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论读书》读后感

《论读书》读后感

时间:2024-05-16 14:48:1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论读书》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读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读书》读后感

《论读书》读后感1

 自杀论,1897年在巴黎出版。作者在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有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4种类型。迪尔凯姆在书中运用了社会统计的方法,特别是以统计交互表格的形式,展现了大量的经验资料,用以说明自杀现象受到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等社会事实的影响 ,从而建立了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这一大胆尝试,结束了西方社会学中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该书成为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著作。迪尔凯姆对自杀类别的区分及解释,还为西方社会学的异常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读罢此书,头脑中没有一点清晰的印象,这是读经典著作后的常态。但翻阅笔记及翻看目录后,一条清晰的逻辑思路就出来了。迪尔凯姆首先定义了“自杀”,他认为,自杀是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后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由此可以看出,自杀是死者的主动行为,而非被动的。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死者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呢?这是作者主要探讨的问题,读后感《<自杀论>读后感》。迪尔凯姆论述了此前各种研究中自杀与非社会因素的关系。非社会因素包括个人的心理因素、生理状况、自然环境及仿效行为。个人认为一个人的自杀行为固然会受到非社会因素的影响,但这些非社会因素绝不是造成自杀的决定性因素,更不能作为解释社会自杀率的最终依据。不过,迪尔凯姆在书中表明:影响自杀的.非社会因素是不存在的,不论是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还是反常的自杀,都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迪尔凯姆通过做了纵多比较和考察了纵多资料后,油疯子最多的地方是自杀最少得出神经错乱不是自杀的最终的根源.比较了各国的酒的消费量和自杀率的关系,得出了酗酒跟自杀的关系是虚构的.新教的自杀率比天主教和犹太教高,比较研究后发现“天主教和新教之间唯一的基本区别是,后者比前者在更大的程度上允许自由思考”。表现在:“天主教徒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教义,不加思考。他甚至不能对它的教义进行历史的检验,为了使传统不致发生变化,巧妙地建立了一整套权威的等级制度。一切变化都是天主教思想所厌恶的”。而新教与此不同,新教徒是信仰的创作者,圣经掌握在他手上任何解释都不能强加与他.由于犹太教的人数比较少,所以他们就得用很强的共同信仰来抵御舆论的敌意,因此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宗教一体化比新教强,所以宗教的一体化与自杀率成反比.无论宗教还是家庭生活,如果集体意识,集体感情越强,对自杀的免疫能力就越强.这是通过比较宗教之间.单身者和已婚者.丧偶者之间的自杀率而得出来的.最后他提出即便看起来完全属于个人意志的自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产物,被社会事实所决定,所以要研究自杀,必须从社会因素着手---社会道德规范.看了<自杀论>这本书之后,我被涂尔干那种敢于突破传统,确立新思想,讲究证据,多方面来分析问题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对与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凭感觉就以一概全,要善于发现,敢于探索.对于社会学专业的我,要学会用全面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这是我看完<自杀论>最大感触.

《论读书》读后感2

  在浩如烟海的法学著作中,有本著作绝对堪称旷世经典之作,它就是意大利著名的学者特萨雷·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近日,我阅读了该书的中文译本,翻译者是黄风,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xx年出版。

  要想比较好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必须先从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其人入手,这样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思想。贝卡里亚(Beccaria)于1738年出生于意大利米兰,20岁便从帕维亚大学法律系毕业。当时正处在欧洲启蒙思想运动时期,贝卡里亚热爱读书,思想如椽,论理雄辩,他不仅兴趣广泛,知识体系宽广,而且极富想象力和逻辑力。贝卡里亚在24岁那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经济学的论文。25岁那年写下了《论犯罪与刑罚》一书。该书的出版,在当时的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贝卡里亚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欢迎和尊重,当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该书的问世,好比黑暗中刺破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给了当时的欧洲社会以极大的启发。我认为,只有具有极强的民主和自由精神,只有具有极强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推理能力,只有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真理的无限向往,才能写出这样的惊世骇俗的文字。如果没有超乎想象的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和极大的勇气,25岁的年青人也不敢写出这么一本书。我想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当时和后世受人称赞和佩服的原因吧。

  在《犯罪与刑罚》一书中,贝卡里亚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其真知灼见,痛陈社会沉疴,而且提出了解决办法。伏尔泰语重心长地写到:“《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好似服用少许就足以缓解病痛的良药一样。当我阅读她时真感到解渴。由此我相信:这样一本著作必定能消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残存的野蛮内容”。就篇幅而言,该书绝对只能算是一本“小书”,全书就六七万字而已,还不如现今很多法学博士的学位论文的字数多。但是,这本书的确是很伟大,该书提出了很多为后世所采纳的刑法学观点,如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刑罚人道化等。

  该书不仅仅是本刑法学的书,它所涉及的法学学科很多,包括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立法学,社会学等丰富内容。足见作者的知识体系的庞大,逻辑思维的严密。虽然,任何的事物都是有时代局限性的,但是,时隔200多年,作为后世学习法律之人的我们即便是站在21世纪审视这本书,读后感依然觉得它的思想中散发着民主和自由的精神,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往前发展的趋势。我们要发展经济,没有好的物质基础,我们一样很难实现自由,因为那样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因为囿于物质条件而做不了。同时,我们也要自由,要民主,没有民主和自由的社会,不是真正的现代社会,没有民主的现代化,所有的现代化都是自欺欺人的。

  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是基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上帝创世说而展开的。该书认为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自己大部分的自由而分割出小部分的自由给君主而形成的自由的集合就是君主的公权力的`来源。同时他认为除了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上帝外,没有人可以自命公正地处罚任何人。而我们国家的法学理论是建筑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上马克思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法律是统治者镇压和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在贝卡里亚的眼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法律是维持社会民主和社会正义的契约。在法律面前,人人生来平等。但是在马克思看来,如果没有阶级的话,是不会有国家和法律的,正是因为有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所以才需要法律和维护的统治秩序。

  可见,我们社会主义的法学和资本主义的法学在理论前提上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借鉴他们思想中的积极成分和科学成分。所谓“取其精华”。在贝卡里亚的这本书中,虽然没有大篇幅地振臂大呼民主和自由,但是,作为读者的我却在书中看到的都是闪耀着理性光芒的思想,那就是平等,自由,民主,反对君权,反对神权,反对暴政。虽然没有大量笔墨地写民主,但是却无一处不在谴责着当时的野蛮的刑事司法制度。这集中地反映在贝卡里亚对于刑法原则的论述,对有罪推定的论述,对死刑的存废的论述等篇章中。

  合上《论犯罪与刑罚》这边小书,脑中一直想着书后最后一句话,那句话实在是本书的精华所在,堪称真理。“为了不使刑罚成为某人或者某些人对其他公民施加的暴行,从本质上说,刑罚应该是公开的、及时的、必需的、在既定条件下尽量轻微的、和犯罪的并由法律规定的”。这句话很睿智地道明了现代刑罚的几大原则: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审判公开、刑罚及时性、刑罚及时性、刑罚人道化。纵观本书,尽管并非无懈可击,200年后的我看来它也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是,这本书所闪耀的精神是最耀眼的,这也使得它成为历史上最耀眼的刑法学著作。所以一代代又一代的读者会继续阅读它。我看到最多的是贝卡里亚那个向往民主和自由的心、那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心、那颗散发着理性与博爱的心。因为有了很多象贝卡里亚这样的学者、智者,人类的知识宝库才会如此丰富。感谢贝卡里亚,因为有了他的智慧和勇气,我们后世才能看到这么经典的刑法学著作。

《论读书》读后感3

  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它既是构建合法社会制度的理论基础,也是构建道德体系的理论基础。它广泛渗透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中,自古至今,历久常新,成为哲学家、思想家探究的根本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1971年),从公平正义入手,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证了自由与公平、个人与国家、机会与结果等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力图为现代西方社会重建“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他的学说,对西方政治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引发了西方学界对“公共理性”与社会行为、个人权利与社会共同体要求、个人价值与社会正义、社会多元与社会统一、自由与平等、民主与秩序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广泛讨论,从而形成了当今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大繁荣局面,以致人们将《正义论》的出版视为“罗尔斯时代”或“罗尔斯轴心时代”的开始的标志。笔者认为罗尔斯的正义观,其视野虽然限于一种“国内社会”,但是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回顾和探讨他关于公平与正义、平等与效率等一系列观点,并对我国的社会先行制度作出合理的反思,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应该说,罗尔斯《正义论》的逻辑还是挺清楚的,而且论证也特别的仔细而清晰,从演绎的和经验的两条路证明了正义的两个原则,成为能替代功利主义的新的伦理观。罗尔斯走的是一条契约论的路线,继承而又超越了传统的霍布斯、洛克的思想,并借鉴的吸收了康德的`某些思想。他试图恢复社会的正义,坚持公平正义的理想,这样一种坚持而崇高的理想我是十分钦佩的,而且我觉得这是当下社会的每个人都应该坚持的理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坚持了这样的原则,那么社会也就会治理的更好了。可是,当前在西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人们的思想都太过于功利了,人们把人当做手段而不是目的,从而更加注重发展一些工具性的东西,赚钱甚至成为很多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整个社会成为了一个技术型工具型的社会,我深深的感到悲哀和无助。我总在想,这样一种社会风气的形成到底是社会体制的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还是历史的必然呢?

  罗尔斯的回答必然是社会体制的问题,因为正义的原则还没有被人们普遍的意识到接受并贯彻:平等自由并没有放在第一位,并且人们往往同意牺牲平等自由而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或者国家打着和谐的旗号去肆意的践踏人民的自由权,机会也不是对每个人都敞开,往往富裕的有权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并且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富二代”“官二代”的现象,并不是具有相同才能的人就能获得同等的地位,另外社会的发展也并没有把最少受惠者的利益的提高放在重要地位,农民,农民工们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并不安居乐业,他们对于自己所受到的损失和不公平待遇往往表示极其的不满和愤慨,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可以看到,在中国,正义原则的任何一条原则都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一个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在中国能建立起来吗?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还有多远呢?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而我也要为着中国的民主自由平等而不懈努力奋斗!

《论读书》读后感4

  近来翻看了培根的《论友谊》一文,文中有句话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寥寥数语就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高度概括起来,相当精湛,令人折服。

  友情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财富。自古以来,友谊就被赋予了无数美好的故事和传说。比如说春秋时期的伯牙子期,他们因为共同的音乐爱好结为知己,甚至愿意断掉琴弦来表达他们深厚的友情;还有管仲和鲍叔牙,两人的友谊被后人称作“管鲍之交”,他们互相信任、互相扶持,成为了经典中的友情典范。还有鲁迅和秋白,他们之间的知己之交也让人感叹不已。这些佳话让人感动,揭示出友情的伟大和持久。友谊不仅是人生中重要的支撑,也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力量。正如培根所言:“没有友谊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友情能够给我们带来温暖、激励和支持,它是我们在困难时可以依靠的力量,是我们分享喜悦、减轻忧愁的安慰。而且,友情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团结,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友谊,用心去培养和维护它。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我们仍然需要真挚的友情。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需要有那么一些可以倾诉、分享和信赖的朋友。只有拥有真正的友谊,我们才能够更加快乐、更加坚强地度过人生的起伏和挑战。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友情的火种,继续传承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友谊故事。让友情的力量在我们的人生中闪耀,让友谊的温暖永远存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为寡闻

  作为一个性格内敛的人,我通常喜欢独自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每当遇到问题时,我总是捉耳挠腮,自己苦思冥想,不惜消耗大量的脑细胞。曾经看到培根的一本书上写着“朋友可以启迪你的智慧”,我对此也只是略知一二。直到有一天,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我意外地发现思维的碰撞点燃了我的思路,让我豁然开朗。原来,“三个臭皮匠”真的可以顶得上一个“诸葛亮”。就像培根在书中所说:“有时候,与朋友进行一小时的深入交谈,可能比整天的沉思更具启发性和成效。即使没有能够给你忠告的朋友,通过语言交流也能够增长见识。讨论就像磨刀石,思想就像锋利的刀刃。两者相辅相成,会让思想更加敏锐。对于一个人来说,与其把某个想法固守在心里...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记得那次,不知道谁的桌子上有一个铁钉,它划破了我的手背,鲜血涌出,有些刺眼。我的朋友比我还着急,因为找不到止血的东西,她迅速跑下楼,趁着校门口没有门卫,自己打开了校门,跑了出去。回来时,被老师抓住,训了好一阵。然而,当她回来的时候,脸上却带着轻松的表情,急忙从口袋里拿出创可贴,叫我贴上。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她已经细心地帮我贴好了。那一刻,我竟然有种想要哭泣的冲动,原来这就是在困难时期看到真正的友情。

  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们交友是出于纯粹的需要这份感情,而非带有功利色彩。真正无所求的朋友难得一见,但我们可以尝试闭上眼睛,保留那些无所求的朋友,而剔除那些有所求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我们还拥有多少真正的朋友呢?曾经我问过我的闺蜜:“你为什么选择和我做朋友?是因为我能帮到你吗?”她回答:“不是啊,只是因为我喜欢你。”确实,人生中拥有一个知己已经足够了。一个真正了解你的人,能够理解你眼神的含义,明白你动作背后的意思,感知你的喜怒哀乐。友情需要用心去维护,用生命来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开出绚烂的友谊之花。

  佛说:经历了无数次回眸,我们终于在今生擦肩而过。你我相遇、相识,这是怎样一段奇妙的缘分让我们成为朋友。培根曾说:“如果你与朋友分享快乐,你将获得双倍的快乐;如果你向朋友倾诉忧愁,你将分担一半的忧愁。”友谊对于人生来说,就像炼金术士寻找的那块“点金石”,它能够让黄金加倍,也能将黑铁变成金子。修改后的内容如上所示,请确认是否满意。

《论读书》读后感5

  一滴深沉鲜红的血,

  重过惊涛骇浪。

  世事往复难料,

  唯有情者情谊永驻。

  我想他已走远,

  然岁月流逝,关爱绵延。

  若旭日东升,日日依然。

  我敏感的心灵,重归自由。

  哦,朋友,我内心的声音昭示,

  因你,苍穹挺立;

  因你,玫瑰红艳;

  因你,万物更为高尚;

  因你的价值,命运如太阳的轨道,周而复始。

  你的高尚,教会我掌控绝望,

  我归隐生活的清泉,流过你友谊的方田。

  我们的.自私像刺骨的东风,而世人的关爱却犹如万里晴空。有多少人,我们与之相遇,彼此静默,却尊敬他们也受之尊敬;有多少人,我们与之在街角相逢,在教堂邻座,彼此静默,却热爱与之相处。感受一下彼此的目光交流吧,心灵洞悉一切。

  沉醉于这样的情感之中,人们心旷神怡。无论是在诗歌中还是在日常的交谈中,这种善意与满足总如星火燎原般蔓延。这美好的内在情感,比火更为迅猛,更为灵动,更为愉悦。在最热忱的爱情中,在最平凡的善意里,这份情感缔造了生活的欣然。

  情感愈是深厚,心智与活力愈是强大。学者伏案写作,尽管有多年的深思熟虑,却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美辞佳句;不过要是给朋友写一封信,却能因这份温暖的情谊而文如泉涌。据说,在品行高尚、自尊自重的家庭里,每有一位宾客到访都会引起一阵悸动。家里即将迎来一位尊贵的宾客时,全家上下都会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像是一种快乐,又像是一种痛苦。宾客的到访使得这一家人机会畏惧起来:又是清扫房间,又是归纳家什,又是旧衣换新装,又是设宴款待宾客。而关于这位宾客,我们只听说了之前从未听过的溢美之词。在我们的眼中,他代表全人类,是完美的化身。心里这样想着,不禁自问,我们要以怎样的言谈举止与他交流呢?——于是这疑问让我们不安,也使我们的交流上升了一个层次——我们的谈吐优于往常:思维活跃,记忆丰富,愚笨暂时远去。我们聊了很久,这种最古老最隐秘的交流真诚、适宜而丰富,连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惊讶于我们不同寻常的表现。可是一旦这位宾客在他的话语中注入了自己的偏见、自己的决断和自己的不足,一切就结束了。在我们这里,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听到我们最精彩的言辞。现在,他不再是陌生的宾客,而是一个粗俗、鄙陋、误解的老相识。他再来时,我们会以礼相待,他可以衣食无忧,但那份心灵的悸动与灵魂的交流已然不在。

《论读书》读后感6

  人们有一种愚蠢的作风(父母、老师、仆人都是这样),就是挑动年幼的弟兄争强斗胜,结果成年后往往兄弟失和、家庭不安。意大利人不大区分子女侄甥或近亲。只要同居一族,纵然不是亲生子女,也无所谓。说实话,在性质上,这大体是同一回事。由于血缘使然,我们有时会看见某个侄子或外甥更像叔伯,舅舅或是别的亲人,却不像他的生父。

  父母打算让子女做何种职业,走什么道路,应趁早选定,因为小时候他们的可塑性最强。父母不必太拘泥儿女的爱好,别以为子女最爱做的就一定能做得最好。当然,如果子女的`爱好和天赋非常突出,那就最好不要横加干涉。不过一般来说,这句格言讲得很好:“选择最好的,习惯会使它变得轻松愉快。小弟通常很幸运,但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因为兄长被剥夺了继承权而走运得福。

《论读书》读后感7

  一、用事实说话,让学生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明白这种斤斤计较的性格要不得的,它不但影响彼此的情绪、感情,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1)教师讲述事例,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教师可能通过正反两方面事例,引导学生明白在遇到令自己愤怒的事情时,如果头脑发热,一定要“理论”个高低,往往会引发一些鲁莽的举动,常常会有得不偿失的后果。相反,如果能冷静处理,“主宰”自己的情绪,则可能获得转机。如我经常向学生说起这么一个故事:一天,一位法师正要开门外出,却被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撞得人仰马翻,眼镜撞碎了,眼皮也戳青了。但那位撞人的大汉却毫无羞愧之色,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呢?”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大汉惊讶地问:“喂!和尚,为何不生气呀?”法师说:“为什么一定要生气呢?生气既不能使眼镜复原,又不能让脸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说,生气只会扩大事端,若对你破口大骂或打斗动粗,必定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事情化解。若我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开门,都会避免相撞,或许这一撞也化解了一段恶缘,还要感谢你帮我消除业障呢?”大汉听后十分感动,他问了许多佛的问题及法师的称号,然后若有所悟地离开了。事情过了很久之后,一天法师接到一封报值挂号信,信内附有五千元钱,正是那位大汉寄的。原来大汉年轻时不知勤奋努力,毕业之后,在事业上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恼,婚后也不知善待妻子。一天他上班时忘了拿公事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却发现妻子与一名男子在家中谈笑,他冲动地跑进厨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杀了他们,然后自杀,以求了断。不料,那男子惊慌地回头时,脸上的'眼镜掉了下来,瞬间,他想起了师傅的教诲,使自己冷静了下来,反思了自己过错。现在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应手了。特寄来五千元钱,一方面为了感谢师父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请求师父为他们祈福消业。法师的宽容带给了大汉觉悟,教会他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

  (2)请学生“以身说法”,因为发生冲动、心胸狭窄带来的情绪上的不快,或“冤冤相报何时了”的痛苦,或“冷处理”后所获得的惊喜,让他们明白矛盾是可以化解的,宽恕是快乐的源泉。因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这种平等交流更能让他们接受并受到启发。

  (3)榜样的力量,伟人的效应。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地给学生讲讲“负荆请罪”、“郭子仪不记私仇”一类故事的深刻哲理,让学生明白拥有宽阔的胸怀是一种必备的修养。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改进教育方式

  (1)建议家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建议家长既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又要提倡严而适当的教育方法,并通过正确的言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

  (2)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在平时的言行中要显示出大方、有气度,避免斤斤计较的倾向,以坦荡的胸襟、“宰相肚里能撑船”般的肚量感染学生,使学生饱受人格魅力的熏陶。

  三、传授方法,让学生学会宽容

  (1)教会学生主动化解矛盾的方法,为学生学会宽容搭建桥梁。很多学生脸皮较薄,即使意识到自己的错,但为了所谓的“自尊”和“面子”往往不肯当面认错,从而造成彼此的关系紧张。教师一方面可以告诉学生,勇于承认错误是一种勇敢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委婉道歉的方法,如写纸条、请别的同学帮忙说声对不起,做件小礼物赔礼等。这样,通过过错方主动认错,为学生学会宽容创设机会。

  (2)提议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学会包容。许多矛盾都是因为学生太在意自我感觉引起的,他们往往在头脑中预设了一些“规定”,认为别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违反了规定,就会引起心中的不满,甚至敌视对方。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学生明白:在特定的环境之下,他们头脑中的这些规定可能并不十分合理;对方的一些所作所为可能是一时头脑发热产生的;如果你做错了事,别人一直怀恨在心,你也会很痛苦等等。使学生学会宽以待人,在接纳别人的同时,也学会包容别人的不足。

  (3)教给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避免冲动。小学生的情绪来得很快,平息也快,常常如疾风暴雨,当与同学或同伴发生了摩擦,心中有了委屈,往往就会采取一些过激的言行。所以,非常有必要教给他们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让他们能主宰自己的情绪,别太冲动。如:听音乐缓解情绪;离开现场,转移注意力;写日记、长朋友倾诉;找个偏僻处大喊,宣泄自己的情绪等。

  四、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容忍能力

  “挫折”往往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教师可以创设引起学生不满、委屈的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容忍能力。如小组活动时,每人轮流充当被嘲笑者,其他人可以用各种方法戏弄他,使被嘲笑者生气。如三分钟内嘲笑者不动声色,就算成功,再换人当被嘲笑者,以此类推。该活动可以使学生练习在被嘲笑的气氛中,仍能保持自己放松的心情。若能具有这种容忍力,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之类的事就不容易发生了。应该注意的是,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嘲弄他人时,应让其尊重对方的价格,避免弄假成真。

  总之,培养学生具有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就如魏书生所说的那样:“站在数万年人类悠长的历史与数万光年星系的空间角度来看地球,看人类,看社会,看人生,就能看清自己所处位置,既能顺其自然,又积极进取。” 著名民主人士马弘毅先生也曾在《新课程实践》一书中提到要加强学生胸怀眼界的培养并把列入教育方针。可见培养学生的宽阔胸怀是何等的重要。

《论读书》读后感8

  马尔萨斯因其发表《人口论》而为人所知,他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他的父亲及其朋友们(如卢梭、休谟等)的思想的反动。这使读者景仰的不仅是他书中独到深刻的思想观点,还有他敢于质疑和反对大家的勇气和精神。虽然,《人口论》被称为历史上争论最多的一部社会科学著作,但是,他的学术造诣同样受到人们的肯定。 人口对于人是再不过相关密切的`话题,对人口状况的分析和研究深深地关系到人的发展。《人口论》涉及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就分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个抑制、一条规律、一个适度、三点见解、四点结论。看似简单的几个条条框框,却是颇为深刻而亘古不变的真理。

  马尔萨斯提出:

  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

  二、两性间的情欲史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这不仅仅体现了马尔萨斯懂得社会科学,还反映了他对人的生物学、自然属性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讨。马尔萨斯在意识到人类人口具有无限增长的趋势的情况下,提出了两个抑制,即妨碍人口增长的手段或力量,包括积极抑制和道德抑制,此外,他还说到人口的增长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度,其中道德抑制对今天世界的计划生育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可见马尔萨斯的观点的前瞻性与计划性。而他所说的积极抑制,提倡用提高人口死亡率的办法来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保持平衡成为争议的焦点。从人权的角度来说,这显得颇不人道。对人口的研究自然少不了对关乎人类生存的环境的关注,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奠定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理论基础,这也体现了马尔萨斯对人类生存基础的考虑。 马尔萨斯认为工人贫困、失业并非资本主义制度造成,而是由人口法则作用的结果。对比达尔文的《进化论》,二者间有一定的相似性,都相信自然或是社会选择,而不是单纯的源于某一制度。马尔萨斯是私有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支持者,反对救济穷人,认为救济穷人就是帮助穷人制造穷人。这也是他的著作受到争论的一个重要原因。马尔萨斯对人口的研究确实深刻而全面,但是真的还是缺乏一丝人道主义精神。这也警示着我们学术是不断进步的,独到的见解或许能够吸引眼球,但是对人的关怀也同样重要。

《论读书》读后感9

  今天说的并不是老子,而是有经济学之父誉称的亚当﹒斯密,他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理论学家,他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准确的数字,确实做到了“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的治学态度,而这种治学态度正是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所缺少的态度。所以,熊彼得说亚当﹒斯密注重实际,将各种不同的数字与因素一并考虑,对以后作为抽象的理论奠立了基础。

  《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交换时的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人性的自然现象。茅于轼先生曾举《镜花园》里君子国里的故事加以说明人的利己行为,小说第十一回里描写了君子国里一名隶卒买物的情况:隶卒﹒﹒﹒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

  卖货人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己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

  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道。试问哪个腹中无盘算,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谈了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讨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哪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路过两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

  茅于轼先生讲完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两点思考。第一,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都是各方偏袒自己利益引起的。因此,我们常常地错误认为,如果关心别人的利益胜过自己的利益,争论就不会发生。而君子国里发生的事情,恰恰说明了把关心别人利益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同样会有争论。我们同样得不到一个和谐的社会。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的商业交换中,买方和卖方通过讨价还价,最终会达成协议。而在君子国这个人人为他的社会里,讨价还价根本不可能存在。小说不得不借助两个过路老翁来调解矛盾。这里包含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道理:以自利为目的谈判双方同意的均衡点,而以利他为目的的谈判则不存在能使双方同意的均衡点。所以利己是可以达到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利他则是一个纠纷不断的社会。从动态的变化来看,它最终必定转变为“小人国”。因为君子国是最适合于专门利己﹑毫不顾人的“小人”们生长繁殖的环境。当君子们吵得不可开交时,“小人”跑来用使君子吃亏自己得利的办法解决了矛盾。长此以往,君子国将消失,被“小人”国替代。从这一点看,人是利己的生物实在是人类社会的大幸。

  第二,只要是交换都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使自己活得更舒服体面,如果没有这点动机我们为何要交换?我们有过交换经验的人都知道,交换的双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产生了交换,而君子国有了市场,而通过市场的交换却是“利他”行为,这种动机显然是矛盾的。

  借用茅于轼先生有趣的例子,我们明白了亚当﹒斯密的理论为何是建立在人性自利的基础之上了,只有人人自利,交易双方才能有均衡点,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国富论》全书共分为五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篇1﹑2章,讲合作分工优点。斯密举了个制针工厂的例子,把制针这个职业分成大约18种不同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由专门人才从事。因此,一个10人的小工厂每天能制造48000枚针。如果他们独立工作,不专门从事一种工序,他们谁都不会每天制造20枚针,也许连一枚都知道不出来。所以,凡是能采用分工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便能相应地增加劳动生产力。(《国富论》第八页)

  第一篇5章,讲的是的劳动价值论。斯密说,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因为金和银像其它商品一样,价值是变动的。任何金银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数量,或所交换到的其它商品数量。取决于已知金银矿藏的丰富程度或稀缺程度﹒﹒﹒﹒作为衡量尺度,自身价值不断变化的商品,决不能成为其它商品价值的精确尺度。而同等数量的劳动,在所有时间和地点,可以说和劳动者具有同等价值。按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和技能熟练程度,他必然总是牺牲相同份额的安逸﹑自由和幸福。无论他得到回报物品的数量如何,他所支付的价格必然是相同的。诚然,这种劳动所买到的物品的数量有时多些,有时少些;然而,变动的是这些物品的价值,而不是用来购买它们的老动价值。在任何地方,稀缺或是耗费许多劳动的物品价格就昂贵,反之则低廉。因此,只有本身价值绝对不变的劳动,才是最终而真实的标准,一切商品的价值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可以用劳动来衡量和比较。(《国富》26页)

  第二篇1章,讲的是资产的性质。斯密认为一个人的资产足够维持他生活几个月或几年,他自然希望用这笔资产中的大部分来获得收入。保留适当的部分维持生活外,可以将资产划分为两部分:他所希望用来创造收入的部分被称为资本;另一部分被用来消费。

  资本又有两种:第一,资本可被用来生产﹑制造或购买产品,然后将产品销售出去,取得利润﹒﹒﹒﹒﹒﹒此种资本被称为流动资本;第二,资本可以被用来改良土地,购买生产用的机器或工具,也就是来购买不需要改变所有者,或不需要再次流通,就可以创造利润的东西。这种资本被称为固定资本。(《国富》205页)

  第二篇3章,主要是论资本的积累。斯密说,有一种劳动投入到劳动对象上,能增加此物品的价值;另一种劳动却不能。前者因为可以生产价值,所以称为生产性劳动。后者称为非生产性劳动。但有些非生产性劳动者又非常必要,例如:军队﹑律师﹑医生﹑牧师,等等。如果要缺少这些非生产性人士,社会将不稳定﹒﹒﹒﹒与穷国比较,富国雇佣生产性劳动的基金当然要大的多﹒﹒﹒(《国富》242-246页)

  斯密认为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而不是勤劳。诚然,没有节俭以前必须先有勤劳,节俭所需的东西都是由勤劳得来。但只有勤劳,而没有节俭,有所得而无所留,资本则不能增加。

  第三篇1章,论财富的自然增长。也是体现了合作分工精神。斯密认为城市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实话实说,斯密这点可能有问题,但驴又不敢确定)。所以,乡村向城市提供生活资料和加工原料,城市向乡村居民返回一部分加工产品作为回报﹒﹒﹒﹒两者的收益是共同和相互的,这里的'劳动分工也和在其它场合一样,对从事分工中不同行业的所有不同人都有利﹒﹒﹒﹒城市为乡村的剩余产品提供市场;乡村用剩余产品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城市居民收入和人数越多,为乡村居民提供的市场也就越大;这种市场越大,对大多数人的好处越大。斯密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分工合作,然后交换,这样双方的财富都有所增加,这也就是他所谓的财富自然增长。

  第三篇4章,斯密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建立了秩序和良好的政府,进而在乡村居民中建立了个人自由和安全。因为,在一个没有商业与制造业的国家里,大地主的剩余产物没什么可以交换,他就会将其全部用在款待宾客上。斯密说,如果这种剩余产物足以维持一百或一千人之外,没有其它的用途。因此会被许多人依附与围绕,只能靠地主的恩惠来生活,就必然服从他,如同士兵服从支付响银的君主一样﹒﹒﹒﹒因此,导致贵族势力的强大,上弱下强,国王无法约束大贵族的暴力行为﹒﹒﹒最终会导致一幅暴力﹑抢劫和混乱的画面。

  但是,封建制度的所有强制力量绝对办不到的事情(阻止贵族势力与战争),却由对外商业和制造业做到了。它们渐渐为大地主提供了可以用自己剩余产物来交换的东西,他们自己可以消费这些东西,不必与其它人分享,一切都归自己所有,这在世界的每个时代似乎都是人类主子们的卑鄙格言﹒﹒﹒﹒因此,他就不再和他人分享了,自然而然地依附于地主生活的人员就会脱离他们,地主的势力也会被消弱,最终暴力﹑混乱也会停止。

  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这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篇。斯密在第二篇说道,社会每一个人﹒﹒﹒﹒通常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而他管理产业的目的在于使其产品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所想到的也只有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他去尽力达到一个他并不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利益。(《国富》327页 )

  关于把资本用在哪里能够生产出最有价值的产品这一问题,斯密认为,显然一个身临其境的人能做出比政治家或立法家更好的判断;

  斯密在贸易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商业上的垄断与限制(包括退税与出口奖金).斯密认为,享有这种国内市场垄断权的各种产业,往往受到极大鼓励,并且使社会较大部分的劳动和资本转到这些产业上来。但这样做能否增进社会总产业,并引导其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也许并不十分明显。

  由于垄断提高了商业利润率,从而妨碍了土地的改良。土地改良的利润,取决于土地的现实产量和投入一定资本后可能产量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一差额提供的利润,大于等量资本从任何商业取得的利润,土地改良就能从商业抽取资本。反之,商业从土地改良业抽取资本。无论什么原因提高了商业利润,都会减少土地改良相对高的利润。所以,垄断阻碍了土地改良﹒﹒﹒﹒﹒﹒

《论读书》读后感10

  朋友推荐了《朋党论》,让我细细读。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何谓朋党,以相同的理想目标或者暂时的利益为一致结成的朋党。这二者便有了君子与小人之分。

  仅从名字上看,恐怕人人都巴不得是君子之朋党而非小人之朋党。但是再读下文,“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原来君子之朋党需如此的修身养性,方可共事。那岂不是圣贤?国之栋梁?即便我想成为君子之朋党,也绝非说说就能做到。所以,虽然渴望成为君子,但到头来,不过是介乎于君子和小人之间的朋党罢了!

  然而生活中交朋,如果仅以共同爱好和兴趣走在一起,那么就应该是君子之朋党吧。(暂不考虑万一中间发生什么变故。)当然,其中还应该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朋党之间的个体素质和认知水平应该不相上下。否则人家在那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且死不认错。还要尔等三拜九叩,高呼学识渊博,德才兼备。我岂不堕落成阿谀奉承之辈?

  或者即使“小人”一词,现今社会也未必就是贬义。“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现今社会不早就认可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吗?因利益而走在一起,没什么丢人的。经济社会嘛!该受指责的,应该是相互之间为利益的不择手段!

  那么,怎样才算是现今的小人之朋党呢?

  我以为:小人,应该是这样一种人:当面夸你得像朵花,背后臭你如烂地瓜。他们永远是口是心非的一群。这类人被作践惯了,不知道世上还有另一种方式待人接物,你尊重他们,反而令他们滋生欺人之心,好像你是特好欺负的人。他们是典型的无可救药的无赖加小人。

  如果再把现今小人之朋党的标准揉碎了掰开了说透了,那就是一句话:“上等人,人帮人;下等人,人踩人。”大凡喜欢背地里嚼舌使拌子的人,其行为都该归为小人之列。

  一个人身上有奴性,未必会背地里挑拨是非,但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人,必定是个无耻的奴才。

  想起不久前刚刚过去的事情,自己的确需要反省。

  我一直活得很自我,生活中不曾有三姑六婆等俗事的缠绕,平素更少与平庸之辈往来。因为其间的差距,担心走近了,只会自取其辱。但是后来,还是受到世俗生活的吸引,慢慢的尝试去接近这种生活。后来我发现世俗生活里也有很多有趣美好的东西。就像百花中,不唯有幽谷之兰花、亭立之莲花才品德高尚;那洁白的.玉兰,娇俏的梨花、红艳艳的蔷薇花,同样美丽、亲切。于是我尝试走入大千世界,欣欣然那未曾了解的世界。毕竟这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性格决定了我的命运。人与人之间,远香近臭,种种缺点和矛盾的暴露,不满就在这有意无意间一点点积累,一点点酝酿,从量变到质变,终于有一天,它爆发了……像鸟儿飞过田野,穿越乌云,直冲云霄;任水光天色何等迷离,我只管回归,镜照内心。如此,也算了解自我,看清自我。没有什么比回归自我更令人坦然的事情了。看来,我永远不能成为一个追逐时尚的弄潮儿,我是属于心灵世界的人,我只能回归自我。

  至此,不曾后悔,也没必要后悔。

《论读书》读后感11

  关于第八章的内容,读了两天,期间读了多少遍已经记不清楚了,不过这也是我头一次对一本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原因是这本书视乎能够帮助我解开多年来困扰自己的问题,也带给我对自己接下来的人生应该怎样过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最大的收获是:教会了我“成为真实的自我”,学会去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坦诚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正视自己当下以及过去的不足之处。

  或许是因为童年时期父母的离异,生活在一个破碎的家庭里面,对我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从那时候起,我逐渐失去了“真实的自我”,从小我也感觉到自己与同龄的孩子不同,而其他孩子也似乎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我在成长的历程里面挨过的打,受过的欺负、屈辱,自然也是有增无减。也正因为这种负面的环境,加深了我对“真实自我”的排斥和远离。

  对于内心的感觉全然漠视,慢慢地我对于自己的生命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感,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但又不知哪里来的强烈的求生欲,使得我还是“活下来”。也许是因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也许是因为自己对于痛苦的耐受程度的提高,也许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某些人爱着我的.人,只是我还没有发现罢了;大脑中种种对于未来美好的想象促使了我活了下来,直到许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才真正发现原来所有痛苦的根源都因我执念太深,不肯放下那些痛苦的回忆,从而让我愈发怨恨,直到所有的负面情绪将我吞噬,真实的感觉随着怨恨的加深也不能清晰的感受到了,怨恨让我变成了一个傀儡,一个毫无感情、麻木的傀儡,逐渐走向毁灭的道路。

  在过去的十二年里,我一直寻找着答案,寻找着能够打破我身上那个充满着怨恨、麻木、冷漠的诅咒;因为我也想像那些街上的普通人一样,开心就笑,伤心就哭,能够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亦能够觉察他人的喜怒哀乐,并且像个正常人一样说出能够安抚心灵的话语。

  现在,我也该放下那“人格面具”,学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去信任他人,学会去信任自己,还有接纳自己,无论过去的自己还是现在的自己,我都想给他们最温暖的拥抱,告诉他们“过去的痛苦、怨恨就让它们随风消散吧,现在的你只需要好好地感受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觉并且勇敢地回应它,最后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记住你要成为真实的自己。”

《论读书》读后感12

  《气质论》中的桑德拉天生气质与众不同,是属于“棘手型气质”,她不容易照顾,入园,入一年级,入初中,反应都很激烈,幸亏桑德拉的父亲是以为优秀的心理学家,深知孩子的心理状态,也明白特殊的孩子应当怎么对待,深知还能在需要的时候指导孩子的老师,给予帮助。桑达拉的父亲还知道自己这种“棘手型气质”孩子在高兴时很热忱,充满了活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松紧结合,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有时灵活宽松,有时又非常坚持。

  而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像桑德拉这样的孩子,可是,家长碰到这种孩子,大部分都束手无策,他们作为家长,却十分无奈。我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话就是:老师,我们家的孩子我的话一句都听不进去,脾气大得很,你帮我说说他吧。这样的家长面对孩子时候的退缩,稍有不慎,有可能会毁了孩子。

  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个小姑娘,在班级里几乎不怎么和别人家交流,动辄就说大家都不喜欢她,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上,稍微批评一下,立即哭得不成人样,就这样一个看似内向脆弱的孩子。有一天,她的水杯被人摔了,她哭了一下午,怎么劝也没有用,同学答应给她买个新的一样的,也要哭,总之仿佛为了哭而哭,放学哭出校门,见到她的奶奶,把书包往地上一扔,哭得更加响亮了,一边哭一边打她奶奶,还说要去死。她奶奶一再做各种保证,保证买鸡腿,保证今天给看电视,保证今天去买裙子,保证买个更好的杯子。然后无奈离去。女孩子是一路哭回去的,而她奶奶就一路揽着她。

  还有一次,这个孩子因为别人在聊天的时候看了她一眼,她觉得对方对她不怀好意,于是回家对家人说自己要去死,在学校活不下去了,大家都敌视她,在家里闹着要自杀。她的奶奶立即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安慰她,家里人的话她不听。于是我经过了解各种情况,明白了这个孩子的敏感所在。她经常会把内心的想法放大,而且热衷于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而她的父母对她的内心从不深究,遇到情况也只是训斥两句便不再有交流。这样反而让她更加受伤,“受害者”的形象更加严重了。长此以往就完成了她这样的性格气质。

  我仅仅几句话就知道这个孩子只是因为需要用这样的行为去凸显自己而已,她在学校里是一个内向不起眼的存在,自己又不敢表现自己,但是又想要表现,于是就开始另辟蹊径,动辄要死要活,这样,就能够在班里和家里都得到些许关注。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由于社会整体育儿方式趋向的问题,很多这样的孩子并不能得到家长充分的关注与帮助,反而很多家长会把他们看做是累赘和麻烦。

《论读书》读后感13

  《论求知》是培根的一篇散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的哲理和修辞手法很是令我折服。这篇文章很短,中学时学习过,当时也是一知半解,如今偶然的机会再次阅读,明白了一些道理。

  在培根的笔下,把求知写的富含哲理,但也提到了如何去求如。比如怎么样读书。想想我自己,以前我是不怎么爱读书的,但在管理处倡导的“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中,开展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渐渐地体会到了读书所带了乐趣和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想这便是一种求知吧。特别是在读一些富有哲理书中,有些道理以前不懂,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明白了书中的道理其实源于生活。

  很喜欢这篇文章,引导我走向了读书的历程。作为一名收费班的班长,我要以身作则,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在我的带领下,班内的同志包括新入职的同事渐渐与书结缘。培根说“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这话很有道理,书里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也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哲理。带着求知欲,开展读书,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求知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优秀的态度。怀揣着求知欲,我追求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在实践工作中,同样需要有求知欲,努力掌握为乘客提供服务的技能。在工作中,熟练地发放车票,熟悉各种设备的操作,需要牢记于心,熟能生巧。这就是求知所带来的成果。

  在求知的过程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就像《论求知》中所提到的,“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意味着知识仅仅是一个工具,如何运用它则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我要努力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通过实践和深入研究来实现创新。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只停留在书本中只会成为所谓的“书呆子”。因此,我要加强工作中的创新精神,真正践行厚德文化学习理念所提到的“学以养德,学以明智,学以致用,学以立业”。

  《关于追求知识的论述》向我阐明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即多加记笔记。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无止境。只有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来寻求知识,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技能,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和服务他人的任务。

《论读书》读后感14

  如果说人生而自由平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的话,那么全书的另一条线索便是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的力量。

  人民是社会契约的缔结者,社会契约所组成的集体就是国家;人民的意见在分歧、冲突后协商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公意。人民有缔结约定的自由,自然而然地,也就有解除约定的自由。国家由于是人民让渡自己权力而形成的,那么国家的权力也就一定是人民的权利。从而只有人民本身才有权利去行使国家的权力,因为那本身就是人民自己的权利,只不过是由于社会契约,人民才将这些权力让渡给了国家而已。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二卷·第六章“论法律”中这样谈到:“法律是意志的普遍性和对象的普遍性的统一。”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由于社会契约的性质,法律只能由全体缔约者规定,这体现了法律意志的普遍性;而由于法律是全体缔约者所制定的,则它适用的对象从来不会是特定的一个人,而是全体缔约者,这体现了法律对象的普遍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卢梭看来,不仅立法权属于人民,而且法律也平等地适用于每个缔约者。

  至于政府,卢梭在第三卷·第一章“政府总论”中说:“国家是由于它本身而存在的,则政府只能是由于主权者而存在的。”我们在这里应当明确政府的建立只是为了协调人民与主权者之间的关系,政府“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也就是说,政府只是一个“中间体”,也就只是一个执行机关。政府只是主权者进行统治的工具,而国家则是由于人民通过约定而建立起来的社会集团。

  由此看来,人民不仅享有国家的全部权利,而且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人民本身来行使这些权利。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以上三个部分是我对《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几个观点或思想的一些简单的总结。下面我将对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加以分析和论证。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其一言一行,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卢梭也是这样,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在有些问题的看法上也会有所偏差。我在仔细研读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后,对书中的一些看法不敢苟同。以下是我的一点看法。

《论读书》读后感15

  毕业于发过高等师范学校的安德瑞·孔德·斯朋维勒是一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神,他在这本书中,明确的提出了,这个世界是由物质决定的。与马克思唯物主义观一样,认为物质组成了这个世界,但是与马克思的观点不同的是,他认为宗教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只是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安德瑞在书中给我阐述了宗教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比如可以带来一种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团结干。在国外中,因为有了相同的信仰——基督教,他们懂得诚实比虚伪重要,勇敢比懦弱重要,慷慨比自私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神的存在,人们就要不相信这些吗?难道这些道理就会颠倒过来吗?所以,在书中,他提出了人可以没有信仰,但不能没有对生活的真诚与虔诚。

  信仰是正对有神论而言的,而虔诚是对生活中某种价值的认同和承担,在西方有很多人都是无神论者,但是他们认同生活中某种价值观,以其为自身行动的标准他们也做到了中国古代所说的“有所畏”,对爱和正义充满了热忱和担当。

  现在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道德缺失,甚至败坏的现象。有人则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只有信仰才能让我们回到健康的道德状态。但是,真的有了信仰就会做到道德不缺失吗?于我看来,不一定。信仰仅仅是给了我们心中一种寄托,但是在物质条件没有得到一定满足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寄托对于大多人而言,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所以,在当前的中国,保证大家的生活水平就是给我们心中寻找信仰,大家都不因买房,买车等烦恼时,谁还会去想着犯罪?那个时候,充实自身的精神世界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人类在没有宗教信仰也可以享有灵性的生活,而这种灵性的生活是人类面对宇宙的无垠、自然的崇高所升起的那种莫名所以、超乎语言之外的感受。比如佛教徒在冥想的时候,都能感受到的`那种超乎个人存在的、对无限的接近。

  在高三的时候,我就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因为学习的压力过重,我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什么都不想,躺在床上,慢慢的控制呼吸,让呼吸变慢,想象自身变的十分轻盈。那个时候,会有种莫名的感觉,感觉你要脱离这个世界一样,身体说不出的轻松,大脑却无比的清醒。

  生活中,当我们对某些价值观认同的时候,不妨以其为我们日后行为的准则之一,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神圣事物的存在,帮助他人并不是要炒作,行善并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名声。那时你也许会感觉到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

【《论读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培根论人生-论真理》读书笔记03-08

培根论读书读后感04-29

论教育读后感03-17

君王论读后感04-04

论求知读后感04-15

《论快乐》读后感04-09

论教养读后感11-20

《自由论》读后感12-28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04-29

伤寒论读后感04-28