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爱耳日》大班教案

《爱耳日》大班教案

时间:2024-07-24 10:11:44 林惜 教案 我要投稿

《爱耳日》大班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耳日》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耳日》大班教案(通用11篇)

  《爱耳日》大班教案 1

  活动主题:

  珍惜听力,健康成长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3日

  活动地点:

  二年级(3)教室

  活动人员:

  全体学生

  活动目的:

  通过爱耳班会活动,使学生知道爱耳的重要性,掌握爱护耳朵的一些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猜不着,你再听我说一遍。(耳朵)

  二、讲授耳朵结构

  由外向内依次是,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半规管)、耳蜗。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被耳廓收集,经过外耳道传递,引起鼓膜振动。振动波通过听小骨增大振动力量,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三、保护耳朵的方法

  1.洗澡时,用棉花球轻轻堵住耳朵,防止水流入。

  2.感冒时不要老吸鼻涕。

  3.有听力的同学,听到巨响,要迅速张开口,捂住耳朵。

  4.不要随便掏耳朵。

  5.经常捏耳垂,促进内耳血液循环。

  四、助听器的作用

  助听器只是一种辅助装置,它能帮助人们听到声音,从而有力的帮助人们学习语言,但不能代替人们学习掌握语言。助听器的作用是让我们“听到”声音,而“听懂”(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听得清楚)声音则是由大脑的语言识别中枢系统来完成的,而不再是耳朵的功能了。

  五、正确佩戴助听器

  初步带助听器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先在家里这样安静的环境下带,一天带两三个小时,每天佩带的时间逐步增加,大约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全天佩带。之后就可以去大街上等一些嘈杂的地方佩带就没有问题了,佩带助听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最好是天天佩带,一方面解决您的听觉困难,言语分辨不清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的残余听力,免受过大声音的刺激;第三方面就是可以长时间刺激大脑神经,恢复大脑对某些频率声音的记忆功能,提高分辨率。有利而无害!

  《爱耳日》大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分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活动准备:

  会发声音的小乐器、课件《机灵的耳朵》。

  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

  1、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他们发出声音。

  2、听一听有些什么声音?

  3、你是怎么听到的?

  二、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1、师播放课件《机灵的耳朵》,幼儿倾听辨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喇叭声、歌声、铃铛声、说话声等。

  2、小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三、游戏:谁的耳朵灵

  1、请幼儿用头饰蒙住眼睛,老师在他们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敲响一种乐器,请他们用手指出声音从哪里来。

  2、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四、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1、请幼儿捂住耳朵,老师轻声说话,体验听不见的不方便。

  2、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3、小结: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不要乱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听到很响的声音要张大嘴巴。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好耳朵,让它变的更机灵好吗!”

  五、爱耳日

  为了让大家重视耳朵,我国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大家要记住,每年的3月3日及是“爱耳日”。

  《爱耳日》大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耳朵可以听声音,懂得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游戏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关于耳朵为什么能听音的科学视频;

  2、耳朵的结构图;

  3、各种声音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板画“3(反着)3”

  师: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看图,像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

  2、师:你们知道吗,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天就是3月3日,所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要来上一节班会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我们的耳朵。

  二、活动

  1、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讨论交流:

  (1)耳朵有什么作用?

  A:耳朵可以听声音。

  B:耳朵是用来听话的。

  C:耳朵可以听故事。

  D:耳朵可以听音乐。

  E:眼镜是架在耳朵上的。

  (2)我们没有了耳朵会怎么样?(学生回答)

  2、认识耳朵的结构。

  师:同学们,耳朵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呢?我们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播放关于耳朵的科学视频)

  师:谁听明白了?(让学生复述)

  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1)师: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耳朵可以使我们听故事、听声音......

  说明我们的耳朵很有用,那么我们该怎样保护耳朵呢?

  (2)讨论交流:

  A:不能对着耳朵大叫。

  B: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

  C:洗澡时不能把水弄到耳朵里。

  D:听到很响的声音要捂住耳朵……

  (3)师生共同小结:

  不随便挖耳朵;

  不随便往耳朵里塞东西;

  不对着耳朵大声喊叫或说话;

  听到很响的声音人要走开或张大嘴巴;

  当有水进入耳朵时,请大人用棉球把耳朵擦干净;如果左耳进水就抬起右腿,把头偏向左侧,用手拍右耳,使水从左耳流出来。

  (4)师:如果不保护耳朵,耳朵会怎么样呢?

  A:耳朵会受伤

  B:耳朵会听不见声音

  C:耳朵会聋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补充介绍:如果不保护耳朵就可能会使耳朵的内部一些部位受伤,耳膜如果破了就会听不见声音。

  5、游戏“看谁耳朵灵”

  (1)师:“小朋友们真棒,知道了耳朵的作用,懂得了要保护耳朵。现在老师想试一试你们的耳朵灵不灵!”

  师:“灵!”

  师:“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看谁耳朵灵’”

  (2)游戏。(播放声音,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

  三、总结

  1、交流收获:通过今天的班会课,你有哪些收获?(生回答)

  2、师: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的耳朵。

  《爱耳日》大班教案 4

  教学目标:

  1、了解爱耳日

  2、孩子为什么会聋?

  3、怎样防治?

  教学重点:

  人的耳朵由哪几部分组成

  教学难点:

  预防耳聋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爱耳日

  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的“爱耳日”,其目的是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的发生,加强耳病的防治,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的整体素质。

  二、为什么会耳聋

  孩子为什么会聋?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有后天的。有由于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聋而药物中毒又是危害最大的。在每年新增的3万多名聋儿中,大约有一半是由于药物中毒导致的耳聋!一个健康的.孩子因为在发烧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病好之后却发现孩子耳朵听力下降了,做父母的真是追悔莫及。

  三、耳朵的组成

  人的耳朵由哪几部分组成?

  1.人有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2.外耳、中耳具有集音、传音、扩音作用;

  3.内耳具有位置觉、平衡觉和感音作用。

  四、耳聋能遗传吗?

  先天聋的发病率约占我国聋人的50%,而遗传聋约占先天聋的85%,其大多数为常染色体稳性遗传。具有关文献报道,在正常群体中,近亲结婚率仅为2‰为近亲结婚。可见近亲结婚是并发遗传聋的主要因素。

  五、预防耳聋

  先天遗传聋应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做到:

  (1)严格执行婚姻法,绝对禁止近亲结婚。

  (2)两名先天遗传聋人之间不应结婚,如各种原因非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绝育。

  (3)先天遗传聋人可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

  (4)如果先天遗传聋人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第一胎为先天聋儿,绝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聋青年男女,通过耳聋遗传咨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遗传史。

  《爱耳日》大班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耳朵能听声音,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耳朵的关爱意识,激发他们爱护身体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耳朵模型、图片、课件《机灵的耳朵》、会发声音的小乐器、头饰、动物叫声录音等。

  2.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的“耳朵世界”,墙上贴上耳朵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3. 材料准备:绘画纸、彩笔、贴纸等,用于幼儿创作保护耳朵的宣传画。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谜语导入:教师说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引导幼儿猜出谜底是“耳朵”。

  谈话引入:简单介绍爱耳日的意义和背景,告诉幼儿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2. 认知环节(10分钟)

  观察耳朵:教师出示耳朵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外形和结构。

  讲解功能: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讲解耳朵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性。

  3. 游戏环节(15分钟)

  游戏一:听声音辨方向:请幼儿用头饰蒙住眼睛,教师在不同方向敲响乐器,让幼儿指出声音来源的方向。

  游戏二:听声音猜物品:播放不同物品的声音(如铃声、歌声、说话声等),让幼儿猜测是什么物品发出的声音。

  游戏三:角色扮演: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模仿动物的叫声,增强听觉分辨能力。

  4. 实践环节(15分钟)

  自由创作:提供绘画纸和彩笔,让幼儿自由创作保护耳朵的`宣传画,并鼓励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讨论分享: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保护耳朵的方法,如避免长时间戴耳机、不往耳朵里塞东西等。

  5. 总结环节(5分钟)

  总结回顾: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鼓励幼儿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并一起关注耳朵健康。

  四、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耳朵健康,避免让孩子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

  2. 社区宣传:组织幼儿到社区进行爱耳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提高社区居民的爱耳护耳意识。

  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爱耳日》大班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还学会了保护耳朵的方法。同时,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然而,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对耳朵结构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此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环节和实物展示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效果。

  《爱耳日》大班教案 6

  一、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保护耳朵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我健康的关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耳朵模型、图片、音频材料(如不同声音的录音)、小乐器等。

  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耳朵的世界”,墙上贴有耳朵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3. 材料准备:幼儿绘画纸、彩笔、头饰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谜语导入:教师说出谜语“左边一座山,右边一座山,天天在一起,就是不见面。”引导幼儿猜出谜底是“耳朵”。

  引出主题:教师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爱耳日,并简单说明爱耳日的意义和目的。

  2. 认识耳朵(10分钟)

  展示耳朵模型:教师出示耳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讲解耳朵功能:通过图片和音频材料,让幼儿了解耳朵的主要功能——听声音。

  3. 游戏环节(15分钟)

  游戏一:听声辨物: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等),让幼儿猜测并说出声音来源。

  游戏二:传声筒:幼儿分组进行传声筒游戏,通过小声说话传递信息,感受耳朵的神奇作用。

  4. 保护耳朵(15分钟)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保护耳朵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哪些行为会伤害耳朵(如长时间戴耳机、用硬物掏耳朵等)。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耳朵,教师总结并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实践操作:让幼儿用绘画纸和彩笔绘制保护耳朵的图画,并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5. 活动总结(5分钟)

  回顾知识点: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耳朵的重要性和保护耳朵的方法。

  情感升华:引导幼儿表达对耳朵的关爱之情,并承诺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四、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耳朵健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用耳习惯。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的爱耳日宣传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旨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耳朵的重要性并掌握保护耳朵的方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耳日》大班教案 7

  活动目标

  1. 了解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理解其意义。

  2. 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3. 掌握保护耳朵的基本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 通过游戏和互动,激发幼儿对耳朵保护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耳朵结构图、保护耳朵的图片或视频。

  2. 录音机、各种声音素材(如鸟鸣、风声、雨声等)。

  3. 小镜子、头饰、字卡(如“耳朵”、“听”、“保护”等)。

  4. 课件《机灵的耳朵》或相关音频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谜语引入:

  “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猜不着,你再听我说一遍。”(谜底:耳朵)

  通过谜语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今天的主题。

  二、认识耳朵

  1. 展示耳朵结构图:

  向幼儿介绍耳朵的外部结构(外耳、中耳、内耳),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耳朵的结构。

  2. 游戏:你的耳朵在哪里?

  每人发一个小镜子,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耳朵,并讨论耳朵的形状、大小等。

  三、了解耳朵的功能

  1. 播放声音素材:

  利用录音机播放各种声音(如鸟鸣、风声、雨声等),让幼儿闭上眼睛听,并说出听到了什么。

  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耳朵听声音的功能。

  2. 讨论耳朵的重要性: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没有耳朵会怎样,强调耳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爱耳日知识介绍

  1. 介绍爱耳日:

  向幼儿介绍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并解释其设立的意义。

  讲述一些与耳朵保护相关的'故事或案例,增强幼儿的保护意识。

  五、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

  1. 观看保护耳朵的图片或视频:

  展示一些保护耳朵的图片或视频,如正确佩戴耳机、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中、不挖耳朵等。

  2. 讨论并总结保护耳朵的方法: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耳朵,并总结出保护耳朵的基本方法(如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不挖耳朵、远离噪音等)。

  3. 游戏:谁的耳朵灵:

  请幼儿用头饰蒙住眼睛,老师在他们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敲响一种乐器,请他们用手指出声音从哪里来。

  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进一步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六、活动延伸

  1. 手工制作:

  引导幼儿用彩纸、胶水等材料制作“耳朵”形状的装饰品,并贴上“保护耳朵”的标语。

  将制作好的装饰品挂在教室或家中,提醒自己和他人要保护耳朵。

  2. 家园共育:

  向家长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也与孩子一起讨论和实践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爱耳日》大班教案的实施,幼儿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保护耳朵的基本方法。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将更加关注自己的耳朵健康,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此外,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爱耳日》大班教案 8

  活动目标:

  1. 了解爱耳日的意义,知道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2. 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耳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耳朵结构图、保护耳朵的动画视频等)。

  2. 耳朵模型或图片。

  3. 各类声音素材(如:鸟叫声、汽车喇叭声、音乐声等)。

  4. 互动游戏材料(如:小镜子、耳塞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谜语导入:

  “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猜不着,你再听我说一遍。”(谜底:耳朵)

  通过谜语引出今天活动的主题——耳朵。

  二、认识耳朵(10分钟)

  1. 展示耳朵模型或图片:

  向幼儿展示耳朵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形状和结构。

  简要介绍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2. 播放多媒体课件:

  展示耳朵结构图,详细讲解耳朵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强调耳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如听声音、保持平衡等。

  三、爱耳日介绍(5分钟)

  1. 讲解爱耳日的意义:

  介绍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其目的是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的发生,加强耳病的'防治。

  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爱护耳朵是每个人的责任。

  四、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15分钟)

  1. 播放保护耳朵的动画视频:

  观看动画视频,了解保护耳朵的正确方法。

  引导幼儿讨论并总结保护耳朵的注意事项,如:避免长时间待在嘈杂环境中、不用硬物挖耳朵、耳朵发炎或耳鸣要及时就医等。

  2. 互动游戏:谁的耳朵最灵:

  游戏规则: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素材,幼儿闭眼倾听并猜测声音的来源或类型。

  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耳朵的灵敏性,并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五、实践操作(10分钟)

  1. 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耳朵:

  每位幼儿发放一个小镜子,引导他们观察自己的耳朵形状和位置。

  强调观察时要小心,不要用力触碰耳朵。

  2. 模拟保护耳朵的场景:

  教师模拟嘈杂环境(如:播放高音量的音乐),引导幼儿使用耳塞等物品保护耳朵。

  强调在需要时正确使用耳塞等保护工具的重要性。

  六、总结与延伸(5分钟)

  1. 总结活动:

  回顾今天学到的关于耳朵的知识和保护耳朵的方法。

  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 活动延伸:

  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保护耳朵的知识,并尝试制作一份保护耳朵的手抄报或海报。

  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用耳健康,共同营造良好的听力环境。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幼儿能够全面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耳朵保护方法。同时,通过互动游戏和实践操作等环节,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爱耳日》大班教案 9

  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知道耳朵对人体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学习并掌握保护耳朵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耳朵的爱护意识,激发他们对爱耳日的兴趣和认识。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耳朵模型、图片、录音机、各种声音录音(如鸟鸣声、雨声、脚步声等)、小镜子、气球、彩色纸等。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关于耳朵的小世界,墙上贴有耳朵的图片和保护耳朵的提示语。

  知识准备:教师提前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以及保护耳朵的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谜语导入:教师出示谜语“左边一座山,右边一座山,用手摸得着,用眼看不见。”引导幼儿猜出谜底是“耳朵”。

  谈话引入: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引出“爱耳日”的主题,并简单介绍爱耳日的意义。

  二、认识耳朵(10分钟)

  观察耳朵:教师出示耳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构造,并讲解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亲身体验: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耳朵,感受耳朵的外形和特点。

  三、耳朵的功能(10分钟)

  播放声音: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让幼儿闭上眼睛倾听,并说出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讨论耳朵的.作用,如听声音、辨别方向等。

  四、保护耳朵的方法(15分钟)

  故事讲述:教师讲述一个关于保护耳朵的故事,如小动物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

  游戏体验:通过游戏“小耳朵真有用”和“捉迷藏”,让幼儿感受耳朵的神奇功能,并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讨论总结: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如不大声喊叫、不往耳朵里塞东西、避免长时间听大音量的音乐等。

  五、制作保护耳朵宣传画(10分钟)

  材料准备:提供彩色纸、画笔等材料。

  创作指导: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幅保护耳朵的宣传画,并写上保护耳朵的提示语。

  分享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保护耳朵的方法。

  六、活动结束(5分钟)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爱耳日和保护耳朵的知识。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注意保护耳朵,如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嘈杂的环境中。

  社区宣传: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到社区进行爱耳日的宣传活动,增强社区居民对保护耳朵的认识。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对耳朵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爱耳日》大班教案 10

  一、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知道耳朵对人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学会用耳朵辨别不同的声音,并掌握基本的保护耳朵的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护耳朵的意识,激发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耳朵模型(外耳廓、外耳道、鼓膜等)、气球、白色透明塑料瓶、各色彩纸、录音机、各种声音的录音(如雨声、切菜声、火车鸣笛声等)、小鼓、废旧的纸等。

  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声音的世界”,墙壁上贴有各种声音的图标和耳朵保护知识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谜语导入:教师说谜语“左边一座山,右边一座山,用手摸得着,用眼看不见”,引导幼儿猜出谜底是“耳朵”。

  引出主题:教师介绍今天是“爱耳日”,并简要说明设立爱耳日的意义。

  2. 认识耳朵(10分钟)

  展示耳朵模型:教师出示耳朵模型,逐一介绍外耳廓、外耳道、鼓膜等部分,并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耳朵。

  互动问答:教师提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引导幼儿回答“听声音的”。

  3. 耳朵的功能(10分钟)

  播放声音录音: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声音,并模仿该声音。

  游戏:听听说说:教师继续播放录音,让幼儿闭上眼睛听,然后说出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小结:耳朵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能帮我们听到各种声音。

  4. 保护耳朵(15分钟)

  实验游戏:气球的震动:教师利用气球让幼儿感受说话时气流的震动,类比鼓膜的工作原理。

  讨论保护方法: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耳朵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强调不要往耳朵里塞东西、不大声吵闹等保护方法。

  角色扮演:教师扮演医生,幼儿扮演病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了解耳朵受伤后的处理方法。

  5. 游戏体验(10分钟)

  游戏:捉迷藏:教师请一位幼儿蒙上眼睛,其他幼儿围成圈唱歌或说儿歌,唱完后保持不动,让蒙眼的幼儿通过声音来辨别并捉住一个幼儿。

  游戏:传话:幼儿分组进行传话游戏,通过轻声传递一句话,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总结:教师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宣传保护耳朵的知识,并一起制作保护耳朵的宣传画。

  四、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游戏和实验的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有助于加深他们对耳朵功能和保护方法的理解。

  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爱耳日》大班教案 11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耳朵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增强保护耳朵的意识。

  3.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耳朵的爱护之情。

  活动准备:

  1. 耳朵模型(外耳廓、外耳道、鼓膜等部分)。

  2. 气球、白色透明塑料瓶、各色彩纸等实验材料。

  3. 录音机、音乐磁带、各种声音录音(如下雨声、切菜声、火车鸣笛声等)。

  4. 绘画材料(彩笔、纸张)。

  5. 课件或图片资料(关于耳朵的构造和保护方法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谜语导入:教师出谜语:“左边一座山,右边一座山,用手摸得着,用眼看不见。”引导幼儿猜出谜底是“耳朵”。

  2. 谈话引入: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引导幼儿回答“爱耳日”),并简要介绍爱耳日的意义。

  二、基本部分

  1. 认识耳朵

  观察耳朵模型:教师出示耳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耳朵的构造,包括外耳廓、外耳道、鼓膜等部分。

  讨论耳朵的作用:教师提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引导幼儿回答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并讨论耳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实验游戏

  声音传播实验: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感受声音的.传播,并引导他们理解声音是如何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的。

  气球震动实验:利用气球让幼儿感知声音引起震动的现象,进一步理解鼓膜的作用。

  平衡实验:通过旋转瓶子中的纸片游戏,让幼儿理解耳朵在保持平衡方面的作用。

  3. 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

  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并分享保护耳朵的方法,如不大喊大叫、不往耳朵里塞东西、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朵等。

  观看课件或图片:展示关于保护耳朵的图片或课件,加深幼儿对保护耳朵方法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

  1. 绘画活动:请幼儿用彩笔绘画出保护耳朵的图画,并鼓励他们向家人介绍保护耳朵的方法。

  2. 游戏体验:进行“小耳朵真有用”的游戏,让幼儿闭上眼睛通过耳朵辨别不同的声音,进一步体验耳朵的重要性。

  四、总结部分

  1. 回顾知识点: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关于耳朵的知识和保护耳朵的方法。

  2.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表达对耳朵的爱护之情,并鼓励他们成为小小爱耳宣传员,向家人和朋友宣传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活动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幼儿保护耳朵的行为习惯。

  2. 组织幼儿参与更多的听觉游戏和实践活动,加深对耳朵功能的理解。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耳朵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耳朵的方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耳日》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爱耳日大班教案06-15

大班爱耳日活动优秀教案(精选8篇)06-14

爱耳日教案07-05

爱耳日优秀教案06-11

爱耳日教案小班优质02-17

爱耳日小班教案(精选15篇)06-15

爱耳日活动小班优秀教案06-11

中班社会爱耳日活动教案06-19

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