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03 07:33:1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5篇(经典)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5篇(经典)

中班教案 篇1

  [课题生成]

  单纯的英语课教学比较枯燥无味,幼儿对此兴趣不是很高。初看《TwoLittleBirds》这首儿歌时,觉得句型比较简单,适合游戏教学,这是我平时英语教学中常用的形式,还有什么别的效果好的形式呢?我发现这首儿歌和小班的韵律活动《两只小鸟》的歌词十分相似,幼儿跟着《两只小鸟》的旋律唱出这首儿歌,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便于他们记忆呢?因此,我试着把音乐和游戏相结合的形式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看看效果是否更佳。

  TwoLittleBirds

  活动目标:

  1、主动而愉快地参与讲述活动,并能借助动作与同伴和老师进行交流。

  2、初步理解熟悉儿歌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讲述儿歌。

  3、复习巩固bird,tree,fly的发音,学习词组flyaway和comeback。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TwoLittleBirds”。

  2、小鸟头饰两个,皱纹纸做的翅膀。

  活动过程:

  1、师生互相问候、交流。

  T:Goodmoring,boysandgirls.

  C:Goodmorning,teacher.

  T:Whatdayistoday?

  C:TodayisMonday/Tuesday/……

  2、听听、看看、猜猜,引起幼儿兴趣。

  T:Now,we’llplayagame.“Guess”,pleaselookattheblackboardandlistentome.Trytoguess.Whatisit?(教师边说边画)Ithasonehead,Ithastworedeyes,Ithastwolongears,Whatisit?

  C:Bunny.

  T:Good.It’sabunny.(同发猜猫、猪)

  T:Good.Next,Ithasonehead,twowingsandatail.Whatisit?

  C:Bird.

  T:Yes.Bird,it’sabird.

  3、玩游戏“Followme”,复习fly,引出flyaway和comeback.

  T:Look.Whoisit?(配班老师戴上鸟的头饰,披上皱纹纸做的翅膀,“飞”来)

  C:Bird,it’sabird.

  T:(戴上头饰与配班老师站在一起)Now,wearetow……(带幼儿一起说birds)

  Flyaway.(配班老师做“飞走”的动作)

  (向配班老师招手)Comeback.(配班老师又“飞来”)

  (面向幼儿)Pleasefollowme.Flyaway/Comeback.

  WhowillcomeanddoasItellyou?(多请几次幼儿上台游戏)

  4、出示教学挂图,引导

  幼儿讲述儿歌。

  (1)教师指着挂图中的两只小鸟边练边做动作。

  (2)教师和配班老师表演儿歌。

  T:Now,IamDawn.

  T配:IamDean.

  T&T配:Lookatus.Towlittlebirds……

  5、再次讲述儿歌,再和幼儿作动作。

  活动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歌表演,对用小班韵律活动《两只小鸟》的旋律唱这首儿歌产生兴趣,乐意学唱。

  3、积极参与活动,与同伴一起友好、愉快地活动。

  活动准备:

  1、抽拉式投影片《TwoLittleBirds》。

  2、小班韵律活动《两只小鸟》伴奏带。

  3、小鸟头饰,翅膀。

  活动过程:

  1、出示投影,复习儿歌“TwoLittleBirds”。

  T:Look!Whatarethese?

  TwoLittleBirds(中班)C:Twolittlebirds.

  T:(边抽拉投影片边引导

  幼儿念儿歌)Twolittlebirdssittingonatree……

  T:Let’sreadtherhymetogether.

  T&C:Twolittlebirds……

  观看歌表演,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T:Hi!Deam.(配班老师扮成小鸟上台)

  T配:Hi!Dawn

  T&T配:Lookatus.(播放《两只小鸟》的伴奏带,教师随音乐边唱边表演)Twolittlebirdssittingonatree……

  (完整地表演一遍后)T:Followme.OK?

  幼儿跟教师学唱。

  幼儿两两自由结伴进行歌表演。

  T:Lookatus.MyfriendisMrsHuang,IamDawn,MrsHuangisDeam.Findyourfriendplaythegame.

  放音乐,教师与配班老师带头,幼儿自由表演。

  〔效果分析〕

  这首英语儿歌,主要用于语音语调的练习,儿歌的.句型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两句一重复,便于幼儿记忆,用音乐和游戏相结合的形式上完这一活动后,发现效果还不错。当教师随着《两只小鸟》的旋律边唱边表演时,幼儿感觉很惊奇,这不是《两只小鸟》吗?幼儿学了两三遍,就基本上会唱了,幼儿学会两种语言唱《两只小鸟》,觉得很有成就感。在活动后,我还发现幼儿同时唱两种歌词。在歌表演时,有了《两只小鸟》的经验,表演时就轻松的多。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放大镜、P PT、图片等。

  活动目标

  感受放大镜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了解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影像的功能,并会正确使用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找小瓢虫

  (一)、出示图片,请幼儿从中找出小瓢虫,并用笔圈出来。

  设计意图:幼儿人手一张小图片,边找小瓢虫,边用笔圈出来。教师在设计图片时,有意识地将小瓢虫画得非常小。不仅如此,还“混”入了一些颜色、形状与小瓢虫相似的草莓,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让幼儿意识到“看起来有点困难”,为后面的活动埋下伏笔。

  (二)、讨论与验证(结合PPT画面):

  1.你找到小瓢虫了吗?它们分别躲在哪里?

  设计意图:由于画面大、小瓢虫分布分散且没有规律,这给幼儿的观察以及表述都设置了难度。因此,当幼儿表述不清楚的时候,教师在PPT画面上添加了网格。网格的出现无疑给幼儿搭建了“脚手架”,既可引导幼儿结合网格,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初步了解有序观察的方法,又便于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达。

  2.找对了吗?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设计意图:由于图片上的小瓢虫太小,因此,幼儿产生了争论:有的觉得图片中有许多小瓢虫;有的觉得里面有一些不是小瓢虫,好像是草莓;有的则模棱两可,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联想到“放大镜”。工具的.出现显得顺理成章。

  3.使用放大镜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此时幼儿对于放大镜的使用都基于原有的经验。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在图片上;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着自己的眼睛;当然也有的幼儿会不断地调节放大镜与图片之间的距离,以求看得最清楚。无论幼儿如何使用放大镜,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因为幼儿在使用的过程中,确实感受到了放大镜具有放大图片的功能,只有使用放大镜,才能让我们看清楚图片上的小瓢虫。

  (三)、小结:放大镜真神奇啊!原本小小的图案在放大镜下会变大,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

  (四)、一共找到了几只小瓢虫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设计意图:结合PPT,再一次引导幼儿能够运用先前的好方法——在网格的帮助下,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以巩固有序观察的方法。

  二、这些瓢虫一样吗

  (一)、你们找到的7只小瓢虫都一样吗?用刚才数数的好方法,再用放大镜仔细地看看,把相同的小瓢虫找出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帮助幼儿梳理两个问题,一个是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另一个是鼓励幼儿能够在放大镜的帮助下,运用先前有序观察的方法,观察、比较小瓢虫。因此,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将个别幼儿使用放大镜的好方法用旁白的方式给予其他幼儿提示,如:××小朋友还会上下移动放大镜,估计在调整距离,使自己能够把小瓢虫的样子看得更清楚……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恰当地把握好语气、语调及音量,使自己的旁白既不影响幼儿的观察,又能起到提示的作用,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二)、其他几只小瓢虫长得什么样呢?你们看清楚了吗?

  (三)、相互验证、交流。

  设计意图: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再次帮助幼儿梳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还可以通过过程性的小问题:用刚才的好方法,从小瓢虫头部开始看起,一点一点往下看,比比两只小瓢虫是不是长得一模一样?帮助幼儿再次巩固有序观察的方法。

  小结:原来拿着放大镜看东西也是有方法的。

  三、有用的放大镜

  (一)、平时谁会使用放大镜?为什么要使用放大镜?

  (二)、结合幼儿的讨论,介绍放大镜在生活中的使用(播放PPT)。

  设计意图:放大镜作为一种工具,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因此,了解放大镜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是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放大镜的功用,加深幼儿对放大镜的了解。

  小结:聪明的人们发明了这么有用的小工具——放大镜,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四、延伸

  继续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小昆虫。

  寻找生活中其他有用的小工具。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大馅饼这个故事发生在有趣的蚂蚁家族,借助这个故事可以让幼儿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更多的了解。但如何引导幼儿融入蚂蚁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学习呢,在设计此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了多媒体直观教具的运用,以提升幼儿的学习欲望,同时,加入了游戏成份,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蚂蚁家族的成员间有不同的分工。

  2、通过模拟游戏等感受小蚂蚁团结合作的精神,知道人多力量大。

  准备:挂图第17号,故事vcd,米6袋

  活动重(难)点:

  通过欣赏故事与合作游戏,了解蚂蚁群体中的分工情况,体验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蚂蚁眼中的大馅饼

  1、教师出示画有狮子、香肠、小蚂蚁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1)、从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

  (2)、猜猜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理解狮子和蚂蚁形体差异很大,所以在狮子看来小香肠塞牙缝都不够,而在蚂蚁眼里像一个美味的大馅饼。

  二、大馅饼的故事。

  1、观看课程中的配套vcd帮助幼儿获取故事的初步印象。

  提问:

  (1)、狮子看见小香肠后是怎么做的?

  (2)、小蚂蚁发现后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自由讲述故事情节)

  (3)、你平时见过蚂蚁搬东西吗?它们是怎么样搬的?

  和幼儿一起模仿小蚂蚁搬运东西(一个桌子或一个重物)感受人多力量大,知道一个蚂蚁力气小,很多蚂蚁力气就大了)

  2、出示挂图,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1)、故事里面讲到了哪些蚂蚁?他们分别担任什么工作?

  工蚁,兵蚁,蚂蚁皇后

  (2)、蚂蚁们为什么要吆喝着把大馅饼运回洞?

  3、蚂蚁们真了不起,齐心协力地把大馅饼运回了蚂蚁洞!除了蚂蚁,我们人类搬东西也会吆喝,运动吆喝声,让幼儿感受口号的力量。

  三、齐心协力的小蚂蚁

  1、看,我们这有好多的.米,请小朋友来试试看,米重不重?请一个幼儿上来试试(感受很重)

  2、想个办法搬米到娃娃家

  教师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学小蚂蚁,部分扮演兵蚁,部分扮演工蚁把米搬运到娃娃家(搬运活动宜在平地上)

  3.大家一起边吆喝边搬运

  进一步了解蚂蚁的分工合作过程,感受人多力量大。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图片上狮子、蚂蚁香肠,营造明显的对比氛围,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

  借助肢体语言表现不同动物的不同特征,为幼儿理解“大馅饼”提供平台

  形象的故事动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结合生活经验,拓展幼儿思维,能更好地引导幼儿讲述

  模仿游戏,帮助幼儿理解

  结合图片倾听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对“吆喝着搬运”做进一步理解

  结束环节,请幼儿切身体验小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将分工与合作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把活动推向高潮。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农场里的叫声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提倡“让幼儿园的每面墙壁都说话”,幼儿园里的树就是一种现成的活教材,一种会说话的自然墙,因此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资源,因地制宜的设计一系列的符合小朋友认识特点的活动,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不仅使小朋友能在以后的户外活动更多的.与环境产生互动,而且也体现了环境与教育的互动性。

  主题活动目标:

  1、认识树的名称和对应的字宝宝。

  2、学习统计和测量,发展幼儿的科学能力。

  3、充分感受幼儿园的美,体验幼儿园的美。

  4、激发孩子爱树、爱幼儿园的情感,培养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主题内容:

  活动一:每棵树都有名字

  活动目标:

  1、认识树的名称和文字。

  2、培养对文字的兴趣。

  准备:

  有关的字卡两套,一套贴于树干上

  活动指导:

  1、认读树的名称字卡

  师:幼儿园里有许多树,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幼:我知道,有好几棵芒果树

  幼:有一棵小的枇杷树(其它的树小朋友都不认识)

  师:幼儿园里的树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一样。

  它们是南洋衫、芒果树、假槟榔、桑树、象牙红、玉兰树、榕树、杨桃、菠萝蜜、番石榴、侧柏、枇杷树(老师边说边出示字宝宝卡片)

  2、带孩子散步,对应认读。

  师:看,树朋友把它们的名字告诉我们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引导孩子把树与文字对照认识)

  2、游戏:看谁说得对

  规则:老师出示字卡,比一比谁先找到树。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蘑菇房子图片。

  2、大点卡和数卡三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讲述故事。

  1、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2、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二)复习数字1-6。

  1、请你说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问你,比2多1就是几?”

  2、接着往下数,一直说到数字6。

  (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

  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精选]07-29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4

(精选)中班教案07-25

[精选]中班教案08-01

中班教案[经典]08-19

中班教案(经典)08-27

(精选)中班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