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读《李清照传》有感

读《李清照传》有感

时间:2024-07-22 14:09: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李清照传》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李清照传》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李清照传》有感

读《李清照传》有感1

  回首中华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仿若一部男性作家专史,女性作家屈指可数,大多只以一篇或几篇作品一露峥嵘,题材也仅限于闺阁之中,难成大家。而李清照的出现,无疑为女性文学史上失衡的天平增添了一个分量极重的砝码。

  沐浴着齐鲁文化的光华,感受着家族书香气息的熏陶,李清照早年生活在风姿绰约的女郎山和包孕灵秀的百脉泉,跟随着父亲与当世第一流的文学大家吟咏诗文,谈古论今,自小就能写出庸常文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文章,且受到了父辈们的青睐。

  京都是无数天子脚下的一方宝地,怀揣着对汴京的无限向往,清照与母亲随后奔赴汴京与父亲一同生活。待清照成年时,她与当时的太学生赵明诚结为连理。夫妇两人情投意合,志趣相投,情感甚笃,也一同搜求金石字画,撰写古书,琴瑟谐美,其乐融融!

  如清照初婚后的习作《减字木兰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叫郎比并看。”娇嗔中把初婚女子的心事和盘托出,可见郎君如意,两情相悦,乐在其中矣!而赵因官职在身,不免常要小别美妻,此时从清照的习作中不难看出新婚女子对夫君的深深思恋之情。如《怨王孙》里“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可见清照的望夫心切!

  怎奈好景不长,父亲李格非在官场屡遭迫害,不久便撒手人间。母亲更是于这个多事时节病逝。明诚感疾,驾鹤西去,相见直要待来生!此时的清照就像被遗弃的孤雁,前路漫漫,等候着她的是颠沛流离与世间险恶。

  伤之切,悲之痛,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诸如“吹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这类的悼词,任谁目触都不禁催下数行泪。景同人非,物在人亡,焉得不悲?

  因此,古代文学史上,清照绝可占据一个席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或许仍不足以阐述清照在文学史上的功不可没。

读《李清照传》有感2

  读完《李清照词传》,我才知道李清照的一生是那么的艰苦,困难。再回想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我们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李清照,青州人,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少女时期的她,写出来的作品都带有灵性,就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般。这些词被一个叫赵明诚的男人看见了,很是惊讶。从此,他的心中就住下了她。

  很快,赵明诚便娶了她,但安逸的日子保持不了多久。皇帝驾崩,新帝继位,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在朝廷做官,属于新党派的,而李清照的父亲确是旧党的。新帝更宠爱新党,打压旧党。还禁止联姻,于是李清照被迫无奈,离开京城,回到了京城,也回到了无边的'相思。

  但不久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因为宰相的迫害,罢官回家,不日去世。赵明诚便也回到青州,两人相见,一起赌书泼茶,其乐融融。不久,朝廷又用起赵明诚,去莱州当太守。便再也没回来,李清照又去莱州找他,得到的却是无尽的寂寞。

  赵明诚51岁时因去朝廷上任而感染风寒,不日病死。听到消息的李清照,悲愤交加,又正值战乱时期,李清照一路逃亡,后又再嫁张汝舟。却遭家暴。李清照又是休夫又是上告朝廷,将张汝舟告进监狱。

  后来,战乱平定,举朝欢庆。唯有李清照闷闷不乐,因为赵明诚死了,谁与她欢庆。

  李清照,一个女子都有胆识,我们男人又岂能输给女生。

读《李清照传》有感3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如夏夜空中的满天繁星,神秘丰富,让人移不开眼。而宋词就是这满天繁星之一,也是这星辰大海中一抹不一样的光彩,它是如此与众不同,夺人眼球。

  在我小的时候,只知道唐诗,并且从小就开始接触唐诗,背诵唐诗,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押韵。后来知道了宋词后,发现它的句式杂乱,长短不一,和唐诗大相径庭,可能因为从小接触唐诗的原因,自然对唐诗更喜欢一点。但在不久前,我读了《李清照词传》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宋词的看法。我细细品味它们两者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点,发现宋词不像唐诗那样整齐,但正是那长短不一的句式才使宋词更加别具一格。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即是当行本色也。”中华文坛几千年,但能找出来的女词人却寥寥无几,至于原因,我想可能是因为古代对女子的偏见吧,古代总是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她们一生的工作,似乎就是相夫教子,顺从丈夫的本意。而李清照却与他人截然不同,她不仅有才有貌,更有着别人所没有的人格魅力。这正是我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她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并工书画,尤擅诗词,手持神笔,写尽世间情感。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有男儿之豪气,说起“女中豪杰”,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她。她有过如诗的爱情、赌书泼茶的.情趣,也经历了亲人离世,山河破碎,颠沛流离,发常人之感慨,心怀国家天下。北宋末年,金兵大肆入侵北宋。在战争年代,她凛然执笔,讽喻今古。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年仅16岁的她就写下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少女的纯真、灵动、俏皮,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鲜活于人前。在《一剪梅》中,她初次与丈夫别离,孤独时时侵心,在万般思绪中,她写下了这首词。她望着大雁归来,多希望其中有赵明诚给她的书信,“花自飘零水自流”,原来一切只是她的幻想罢了,眼前分明是花儿凋落,水自东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之苦,刚从紧皱的眉头上下去,转眼又漫上了心头。这首词生动地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浓浓思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认为败就失败了,男子汉大丈夫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项羽之所以可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虽有退路,却甘愿自刎乌江,宁死不屈。如今国家正是用兵之际,但一些官员却贪生怕死。无奈自己只是一个弱女子,只会写文章,无法上阵杀敌,只能以笔为戎,表达自己的愤慨。

  清照,这如名字一样,它品质清洁,照亮了中国文化的词坛,为后人留下了文化瑰宝。她的人格和她的作品一样受人崇敬,她不仅有才华,有学识,还有远大的理想,豪情壮志,爱国情怀。李清照,一位刚毅坚强的女词人。

读《李清照传》有感4

  炎热的天气,我也是暑假来临的预告,今年的暑假依然是一如既往的闷热,而我却在这宁静的书香中认识了一位让我终身难忘的人。

  他幼年执笔,写下一篇篇千古流传的舒张,被人们称赞为邢台他才华横溢,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她容颜如仙女下凡,被人误认为是天上之人。

  李清照,一位被世人永远记住的奇女子,她的魅力绝不仅仅是那冠绝天下的诗篇,还有他的人格。

  他们说他天资聪颖,他却说自己只是喜好读书,人们说他的诗章如同一幅山水画,他却说那聚一聚,尘封的笑谈,人们说他的文笔有如苏轼重生,但又带自己的独特,他却说自己只是信仰的苏轼。人们说他寻思仙女,但她只是说自己略有姿色。

  是在我的周围也有这样的女子,天资聪慧,容貌清纯,热爱文学,它就是按朝阳,他的作文总是被老师当做范文,他的.文章总是出现在各种文康报纸上,而且他彬彬有礼。谦虚,不张扬。在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我们坚持而不言弃,努力而不骄傲,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说这世间有许许多多的李清照,东三段,让我们积极向上,努力拼搏,放射出自己的光芒,成为下一个李清照吧。

读《李清照传》有感5

  秋日午后,一缕暖阳,手捧一杯香茗,感谢随园散人,让我遇见最好的你。在诗词恣意流淌的北宋文坛,多的是才思敏捷的文人骚客,少的是婉约清淡的窈窕淑女。在男尊女卑的北宋社会,多的是噤若寒蝉的闺阁少妇,少的是绝代风华的娉婷才女。而钟灵毓秀的济南城涵养了婉约至极、而又不失豪放的你。

  家有才女初长成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从她周岁那天起,命运似乎就将她与文字联系在了一起。作为“苏门后四学士”的北宋文人李格非,对聪慧无比的女儿也格外用心,书房成了年少的李清照经常流连的风景。年少时期的易安拥抱了所有的岁月静好、云淡风轻,这是她生命中飞扬烂漫的春,此时的易安满目皆是春色。在那个年华如诗的日子里,某一天,忆起溪亭日暮的往事,笔落有声,便有了那首忆昔之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寥寥数语,信手拈来,清新别致,毫无雕琢之感。这首小令让世人赞不绝口,也让岁月记住了她。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年少的李清照,以她才女的情思,拈花成诗,向我们款款而来。从此须眉当道的北宋词坛上,易安以她旷世的才情,惊艳了岁月。

  只愿君心似我心

  何为缘分?缘分是席慕蓉笔下所写的“如何让我遇见你,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的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缘分亦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花样的十七岁,东京大相国寺,一次不期而遇,浅浅的回眸,缘分便定格为永恒,爱情亦随之生根发芽。于是,久不成眠的'易安,枕着月光,娇羞成词,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让我们看到了待字闺中的少女那颗青色、美妙而又微妙的初恋之心。微妙的心理,细致入微的动作,写尽了少女纯真的情思。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对于赵明诚而言,亦如此,他知道从“词女之夫”的梦境开始,易安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能错过的风景。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纵使万千女子,纵使春风十里,都不及你巧笑嫣然。易安在她年华最好的时候,遇见了赵明诚。从此只愿“一生一代一双人”,“只愿君心似我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仅仅七个字,道尽了人生多少的悲凉,多少的无奈。如果世事都如初见般惊艳、美好,这何尝不是红尘之人追求的一种美妙的人生境界。可是这也仅仅是“如果”而已,红尘之中充满了太多的辛酸、感伤和无奈。

  北宋王朝,一个失去骨气的时代,一个文弱之人太多的时代,赵明诚也与许多畏缩的男子一样,骨子里是懦弱的。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的选择打破了所有的琴瑟合鸣。“缒城宵遁”让易安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她许之一生、倾尽所有温柔的男人,最终选择了逃之夭夭,弃妻子与百姓不顾。无言诉说,尽管失望,但这个男子毕竟给了易安多年的岁月静好。有些心情,只能诉诸于文字,于是数月之后,易安写下了我们熟知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通过诗句,我们看到了易安凛然的风骨,浩然的正气,这种“威武不能屈”的英雄豪气,让整个大宋王朝的须眉胆战心惊、为之汗颜,易安唱出了那个气息奄奄的大宋王朝的最强音。

  物是人非事事休

  人生路上,有些人,有些事,走着走着就走散了。月光如水水如天,这如水的月光,带走了易安一世的绚烂,也带走了易安一世的芳华。当年那个曾经风华绝代、恣意飞扬的易安,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无嗣、财散、再嫁风波之后,又有了怎样的人生况味呢?一首《声声慢》道尽了晚年易安内心的无限酸楚与痛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起句连用七组叠字,不愧是一种天才的写法,整首词秉承易安词一贯的写作风格,善于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内心世界,抓住了周围的环境,人物的动作、心情,将晚年易安艰难辛酸的生活体验表达的细腻而又震撼人心。人生最无奈、最艰难的莫过于“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同样的所见,不同的人生况味,昔日的风景,变成了今日的苍白,只因,看风景的那个他已经从你的生命里消失不见。正如人们所说:你在的时候,你是全世界;你去了以后,全世界是你。这真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此花不与群花比

  在风云变幻,须眉当道的北宋文坛,有一花独秀,她就是惊鸿般掠过岁月时光的易安。纤弱婉约是易安,壮怀激烈亦是易安。一首《夏日绝句》睥睨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当权者。其凛然势气,浩然正气无疑是对懦弱残喘的大宋男子们有力的一击。在那个失去了风骨的年代,需要易安这样的女子,“九万里风鹏正举”这就是她骨子里的豪迈正气。我想她的柔中带刚,她的豪迈正气,是她能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坛青史留名的原因之一。

  提到李清照不能不提的是她的《词论》,在书中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这种勇气与个性,使她的“别是一家”的学说成为中国词学史上最重要的理论观点之一。易安的诗词也好,理论也罢,总能透露出犀利的历史眼光与远大的政治目光,这也是她在宋代词坛上艳压群芳的主要原因。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半世繁华,半世飘零,历尽时光的淘洗,一代词宗,万古流芳。

读《李清照传》有感6

  半生烟雨,半世落花。

  李清照是中华文坛中最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位女词人,有才有貌,灵秀聪慧,一支生花妙笔,写尽她一生的美丽与哀愁,也写尽了一个时代的兴盛与衰亡。

  一直对李清照怀有高山仰止般的景仰,她风姿绰约的一生,她香如兰芷的慧心,她婉约清丽的辞章,无不让我感动让我痴迷。她的词美、人美、意美,在她诗词的背后都是一种心情一个故事,有的是年少天真活泼的欢乐,抑或是后来世事惨淡的悲凉。从古至今,人们对李清照的评价数不胜数,少时“沉醉不知归路,惊起一滩鸥鹭”的少女情怀,后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家国情怀.

  前期她的词清新秀丽宛然曲折,到后期凄婉黯然,感叹国家大事,风格突变,从安居乐业到颠沛流离,经历了情感悲剧与国仇家恨,依然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她无需后面的.磨难做铺垫,一首《如梦令》已名动京城,可世事难料,人生多磨难用在李清照身上再恰当不过,在靖康事变后,遇“国破,家亡,夫死”一连串的打击使天真烂漫的李清照坠入无限的愁苦之中“怎一个愁字了得”。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乱了一颗少女心,“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等来梦中人赵明诚,“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在倾慕与欣赏中,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就此一生便是我们所向往的人生美满,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独守空房,顾影自怜,“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在优柔与决然,脆弱与坚强之间,她重新憧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痛失所爱的悲凉。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舟”、“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对家国充满哀伤,证明李清照不只懂得伤春悲秋,故国春深,她亦有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怀有一腔正气,挥笔写就铿锵悲壮。这些才是她一生的精彩绝伦。

  合上《李清照词传》,我似乎经历了这位才女她风雨的一生,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与悲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虽然命运多舛,经历了那么多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李清照的人生才显得更加圆满。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

  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读《李清照传》有感7

  皎皎兮如繁花,飘飘兮似浮萍,瑟瑟兮如秋风

  ——题记

  中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相比可言志的诗,我更喜欢句子长短不一,却更善于抒发情感的词。一说到词,那我便不得不谈到一个女子。

  虽是女子,却“巾帼国不让须眉”,。在众多男性词人中斩头露角,在词坛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是“古代第一才女”,也是乱世之住人。她就是南宋女词人-“易安居士”李清照。

  我轻轻打开《李清照传》走进这个不凡的女子。清照的故居在大明湖畔的趵突泉边,垂杨处的一户书香门第。小清照还在襁褓之中时,母亲便之故,而此时父亲李格非又恰好被调为京官,无奈之际,只好将她留在了明水老宅。好在,那里还有她的家人,在家人的关爱和书香的熏陶下:她工诗善词,才情过人。

  犹记得 我学过她的第一首词:《如梦令》;那年,她劣龄十五,应行“及笄之礼”,意味着到了出嫁的年龄,可那时的清照内心仍是个少女。于是那天,她喝了酒。少女不胜酒力,“沉醉不知归路”却“误入藕花深处”晕红了的脸;夹杂着微醺的酒气:醉染了一池藕花那一方静水,以及那一天的晚霞。惊起了一滩鹭鹭,披着沉沉暮色,翩翩起舞。那时的她:天真烂漫,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待字闺中的清照是青涩的。她

  的那首《如梦令》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她也因此遇到了丈夫赵明诚。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她说“此花不与群花比”,又说“自是花中第一流”我仿佛能从字句中看到她的快乐与自信。可她的自信中却又不缺含蓄与内敛。“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像是一个美好的清晨,又是一个幸福的可能。她这一时期的词,给我的是一份单纯、一份温柔。

  可世间终没有一帆风顺的路,她的人生也在靖康之变中走入低谷,北宋灭亡,破国之恨已让她痛苦不堪。仓皇南渡,又惊闻丈夫染病猝死建康,丧夫之痛更是让她伤心欲绝,可这个羸弱而历尽沧桑的女子却愈发地坚强。“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六年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是她对故国不绝思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苏。”是她对南宋偏安一隅的可耻行径的愤怒斥责。

  而我最欣赏的`,也就是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大气。

  作为一个婉约派女词人,她的词并没有局限于儿女情长,她的晚期作

  品大多都牵挂到家与国。她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紧密联合起来。用自己的词作剑。暗含尖刻的批评与讽刺,直击南宋统治者的要害。

  李清照终是孤独的,在程朱理学对女子紧密的束缚之下,清丽洒

  脱的她仿佛是一个“异类”。可正是这个“异类”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悲剧。她不仅仅是一代词宗,她更代表了一段历史。二十多年青灯照孤壁的孑然独处,李清照在苦苦地跋涉,顽强地抗争。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晚来风急之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她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册地走过。

  一开一合,一本《李清照传》已不足以说尽李清照。她的风华绝代,她的才气出人,她的优雅与悲伤是道不清也说不明的。品李清照的词,一品学句之婉已转,二品意境之凄美,三品命途之多舛,四品家国之兴哀。她只是一个女子,却将自己的生命演绎成了一段传奇。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柔美与刚强,这个不屈的女子应是历代女性的榜样。

  读《李清照传》。我用心品着她的一生,感悟着她的感悟,我似乎看到她在沧海水天一线中,仰望那即将到来的黎明,而那鱼肚白的天空,也泛起点点微笑。

读《李清照传》有感8

  印象中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是男性,浪漫主义“诗仙”李白,与他同时代的“诗圣”杜甫,还有能够兼美诗与美景于一体的苏轼。这种在我儿时就产生的印象致使我先前一直认为所有的诗人词人都是男性,直到我读到李清照的作品。

  从随园散人的《半生烟雨,半世花落:李清照传》中读到的李清照绝对没有她“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那样飞黄腾达,而更像是一个被上天恩赐,却又被岁月捉弄的人,但是李清照的形象,一直都是正义凛然,栩栩如生的。

  一开始接触到李清照的作品时,我的思想还停留在“所有诗人都是男性”这个阶段,所以我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李清照是个男的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首《夏日绝句》写得是多么的豪情壮志啊!这怎是一个古代女子可以写出来的?当时我读到的是她写得几首《如梦令》,词句如画,通俗易懂,我仿佛身临其境。当我翻到背面的注释时,有一些惊讶,甚至怀疑这一页是不是编辑错了,那上面写的是: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咦?李清照居然是个女词人,写诗填词的不是只有男的吗?带着将信将疑,我打开电脑查了查,李清照果然是个女词人啊!真是才华横溢,是个文人墨客中的巾帼啊!

  李清照所处的那个时代,追求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她从小就学富五车,平日里也很有自己的见解。当然她的父母也是非常开明,不计较别人的看法。如果李清照没有这样支持的父母,也不会有如今这种成就。李清照自己也是一个很执著的人,没有因旁人的纷纷议论而在文学道路上就此罢休。可就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竟有许多明眼人欣赏她,赞美她,喜欢她的诗词作品,也喜欢她的性格。

  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感情非常深厚。赵明诚病故后李清照把几乎所有精力都花在了帮赵明诚完成原先的事业上,沉浸在赵明诚离世的痛苦之中。应该很多人都认为李清照这样做很对得起自己丈夫,是一种对丈夫的思念之举,可能连作者自己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我个人觉得李清照在风华正茂之时深陷在伤痛之中会很颓废,会让心胸狭隘之人有机可乘,但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当时的宋朝就好像随着李清照的衰老而衰落。奸臣秦桧害死英雄岳飞,在其他女子对这件事置若罔闻的时候,李清照却能因自己年老体弱又是个女子不能为此做点什么而叹息不已。也就是她的这种与众不同,才造就了她传奇的一生。

  李清照的一生,饱尝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她只是一个柔弱女子,对世间万象触景生情;她是一个风流词客,将自己的万千思绪网罗于诗词之中;她更是一个传奇,值得敬仰,值得传诵。

读《李清照传》有感9

  观大宋历史,词人之巅必属易安居士也。

  本书道出了易安跌宕一生中的情爱缠绵,述写了盛衰大宋间词句书卷,倾诉了家破人亡时落泪含怨……数不胜数,一遍而来,泪破涕流,深有所感,故作此篇。

  其人之作,可分二段:一为年少闲适,二为思君愁苦。

  谓闲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必将当首。窈窕淑女,天真烂漫,酒后归家,却不曾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话点睛也。其“滩”字,或想表群鸟如水,或想达薄酒之醉,可爱女子与其相辅相成。

  若是如此随意,无论笔墨横飞,多言畅语,亦是尽心玩耍,笑看往事,皆是好事;若是束缚了手脚,何有所为?何有所言?且只有白话一篇。此乃我待改进之处,看过此书,恍然大悟!

  论愁苦,必以其《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首当其冲。易安思君之际,难以消愁,任雨飞风刮,沉睡不消不敌愁的残酒,便“试问卷帘人”。只惜卷帘人是如此单纯,殊不知弦外之音,一句海棠依旧令易安心醉梦断。他她哪知败在枝头的海棠似易安般憔悴,而花旁的绿叶也似明诚那般绿意盎然。

  或许海棠皆败已是定局,可她仍毅然待夫而归,此决心不正是我该学乎?即使败局已定,即使弹尽粮绝。即使家破人亡,也要定平身气力,杀出个“回马枪”,回转胜局,扭转乾坤。若是跌倒,请君再用力站起来吧!若是跌入谷底,请君再一步步爬上来吧!若是坠入深渊,请君勤恳造好联通天空的'汗水天河吧!日出于东山之上时,便是君重回巅峰之时。到时,莫忘一览奇观:悠悠青天,锦绣绣在苍穹,一轮红日身披白绸,似正在觉醒,也同君一般划向穹顶……

  回头再看,万情万义皆融入其词、其笔墨、其广阔学识之中。怎不可学其刻苦习书,扩充学识,陶冶情操矣?

  全读整书,不论有何缺何少,皆补短成长。不信,且听我一语方知——

  一日测试,不利而归。原是审题时一字之差,却酿成大错。“赔了夫人又折兵”矣,谈何乐乎?可当日我却欣喜若狂:若是一字不错,有所失;若是错错百加,有所得。今日便是补短之际……第二日便小有所成。第三日突飞猛进,笔如流水,目见十行,一字不落!

  我仿若易安居士,曾趁着酒兴随意四逛,在不经意间看到了藕花丛中的一滩鸥鹭;也曾望着窗外的海棠绿叶,苦笑着看卷帘人不明所以的模样……恍惚间,时光飞逝,我看到那位同学竞赛落选却毫不在意为他人鼓励打气,脸上洋溢着真情的微笑;又看到他深夜仍棋子棋盘不离手,在几个月后的比赛中取得重大突破……在朦胧中,划下了一滴泪……

读《李清照传》有感10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知识世界的桥梁,更是我们“缺一不可”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正是一本书帮我打开了沉甸甸的宝箱。而这本书的名字就是《词传》。

  书中以作者细腻的笔触和优美婉转的文字将全书大致分成李清照一生的四个时期——“少女时期”、“别君时期”、“流离时期”和“晚年时期”,并收录了她在各时期的经典诗词。通过不同的作词背景,探索她内心的世界,并生动地写清楚了李清照的一生。

  初读时,我的心中总藏着很多的疑问。李清照温婉多情,才华横溢,语出了“绿肥红瘦”的千古佳句,道出了“生当作人杰”的豪情壮志,“寻寻觅觅”的悲哀凄凉,“席卷西风”的悠闲舒适,又写出了“凄凄惨惨戚戚”的离别愁绪……但,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踏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生命中无比浪漫的春,闺中少女,如花如梦;带着火热的爱,来到了无比焦灼的夏,离人相别,心不离;在失去爱人的痛苦中,又来到了无比肃杀的秋,国破家亡,黍离之悲;最后,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进了人生的最后一站---生命中无比凄冷的冬,凄惨晚年,物是人非。随着时间的流逝,火热的心变得冰冷,乌黑的发变得雪白。没错,她老了。也许“一代词宗”,是后人对她的怀念与些许补偿。但历史与人性,本就是错位的,历史给李清照荣耀,也许并不是她所的,而她苦苦追求的,却偏偏给不了……

  读到这,我想到了《红楼梦》。曾经贾府的兴盛繁荣,不是和李清照的少女时期一样吗?可到了后来,黛玉命归黄泉,贾母、王熙凤驾鹤西去,一个个悲哀的让人垂怜。读完两本书,也许给人最直接的就是我们要珍惜大好春光。没错,人的青春是可贵的,一去不复返,而正在时期的我们,要更加珍惜青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来来去去皆优雅,分分合合亦淡定。人间经历风吹雨,锦瑟年华与谁度?人生恰似花一场,花开时节满芬芳。

读《李清照传》有感11

  有句话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易安便是她,一个饱经离乱坎坷却依旧坚强的女子,一个至今鲜妍在历史长河中的女子。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起初,她也是个活泼明媚的少女。她会"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颠覆名门淑女端装矜持的形象,天真率性;她会与侍女调笑"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挣脱闺秀不苟言笑的严肃枷锁,随和自然;她也会"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见到心上人时露出女儿家的娇态,真实可爱。她的整个少女时期,在叔父与父亲的.庇护与教导下过的格外快乐而无忧无虑。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与宰相之子赵明诚成婚后,因志趣相投,夫妻一起收集金石文物,吟诗填词,赌书泼茶,极为恩爱。美中不足的是,赵明诚几次出仕于外,而致夫妻分离,许多相思便寄予诗词。她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的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阙阙词,写尽相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活不会怜悯诗意,苦难也不会因才华绕道。靖康之难,他被迫南渡,赵明诚却在途中病逝,国破家亡的痛苦如浓云密布般袭来。她遇人不淑,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假意逢迎,只为那些名贵的文物,得知目的无法实现,便对她拳脚相加。她做了那个时代的壮举,状告张汝舟,不管流言蜚语,她终于又回到了冰清玉洁的自己。时代的忧伤,个人的际遇,让她吟出了她唯一的豪放词《渔家傲》,她说:"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豪放旷达,意境瑰丽,却难掩其中悲苦。这是她幻想中的精神归宿,是她对这个山河破碎的时代喊出的悲音。她陨落在命运的颠簸中。

  她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钦佩项羽,便也想和项羽一样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不知道她自己如何评价自己,但在我看来,她敢于打破封建礼教的枷锁,敢于掌控自己的命运,是为人杰;她带着她率真的个性,真挚的情感,成熟精美的艺术手法徜徉在诗歌长河,近千年不朽,是为鬼雄。

  她,不管是年轻活泼,还是白发苍苍,都只遵照自己的意愿而活,不去看那些势利嘴脸,不去听那些风言风语,终活成了世间一瞬风采,在词坛留下深刻而悠长的印迹。她,李清照,她的率真与诚挚,她的魅力与才华,她的坚强与无畏,正适合她那句吟咏桂花的词——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就是那朵开在词坛中独一无二的永不凋谢的桂花。

读《李清照传》有感12

  没人在意她在独守空闺时写下“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时的寂寞惆怅。没人知道她爹爹受牵连入狱时,她求公公赵挺之搭救却受尽白眼,道出“炙手可热心可寒”时的绝望。没人知道赵明诚弃城逃跑时,她内心生当人杰,死亦鬼雄的气节。没人知道她丧偶后被骗二婚再离婚,锒铛入狱而后获救时对友人的感激涕零之情。晚年,无儿女承欢膝下的孤独寂寞谁人能怜?到最后只能幽幽叹一句:玉骨冰肌未肯枯!一词作罢,历史上多了一个女词人,世界上少了一个李清照。

  初读这本书,还是在少年时期。那个暑假,与李易安就此萍水相逢。通过与书中的易安同悲、同乐,同呼吸、共命运,一个情感细腻、敢爱敢恨的女词人闯入我的世界。于是乎,我开始到处搜集李清照的著作、传记甚至是各种周边,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这本书不但让我与李清照的邂逅,也让我与文学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

  初见李清照,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一个静谧的清晨,一位妙龄女子正在怡然自得地打着秋千,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额间鬓角挂着汗珠,一颗颗汗珠俏皮地从脖颈间滑入了轻薄的衣衫里,微微浸湿了后背。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女子霎然间变得惊慌失措,像兔子一样窜出去躲了起来,都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就跑了。也许这是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第一次相见,大概是惊慌中看到了男子的模样,躲在暗处的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只能倚门回首,故作嗅青梅的样子,偷偷瞄一眼客人,以表现其若无其事来遮掩她的紧张。一个惊诧、惶遽、含羞、好奇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刻划进了我的心里。当然,随着不断深入地了解,李清照的形象绝不止于此。

  莲子已成荷叶老,是她对大自然最真实的观察和近乎于天真烂漫的想象;惊起一滩鸥鹭,是她对生活无比的热爱和不羁的追求;何须浅碧深红色,是她无与伦比的自信和睥睨一切的高傲。成婚以后的她,依然保持着独一份的生活情趣。轻解罗裳、云鬓斜簪,少妇的千娇百媚跃然纸上;绿肥红瘦、暗香盈袖,是她以女性的视角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感触。当然,国破夫丧对她的打击也是巨大的。双溪舴艋、满地黄花,诉不尽天上人间的哀思,却无人堪寄。

  她有趣的灵魂热烈而奔放,无比美好。作为一个女子,她冲破了封建时代桎梏,突破了宋明理学的束缚,尤其她的“别是一家说”在文学史上为宋词确立了地位。她向往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的生活,可她的人生却又颠沛流离。

  如果想了解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刘小川的《李清照》值得一读。

读《李清照传》有感13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3号选手,我向大家分享的是《半生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传》。

  在话题开始之前,我想问大家,大家心中的诗人是怎样的?

  随园散人印象中的诗人是这样的,他们悲伤过,落寞过,愁怅过。说着世事无常,笔下却是岁月无恙。

  在悠悠历史中有许多的诗人,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自信的李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满腹豪情壮志的杜甫,也有“”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中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李清照。

  那么今天我们便来聊聊李清照。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她是宋朝世界里的一代词女,她的一生经历了繁华之败落。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自有饱读诗书,又备受父亲的宠爱,故而不受俗礼约束。之后十几岁的`李清照凭借着一首《如梦令》,轰动了京师,也在北宋的文人圈中逐渐名声鹊起。再后来李清照与赵明诚相遇,与他相爱成婚。他与赵明诚之间有过许多赌书泼茶,羡煞世人的日子,以至于后人总觉得他的爱情美极了。

  只可惜世事无常,后来的故事却急转直下。江山破碎,世事飘摇,深爱之人不幸离世,而两个人的花前月下也变成了独自的地牢天荒。

  也许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不经意间,月缺了,花落了,而故事也暗淡了。

  她刚以女子之身立于一种文人之中,她是婉约派词人,却也曾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般豪气的诗句,她写下的诗词流传千古。

  书上是这样描写她的:“她是风姿绰约的,亦是多愁善感的”。这句话许是对李清照的总结。

  我想阅读《名人传》,不仅仅是阅读名人传,更是从文字中去看看他们那精彩的一生。我由衷的邀请大家来阅读这本书,从文字中去看看这位千古才女的一生。

  谢谢大家!

读《李清照传》有感14

  “寻寻觅觅……却是旧时相识……”,当这些熟悉的吟诵回想在耳畔时,或许我们对于李清照的认知只是“千古第一才女”,但是这本《李清照传》却带我走进了这位“千古第一才女”,掀开了她的另一面。

  如果把李清照的一生说成一句话,就是“前半生比林徽因美满,后半生比张爱玲孤独。”

  她,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乃饱读诗书,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她,年少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动汴京。她,二九年华,遇如意郎君,赌书泼茶,研究金石,尽得闺中雅趣。

  我想,对于李格非来说,人生的幸运,不是浮名功利,是有一个李清照这样珍贵的女儿。

  对于李清照来说,她也是幸运的。她有一位婉顺贞静的母亲,有一位才识渊博的父亲,他们是开明的.。在那时,女子读书可为大忌。假使,他们不是那么开明。她,李清照,也是一位普通的闺房女子。史书不会留有她的名,后人也不会知道,曾在大宋王朝有一位叫李清照的女子。

  她敢爱敢恨。后半生,国破夫亡。再嫁,却是一段不幸,她,果断诉离,晚年迷恋打马,而得心中的慰藉。

  她,就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正是由于读《李清照传》这本书,她的形象在我心中越来越立体、丰满。

读《李清照传》有感15

  当年,你的每一次落笔,写下的是心情。如今,我们的每一次品味,读到的是人生。——题记

  你从历史长河的那头泛舟而来,曳地的长裙上绣满了华丽的辞章。优雅而倔强的裙摆,在青史时而悠扬时而深沉的舞曲中,不断变换着舞姿。你,涉过近千百的光阴,来到我的眼前。我深情凝望,细心思量,不由慨叹,良辰美景奈何天!

  少女不识愁滋味:

  金桂飘香的时节,迎来了一个新生命。一声响亮的啼哭是你送给大千世界的第一个音节。春花秋月,幼小的你渐渐长大,读着经史子集,吟着诗词歌赋,一步一步踏进文学殿堂。天资聪颖的你,在父母的悉心调教下,在经史典籍和诗词的熏陶下,如同一块渐渐成形的美玉,终有一日,必将艳夺天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二八花季,即兴而作的一首《如梦令》,清丽脱俗,艳惊四座,京城名家无不交口称赞。

  一生一代一双人:

  灯下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你与明诚初遇的一刹那,一个不经意的回眸,一个无意中的抬眼,仿佛命运的牵引般,在这电光火石的对视下,一段姻缘就此拉开了序幕。甜蜜温馨的初婚时代,你们一起研究金石,写诗作画,游山玩水,好不快乐!“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俏丽的你,自然比花娇。婚后,明诚负笈远游,你饱尝相思之苦,写下了著名的《醉花阴》寄予丈夫,“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寂寞,跃然纸上。

  物是人非事事休:

  生活永远充满了意外,当你以为下一步是踏上阶梯的时候,也许命运会让你掉头。汴京城被金兵攻破,风云再起,明诚竟和逃兵们作战了。那段时期,烟火四起,没有安宁。在去湖州的途中,明诚染上风寒,最终病逝。赵明诚的离去与虚伪的张汝舟的到来,对你都是沉重的一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天昏地暗,什么是痛彻心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人亡物在,睹物思人,举目四顾,不堪回首。

  寂寞空庭晚来春:

  死别明诚,再嫁而离异。此时的'你,正被失望与孤独笼罩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一曲《南歌子》,真实反映了你的心境。“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晚春时分,看着满院的蔷薇和将尽的晚霞,不由念及枯萎的落花、残留的岁月,又一次唤起了你难以言喻的愁绪。苍老只在一瞬间,生命的沙漏已经快要漏完了。你就这么静静地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因为你知道,很快就可以再次见到明诚了……

  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千古第一才女。情深意笃,至死不渝,人间一段佳话。你的人生本该是一场绚烂的花事,但天妒奇才,造化弄人,你的前半生锦衣玉食,伉俪情深,后半生却孤苦伶仃,颠沛流离。

  我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不禁唏嘘,良辰美景奈何天!

【读《李清照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名人传――贝多芬传》有感04-25

读《名人传-贝多芬传》有感04-27

读《铁木尔传》有感06-24

读《鲁迅传》有感03-31

读《林徽因传》有感03-17

读《爱迪生传》有感04-21

读《林肯传》有感04-25

读《岳飞传》有感(经典)11-27

读《杜甫传》有感12-19

读《悟空传》有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