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05 08:35:2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了解一些弹力利用的知识。

  2、指导学生学会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3、经历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研究过程。体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经历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研究过程,体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

  【教学难点】

  1、经历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研究过程,体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1、每组学生:橡筋、小车、长条形的三夹板、弹簧、皮球、锯条等能产生弹力的物体。

  2、教师准备:有关弹力应用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

  1、谈话:车辆运动是需要动力的,你们知道车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

  2、提问:能不能给我们的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呢?你们有哪些办法?(安装

  橡筋、弹簧、螺旋桨、气球等)

  3、师:我们先用橡筋作动力吧!

  一、充分感受物体产生的弹力,认识弹力。

  1、请学生压一压弹簧,拍一拍皮球,弯一弯锯条,拉一拉橡筋,谈谈手的感受,了解物体被压缩、拉长、弯曲时能产生一种力,叫弹力。

  2、讨论:人们利用弹力做些什么事情?

  3、出示有关弹力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二、利用橡筋的力让小车运动。

  (如学生在上面已说出了把橡筋安装在小船或小车上,那就直接引导学生装配。)

  我们认识了弹力,就让我们把弹力作为小车的动力让小车运动,你觉得上面能产生弹力的哪一种材料最容易实验呢?

  1、学生分小组装配橡筋。

  2、请几个小组演示他们的橡筋动力车。

  三、研究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提出问题:同是橡筋,为什么小车的运动快慢、远近、方向会不一样呢?跟橡筋的哪些因素有关?

  2、猜测可能的因素:绕的圈数、长度、绕的方向等。

  3、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提出注意点:

  在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时,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每个实验应该多做几次。

  如何记录。

  4、几个因素的研究同时分组进行,并记录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说说自己的不同发现或产生的问题:如绕的圈数可任意增加吗?橡筋越长越好吗?橡筋太多太长会有什么问题?橡筋带动了小车的什么才使小车运动的?等等。

  6、学生分别说说实验心得,教师小结。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音乐的作用,体会人类对动物的爱。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初步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

  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聆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听完你有什么感受?

  2.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师:《蓝色的多瑙河》是世界著名的圆舞曲,非常优美、优雅。不仅人欣赏它,白鲸也欣赏它。白鲸和刚才播放的蓝色多瑙河乐曲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这一课。

  二、学习生字词

  1.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把课文读一遍。

  2.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了。每只鲸鱼宝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词,一起和这些鲸鱼宝宝交上朋友吧!

  3.指导易写错的生字。(慌、区)

  三、感知课文

  (一)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1.读第2、3自然段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群白鲸不仅聪明,还是一群贪吃贪玩的小调皮呢。不信,打开书读读课文2、3自然段。

  2.再次品读,渲染快乐的氛围

  师:瞧,它们多快活啊!我发现咱们班也有几只快活的鲸鱼宝宝。

  3.指名读2、3段

  师:真羡慕他们啊!你们也想当快乐的小白鲸吗?

  赶快加入吧!

  4.师:白鲸们真是太逍遥了!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板书:追鱼)

  你看见这群贪吃贪玩忘记回家的白鲸,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二)体会白鲸遇险后的“绝望”

  1.可惜白鲸听不到大家的忠告,他们遇到了危险。(板书:遇险)

  这是怎样的危险呢?(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

  2.哪些词语说明寒流来的快?(抓住“突然”“转眼”等重点词语理解)

  3.这时白鲸的心情怎样?找出表现白鲸心情的两个词语。(着慌,绝望)

  什么意思?为什么着慌?为什么绝望?

  4.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天气越来越冷,白鲸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小,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白鲸会怎样呢?(又冷又饿,困死在楚科奇海)

  5.如果你是白鲸,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呢?(后悔当初太贪玩,贪吃,没有想后果)后悔也晚了,他们绝望地叫起来!你听到他们在叫什么了吗?(救命啊!)

  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谁能把这样的理解送到句子中,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6.过渡:现在你就是这群被困白鲸中的一个,如果没有救援的话,你的生命就会出现危险了,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三)拯救白鲸,体会“奇迹”

  后来白鲸又是怎样得救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营救现场吧!

  1.默读5.6自然段,根据内容填表。

  白鲸得救的经过:

  第一次营救:猎人发现白鲸后 ____,人们________,还_____.可是_____,人们没有办法,只好__。

  第二次营救:________开来了,开出了_________.可是_______。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_______,白鲸终于得救了。”

  2.全班交流

  ⑴一共有几次营救?

  ⑵学习第一次营救,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猎人发现白鲸后马上报信,人们纷纷赶来凿冰抢救,还带来好吃的。”

  ⑴“纷纷”什么意思?(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⑵“纷纷赶来”是怎样赶来?

  ⑶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有这么多人赶来,说明人们对白鲸怎么样?

  ⑷请你找找这句话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你感受到人们对白鲸的关爱?

  ⑸小结:看来,人们对白鲸的.关爱真是无处不在啊!

  3.完成填空:可是刚凿开的冰马上又冻上了,人们没有办法,只好请求援助。

  小结:第一次营救失败了。但是人们没有放弃。

  4.完成填空: 直升飞机和破冰船开来了,开出了一条长长的通道。可是白鲸一动不动,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放古典乐曲吸引白鲸游出冰区,白鲸终于得救了。

  小结:白鲸终于得救了,第二次营救成功了(板书:得救)

  5.孩子们,听,优雅的古典乐曲响起来了,让我们在这音乐声中再来读读5、6自然段吧!(配乐齐读)

  6.学完了课文我们不禁感叹,白鲸的营救过程真可谓是一个“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呢?学生交流,你能把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四、深化拓展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群可爱白鲸中的一个,你会对营救你的这些人说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参加营救白鲸的人,看到白鲸在蔚蓝的大海上越游越远,你最想说什么?

  五、结语:有了这些充满爱心的人,白鲸得救了,有了这些可爱的白鲸,大海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和动物就是在这样的真心真爱的连接下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

  六、板书设计

  喜爱音乐的白鲸

  猎人:马上报信

  人们:纷纷赶来

  政府:直升机和破冰船

  追鱼——遇险——得救

  【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注重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本分。

  成功的地方是:

  1.字词的教学。本节课,我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教学。课上既有集中检查识字情况,又有在学文的过程中理解品味词语的意思。

  2.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

  3.重视以读为本。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学生从能读到会读,再到有感情地读,读出了层次,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不足:我觉得还有些地方落实得很不够深入:

  1、让学生自己读了书以后,对于读懂了什么,应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抽学生汇报,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很有帮助,可这节课我没能很好地体现;在引导学生自渎、感悟、体验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书,应该注重读---评---再读,可我没能很好地把握好时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完课文后,本来打算配上音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可由于自己课堂上语言不够精练,浪费了时间,就没有实现这一环节。

语文教案 篇3

  一、揭示课题,读题:

  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1、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出示新词:

  you qi guai jin men hen tou tou qi yan 游到 奇 怪 今天 闷得 很 透 透 气 燕子 o wei chao shi chi bang zhan 哦 为什么 潮 湿 翅 膀 沾了 zhu cai di 小水珠 才能 很低很低 lai a 出来啊 kong 空中 啊 di a 那么低啊 空 kong 有空

  3、学习生字:奇、怪、今、闷、很,重点指导:奇、怪、闷

  三、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2、反馈。

  四、精读第一节:

  (一)出示小白兔的话:

  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①读句子。

  ②比较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小鱼,你怎么有空出来啊?

  自由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两个小鱼说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读时连起来。

  今天——说明小鱼平时在水里游,今天表现不同——游到水面上来了,很奇怪。(板画:鱼游水面)

  看图: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样的?

  (眉毛上翘,眼睛瞪大,耳朵竖起,手指点着……)

  ③有表情地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同桌,对镜子读。

  集体读叙述部分的话,一人读小兔的问话。

  (二)出示写小鱼的话: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1、自由读,说说小鱼说时,特别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假想: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再读:“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要下雨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2、多种形式读。

  (三)连起来读第1节

  1、教师问:谁来读小白兔的问话?谁来读小鱼的回答?戴头饰,叙述部分一齐读。

  2、四人小组合作读,一人读叙述,一人读小鱼,一人当小兔,一人评述,看哪一组效果最好。

  3、抽一组,戴上头饰读,评。

  五、复习巩固:

  1、教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自己又长了哪些本领?

  (1)口头练习: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________,就知道要下雨了。

  (2)巩固生字:奇、怪、今、闷、很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按课文内容填空:下雨前,小鱼在水里(),游到()来了。

  3、课后查询还有哪些现象,也知道要下雨了。

  七、板书:

  要下雨了

  鱼游水面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汉字,学习两个新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入手启发谈话

  1.出示大熊猫,让孩子们看图画,简单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2.师:大熊猫真可爱。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

  板书:大熊猫

  二、自读感悟,读通全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要求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要读准字音。

  2.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课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大熊猫是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动物。它是珍贵的动物。

  板书:珍贵

  第2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样子。

  第3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活动情况。

  第4自然段,写大熊猫的饮食。

  板书:样子活动饮食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再读全文。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小组合作,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

  (2)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评议。

  (3)试着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播放大熊猫的生活录像片。

  感受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学习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述片中的大熊猫。

  (1)大熊猫的样子:

  板书: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

  四肢黑身子和头白黑眼圈

  (2)大熊猫活动情况

  板书:小:活泼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

  (3)吃什么?

  板书:竹叶竹笋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游戏方式,读词语卡片,巩固认识生字。

  2.用生字开花的方法,给生字组词,巩固识字生字。

  二、指导书写生字

  1.结合写字教学要求,学习新的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生字。

  三、实践活动

  1.有到过动物园或从电影电视上看到大熊猫的同学,或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大熊猫的资料,说给大家听听,并在小组交流。

  2.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填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四、课外阅读

  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我是国宝》《丹顶鹤》,让学生加深认识大熊猫和丹顶鹤,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大熊猫

  样子:身子胖 尾巴短 毛很光滑

  四肢黑 身子和头白

  黑眼圈 黑耳朵

  小时候:活泼 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 爱睡觉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现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学习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研读与讨论

  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背景,提供阅读情景(可由学生提供)

  亨利·戴维·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

  梭罗出生于马萨诸赛州的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

  在不同时期,梭罗靠教书与务工过活。他曾经在他家办的铅笔厂工作过,还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化生产、降低费用的机器。

  梭罗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学生和朋友,受爱默生的影响,梭罗也是一位先验主义者。

  梭罗曾经旅行到过科德角(Cape Cod)、阿基奥科楚科(Agiokochuk) 和缅因州的卡塔丁山(Mt、Katahdin)。其中的缅因州之行到过卡塔丁(Ktaadn)、车桑库克(Chesuncook)和培诺伯斯科特河(Penobscot River)的东支。梭罗因患肺病死于他的家乡康科德城,并被葬于马萨诸赛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Sleepy Hollow Cemetery)

  2、阅读全文,讨论问题:

  A、文章以“寂寞”为题,那么“寂寞”表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

  B、作者真的寂寞吗?为什么?(从文中找出)

  C、对于这种“独处”的生活,作者是怎样认为的`,情感有变化吗?

  D、过独处的生活而不觉寂寞,是因为大自然的缘故,如果老师说文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你们同意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E、文中对于大自然的描写有很多,作者用了何种修辞?(从文中找出)

  3、梭罗的这两年的独处生活,是想寻求一种生活方式。他不满当时的复杂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他断言当时所谓之进步是不必要的,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实快乐而完满。

  其实,这其中隐含着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你觉得梭罗是怎样认为的?

  4、小结 :

  本文通过写“我”在山林独居的生活与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作业:

  大家都知道,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这样的: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

  你是怎么看待的?

  板书:

  远离城市 自然为伴

  寂寞 不寂寞

  (他人) (自己)

  交往人少 偶客拜访

  热爱自然 融入自然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 钢 铜 铁 钉

  衤 被 裙 裤 袄

  疒 病 疼 痛 疯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 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 ) 一个( ) 一把( )

  一块( ) 一条( ) 一盘( )

  2、 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

  给大家听)

  3、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 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五颗(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间( )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书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运动裤

  本领 习惯 宣布 称赞 议论纷纷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劳 吞吞吐吐

  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出示课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

  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看课件: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老师指着课件让学生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配乐)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合 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与别人合作做成过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听。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合作的图片。

  2、指导学生简单地说出图意。(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3、板书课题《合作》

  4、师讲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组内每人讲与别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组派代表在班里讲。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6、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健康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且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这一项活动要提醒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比比谁说的谚语多,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同学之间进行词语本交流,合作制作词语卡片,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并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产生亲近感,并从中认识生字司)

  2、司马光自我介绍: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⑴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了解复姓,理解古时候)

  ⑵把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读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⑶对司马光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鼓励质疑,梳理问题,板书:事?人?)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

  二、初读观察人物

  1、自读课文: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交流会认的生字,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相互读读评评。

  三、朗读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看图,这里谁是司马光?你是怎样认出他的?

  2、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机动)

  砸缸救人(重点):出示第五自然段

  ⑴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你会做做动作吗?

  ⑵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群中,询问了解学情)

  ⑶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想说砸是什么意思?其余学生再作补充。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砸这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⑷司马光这样用力砸,想干什么?(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学习第3自然段,得出结论:这时候不救人,一件危险的事就要发生了。

  ②指导读出担心、焦急的语气。

  ⑸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缸时,心里怎么样?对照别的小朋友的表现,说说怎样做是慌了?

  ①结合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现。

  ②想象一下,他们慌张的时候会一边哭一边喊些什么?

  ③读出他们慌的'样子来。

  ⑹继续探寻司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么呢?

  ⑺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

  ⑻了解结果,引读第6自然段。

  ⑼学着司马光的样子,把他遇事不慌、奋力救人的心情和样子读出来。

  3、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4、从他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小朋友?想对他说什么话?(把会想办法、聪明、勇敢等星送给他。)

  四、延伸走进人物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课后你们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你会更加了解司马光。

  【板书设计】

  没有慌

  司马光

  举石头

  砸缸

  救人

  想办法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不的快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站在这里,我更多的是一种期待,你们猜猜老师期待什么。

  生:老师期待我们精彩的表现。

  老师期待我们精彩的发言。

  ……

  师:其实老师期待我们今天的40分钟是一种愉快的聚会;期待我们今天的40分钟是一次愉快的学习过程;期待我们今天的40分钟,能唤起大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课文中写的`是村子里的人对水的渴望。

  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缺水地方的孩子需要水。

  ……

  师:那潺潺流淌的溪流、淙淙奔流的江水都可从这个字想到。

  2、作者想借这个字说什么呢?请打开书本读一读。

  生读。

  师:作者想借这个字说什么?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们。

  生:作者想告诉我们: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一下子就瞅准了作者想说的话。板书:最珍贵

  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学生读。

  师:不错,学习了课文后一定会读得更好,体会得更深刻。

  3、这课有四个生字新词,我们再读读。

  出示:水窖储藏钥匙一勺

  请生读词,表扬。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请生再读文章中心句。

  4、

  师: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请同学们一小节一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就边听边想象那些生动的画面。

  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教师待一生读完即纠错、表扬。)

  5、课文围绕这句话,通过哪几个场景的描述写出了水的珍贵?

  学生回答。

  教师随机总结板书:挑水洗澡浇水

  二、精读课文,感悟描写,体悟情感。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本文的知识背景,深入思考本文主题。

  (二)能力目标

  1.了解情节叙述的详略处理和景物描写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培养阅读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淳朴健康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纯真无私、诚挚善良的优秀品质的歌颂。

  二、学法引导

  通过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生趣盎然的情节,体会文章传达出乡村生活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作者对自然人性的赞美,以及对违背人性的封建礼教的否定与批判。在课文的讲述过程中,要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给予他们更多思考和发言的机会。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叙事的详略处理原则与方法。

  2.景物描写。

  3.虚词的表达作用。

  难点:

  1.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分析开头和结尾两部分与看“社戏”这一主要情节的关系及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社戏》——它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是原作的节选。它是一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我”讲述童年生活的小说。 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还学过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一篇作品,大家还记得吗?对,这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但是,请同学注意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我”=作者)而《社戏》(选自《呐喊》),虽然也是写童年生活,不过这是一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儿)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来的。(“我”—— 迅哥儿 ≠作者)好,下面请同学注意:“社”原指土地庙。从前,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时代背景(结合本文)

  先由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课文时代背景的资料。抓住要点是①文章写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大家的头脑,封建的礼教制度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一切都没有进步,一切都没有朝气。②在这种气氛之下,儿童教育就更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了。枯燥无味的教育内容,僵化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而且备受摧残。少年儿童们渴望自由,追求发展,向往大自然的美好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融洽友爱互助的关系。鲁迅先生的《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以一个少年儿童观察社会,观察人情的角度,生动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发出了时代的呐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了!

  字音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 xù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ūi 蕴藻:yùnzǎo (家)眷:jun 皎(洁):jiǒo 漂渺:piāomiǎo 纠葛:jiūgé

  预习、质疑、整体把握全文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

  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

  第1层:(第1节)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

  第2层:(第2节)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第3层:(第3节)平桥村乐土的乐事:钓虾、放牛。为最大乐事――看社戏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4-30节)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1层(第4-9节)写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2层(第10-13节)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3层(第14-21节)写在赵任看社戏。

  第4层(第22-30节)写看社成后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至结尾)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问题与思考

  1.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了解作品时代背景(写成资料卡片)。

  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1)写了人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详写的是:C D E F

  (3)略写的是:A B G

  3.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4."我"看社戏的地点是平桥村。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

  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点。但在我是乐土。因为:(l)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山"了;(2)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3)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再读课文,思考双喜和六一公公各是什么样的人?

  2.思考文章是怎样写景物。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头作文(课外阅读读后感)

  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可以请学生复述文章的内容)

  三、课文分析

  1.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

  答案参考

  (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

  (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

  (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

  (5)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6)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

  (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如有学生提出双喜是坏孩子头,并以偷豆作为理由时,可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偷豆的事:

  (1)偷的是自家的豆,请的客是公共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

  (2)从六一公公的话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

  (3)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这不算什么盗窃行为。而是表现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2.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答案参考

  (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2)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

  (3)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六一公公好高。

  (4)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

  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3.朗读课文第11节,谈谈课文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答案参考

  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写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4.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答案参考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入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以上环节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回答)

  四、总结

  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思想教育)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三。

  2.写一段二三百字的文章,介绍你家乡的地方。

  3.写一篇回忆童年趣事的文章,二三百字即可。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园地教案04-11

语文《风筝》教案11-23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小学教案01-03

有关语文的教案03-07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母鸡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