接到书面知会后,于3日内回复,由相关部门牵头组成评估小组,并向地产提交评估所需的开发资料目录。

  3、开发资料包括:企划文件(市场调研、产品定位、目标客户定位、目标客户资料、;设计文件(规划图、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给水排水设计说明书、电气设计说明书、弱电设计说明书、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说明书、动力设计说明书、交通分析、绿化分析、经济指标等、。

  4、地产接到资料目录后及时内向物业提供具体资料,对不能提供的资料,书面知会物业,并于一周内组织所属项目、设计、工程、营销等部门召开项目说明会,介绍项目情况并解答疑问。

  5、物业接到开发资料后一周内,组织评估小组研究,完成项目及类似典型项目的实地考察。

  6、评估小组根据开发资料中针对项目评估细则所列内容,及项目说明会、实地考察情况,于一周内详细编写完成《项目规划设计评估报告》,并提交物业相关部门。

  7、物业相关部门在评估小组提交报告3日内,组织公司评审组对《项目规划设计评估报告》进行评审。

  8、评估小组根据物业公司评审会议的意见,于3日内完成对《项目规划设计评估报告》的修改。

  9、经修改的《项目规划设计评估报告》由物业公司相关部门组织相关评审组成员会签后,提交物业公司总经理审核签发。

  10、物业公司总经理签发后,评估报告提交地产公司。

  11、项目规划设计总体评估要点:

  住宅区规划功能区分合理,居住私密性和社区交流协调。

  住宅区道路交通规划合理,车流人流组织兼顾,停车位充足。

  建筑与自然和谐,采光、通风充足,环境优美。

  生活便利,基本生活配套齐全,出行便捷。

  设备、设施保障充分,水、电、煤、电信、广播电视、电梯、污水处理等可靠完善。

  注重环境生态,使用环保、节能等环保材料、设备设施。

  安全防卫设计完备,运用先进技防手段,安全及消防配置充分。

  智能化配置先进,网络资源充分,便于数字化小区建设。

  便于物业组织管理,节约管理成本。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同类住宅区中水平领先。

  项目规划设计分类评估要点:

  1、安保布局

  a、便于安保管理区域分割,消除管理死角。

  b、便于安保管理视线的巡查,避免管理的盲点。

  c、人员及车辆各级出入口设置清晰,便于动态管理。

  d、安保设备设施配置齐全,可采取有效措施防范。

  e、安保技防措施完备,形成多层次的安保体系,信息汇总通畅,反应快速。

  2、消防布局

  a、消防设备、设施配置(灭火器、消防箱、室内(外、消防栓、消防泵、烟感、自动喷淋等、充分合理,使用可靠。

  b、消防车道设置合理,其位置及转变半径符合国家规范。

  c、消防登高面(场地、设置合理,其位置及面积符合国家规范。

  d、消防通道、门、墙、避难区设置合理,符合国家规范。

  3、交通布局

  a、各级道路的功能分配充分合理,有层次感,线路清晰,便于分流管理。

  b、主要道路和出入口人车分流,在设计和设施配置上考虑到限速要求及回车余地。

  c、机动车位配置充分(一般住宅不少于户数的2:1、另加访客车位占车位数的5%,联排别墅等高标准住宅应按户数1:1,另加访客车位占车位数的10%、。非机动车位配置充分(一般住宅不少于户数1:1、5,以上指标可以按照不同地区需求进行调整、,便于停放。

  d、有条件,宜设置地下机动车停车库,应符合国家规范。

  4、生活配置

  a、根据小区周边(1公里范围、市场、商业配套状况设置充足市政、商业用房。

  b、一般应考虑超市、菜市场、医疗、教育、邮政、银行、餐饮、美容美发、建材、文化娱乐、交通等的配套服务功能。

  c、如住宅区设置商业配套,宜独立集中,并事先规划商业功能的划分和商业经营的配套条件,应尽量避免产生干扰。如利用住宅层设置营业场所,出入口或楼梯须与住宅分开。

  d、如住宅区设置会所,宜独立设计。会所面积、活动项目宜根据住宅区面积、档次、经营方式合理配置。例如:一般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宜设置项目:健身、乒乓、阅览、儿童活动室、棋牌、桌球、多功能厅等;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住宅区建筑面积每增加10万平方米会所面积增加200平方米。

  (指标供参考、

  5、设备配套

  a、水、电、煤、电信、广播电视、污水处理等的设计容量应能满足使用需要,并留有适当扩展余地。

  b、配电、水泵、电梯、中央空调的设备定型成熟可靠。

  c、沟、管、渠、井的设置合理,便于维护保养。

  d、公共照明、楼道照明配置合理。公共照明数量、亮度、位置合适,宜采用节能装置。楼道照明十层以下住宅宜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十八层以上高层住宅宜应设疏散诱导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e、配电房、水泵房、电梯机房、中央空调机房等设备房设计应符合国家规范。水泵房不应设在住宅建筑内,给水泵房内不应有污水管穿越,电梯井不应紧邻卧室,紧邻书房及起居室时,应采取隔音措施。

  6、智能化配置

  a、安保智能化一般可配置红外线周界防越系统、门禁可视对讲系统、小区巡更系统,电视监控

  系统、车辆道闸管理系统、室内紧急呼叫系统、电梯内紧急呼叫系统、居家安防系统等,并与中央控制中心联网。

  b、网络智能化一般可配置社区宽带、电子公告牌、社区物业管理网络平台系统。

  c、设备管理智能化一般可配置公共照明管理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电梯运行状态管理系统、消防管理系统、配电及给排水管理系统、家庭表具管理系统、煤气泄漏报警系统、紧急广播系统等,并与中央控制中心联网。

  d、中央控制中心位置宜管理处相邻相近,布线系统应分考虑与中央控制中心的距离和由此造成的信号衰减。

  e、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应考虑技术先进性、设备标准化、网络开放性、系统可靠性及可扩性,采用成熟产品。

  7、房屋单体

  a、屋面应充分考虑到防水及隔热效果,可上人屋面及屋顶花园满足其特殊要求。

  b、墙体应充分考虑到防水、隔热、隔音效果。

  c、楼板厚度与隔音符合国家规范。

  d、住宅分户门宜采用统一制作的安全防卫门。

  e、住宅外窗应考虑开启方便,尺度(安装空调要求、,隔音防水效果好,不宜近距离直接面对其他住户的门窗。

  f、厨房设计应遵循洗、切、炒流线,操作面长度宜在2―3米,燃气热水器位置合理,灶宜避开窗口设置。

  g、卫生间不应直接开向起居房,餐厅或厨房不应布置在下屋住户厨房、卧室、起居房和餐厅上层,有上下水的洁具宜尽量避开卧室墙面布置。

  h、厨房、卫生间隔楼板及墙身应充分考虑防水隔声设置,地漏位置合理,便于检修。

  i、管道、管线布局合理、互不干扰碰撞,尺寸符合国家规范,管道井检修孔应设置合理,便于检修。

  j、宜采用垂直烟道,断面尺寸充分(一般不少于250mm、,应有防止油烟回流和串烟措施。出屋顶口高度适中,高层宜安装无动力风帽。

  k、底层地坪应充分考虑防潮措施。

  l、房型设计应考虑生活习惯,不宜引起装修时的大改动(敲墙、再次分隔等、。

  m、有上部屋面阳台或管道可直接下至下一层屋面(阳台、时,应考虑防盗措施。

  n、阳台栏杆或栏板高度合理(一般不少于1、10m、,宜采用垂直杆件,杆件距小于0、10m,防止儿童攀爬。

  8、室内配置

  a、室内空调机位设置合理,应与家具布置一并考虑。卧室内宜避免对床直吹。

  b、室外空调机位应考虑外墙美观、设置统一机座、安全隐蔽。

  c、室外空调机位应考虑安装及维修便利。距离过近而对吹的室外机应相互错开,与邻套住宅机座相

  d、邻时,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

  e、空调机冷凝水和隔霜水应设专管排放,或接入阳台排水系统。

  f、室内空调洞位置合理,应靠近室内机位,管中应距地2、2米左右,向外倾斜10度左右。

  g、当户型或厅房过大时,应考虑柜式空调的要求。

  h、如使用小型中央空调,层高应大于3、3m,并留有室外机位置。

  i、室内各类插座、开关位置合理,应与家俱布置和使用习惯一并考虑。配电箱配出回路设计分配合理。

  j、电视、信息(电话和数据、插座宜在主卧、起居、书房分别设置,且不宜并行设置。

  k、联排别墅及跃层宜在二层设置进户对讲。

  l、高档住宅宜考虑居家安防系统的配置及扩展功能。

  9、绿化配置

  a、绿化布局合理,乔木、灌木、花、草的配置层次丰富,数量品种充足,造型优美。

  b、绿化率、集中绿地率设置合理,分布均衡,集中绿地位置适中,便于人流自然汇聚。

  c、绿化品种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以变色观叶植物为主,茂盛期长,成活率高,抗病虫性好。

  d、绿化品种便于养护,养护成本节约。

  e、绿化布局不遮挡住宅采光,便于人行通行,宜考虑行走习惯。

  f、绿化品种宜无污染,兼具吸收有害污染功能(如尾气、。

  g、主干道两侧及集中绿地宜有大型树木。

  10、景观配置

  a、景观装饰布局合理,宜处于相对而言对人流集中的区域。

  b、采用水景应考虑水系的水质、清理、保洁、排泄、补充、养护。

  c、水系岸床设计应考虑防渗漏效果。

  d、不宜在小区内设置深度超过1米的`水系,并有防护或警示。如利用自然河道水系超过1、5米,,还应配置相应的救生设备、设施。

  e、景观装饰应便于清洁、养护,宜采用牢度较高、不易污染、损坏、变型、破旧的材料。

  f、泛光照明不影响住户,不造成光污染。

  11、公共空间

  a、应充分考虑雨水排泄能力的设计,避免排泄不畅通。

  b、宜设置可开展社区活动的集中场所及避难场所。

  c、公共活动区域分布合理、均衡,位置适中,并尽量减少对住户的影响。

  d、绿化及保洁用水取水口设置合理(一般距离不大于150m、。

  e、各类表具、表箱设置合理,便于查看、收发。楼道内应设置公告栏,宜预留牛奶箱,休闲椅位置,室外信报箱应有防雨措施。

  f、楼宇入口处及公共场所宜考虑残障人员出入,宜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设施。

  g、公共空间的道路、踏步、坡道应考虑老人、小孩等行动不便人员,宜设置相应保护措施。

  h、楼道、楼梯、过道便于家具搬运、人员不易碰撞。

  12、生态环保

  a、住宅区内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性经营性项目。

  b、住宅区内污水处理排放符合国家规范。

  c、住宅区内无各类污染源。

  d、周边应无直接或间接严重影响住户的污染源。

  e、宜采用对太阳能、雨水、绿化枝叶等的再次利用技术。

  f、垃圾收集宜采用有害、有机、无机的分类收集,宜采用垃圾压缩或生化技术处理。

  g、垃圾房及变电房、煤气调压站或其他信号发射装置应选择隐蔽位置,尽量不影响住户及环境。

  h、宜在住宅区内形成自然生态链。

  13、管理用房

  a、物业管理处

  管理中心功能:经理室、接待区、资料室、办公区、会议室、卫生间、中央监控。

  作业用房功能:保安值勤室、用具房、维修清洁绿化工具房、

  员工休息室、员工生活用房。

  总面积:根据住宅区管理面积和功能配置。(各地法规要求不一样、一般:

  管理处用房面积=住宅区总建筑面积/100*0、2(指标供参考、

  位置:住宅区中央,底层。

  b、业委会、居委会(根据当地政策、

  功能: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接待室

  面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位置:和管理处相对接近,业委会与居委会可联合设置于一处

  14、新材料、新技术

  a、应尽量采用较为成熟并有先例的新材料、新技术。

  b、试验性新材料、新技术应充分论证,先行试点。

  c、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应预留充足备品备件。

  d、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应充分考虑今后的维修养护便利及成本。

  15、管理成本测算

  a、对规划应充分测算今后产生的管理成本。

  b、管理成本应与市场上类似住宅接近,如因规划设计原因造成差距过大,应知会地产共同协商,相应改进规划、设计。

  16、与相似典型项目的比较

  a、相似点

  b、差异点

  c、优势

  d、劣势

前期管理制度14

  项目前期管理制度是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项目启动阶段的有序进行,为后续的执行和完成奠定坚实基础。它涵盖了项目的规划、资源分配、风险评估等多个环节,旨在提高项目成功率。

  内容概述:

  1. 项目定义: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和预期成果,制定初步的工作计划。

  2. 资源配置:评估所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分配,确保项目启动的可行性。

  3. 风险管理: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策略,降低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4. 合同管理:涉及合作方的合同谈判、签订,确保双方权益。

  5. 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6. 初期评估: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进行初期评估,为后期监控提供基准。

前期管理制度15

  前期管理制度是企业在项目启动初期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则,旨在确保项目有序进行,预防潜在风险,提高效率。它涵盖了项目的规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等各个方面。

  内容概述:

  1. 项目定义与范围管理:明确项目的目标、预期成果和工作范围,防止项目偏离初衷。

  2. 时间管理:制定项目时间表,包括关键里程碑和任务期限,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3. 质量管理:设定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估,保证项目交付物的质量。

  4. 成本管理:预算编制、成本估算和成本控制,确保项目在财务预算内完成。

  5.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团队绩效。

  6. 沟通管理: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

  7. 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降低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8. 采购管理:对所需物资和服务的采购流程进行规范,保障供应链稳定。

  9. 合规性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性。

【前期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前期工作计划04-02

前期物业工作总结07-28

前期工作总结01-18

前期销售工作总结10-10

前期物业合同06-06

物业前期服务合同06-09

物业前期工作计划03-22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10-31

前期部个人工作总结04-09

前期工作计划15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