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学反思>《牧童短笛》教学反思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01 08:19:43 登绮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精选8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牧童短笛》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精选8篇)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 1

  《牧童短笛》是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一首江苏民歌。歌曲的曲调优美、抒情。歌词除了表现牧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之外,“咿呦啰啰啰”的歌词也表现了其放牧时悠然自得的神态。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牧童》。为了实现我的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音乐导入,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在《牧童短笛》这一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旋律。当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我用得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一个无意识的印象。但这种欣赏都是老师有意的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做好铺垫。用闭眼聆听美好的旋律及附有儿童气息的念白,展开学生的`想象力,明白音乐表现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意境。让小朋友把想象出来的美景试着描述出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

  二、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意境

  考虑到一年级的小朋友识字量不多,因此我在课堂上会让学生跟着我进行有节奏地朗读歌词。一来可以纠正学生的咬字吐字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朗读歌词的同时熟悉歌词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为教唱歌曲做好铺垫。

  三、歌曲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这首《牧童》保持了“xxxx”的韵律,为了能让这种韵律更好地表现出来,我在歌曲的前后加入了有节奏的念白引导学生学牧童用着羊鞭,自得地呼喊着“呦啰啰啰”。在跟随这种韵律进行演唱。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声音不是特别整齐与和谐。有的同学没有找到真确的发声之法。有些声音偏高,有些偏低,有些在喊唱。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呢歌唱之法。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 2

  《牧童短笛》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叙事童谣。歌词采用问答的形式,抒发了孩们的热爱光明的真挚情感。整节课,我注重了学习过程,引导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本课我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为了能很好的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增加师生互动,提高积极性。

  本首歌的歌词非常有特色,词句简单,山下两句一问一答的结构,于是,在按节奏朗读歌词和演唱歌曲时,我都会让学生进行一问一答,师生或者是生生朗读和演唱,既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又提高了积极性。

  2,师生接口唱,唱好每句的.最后一个音

  本首歌共有4个短句,有3个乐句的歌词都是“那斯那斯啊”,并因他们的节奏都相同,为了让学生唱好这三个乐句并且不混淆,我和学生进行了接口唱,在聆听歌曲时,我引导学生边听边关注老师的手势,让学生明白手的高低就代表音的高低,再根据老师的的手势和演唱进行师生接口唱。

  3,歌词创编环节

  歌词创编环节是我比较满意的,这一环节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在老师图片的提示下做歌词的改编,首先通过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好奇感,在通过填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用创编歌词来演唱有效的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语言和提问的方式上仍有很大的欠缺,问题范围过广泛,问题方式过深。可能是我考虑问题不够周详,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照成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和换角度考虑问题!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 3

  整堂在实际授后,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逐步深入了解作品,通过4次完整的欣赏作品,学生听辨出了乐曲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的速度与情绪。并了解了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牧童短笛》的创作背景。在拓展部分,教师结合笛子这一民族乐器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了笛子的起发展以及演奏技巧,通过视频的`欣赏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

  存在不足的有:在体验欣赏作品时,学生自主欣赏体验的太少,教师说的太多,在今后的欣赏教学中应设计的更为合理,启发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再多一些。

  教师在挖掘作品深度可以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再挖掘的深一点,让学生再吃的饱一些。上好这节后,让我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欣赏究竟应该如何合理的设计教学活动环节,如何能做到环环相扣,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学习发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寻找答案。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 4

  音乐欣赏一直是比较难上的课型,怎样使这样的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上,也是我想研究这节课的宗旨。

  《牧童短笛》——是音乐第七册第五课的欣赏曲目,该曲共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4/4拍,徵调式,由六个乐句组成。其以对比式二声部的复调的形式使两个声部的旋律此起彼伏,相互映衬。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骑在牛背上悠然吹起笛子的牧童,闻到了乡野泥土的沁人芳香。

  第二段为2/4拍,宫调式。快速欢快的旋律、活泼的节奏以及跳跃式的和声节奏型的伴奏是这段音乐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描绘出牧童欢悦、嬉戏的情景。

  乐曲的第三段采用了我国民间“加花变奏”的手法,再现了第一段的主题,是旋律显得格外流畅,情调更为清新。

  这堂课的内容对刚踏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设计了两个环节:

  1、利用多媒体课件在乐曲的背景、加花、练习中,以颜色、形态、进场次序的变化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2、加进任课老师和音乐大师的合影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增进要了解大师的欲望,更有亲近感。

  结合教学内容我创设了:听、看、比、论、感等多种学习形式,以增强本课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让他们在实际的感受中体验新知识、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 5

  《牧童短笛》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钢琴曲。它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全曲共分三个乐段。第乐段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二乐段以欢快的节奏、快递的速度和跳跃的伴奏,在情绪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民间舞蹈风格的五声调式特点。歌曲《牧童之歌》,是根据《牧童短笛》的主旋律改编而成。

  这堂课的内容对刚踏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利用多媒体在乐曲的背景、加花、练习中,以颜色、形态、进场次序的变化来引一导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结合教学内容我创设了:听、看、比、论、感等多种学习形式,以增强本课的学习效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让他们在实际的`感受中体验新知识、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

  学反思一:情境融入与文化熏陶

  在教授《牧童短笛》时,我尝试通过播放田园风光的视频和讲述牧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这样的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他们在学习乐曲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情感联结。反思此次教学,我认为进一步融入更多相关文化元素,如诗词、绘画,将更能丰富学生对作品的多维理解。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 6

  本节课重点之一在于训练学生掌握跳音、连音等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力度变化表达乐曲的情感。

  部分学生在快速段落的演奏上遇到挑战,反映出手指独立性和灵活性有待提高。未来教学中,应加强分段练习,辅以针对性的'技术练习曲,并鼓励学生多听、多模仿大师演奏,以提升音乐表现力。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 7

  我发现将音乐理论知识,如调性分析、和声进行等,融入《牧童短笛》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曲目的结构和风格。通过小组讨论乐曲的A-B-A’三部曲式结构,学生们不仅加深了理论认识,还能在实践中更有目的地探索音乐的`层次感。

  未来可增加一些创意改编活动,让学生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尝试即兴创作,以培养其创新思维。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 8

  《牧童短笛》蕴含的诗意与画意,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一次滋养。

  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闭眼聆听,想象自己置身于曲中情境,随后分享各自的画面感受。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情感的理解与表达。然而,也意识到需要更系统地引入音乐鉴赏课程,让学生广泛接触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牧童短笛》教案02-28

《牧童》教学反思06-21

牧童教学反思01-16

《牧童》教学反思01-02

《牧童》音乐教学反思02-12

聪明的牧童教学反思04-04

《聪明的牧童》教学反思04-04

《牧童》教学反思(精选15篇)02-13

《牧童》教学反思(1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