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社会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5-03 11:43:5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范文汇总10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快乐地向同伴及幼儿园内熟悉的人问好,知道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2、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学说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尝试运用体态语言辅助礼貌用语的表达。

  3、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绘本的多媒体课件一份;幼儿园工作人员向小朋友问好的录像五段;立体纸塑人物两个;自制的《找朋友》歌曲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快乐问好

  教师组织《找朋友》游戏,导入主题。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幼儿在找朋友游戏中复习敬礼和握手等动作。

  二、故事欣赏,学习问好

  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倾听理解故事,学习礼貌用语并用动作辅助表达。

  提问:悠悠和马哥哥怎么打招呼的?和羊姐姐呢?悠悠又是怎么样和熊奶奶打招呼的啊?悠悠和马哥哥时做了什么动作?和熊奶奶打招呼时做的是什么动作。

  小结:我们和不同的人问好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小伙伴要招招手,和长辈要鞠躬。

  教师带领幼儿向故事角色问好。

  三、游戏翻新,行为练习

  教师鼓励幼儿向不同的人问好,然后教师依次播放幼儿园这些工作人员回应的的录像。(本班班主任老师、陌生教师、保健医生、门卫爷爷、礼仪小标兵、本班幼儿的妈妈……)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问好方法和遇到的`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打招呼,打招呼的时候还要有肢体动作。

  四、激励迁移,养成礼仪

  教师出示自制的《找朋友》歌曲图谱,清唱歌曲:"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招招手呀(鞠个躬呀),笑眯眯呀,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

  教师依次出示立体纸塑人物小姐姐和老奶奶,请幼儿一边唱歌曲一边练习问号的动作。

  提问:客人老师是我们的长辈还是小伙伴,那我们要怎么样和他们打招呼啊?

  幼儿集体在歌曲声中和客人老师打招呼。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由于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对画面主要内容的完整表述以及多幅图连贯讲述存在困难。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藏在哪里了》,通过观察画面,运用新的讲述方法学习完整连贯地讲述,以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幼儿自主性和教师引导性有效结合。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显著特征找出相应的动物。

  2.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2.《藏在哪里了》绘本PPT课件、 捉迷藏音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观察画面根据动物特征找到动物。

  活动难点:

  用句子“……藏在……(后面/里面)”描述动物躲藏的位置,知道捉迷藏的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师幼谈话。

  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

  2.导读封面。

  封面上有谁呀?那谁会和它们一起捉迷藏呢?

  (二)解读图画书。

  1.观察PPT画面2-7页,感知故事开始部分。

  2. 自主阅读图书卡片,能根据动物的显著特征找出相应的动物。

  3. 结合PPT画面8-12页,大胆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你找到了谁?它藏在哪里? 可是“长着美丽的角的小鹿藏到哪里去了呢?”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

  (三)讲述图画书。

  1.教师引导语。

  小动物们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那我们一起把这件好玩的事讲出来吧!

  2. 师幼随PPT完整讲述故事。

  (四)师幼游戏。

  捉迷藏真有趣呀,你们想不想玩一玩?那谁来藏、谁来找呢?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感知更多小动物的显著特征。

  2.组织幼儿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

  活动反思:

  《藏在哪里了》这个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绘本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然而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之一,整个活动以 “藏”为线索,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孩子兴趣很高。

  在游戏过程中,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显著的外形特征,并大胆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提醒孩子们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藏在什么的后面或里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在帮助小狐狸寻找朋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着相关的知识经验。

  不足之处:

  在与孩子互动中,亲和力更充足些那孩子投入的会更深刻,更情绪化些。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长大后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

  2、感知长大的变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

  3、在判断、观察、对比中知道自己的身体、学习、生活能力都在变化。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小时候的衣服、物品。

  2、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试穿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感受自己身体上的变化

  1.自己动手试穿衣服。

  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你们来试试、穿穿,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讨论:为什么穿不上了?

  师:这些是你们自己的衣服,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呢?

  小结:这些你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你们都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了。

  二、判断、观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变化

  1.幼儿观看照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

  师:这里有些小朋友的照片,让我们找一找这些照片里都有谁?!..教案网!他们有什么变化?

  (1)让幼儿观看小时候身体的照片,再比较现在自己的身高、体重,知道自己在渐渐长大。

  (2)让幼儿通关观看小时候没有牙齿头上光秃秃的照片,再比较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自己的变化。

  (3)师:看看我们身体上还有哪些变化呢?(同伴间相互讨论)

  2.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自己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1)师:我们的`好朋友巧虎也有话想对我们说,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2)师:视频上的小朋友会做什么事了?

  (3)师:那你们还会做哪些事情呢?

  小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找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能自己穿衣服、叠被子、走路、和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三、绘画活动《不同的自己》

  1.激起兴趣:

  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老师小时候和现在的样子,我用画画的形式告诉了大家,你们能不能也画出来呢?

  2.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简笔画的形式,不涂色,能画出明显的不同之处。

  3. 教师与幼儿一同欣赏《不同的自己》

  师:让我们来介绍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的,长大了又是什么样?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身体验,观察、了解沙子的特征。

  2、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干沙和湿沙的不同。

  3、乐意玩沙,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沙箱,多种玩沙的工具。幼儿用书。

  经验准备:幼儿对沙子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引出沙子。

  (用箱子装好沙子,不让幼儿看见,激起幼儿观看的欲望)

  1、哇!好重啊!小朋友们你们说说这么重的东西,会是什么东西呢?(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2、可是沙子里面还有石头,你们想办法帮老教师把石头从沙子里面拿走好不?有没有什么很简单的方法很快就把石头挑走了呢?(引导幼儿用沙漏把石头和沙子分开)

  3、在用沙漏将石子和沙子分开始,发现沙子是怎么样的?为什么石头没有从沙漏里漏下来呢?为什么呀?

  二、让幼儿在桌面上自由的玩沙。

  1、教师分发沙子。

  提出要求:没有允许用沙,就不能去摸沙子,在玩沙的'时候不要把沙子抓着扔人,不能把沙子掉到地上去!

  2、老教师请你们来摸摸沙子哈!

  玩完之后,你们要告诉老教师沙是什么样的?

  教师总结;沙是细细的、软软的、黄色的,一粒一粒的!

  3、让幼儿区别干沙和湿沙。

  你们看老教师这里也有很多的沙子吗,这两堆沙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他们不一样呢?

  三、游戏。

  1、老教师用各种模型按沙,看看干涉和湿沙按出来的模子有什么不同。

  2、老教师用手给沙走各种造型,请幼儿观察,感受干沙和湿沙的不同。

  提问:那种沙子更容易做造型?你用干沙和湿沙做造型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四、鼓励幼儿讨论玩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沙子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玩法,可以做各种造型!那我们玩沙的时候,要记住什么?为什么呢?

  教师总结;因为沙子一粒一粒的很轻,风一吹就会满天飞,也会飞到我们的眼睛里,沙子飞到我们眼睛我们的眼睛也就会瞎掉,所以小朋友们玩沙的时候,不能扔人,不能往上抛!注意别伤害了眼睛,要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课,效果还不错,不仅调动了每个幼儿的积极性,而且师幼配合的非常好,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尝试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沙的特性。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方面得到了全面、自主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目标。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快乐的孩子大家喜欢,每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有初步分析笑和哭的表情能力。

  3、学习用笑脸表达高兴的心情。

  活动准备:

  笑脸卡片、《笑脸娃娃》相关课件、宝宝笑声和哭声音乐。

  活动重点与难点:

  学习分析笑与哭的区别能力。

  活动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笑声和哭声音乐引入主题。

  2、谈话:师:刚才是谁在笑(哭)呢?

  师:猜猜宝宝为什么笑(哭)呢?怎样笑的?学一学。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分辨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小朋友们,看,谁是笑脸娃娃,谁是哭脸娃娃啊?你们喜欢谁呢?"教师请几个幼儿来表演笑脸与哭脸。

  2、观察孩子的情绪波动。

  "我们电视上的宝宝上幼儿园乖吗?为什么?我们上幼儿园都很开心是不是?"游戏:脑筋转转转,笑(哭)脸送给谁?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笑脸娃娃大家都喜欢,所以小朋友要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只有成为笑脸娃娃,大家才会喜欢。小朋友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也要快快乐乐的,这样老师和小朋友才会喜欢。"老师的笑脸卡片都送出去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笑脸娃娃送给你最喜欢的.老师可以吗?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找出身边的笑脸,说一说。比比谁找的笑脸多。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环节也较清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我也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因此大部分孩子表现的都很棒,也很快的抓住了笑脸娃娃的特征,但是在使用模板作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孩子不怎么会描圆,画到一半就不知道怎么把手绕过去再画,于是,我进行了个别的辅导,但效果不怎么明显,我想这一点,也是我在今后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2、巩固练习徒手用泥团圆与搓长的技能。

  3、初步练习分泥的技能。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6、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彩色长布条若干、红色方块布一块、橡皮泥若干、印模两个、幼儿围圆坐好。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红色方布,放在圆圈中间,告诉幼儿这代表我们的'幼儿园。问问幼儿你住在那里?你每天是怎样来幼儿园的?给“幼儿园”安上大门(用印模)在次提问:你每天从哪里进到幼儿园?请幼儿走一走注意不要碰到两边。

  二、放“地图”

  在“幼儿园”四周方布条作通道,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从那条路进入幼儿园的,走走看。拓展通道的各个方向与长度、摆放小区大门(用印模)引导幼儿看看自己上幼儿园时走过的路。说说来幼儿园时一路上看到那些东西?(人、树、房子)

  三、置展

  示范用手将一团泥分成2块,徒手团圆与搓长,分别表示树与人。将他们放在道路两旁与道路中间。给每个幼儿一团泥,指导幼儿团圆与搓长,并放置到地图上。注意不要碰到边上的作品。

  四、个人解说

  三里亭序早上可真热闹!马路上到处是人,有的是幼儿园的,有的是上班的。路旁种满了数,真漂亮,走在幼儿园的路上,小朋友可真开心!请几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幼儿来说说自己上“幼儿园”走过的路上有哪些东西,是从哪里来近来到达幼儿园的?

  活动反思: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幼儿期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孩子感兴趣的各种活动,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时候的生活乐趣以及自己在逐渐长大。

  2、乐意在集体面前说话。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一些小时候的用品(衣服、奶瓶)

  2、收集一些幼儿小时候有趣的照片(喝奶、做学步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一些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

  难点:让幼儿知道现在用的物品和小时候用的物品有什么不一样。

  【活动过程】

  1、直观感知:

  出示幼儿小时候用品。

  “这些是什么东西?”

  “你们用过吗?”

  “什么时候用的?”

  注释:幼儿小时候的有关照片,直观感知这些东西是小时候的用品。

  “猜猜照片上是谁?”

  “他(她)在干什么?”

  让幼儿试试小时候的用品。

  “这些东西你们现在还能用吗?”

  “为什么不能用了?”

  2、比较区别:

  比比说说现在用的.用品和小时候用的用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如:比一比穿着的用品(小大),说一说吃、玩的用品(奶瓶杯子、摇铃图书等)

  3、情感体验:

  了解有关用品保存的简单意义。

  “虽然,这些用品现在你们用不着了,为什么爸爸妈妈还把你们小时候的用品保存起来?”

  “那么,你觉得你最想保存小时候的什么东西,为什么要保存呢?”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继续运用已有经验创编属羊的符号

  2、培养孩子大胆采访与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黑板、老师示范用纸与笔、采访记录纸、笔、采访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今年是羊年,你们知道有谁属羊吗?”

  2、幼儿议论,说一说谁属羊

  3、采访要求,“今天我们去采访,问一问别班的小朋友,还有幼儿园的老师、阿姨等其他工作人员,谁属羊?"

  4、大家讨论采访记录:“属”的符号怎么记录?“羊”的符号怎么记录?

  5、统一记录符号。老师将大家创编的符号在黑扳上示范。

  6、采访要求:个别幼儿重复采访的用语。鼓励幼儿大胆采访,并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与能力强的'搭档采访。

  7、采访后的反馈。请幼儿把采访的记录一一向大家汇报,纠正记录错误的幼儿。

小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名称:社会——娃娃家的巧嘴巴

  活动目标

  1、喜欢模仿家庭成员做事,感受娃娃家游戏的乐趣。

  2、了解家庭成员在家中的活动。

  3、能够用语言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重点:喜欢模仿家庭成员做事,感受娃娃家游戏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够合作游戏,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娃娃家以及玩具

  活动过程

  一、娃娃家里有什么

  1、了解娃娃家的玩具材料,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用的;

  2、了解娃娃玩具材料的摆放位置,用后归位;

  二、娃娃家里做什么

  1、娃娃家里都有谁?引导幼儿分配角色;

  2、游戏前要先打扮好自己,如:妈妈系围裙、爸爸打领带、爷爷粘胡子,奶奶带花镜等;

  3、知道自己是谁?做什么事情?

  4、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里都做什么事情;

  5、引导幼儿模仿:做饭、看报、哄娃娃、看电视等;

  三、娃娃家里来客人了

  1、引导幼儿开门,有礼貌的请客人进屋;

  2、请客人坐下后,招待客人;

  3、有礼貌的对话;

  4、再见,送客人,请客人下次再来;

  四、娃娃家游戏结束了

  1、指导幼儿收拾游戏材料;

  2、干干净净的娃娃家;

  活动延伸:

  1、幼儿到表演区把“家中来了客人”表演下来;

  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应用;

  

小班社会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应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2、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每人一件开衫的,扣纽扣得衣服。

  2、幼儿用书第10~11页。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图片,快来看看吧。

  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1)师:图中哪个宝宝做得好?好在哪里?

  (2)让幼儿联系自己,说一说谁像这个好宝宝,自己是怎样做的。

  提问:你会像这个小朋友这样,自己做这些事吗?

  追问:你是怎么做的?你还会自己做哪些事情?

  3、游戏:穿衣服比赛

  师:让我们来比比看,看谁会穿衣服,看谁穿得最快。

  4、小结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那样才能成为大家喜欢的好宝宝。

  5、延伸活动:观察挂图 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我长大了,吃饭不要妈妈喂。

  我长大了,走路不用妈妈抱。

  我长大了,穿衣不用妈妈帮。

  我长大了,睡觉不用妈妈陪。

  活动反思

  从那以后,我不再帮幼儿穿衣服,而是限制时间让他们自己穿,并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的教案03-28

小班教案社会教案12-11

小班社会抱抱教案04-02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3-10

小班社会春天教案03-18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社会教案01-19

小班社会谷雨教案04-12

小班社会课教案11-16

小班社会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