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时间:2023-03-27 18:57:5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元一次方程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变陌生为熟悉”的化归思想方法;

  3.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思想.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谁能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什么你造的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2.谁能知道上述方程组(指学生提出的方程组)的解是什么?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上节课我们提出了鸡兔同笼问题:(投影)一个农民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50个头和140只脚,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设农民有x只鸡,y只兔,则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

  对于列出的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们如何求出它的解呢?(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并提出问题:若设有x只鸡,则兔子就有(50-x)只,依题意,得2x+4(50-x)= 140从而可解得,x=30,50-x=20,使问题得解.

  问题:从上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过程中,你能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串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它的解法) (1)在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中,列方程时所用的等量关系是什么?(2)该等量关系中,鸡数与兔子数的表达式分别含有几个未知数?(3)前述方程组中方程②所表示的等量关系与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的等量关系是否相同?

  (4)能否由方程组中的方程②求解该问题呢?

  (5)怎样使方程②中含有的两个未知数变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呢?(以上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想出消元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讲解.

  由方程①可得y=50-x③,即兔子数y用鸡数x的代数式50-x表示,由于方程②中的y与方程①中的y都表示兔子的只数,故可以把方程②中的y用(50-x)来代换,即把方程③代入方程②中,得2x+4(50-x)=140,解得x=30.

  将x=30代入方程③,得y=20.

  即鸡有30只,兔有20只.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二、讲授新课例1解方程组

  分析:若此方程组有解,则这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就应取相同的值.因此,方程②中的y就可用方程①中的表示y的代数式来代替.解:把①代入②,得3x+2(1-x)=5,3x+2-2x=5,所以x=3.把x=3代入①,得y=-2.

  (本题应以教师讲解为主,并板书,同时教师在最后应提醒学生,与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样,要判断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需检验.其方法是将所求得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组里的.每一个方程中,看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检验可以口算,也可以在草稿纸上验算)教师讲解完例1后,结合板书,就本题解法及步骤提出以下问题:1.方程①代入哪一个方程?其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能代入?

  3.只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方程组解完了吗?

  4.把已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个方程来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较简便?在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种通过代入消去一个未知数,使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从而方程组得以求解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例2解方程组

  分析:例1是用y=1-x直接代入②的.例2的两个方程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即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所以不能直接代入.为此,我们需要想办法创造条件,把一个方程变形为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或含y的代数式表示x).那么选用哪个方程变形较简便呢?通过观察,发现方程②中x的系数为1,因此,可先将方程②变形,用含有y的代数式表示x,再代入方程①求解.解:由②,得x=8-3y,③把③代入①,得(问:能否代入②中?)

  2(8-3y)+5y=-21,-y=-37,所以y=37.

  (问:本题解完了吗?把y=37代入哪个方程求x较简单?)把y=37代入③,得x= 8-3×37,所以x=-103.

  (本题可由一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完成)

  三、课堂练习(投影)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四、师生共同小结

  在与学生共同回顾了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出,因为方程组在有解的前提下,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所表示的是同一个数值,故可以用它的等量代换,即使“代入”成为可能.而代入的目的就是为了消元,使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从而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五、作业

  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5.x+3y=3x+2y=7.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划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

  让学生实践与探索,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配套与设计的应用题

  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看一看:课本99页探究2

  问题:1“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是1:1、5”是什么意思?

  2、“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比为3:4”是什么意思?

  3、本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提示:若甲种作物单位产量是a,那么乙种作物单位产量是多少?

  思考:这块地还可以怎样分?

  练一练

  一、某农场300名职工耕种51公顷土地,计划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种植植物每公顷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及投入的设备奖金如下表:

  农作物品种每公顷需劳动力每公顷需投入奖金

  水稻4人1万元

  棉花8人1万元

  蔬菜5人2万元

  已知该农场计划在设备投入67万元,应该怎样安排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才能使所有职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资金正好够用?

  问题:题中有几个已知量?题中求什么?分别安排多少公顷种水稻、棉花、和蔬菜?

  教材106页:探究3:如图,长青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000元的产品运到B地。公路运价为1、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15000元,铁路运费97200元。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会阐述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通过“代入”达到“消元”的目的,从而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

  此外,在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发生过程中,让学生从中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引导性材料:

  本节课,我们以上节课讨论的求甲、乙骑自行车速度的问题为例,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前面我们根据问题“甲、乙骑自行车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两小时相遇。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倍,求甲、乙两人的速度。”设甲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由题意可得一元一次方程2(X+2X)=60;设甲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Y千米/小时,由题意可得二元一次方程组 2(X+Y)=60

  Y=2X 观察

  2(X+2X)=60与 2(X+Y)=60 ①

  Y=2X ② 有没有内在联系?有什么内在联系?

  (通过较短时间的`观察,学生通常都能说出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在联系——把方程①中的“Y”用“2X”去替换就可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教学设计

  问题1:从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把方程①中的“Y”用“2X”去替换,就是把方程②代入方程①,于是我们就把一个新问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组 2(X+Y)=60 ①

  Y=2X ②

  解:把②代入①得:

  2(X+2X)=60,

  6X=60,

  X=10

  把X=10代入②,得

  Y=20

  因此: X=10

  Y=20

  问题2:你认为解方程组 2(X+Y)=60 ①

  Y=2X ② 的关键是什么?那么解方程组

  X=2Y+1

  2X—3Y=4 的关键是什么?求出这个方程组的解。

  上面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代入”,达到消去一个未知数(即消元)的目的,从而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问题3:对于方程组 2X+5Y=-21 ①

  X+3Y=8 ② 能否像上述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样,把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直接代入另一个方程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呢?

  (说明:从学生熟悉的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两个未知数的问题入手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把一个还不会解决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已经会解决的问题的思想方法,对后续的解三无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学生就有了求解的策略。)

  例题解析

  例:用代入法将下列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

  (1)X=1-Y ①

  3X+2Y=5 ②

  将①代入②(消去X)得:

  3(1-Y)+2Y=5

  (2)5X+2Y-25.2=0 ①

  3X-5=Y ②

  将②代入①(消去Y)得:

  5X+2(3X-5)-25.2=0

  (3)2X+Y=5 ①

  3X+4Y=2 ②

  由①得Y=5-2X,将Y=5-2X代入②消去Y得:

  3X+4(5-2X)=2

  (4)2S-T=3 ①

  3S+2T=8 ②

  由①得T=2S-3,将T=2S-3代入②消去T得:

  3S+2(2S-3)=8

  课内练习:

  解下列方程组。

  (1)2X+5Y=-21 (2)3X-Y=2

  X+3Y=8 3X=11-2Y

  小结: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消元”,把新问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旧知识(解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常常选用系数较简单的方程变形,这用利于正确、简捷的消元。

  3、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实质是数学中常用的重要的“换元”,比如在求解例(1)中,把①代入②,就是把方程②中的元“X”用“1-Y”去替换,使方程②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Y。

  课后作业:

  教科书第14页练习题2(1)、(2)题,第15页习题5.2A组2(1)、(2)、(4)题。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即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但又不是任意两个数是它的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什么是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如何表示?

  (2) 合作学习:

  ①小红到邮局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

  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

  如果设需要票额为6角的邮票x张,需要票额为8角的邮票y张,你能列出方程吗?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你能列出方程吗?

  二、 新课教学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4、1二元一次方程(板书课题)

  (1) 观察上述两个方程,归纳特点

  (2) 讨论选择正确概念

  ① 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② 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3) 做一做P86——1,2

  (4) 例:已知方程3x+2y=10

  ① 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分析:只要把方程3x+2y=10看作未知数是y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关于y的方程)

  ② 求当x=-2,0,3时,对应的y的值

  (提问:把x=-2,y=8代入方程3x+2y=10,能否使其左右两边相等?

  回忆方程解的概念,得出x=-2,y=8是二元一次方程3x+2y=10的一个解,记作 。

  同理试写出该方程的两个解(注意写法格式)

  思考:方程3x+2y=10的解有多少个?

  师归纳:二元一次方程解具不定性和相关性

  (5) 练习:P88——课内练习1,2

  (6) 补充练习:P89---作业题4(说明:方程的解须是正整数)

  已知 ,是方程2x+3y=5的一个解,那么由此可知道些什么?

  (说明:1.本例是根据教科书P89---B组第5题改编。原题要求a的值,但学

  生常常有困难,因此这里把原题改为开放式命题,看起来似乎比原

  题要求高了,其实有利于各类学生参与并寻求结论。

  三、 课堂小结:

  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四、 作业 :

  课堂作业本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5

  二元一次方程

  §11.1 二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和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含义

  【难点】

  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实物投影

  1、师:在一望无际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驮着包裹吃力地行走着,老牛喘着气吃力地说:“累死我了”,小马说:“你还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2个”老牛气不过地说:“哼,我从你背上拿来一个,我的包裹就是你的2倍!”,小马天真而不信地说:“真的?!”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

  2、请每个学习小组讨论(讨论2分钟,然后发言)

  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到老牛和小马的驮包裹的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老牛驮x个包裹,小马驮y个包裹,老牛的包裹数比小马多2个,由此得方程x-y=2,若老牛从小马背上拿来1个包裹,这时老牛的包裹是小马的2倍, 得方程:x+1=2(y-1)

  师:同学们能用方程的方法来发现、解决问题这很好,上面所列方程有几个未知数?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多少?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

  师: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这个定义有两个地方要注意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含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

  练习(投影)

  下列方程有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2y=1 xy+x=1 3x-=5 x2-2=3x

  xy=1 2x(y+1)=c 2x-y=1 x+y=0

  二、议一议、

  师:上面的方程中x-y=2,x+1=2(y-1)的x含义相同吗?y呢?

  师:由于x、y的含义分别相同,因而必同时满足x-y=2和x+1=2(y-1),我们把这两个方程用大括号联立起来,写成

  x-y=2

  x+1=2(y-1)

  像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如: 2x+3y=3 5x+3y=8

  x-3y=0 x+y=8

  三、做一做、

  1、 x=6,y=2适合方程x+y=8吗?x=5,y=3呢?x=4,y=4呢?你还能找到其他x,y值适合x+y=8方程吗?

  2、 X=5,y=3适合方程5x+3y=34吗?x=2,y=8呢?

  你能找到一组值x,y同时适合方程x+y=8和5x+3y=34吗?

  x=6,y=2是方程x+y=8的一个解,记作 x=6 同样, x=5

  y=2 y=3

  也是方程x+y=8的一个解,同时 x=5 又是方程5x+3y=34的一个解,

  y=3

  四、随堂练习(P103)

  五、小结:

  1、 含有两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一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一个互相关联的两个数值,它有无数个解。

  3、 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它的解是两个方程的公共解,是一组确定的值。

  六、教后感:

  七、自备部分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二节的第四课时,它是在学习了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能够灵活熟练地掌握加减消元法,在解方程组时会更简便准确,也是为以后学习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关系式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在联系实际,应用方程组解决问题方面,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加减消元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解较为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的灵活应用。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初一(2)班学生基础比较好,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也初步养成了合作交流的习惯。大多数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性格比较活泼,他们希望有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但是对于七年级的乡镇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因此,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适时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借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说教法: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

  说学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消元)

  2、前面我们学过了哪些消元方法?(“单身”代入法、“朋友”加减法)

  下列两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解?

  2x3y=16①

  X-y=3②3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然后口述解题方法。

  教师:肯定、鼓励、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了相关的旧知识,同时也为本节课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师:我们用代入法来解题第一步是找“单身”,用加减法来解题第一步是找“朋友”,再用同减异加的法则进行解答,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目:

  问:这题能否用“单身”代入法或“朋友”加减法来求解?为什么?导入课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和获取新的知识]

  2、合作探究

  (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主动探索出解法,教师巡视指导并肯定和鼓励他们。)

  总结解题方法:如果一个方程组中x或y的系

  数不相同时,也就是说它们不是“朋友”时,先要想办法把“陌生人”变成“朋友”。

  方法一:将方程①变形后消去x。

  方法二:将方程②变形后消去y。

  让学生尝试着写出解题过程,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结果,集体订正。请做对的同学举手,全班同学都为自己鼓鼓掌,做对的表示给自己一次祝贺,暂时还没做对的表示给自己一次鼓励。[设计意图:让学生探索这道过渡性的题目,是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为学习下面这道例题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变“陌生人”为“朋友”这一设想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例题探索例5、解方程组:3x-4y=10①

  5x6y=42②

  师:这道题的x与y的系数有何特点?如何变成“朋友”?

  (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并板书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探讨,逐步发现可以用加减消元法去解较为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也让他们再次体会了消元化归的数学思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探讨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学生有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后,会产生一种想表现自己的欲望。]

  4、试一试

  学生完成课本第30页的试一试,让学生用本节课的加减消元法和前面例2的代入消元法进行比较,看一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写出解答过程,并请一些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展示两种解题方法让学生们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种方法,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发现本节课的方法比例2的方法更简便时,学生会产生一种用本节课的知识去解题的冲动。]

  (三)反馈矫正

  解方程组:

  (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以前后两桌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此时可轻声播放一首钢琴曲,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两个同学上台解题,教师巡视,并每一个组选两名代表检查本组同学的完成情况和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待全班同学完成后,让台上这两位同学试着当一下小老师,为全班同学讲解自己所做的题目,教师为评委,进行点评并总结,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不能兼顾每个学生,所以让学生自做自讲,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选代表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这样就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课堂小结:学完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谈谈对这节课的体会。

  [设计意图: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31页的练习。

  选做题:

  ①

  (2)

  ②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知识的同时,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现在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五、板书设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四)

  找“朋友”——变“陌生人”为“朋友”——同减异加

  例题分析习题分析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让学生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2.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反映现实世界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20xx年-20xx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20xx年-20xx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渗透将来未知转达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问题。

  2.彻底理解题意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刚与小玲一起在水果店买水果,小刚买了3千克苹果,2千克梨,共花了18.8元。小玲买了2千克苹果,3千克梨,共花了18.2元。回家路上,他们遇上了好朋友小军,小军问苹果、梨各多少钱1千克?他们不讲,只讲各自买的几千克水果和总共的钱,要小军猜。聪明的同学们,小军能猜出来吗?

  二、建立模型。

  1.怎样设未知数?

  2.找本题等量关系?从哪句话中找到的?

  3.列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检验写答案。

  思考:怎样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比较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谁更容易?

  三、练习。

  1.根据问题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甲、乙两数和是40差是6,求这两数。

  (2)80班共有64名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求这个班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3)已知关于求x、y的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求a、b的值。

  2.P38练习第1题。

  四、小结。

  小组讨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哪些基本步骤?

  五、作业。

  P42。习题2.3A组第1题。

  后记: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8

  7.2 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六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再次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

  2.通过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体会列方程组往往比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

  3.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关键

  1、重、难点: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2、关键:正确地找出应用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并把它们列成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大家回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其中关键步骤是什么?

  [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并作答。关键是审题,寻找 出等量关系]

  在本节开头我们已借助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了有2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大家已初步体会到:对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列一次方程组往往比列一元一次方程要容易一些。

  二、新授

  例l: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粗加工,几天精加工,才能按期完成任务?如果每吨蔬菜粗加工后的利润为1000元,精加工后为20xx元,那么该公司出售这些加工后的蔬菜共可获利多少元?

  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先解答前一个问题,即先求出安排精加和粗加工的天数,如果我们用列方程组的办法来解答。

  可设应安排x天精加工,y加粗加工,那么要找出能反映整个题意的两个等量关系。引导学生寻找等量关系。

  (1)精加工天数与粗加工天数的和等于15天。

  (2)精加工蔬菜的吨数与粗加工蔬菜的吨数和为140吨。

  指导学生列出方程。对于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列表帮助分析。

  例2: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15.50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35吨。

  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

  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求每辆大车和每辆小车一次可运货多少吨?

  如果设一辆大车每次可以运货x吨,一辆小车每次可以运货y吨,那么能反映本题意的两个等量头条是什么?

  指导学生分析出等量关系。

  (1) 2辆大车一次运货+3辆小车一次运货=15. 5

  (2) 5辆大车一次运货+6辆小车一次运货=35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解答。教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34页练习l、2、3。

  第3题: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充分利用这船的载重量与容量,让学生找出两个等量关系。

  四、小结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未知数,用x、y表示所要求的两个未知数。

  2.找到能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两个等量关系。

  3.根据两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检验作答案。

  五、作业

  1.教科书第35页,习题7.2第2、3、4题。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它们的解。

  3.通过引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重点: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

  难点;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导学提纲: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怎样检验一个数是否是这个方程的解?

  2.阅读教材问题1思考下列问题

  ⑴.能否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用算术法解答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

  解后反思:既然是求两个未知量,那么能不能同时设两个未知数?

  ⑵.此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如果分别设为x、y,怎样列式呢?(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⑶.对于方程x十y=73x+y=17请思考下列问题

  ①它们是一元一次方程吗?

  ②这两个方程有没有共同特点/若有,有河共同特点?

  ③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从教材中找出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结合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对“元”和“次”作进一步的解释)

  注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书写方式,方程组中的.各方程中,同一个字母必须代表同一个量

  4.与是否满足方程①与是否满足方程②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注意:(1)未知数的值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程时,才是方程组的解.若取,时,它们能满足方程①,但不满足方程②,所以它们不是方程组的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对数,而不是一个数,所以必须把与合起来,才是方程组的解.

  5.思考讨论在方程组①②③④

  ⑤⑥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达标检测:

  1.根据下列语句,分别设适当的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或方程组:

  (1)甲数的比乙数的2倍少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托车的时速是货车的倍,它们的速度之和是200千米/时:________;

  (3)某种时装的价格是某种皮装的价格的1.4倍,5件皮装比3件时装贵700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2x+x=1B、x-3yC、x+x-3=0D、x+y=2

  3.下列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x+3y=5m+3m=152x+3x=0m+n=5

  A、B、C、D、

  2x-3x=3+=3-5y=02m+n=6

  x=2

  4.在方程3x-ky=0中,如果是它的一个解,则k的值为_______.

  y=-3

  5.若mxy+9x+3y=-9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n=_______.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0

  一、复习引入

  1.已知方程x2-ax-3a=0的一个根是6,则求a及另一个根的值.

  2.由上题可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与根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我们已学过的求根公式也反映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这种关系比较复杂,是否有更简洁的关系?

  3.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b+b2-4ac2a,x2=-b-b2-4ac2a.观察两式右边,分母相同,分子是-b+b2-4ac与-b-b2-4ac.两根之间通过什么计算才能得到更简洁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

  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方程 x1 x2 x1+x2 x1?x2

  x2-2x=0

  x2+3x-4=0

  x2-5x+6=0

  观察上面的表格,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之间有什么关系?

  (2)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的两根x1,x2与系数a,b,c之间又有何关系呢?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方程 x1 x2 x1+x2 x1?x2

  2x2-7x-4=0

  3x2+2x-5=0

  5x2-17x+6=0

  小结:根与系数关系:

  (1)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的关系是:x1+x2=-p,x1?x2=q(注意:根与系数关系的前提条件是根的判别式必须大于或等于零.)

  (2)形如ax2+bx+c=0(a≠0)的方程,可以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利用上面的结论.

  即:对于方程 ax2+bx+c=0(a≠0)

  ∵a≠0,∴x2+bax+ca=0

  ∴x1+x2=-ba,x1?x2=ca

  (可以利用求根公式给出证明)

  例1 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2-3x-1=0 (2)2x2+3x-5=0

  (3)13x2-2x=0 (4)2x2+6x=3

  (5)x2-1=0 (6)x2-2x+1=0

  例2 不解方程,检验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1)x2-22x+1=0 (x1=2+1,x2=2-1)

  (2)2x2-3x-8=0 (x1=7+734,x2=5-734)

  例3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1和2,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方程.(你有几种方法?)

  例4 已知方程2x2+kx-9=0的一个根是-3,求另一根及k的值.

  变式一:已知方程x2-2kx-9=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求k;

  变式二:已知方程2x2-5x+k=0的两根互为倒数,求k.

  三、课堂小结

  1.根与系数的关系.

  2.根与系数关系使用的前提是:(1)是一元二次方程;(2)判别式大于等于零.

  四、作业布置

  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2-5x-3=0 (2)9x+2=x2 (3)6x2-3x+2=0

  (4)3x2+x+1=0

  2.已知方程x2-3x+m=0的一个根为1,求另一根及m的值.

  3.已知方程x2+bx+6=0的一个根为-2,求另一根及b的值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1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它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末知量之问的关系的,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方程组的概念,同时引入方程组解的概念,并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具体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本章学习重难点

  【本章重点】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本章难点】列方程组解应用性的实际问题.

  【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

  在复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明确一元一次方程化简变形的原理,类比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同时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要认真体会消元转化的`思想原理,在学习用方程组解决突际问题时,要积极探究,多多思考,正确设未知数,列出恰当的方程组,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透视

  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题目中,单独知识点考查类题目及多知识点综合考查类题目经常出现,在实际应用题及开放题中大量出现.所以在学习本章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其他相应的知识与方法,本章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围绕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命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方程是描述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模型,并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用观察、体验等手段检验结果是否合理.考试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开放题以及综合题为主,高、中、低档难度的题目均有出现,占4~7分.

  知识网络结构图

  专题总结及应用

  一、知识性专题

  专题1 运用某些概念列方程求解

  【专题解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二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指数是一个字母或关于字母的代数式,让我们求字母的值,这时巧用定义,可简便地解决这类问题

  例1 若 =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_______,b=_______.

  分析 依题意,得 解得

  答案:

  【解题策略】准确地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

  专题2 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专题解读】方程组是描述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城市规划及国防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寻找相等关系,寻找相等关系应以下两方面入手;(1)仔细审题,寻找关键词语;(2)采用画图、列表等方法挖掘相等关系.

  例2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2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8天完成,计划甲先做若干后离去,再由乙完成,实际上甲只做了计划时间的一半因事离去,然后由乙单独承担,而乙完成任务的时间恰好是计划时间的2倍,则原计划甲、乙各做多少天?

  分析 由甲、乙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可以看出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设总工作量为1,则甲每天完成 ,乙每天完成 .

  解:设原计划甲做x天,乙做y天,则有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原计划甲做8天,乙做6天.

  【解题策略】若总工作量没有具体给出,可以设总工作量为单位1,然后由时间算出工作效率,最后利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列出方程.

  二、规律方法专题

  专题3 反复运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专题解读】反复运用加减法可使系数较大的方程组转化成系数较小的方程组,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例3 解方程组

  分析 当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项较大时,注意观察其特点,不要盲目地利用加减法或代入法进行消元,可利用反复相加或相减得到系数较小的方程组,再求解.

  解:由①-②,得x-y=1,③

  由①+②,得x+y=5,④

  将③④联立,得

  解得 即原方程组的解为

  【解题策略】此方程组属于 型,其中| - |=k|a-b|, + =m|a+b|,k,m为整数.因此这样的方程组通过相加和相减可得到 型方程组,显然后一个方程组容易求解.

  专题4 整体代入法解方程组

  【专题解读】结合方程组的形式加以分析,对于用一般代入法和加减法求解比较繁琐的方程组,灵活灵用整体代入法解题更加简单.

  例4 解方程组

  分析 此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缺少一个未知数,且所缺少的未知数又都不相同,每个未知数的系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组若一一消元很麻烦,可考虑整体相加、整体代入的方法.

  解:①+②+③+④,得3(x+y+z+m)=51,

  即x+y+z+m=17,⑤

  ⑤-①,得m=9,⑤-②,得z=5.

  ⑤-③,得y=3,⑤-④,得x=0.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专题5 巧解连比型多元方程组

  【专题解读】连比型多元方程组通常采用设辅助未知数的方法来求解.

  例5 解方程组

  解:设 ,

  则x+y=2k,t+x=3k,y+t=4k,

  三式相加,得x+y+t= ,

  将x+y+t= 代入②,得 =27,

  所以k=6,所以

  ②-⑤,得x=3,②-④,得y=9,②-③,得t=15.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三、思想方法专题

  专题6 转化思想

  【专题解读】对于直接解答有难度或较陌生的题型,可以根据条件,将其转化成易于解答或比较常见的题型.

  例6 二元一次方程x+y=7的非负整数解有 ( )

  A.6个

  B.7个

  C.8个

  D.无数个

  分析 将原方程化为y=7-x,因为是非负整数解,所以x只能取0,1,2,3,4,5,6,7,与之对应的y为7,6,5,4,3,2,1,0,所以共有8个非负整数解.故选C.

  【解题策略】对二元一次方程求解时,往往需要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另一个未知数,从而将求方程的解的问题转化为求代数式的值的问题.

  专题7 消元思想

  【专题解读】 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即为消元思想.

  例7 解方程组

  分析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可类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法和加减法,关键是消元,把三元变为二元,再化二元为一元,进而求解.

  解法1:由③得z=2x+2y-3.④

  把④代入①,得3x+4y+2x+2y-3=14,

  即5x+6y=17.⑤

  把④代入②,得x+5y+2(2x+2y-3)=17,

  即5x+9y=23.⑥

  由⑤⑥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得

  把x=1,y=2代入④,得z=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解法2:由①+③,得5x+6y=17.⑦

  由②+③2,得5x+9y=23.⑧

  同解法1可求得原方程组的解为

  解法3:由②+③-①,得3y=6,所以y=2.

  把y=2分别代入①和③,得 解得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解题策略】消元是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种化归思想,其目的

  是将多元的方程组逐步转化为一元的方程,即三元 二元 一元.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2

  学习目标 :会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重难点: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灵活运用代入法的技巧.

  学习过程:

  一、基本概念

  1、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那么就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____________。

  2、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

  3、代入消元法的步骤:

  二、自学、合作、探究

  1、将方程5x-6y=12变形:若用y的式子表示x,则x=______,当y=-2时,x=_______;若用含x的式子表示y,则y=______,当x=0时,y=________ 。

  2、在方程2x+6y-5=0中,当3y=-4时,2x= ____________。

  3、若 的解,则a=______,b=_______。

  4、若方程y=1-x的解也是方程3x+2y=5的解,则x=____,y=____。

  5、用代人法解方程组 ①②,把____代人____,可以消去未知数______。

  6、已知方程组 的解也是方程组 的解,则a=_______,b=________ ,3a+2b=___________。

  7、已知x=1和x=2都满足关于x的方程x2+px+q=0,则p=_____,q=________ 。

  8、当k=______时,方程组 的解中x与y的值相等。

  9、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⑴ ⑵ ⑶

  二、训练

  1、方程组 的`解是( )

  A. B. C. D.

  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3x+4y=6,当x、y互为相反数时,x=_____,y=______;当x、y相等时,x=______,y= _______ 。

  3、若2ay+5b3x与-4a2xb2-4y是同类项,则a=______,b=_______。

  4、对于关于x、y的方程y=kx+b,k比b大1,且当x= 时,y= ,则k、b的值分别是( )

  A. B.2,1 C.-2,1 D.-1,0

  5、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⑴ ⑵

  6、如果(5a-7b+3)2+ =0,求a与b的值。

  7、已知2x2m-3n-7-3ym+3n+6=8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求n2m

  8、若方程组 与 有公共的解,求a,b.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3

  一、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正确解方程(组),掌握了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基础知识,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准确画出一次函数图象,已经具备了函数的初步思想,在过去已有经验基础上能够加深对“数”和“形”间的相互转化的认识,有小组合作学习经验.

  二、 学习目标:

  本节课通过探索“方程”与“函数图像”的关系,培养学生数学转化的思想,通过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的解与直线交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建立了“数”(二元一次方程)与“形”(一次函数的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两种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交点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两种模型关系的理解解决问题;

  3.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不同数学模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交点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对数学模型关系的探究发展学生数形结合和数学转化的思想意识.

  四、教法学法

  1.教法学法

  启发引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

  2.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学具:铅笔、直尺、练习本、坐标纸.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两种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

  1. 某水箱有5吨水,若用水管向外排水,每小时排水1吨,则X小时后还剩余Y吨水.

  (1) 请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

  (2) 你能列出X,Y的关系式吗?

  (3) X,Y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形.(注意XY的取值范围).

  2.(1)方程x+y=5的解有多少个?你能写出这个方程的几个解吗?

  (2).在直角坐标系内分别描出以这些解为坐标的点,它们在一次函数Y=5-X的图象上吗?

  (3).在一次函数y=?x?5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适合方程x+y=5吗?

  (4).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x?5的图像相同吗?

  x+y=5与 y=?x?5表示的关系相同

  一般地,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相应的一次函数的图象相同,是一条直线.

  目的: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感受方程x+y=5和一次函数y=?x?5相互转化,启发引导学生总结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对应关系.

  前面研究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相应的一个一次函数的关系,现在来研究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和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关系.顺其自然进入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 自主探索方程组与一次函数两种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

  探究方程与函数的相互转化

  1.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是相应的二元

  一次方程组的解

  (1)一次函数y=5-x图象上点的坐标适合方程x+y=5,那么一次函数y=2x-1图象上点的坐标适合哪个方程?

  (2)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适合哪个方程?

  ?x?y?5(3).解方程组?验证一下你的发现。 2x?y?1?

  练习:随堂练习1 。巩固由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找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x?y?2(1)解?

  ?2x?y?5(2)以方程x+y=2

  (3)以方程2x+y=5(4)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在图象上是哪个点?

  (5目的: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形”(两条直线)两种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由学生自主学习,十分自然地建立了数形结合的意识,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数”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形”来处理,反之“形”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数”来处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变式能力.

  练习:知识技能1。巩固由方程组的解求相应的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更深入的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一次函数交点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环节模型应用

  1.某公司要印制产品宣传材料.

  1500元制版费. 甲印刷厂:每份材料收1元印制费, 另收 乙印刷厂:每份材料收2.5元印制费, 不收制版费.若公司要印制x份宣传材料,y甲表示甲印刷厂的费用,y乙表示乙

  印刷厂的费用。

  (1) 请分别表示出两个印刷厂费用与X的关系式。

  (2)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3) 如何根据印刷材料的份数选择印刷厂比较合算?

  第四环节 模型特例

  想一想

  内容: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 一次函数y = x + 1 和 y = x - 2 的图象(教材

  ?x?y??1124页图5-2)有怎样的位置关系?方程组?解的情况如何?你发现了什x?y?2?

  么?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和相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2.

  (1)观察发现直线平行无交点;

  (2)小组研究计算发现方程组无解;

  (3)从侧面验证了两直线有交点,对应的方程组有解,反之也成立;

  (4)归纳小结:两平行直线的k相等;方程组中两方程未知数的系数对应成比例方程组无解。

  目的:进一步揭示“数”与“形”转化关系.通过想一想,将两直线的另一种位置关系:平行与方程组无解相结合,这是对第二环节的有益补充。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展示了方程与函数的.相互转化.进一步挖掘出两直线平行与k的关系。

  效果:加深了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就是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转化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题的重要性.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总结有关知识、方法: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关系;

  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像上;

  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2.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

  方程组的解是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是对应的方程组的解;

  第六环节 作业布置

  习题5.7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4

  知识要点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整式方程叫做~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适合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由几个一次方程组成并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适合二元一次方程组里各个方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组里各个方程的公共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组的解(注意:①书写方程组的解时,必需用“”把各个未知数的值连在一起,即写成的形式;②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但是方程组的解只能叫解,不能叫根)

  5、解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或确定方程组没有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组

  6、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是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简称代入法和加减法)

  (1)代入法解题步骤:把方程组里的一个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把这个代数式代替另一个方程中相应的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可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把求得的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一步所得的式子中,可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这样就得到了方程的解

  (2)加减法解题步骤:把方程组里一个(或两个)方程的两边都乘以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里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把所得到的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以下步骤与代入法相同)

  一、例题精讲

  分别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方程组

  解:代入法:由方程②得:③

  将方程③代入方程①得:

  解得x=2

  将x=2代入方程②得:4-3y=1

  解得y=1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加减法:

  例2.从少先队夏令营到学校,先下山再走平路,一少先队员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下山,以每小时9公里的速度通过平路,到学校共用了55分钟,回来时,通过平路速度不变,但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上山,回到营地共花去了1小时10分钟,问夏令营到学校有多少公里?

  分析:路程分为两段,平路和坡路,来回路程不变,只是上山和下山的转变导致时间的不同,所以设平路长为x公里,坡路长为y公里,表示时间,利用两个不同的过程列两个方程,组成方程组

  解:设平路长为x公里,坡路长为y公里

  依题意列方程组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经检验,符合题意

  x+y=9

  答:夏令营到学校有9公里二、课堂小结:

  回顾本章内容,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

  三、作业布置:

  P25A组习题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再次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

  2通过应用题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3体会列方程组比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

  4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难点:正确发找出问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

  课前自主学习

  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重要方法,它的关键是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找出题目中的()

  2.一般来说,有几个未知量就必须列几个方程,所列方程必须满足:

  (1)方程两边表示的是()量

  (2)同类量的单位要()

  (3)方程两边的数值要相符。

  3.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要注意检验和作答,检验不仅要求所得的解是否( ),更重要的是要检验所求得的结果是否( )

  4.一个笼中装有鸡兔若干只,从上面看共42个头,从下面看共有132只脚,则鸡有( ),兔有( )

  新课探究

  看一看

   问题:

  1题中有哪些已知量?哪些未知量?

  2题中等量关系有哪些?

  3如何解这个应用题?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1)()

  (2)()

  解: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饲料为xkg和ykg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饲料为( )和( ),饲料员李大叔估计每天母牛需用饲料18—20千克,每只小牛一天需用7到8千克与计算()出入。(“有”或“没有”)

  练一练:

  1、某所中学现在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样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这样全校学生将增加10%,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数各是多少人?

  2、有大小两辆货车,两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支货15。50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支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

  3、某工厂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人数的少30人,如果从第二车间调出10人到第一车间,则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车间的,问这两车间原有多少人?

  4、某运输队送一批货物,计划20天完成,实际每天多运送5吨,结果不但提前2天完成任务并多运了10吨,求这批货物有多少吨?原计划每天运输多少吨?

  小结

  用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3、学会开放性地寻求设计方案,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难点:正确发找出问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

  课前自主学习

  1.甲乙两人的年收入之比为4:3,支出之比为8:5,一年间两人各存了5000元(两人剩余的钱都存入了银行),则甲乙两人的年收入分别为()元和()元。

  2.在一堆球中,篮球与排球之比为赞助单位又送来篮球队10个排球10个,这时篮球与排球的数量之比为27:40,则原有篮球()个,排球()个。

  3.现在长为18米的钢材,要据成10段,每段长只能为1米或2米,则这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1)1米的段数+()=10(2)1米的钢材总长+()=18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相关文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02-27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5篇04-01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5篇)04-01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通用20篇)10-11

公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1-28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03-11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教案03-03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教案04-01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