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制度

时间:2024-06-01 10:58:33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集合]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制度

  现如今,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集合]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管理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和《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职责

  临时设施必须合理选址、正确用材,确保使用功能和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要求。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临时设施的种类

  3.1.1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包括办公设施、生活设施、生产设施和辅助设施。

  办公设施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一线工人业余学校、教育活动室、资料室、保卫室等;生活设施包括宿舍、阅览娱乐室、卫生保健室、食堂、卫生间、淋浴室、洗衣房等;生产设施包括材料仓库、防护棚、加工棚、试验室、操作棚等;辅助设施包括临时道路、现场排水设施、冲洗台、围挡、大门、供水处、吸烟处、停车棚等。

  3.2 临时设施计划

  3.2.1 项目部组建后,针对项目规模和现场环境,依据项目所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规划,按最少的投入,在保证安全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勤俭节约、合理装备、满足经营、保证生产的指导思想,在项目开工前,经公司招标采购、租赁临时设施。

  3.2.2 项目部临时设施规划按以下原则进行:

  a.办公生活临时设施的选址首先应考虑与作业区保持安全距离,其次不得设置在高压线下、沟边、崖边、河流边、强风口处、高墙下以及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地质带上和山洪可能冲击到的区域。安全距离是指在施工坠落半径和高压线放电距离之外。建筑物高度 2m~5m,坠落半径为 2m;高度 30m,坠落半径为5m。

  b.有效利用场地的使用空间,遵循集团、公司标准化的要求,对施工机械、生产生活临建、材料堆场等进行最优化的布置,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便生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c. 科学规划现场施工道路和出入口,以利于车辆、机械设备的进出场和物资的运输,并尽可能的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交叉路口应设置减速带、安全警示牌、爆闪灯、凸面镜等警示。

  d.对施工区域和周边的各种公用设施、树木等加以保护。

  e. 临建围墙、临建大门、临时道路、临时加工场地、临时供水设施尽量采用现场施工材料。

  f.临时供电设施(临时电缆、临时配电箱)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和《临时用电方案》布置。

  3.2 临时设施采购

  3.2.1采购临时设施时,材料员应按材料员职责、公司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市场商品信息,选择对口适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材料,不允许购买三无产品。

  3.2.2在采购装配式活动板房时,严禁购买和使用不符合地方临建标准或无生产厂家、无产品合格证书的装配式活动板房。

  3.4 临时设施租赁

  项目部人员临时住房可酌情租用现场附近的居民楼或其他住房,租住原则为:租赁价格合理,方便工作,租房距离现场应在3公里以内;租房数量根据项目部管理人员数量合理确定,不得造成房屋长期闲置;在项目收尾阶段根据人员逐渐减少的实际情况,及时调节租房数量避免造成空置浪费;与房主签订租赁协议;项目竣工后,及时退出租用房屋。

  3.5 临时设施设置

  3.5.1 项目部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以及业主的其他要求搭建临时设施。临时设施搭建必须符合标准化要求。避免与工程用地重复,造成临时设施反复拆除、搭设。施工现场围挡要求坚固、稳定、整洁、美观;一般应高于1.8m,城市主干道旁应高于 2.5m;应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并确保其稳定性、安全性;严禁将围挡做挡土墙使用。

  3.5.2 项目部若采用装配式活动板房作为现场宿舍、办公室时不得超过两层,各种标识、标志必须符合集团、公司标准化要求,并满足安全、卫生、保温、通风等要求。装配式活动板房搭设前需报送材料检测报告等资料进行审查,合格后方能由供应单位搭设。严禁选用不具备资质的施工队伍搭设。

  3.5.3 职工宿舍应采光通风良好,宿舍室内高度不得低于2.6m。每间房屋居住人数不得超过4人,人均居住面积不得少于2㎡,严禁使用通铺做法,宿舍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和外开门,并采取保暖、消暑、防煤气中毒和防蚊虫叮咬措施。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3.5.4 临建食堂室内高度不得低于2.8m,距离厕所、垃圾点等污染源不得小于30m。

  3.5.5 项目部应根据各工种实际特点以及集团、公司标准化做出现场作业棚搭设方案,但必须满足安全要求,同时也要给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体现施工的人性化。

  3.5.6 仓库的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需要先后进行布置;易燃易爆仓库的布置应当符合防火、防爆安全距离要求;易燃、易爆和剧毒物品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地面应进行防渗处理。

  3.5.7 临建围墙、临建大门、临建施工标识牌、临时供水设施、临时供电设施的搭设应符合文明施工现场和标准化施工现场要求。

  3.5.8 施工场地宜采用可周转、重复利用的砖铺地面或PC构件等适当硬化。大门内侧、道路、混凝土搅拌作业场地、脚手架及塔吊基础等处均设置排水设施,施工废水及雨水经沉淀后排出。

  3.5.9 会议室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必须设置在底层,面积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且不得小于35m2。

  3.5.10 学习娱乐室(一线工人业余学校)宜单独设置,并配备相应设施。

  3.5.11 办公、生活临时设施内电气线路必须穿管(槽)敷设,严禁电缆、电线乱拉乱接;每幢办公、生活临时用房进线处都应设置电源箱,装设漏电保护器和限流保护器,当安装空调器时,必须专设电源、插座。活动房内严禁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

  3.5.12 搅拌站应综合考虑砂石堆场、水泥库的设置位置,便于材料的运输和装卸;搅拌站场地应设置沉淀池、排水沟;搅拌站应当搭设防护棚,采取防扬尘措施,冬期施工还应考虑保温、供热等。

  3.6 临时设施验收

  临时设施搭建完成后,项目部应组织联合验收。不经验收的临时设施不得使用。验收的主要内容如下:

  3.6.1 装配式活动板房(临建宿舍、临建办公室)的结构稳定性、消防等要求是否符合产品标准。

  3.6.2 临建宿舍的走梯、二楼围栏、内部床位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3.6.3 施工用电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6.4 临建仓库、围墙、大门、施工标识牌、供水设施等是否符合施工现场标准化的要求。

  3.7 临时设施检查

  3.7.1 项目部每月对现场临时设施进行检查,检查设施使用维护保养情况、安全隐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临时设施的安全使用。

  3.7.2 项目部安全员经常检查临时供电设施的完好性,确保供电设施正常使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具体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7.3 项目部施工现场供水设施未经项目部管理人员同意不准随意接出支管,在保证施工用水、生活用水的前提下节约用水。

  3.7.4项目部安全员每月检查临建围墙、大门、施工标识牌的完好性。

  3.7.5 加强现场临建的安全、防盗管理,严防各种设施的损坏和丢失。项目部安全员在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成专人限期整改。

  3.8 临时设施日常使用管理

  3.8.1项目部对现场每个临时设施要设专人负责日常维护、保养,并加强对使用人员的科学使用及自觉爱护临时设施教育,保证临时设施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

  3.8.2临时房屋使用维护。实行谁使用、谁管理完整。临建办公室、宿舍管理维护包括:

  a) 防盗设施(门窗的完好性、防盗性能);

  b) 防风设施(防风缆绳的完好性、特别是二层装配式活动板房);

  c) 防雨设施(屋面防雨层的完好性);

  d) 用电线路的完好性,确保用电安全;

  e) 消防设施的完好性;

  f) 环境卫生(临建办公室、宿舍每天安排值日打扫卫生,确保环境卫生符合标准要求);

  g) 冬季施工现场宿舍一律不得使用明火、碘钨灯、其他大功率电器取暖。

  3.8.3 现场临建食堂必须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消防要求、卫生要求、环保要求. 3.8.4 临时道路上不得随意堆放各种物质、无故设置障碍、无故切断路面而影响施工现场工作。

  3.9 临时设施拆除

  3.9.1 项目竣工后,项目部负责对现场搭设的临时设施统一处置,认证统计、核对各种设施保存情况,对可重复利用的临时设施,必须使用保护性拆除。

  3.9.2 任何个人不得私自处理项目部的临时设施。

  3.9.3 其他不可重复利用的成品临时设施(如临时围墙、临建大门、临建标识牌等),由项目部组织将其拆成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尽量重复利用。

  3.9.4 临时设施拆除的废料部分,由项目部按公司要求集中处理,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理。

  4.本制度形成的表格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制度04-03

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01-03

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集合【2篇】02-29

消防设施设施管理制度03-30

设施管理制度03-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协议04-22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02-05

环境设施管理制度03-30

基本设施管理制度03-30

设施报废管理制度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