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时间:2024-06-03 09:55:00 制度 我要投稿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精品1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精品15篇)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

  一、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二、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三、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

  四、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xx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5周的妇女。

  五、对儿童进行xx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xx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

  六、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x线诊断。

  八、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九、工作人员在使用xx线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

  十、施行xx线检查时注意受检者防护,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摄影中除受检者,其他人员应在机房外等候,对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十一、进行xx线摄影检查时,合理选用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熟练掌握暗室的操作技术。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2

  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组织运营的`高效、有序和合规。它涵盖了企业内部的各个层面,包括决策制定、流程管理、风险控制、资源分配、员工行为规范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决策制定:明确决策层级,规定重大事项的决策流程,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流程管理:设定业务流程,规定审批权限,保证业务的顺畅运行。

  3.风险控制:识别潜在风险,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对策略,防止企业遭受损失。

  4.资源分配: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员工行为规范:设定员工行为准则,强化职业道德,维护企业文化和形象。

  6.监督与审计:设立内部审计机制,定期检查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7.信息管理:规范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保障信息安全。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3

  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规范、常规。

  2.制订全院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

  3.拟订各专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计划及考核方案。

  4.对各专业的.工作进行调研和科学论证,并推广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

  5.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

  6.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组织交流,接受咨询,指导其不断完善。

  7.经常不断地对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确保基本医疗质量。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4

  本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旨在构建一套全面、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优质、高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内容主要包括质量标准设定、质量监控、质量改进、责任分配和奖惩机制。

  内容概述:

  1.质量标准设定: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要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验等,制定具体、可衡量的指标。

  2.质量监控:建立持续的质量检测和评估机制,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符合既定标准。

  3.质量改进:通过数据分析,识别质量问题,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持续优化流程。

  4.责任分配:明确各部门及员工在质量控制中的职责,确保每个人都对质量负责。

  5.奖惩机制:设立激励制度,奖励质量优秀的行为,对质量问题进行严肃处理。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5

  关键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企业运营的高效性和合规性。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层面,从财务到生产,从人力资源到市场营销,确保每一项关键业务活动都在严格的控制之下。

  内容概述:

  1.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

  2.内部控制设计:建立和实施一套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

  3.职责分配: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确保权责分明。

  4.监控与审计:定期检查和评估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

  5.流程文档化:记录关键业务流程,以便于理解和执行。

  6.培训与沟通:提升员工对控制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

  7.持续改进:根据业务变化和反馈进行制度的更新和完善。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6

  本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旨在明确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流程,确保企业在面对各种潜在风险时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制度涵盖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四个主要环节,旨在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

  内容概述:

  1.风险识别:识别企业运营中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其影响。

  4.风险监控:定期检查风险控制的效果,及时调整策略,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7

  疾病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内的疾病传播,保护员工健康,维护生产稳定。该制度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1.员工健康状况监测与记录

  2.工作环境的卫生管理

  3.疾病预防教育与培训

  4.应急响应与隔离措施

  5.疫苗接种政策与管理

  6.疾病报告与追踪机制

  内容概述:

  1.员工健康状况监测: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建立健康档案。

  2.环境卫生:确保工作场所的清洁,定期消毒,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3.疾病预防教育: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疾病的`认知,教授预防措施。

  4.应急处理:制定疾病爆发时的应急计划,包括快速隔离、就医指导等。

  5.疫苗接种:鼓励员工接种相关疫苗,必要时实施强制接种政策。

  6.疾病报告:设立报告流程,员工发现疾病症状应及时上报。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8

  1、目的

  为加强对分承包方的控制,并符合程序文件,提高本厂产品的实物质量,对承包方配套的产品应视同本厂产品加以控制,以保证本厂向用户的质量承诺。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向工厂提供原材料、外购(协〉件的合格分承包方。

  2、管理要求

  2.1被本厂列为a、b两类的原材料、外购(协)件应对分承包方进行质量保证能力的调查,对批量采购试用半年后未发现问题,随本广产品出厂后,最终在用户处也无不良反映的,经厂评审小组讨论后,可列入合格分承包方名单,实行定点采购。

  2.2分承包方应严格按合同条款按质、按量、按期提供合格的外购(协〉件,对质量信息不积极整改或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问题或事故的分承包方,可由厂评定小组决定取消其定点资格。

  2.3工厂在与分承包方签订供货合同时应明确物资进广检验项目、执行的标准、检验的方法等,并签订质量赔偿协议。

  2.4质检科将日常分承包方的实物质量状况信息及时反馈给分承包方,督促其整改提高,必要时随时派人对分承包方的质保能力进行复审。

  2.5质检部将对分承包方提供的产品质量状况建立档案,将其作为评定合格分承包方的依据之一。

  2.6本厂根据定点变化情况,每年公布一次合格分承包方名单,供应部将严格按'采购控制程序'进行采购、外协。

  3、责任赔偿

  3.l在进货检验时发现属于分承包方的质量问题由分承包方负责包修、包换、包退,并承担因此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甲方从乙方贷款中扣去该批不合格物资总额的5%作为质量赔偿金。

  3.2甲方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属于乙方产品的质量问题,应由乙方负责包修、包换、包退,并承担因此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3甲方的产品在用户处安装或投运过程中发生属于乙方产品的质量问题,而造成'三包'赔偿时,乙方应及时参与售后服务过程,并承担全部服务费用,同时,对由此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由甲方酌情对乙方提出赔偿要求。

  3.4甲方委托乙方运输的产品,因运输过程中的,由于乙方搬运或防护不当等原因而造成甲方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乙方应承担经济损失,赔偿要求由乙方酌情提出。

  3.5当在处理质量问题双方意见不一致时,可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9

  为贯彻公司质量方针,执行国家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依据国家建筑工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实施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确保公司质量目标管理的最优实现,对质量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项目部承包工程建筑工程,必须按基建程序开展工作。图纸会审、定位放线、开工报告须及时备齐并书面报公司质量科。公司及时派员参加定位轴线的核验,核验符合设计要求并盖章后方可破土动工。

  二、工程开工后,公司质检员须到施工现场巡回查验成效;引导纠偏、监督项目经理执行过程和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核验建材、成品及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产品质量标准,发现有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三、项目经理对质检员提出的整改要求,不得推诿、扯皮,对整改要求有不同看法时,项目经理部要说明情况,以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为准。

  四、公司质检员到工地巡查和公司组织的`生产检查,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办法,项目部自检面必须100%,发现与质量目标管理有偏离时,要求立刻全面纠偏,直到达标为止,并做好记录。

  五、项目部承建的工程,无论是基础、主体、单位工程验收,还是工程初检、竣工验收,都必须在公司质量科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方可正式通知有关单位来验收。

  六、为交流质量情况,研讨施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学习工程质量管理的新经验、新技术,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公司质量科、质量科每月召开一次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参加,如遇节假日、星期天顺延)。

  七、质检人员要公正、科学,学法、守法、依法质检,如有失职、渎职行为,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情节严重的,要负经济及法律责任。

  八、公司质量科每月对施工现场实施一次综合性检查,公司分管领导、各有关科室、项目经理、有关施工队长或工长参加,检查后,通报检查结果,找出差距,落实整改措施。会后各项目部必须及时指导纠正,验证纠证和预防措施,直到达标为止。

  九、基础验收、中间验收、单位工程交工验收,项目部须提前二至五天通知公司质量科及技术科,以便协同项目部做好验收前的自查及有关准备工作。

  十、一般工程的基础验收、中间验收等由公司质量科及质量科派员参加,目标管理工程以及关键部位的工程验收须报公司,由副总经理参加。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0

  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的核心部分,它旨在确保业务流程的高效、稳定和质量保证。这一制度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各个阶段,涉及生产、质量、人力资源、供应链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流程定义:明确每个业务流程的步骤、责任人和预期结果,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清晰的操作指南。

  2.监控与评估:定期检查流程执行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瓶颈和改进点。

  3.变更管理:当流程需要调整或优化时,设立规范化的变更流程,避免随意改动带来的混乱。

  4.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和遵循流程。

  5.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标准和检验机制,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6.沟通协调:确保部门间信息流通,解决跨部门协作问题。

  7.持续改进:通过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循环,不断优化流程。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1

  投资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规范企业投资行为,确保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其主要内容包括:

  1.投资决策机制:明确投资决策流程,从项目筛选、评估到最终决策的步骤。

  2.风险管理:识别和量化投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3.资金控制:对投资项目的资金投入进行规划和监控,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4.进度管理:设定项目进度目标,跟踪并调整实施进度。

  5.绩效评价:建立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估体系,定期进行绩效审查。

  6.法规遵从:确保投资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内容概述:

  1.投资策略:确定企业的投资方向和优先级,指导投资决策。

  2.项目评估:采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评估项目可行性。

  3.合同管理:规范投资合同的签订、执行和变更过程。

  4.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防止投资风险。

  5.信息报告:及时、准确地向管理层提供投资活动的详细信息。

  6.后期运营:关注投资项目的运营情况,适时调整投资策略。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2

  一、质量控制点(关键工序)是按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和环节,凡符合下列要求的需考虑设立控制点:

  a.产品性能、安全、寿命有直接影响的;

  b.出现不良品较多的工序;

  c.用户反映、定期检查等多次出现不稳定的'项目。

  二、控制点的确定由质保部会同生产部和有关车间,根据工艺文件或内容标准的质量特性,共同认定经厂务经理批准。

  三、工序质量由车间负责按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五要素展开的内容严格管理,在质保部的组织下,工序质量的检验必须做到三自三检,即自检、自记、自分、首检、中检、终检。并进行不良品的分析。

  四、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操作人员必须按文件的内容,保证进行正确操作,自检和自控,并按要求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及时分析,及时解决,及时上报反馈。

  五、工序质量控制点上的设备、工装、检具应键全日常点检制度,并按设备定期检查。

  六、工序质量控制点应配备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

  七、车间质检员对控制点活动资料应及时分析,每月汇总一次,向领导汇报。

  八、公司根据企业有关制度,对工序质量管理好,产品质量稳定或有所提高的有关人员给予奖励,对管理不好造成质量下降的将给予处罚。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3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设备在其生命周期中安全可靠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和安全,保证医疗活动准确有效,根据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委员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的范围,包括医疗设备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维修质量管理、计量质量管理、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管理以及基于上述过程中的改进活动。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三条设备科成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团队,成员由设备科具有相应资质

  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团队名单:

  组长:xx副组长:xx

  成员:xxx

  第四条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团队职责:

  (1)在主管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2)按照质量控制目标负责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

  (3)督导相关部门完成年度、季度、月指控目标计划。

  (4)督导相关部门修改、完善、补充质控检查标准。

  (5)定期检查如下内容:设备使用率,设备完好率,采购执行率;

  档案管理达标率;验收差错率;调拨差错率;帐物相符率;配送差错率及劳动纪律。

  (6)检查质控汇总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7)参加质控指导工作,定期听取汇报。

  第五条根据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的要求,分别制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医疗设备采购质量管理以及医疗设备维修质量和安全管理。

  三、工作细则

  第六条设备科对医疗设备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对采购计划及采购流程进行监督,对购入的医疗设备进行验证,对医疗设备进行计量检测及功能评估。

  第七条对在用医疗设备与计量器具库存等进行管理,定期盘存,检查有无失效和淘汰产品,并进行处理;对医疗设备的入库、出库及报废进行管理。

  第八条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对相关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对维护工程师进行基本原理和维护技术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对于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涉及设备器械的操作、技术和质量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属于不良事件的应按规定主动及时上报。

  第九条设备维修及预防性维护中出现的故障及故障隐患应进行记录分析,并追查故障原因,彻底检查问题根源,经维修的设备,应进行性能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查。

  第十条设备科制定年度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对在用医疗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测,包括验收检测、状态检测和稳定性检测,必要时需要进行校正和修复;对急救类的设备要重点巡视,保证急救设备完好,建立计量监管体系,根据计量法规相关规定对医用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并保存记录。

  第十一条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建立临床应用风险评估体系,根据《医疗设备综合风险评估表》将医疗设备进行风险分级,根据风险等级制定设备管理计划;对重点设备实施重点监控,根据风险评估等级进行安全监测,分析数据并总结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报告内容持续改进。

  第十二条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建立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对医疗设备不良事件进行监测、报告、管理。

  第十三条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所有活动,均须以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存档,以便于在必要时进行追溯。

  第十四条定期通报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与风险管理监测的结果,并定期将结果上报院领导。

  四、管理目标

  第十五条医疗设备管理总体质量目标如下:

  (1)严格采购制度、采购流程的执行率≥99%;

  (2)档案管理、资质管理达标率≥95%;

  (3)物品验收差错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

  (4)医疗设备调拨差错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

  (5)库房医疗设备账物相符率100%;

  (6)大型医疗设备的开机保证率93%以上。

  (7)中小型医疗设备完好率达96%以上。

  (8)医疗设备强检完成率100%。

  (9)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完成率100%。

  (10)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相关继续教育和培训不低于2次。

  (11)医疗设备安全(不良)事件数目10例/年。

  (12)医学工程人员岗位考核完成率100%。

  (13)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考核完成率98%;

  (14)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100%。

  (15)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和5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使用登记完成率≥95%、一级保养完成率≥95%。(每日1次)

  (16)50万元以内普通设备一级保养每周1次。

  (17)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考核合格。

  五、设备维修后的质控

  六、质量检测设备的使用、保管和维护

  使用质量检测设备及配套设备的人员,仅限于本实验室内熟悉该装置性能并能熟练操作的人员;质量检测设备应制定操作规程,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开启、运行和关闭仪器;质量检测设备及配套设备应安置在固定位置上,不得随意移动,与之有关的质量检测设备一律不外借,更不能擅自改作它用。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4

  为对施工阶段工程质量实施有效的控制,以达到施工图设计文件,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规范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由工程部负责实施。

  一、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对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以下监督检查工作:

  1.对监理单位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

  (1)、检查监理单位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落实质量控制人员。

  (2)、检查监理单位监理准备工作质量。

  (3)、检查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手段,落实质量检测仪器、设备。

  (4)、监督检查监理单位监理程序、监理办法是否满足质量管理要求并实施到位。

  2.监督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1)、落实施工单位的质量计划(2)、落实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3)、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文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有可靠的技术保障措施。

  (4)、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及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

  (5)、监督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施工机械、材料、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状态,保证其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6)、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等的技术鉴定证书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7)、对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各种质量证明文件,如: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及试验报告、产品技术说明书等技术文件及产品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并做好记录。

  二、对工序的质量控制

  1、监理单位审核由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等)、工序交接检查(自检)、隐蔽检查等记录。隐蔽工程经监理人员检查、验收、签认,并经工程部认可后方可隐蔽。

  2、对于重要及特殊结构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工程部应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与控制,确保使用材料及工艺过程的质量。

  3、对于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结构或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施工部位,在监理人员进行跟踪检查的同时,工程部应对其进行平行检查。

  4、对于监理单位提交的《事故报告》、《质量缺陷处理结果及检验报告》进行检查,并报公司总工程师签认,严重的应报公司总经理签认。

  三、总工程师将不定期地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进行抽查。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5

  车间控制室管理制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职责明确:规定各操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责任,确保每个人员了解自己的任务。

  2.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标准,指导员工正确执行工作。

  3.设备管理:对控制室内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环境卫生与安全:保持控制室整洁,确保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5.应急处理:设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6.记录与报告:建立记录制度,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和设备故障。

  7.培训与考核: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评估员工的执行能力。

  内容概述:

  1.员工行为准则:规定员工在控制室内的行为规范,如着装、通讯、休息等。

  2.设备操作手册:详细列出每台设备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3.维护保养计划:设定设备保养周期,指定责任人,确保设备良好状态。

  4.安全防护措施:设立安全警示标识,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5.紧急疏散路线:明确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路径和集合点。

  6.记录表格:设计标准化的记录表格,方便信息收集和分析。

  7.员工培训内容:涵盖设备操作、安全知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06-03

质量控制口号02-15

质量控制口号06-18

质量控制口号[精华]04-07

质量控制实习报告02-15

控制管理制度04-05

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11-12

消防控制管理制度11-15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