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02 15:06:15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编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编7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跟着教师和同伴一起说说玩玩。

  2、引导幼儿区分小鸭和小鸡的显著特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玩具小鸡和小鸭

  活动过程:

  1、看故事表演:教师手拿小鸡和小鸭的自治玩具,表演出小鸡和小鸭的动作和特征(动作尽量简单,如小鸡小鸭分别从两边上,在中间碰头,小鸭叫叫、小鸡叫叫,小鸭和小鸡抱一抱)鼓励幼儿根据音乐拍拍小手,并和小鸭小鸡一起叫嘎嘎嘎、叽叽叽。

  2、辨别小鸡和小鸭的特征:教师出示玩教具小鸡和小鸭,让幼儿观察扁嘴巴小鸭和尖嘴巴小鸡的.不同,并鼓励幼儿向小动物表示问候。如:扁嘴巴小鸭你好,尖嘴巴小鸡你好。(用教具奖励问候声音响亮的幼儿)

  3、游戏:谁不见了,教师轮流将小鸡和小鸭藏在背后,让幼儿说说谁不见了,鼓励幼儿从尖嘴扁嘴区分两者的不同。

  4、游戏:小鸡小鸭做朋友,让喜欢小鸡和小鸭的幼儿分别站在两边,跟着教师手里的玩具一起玩,小鸡小鸭碰头后,叫着拥抱一下。(游戏可反复进行)

  5、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各种各样的鞋子,简单区分大鞋和小鞋。

  2、简单区分爸爸和妈妈的鞋子,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两种鞋子的特点。

  3、体验穿大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若干双,玩具架3个,爸爸、妈妈图片。

  3、音乐磁带:《大鞋与小鞋》等。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各种各样的鞋子,简单区分大鞋和小鞋。

  活动难点:区分爸爸和妈妈的鞋子,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两种鞋子的特点;体验穿大鞋,说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过程:

  一、 引出一双大鞋和一双小鞋,简单区分大与小。

  师:宝宝们看,今天杜老师带来两个礼物,是什么啊?(鞋子)

  师:你们看看有什么不同?(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大的是谁穿的啊,小鞋是谁穿的啊?

  二、 初步感知各种各样的鞋子,简单区分大鞋和小鞋。

  1、师:宝宝们,看,这里是兔妈妈的鞋子超市,好多鞋子啊,有各种各样的鞋子,有大的'有小的,宝宝们帮兔妈妈整理一下鞋子好不好?你们看这里有两个柜子,小鞋子应该放在哪里?大鞋子放在哪里?

  2、教师示范

  3、幼儿操作。

  三、区分爸爸鞋子和妈妈鞋子,描述其特点。

  1、师:你们看小鞋子都是谁穿的啊?大鞋都是谁穿的啊?

  杜老师手里有两双的鞋子?你们看有什么不同?哪个是爸爸穿?哪个是妈妈穿?原来大鞋有爸爸穿的也有妈妈穿的,看看爸爸鞋子都是怎么样的啊?妈妈鞋子都是怎么样的啊?

  2、在教师领导下请幼儿分分爸爸鞋子和妈妈鞋子。

  从鞋柜里找出妈妈的鞋子放在另一个鞋柜里,贴上头像。

  四、体验穿大鞋的乐趣。

  1、师:宝宝们,爸爸妈妈的鞋子你们穿过没有啊?我们来穿穿看好不好?请宝宝把自己鞋子脱下来放在旁边。每个人去拿一双爸爸的鞋子。

  2、请幼儿穿上爸爸的鞋子。

  师:宝宝穿上爸爸的鞋子有什么感觉?

  幼:走不动。

  师:为什么会这样啊?

  幼儿回答:爸爸的鞋子太大了。

  师:穿着爸爸的鞋子舒服吗?

  那我们快快脱下来,送回鞋架。

  2、第二次尝试,幼儿穿上妈妈的鞋。

  师:宝宝们,我们来穿穿妈妈的鞋子好不好?

  幼儿尝试后提问:穿妈妈的鞋子,有什么感觉?

  幼儿:要摔跤的,妈妈的鞋子太高了。

  师:舒服吗?

  师:那我们快快脱下来,送回鞋架。

  3、经验总结,穿自己鞋子最合适。

  师:爸爸妈妈鞋子穿着舒服伐?那我们能不能穿啊?我们穿爸爸妈妈鞋子会摔倒不舒服也不安全,所以平时我们不要去穿爸爸妈妈的鞋子。

  我们宝宝应该穿哪个鞋子啊?宝宝应该穿自己的小鞋,我们一起来穿自己的鞋子吧。

  播放音乐,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舒服吗?我们回家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现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2、训练幼儿对颜色的感知能力。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料、若干透明的杯子。

  2、贴绒教具:红、黄、蓝三色的小兔各一只、三色的染杯各一个。

  3、记录资料每组一份,各种颜色小卡片若干。

  活动重点:

  让幼儿通过动手实验发现红、黄、蓝混合可变出不同的颜色,并能用语言和符号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难点:

  幼儿在混合某种颜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原来颜色的比例。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讲故事《调皮的小兔》引起幼儿的好奇,激发幼儿的实验兴趣。

  1.教师一边出示贴绒教具一边讲述:“有三只调皮的小兔子小红、小黄、小蓝跑到染坊里捉迷藏,一不小心,小红掉进了黄色染缸,小黄掉进了蓝色染缸,小蓝掉进了红色染缸。他们爬呀爬,好不容易爬出来了,结果却谁也认不得谁了。为什么?”(形象直观的小兔教具,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一下子把幼儿带到故事情景中,引起幼儿的好奇)

  2.“小朋友猜一猜,小红掉进黄色染缸后会变成什么颜色?小黄掉进蓝色染缸后变成了什么颜色?小蓝掉进红色染缸后又变成了什么颜色?”(用猜想的形式激发起幼儿的验证兴趣)

  二、通过示范实验,验证幼儿的部分猜想。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有各种猜想,究竟谁猜对了呢?我们来做个实验。”教师将红、黄颜料倒入透明的空杯中,摇匀。(教师做示范实验,在调色的过程中一边提醒幼儿注意调整原来两种颜色的比例,直到变成所要的颜色)

  “变变变,小朋友们看好了,看,红颜料与黄颜料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颜色?”“那么,小红掉进黄染缸后变成了什么颜色?你猜对了吗?”(神秘的.语气,颜色的变化,激发起幼儿动手实验的积极性)

  三、指导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更。

  1.师:“你们想知道小黄和小蓝掉进染缸后变成了什么颜色吗?是不是也想验证一下自己猜想的对不对呀?老师为每组预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请你们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调均,看看,蓝和红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黄和蓝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然后把你的操作记录下来。

  2.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变颜色,好不好?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重引导幼儿记录操作成果。(亲自动手,幼儿的动手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同时调动起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四、通过说说颜色的变更,帮助幼儿用语言和符号记录实验成果。

  1.教师:“小黄掉进蓝染缸后变成了什么颜色?小蓝掉进红染缸后变成了什么颜色?”

  2.幼儿说一种,教师就出示一张颜色卡片贴在黑板上,中间用粉笔填上“+”和“=”。

  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念儿歌: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橙色画橘子;黄和蓝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蓝和红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形象的语言,简单的符号帮幼儿学会记录实验成果)

  五、延伸活动:通过涂色游戏,发展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力。

  教师:“小朋友们见过彩虹吗?它有几种颜色?它漂亮吗?小朋友的衣服是一种颜色吗?我们的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是多姿多彩的。今天,小朋友们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变出了橙、绿、紫等颜色,现在我们来画一朵盛开的花,将你们调出的颜色涂在花瓣上,变出一朵美丽的七色花。看一看,你的七色花和小朋友的一样吗?谁的七色花涂得最美呢?”(延伸活动让幼儿变出更多的颜色,进一步激发了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反思:

  孩子爱听故事,特别是有小动物的童话故事。将故事《调皮的小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把幼儿带到故事情景中,引起幼儿的好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孩子喜欢新奇,把实验融入魔术中,让幼儿亲自操作,从而体验颜色变化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春天常见的花,培养细致观察、比较的能力。

  2.学习用相应的词、句表达自己的发现、感受。

  3.了解春天常见花和人们的关系。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带幼儿实地去观察

  活动过程

  一、交代活动内容

  1.回忆春天看见过的花。

  2.今天我们要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的花。

  二、带幼儿实地去观察

  1.我们看到了哪些花?重点观察:桃树、紫藤、玉兰树等。

  2.从花的外形、颜色等方面仔细观察、比较。

  学习用好听的.词、句来描述。

  三、回班里集中分享

  1.描述观察到的花

  A.重点剖析一种花。

  B.了解花的结构,疏理归类。

  2.老师板书整理。

  四、讨论花与人们的关系

  1.春天开这些常见花和人们有什么关系。

  2.了解各种花的作用

  观赏:给大自然添美,带来清香。

  提供人们需要的物质及药用价值等。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药是由某些动植物和矿物质组成的,初步了解中药的防病、治病功效以及服用的方法。

  2、知道中药是我国传统医药,激发幼儿对中药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1、供幼儿观察的中药、中成药。

  2、李时珍画像及其著作

  3、VCD、实物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生过病吗?生了病该怎么办?”

  “你生病的时候吃过什么药?

  2、让幼儿初步了解中药,感知中药的组成材料

  “前几天,老师也生病了,医生也给我开了好几包药,和你们刚才说的药都不一样,想不想看啊,你们帮我看看医生给我开的药里都有什么东西?

  (1)、引导幼儿观察,初步了解中药有哪些原料。

  “我把药都倒在后面的桌子上了,小朋友用手摸摸、捏捏,用鼻子闻闻,看谁发现的秘密多。”

  (2)、组织交流

  “看完了吗?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幼儿找出后,教师放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给幼儿看。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3)、再次观察、探索,了解中药的气味、特性、来源,并引导幼儿通过问老师,朋友等不同途径求知。

  请小朋友再看看,互相说一说,想想看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4)、师生共同归纳:原来树皮、花草、果子,还有虫子、贝壳、矿物质等许多东西都可以做药,这些药就叫做中药。

  3、让幼儿了解中药的服法和现代中成药,感知祖国传统医药以及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1)、了解中药的服用方法。

  “你知道中药是怎么服用的吗?”

  (2)、教师演示讲解中药的煎、熬方:中药一般不能直接服用,需要加水防在药罐里慢慢煎熬,熬成汤药就可以服用了。

  “可是,中药炖的时候很麻烦,老师没时间炖怎么办呢?别着急,科学家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你瞧,这是不用炖的免煎药,直接冲开水就可以服用了。我们来试一试,闻闻看,什么气味?苦苦的。我最怕苦的,有没有办法让中药变的又好喝又很方便携带呢?科学家又发明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引导幼儿看中药制作过程的VCD。“真棒,科学家们把中药磨成粉,搓成一粒粒的,现在我只要吃一粒就好了,这就叫做中成药。(出示“中成药”三个字)小朋友桌上也有中成药,我们一起来看看中成药和刚才的中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幼儿分组比较中药和中成药的不同。

  提供中药和中成药。

  “你发现中药和中成药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说出包了糖衣等)。

  师归纳总结: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能治好多病,但携带起来很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们动脑筋想办法,用先进的`技术把中药制成药片、药丸、冲剂、糖浆等中成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你们知道是谁发现这些中药可以治病的吗?我讲一个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医生叫李时珍,(出示李时珍画像)他生了病,可是没钱买药,有一次,他挖到草根,放到锅里煮了,发现病竟然就好了,他就知道,原来这些东西都可以治病的啊。从那以后,他一边给人看病,一边到山上采草药,他把每次采到的药都用笔记下来,还画了图画,到了60多岁的时候,他收集整理的草药已经非常多了,他就把这些药分类,编成了一本书,这本专门介绍中药治病秘方的书就叫做《本草纲目》。 (出示 《本草纲目》书籍)。

  李时珍医生发现 中药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防病呢。像金银花、菊花、枸杞还可以泡成药茶去热去或,经常服用可以使你的眼睛明亮,身体更健康。现在,天气热了,很容易中暑,老师请你们喝菊花茶,喝了以后就不容易中暑了。

  4、让幼儿品尝茶药,了解其治病功效。

  让幼儿品尝药茶(每组一种),讲一讲茶的味道。

  是什么味道啊?

  5、小结:中药有什么本领(治病、防病)。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难点: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活动准备:

  1.操场蹦床跳垫

  2.弹簧及带弹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弹簧秤),其他有弹性的物体(各种橡皮筋、各种皮球、海绵块)。

  3.无弹性的物品(粉笔、金属饭碗、金属水杯)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教师:小朋友在玩弹跳垫时身体有什么感觉?

  2.教师:你们知道身体为什么会向上跳吗?

  二、教师讲解

  1.讲解弹簧回弹现象,并演示弹簧伸缩回弹

  三、幼儿互动

  1.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用身体语言演示弹性的特点(如弹跳、弹簧步等),带领小朋友一起来跳一跳。

  3.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再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不同。

  四、分辨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物体

  1.弹性的.物品(弹簧、皮球)弹起来有没有趣?

  2.小朋友们说说看还有那些东西是有弹性的?

  3.小朋友们再说说看那些东西是没有弹性的?

  五、结束部分:

  表扬幼儿们的表现,让幼儿们在鼓励中成长,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能够简单的对垃圾分类方法。

  2. 教育幼儿爱护身边的环境,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萌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新型垃圾箱的照片,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废物,有关垃圾危害的图片,自制小型分类垃圾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区中新型垃圾箱照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这个垃圾箱和我们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 “可回收”的垃圾

  1、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再三循环的垃圾。)

  2、你觉得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呢?

  3、幼儿讨论,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三、认识“不可回收”的垃圾

  1、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就是不可以再次利用,工人叔叔会把它们填埋掉)

  2、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呢?

  3、幼儿讨论,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四、幼儿操作,分类投放垃圾

  1、垃圾分类投放很重要,这儿有一些垃圾,大家先看看,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2、请幼儿将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投放到垃圾箱里。

  3、集体检查投放得对不对。

  五、活动延伸

  咦,那废电池呢?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让我们回家找找,还有哪些垃圾也是有毒垃圾呢?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7-01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30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2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6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3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4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4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