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照护》读后感

《照护》读后感

时间:2024-02-28 07:14: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照护》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照护》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照护》读后感

  《照护》这本书是李萱老师推荐的。几天后的一个周末,我到附近的纯真年代书吧闲逛时,正好发现它,还是塑封的,于是就借了回来。利用坐地铁和周末闲暇的时间,两个星期读完。阅读的时候,就觉得很多地方对我有所触动,要写点儿什么。我一直认为,医生与法官这两个职业在很多地方是相似的,比如都有很强的专业性,每天要跟人打交道。当个体的身体或精神出问题时,需要找医生;当人与人之间出问题(发生纠纷)时,一般找法官,当然法院针对的只是法律关系,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但这已足以让法官们无力应对,如今的医生同样是高负荷运转。基于以上种种,我在阅读本书时也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

  作者凯博文(中文名)教授是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与医学人类学教授,也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作者与妻子凯博艺与中国很有渊源,两夫妻曾在中国研究多年,凯博艺更是精通中文,并对中国文化艺术兴趣盎然。凯博文将中国文化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关注引入医学领域,他倡导的照护,不仅仅指身体上的照顾,更重要的是对被照护者精神和情感的关注和保护,照护者通过全身心在场、体贴聆听和及时回应等方式,实现照护者与被照护者的互相救赎。他认为医者所治疗的不应当仅是生物医学意义上的“疾病”,而是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的关怀,对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关注,实现对患者的“疗愈”。

  一、从对疾病的研究到对人本身的关注。正如本书译者姚灏所言:大型医疗机构的出现,让医生成了医疗服务业市场中受雇于或者说束缚于某些大型医疗机构的雇员,失去了自主性与流动性,医生成为了“劳工”,每天需要应付各种文书、各种指标、各种考核、各种命令,而唯独不再有很多时间,去陪伴患者,去倾听患者,因为这些陪伴与倾听的时间,不算是医生绩效考核的内容。你在每个病人身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就意味着你能看的病人总数越少,而我们的医疗体系关心的是后者,不是前者。

  我不知道凯博文教授倡导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落实。随着医疗技术理念的广泛普及,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主张当然有其现实针对性。其实何止是医疗行业,各行各业莫不如此。在整个行业体制面前,个体又有多少主动性呢?就法官而言,除了需要学习研究不断更新的、内容繁杂的法律体系,庭上庭下查明每个案件的事实与法律适用等技术性工作之外,还面临着大量的对未结案数、已结案数、审理天数、调撤率、服判息诉率、上诉维持率、上诉移送天数等几十项的考核指标,月月有排名,天天有通报,每个人都异化为全盘量化的“数字主义”的工具,哪里还有人的主体性和尊严?

  当然,发牢骚抱怨每个人都会,问题在于如何寻求解决之道。如译者言,倘若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上升到宏观层面,认为这一切都是历史和时代造成的,便很容易倒向现代犬儒主义,每个人都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于人于己于国家于社会都更为不利。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自己能够做什么?哪怕只是发出如萤火虫般的一点微光,或许就是存在的大意义。记得一次电视节目里一位前辈说过一句“用力而认真的活着”,当时很受触动,倘若一个人很努力的扮演好人生赋予他/她的各种角色,当一个好员工、好丈夫/妻子、好儿子/女儿,哪怕是好的陌生人,就很值得尊敬了。我们在工作中,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能以一种平等、真诚的态度去尊重每个人,比如庭上庭下听他把话讲完,稍微耐下心来向他解释某个法律规定,花点时间与他沟通案情,即使裁判结果是一样的,但他对于法治的感受或许会大不相同。

  二、照护的两个层面。本书作者倡导的照护是建立在人性的整体特性之上的,超越了性别之间、文化之间、家庭之间等特殊领域,而是放眼至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社会关系。就我个人而言,缺乏的恰恰是对于家庭成员、对于身边人的照护责任。正如作者所言,我同样是自私冷漠的,对于孩子、对于丈夫、对于父母,很少主动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和情绪变化,每日沉浸在自己的工作压力中,自怨自怜、精神高度紧张却又无法抽离,有时候也觉得这是不正常的状态,会认为自己是不是病了,精神出问题了?可是又能怎样,工作能不做吗?案子能不办吗?自己仿佛是一个不停被人抽打的陀螺,怎么也停不下来。要真是个陀螺也就罢了,毕竟没有任何思想,也就无所谓烦不烦恼。

  或许人到中年以后,就要学会放过自己,不能过于强求。比如上面提及的扮演好各种角色,有时候会发现特别难,你已经努力了,但还是做的不够好,尤其是当你与别人比较时,就容易陷入焦虑,更严重的罹患精神疾病。这时候就要放过自己,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老庄思想,凡事不可过于强求,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我等小人物就当好螺丝钉得了。尽人事听天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人生智慧。

  三、关于死亡与尊严的问题。作者的妻子凯博艺曾经是那么知性、那么优雅、那么体贴、受欢迎的一位知识女性,但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之后,性情大变,失去视力和自理能力,客观上成为了家人沉重的负担,看了让人心痛。我总是忍不住在想,如果她有一天恢复了意识,意识到自己变成了这样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暴躁粗鲁的人,她会怎么想,是不是宁愿选择安乐死呢。作者作为丈夫,尽力尽力的照顾生病的妻子十年,这当然很了不起,但是妻子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延续生命是为了什么,他有没有替妻子考虑过。老单说,如果他有一天变成了这样的老年痴呆患者,就让我帮助他实现安乐死。我只能回答他你可别逼我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换作是我,我可能也会选择保留尊严。我们的法律能否允许一个人在有意识的时候提前安排好自己的临终生活,比如约定如果到了失去认知能力、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个人可以选择一种有尊严的告别法——安乐死。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操作上的难题,需要去细化。

  书中摘抄:我学会了做一名认真的倾听者,一位敏锐的观察家,去发现人们为了厘清这嘈杂的世界与混乱的自我所付出的努力。我对于人们如何生活,又如何将他们的自身经验转变成事物的具体意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情趣让我从一个过分在乎自己的幼稚少年,蜕变成了一个对于人类境遇有强烈好奇、有一定见地,并且关注人的处境的学生。人们讲述时,我会侧耳倾听,我明白了不仅要学会去听人们说了什么,也要学会去听人们说话时的语气和强调。

  我的点评:看来作者在青年时期已经在不自觉的进行一种精神科医生的自我训练了,这为他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奠定了基础。这段话也在告诉我们如何倾听、如何关注他人,这点也是最欠缺的,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容易出问题的。

  书中摘抄:照护其实渊源超出了简单的诊断与治疗范畴,照护意味着平等分享生活中的病痛和苦难,意味着共同见证治疗中的收获与失落。正是这些经验勾勒出了“痛”与“医”的轮廓。

  我的点评:照护的核心应当是平等与坦诚吧。人这种物种很奇怪,有时候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在古代人尤其突出。现代人虽然变聪明了,但很多纠纷的发生其实也是由于不会尊重人引起的。

  书中摘抄:我当然知道,与患者保持某种职业上的距离,对于医生来说,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临床工作非常艰苦,要想长时间从事临床工作,还要保持高水平的专业素养,那么保持一定距离是行之有效的。但这种距离,同时也意味着疏远,意味着物化,这既不必也不好。虽然我在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的医生的路上奋勇前进,但我却在抗拒,抗拒这一过程中社会化经验的破坏性力量。最终我决定不再挣扎,而是接纳自己的本性,远离官僚主义的冷漠,拒绝职业主义的犬儒,对一切自私自利说“不”,因为我实在不想看到自己作为医生的现实需求盖过患者们的实际需求。

  我的点评:或许这就是少数杰出人的想法,令我辈望尘莫及。法官职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随着法律技术层面的增长,专业素养的提升,对当事人的情绪反而越来越冷漠。但我觉得,法官毕竟与医生不同,医生更多的是疗愈,法官更多的是实现法律的秩序,这就意味着要更少的介入情感因素,更多的依赖理性。

【《照护》读后感】相关文章:

礼记读后感,礼记读后感11-27

《阿凡提的故事》读后感_读后感01-10

简爱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02-15

《在路上》读后感-初中读后感02-15

《繁星春水》读后感_读后感02-15

《拿破仑转》读后感_读后感01-10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高中11-27

《暮光之城》读后感-读后感02-15

《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_读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