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心得体会>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15 14:44:3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参加了和美课堂的数学课程,收获颇丰。在这次学习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并且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

  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小学数学的各个方面。老师从基础知识入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数学概念与运算法则,并通过实例演示,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还强调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我们快乐地学习数学。

  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时常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我们的参与热情,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最后,学习效果显著,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次学习中,我不仅掌握了更多的数学知识,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解题技巧。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这些技巧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并且提高我的.学习成绩。

  这次和美课堂的数学课程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学习经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数学的奥秘,也收获了数不尽的知识和技能。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这些知识和技能一定会对我产生巨大的帮助。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2

  数学教学要给学生教生活,其核心主线是:以生活为起点,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激发数学兴趣;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究数学、理解数学,进而抽象,建立数学模型;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在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数学观念。

  下面就以课堂教学为平台,阐述一下自己在这方面所尝试的一些体会。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教师应努力挖掘数学知识中的生活资源,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学,进而产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如在学习“6的组成”时,为了让学生能独立地发现数学,激发探究的欲望,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小明家有3口人,每天吃饭都是小明为大家取筷子。你猜一猜,小明会怎样取筷子?取了几次?每次取了几支?用小棒代表筷子取一取。通过操作,学生们发现可以取一次(6和0)、取两次(1和5、2和4、3和3或是取多了再去掉多的部分)、取三次(1、2、3;2、2、2;1、1、4;……)……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取了6次,即6个1。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个司空见惯的生活情境“取筷子”,学生便发现了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并且玩得高兴,学得轻松。

  2.借助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数学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去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亲自探究的机会和素材。如借助动画幻灯片的手段再现了“上车下车”的生活实例,以此来帮助学生探究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题为4-2+3,动画展示:公共汽车上原有4人,到站后先下去2人(先减2),又上来3人(再加3)。使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计算时,先从4人中去掉下车的2人,再加上上车的3人,结果车上还有5人。即4-2+3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这一生活实例的引入使学生直观地认识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探得了知识的本源,培养了探究能力,而且使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这些意外所得的关键在于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生活实例紧密地融合到了一起。

  3.提供生活背景,引导学生应用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数学要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之后,可让学生们用各种立体图形搭建一面墙或盖房子,看谁搭得最结实?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长方体或正方体,都不选择球体,因为球体爱滚动。刚学的知识就派上了用场,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活与数学相互渗透,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用生活之泉来滋润学生的数学素养,用数学之法来完美我们的日常生活。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3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活动的个体直接参与下进行的。两者是一个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活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为主客体的辩证关系。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在于教师能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得到充分地发挥。为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实践中始终朝着优化教与学的关系,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的目标努力,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取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学会中掌握会学的本领。这就要求老师们做到下面两点: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重点应解决“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重点应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索之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活动过程。通过学习使我们逐步认识到:目前广大教师之所以极为反感教学观摩活动中存在的“表演课”、“假课”课堂教学所出现的形式主义现象。

  三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条件

  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四、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不要把知识讲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教师自身的知识、智力水平,教学能力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讲都是显著相关的。根据目前师资队伍教学业务素质的现状,确实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还应着重解决知识水平问题。既便是骨干教师也有一个对所教知识内容的深透性的进一步钻研问题。“不要把知识讲错或讲死”这是进行最优化研究中最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全面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提高教育教学素质上狠下功夫。只有自觉从严、

  珍惜时间、勤学苦练切实解决好教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必须储备一缸水的实际问题后,优化课堂教学才具有可能性。

  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要树立起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目标应该说是分层次的,有总目标、年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小节目标、每堂课的目标等等。它们是一个互相联系的多层次系统并制约着人们的活动。在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统一的情况下,总目标是具体目标的动力,具体目标是实现总目标的保证。这里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课堂教学目标”平时所讲的“教学目的、主攻方向、指导思想”都属于这个范畴。它是指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数学科总的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每名数学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正确地围绕这一目的进行有效的教学,自觉地达到所确定的教学要求。为此,在课堂教学最优化的设计中,将它列为首位,认真地加以研究。

  数学课以往常常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使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缺少足够的兴趣与动力来认真组织、实施。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原有的教学观念、方式、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也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为此,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形势的实际需要,认真钻研教材,组织教学,同样可以使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精彩纷呈。

  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经过这些年的实际教学,我认为数学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结合实际。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数学同时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所以,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实际生活、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即数学生活化,那样学生学习数学时就会倍感亲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迅速高涨,学习气氛也自然轻松、活跃。

  第二,注重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活动是实践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类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特点。由此可见,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实践活动课”也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出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教材增设“实践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4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课堂上,我得以拜入了生长的“殿堂”,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切体会到了小学数学生长课堂的种种魅力和心得体会。

  【主体段1】

  首先,在小学数学生长课堂中,教师采取了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课堂上常常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示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的培养。

  【主体段2】

  其次,在小学数学生长课堂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课堂上,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一起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探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小组讨论也使学生们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信任,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与友情。

  【主体段3】

  此外,小学数学生长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常常设置一些情景和场景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和生动,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性的.学习,学生们也更加容易将所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主体段4】

  最后,在小学数学生长课堂中,教师给予学生适度的自主学习空间。在课堂上,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给予他们一定的选择和决策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自律和自信心。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生长课堂中,教师的互动教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和自主学习等教育手段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小学数学生长课堂给予了学生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和乐趣,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5

  数学是一门普遍认为枯燥无味的学科,但在教育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的锻炼提供帮助。然而,当今的课堂教育方式,往往因拘泥于知识的输出,而使学生无法理解其内涵。而数学融美课堂教育,却可以使教育更加生动、灵活,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兴趣的发展。在实践中,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以下将结合自身感悟,进行分享。

  数学融美课堂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愉悦、放松,另一方面,则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视觉交互及音乐等各种元素的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这样的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在内容及知识点的讲解上与现实生活、艺术形式、科技创新等进行关联,从而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

  应用数学在现实中的场景,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感知之外、懂得变成思考、思考变成问题”的铺垫,引导学生主动探寻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辅助学习,以音乐、戏剧、手工、美术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并利用各种媒介形式或互动形式实现知识点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动手、思考等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接触,更好的理解和消化知识。

  在我的实践中,我曾将知识点和课堂内容与动画、音乐等元素结合,创建了“数学小钢琴”、“数学动画”等教育内容,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从游戏到学习的切换。通过这些内容的呈现,让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感性认识,而是可以从现实、游戏中寻找数学的“美”,从而更有兴趣、更有动力去探索与研究数学。

  第五段:总结。

  数学融美课堂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增进教育者的教学体验与素质,提高教育大众对于教育的印象与依赖。教育永远是个需要自我更新的领域,期望能够通过数学融美课堂教育的启发,为最终达到落地生根的效果而不断探索、努力。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6

  本学期,有幸到泰安参加了《微课程翻转课堂》的学习。“微课程”与翻转课堂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但是我们并不明白到底如何做,所以很认真的听取了四位专家的课和讲座。现在说几点体会: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1、在课堂理念上,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

  2、在角色定位上,教师的主宰本位转变为学生的发展本位。

  3、在教学预设上,将指令性的刚性预设转变为生成性的弹性预设。

  4、在教学程序上,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

  5、在教学方式上,由教师单边讲授为主转变为合作探究为主。

  6、在学习态度上,将被动接受转变为质疑探究。

  7、在能力培养上,使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研究。

  首先翻转课堂的`内涵大于形式,其次它突出了学生主体,改变了学习方式,优化了学习资源,体现了时代特征。课堂翻转为优化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1、把老师的教学搬出正课外。老师编制学案并提前录制微课,学生在自习课上根据学案自学教材,自主选择看相应的视频学习(必要时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在线上线下或同学研讨),通过按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在上课前理解要学知识。

  2、是把以前学生在自习上独立做的作业搬到课堂上来进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翻转课堂改变了现行教学模式只管齐步走,不管结果的弊端,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服务(接受慢的同学可以反复看微课,相当于老师给他讲了好多遍),并重点关注是不是会做作业,确保学会。

  3、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过去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不读教材,致使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学生埋怨教师布置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阅读教材。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首先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再完成相关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阅读能力不短提升。

  4、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5、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学生自学教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观看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观看几遍。同时,还可以通过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解决自学教材、观看视频后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则可以通过帮助其他同学解疑答惑,更好的深化自己所学知识。

  虽然现在我们进行不了完整的课堂翻转,但是我们可以学习翻转课堂中体现的教育理念,我想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某个方面去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改进目前进行的课堂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7

  泛美课堂是我大学四年学习的重要经历之一,其中数学课程是我最深入的一门学科。在泛美课堂上,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一起探索了数学的奥秘,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泛美课堂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总结了我的收获和成长。首先,我将介绍我的开展数学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方法。然后,我将谈谈我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接下来,我会分享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我整个数学学习的历程中,我会总结我所收获的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要明确,我之所以选择泛美课堂的数学课程,主要是出于对数学困难题的热爱。在高中时,数学一直是我的最爱,尤其是解答那些看似困难的数学题目时,我感受到了探索和获得成就感。所以,我决定在大学期间深入学习数学,希望解决更高级的数学难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我充分利用泛美课堂提供的学习资源,如在线教材、视频讲座和交流平台。我还参加了泛美课堂的数学学习小组,通过和同学们的讨论和分享,加深了我的数学理解。另外,我还利用网络上的数学论坛和博客,与感兴趣的数学爱好者们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些学习方法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也让我认识到数学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然而,在我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数学题目的难度提高和学习时间的.压力。我发现,在泛美课堂中数学课程的标准和难度与传统课堂不同,更加注重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这对我来说是一大挑战,我发现自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将数学学习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其次,我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讲解。另外,我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小组的活动,与同学们共同学习、讨论和解决难题。这些努力和坚持让我逐渐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更好的数学成绩。

  数学学习并非只是掌握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更是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在泛美课堂上学习数学,我意识到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通过解决数学难题,我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学会了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来解决问题,这让我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大有裨益。另外,数学学习还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中,每个难题都需要通过一系列步骤和方法来解决。因此,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读问题,找到有效的解题方法。这也让我在解决其他问题时更加自信和有条理。

  通过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收获和成果。首先,我掌握了更深入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我了解了更多数学领域的学科,如代数、几何和微积分等。我也学会了更多复杂问题的解题技巧,例如数列和级数的求和、高阶微积分和空间几何等。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数学的训练,我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和有条理,我能够更好地对待和解决问题。最后,我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预习课程、复习笔记和做习题等。这些习惯和方法不仅在数学学习中有用,也将对我的其他学科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回顾过去,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泛美课堂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价值。泛美课堂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让我从世界各地的同学中获益良多。通过泛美课堂的数学学习,我不仅解决了许多难题,还培养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经验和能力将会对我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因此,我决心继续在泛美课堂中学习数学,并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日常学习和实践中,追求更高的学术和职业成就。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8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应简单实用

  教学中都是采用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然后再做全班展示汇报。做汇报的学生要讲出思路、讲出方法、讲步骤,汇报展示之后,台下的学生如果谁有疑问,谁就可以随时站起来进行质疑,主讲学生能释疑的就进行讲解。而老师则适时作出补充。这样的课很有效率,师讲得很少,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达到了低耗时高效率的教学目的,老师教得不累、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并且效果相当好。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

  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新的课堂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三)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

  由于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不齐,有针对性的辅导比较完善。另外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四)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手段,逐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

  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我所教班的学生生性好动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形成双差生,为此,我在反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我加强课外的辅导,想办法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经过近几年来的新课程与新课标的实施,我深感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角色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师生的评价体系上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只有在教学的实施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事实证明,小组互助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交流,而且对于差生的转化,尖子生的培养都是一种有利的形式。通过发挥小组优势,我校的各学科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9

  数学是一门智力训练的科目,而小学生数学便是从数学的基本概念出发,用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小学生数学大课堂,现在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和体验。

  第二段: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小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小学生数学大课堂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式教学等创新性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逐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三段: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数学大课堂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数字、几何、代数、数据分析等内容,并且还结合了趣味性和实践性。比如,在学习面积时,课堂上设置了多个面积计算游戏,鼓励学生们上台亲自体验面积的计算方法,让他们能够对面积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第四段:注重细节的教学

  在小学生数学大课堂中,每位老师不仅是一个讲师,更是一个耐心引导者。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帮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在每个学生参与课堂的同时,也注重每个人的情感因素,使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动力。

  第五段:结论

  参加小学生数学大课堂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与其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如用一种更加自由、生动创意的方式去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们可以在探索中成长,激发创造力,自然而然地爱上数学。希望我们的教育师资可以采用这种更有益的教育方式,共同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10

  数学是一门没有边界的学科,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奥的原理。每次走进数学课堂,我都充满了期待和兴奋。老师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例如,老师用游戏的形式来教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在玩中学,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我记得有一次老师用拼图游戏来教我们分数的加减法,一时间课堂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我们积极参与其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数学课堂给我带来的乐趣使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也变得轻松。

  第二段:数学课堂带给我了思考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能让我们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经常给我们提出一些有趣但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案。通过思考和交流,我们不仅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能培养出坚持不懈的毅力。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关于排列组合的问题,让我们自己去思考。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当我得出结果时,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这种思考能力的培养也使我在其他学科中受益匪浅。

  第三段:数学课堂帮助我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逻辑思维的源泉,它要求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步骤进行推理。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经常布置一些逻辑思维题目,让我们学会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例如,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逻辑推理题,需要找出一个人的真实身份。我们通过排除法进行分析,逐渐缩小了范围,最后成功找到正确答案。这种逻辑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我们数学学习,还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四段:数学课堂关注培养我的合作意识

  数学是一门需要合作的学科,通过与同学一起解题,我们能够互相借鉴和交流思路。在数学课堂上,老师会安排合作学习的活动,让我们结对或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我们能够培养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在一个几何图形的学习环节中,我们需要几个人一起合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在合作中,我们学会了相互倾听、相互讨论、相互帮助,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们团队合作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揭示了世界的奥秘。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还了解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我们学习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可以应用到建筑、工程等领域。这些具体的实例让我对数学感到兴趣,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数学世界的欲望。数学课堂的精彩内容和实用性让我更加热爱数学,也坚定了我继续深入学习数学的决心。

  总结:数学课堂给我带来了乐趣、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数学课堂的学习,我不仅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数学学生,也培养了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能够运用数学所培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去解决更多的问题,追求更高的成就。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11

  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但是怎样管理课堂,却是教师的行为思想决定的。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分享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注意激发与维护好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育界永远颠簸不破的真理,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求知的起点,也是学生能够更好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将工作的着手点放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的培养,并且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使其兴趣能够长久的保持下去,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来打造出一份轻松,自在,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学知识真正与生活实践融于一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积极主自动去探寻数学的奥秘。比如,在教授新课“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开场的:我们教学楼前的松树,陪伴着我们一起度过了几年的初中生活,那么这颗大松树到底有多高?你能用我们手里的简单工具测量一下吗?并且提供了一副三角板和卷尺。于是学生们在小组内开始积极地讨论交流,在上台展示的时候,他们图文并茂的讲解了许多种的方法,这样的数学情境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良好,或者解决存在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学生便会在这个被鼓励的过程中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根据对学生认知规律的了解以及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围绕教学重点以及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前设计好巧妙的自学思考题目,保证问题的明确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来思考和探寻问题的答案,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笔者有一个很实用的教学手段:“前置作业”,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这样在教前先学,让学生明确了自己本节课的疑惑点,课堂学习中,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问题,有的放矢,并在交流讨论中积极的寻找答案。在通过“展示交流”,巩固难点,展示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肯定,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提升。自学讨论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他们初步的认知过程。

  课堂是一种生活,要让学生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活力,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这是笔者的课堂一直关注的。

  以前相对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在课堂上很少关心学生的情绪,只顾自己的教学,忽略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因为缺少学习兴致而在课堂上的表现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教师只会采用批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会更加降低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与兴趣变动,想尽各种办法保持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数学要求的不只是一个正确的数学结果,计算出正确结果的过程更为重要,教师一定要秉承这样的一个教学理念,能够把数学课上成探索课,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有所发现与体验,经过学生的探索得到的知识,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一定要注意留出足够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或者质疑教师的讲授,能够做到真正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自主互助、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效果较为显著的学习形式,它使学生在课堂上逐渐焕发了活力与生机。将一个数学问题放到小组模式中进行讨论,大家面对面的进行交谈与商议,学生的思维便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变得更加活跃起来,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达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知识的建构。小组模式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且不善言辞的学生来说,也可以降低他们的心里压力,缩小他们的表现空间,这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锻炼方式。

  一堂数学课,看似简单轻松,其实背后所蕴藏的是教师的各种艰辛的准备工作,一节课应该分为哪几个环节,应该选用怎样的进行方式,教师应该在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样的指导,怎么才能与学生更好的互动,这都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的实际内容,而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对上课所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准备而已。综上所述,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质量,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起课堂上的每一分钟,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作为重要的教学工作来执行。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12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课程改革“教学专业支持”项目组核心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博士、教授刘良华在《什么是有效教学》一文中指出:“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课堂提问要有明确导向

  课堂提问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每一次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回顾,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这一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还是引导他们获得新的知识,教师必须心中有数。教师提出的问题导向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那种漫无目的的盲目提问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案例一:如在“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入学习时用多媒体出示游泳池,并说明游泳池的平均水深1.40米。

  教师:你去游泳,安全吗?学生:安全,可以在浅水区。学生:安全,可以,带救生圈。教师追问:真的安全吗?学生:安全,可以叫家长陪同。

  ……

  教师只好出示游泳池的剖面图:最深处1.6米,是浅处1.2米,中间1.4米。教师:1.40米是怎样算出来的,是什么意思?

  很显然,教师提出的“你去游泳,安全吗?”这个问题,目的是想让学生理解平均数,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也有很大生成空间,但是这个问题缺乏明显的数学指向性,难以引起学生数学的思考。笔者认为当出示主题图后,可以提出一个具有定向性特点的问题——“有一冒失鬼,一看平均水深1.4米,自己身高1.42米,马上往水里跳,你们认为这样安全吗?”学生就会顺着问题指示的方向,理解平均水深的含义。

  二、课堂提问要有思考价值

  问题是放飞思维和想像的钥匙。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因而设计的问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或学生完全不加思索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案例二: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老师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纸上印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师:我们已经学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生活中有时还要我们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谁能动脑筋、想办法,计算出纸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能是怎样?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有的在画着,有的在量着,有的在计算,有的没法操作,则抱怨:它没告诉什么呀,怎么算?老师走过去轻声问:告诉什么,你就能算了?你有办法自己去找需要的条件吗?对个别没有思路的学生,老师则小声启发:如果是长方形的话,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你有办法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吗?3分钟后,绝大多数学生有了自己的答案。

  上述教学中教师没有这样导入:在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然后提问:能不能把它剪拼成长方形?沿着哪条线剪开能正好拼成长方形?……因为这样的导入,教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只要执行老师的指令,就能轻易得出结论,没有机会也不需要进行自己的思考,不可能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案例三:又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课堂结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师:下课前,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好不好?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数能被卡片上的数整除,你就可以离开教室。……

  (游戏最后,还剩下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的10位同学。)师:你为什么不走呀?

  生:因为我的学号数不能被那些数整除。师:老师这里只剩下一张卡片了,怎么办?

  生:老师你给个“1”,我们剩下的同学就都可以走出教室了。师:为什么?

  生:因为任何非0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1是任何非0自然数的因数。师:如果老师第一张卡片就是1,哪些同学可以走出去?生:全班同学都可以走。

  (老师拿出一张大大的1,笑着请最后一部分同学走出教室。)

  这堂课,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推动学生二次经历思考过程,重新调整思路,达到思维条理化、系统化,思维由点到线至面“集结”,经历了一次思维品质优化的过程。

  三、课堂提问要切中知识要点

  提问要问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关键处,问在知识的要点上。即问在知识的连接点和解决问题的支撑点上,以启迪学生的思维,疏通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猜想,实现知识和方法的正向迁移,从而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四:如教学“大月和小月”的提问设计:

  师:我们将一年12个月分成了三类,你们能将它们都记住吗?仔细观察一下,觉得哪类最好记?哪类最难记?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字的特点记住它们吗?生:大月都是隔着的。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1到3,嗯,隔着一个月,3到5,5到7,7到8怎么样?7月和8月是连着的。再往后看,8到10,10到12.看来你的话要修正一下,一年中,除了7月和8月是连着的,其他相邻的两个大月都是隔着一个月。

  生:前面4个都是单数,后面3个都是双数。

  师:嗯,我们来看看,前面的1、3、5、7全是……(单数),从8开始,全是……(双数)。……

  (教学左拳记忆法,屏幕出示拳头)师:这是哪只手的拳头?好,左手握拳,右手来指,拳头上面凸出来的一般表示大月,凹下去的一般表示小月。一起来!(数2月时)注意,2月是特殊月。(数到7月)没有了,怎么办?师:我们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2月是特殊月,数8月的时候要回头再数!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教师以一个平等参与者的身份不断提出问题,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个问题的细节,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的特点记忆大月和小月,一个月一个月地观察,在关键处细问:“7(月)到8(月)怎么样?”,得出结论时则采用延迟提问:“前面的1、3、5、7全是……(单数),从8开始,全是……(双数)。”老师通过和谐的互动与交流,在知识要点处不断提出一些具体明确的问题。实际上,有效提问应做到“心中有标,粗中有细”,在知识关键处、重点处、思维缜密处当问必问。这样的及时引问,步步深究,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得到拓展。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好问题,科学、合理地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与思考价值的问题,对于学生在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数学思考能力,促进数学思维,乃至开发潜能,形成与发展良好个性都十分有益,值得深入探讨。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13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实践,我感触非常深。我感觉我的课堂离高效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我的课堂笑声与轻松太少,压抑与压力太多,所以需要改,需要进步。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从观念入手,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

  构建“高效课堂”,我们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作用。教师要有先进实用的观念,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不再唱独台戏,做知识的裁判、课堂的主宰者,而应放下架子,关注学生,努力做学生学习的朋友,在课堂上更多的给予学生赞赏、鼓励、宽容、理解,成为出色的课堂教学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

  注重教学设计的实用高效,情境创设要合理有吸引性,教学方法既要灵活多样又要讲求实用,避免流于形式,热闹但缺乏实效性。

  二.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大胆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创设合理情境,善于启发质疑。并使这种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情感性、生活性、参与性,要投石激浪,因势利导,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渴求,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的质疑思维,教会学生质疑,使其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首先要划分合理的小组。小组成员的划分要兼顾性别搭配、性格特点的互补性,各项特长的搭配性,学习成绩的层次性,组织能力的平衡性设计最佳小组。第二要做好小组培训工作:确定小组成员的职责,使之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同时要强调加强合作,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行督促和激励。

  三、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的习惯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坐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是要目视黑板;老师提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洪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屑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仅仅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巩固习惯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时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得A,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课堂的优质高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四、用爱感化一切孩子。

  教育的真谛就是一个字“爱”。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老师对差生的期望值都很低。其实,想一想,影响我们教学成绩的就是所谓的“差生“,很多老师都认为,差生什么都差!甚至对他们失去了希望。静下心来想一想,差生为什么会差?为什么会破坏纪律?有句话说得好“闲而生非”,所以我们有必要做到不放弃、不抛弃、不离弃。那就要我们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就需要我们多去关注他们,在课堂上也逼使我们实行“分层教学”,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课后作业分层设计,比如:优生作5道题,差生做3道题,优生在拔高,可以让差生做巩固双基练习,时间长了,也就成习惯了,这样优生能吃饱,差生能提高。同时也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成功感。总之,“防差”要强于“补差”。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就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著名教育家夏乞尊也曾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因此,“爱学生”是教师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一环。点亮学生的心,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使师生又方在融洽的关系中交流和沟通,就能收到事伴功倍的教育效果。

  很多人认为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板着脸,这样才能威信。其实微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小学生比较容易受情绪影响,老师冲他一瞪眼,他就会不知所措,反过来老师的一个微笑,会让他身心愉悦,信心倍增。小学生天真无邪,他们就像娇嫩的花朵需要阳光雨露一样需要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我们要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和朋友,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感受关爱。为学生“搭桥”是爱,微笑是爱,宽容也是爱,爱的力量是神奇的,老师的爱可以感化学生,让我们一起用爱感化更多学生。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14

  数学,作为一门被视为困难又重要的学科,一直是小学生们恐惧的对象。然而,在多年的学习中,我渐渐发现,只要我们选择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数学其实并不可怕。在小学数学生长课堂上,我获得了许多珍贵的经验和收获,让我对数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二段:发现数学的乐趣

  在小学数学生长课堂中,老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知识,让我们懂得了数学的乐趣。通过游戏、实验和趣味练习,数学的抽象概念成为了我们生动的朋友。例如,老师引导我们在计算加减法时,通过把计算过程转化为故事,让我们不仅学会了计算,也懂得了如何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了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我们从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三段:培养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生长课堂上,老师也注重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他们引导我们独立思考、独立解题,并不断提高我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例如,老师经常组织我们进行数学讨论和数学竞赛,让我们学会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寻找规律、推理等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数学思维的快乐,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第四段:克服挑战和困难

  尽管小学数学生长课堂中的教学方式有趣又富有挑战,但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有时我们会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者是难以解决的题目。然而,班主任老师鼓励我们勇敢挑战困难,教导我们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在她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坚持不懈,克服难题,不断提高自己。通过反复练习和思考,我成功地克服了许多数学难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自信心和毅力。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小学数学生长课堂的学习,我实现了在数学方面的成长。我发现数学其实并不可怕,只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态度。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功底,并尝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我也要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正确引导,让我在小学数学生长课堂中获得了如此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总之,通过小学数学生长课堂的学习,我不仅发现了数学的乐趣和重要性,还培养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我也克服了各种挑战和困难,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和毅力。这些经验将成为我未来学习数学的动力,也将帮助我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中的各种挑战。希望我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发扬这种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15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经常被人们认为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使数学与美联系起来,就有可能让学生们对数学充满热情。事实上,融合美学元素的数学课程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种趋势。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运用数学融美课堂教育的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和进步。下面是我对这一教育理念的`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引言。

  在这个开头,我将在简短的几句话中介绍我的核心观点,即数学教育和美学元素的融合可以在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一段,我将解释为什么我认为这种方法是重要的,以及为什么这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教育趋势。

  第二段:讲解关于数学和美的融合的概念。

  在这一段中,我将详细讲解这个教学理念所蕴含的核心思想。我将讨论数学和美学之间的联系,解释为什么通过将数学和美学融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我将引用一些研究结果和教学实践的例子,以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第三段:举例说明如何在数学中使用美学元素。

  在这一段中,我将讨论如何在数学学习中使用美学元素。我将举例说明如何使用颜色、形状、比例、对称性等元素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我将详细讲解如何使用视觉元素来突出数学问题的重点和关键信息。我还将解释如何使用音乐和文学元素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数学概念。

  第四段:探索数学和美学元素的潜在用途。

  在这一段中,我将探讨在数学教育中使用美学元素的潜在用途。我将讨论如何使用美学元素来解决诸如数学焦虑、学习困难和低学习动机等问题。我还将探讨如何使用美学元素来促进创新和发掘学生的潜力。

  第五段:结论。

  在这个结论中,我将总结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主要观点。我将重申我的观点,即将美学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我还将强调,倡导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发现力,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最后,我将鼓励教育工作者尝试使用这种方法来改善他们的教学效果。

【和美课堂数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和美课堂小学数学心得体会05-14

和美课堂心得体会10-16

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2-13

数学课堂培训心得体会03-12

数学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01-09

小学数学课堂观摩心得体会02-2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5-21

小学课堂数学教学反思04-2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心得体会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